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公共教育支出公平机制

2024-05-09 17:07

1. 为什么要建立公共教育支出公平机制

我国国民受教育的需求非常大,政府却往往在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原因是公共教育服务还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许多适龄儿童无法入学。城市教育资源优于农村等不公平现象严重存在。
建立公共教育优先机制,为社会共享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财政把解决公共教育的公平性作为重中之重。这就不仅要求适当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速度要快于同期财政支出的速度,而且要求调整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结构,包括公共教育级次结构和地区结构。这些支出,应主要用于在全国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全面建立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上。此外,要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改革职业教育体制和人才培育模式。

为什么要建立公共教育支出公平机制

2. 高等教育支出属于公共支出分类中的

从教育部获悉,7月20日公布的教育部2017年决算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本年支出合计约268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超1353亿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50.4%。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中的92.4%用于教育支出。高等教育(项)支出占其大头,超过1079亿,完成年初预算的103.1%。报告显示,高等教育(项)支出决算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中央财政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追加教育部中央高校土地置换收入、中央基建投资、博士生国家助学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财政拨款。

澎湃新闻了解到,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财政科教)[2017]5号》的相关规定,为进一步支持博士生培养工作,调动青年高端人才积极性,经国务院同意,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提高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到不低于13000元。
除了博士生国家助学金外,诸如“澜湄合作基金项目”“亚洲区域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同样获得资金追加。






另外,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完成年初预算比例相对较高的两项分别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项)”及“工艺最及其他制造业(项)”。前者完成年初预算的526.6%,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青年千人”项目年初未申请财政拨款预算,而是按规定通过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资金解决。而后者完成年初预算的770.6%。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支出年初未申请财政拨款预算,而是按规定通过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资金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要求,教育部“三公”经费全年支出比预算有所节约,经费支出预算为1,907.63万元,支出决算为1,523.99万元,完预算的79.9%,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增加0.3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7.45万元,公务接待费减少164.55万元。
通过自评查漏补缺后,教育部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提供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同时,在“高层次人才计划专项经费”上,仅完成预算的67.9%,项目资金执行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育部部门决算反映部本级(包括独立核算的驻外机构)、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75所直属高校以及36个直属单位的经费收支情况,不包括中央财政转移地方用于支持各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的教育专项。

3. 教育公用经费的支出规模

义务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2009年,国家出台并落实了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生均300元/年、初中生均500元/年;2010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提高定额至:中西部小学生均500元/年,初中生均700元/年;东部小学生均550元/年,初中生均750元/年[2]。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额度,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达471.7亿元。近年来各级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规模总体不断增长,历年情况如下[3]:  年份  普通小学  普通初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校  额度(元)  增长率(%)  额度(元)  增长率(%)  额度(元)  增长率(%)  额度(元)  增长率(%)  2005  166.52    232.88    363.54    2237.57    2006  270.94  62.71  378.42  62.50  449.15  23.55  2513.33  12.32  2007  425.00  56.86  614.47  62.38  509.96  13.54  2596.77  3.32  2008  616.28  45.01  936.38  52.39  698.28  36.93  3236.89  24.61  2009  743.70  20.68  1161.98  24.09  831.99  19.09  3802.49  17.51  2010  929.89  25.04  1414.33  21.72  1071.78  28.88  4362.73  14.73

教育公用经费的支出规模

4. 教育公用经费的支出内容

包括经常性公用经费与资本性公用经费。按照相关文件规定[1],具体支出范围涵盖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教学实验、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购置、房屋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但是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础建设、偿还历史债务。

5. 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与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区别

  主要是涵盖范围不同。
  教育经费支出偏重于日常性支出,比如办公费、车马费、取暖费、印刷费、水电费、差旅费等支出,主要范围是维持教育部门日常运转,保障教育系统正常业务开展,属于经常性基本支出。
  教育支出涵盖范围较大,除教育经费支出外,还包括非经费类项目支出,例教育基建支出、义务教育免学费、免杂费支出、教育系统工资性支出、寄宿生生活补助、教育教学设备采购等支出。

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与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区别

6. 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与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区别

  主要是涵盖范围不同。
  教育经费支出偏重于日常性支出,比如办公费、车马费、取暖费、印刷费、水电费、差旅费等支出,主要范围是维持教育部门日常运转,保障教育系统正常业务开展,属于经常性基本支出。
  教育支出涵盖范围较大,除教育经费支出外,还包括非经费类项目支出,例教育基建支出、义务教育免学费、免杂费支出、教育系统工资性支出、寄宿生生活补助、教育教学设备采购等支出。

7. 什么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

  教育经费支出是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经费支出,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支出。教育经费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支出(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和教育基本建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支出等。教育经费是以货币的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在中国,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是指国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与公共财政收入相对应,是公共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它是国家将集中起来的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它具体体现在政府对其所掌握的公共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反映了公共财政资金的规模、结构、流向和用途。公共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
  公共财政支出按政府的职能分类,也就是按政府支出的费用类别分类。可以分为投资性支出、教科文卫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行政费用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了解了上述两个概念,再加上公共财政支出的职能分类,便可明白教育经费支出是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

8. 什么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

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支出是指在国家公共财政预算计划中,划拨给教育方面的支出预算总和。
国家对教育产业的投入持续增长。2015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6129.19亿元,比上年的32806.46亿元增长10.1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亿元,比上年的26420.58亿元增长10.60%,占GDP比例为4.26%,比上年的4.10%增长0.16%。
同时,国家鼓励通过PPP模式加大引入社会资本投身教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最新一期PPP公告,我国教育类PPP项目达到524个,金额达到19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