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接触股票 无从下手!

2024-05-07 10:24

1. 我刚刚接触股票 无从下手!

种机制、框架、制度、规则、限制内来搞股票?
百度上去买一本证券从业的教材  叫证券交易上面有你想要的一切规则说明

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看完什么书 掌握了哪些知识以后才可以算是有资格进入股市进行投资
我不知道你说的资格时能在市场上赚钱 还是其他的什么。炒股没有什么资格不资格的 开户了 你就有资格在这个市场上买卖。这个市场上的规则很简单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我最主要的想了解的是 股票和公司之间的关系!准确的说应该是股票和公司资产的关系

发价格的高低与它发行时每股的净资产,每股收益,公司所处的行业,当时的市场环境(牛市或熊市)是密切相关的.
举个例子,现在是牛市,有一家钢铁企业(A公司)想新股发行上市,它的净资产为60亿元,上年的净利润为15亿元,现在打算发行10亿股票,每股净资产为6.00元,每股收益为1.50元;假设以20倍市盈率发行的话,发行价就是:30元;如它打算发行20亿股,它的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就会减半,变为:3.00元和0.75元,20倍市盈率计算,发行价就是15元;但是你要留意,无论是以30元或15元来发行,发行后它的总市值是一样的,都是30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股票发行价的高低并不代表些什么,仅仅是以同样的面值来发行,里面的价值不同了,发行价就不同而已,并不代表公司的好与差.
但如果这家企业不是钢铁企业,而是一家食品饮料类企业(B公司),比如是做高档白酒的,那它的发行市盈率就可能不是20倍,假设是40倍了,那不管它是发行10亿或20亿股,它的股价和市值都会倍增,这种情况代表的就是不同的公司,就算它具备同样的内在价值,资本市场给以的溢价也会不同,这是由行业性质决定的,也不能简单用来划分公司的好坏.
再假设现在不是牛市,而是熊市,由于投资者的心理情况已变得悲观,不愿意支付太高的风险溢价,就算是同一家公司,内在的价值不变,它的发行市盈率都会不同,假设A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是10倍,那它的股价和市值都会减半,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市场环境决定的,也不是划分公司的好坏标准.

我刚刚接触股票 无从下手!

2. 证券计算题,急急急急!!!!!!!

第一次配股:除权价=(10*15+3*10-5)/(10+3)=13.46;数量=(2+2*0.3)=2.6w。
第二次分红:除权价=(10*13.46-2)/(10+4)=9.47;数量=(2.6+2.6*0.4)=3.64w。
投资收益:
1、买入成本=15*2=30w;
2、配股成本=10*2*0.3=6w;
3、分红收益=0.5*2+0.2*2.6=1.52w;
4、卖出收益=11.5*3.64=41.86w;
5、投资收益=41.86+1.52-6-30=7.38w;
6、收益率=7.38/(30+6)*100%=20.5%。
说明:
1、未计入交易成本;
2、未计入分红扣税;
3、第二次分红前价格按第一次除权价计算。

3. 我股票交易明细有一笔成交价为0!!!急急急

不用着急,晚上看到的数据往往是不准的, 因为券商的系统在维护中,容易产生错误的数据,等第二天早上看,就恢复正常数据了。

我股票交易明细有一笔成交价为0!!!急急急

4. JSP程序设计!跪求大神解救啊,马上就要交作业了,做一个简单的购物车系统就行,本人还有多张图片,都

我有代码。你想写自己的还是用现成的?

5. 帮帮忙股票分析啊,作业作业!!!急急急!!!

分析这些线条有毛用啊!我炒股从来不用看这些线。还不是照样赚钱。还从没赔过。我都不知道你画的那么线有什么用。浪费精力

帮帮忙股票分析啊,作业作业!!!急急急!!!

6. 谁能提供一组(10张)蒙太奇照片啊??急急急,我要交作业

本人孤陋寡闻,也在这里学习学习,哪里能看到“蒙太奇照片”,请各位高人赐教

7.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急急急.作业要交,几个题目,谁帮帮,谢谢

1、考察产业资本循环和产业资本周转的目的是相同的

错误。考察产业资本循环与考察产业资本周转的目的是不同的。考察产业资本循环的目的在于阐述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以及保持循环连续性的条件。而考察产业资本周转的目的在于揭示资本周转速度以及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意义与划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意义是相同的

错误。马克思关于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根据和意义是不同的。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意义在于考察资本的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而划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根据则是二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的意义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社会资本运动与个别运动特点是一样的

错误。社会资本运动是由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的,因而它们之间有共同之处。但是,社会资本运动是互相交错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总资本运动,同各个独立的个别资本运动不同,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主要是:

第—,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还包括个人消费。

第二,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第三,社会资本运动既考察价值补偿,又要考察实物补偿。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发生的生产过剩是绝对过剩

错误。生产过剩并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并不是社会生产的增长完全超过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这种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过多而卖不出去。这种相对过剩的危机就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实质。

5、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正确。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够摆脱危机阶段、重新进入复苏和高涨阶段,其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同时,固定资本更新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在新的、更高水平上的生产和消赞的脱节,使社会再生产比例再次失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恶化,为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所以,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6、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所表示的关系是相同的

错误。剩余价值率和利润宰表示着不同的关系。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而利润率只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由于两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而且利润率远远小于剩余价值率,因而它会掩盖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和剥削程度。

7、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错误。平均利润率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只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的条件充分具备,平均利润宰规律就会形成,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都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宰体现着各部门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生产关系,平均利润同成本价格和利润相比,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内,平均利润率规律也表明了各经济部门自由配置社会资源和利益重新分配的关系,但属于公有投资者和劳动者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对立统一关系。

8、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也是公有制的

错误。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作为国有垄断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似乎在形式上是公有制。但,国家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国家所有制也具有不同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的代理人,是总垄断资本家,是垄断资本家阶级的代表,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性质,也没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总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制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加深

正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或扬弃,都是在资本雇佣关系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发展,还是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都只不过是资本占有形式的改变,而不是资本主义占有性质的改变,而且每一次的调整或扬弃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事实上,资本积累的过程同时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或扬弃而得以解决,而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方式存在和展开。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具体表现,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10、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正确。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不仅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晨,有利于扩大社会生产,活跃市场搞活经济;有利于安排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也明确了私营经济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明确地把私营企业主看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当然,在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依法进行管理、监督和引导,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五、论述题

1、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分为三种基本的形式:国有垄断资本、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无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哪一种形式,都是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新型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实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因为: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仍以私人垄断为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都是为私人垄断组织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如何变化,生产资料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阶级关系仍然是资本家阶级剥削无产阶级。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追逐高额垄断利润和维护垄断资本统治服务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以社会代表的名义,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调节各方面的利益,比如在必要时,它会采取某些措施缓解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生产的矛盾,甚至也会调节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对某些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进行一些抑制,顾及一些无产阶级的利益。但所有的做法都是以不损害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原则,都不能危害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满足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要,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第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从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第四,它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反危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连续的发展;第五,在推动世界贸易增长和国际间技术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但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使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问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滞胀”现象。所谓”滞胀”即”停滞膨胀”,也就是低经济增长、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这种”滞胀”充分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困境的严重性质。也是垄断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内在矛盾的深化;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反而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第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对外经济扩张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2、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把发展公有制经济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统一起来。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不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在政策上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人、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当然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在工商登记、依法纳税、质量标准、防伪打假、劳动管理、经营秩序等方面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3)发展公有制经济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地位上表现为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本目的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与落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重要的是要寻找到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融合和借鉴等方面的关系,因此,它们在功能上优势互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是由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的。因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成为统一的力量。今后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能够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3、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生产力出现了质的飞跃,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信息技术革命和其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IT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一次历史性飞跃。科技的进步与突破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做了三个方面的调整:(1)在产权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这种资本社会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企业股权的分散化,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将其称为”股权分散化”、”资本民主化”,甚至叫做”人民资本主义”;(2)允许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随着企业股权分散化和职工持股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职工与企业主联合决定企业经营方针的“联合决定制度”。可见当代资本主义在缓和劳资关系方面的确有所调整;(3)在分配关系上进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介入个人收入分配,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社会秩序。

(3)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在新科技革命推进下,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化,总的趋势是整体经济结构逐渐软化,社会生产重心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

(4)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

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劳动者主体。教育培训的加强使劳动者素质提高,从而为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外,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现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突出的一个现象是一个占人口约40%—50%的中间阶层的出现。这个阶层由政府中的中上层公务员、大学教授、医生、律师、记者等群体组成,他们收入较高,生活优裕。在工人阶级队伍中,以接受相当程度现代教育、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知识工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正在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总之,由于阶级结构的多元化与复杂化,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5)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随着冷战结束和IT革命的兴起,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全球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联结在一起,使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准确、快速传递,从而推动了生产、资本、金融、贸易和技术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体系和生产与销售的二元化趋势,决定了全球产业分工的新格局。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的浪潮,凭借其在科技、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地位,向全球扩张。

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重视国际调节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近年来国际协调与合作明显加强,协调的有效性也不断提高,对于缓解资本主义国家内、外矛盾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强化了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的认识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看到对立和斗争一面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既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东西,又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的东西和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急急急.作业要交,几个题目,谁帮帮,谢谢

8. 急急急急!!!

第一课神秘的货币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此概念是历史范畴,而非永恒范畴。)
  2、货币和商品比较,货币出现得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
  (3)商品——货币——商品
  4、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
  (1)含义: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两种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B流通手段——现实中的货币
  8、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9、纸币发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纸币是国家规定的货币符号,如果滥发纸币,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纸币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所需的货币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10、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11、信用工具分类:
  (1)信用卡: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的特点: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A分类: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
  B共同点:不准流通转让。
  12、外汇
  (1)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
  13、人民币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考点:1、纸币发行是不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2、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如何应对?今年我国上调人民币币值,如何看待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等,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3、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个人企业要想更多赢利应该怎么做?
  赚钱:个别劳动时间短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赔钱:个别劳动时间长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途径:
  (1)加强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2)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本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
  6、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上下波动示意图:(如右图)
  7、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一般来讲:
  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
  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图形略)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车—飞机  空调—风扇
  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车—汽油
  考点:企业生产者怎样在价格战中获胜?怎样使你的商品在市场中有竞争力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
  (1)收入是消费是前提和基础。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比较快;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活学活用:请说出几种促销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保养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选择。
  2、分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个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短期内仍然会力图保持已经达到的较高的消费水平,而不会立即削减消费支出。
  3、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服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三种。
  (3)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产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4、食品支出、发展资料支出、享受性资料支出哪一项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占比重越小,证明该家庭消费水平越高?
  答: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相关材料分析题型:
  济南市统计局发布信息:私家车和商品房成为省城居民2004年增势最强的主要消费品。到现在,全市私家汽车总量已达11.2万辆,按济南城乡居民统算,每百户居民拥有量已达6.5辆。而个人住房购买量也比上年增长了55.8%。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体现的经济知识。
  分析:材料表明汽车和住房消费已成为市民除食品消费外的最大的消费类别,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所以由材料可知济南的社会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
  5、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受外部因素影响(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心理引发的消费: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6、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续性发展。)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考点:结合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思考在消费中我们如何做到节约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消费的实现是生产行为的完成标志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
  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③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④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强国之路
  ①内容:A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B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②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误区:把改革误认为要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组成部分:公有制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A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A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B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B(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3)外资经济: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是什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哪种企业起主导作用?企业、国有企业。)
  2、企业组织形式: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3)两种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相同点:
  “有限”:指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清偿责任。
  “合股”: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拥有股份的人叫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
  不同点:课本P41表格
  (4)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选出的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3、公司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什么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良好形象。
  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只有两条路: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
  4、人类生产出是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
  5、就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都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7、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2)树立竞争择业观(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8、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F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为义务为前提的。
  (3)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4)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1、储蓄存款:
  (1)含义: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主要机构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2、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3、存款储蓄分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定期储蓄包括: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具体形式
  4、我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商业银行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办理结算三种
  A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按照贷款用途,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银行本着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等原则,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然而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B其他还有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业务。
  5、股票: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东公司的所有权。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许向公司要求返还其出资。
  特点:高收益高风险
  6、债券:
  含义: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组成: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组成
  种类: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又称企业债券)
  三种债券依次流通性渐弱、利率渐高、风险渐大。
  7、保险:
  (1)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类别: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3)订立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按劳分配为主体:①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②必然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从生产关系上决定分配方式,由此决定不能能实行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根本原因,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个体经济中)。(2)、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生产要素指:劳动、资本(资金和事物)、技术和管理等。(适用除个体经济外的所有制经济中)。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获利竞相迸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造福于人民。
3、效率与公平(1)效率的含义: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2)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3)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4)为什么要效率优先?第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第二、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效率优先,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为什么要兼顾公平 ?第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兼顾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6)效率与公平:①二者的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如何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A.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B.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C.必需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的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国家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防止两极分化,体现兼顾公平。







第八课 国家的收入与分配
1、财政收入:①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②财政收入的渠道主要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③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因素),要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就要努力发展经济。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有一定的制约,增加财政收入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使企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重点、首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3、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最理想的状态),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宇。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2、财政的巨大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资源配置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②经济稳定作用:国家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1)当经济增长滞缓,社会需求不足,则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拉动经济增长.(2)当经济发展过热,社会需求过旺,则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③经济发展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手段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在: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2)人民生活有保障: 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③财政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
税收的基本特征:①税收的含义:以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②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区别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2、税收的种类:①按征税的对象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影响最大的主要类型有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②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增值税的意义:可以(不是保证)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发展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③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3、纳税人与负税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1)并非人人都是纳税人,但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纳税发生着联系.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发生应税行为(2)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当能完全转嫁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增值税④常见的违法税法的几种行为有偷税(漏税)、欠税、骗税和抗税。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是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的一致性。二是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款作为物质基础。三是公民享受国家提供的服务,就必承担义务。(2)怎样做到依法纳税?一是要树立诚实纳税的意识;二是反对违反税法的行为;三是要有监督意识,监督国家对税收的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税收的行为进行批评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