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2024-05-18 10:50

1. 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环节,完整的内部控制流程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沟通、监督等。
因此,只有经过风险评估,才能确定风险有多大,是否能承受,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控制等后续工作。

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2. 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是风险评估对吗

您好,个人认为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法是风险评估。
扩展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和技术性,财务科单独难以完成这项工作,所以,风险评估小组应该是一个在单位领导统一领导下、由各项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及技术专家组成的跨部门联合工作小组。单位经济业务活动风险评估工作由风险评估小组具体组织和实施,风险评估小组可以由财务科,如果也可以由办公室牵头,一把手或分管财务的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各业务部门积极配合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一部分,为实现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提高工作效率,风险评估小组的日常工作可以由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承担,但不能由评价与监督小组承担,因为风险评估属于内控建设执行层面的活动。

3. 内部控制方法与风险评估

一、地勘单位风险评估流程
(一)定期评估机制的建立
地勘单位在风险评估过程中要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二)成立组织机构
该机构主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谁牵头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其二,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其三,谁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落实?
地勘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单位领导担任组长。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单位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组织与方法流程,如图22-1所示。

图22-1 地勘单位内部控制组织与方法流程图

二、地勘单位内部控制方法
(一)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不相容岗位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岗位。事业单位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例如,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收、发、存和管理工作,并负责登记原材料的数量,而相关的账务处理则应由会计人员负责。假设:A—采购申请;B—采购审批;C—采购验收;D—费用支付申请;E—费用支付审批;F—应付账款的审批;G—应付账款的入账。不相容岗位如表22-1所示。

表22-1 不相容岗位情况表

注:×表示不相容职责;○表示相容职责。
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
地勘单位内部授权批准控制是由单位权力机构或上级管理者明确规定有关业务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与责任,使所有的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每项经济业务时都能事先得到适当的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办理有关经济业务,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地勘单位的内部授权审批控制要求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地勘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内部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地勘单位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以内,不需请示便可处理业务,这样可以尽快地进行业务处理,避免发生推诿的现象。同时,授权控制也要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使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处理行为负责,以加强工作的责任心。
地勘单位内部授权控制可以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一般授权是授予单位有关人员处理正常范围内的经济业务的权限:特殊授权是授予单位有关人员处理超出一般授权范围的特殊业务的权限。
(三)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是指按单位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实施管理。地勘单位归口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重复管理、多头管理,即要求该管的一定要按责任划分管好,不要缺位;不该管的不要乱干预;超出责任权限范围的,不要越位管理。地勘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四)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指通过编制预算并以此为基础,执行和控制地勘单位经营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比较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及原因,然后对差异进行处理。预算控制通常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部门活动,以保证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约束的过程。地勘单位应该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控制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五)财产保护控制
地勘单位应该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1)资产记录。地勘单位应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
(2)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控制。地勘单位应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
(3)实物保管控制。财产保护控制要求地勘单位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一般况下,地勘单位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
(六)会计控制
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七)单据控制
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八)信息内部公开
信息内部公开是指地勘单位向单位内部公开或开放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使其他个人或部门可以基于任何正当的理由、采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获得上述信息。地勘单位应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地勘单位信息内部公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单位内部腐败的发生,进而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
三、地勘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关注重点
(一)单位层面风险评估重点内容
事业单位进行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内容见表22-2。

表22-2 单位层面风险评估关注点


续表

(二)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关注重点
地勘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对预算控制与管理、收支控制与管理、政府采购控制与管理、资产控制与管理、建设项目控制与管理、合同控制与管理等情况实施的评估。
具体见表22-3。

表22-3 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关注点

内部控制方法与风险评估

4. 与风险管理的其他手段相比,内部控制更侧重从哪一方面控制风险

亲您好,小编为您收集到与风险管理的其他手段相比,内部控制更侧重从:银行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和人员之间,合理构建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这一方面控制风险,您好,以上是小编给出的答案😊如果我的答案对您有帮助麻烦您对我的服务进行赞呀☺️您的赞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祝您生活愉快😊😊😊【摘要】
与风险管理的其他手段相比,内部控制更侧重从哪一方面控制风险【提问】
亲您好,小编为您收集到与风险管理的其他手段相比,内部控制更侧重从:银行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和人员之间,合理构建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这一方面控制风险,您好,以上是小编给出的答案😊如果我的答案对您有帮助麻烦您对我的服务进行赞呀☺️您的赞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5.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要素。
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一是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二是采用绘制风险坐标图的方法对多项风险进行直观的比较,三是确定各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拓展资料:
一、详细评估的优点在于:
1、组织可以通过详细的风险评估而对信息安全风险有一个精确的认识,并且准确定义出组织的安全水平和安全需求;
2、详细评估的结果可用来管理安全变化。当然,详细的风险评估可能是非常耗费资源的过程,包括时间、精力和技术,因此,组织应该仔细设定待评估的信息系统范围,明确商务环境、操作和信息资产的边界。
二、按美国的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并结合中国国情要求企业所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要素: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之内。
4、信息与沟通。
信息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6. 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区别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2.1.1◆生产流程分析法
  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
  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该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
  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
  2.1.2◆财务表格分析法
  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责任等面临的风险。
  2.1.3保险调查法
  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可以利用两种形式:
  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企业可以根据保险公司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该企业需要的险种。这种方法仅仅对可保风险进行识别,对不可保风险则无能为力。
  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该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
风险的预测
  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2.1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2.2.2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规模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风险的处理(风险控制)
  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
  2.3.1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
  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
  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
  2.3.2预防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2.3.3自保风险: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
  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
  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对于较大的企业,建立专业的自保公司。
  2.3.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出去。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的种类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
2、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

7. 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共有五项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3)制衡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在企业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4)适应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5)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内控收益】掌握先进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职业舞弊及内部审计等理论掌握快速诊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进行改进提升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企业运作中的典型实例帮助学员明确主要业务活动中的控制要点、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8.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0-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