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有什么特点

2024-05-05 13:17

1.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有什么特点

1964年10月勃列尼涅夫上台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领导集团执政后,立即采取了稳定**势和社会情绪的措施,勃列日涅夫多次强调苏共20大、21大和22大的路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措施,逐步对因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而造成的混乱进行调整。

    在政治上,首先对党政组织体制采取措施,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基本上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其次,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再次强调[ ]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斯大林体制高度成熟时期,但迫于现实情况的压力,他也在政 治方面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革和调整,如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加强人民监督机制、提  高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


     在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 会主义”理论,以取代赫鲁晓夫的“到1980年基本建成**主义”的口号。1967年11月,他正式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 会主义”,1977年又进一步阐述说,“成熟的发达**阶段,是从资本主义走向**主义道路上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在经济上,苏共中央授命柯西金主持新经济体制改革,即采用在1962年引起较大争议和广泛讨论的“利别尔曼建议”,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70年代中期后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出现“停滞”的迹象,因此“新经济体制”到70年代末已经基本结束。新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持续10余年,是苏联历史上重要的和大规模经济改革之一。尽管改革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但是在当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外交上,一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积极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同美国进行争夺,大搞霸权主义外交,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及“**大家庭”等理论,作为其对外扩张、干涉别国内政的依据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通过改革和调整,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力量也已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了1970年的60%左右。不过,苏联在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仍然还是以优先甚至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苏联充分利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与西方关系缓和的机遇,积极壮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化外交后盾。

     结果,至70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上的真正均势,常规军事力量则有胜出趋势。美国已经丧失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对苏联的压倒性核优势。常规力量方面,苏联不仅继续保持陆军强国地位,同时针对美国的海军优势,也开始了海军向远洋进攻性战略的转变,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已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至此,苏联已经确立了其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有什么特点

2.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有什么特点?

勃列日涅夫军事实力强盛,核力量占优,在核武上是超越美国的。经济上稍微有些劣势。
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强盛,就是军事的强盛,更确切是核力量的强盛,勃氏拿着国库和农民的钱大造武器,造成后期苏联经济严重衰退,生活物资匮乏,大量经济指标滑坡。
2、在政治上,首先对党政组织体制采取措施,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基本上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其次,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再次强调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斯大林体制高度成熟时期。
3、但迫于现实情况的压力,他也在政 治方面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革和调整,如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加强人民监督机制、 高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

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有什么特点?

政治:
1.对党政组织体制采取措施,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基本上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
2.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再次强调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
理论和意识形态:
1.提出“发达社 会主义”理论。
经济:
1.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的发展。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柯西金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开始了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对当时的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史称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三夫改革"之一。
这一时期的苏联大体上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64年到70年代初进行了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新经济体制出台",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发展规模扩大,苏联综合国力增 强。第二阶段,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经济改革步伐减缓,停留在对以往改革的调整和修补状态,没有任何创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停滞和下降的趋势。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
1964年10月勃列尼涅夫上台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领导集团执政后,立即采取了稳定局势和社会情绪的措施,勃列日涅夫多次强调苏共20大、21大和22大的路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措施,逐步对因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而造成的混乱进行调整。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有什么特点?

4.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有什么特点?

1964年10月勃列尼涅夫上台后,苏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领导集团执政后,立即采取了稳定**势和社会情绪的措施,勃列日涅夫多次强调苏共20大、21大和22大的路线是列宁主义的路线,要坚决继续下去。同时,新的领导集团又采取了措施,逐步对因赫鲁晓夫大规模的政治改革而造成的混乱进行调整。

    在政治上,首先对党政组织体制采取措施,加强政治体制的集中与统一,基本上恢复了赫鲁晓夫改革前的中央集权体制;其次,批评赫鲁晓夫的个人专断,再次强调[ ]中央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斯大林体制高度成熟时期,但迫于现实情况的压力,他也在政 治方面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革和调整,如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加强人民监督机制、提  高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以多种形式吸收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等。

在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 会主义”理论,以取代赫鲁晓夫的“到1980年基本建成**主义”的口号。1967年11月,他正式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 会主义”,1977年又进一步阐述说,“成熟的发达**阶段,是从资本主义走向**主义道路上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在经济上,苏共中央授命柯西金主持新经济体制改革,即采用在1962年引起较大争议和广泛讨论的“利别尔曼建议”,运用利润、奖金、核算等纯经济手段来改革和促进苏联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70年代中期后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出现“停滞”的迹象,因此“新经济体制”到70年代末已经基本结束。新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持续10余年,是苏联历史上重要的和大规模经济改革之一。尽管改革没有根本触动斯大林模式,但是在当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外交上,一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积极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同美国进行争夺,大搞霸权主义外交,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及“**大家庭”等理论,作为其对外扩张、干涉别国内政的依据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通过改革和调整,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力量也已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了1970年的60%左右。不过,苏联在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仍然还是以优先甚至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苏联充分利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与西方关系缓和的机遇,积极壮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化外交后盾。

     结果,至70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上的真正均势,常规军事力量则有胜出趋势。美国已经丧失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对苏联的压倒性核优势。常规力量方面,苏联不仅继续保持陆军强国地位,同时针对美国的海军优势,也开始了海军向远洋进攻性战略的转变,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已建成了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至此,苏联已经确立了其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

5.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问题

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在包括今日俄罗斯联邦和中亚五国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迁都莫斯科。同时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三国共产党建立了三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波罗的海和波兰的革命被德国占领军镇压了。所谓苏俄,版图不仅包括今日俄联邦。随后,发生了14国武装干涉的苏俄内战。最后随着1922年日军从海参崴撤退,苏俄、乌克兰(西乌克兰1939年回归)、白俄罗斯(西白1939年回归)、外高加索于12月底将党和国家合并,联合成立俄国共产党(布)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而宪法则是1918年7月10日, 苏维埃全俄第五次代表大会一致通过的宪法草案。实质上,后三国的党和国家并入了1918年的苏俄,而直到1922年苏联全境才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说,1922年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境完全建立,1918年只是在苏区建立了制度。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并且重新划分行政区,中亚五国被划分出俄联邦,而外高加索也划分为三国。1940年,波罗的海三国回归,芬兰卡累利阿被划出俄联邦,摩尔达维亚回归,至此,苏联拥有了16个加盟共和国。1945年,德国科尼斯堡划入苏联,归俄联邦,1954年,俄联邦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1956年卡累利阿归俄联邦,于是,苏联形成了拥有15个加盟共和国的战后版图,即今天独联体加波罗的海国家的版图。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问题

6. 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由于斯大林不仅忽视了苏联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片面理解,在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同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片面化,片面强调阶级斗争,一味用暴力镇压手段来解决阶级斗争问题,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特别是搞了肃反扩大化,怨枉无辜,错杀许多党政、军政领导干部,使政治体制集权、专制,使整个社会生活无一不置于国家(或个人)的统一管理之下,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在基本制度和体现基本制度的具体体制渗透了斯大林的个人意志和思想。但这并非意味着打着斯大林个人特征烙印的斯大林模式就一无是处。正如俄罗斯哲学博士理·伊·科索拉波夫教授所说,斯大林既不是恶魔,也不是天使。他可以瞄准敌人并打击自己人。他可能犯错误,同时还追求主要目标--消灭资本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威胁,振兴苏联和造福劳动人民时,他也会小心谨慎和足智多谋。 这种自身矛盾的结合体使之领导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呈现了下列特征: 
其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具体表现为:①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②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③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④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就是说,主要的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地、集中制定,它囊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一旦制订出来,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其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①在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忽视民主和法制,国家安全机关占据特殊地位和拥有特殊权力;②在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作用几乎变成党对国家直接发号施令,以党代政,苏维埃实际成为把党的决定变成国家法令的表决机器;③在权力结构上,各加盟共和国的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④在执政党自身的领导体制上,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党的领导体制呈金字塔型,即全党组织和党代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总书记,斯大林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形成了个人集权制和终身制。 
其三,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不可否认,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对苏联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也给予了极大重视,曾指出:"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 他把科学比作一座堡垒,强调"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占领这座堡垒。青年们如果愿意成为新生活的建设者,愿意成为老近卫军的真正接班人,就必须占领这座堡垒。" 工业化运动开始后,斯大林曾提出从知识分子中选拔和培养大批经济建设部门领导干部的思想,指出要把一些毕业于高等学校、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和中等农业学校的青年专家提拔到经济工作领导岗位上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又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 的口号。在这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导下,苏联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一度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据统计,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高等学校由1928年的148所增至1932年的832所,学生人数由16�9万人增至50�4万人,五年中毕业学生17万人。同期,中等专业学校由1037所增为3509所,学生由18�9万人增为72�4万人,毕业学生29�1万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高等学校毕业37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62�3万人。卫国战争前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90�9万人受过高等教育,149�22万人受过中等专业教育。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还培养了30�2万大学毕业生,通过技工学校、工厂、艺徒学校等方式培养了247万多名熟练工人。与此同时,苏联的科技、文学艺术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到1937年底,苏联建有全国性研究所和地方研究机构806个,实验站397个,天文台31个。1937年苏联物理学家设计出了基本粒子加速器,制成欧洲第一台回旋加速器;1939年研究人员发现了铀核裂变;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世界第一台以汽油和压缩气体为动力的喷气发动机;生物学家进行了植物杂交实验,培育出了新果树品种;社会科学研究大发展,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出版、大量发行和广泛传播;一大批优秀小说、诗作、戏剧、电影相继问世。所有这些,无不鼓舞着、充实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然而,与这种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相伴随,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则滋长蔓延开来。自30年代开始,斯大林垄断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以他的解释及由他得出的结论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和标准;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苏共领导人进行党内派别斗争及国内阶级斗争的领域,使许多理论家、科学家、艺术家遭受迫害,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受到摧残;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盛行。 
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尽管它坚持了某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同原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委员、历史学教授安德采伊·维尔布兰在《斯大林主义之后》一文中所说,它"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并用公有制(在这里的特殊情况下采用了国家所有制形式)取而代之,这就表明它们是社会主义" ,但由于它是在苏联国情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的最初探索的成果,因此,它在各方面都存在许多弊端。可以说,在它的内部,既有积极性的东西,对苏联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又有很多弊端和缺陷,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利弊并存的双重性,构成了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内在矛盾。

7. 勃列日涅夫主义的理论

①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即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一个大家庭,不允许其他势力将一个国家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裂出去。②大国责任论,苏联在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是大国,应当承担大国的责任。意在强调苏联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家长的地位。③国际分工论,即在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内实现产业分工。④有限主权论,即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应受到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利益的限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⑤国际专政论,即无产阶级专政已经超过了一国范围,可以跨国实行专政。⑥利益有关论,即社会主义国家中任何一国,都会涉及苏联的利益。在勃日列涅夫的领导下,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逐渐演变成霸权主义。苏联不但把自己推行社会主义的模式强加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干涉别国内政,还不惜动用军事手段来推行这种干涉。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不久勃列日涅夫就推出了其有限主权论,为其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暴行作辩护。1979年,在阿富汗亲苏政权倒台后,苏联又出兵侵略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主义的理论

8. 勃列日涅夫主义的结束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11日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他实际上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新思维,摒弃了勃列日涅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