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都有哪些海洋环境保护法?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024-04-30 20:53

1. 世界都有哪些海洋环境保护法?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海、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铝等废物。它们成了城市卫生的第一号敌人。 
  空气污染: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毛病。我们若仍然漠视专家的警告,将来一定会落到无半寸净土可住的地步。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赃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世界都有哪些海洋环境保护法?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 我国有哪些保护海洋环境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中国海监海洋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实施办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

3. 什么是国际上的海洋保护组织?

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联合会性质的国际组织,它所从事的活动代表着主张裁军、建立无核区无核海域、保护海洋动物资源等势力的利益。绿色和平组织从事的活动范围很广,其中包括:反对破坏海洋动物资源的商业性活动;反对损害南极环境的行为;反对在近海开采石油以免对近海造成污染;反对倾倒有毒废料;反对污染空气,防止酸雨生成;反对向地下道排放有毒化学废料;反对欧洲建立核电站;反对美国制造核武器;反对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处理核废料。绿色和平组织的工作原则是:非暴力行动、脱离党派之争、坚持国际主义。

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到1992年,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及其支持者至少有250万之多,他们遍及世界各地。该组织的预算在1980年是100万美元,到1992年已增至2750万美元,预算资金全部来自捐款。

截至1992年,绿色和平组织在20个国家设有32个主要办事处,在南极还设有基地,拥有9艘船,雇用了400名全日制工作人员和数百名业余工作人员,此外还有一支数以千计的庞大的支援者队伍。该组织的工作人员报酬不高,实行低工资政策的目的,是吸引那些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人参加,而不是靠金钱诱惑人们参加其活动。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全世界沿海国家都成立了一些地区性的海洋环保组织。其不懈的努力必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类可以从容地面对未来,迎接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伦敦。该组织最早成立于1959年1月6日,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改为现名,现有167个正式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该组织联系成员。
该组织宗旨为促进各国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
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共有40名成员,分为A、B、C三类。其中10个A类理事为在提供国际航运服务方面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10个B类理事为在国际海上贸易方面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20个C类理事为在海上运输或航行方面有特殊利害关系并能代表世界主要地区的国家。理事会是该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该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改选理事会和主席。当选主席和理事国任期2年。2005年11月2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查培新在伦敦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第24届大会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大会主席。
中国于1973年恢复在国际海事组织中的成员国地位,曾在该组织第9~15届大会上当选为B类理事,并自1989年第16届大会起连续当选为A类理事。2007年11月,中国再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A类理事。这是中国连续第10次当选A类理事。
海洋守护者协会标志海洋守护者协会(SeaShepherdConservationSociety)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的、注册免税的组织,且是荷兰的一个已注册的基金会。它驻扎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星期五港(FridayHarbor)和用于其南半球行动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协会成员们在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1982年)》和其他保护海洋物种与环境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开展运动。它掌握着一支3艘船的船队,并称之为“尼普顿的舰队”(Neptune?sNavy):考察船“法利·莫沃特”(RVFarleyMowat)、内燃机船“史蒂夫·欧文”(MVSteveIrwin)和考察船“海牛”(RVSirenian),以及若干小一些的船艇。
绿色和平的早期成员保罗·沃森(PaulWatson)与该组织关于对鲸鱼遭杀害的“见证”态度起了一次争执以后,于1977年建立了协会。与(坚持避免破坏或物理妨碍海上捕鲸船只的方针的)绿色和平截然不同的是,海洋守护者参与包括毁坏和用其他方式物理妨碍捕鲸船作业在内的“直接行动”。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onventionfortheConservationofAntarcticMarineLivingResources)是南极条约体系的一部分,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委员会的目标是保护南极周边海域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并保存南极海洋生物资源。
成员国有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智利、欧盟、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纳米比亚、荷兰、新西兰、挪威、秘鲁、波兰、俄罗斯、南非、西班牙、瑞典、乌克兰、英国、美国、乌拉圭和瓦努阿图。
国际海洋科学组织InternationalMarineScienceOrganizations是在海洋科学方面开展合作活动的两国或多国组织的总称。
1902年成立的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是第一个国际海洋科学组织,其他组织绝大多数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些组织是政府间组织,受两国或多国政府间签订的有关海洋条约或协定的约束;有些是民间组织,通常由共同关心海洋某一专题的组织或个人组成。全面关心海洋科学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为代表,民间国际团体以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下属的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为代表。这两个委员会参与许多重要的世界性海洋科学活动。其他政府间或民间组织的科学活动范围都比较小,多限于某一地理区域或专题。
政府间国际海洋科学组织以联合国系统为主。联合国大会就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床利用的立法和管辖问题,与海洋科学事务有直接关系。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气象组织、教科文组织和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分别就海洋渔业、海洋气象、海洋科技培训和规划促进工作,以及国际航运和海上安全事项这些方面,与海洋科学事务有密切关系,其中1960年成立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是负责协调海洋科学活动的重要组织。在联合国跨组织联合小组中,也有一些有关海洋科学事务的组织,如海洋学科学规划联席委员会(ICSPRO)、海洋污染科学专家组(GESAMP)、全球海洋站系统联合促进组等。
联合国系统以外有五六十个独立的政府间国际海洋科学组织。其中多边组织较多,大多为专门设置。组建目的多是为海洋渔业服务,也有为区域性海洋测量、区域性海洋资源开发、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区域性专题研究而组建的。例如,由巴西、加拿大、古巴、法国、加纳、象牙海岸、日本、韩国、摩洛哥、葡萄牙、塞内加尔、南非、西班牙和美国于1966年组成的国际大西洋金枪鱼资源保护委员会(ICCAT),目的是促进大西洋金枪鱼资源的研究和保护;由中国和日本于1975年组成的中日联合渔业委员会(JCFC),目的在于促进黄海和东海渔业资源研究、交换有关资料和制定保护措施;由联邦德国、瑞典、丹麦、挪威、法国、英国和荷兰于1962年组成的北海水道测量委员会(NSHC),目的在于促进北海航道测量的合作,并为勘探利用北海能源制订有关政策;由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新西兰、荷兰和美国于1947年组成的南太平洋委员会(SPC),主要目的是促进南太平洋区域的海洋资源开发。
民间国际海洋科学组织以国际科联理事会系统为主。国际科联理事会通过常设的特别委员会,研究和处理下属联合会中的海洋科学活动。这种委员会主要有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其中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又是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科学咨询团体。有关的联合会为便利海洋科学活动,设置了相应的独立协会或委员会,主要有:
1.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下设的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1919年初建时是作为该联合会的海洋处,1931年正式成为国际物理海洋学协会(IAPO),1967年改用现名。中国是成员国之一。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有关海洋及其与边界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重点是借助数学、物理学和化学方法能完成的研究课题;发起、促进并协调需要国际合作的海洋调查研究;为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发表提供便利。主要附属机构有:海洋地球物理学委员会、海洋化学委员会、物理海洋学委员会、潮汐与平均海平面委员会,以及海—气相互作用联合委员会。
2.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下设的国际生物海洋学协会(IABO),建于1966年,宗旨是增进海洋生物学研究,提供并加强生物海洋学家之间的联系。曾参与“海洋学联合大会”、“国际南大洋研究”等多项合作活动。1975年建立了一个珊瑚礁常设委员会。
3.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下设的海洋地质学委员会(CMG),宗旨是促进海底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调查研究活动,并促进调查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

什么是国际上的海洋保护组织?

4. 什么是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保护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海洋生态平衡的要求制定的有关法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调整海洋开发和环境生态间的关系,以达到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的目的。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水体、海底和海面上空的大气,以及同海洋密切相关,并受到海洋影响的沿岸和河口区域。前面已经讲到,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没有考虑海洋环境的承受能力,低估了自然界的反作用,使海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首先是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其次是某些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第三是对水产资源的过度捕捞,对红树林、珊瑚礁的乱伐乱采,也危及生态平衡。上述问题的存在已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均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

5. 海洋环保组织的保护海洋

 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海洋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严重破坏,近30年来,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区分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濒危珍稀物种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区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区等等。通过海洋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貌;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因此保护区的兴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要算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近海的大堡礁保护区。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由2900多个独立礁石和900多个岛屿组成,珊瑚礁南北绵延达2300多公里,东西宽窄不一,最宽处可达150多公里,最狭处仅2公里,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比英国本土的面积还大。大堡礁与澳大利亚大陆海岸隔着一条20-350公里的水道,其深度为35-70米不等,最深处约100多米,是一条重要航道。在这片海域里生存着400多种珊瑚,1500多种鱼类,数万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其他生物,仅鲸就有22种,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多样性海域。这里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终年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表层水温平均在20℃以下,夏季高达28℃,阳光充足,东南信风不断扰动海水,提供较多的养分,极有利于珊瑚的发育繁殖,因其珊瑚著名,附近海区定为“珊瑚海”。1974年澳大利亚政府将大堡礁定为国家公园加以保护;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遗产。目前每年到此旅游观光者高达200万人,成为一个著名的海洋乐园,可是大量观光客随意采摘珊瑚,已使珊瑚礁受到严重损害,同时陆地农田污染水的流入,一些有害化学残留物玷污了环礁水域,加上浅海航道上的漏油沉船事故频发,造成大面积海域的污染,使珊瑚礁如同热带雨林一样,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影响到大堡礁国家公园的安危。当前保护区管理部门已采取严格措施,限制对海域的排污,加强浅水航道的安全,积极开展对观光旅游者的教育宣传工作。

海洋环保组织的保护海洋

6. 关于保护海洋生物的资料

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容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目前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7. 海洋保护的介绍

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海洋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严重破坏,近30年来,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区分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濒危珍稀物种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区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区等等。通过海洋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貌;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因此保护区的兴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海洋保护的介绍

8. 关于海洋保护

自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海南三亚珊瑚礁以及浙江南麂列岛等五处海洋自然保护区以来,海洋保护区建设开始大规模兴起。十几年来,建设和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海洋类型的保护区已有130余处,其中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有80余处,包括12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8处海洋特别保护区。在这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涌现出了一批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典型。

广东省:保护区网络基本成形

  近年来,广东省在海洋保护区建设方面大踏步前进。从1999年到2005年的7年间,广东成立了海洋自然保护区37个,使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43个,面积达到55.78万公顷,占全省海域面积的1.33%。

  不但数量增长迅速,广东省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海洋自然保护区网络逐渐成形,保护类型覆盖了豚类、大鲵、文昌鱼等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大黄鱼等重要经济水产品的产卵繁殖场以及海草床、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分布上基本覆盖了广东省主要沿海地带,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海洋资源,为恢复和修复海洋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广东于2002年成立了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管理总站,专职负责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机构建成后,保护区建设首先从立法、政策与规划着手,着力搭建保护区总体和长远发展的框架。如《广东省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达到建成215个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的目标。以完善的政策、法规环境为基础,广东省坚持高标准建设和管理保护区,发挥示范点引导带动作用,同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加入到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行列中来。近年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对保护区的投入也逐年增加。2005年,全省保护区的事业费加上人头经费达到700万元。

浙江省:建设和管理又有新突破

  从2003年开始,浙江省建立了乐清西门岛、嵊泗马鞍列岛、普陀中街山列岛3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并实现了制度和程序上的两个突破,体现了组织得当、制度规范、保障到位3个特点。

  近年,浙江对海洋特别保护区工作非常重视,出台了《浙江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突破。同时,还将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作为省海洋管理部门实施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考核指标,使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省逐步完善了海洋特别保护区申报模式和发展规划,规范了各项制度,使各项涉及保护区的活动均有章可寻,有据可依。目前,该省特别保护区的申报条件和程序规范明确,保护区管理范围明确,分类管理规范,保护区内禁止的活动和鼓励措施落实到位。

  在保障方面,浙江省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实现了“三到位”目标。目前,已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人员、机构、经费和管理制度基本到位,政府引导性资金到位、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各项宣传工作到位。

昌黎黄金海岸:保护与开发“双赢”

  经济要发展,环境要改善,资源要保护。如何协调海洋保护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一直是保护区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作为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建立的第一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昌黎黄金海岸保护区多年来进行了许多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昌黎县东部沿海,主要保护对象为文昌鱼、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及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区还是研究海洋动力过程和海陆变化的典型岸段,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保护区在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使区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核心区的资源更受到极其严格的保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建区之初,地方对保护区存在一定的抵触排斥心理。面对这种状况,保护区采取了正确的协调措施。一方面努力使当地正确认识保护区在促进当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知名度,促进对外开放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帮助当地群众探索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寻求脱贫致富之路。这些工作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地政府对保护区的态度。如今,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在工作中相互沟通、积极协调、互相支持,关系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福建宁德:大胆创新,积极探索

  海洋特别保护区作为海洋环保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在建设和管理之初无模式可循,无经验可取。宁德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第一个由地方政府批准建立的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其建设和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保护区除借鉴其他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外,还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作为搞好保护区工作的着力点,积极寻找可行的日常化管护机制和合理开发途径。根据保护区生态类型不同、保护范围不一、开发状况不同等情况,对区内的6个子保护区和1个观察站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措施。如台山厚壳贻贝保护区,大胆探索出了一条以当地民众为主成立“管护队”,海洋执法力量派驻的管理模式,管护触角延伸至保护区第一线。

  宁德特别保护区成立之初,由于采用新型的生态保护区模式,在建设与管理中遇到了相关法律法规真空。对此,宁德保护区的工作始终贯穿着地方性管理规定或办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先后编制了《台山厚壳贻贝繁育保护区管理规定》《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和条例,从而在国家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管理规定出台前期,保障了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扎实推进,为其他地区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