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们 | 三国配角演义

2024-05-19 01:50

1. 马谡们 | 三国配角演义

马谡失街亭,小说里写了,戏台上演了,都说他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独断专行、不堪大用。
  
 但是作为熟读兵书的参谋,是否真的没有实战经验,是否真会自上绝路,不顾水源,上山安营?
  
 关于马谡的结局,《三国志》中也语焉不详、前后矛盾。《诸葛亮传》说:“戮谡以谢众。”《三国演义》采用的就是这一说法。
  
 《马谡传》中说:“谡下狱物故”,是说在狱中病故。
  
 最诡异的《向朗传》中说:“朗素与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马谡居然逃亡了!
  
 真是越看越糊涂!
  
 许多年后,诸葛亮星陨五丈原,费祎当上丞相、大将军后,又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件。费祎遇刺!
  
 有一个叫郭循的魏国降将从天而降,甚至做到了左将军。左将军可不是一个小官,马超归顺刘汉后就是被封为左将军,官级可见一斑。
  
 就是这个左将军居然在宴会上当着众人刺杀了费祎,然后束手就擒被侍卫当场击杀。
  
 事后 曹魏才知道有这么个人、发生了这么档事。连忙出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说他素有业行,著名西州(《魏晋春秋》)。
  
 这起刺杀事件其实疑点也非常之多。就动机来说,这不太可能是魏国朝廷策划的阴谋。费祎是出了名的鸽派,他在任期间是蜀魏两国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几乎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魏国正乐享其成,不可能刺杀掉他而让鹰派姜维上台,自找麻烦。
  
  
 所以这次马亲王就把这两件事情合而为一,铺成出了一则十分有意思的短篇小说——《街亭》,以马谡为主人公,写了另一个版本的街亭之战。马谡如何逃亡,因为与费祎由于年龄相仿从而发生上位之争。若干年后,马谡化身郭循行刺费祎的故事。
  
 初看觉得脑洞大开。仔细想想也未必不可能。本来《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小说。三国志也是后人所书写的。真正的历史,往往就在往事如烟中,难以琢磨。
  
 这是马亲王——马伯庸所写的《三国配角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在这部小说集里面,马伯庸除了写了马谡,还写了杨洪、简雍、任峻、张绣、贾诩等在三国演义中一闪而过的配角们,甚至还从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两篇乐府中推演出一起谋杀案等等。可以说这是一本讲述马谡们这些被忽视的人物的真相。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短篇故事集。闲暇之余,不如来翻翻这样的小说,看看也许真的未必不是历史的故事。

马谡们 | 三国配角演义

2. 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情节概括、

蜀建兴六年,诸葛亮亲自率10万大军,发动北伐曹魏战争。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马谡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魏明帝曹睿得知马谡占领街亭,派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诸葛亮此战失利,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3. 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故事情节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蜀大军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结果,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马谡被推走了。诸葛亮拭干眼泪,又宣布一道命令:对力主良谋,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化险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奖,破格擢升为讨寇将军。善于自省的诸葛亮斩马谡,升王平之后,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一品丞相为三品右将军,仍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欲图中原,成就大业。
    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发的军法,但是犯了军法的将领不一定就一定要处斩,比如唐时二路元帅薛丁山屡次犯军法,但却并没有被斩首示众。由此可见,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倘若主将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或许他可以逃过一死。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虽然不是人心惶惶,但也有一些不安。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诸葛亮这么做可以说是缓兵之计,为了整顿内务争取时间。其次,马谡的死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至少值诸葛亮用人不明,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马谡来起到威慑作用,这样这一招可理解为杀鸡给猴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

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故事情节

4. 《三国演义》里,作者是怎么刻画马谡这一人物的?

马谡是个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诸葛亮要他在山下扎营,他偏偏要在山顶上扎营。他还以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可是那是在南方,北方的情况就不同了。结果就是因为他丢了街亭,被诸葛亮处死,弄得死后两千年都不得安宁,往严重的说,可以说蜀国的一部分都是他葬送的。刘备在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马谡在街亭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可以诸葛亮还是大意了一会……结果让整个蜀国陷入被动之中!他的故事还被戏班子编成了剧本,被后人视作反面教材,真是“遗臭千年”。

但要说到这个人,其实还不错的。在蜀汉后期,蜀国人才匮乏,马谡就是属于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一。他喜欢看兵书,研究战法,深得诸葛亮的喜爱,诸葛亮重用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和马良关系特别好,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临死前也将马谡托附给了诸葛亮。所以马谡经常跟诸葛亮一起讨论国事、军事,一谈就是大半夜,直到鸡打鸣。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临行前问马谡:“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马谡说了十六个字:“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于是,罗贯中就把其中的八个字写到了《三国演义》里,还说是诸葛亮说的,你说马谡冤不冤?

其实我们相信,即便马谡不说这十六个字,诸葛亮也是会这么做的,但起码证明了马谡跟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但他败就败在了丢掉了街亭。由于他的失误,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失败,原本第一次北伐战争,是很有希望取得一些胜利成果的,结果马谡坏了事。他在丢失街亭的战役中,表现出的桀骜不驯,不仅安营扎寨有问题,还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建议,整个人飘飘然,盲目自大,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5. 《三国演义》在挥泪斩马谡之后,就不好看了吗?你怎么看呢?

我们所熟知的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东汉末年,涌现出一大批绝世高手,像赵云,吕布,关羽等。这段时期作者也非常喜欢,极力塑造,为我们展现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这短短的36年,作者用了80回来撰写,不可谓份量不重,到了公元220年,三国正式成立,曹操去世,一大批名人逝去,那个群雄并力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好多人都在公元220年前后逝去,即使有长寿的高手,也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连大帅哥赵云都白发苍苍。那个时代的绝顶高手到正式三国时代已经所剩无几。


三国赵云老了,五虎上将几乎都逝去,魏延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的价值,东吴轮到昔日的小将丁奉,徐盛登上历史舞台,大放异彩。曾经被赵云,马超打败,被张飞追着打的张郃成为天下第一,无人能敌,即使是蜀国最厉害的魏延也不能有十足把握。看到这里,可想而知真正三国时代武力到了何种地步吧。东汉末年,还能讲讲曹刘孙三家的事情,到了三国时代,东吴纯粹打酱油,过多的描写魏蜀斗志,蜀汉只有诸葛亮一人苦撑,对付曹魏司马懿和曹真,真不容易。没有了高手过招,没有了乱世纷争的惊心动魄,没有了那种东汉末年乱世争霸的紧张感。不能说这段时期故事不精彩,只能说相比于前面,确实精彩程度大打折扣。这段历史14年,从曹丕篡汉到诸葛亮去世,一共花费了28回,用的章回也还算可以。

到了最后两个时期,可以一起说。一共46年,作者只用了15回,看来作者对最后那一段历史没有多大耐心了。那已经是三国末世,还主要是魏蜀的决战,可能是作者看东吴太久没有存在感了。偶尔穿插东吴的事情设置独立章回来讲一下。那个时代就更不容易了,蜀国姜维九伐中原,而十五回九次都讲了,确实不容易。
而姜维能用的人都是以前时代剩下的,都成为老头的廖化,张翼。三国后期的绝对主角可以说是姜维了,说白了后三国是姜维一人的表演秀。东吴的事情基本上是老将丁奉摆平,描写东吴就是为了写丁奉的。魏国倒是人才很多,邓艾,钟会等出类拔萃。还有文鸯这种少有的在三国后期给人眼前一亮。十五回要讲四十多年的东西,虽然没有耐心,但是毕竟还是要完结的,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笔力,十五回讲46年的事件,竟然没有写崩掉。还能写的相对精彩,确实挺厉害。当然作者很多事情都是一带而过或者不重要的事情干脆不写。我估计《三国演义》最后一个字写完,作者也是长舒一口气:终于写完了。

而且我说了,最后46年只写了15回,给人明显感觉进度相对前面快了很多,那么和前面东汉末年相比较,一个80回讲36年的事,一个15回讲46年的事,给谁看都会觉得有点烂尾。
但是说了这么多,不可否认《三国演义》仍然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著作,像《封神演义》等其他作品是比不了的,在大浪淘沙的历史中,《三国演义》能成为古代四大奇书,现代四大名著,在几百年来屹立不倒,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一种无可取代。它能成为古代小说不可多得的精品实至名归。

《三国演义》在挥泪斩马谡之后,就不好看了吗?你怎么看呢?

6. 《三国演义》在挥泪斩马谡之后,就不好看了吗?你怎么看?

首先,我们立场要端正,三国是一个历史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的乱世。不管是魏、蜀还是吴,都没有对错之分。反而是各自为了疆域和利益,智谋尽出、巧用妙计、招兵买马、以弱胜强等等令人叹为观止的恢弘场面,更是涌现出大量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等,令后人所敬仰。
再回到题目,我们不妨用逆向思维来想想,如果认为“挥泪斩马谡”之后的三国不好看的人,不外乎是几个原因:

整个演义的剧情
罗贯中这位施主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本身立场就是偏向刘备和蜀国,各位看官们随着小说思路看下去,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往前走。当走到“挥泪斩马谡”的时候,狠狠地摔了一跤,这个痛啊,痛到整个蜀国灭亡为止。
你说你一个蜀国迷,让你看整个蜀国的灭亡的过程,你会觉得好看吗?

塑造的关键人物
老罗这个人吧,偏向刘备和蜀国也就算了,你说这么多的英雄人物,哪个国没有好的,偏偏你着重写的那几位。都投到了刘备的账下。刘关张就不去说他了,尤其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一样的人物。你去问问那些看三国的人,不喜欢诸葛的人占多少比例?而“挥泪斩马谡”的主角恰巧就是诸葛亮,这种自断一臂的事迹简直就是给我们的“神”在抹黑,而且这之后,更是直线下滑,直到一命呜呼为止。
你说你一个诸葛粉,让你看你的偶像是怎么退出神坛直到翘辫子,你会觉得好看吗?

其他两国被严重抹黑
估计老罗也怕后人会说他偏帮的太厉害,就给曹操派了些牛人,然而,刚有起色,想争霸天下的时候,死的死,退的退。赤壁那一战输的一个惨啊,要不是老罗顾忌历史的真相,我估计他能直接把曹操给写死,自此以后,我们的一世枭雄曹大人,还有什么突出的丰功伟绩吗?大部分时间都在啃老本,因为他的地盘确实最大。
相比于曹操的魏国,孙氏家族更为不堪,因为他们注定要被历史所淹没,所以老罗也懒得多写,在关键时刻,就写个关键人物,一旦事情一过,就哪凉快呆哪去吧。
然而即使这样的两国,好歹也是三国之列,可是在“挥泪斩马谡”之后,其实这两国已经可以说是“灭亡”了。
你说你一个三国迷,连三个国家都被人给灭了,你会觉得好看吗?
其实吧,不管什么原因,三国演义就是罗贯中一手策划的阴谋,老罗本身就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人,这正好是小说里蜀国的征兆,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才,到头来却一场空,像我上面所说,要不是顾忌历史真相,他都能把蜀国写成一统天下。
最后,还是回到问题,你的看点如果是符合上面的,估计你就会觉得挥泪斩马谡之后的三国是不怎么好看的。这一点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一个曹操迷,也觉得结尾那段是罗贯中为了敷衍而写的。

7.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哪一章

第96回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可事实上诸葛亮没有挥泪斩马谡,事实上,马谡在失街亭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后来,马谡被子辑捕归案,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挥泪斩马谡的事。与马谡关系很好的向朗(向宠的叔父),在马谡潜逃后,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无所事事达二十年之久。(按)此论所据,见《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朗素与谡善(街亭之败)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免官还成都......”。又同书《马谡传》:“(街亭之役)谡为郃所破,士卒离散,........谡下狱物故。”但是, 同书《诸葛亮传》有“戮谡以谢众”的说法。《三国演义》就是抓住了这句话,编成了故事。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其实诸葛亮斩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没见到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狱里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哪一章

8. 《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体验了诸葛亮什么样的品格?

挥泪,表现了诸葛亮的后悔不该派马谡为主将,再加上马谡是他的好友马良的弟弟,可以看出诸葛亮多纠结斩字是不得不斩马谡要不然没有办法在军中立信,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蜀国在诸葛亮带领下,经过六出祁山,国力、将领伤亡很大,大敌当前,折杀大将,是兵家大忌。

诸葛亮命人将马谡拖下去斩首
按照军纪,马谡当斩,是杀是留,的确两难诀择,同时马谡也是葛亮的手下爱将,诸葛亮也深知马谡华而不实、自负的致命缺点,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衡量再三,还是决定杀掉马谡。其实,杀不杀马谡,蜀国在综合国力、政治、经济上与魏国相比,终将被魏国所灭,诸葛亮尚在,只是维持危局而已,诸葛亮五丈原已死,加速了蜀国的灭亡,下面让我们谈一谈诸葛亮的品质。

诸葛亮心中痛苦,不由自主哭了
忠诚度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后一身追随,戎马一生,献谋献策,即使在刘备最低谷的时候,帮助刘备过江促使孙刘联军,共拒曹操!使得刘备在面对不可一世的曹操,不仅仅保存了实力,还争取了更多的地盘,更使得刘备在日后建立蜀汉政权争得了决定性的一个反派为胜的机会!在刘备取得川蜀,荆州,汉中地区政权后,白帝城托孤,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日夜不忘匡扶汉室的远大理想和初心!
知恩图报,事必躬亲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更是事必躬亲,大到对外军事指挥,中到蜀汉政权巩固,小到屯粮养兵,基本上都是一手抓,时刻不忘先帝托孤重任,直到秋风五丈原,一段人人掉泪的历史画面,说诸葛亮是累死的一点都不为过!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穷极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形象

赏罚分明	在蜀汉政权建立后,诸葛亮抓的方面很多,从农业生产到六出祁山,著名的“挥泪斩马谡”,要知道马谡是诸葛亮亦师亦友的得意门生,有过必罚,含泪斩了马谡!

诸葛亮鞠躬尽瘁
在蜀汉末期,人才匮乏,马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是诸葛亮一手培养的接班人,如同自己孩子一般,但是军令如山,无规矩成方圆,不正法不足以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