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

2024-05-07 06:22

1. 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2004年以来,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陆续实施。这些财政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少取”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和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政策。其中,以“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

2. 财政支农资金的介绍

近7年来,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0%。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5955.5亿元,增长了37.9%,其中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了107.7%。巨额的财政支农资金犹如春天的甘霖,给广阔的农村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

3. 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形式灵活,能够及时地保证支农资金的需求。为了应对当前北方部分地区严重旱情,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产,财政部提前拨付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16亿元和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同时,为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到农民手中,改变了按季均衡拨付的方式,将粮食风险基金中央补助款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存量部分一次性全部提前拨付到各省份。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具有较高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较为充分地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对支农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4. 财政支农资金的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

有助于启动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当前,“三农”面临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农民工就业和农产品市场交易出现了一定困难,农业生产也面临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国更加重视“三农”工作,以保护和巩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基。在当前,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发展,更在于扩内需,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来启动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而增加“三农”投入,转化为消费的比例大约为40%。更为具体的测算数字尤其令人振奋:2009年国家计划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100亿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从90亿元增加到150亿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可以拉动内需1000多亿元;在被称为“超市下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中央财政投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约180亿元,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约110万人,增加农村市场消费近900亿元;从2008年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在3年内向农村投放1100亿元的偿债资金,这笔资金直接增加农村需求1000多亿元,考虑到产生的乘数效应,总共将拉动农村内需4000多亿元。如果这些数字真正能够实现,那么财政支农资金就能够把农村内需的最大潜力挖掘出来。

5. 财政支农资金的扩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

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保障,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这一机制正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从形式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趋势明显;从内容上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渠道不断拓宽。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除了要求直接增长外,还要求间接增长。目前,我国新增教育、卫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土地整理;从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资金扶持“三农”;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和吸引农民资金投入。此外,随着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首要安排,是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载体。由此可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三农”工作借助于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9年,“三农”发展的中心任务被确定为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财政支农资金将紧紧围绕着该中心任务“保量”、“保质”地被配置到每个必需的环节。到目前为止,在一些具体的民生事项上以及“家电下乡”、“市场下乡”等支农工程上,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的目标已经被确立。新一轮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定会取得新的成效。

财政支农资金的扩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

6. 财政支农的主体是什么

财政支农的方式有涉农惠农补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补助、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环保、农业科技事业的财政补助等等。
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主要有: 
1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 
3 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等 
4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 
5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 
6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 
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 
8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专项资金 
9 西部地区少生快富专项资金 
10 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专项资金 
11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专项资金 
1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补助资金 
13农村饮水安全资金 
14农村沼气推广补助资金 
15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16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 
17粮食直补 
18 农资综合补贴 
19 农机购置补贴 
20 农作物良种补贴 
21畜牧良种补贴 
22退耕还林(草)现金补助资金 
23退耕还林(草)粮食补助经费 
2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 
25 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 
2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 
2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 
28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 
29 抚恤补助资金 
30 财政扶贫资金 
31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32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33林业生产救灾资金 
34 农村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35 家电下乡 
36汽车摩托车下乡 
37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38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等补助资金

7. 财政支农政策

1、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通过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2、保障财政支农投入,要求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强“三农”投入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三农”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倾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扩大以工代赈规模。一、财政支农简介1、是用于国家扶持的项目,包括农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等。2、是用于支援农村发展生产的资金,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支援农村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养殖补助费等。二、财政支农内容(一)支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等。(二)支持抗灾救灾,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三)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支持扶贫开发。(四)积极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人。(五)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投资,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七)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等。(八)逐步取消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九)推行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十)支持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缓解县级财政压力。三、财政支农政策的意义1、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2、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财政支农政策

8. 农业财政资金的介绍

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种支出。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在内容上,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也包括用于农业的各种补贴、事业费等支出。从目前中国财政统计的概念来说,农业财政资金包括:①支援农林生产支出;②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③农业综合开发支出;④农业基本建设支出;⑤农业科技三项费用;⑥农村救济费;⑦其他农业财政支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