厦门迎来首个营商环境日

2024-05-16 09:00

1. 厦门迎来首个营商环境日

  昨日,厦门迎来首个营商环境日,这也是厦门第三个企业家日。
  
   两年前, 厦门市 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1月1日设立为“厦门企业家日”;今年3月1日实施的《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厦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部综合性、基础性法规,并将11月1日确定为“厦门营商环境日”。
  
   当日,2022年厦门市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和(厦门)控股有限公司、福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年营收452.37亿元、372.76亿元和291.02亿元位居前三。
  
   此外,同时发布的还有“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制造业20强”“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服务业20强”和“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20强”三个子榜单,以及2022年厦门市“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厦门市2022年度重点产业龙头骨干民营企业认定名单。

厦门迎来首个营商环境日

2. 厦门如何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投资贸易便利化,一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改革正在厦门发生。突出问题导向、瞄准企业需求,枝繁叶茂筑暖巢的厦门,正在释放营商磁力。

减环节、压时限,瘦出活力
便利,来源于厦门自2015年创新开展的“单一窗口”实践。
从部门间奔波到“单一窗口”,报关环节的改变是厦门市场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的缩影。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出发点,厦门在全流程推进“减法”改革,形成一套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的机制:打造“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近40%;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管理模式,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项目审批时限由21天缩短至1天……
简政“组合拳”,审批“瘦身操”,轻装上阵的企业得以释放强大的市场活力。得益于量身定制的“修理物品+保税仓库”服务模式,2016年厦门航空维修业全年产值达到121.1亿元,同比增长24.8%,航空维修首次成为超百亿产业链。2016年,全市境外投资额连跨30亿、40亿、50亿美元关口,占福建全省比重近一半。截至目前,仅厦门自贸片区累计引进企业2.5万家,注册资本近4100亿元。

重专业、强法治,提升效率
去年12月16日,中心内的思明区专业服务业平台正式启用,成为福建首个综合一站式专业服务平台。
着眼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厦门在纠纷多发、专业性强、调处难度大的特定行业、专业领域,先后培育发展了290多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化解各类行业纠纷年均4000余件,基本实现“行业内纠纷行业内化解、专业化纠纷专业化解决”。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快车道”。厦门成立中国厦门(厨卫)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产品的专利授权时间从几个月缩短至10个工作日。”在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经理黄远方看来,快速维权中心大大提高专利快速取得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让企业的创新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创新体制机制,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根据第三方机构评估,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排名第四十位,比2015年初上升21位。

移动端、信息化,升级服务
2016年12月启动的“互联网+自主报关”改革,彻底解决了关企“背靠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全流程状态发布”为例,企业可以通过电脑客户端或手机移动端,第一时间查询进出口货物物流动态等信息;开展退税业务无纸化、网上办理,税务机关根据海关等部门传输的电子数据和纳税人提供的税控数字证书签名电子数据,单证齐全的一类出口企业5个工作日内可以办结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