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率下降了吗?

2024-05-17 18:35

1. 居民储蓄率下降了吗?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居民储蓄率问题,防止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及连锁效应。”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3月24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如此表示。

易会满表示,从微观来看,居民储蓄率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从宏观上看,应防止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及连锁效应。首先,居民储蓄率过快下滑,不利于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其次,会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抬高实体经济整体融资成本。再次,会加大流动性风险,影响货币政策传导。
谈及如何应对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易会满认为关键是要正本清源,规范有序。一是回归资管业务代客理财的本质,打破刚性兑付。二是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各种金融行为的规范。三是加快推动银行资产证券化,积极应对负债出表。
对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应从战略思维、宏观调控、监管政策、市场引导等多维入手,未雨绸缪,及早应对。关键是要正本清源,规范有序。
一是回归资管业务代客理财的本质,打破刚性兑付。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而刚性兑付扭曲了产品属性和风险收益,以致部分家庭在投资选择时,简单将收益视作唯一比较标准,将资管产品当作无风险或低风险产品进行配置,从而对储蓄存款形成过度替代效应,不仅弱化了家庭财务保障,还可能成为一些群体性事件和金融风险的“起爆点”。因此要推动打破刚兑,让资管业务回归本源。
二是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各种金融行为的规范。货币基金现形式各异,有的具备投资和支付的双重功能;有的互联网平台无牌经营,高杠杆、高收益、高风险,一般消费者无从识别。建议进一步正本清源,把握金融服务的实质和技术发展的本质,厘清货币基金的真实属性和功能边界,杜绝监管套利,强化持牌经营,控制杠杆比率,严格流动性管理,引导其规范理性发展。坚持商业银行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其稳定金融市场和社会融资成本的“压舱石”作用。
三是加快推动银行资产证券化,积极应对负债出表。储蓄存款持续下降带来的负债端量和价的变化,势必会向资产端传导,客观上要求银行资产负债表作出适应性调整。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进程,完善配套政策,盘活信贷存量,增加资产流动性,这也是推动直接融资发展的应有之义。

最后,工商银行愿与各界同仁一道,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创新中不懈努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居民储蓄率下降了吗?

2. 我国储蓄率持续走低,银行“存钱荒”来临,老百姓的钱去哪里了呢?

我国储蓄率持续走低,银行存钱慌来临,老百姓的钱首先是流入到了经济市场的投资当中,其次是用于支付日常的购房当中,再者是用于投资提升自己,再者是提高了日常的消费水平。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老百姓的钱去哪里了。
一、流入到了经济市场的投资当中
首先流入到了经济市场的投资当中,现在很多的中国老百姓都不喜欢存钱了,主要的原因是存钱虽然有利息可以获取但是是有条件的,前提是需要安排定期存款才会产生对应的利息,同时随着经济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在存钱显然不是首要的明智选择。

二、用于支付日常的购房当中
其次是用于支付日常的购房当中,中国人对于家这个情结是非常浓厚的,所以很多的中年人群或者年轻的群体一旦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就会优先选择购买房产,这样子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房产可以居住,或者给年轻人的结婚做准备。

三、用于投资提升自己
再者使用与投资提升自己,对于年轻的群体而言现在都很看重对于自身的投资,很多年轻人都非常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用于报名一些线上线下的课程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或者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提高了日常的消费水平
再者是提高了日常的消费水平,对于很多的国民而言,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跟着提高了,很多的老百姓宁愿将赚到的钱花掉也不是很愿意存钱,这样子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我国储蓄率持续走低,银行应该采取的措施:
提高银行存款的利率,这样子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定期存款。

3. 银行储蓄率“断崖式”下降,老百姓不存款都把钱花哪去了?

第一、所有积蓄都用来买房子
居民储蓄率之所以下降,我觉得这里面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房价的上涨,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个别城市房价涨幅达到两三倍以上。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大家买房的首付不断提高,对应的月供也不断提高,很多人日常收入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支付首付或者月供的,根本没有剩余的钱用于储蓄。

第二、理财多样化
我国居民财富一直在不断增长,那为什么居民储蓄利率不断下降呢?这里面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房价比较高,大家购房成本比较高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理财多样化。
十几年之前,大家在理财的时候更多的只能去购买银行存款,平时有钱了大多人都会放在银行里面,但是最近十几年我国理财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传统的银行存款,国债,股票基金之外,最近十几年大量货币基金以及其他理财产品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而且相比于银行存款来说,市场上有很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要更高,比如前几年货币基金非常火热的时候,利率一度超过银行定期存款,而且这些货币基金可以随存随取,灵活性非常高,深受广大网友的欢迎。
在各种理财产品不断兴起的背景下,银行存款也越来越少,银行的存款压力也越来越大。

第三、年轻人负债比较高
现在年轻人跟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人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更倾向于超前消费,通过信用卡透支、各种网贷来消费大有人在。
年轻人观念的变化,其实主要跟信贷市场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过去10年我国信贷市场涌现出了很多产品,除了传统的信用卡之外,网贷,信用贷,消费贷,分期付款各种信贷层出不穷。
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年轻人都借债过日子,每个月收入当中大多数人都是用来还债,所以月光族非常多,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储蓄,这也是居民存款增速比较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在楼市、理财市场、居民消费观念不断变化之下,我国存款市场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明显要比以前更大,各大银行都缺存款,现在存款已经成为了各大银行首要任务之一。
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在央行降准影响之下,各大银行资金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各大银行即便是年底 存款压力也没有像往年那么大,对应的银行存款利率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银行储蓄率“断崖式”下降,老百姓不存款都把钱花哪去了?

4. 银行存款利率不高,为什么居民储蓄率却居高不下呢?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存款一共增加了6.47万亿元,我国居民存款余额达87.8万亿元,人均存款6.27万元,户均存款16.93万元。这意味着,我国仍旧是全球居民储蓄率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就是高储蓄率国家,尽管我国的年轻一代(90后、00后)已经不怎么爱存钱了,甚至比较喜欢透支消费。但是总体上来说,中国居民都喜欢把钱存银行习俗没有改变。那么大家把这么多钱都存入银行又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储蓄率高说明中国老百姓抗风险能力要比欧美国家要强一些。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每年为3万元,现在人均储蓄存款为6.27万元,也就是说老百姓手里的存款相当于两年的收入。这意味着,即使两年不工作,银行的存款也足够生存。而欧美国家人士,喜欢透支消费,真到突发事件,连一二个月在家休息都不可以。最近虽然美国疫情比较严重,还有很多人上街游行,想要复工,想要充分就业。

第二,中国储蓄率高,也说明老百姓的投资意识不强,以及国内安全投资渠道不多。因为银行存款都能保本保息,尽管可能存款会跑不赢通胀而缩水,但是如果投资那些高收益高风险产品,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与此同时,我国的理财产品都逐步打破了刚性兑付,以及社会投资收益率下降,使得厌恶投资风险的人群,觉得还是把钱存银行更加安全一些。
第三,中国储蓄率高说明社会保障相对贫弱。中国人不存点钱是不可能的,比如养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买房问题、医疗问题。由于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广,保障水平偏低,因此,多数老百姓只能靠储蓄作为补充。还有很大一部分老百姓都是通过储蓄存款,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第四,储蓄率高也说明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偏低。中国普通家庭收入在3-5000元人民币/月,收入不高,在维持基本日常开销的情况下,如果有剩余的钱就存入银行。而欧美国家收入比较高,能够在温饱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消费需求。我国消费主要一定要停留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上面,欧美国家主要是在吃喝玩乐,追求享受人生方面。
第五,储蓄率高有利于银行提高利润率。众所周知,银行融资成本最低的是储蓄存款,而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或银行间拆借市场融来的资金成本都很高。储蓄的人越来越多,流动性就越多,银行的利率空间就会越大。所以,央行降低LPR利率,就是看到了银行利率空间太高,把这部分利润体现在贷款端,用来降低消费贷款、房贷利率、企业贷款利率等。

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存款达到6.27万元,这既说明了我国老百姓的抗风险能力较强,同时也说明了国内社会保障还有提高的空间。更说明了国内多数居民更喜欢存钱,而不是扩大消费,还有就是我国无风险投资渠道还太少。储蓄率高对于银行是好事,银行融资成本下降,利润会有所提高,在贷款端可以给出更多的利率优惠。总之,储蓄率高对国家是有利有弊,从目前要启动内需情况来看,储蓄率过高会导致消费无法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是什么好事。

5. 居民储蓄率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储蓄率下滑的原因有很多,人口老龄化是储蓄率下滑的长期推动力。一般而言,老年人在国民经济中属于 消费型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会提升居民的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事实上,正是在2009年我国15-64岁人口比重达到峰值逐步下降之后,国民储蓄率出现了几近同步的下行趋势。不仅仅是中国,同样因为高储蓄率闻名于世的日本,其国民储蓄率在1991年到达高点34.2%之后,开始震荡下行,并于2016年达到历史最低点(27.3%)。

居民储蓄率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6. 央行三季度近六成居民倾向“更多储蓄”,大家为何更愿意存钱?

央行三季度近六成居民倾向“更多储蓄”。你会发现,现在的人好像更愿意存钱,不愿意大手大脚的花钱。我认为这是因为大家意识到了现在的钱很难挣,并且存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比如: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到了很多人的生活。但是,如果之前有存钱的习惯的人,即使有疫情,也不会因此而担心钱的问题……
大家为何更愿意存钱?
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人都抱怨钱越来越难赚,生意越来越难做。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很多人荷包都空了。现在的人们在用钱方面变得更加谨慎了,不会随便乱花钱,多余的钱都会存起来。存钱并不是说荷包里面的钱变多了,而是因为存钱之后会更加有安全感。存钱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不管以后出现什么问题,都不会担心钱的问题。还有,现在的就业难,很多人动不动就会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在这种容易面临失业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敢胡乱花钱了,可是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后才不会饿饭。还有,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是很大的。有车贷和房贷这些等着还,不管是什么带压力都是很大的。如果某一天因为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让自己的收入突然中断,那么这个后果不敢想象,就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征信。还有,当手中有存款的时候,也能够让自己以后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毕竟财富越多选择就越多。然后,晚年生活有保障。如果老了之后自己的子女不诚实,不孝顺。那么,年轻的时候存钱就是防患于未然。以上就是我认为大家更愿意存钱的原因,那么,大家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7. 应全面看待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下滑

   从居民部门来看,的确存在存款搬家问题,投资组合更为多元化,贷款增速远超存款增速,这将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有弊。
      2018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1.2万亿元,同比增长8.3%,贷款余额达到1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69.6万亿元,占全部存款的39%,同比增速为8.7%,为197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贷款增速较稳定,但总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都处在增速下滑的趋势中,不免引起人们的担忧。
       我国储蓄率居全球前列 
      大家经常将储蓄和存款这两个词混用,但在宏观经济领域,其各自都有明确的含义,并不相同。储蓄是指一段时期的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那部分,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储蓄属于经济流量,也称作时期量,因为收入、消费都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而存款则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上,经济主体所持有银行的一种债权形式。存款属于经济存量,也称作时点量。储蓄和存款有一定联系,但并不相同。可支配收入中有一部分被消费掉,剩余形成了储蓄,也就是当年新增的财富。这些储蓄并非全部变成新增存款,居民投资于银行理财、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信托、房地产等都是新增财富的储存形式。只是在金融市场并不完全发展的环境下,过去我国储蓄中的绝大部分都形成了银行存款,使这二者数据比较吻合。但这只是在金融市场并不健全时期的特例,发达不存在这样的规律。
      储蓄率是储蓄与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我国的储蓄率自2010年达到顶峰后有所下降,但与其他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2017年末,我国国民储蓄率为45%,虽然相比2008年时50%的高点有所下降,但远高于英美日德等发达。可以从金融稳定和经济效率两个角度来理解我国较高的储蓄率。首先,储蓄是财富积累的基础,是国民净财富在一段时期内的增量。国民净财富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要素,高比例的储蓄使得我国的国民财富快速增长,增强了各部门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另一角度来看,储蓄的反面是消费,高储蓄率也意味着消费不足。近几十年来我国内需不足、对外需依赖过重的经济结构也正是这种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客观反映。当外需有所减缓时,必然会影响到宏观经济增速,降低经济效率。稳定与效率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以银行为例,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流动性高的资产往往收益率较差,从而拉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宏观上的金融稳定和经济效率也存在这样的权衡,我国储蓄率下降虽然会对金融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经济增长模式从外需向内需转变的角度来看,又是必需的。因此,大不必对储蓄率下降过于惊慌。
       存款变动不取决于居民的主观愿望 
      既然储蓄率变动不大,为何存款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呢?这需要从本质上理解货币和存款的创造过程。对微观主体来说,新增存款来自于储蓄中存入银行的部分,其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投资组合的决策共同决定本部门新增存款的规模,但宏观上并非如此。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往往都在第一章介绍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加总谬误:宏观并非微观的简单加总,而是有一套自身的运行逻辑。例如著名的节俭悖论,当所有居民都变得更为节俭并减少消费时,国民储蓄反而会下降。宏观上,存款是由贷款创造的,存款的总量只与贷款相关,而不取决于各类微观主体的决策。
      当银行发放一笔新贷款时,会同时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分别记入贷款和存款,它只能是在不同银行或不同账户之间流动,其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当企业获得贷款后用于支付员工工资时,这笔存款便从企业账户转移到居民账户,当员工用这笔钱购买开发商的一套住房时,这笔存款又从居民账户转移到企业账户。总之,只要这笔钱不从银行取出,只要这笔贷款不被银行收回,存款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存款增速下降的原因很容易解释,那就是贷款增速也在下降,实体经济正在经历去杠杆过程。去杠杆的本质就是限制信用创造增速,银行贷款是信用创造中最核心的资金来源。从贷款同比增速来看,已从2015年的14.5%下降到当前的12.8%,这必然导致存款的下滑。从存款和贷款每年的净增量来看,自2016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前三个季度存款增量比去年略低,贷款增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虽然从理论上说,存款增量与贷款增量应完全一致,但现实中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到存贷款。第一,银行非贷款类资产的投放,如购买债券、股权投资,以及向影子银行拆借的行为也都具有存款创造的功能,在不增加贷款的情况下创造出一部分存款。第二,外汇储备的增长也可以在不创造贷款的情况下直接形成存款。第三,银行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的行为也会使一些存款消失,变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银行债或者银行股权。两相抵消,大部分时间存款的净增量略高于贷款净增量。今年年初到现在,银行存款增量略低于贷款,这与金融去杠杆是直接相关的,商业银行降低了非贷款类资产的投放,影子银行规模大幅降低。由此来看,存款增速低于贷款增速是合理健康的,降低了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
       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分流 
      市场所担心的另一问题是居民部门,自2010年以来居民贷款增速大部分时间里都大于存款增速。今年三季度末,居民贷款同比增速达到18.5%,而存款增速仅有8.7%。贷款快速增长的同时,存款却维持着较低的增速,再加上住房价格已开始企稳,自然让人们开始担心居民部门还本付息的压力。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虽然近十年来存款增速小于贷款增速,但从存量上看,由于我国居民存款的基数比较大,截至三季度末存款依然是贷款的1.5倍,而美英两国的居民存款是小于贷款的,德国居民的存贷款比例也低于我国。我国居民的净存款(存款-贷款)依然是充实的。第二,存款增速下降并不意味着居民储蓄下降,而是居民资产组合多元化的结果。储蓄除了形成存款外,还广泛投资于银行理财、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等。近几年影子银行迅速发展,客观上分流了一部分居民的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和货币型基金(如余额宝、财付通等)在功能上与存款十分类似,甚至某些时候在支付便捷程度上还要优于存款。这推动了居民部门的存款搬家:将这部分减少的新增存款转变为其他金融产品。在银行看来,居民存款变成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第三,居民还有一部分储蓄变为了非金融资产,尤其是房地产。过去两年,房价增速较快,房地产商去库存的速度也较快,这实际上是居民将一部分储蓄转为房地产,居民存款变为了房地产商的存款。
      虽然从总量上看,居民投资行为的改变并未让存款消失,只是从居民存款转移成其他部门的存款,但却对我国金融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对利率市场化的促进。居民购买理财、货币基金或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往往要高于存款利率,而其他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存款利率也会相应高于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利率,这样的存款搬家势必会抬高居民的收益率预期,倒逼银行以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第二,银行资金来源更为多元,也更不稳定。居民存款是银行资金最为稳定的来源,利率较低、规模波动性较小。而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存款则最不稳定,当面临流动性风险时,往往首先挤兑的就是金融机构自身。美国的雷曼危机时,正是因为发生了金融机构的挤兑才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从这点来看,银行资金来源从居民存款转向金融机构存款增加了金融脆弱性。
      第三,居民的多元化金融资产配置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是金融市场发展的最终动力,我国正在逐渐由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向多元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居民的存款搬家将促进这一进程。当然,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是刚性兑付,居民既然愿意将低收益的银行存款转移到其他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也就必须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例如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以及各类信托产品等,都具较高的收益率,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刚性兑付问题。居民在享受更高投资回报的同时,并没有承担相应的风险,而是将这部分风险转移到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客观上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打破刚性兑付、提高居民的风险投资意识是金融市场健康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依然显著高于其他,未来一定会继续下降的趋势,并逐渐与其他接轨。从总量上看,近两年来存款增速与贷款增速在同时下降,这是去杠杆成果的体现,有利于金融稳定。从居民部门来看,的确存在着存款搬家问题,投资组合更为多元化,贷款增速远超存款增速,这将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系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应全面看待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下滑

8. 大家为何都不爱存钱了?国民储蓄率又下降,这两个因素是主推手

一向以爱存钱而著称的中国人,近年来这项传统似乎在慢慢改变。
  
 在刚刚召开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原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储蓄率占GDP比重已经降到不足45%,相比十年前下降超过10%。而这样的下降趋势,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2000年前后,中国国民储蓄率曾经迎来一段高速增长期,彼时储蓄率数据从35.6%一度飙升至51.8%,这样的顶峰出现在2008年前后。然而进入2010年之后,中国国民储蓄率就开始出现断崖式下降。截至2019年末,中国的储蓄率占DDP比重已经降 至44.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预测,在2022年到来之前,中国国民储蓄率将下降到40%。
  
 虽然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中国居民目前储蓄率依然是全球最高,但是一向讲究“深挖洞、广积粮”的中国人,为何开始变得不爱存钱?
  
 从分析观点来看,中国人的储蓄率持续下降,除了理财意识、消费习惯等改变等主观原因,更多的是人口老龄化和房价上涨带来的无奈之选。
  
 分析人士指出,近十年来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房价上涨对居民储蓄带来的巨大虹吸效应,加杠杆买房成为居民储蓄率下降的关键因素。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首付需要集齐“六个钱包”,按揭则将相当比例未来家庭的收入提前锁定,居民储蓄率自然无可避免的遭受影响。
     
 另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国民储蓄率保持下降趋势的主要推手,也是长期推手。民政部养老服务司10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数字,将超越3亿,中国将从轻度老龄化 社会 迈入中度老龄化 社会 。
  
 逐渐步入老年阶段的居民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从生产型逐渐演变为消费性,更多的消费需求取代生产能力,储蓄不可能避免出现下滑。
  
 除了以上两个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的主要推手之外,年青一代的理财意识特别是消费习惯的变化,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储蓄率的变化。超前消费甚至透支、借贷进行消费,成为悬在不少年轻人头上的“达摩克利之剑”。
  
 此外,随着存款利率的降低,传统的把钱存进银行的习惯,也正被越来越多样的理财方式所取代。
     
 不过,国民储蓄率的下降,也并非是一件令人过度担忧的坏事。
  
 在周小川看来,在不是过度浪费、奢侈消费的前提下,年轻一代的储蓄率下降,在双循环特别是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情况下,能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内循环将会更加畅通。相反,过高的国民储蓄率,可能通过挤压消费,给经济增长动力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可以说,居民储蓄率是一把双刃剑,过高或者过低都将产生负面效应。
     
 从国家发展层面来说,要引导储蓄率往 健康 方面发展,拓宽投资渠道,平衡对经济的影响。
  
 而从居民个人选择来说,也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长期规划,避免“入不敷出”的窘境出现。一方面,普通家庭对外投资时,要充分考虑理财收益和风险的平衡,量入为出。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增速已经放缓、中央大力倡导“房住不炒”大背景下,利用高杠杆买房、高负债房贷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十分值得重视。
  
 另一方面,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年轻时期有计划进行储蓄,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消费甚至透支,是对抗人口老龄化、避免退休生活陷入艰难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