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

2024-05-05 22:59

1. 谁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

北京10月25日消息,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25日在京举行。全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副 委 员 长张 宝 文 出 席大会并讲话,全国 政 协 副 主 席、科技部 部 长 万 钢出席大会,何梁何利基金信托委员会 主 席 朱丽兰做工作报告。

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彭士禄院士和黄旭华院士。唐志共等50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彭士禄,著名 核 动 力 专家,我国核 潜 艇 首 任总设计师,核 电 站建造、自主设计和创新的领军人物;黄旭华,核 潜 艇 总体设计专家,为我国 核 潜 艇 的创建升级、跨越发展和探索赶超做出重大贡献。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23年来共遴选奖励1250人。

谁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

2. 黄旭华的故事体现出了哪些令人感动的精神

1、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实际上是干什么的,也由于研制工作实在太紧张,从1958~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海丰探望双亲。直到2013年,他的事迹逐渐“曝光”,亲友们才得知原委。 
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95岁的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30年后再相见,62岁的黄旭华,也已双鬓染上白发。面对亲人,面对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无闻,寂然无名,以国家为重,群众为先,用无怨无悔的赤诚之心,为群众幸福而奋斗。
2、以身作则的担当精神
试验前,面对着一个个忐忑不安的艇员,64岁的黄旭华当即决定随艇下潜,既是对艇员的鼓励,也是对自己设计的潜艇的负责。的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主动承担起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共同挑起国家建设发展的大任,带领群众走向美好生活。
3、艰苦朴素的精神
黄旭华的办公室里没有空调,分房时挑了没人要的顶层,夏季室内温度经常达到39.5摄氏度,直至2005年,他才在家里装了一台空调。黄旭华没有专车,所里最好的两辆小车是买了几年的“桑塔纳”。黄旭华名片上面只有分机号码。
4、潜心钻研的专注精神。
黄旭华工作起来经常废寝忘食,几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有几次竟然过家门而不入,只为了核潜艇的研究能有所突破。在1988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成功后,黄旭华本该功成身退,然而时至今日,93岁的黄老院士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
他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地来到办公室整理资料,希望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留给后起之秀。他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潜心钻研,矢志不渝,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扩展资料
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作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2014年1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7年10月25日,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感动中国的颁奖词显示了他的伟大精神: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旭华

3. 核潜艇的总社计师是谁

黄旭华(1926.3.12-),中国核潜艇之父[1],广东汕尾人[2],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3],祖籍广东省揭阳县玉湖镇新寮村,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4],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9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5][6]
2014年1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7]。2017年10月25日,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8]。
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作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核潜艇的总社计师是谁

4. 何梁何利基金奖的评选程序

基金每年评奖一次,参照国际惯例,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提名推荐、资格认定、初评、终评、颁奖的程序进行。评选委员会指定一批在我国有关学科领域具有学术权威、办事公正、并有较高科学道德的科学家和专家作为提名人,目前,提名人包括: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委员,已获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首席科学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和教育厅的厅长,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国内外知名学者等。除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委员每人每年可提出两名被提名人外,其他提名人每人每年可提出一名被提名人,向评选委员会推荐。提名结果经评选委员会认定后,由各专业评审组初评,最后提交评选委员会进行终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获奖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须经委员半数以上同意,“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须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5. 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对于这些获奖者而言,倘若身体不硬朗,也完全有可能错过国家最高科技奖。据说,邹承鲁先生也曾在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之列,但他在2006年11月不幸仙逝,时年83岁。


从某种程度上看,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简直就是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风向标。而何梁何利基金自2007年进行了改革,其做法或许可供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委员会借鉴。




据《财经网》报道:徐光宪和王忠诚均获得过“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位获奖者的奖金为100万港币,15年来已有26位中国杰出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而大部分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也像徐光宪和王忠诚一样,在此前获得过“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也曾经是院士老人的天下。但2007年度的这个奖项除了授予7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设计大师林元培,还颁给了一位年轻的非院士:发现普光气田的46岁高级工程师马永生博士。2008年度的该奖项唯一的获得者则是43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房建成。

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6. 今年国家重奖两位科学家500万,这两个人是谁,主要做什么的?

中新网1月9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下是这两位获奖者的介绍:

  叶笃正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吴孟超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下:

  (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进行了肝脏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为解决肝脏手术出血这一重要难题,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为掌握肝脏术后生化代谢的改变以降低手术死亡率,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针对肝癌发现时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点,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即对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针对肝癌术后复发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疗的特点,率先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为了提高中国肝脏外科的科学研究水平,使肝脏外科事业持续、深入的发展,吴孟超院士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研制了细胞融合和双特异性单抗修饰两种肿瘤疫苗,发明了携带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载体等,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学术刊物。

  (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他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近五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96篇,主编《黄家驷外科学》、《PrimaryLiverCancer》等专著15部,获得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励26项,获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的“杰出成就奖”等荣誉26项。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为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7. 袁隆平获得过哪八项国际奖?

  袁隆平的八项国际奖是: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人物简介: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获得过哪八项国际奖?

8. 叶笃正,吴孟超院士被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

  雄壮的乐曲声中,胡锦涛向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奖励证书。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全体代表、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出席大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七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

  相关新闻自然科学一等奖再空缺

  继2004年度之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又一次出现空缺。在昨天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等38项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出现空缺。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出现空缺的原因是国家级科学奖励的评定有严格的程序,没有达到法定票数,奖项都是宁缺毋滥的。

  大奖得主简介

  “气象诺贝尔奖”得主叶笃正

  叶笃正,1916年2月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叶笃正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叶笃正赢得的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叶笃正还获得了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肝胆外科创始人吴孟超

  吴孟超,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著作《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对话叶笃正

  昨天,记者采访了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

  获奖在意外和不意外之间

  记者:今天获得这个最高奖您感觉意外吗?

  叶笃正:在意外和不意外之间吧,意外的是我感觉与自己做的工作成绩相当的科学家,哪怕是我们同行的科学家都有不少,但是自己获得这个奖了。至于不意外呢,我们气象学研究有一个非常优秀的队伍,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不小成就,而我很幸运,就是其中的一员。

  担心大气变得像垃圾箱

  记者:国家在给您颁奖时候列出您的几项主要科学技术成就,您自己认为哪一方面最引以为豪?

  叶笃正: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还有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主要都是理论性的基础研究。我自己感觉用处比较大的还是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块。就比如说全球变暖,这已经不再是科学问题,还牵扯到政治、社会以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生活的空气不是垃圾箱,大家都往里面乱扔东西,万一有一天真的膨胀了,那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将出现难以估计的影响。

  称道电影《后天》的主题

  记者:去年有一部美国电影《后天》,讲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最终造成了又一个寒纪到来,您看过吗?

  叶笃正:我看过,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但是从我们气象学的眼光看,这部电影太“厉害”了,真实的情况不会像电影那么厉害。但是这部电影讲的问题是对的,而且气候变暖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值得各方面的关注。

  受钱三强所劝才搞气象

  记者:您是怎么开始气象学研究的?

  叶笃正:我本来是学习物理学的,但是钱三强那时候劝我,这么多人学物理,你还是搞气象吧,气象更实用一些。呵呵,就这样我开始做气象了。最开始也就是做一般的气象预报,后来先在中科院地球物理所下的大气实验室工作。大气实验室独立成为大气物理所后,我又在大气物理所工作。但开始气象学专业研究是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记者:您这次获得了500万奖励,考虑过怎么使用吗?

  叶笃正:按照规定,这500万中的450万由单位决定使用,我想会用于大气物理学的研究工作。还有50万元目前我还没有具体的想法。(记者 郭鲲)

  人物介绍: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院士和吴孟超院士


  1。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在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叶笃正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一致承认,也为他赢得许多荣誉,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陈家庚地球科学奖;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第48届IMO奖等。世界气象组织在授予叶IMO奖时确认叶笃正获奖理由为: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的发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人类有序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


  2。吴孟超,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2年出生,福建闽清。1927年侨居马来西亚,1940年回国求学, 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历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肝胆外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总后勤部专家副组长。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中、晚期肝癌的基因免疫治疗、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38.1%;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其中小于3厘米小肝癌已达85.3%),最长存活36年。至1986年年底进行肝叶切除术1019例,成功率97%,切除总数和成功率均居国际领先地位。发表论文、著作100余篇。主编的《肝脏外科学》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著作《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获和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 我听说盖手印就是不去

  吴孟超1922年出生在福建闽清的农村。迫于生活的压力,在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到南洋打工赚钱。5岁时他跟随母亲来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在那里,他一边帮父亲割橡胶一边读书。初中毕业时,他的双手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一把割胶刀玩得飞转。这也许是吴孟超所接受的最早的操刀训练。初中毕业了,按照以往的惯例,由校方和家长双方出资让毕业生聚餐一次。当钱全部收齐之后,身为班长的吴孟超却建议,把聚餐的钱捐给前方浴血奋战的抗日将领。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全班同学的拥护,于是一份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39届全体毕业生”名义的抗日捐款,通过海外爱国人士陈嘉庚的传递,送往抗日根据地延安。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举行毕业典礼时,学校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朱德、毛泽东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校长和老师激动万分,立即把电文抄成大字报贴在公告栏上,这件事引起了全校的轰动。那时马来西亚的高中,都是英国人办的,没有华人高中,吴孟超不想读外国人编的课本,而想回国。1939年,他和几个同学商量之后,决定回国。但是在海关检查时,他的那双灵巧的手却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 从临床发现了问题就去做实验,然后实验再促进临床

  回国后,吴孟超考取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他的老师正是留学德国、以能做高难手术名扬上海滩的裘法祖。对自己的双手非常自信的吴孟超一心想像老师那样做外科医生。1949年,在毕业分配时,吴孟超却因为身高而遭到医院的拒绝。这时恰好华东人民医院招聘,面试时,吴孟超好强、不服输的性格给当时的外科主任郑宝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吴孟超被录取了。1951年,华东人民医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成为了大学的附属医院。吴孟超从此成为了一名军医。

  1954年,同济医学院搬迁到武汉,裘法祖因故没有去,第二军医大学不失时机的把他请来做兼职教授。当年在医学院当实习医生时,吴孟超只能远远的在人堆里看裘教授做手术,现在他终于可以站到老师的身边了。吴孟超十分上心地跟裘教授学习,很快他的一招一式越来越像老师了。后来经裘法祖的指点,1958年吴孟超申请成立了由他担任组长的三人小组,开始向被称为医学禁区的肝胆外科进军。同年,长海医院收治了本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例肝癌患者,吴孟超作为助手参加了手术,但是患者还是因为出血过多死亡了。为了研究好肝脏的结构,三人小组首先要制作出肝脏的标本,于是他们向医院附近的法医检验所要来很多肝脏标本进行摸索练习,两年来,他们解剖了几百个肝脏标本。最后,终于制作成功了我国第一个肝脏腐蚀标本。1963年,医院进行第二例肝癌切除手术,这次院里派出强大阵容,外科主任郑宝琦亲自主刀。但就在手术开始前的最后一刻,郑宝琦突然把主刀的位置让给了吴孟超。此时,如果手术成功,功劳是吴孟超的;一旦失败,显然责任将由高年资医生承担。但吴孟超不负众望,手术非常成功,他脱颖而出。

  ☆ 你是手术一把刀,就把你的手砍掉

  成功地实施了中国第一例肝胆外科手术后,吴孟超又连续为71位患者做了肝叶切除术,全部成功。由他提出来的“五叶四段”的肝脏解剖理论一直沿用至今,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吴孟超被称为中国外科学界的少壮派。但是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使三人小组的成员面临威胁,那时就有人扬言要砍掉他的双手。他被莫名其妙地开除了党籍,他常常在党员开会之前赶去交党费,希望自己能被留下来开会,但是始终没能如愿。后来他被派到陕西的农村下乡巡回医疗。第二军医大学的学员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尖子,穿着军装更是帅气十足。而在队伍中却夹着一个身材矮小、年近半百的小老头,当地的老百姓还以为是厨师。就在他下乡的时候,吴孟超听说,三人小组中的一位发生了不幸。

  ☆ 更多的人学会了为更多的人服务,人类共同分享

  尽管受到威胁,但吴孟超始终想着肝胆外科的研究工作,在他的不断申请下,“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了8年的肝胆外科又得以恢复了。1975年,一个来自安徽的农民找到吴孟超,远远看去患者像一个怀胎十月的孕妇。当他的腹腔被打开时,一个巨大的蓝紫色肿瘤随着呼吸上下起伏,让在场的医生感到毛骨悚然。吴孟超用了12个小时成功地切下了这个肿瘤, 36斤的重量至今保持着世界纪录。这个病人一直活到现在,后来有媒体回访他时,陆本海正在田里干活,他的体重也长了15斤。由于肝脏血管密布,胆管、淋巴管都叠合交叉,患者经常因为出血过多死亡。而婴儿因为血管更细小、耐受力差,婴儿的肝脏手术更是无人敢问津。1983年,一位舟山的渔民抱着四个月大的女婴找到吴孟超,吴孟超最终还是决定接下这个手术。经过5个小时之后,吴孟超从婴儿的身上切下了重达600克的肿瘤,比婴儿的脑袋还大。第二天,美联社特意刊发了通栏,报道中国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婴儿巨大肝脏肿瘤的切除手术。此后他又为14位婴儿切除了肝脏肿瘤。其中13例全部成活,这又一次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日本人还曾经专门派出了一个摄制组拍摄吴孟超的手术过程。

  ☆ 生命在于做贡献,不是贪婪的享受

  现在由吴孟超领导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亚洲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今年82岁的吴孟超只要有时间,一天还要上三台手术。吴孟超对待病人非常认真,他著名的“主任查房”让很多医生害怕。他不会放过病例上的每一个错字,他会问医生病人化验单上的每一个数据。他最讨厌别人说“差不多”、“好像是”……虽然到这里看病的人绝大多数具有传染性,但吴孟超经常亲切地拉着病人的手问诊。给病人检查完,他亲自帮病人系腰带,顺手还会把病人的鞋子放在方便穿的地方。

  现在他还没有停刀的打算,而且还经常挑选难度大的手术亲自操作。一次医院按照惯例组织病例讨论大会,而让医生们没有想到的是,那天所讨论的因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的病例,正是吴孟超的病人。有位医生发言时,为了不伤吴老的面子而故意强调病人的身体状况,却被吴老当场打断。吴老当着几百名医生的面坦言:这个病人的死因跟我们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