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有哪些问题

2024-05-17 00:54

1. 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有哪些问题

一要防范强化征管彰显公共服务不对称的风险。《方案》的终极目的依然是强化征管,任何旨在强化收入征管的措施背后,都需要各项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相应跟上。这不仅仅是指《方案》中提到的纳税服务质与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方案之外的其他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同步改善。随着各项强化征管措施,如纳税人分级分类管理、深化税务稽查、推行电子发票、税收信息系统建设、跨部门税收合作等等的逐一落实,如果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不能同步改进以满足社会需求,极有可能唤起纳税人对政府“收钱不办事”的遐想,甚至引起社会不满,决策部门应当考虑以更有效而公正的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来应对和防范这一风险。

二要防范国税、地税合作中的可能风险。《方案》并未就国税、地税合作给出进一步的设计,因此,二者合作的内容与方式仍将以去年7月1日发布的《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1.0版)》(以下简称 “合作规范”)为蓝本执行。既是《合作规范》,自然要立足于如何合作,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国税、地税自1994年分立以来,早已形成两套完全独立的征收管理体系,其工作思路、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差异,使二者之间不仅需要寻求建立合作界面与接口,更需要强烈的合作动机与激励,惟此才能使合作免于流于形式,真正地在业务上便利纳税人。因此,下一步仍需加强调研,在总结各地落实《合作规范》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现问题并使之完善,而对于某些通过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则需探索其他的解决思路。

三要防范《方案》可能被教条化的风险。征管体制毕竟只是一国税制以及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其改革不可单兵突进,应与税制和财政体制改革同策划、共协调,方可事半功倍。未来地方税制、乃至整个收入体系面临重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面临调整、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仍在推进之中,上述诸因素均可给税收征管体制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方案》本身应保持必要的开放性,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检验中完善;实务部门亦应避免将《方案》教条化,在落实和执行《方案》中要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有哪些问题

2. 当前我国税收制度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有哪些?如何加以改进?

.税种功能结构不健全。从我国现有的税种看,筹集财政收人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能够体现出调控功能的税种主要包括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但现行税种中缺少对社会能够体现稳定作用的税种,如具有特殊的稳定社会性质的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
“双主体”模式没有真正建立,主体税种结构失衡。现行税制结构中,流转税比重偏高,所得税比重过小。主体税种结构失衡,既不利于主体税种的互相配合,更不利于发挥所得税的调控作用。
就流转税本身结构而言,消费税比重过小,增值税比重过大。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较窄,且征收环节单一,不但调节消费的功能较弱.而且组织收人也明显不足。
另外,地方税制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地方税种严重老化,农业税、屠宰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多是五十年代出台。

3. 1.就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谈谈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之。

1、我国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最大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急剧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国家开始了分税制改革。所以说分税制改革最大的好处在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从而奠定了财力分配的基本格局。中央税收占主导地位,国家容易集中财力,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稳定全局。同时也确立地方政府在地方税收的自主权,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分税制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税收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中央和地方通过对不同的税收组合和不同的税率组合来引导工商业投资生产,调节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3、税收返还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中央政府对某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进行专项补贴照顾,轻重分明,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存在的问题:分税制改革的最大问题在于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不统一,中央政府太强势,地方政府(主要是县级及以下)的税收收入不足,由此产生了很多衍生问题:地方政府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就在税收之外开辟财源,其中以费(税利债费为财政四大收入)最多,而且大多为预算外收入,不受监管,所以现在地方政府的行政性收费太多太杂,一片乱象,这也导致了中国的物流成本很高,推高了物价,助长了通胀;另外就是导致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为了筹措资金就开始卖地,取得土地出让金收入,这是导致当前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改革:对症下药,一是调整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分配,确保事权和财权的统一;二是整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和废除预算外收入,尽量使收入税收化,有法律依据,透明清楚。
PS:要更好地了解分税制改革,你最好是好好了解一下分税制改革的内容和措施,这样你再看它的成效和问题时就清楚多了。

1.就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谈谈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之。

4. 试论述我国应该如何进行税费改革

随着营改增和资源税政策逐步调整到位,改革重点将在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上下功夫;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税率结构也需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空间依然需要努力开掘。

作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我国第一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未来改革重点应是推进税制、体制和法制三大制度建设,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简明、高效的增值税制度,全面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税收国际竞争力。

对于我国企业降费方面的空间,总体来说,比降税更大。不少收费及费率、政府性基金等,都具备一定的减免和降低空间,并将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因此应成为降成本的主要抓手。

2018年,我国税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业税告别历史舞台,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全面覆盖;资源税立法启动,从价计征改革全面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扩至9个省区市。

随着营改增和资源税政策逐步调整到位,改革重点将在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上下功夫;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税率结构也需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空间依然需要努力开掘。

5. 结合实际谈一谈我国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税收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的法治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为防止政府公权对私人产权的肆意侵犯,民主国家一般均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即“有税必须立法,未经立法不得征税”的原则,并且这一原则大都写入了宪法。而我国宪法中关于税收的条款仅为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找不到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从理论上讲,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要求税收要素和税收程序法的基本方面,均由立法机关立法,税收征管程序中的具体问题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法规来规范。从我国目前各税种的法律层次来看,大多数是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立法层次较低。 
  (二)税收调控经济的功能还比较弱。我国现行税制体系格局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确立起来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税收在发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收入分配、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调控经济过热或过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的主体税种增值税仍为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税收在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仍有缺陷。 
   
二、完善我国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税制改革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就必须贯彻“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建立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及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使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制度。 
  (二)税制改革与法治化建设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立足点,要求有健全的税法体系: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并接受行政司法机关和社会监督,纳税人能够依法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税法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税制改革必须坚持法治化原则,纳税人、税收行政机关都要服从于法,法外无税。推进税法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税制改革、税收立法调研,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三)逐步推进主体税种和地方税体系建设的改革。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力争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在转型的同时,要推进增值税的“扩容”,即把有条件实施增值税的营业税税目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稳步推进营业税改革,适度调整部分营业税税目的税率和计税依据,消除重复征税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全面总结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经验,继续研究完善物业税改革方案及其配套措施。以开征物业税等为契机,研究构建持续稳定增长的地方税体系,以使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事权相一56一统一,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更好地配合并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强化税收调控功能,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制体系。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制度体系。一方面完善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应用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涉农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税收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第二,建立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体系。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推进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同时继续完善消费税制度,加大对高消费行为的税收调节力度;针对收入存量,则要完善财产税制,加大对个人存量财富的调节力度。积极鼓励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对“第三次分配”的税收引导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第三,建立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在所得税、流转税的改革方面,进一步突出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引导,形成全方位、多环节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税制体系。第四,建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在继续完善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税收政策及继续深入推进区域性优惠政策向产业性优惠政策转移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完善相应的区域性税收政策。区域协调发展还要求我们完善增值税、所得税等一些主要税种的收入归属机制,妥善处理区域间税收分配关系,保障区域间合理的财政利益。

结合实际谈一谈我国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6. 税收体制中有哪些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税收制度是我国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它伴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及经济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变化而变化;税制改革,就是对税收制度进行变革。为了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无疑成为最关键的因素。
  1 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税收的法治化程度较低 在我国,没有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只是在宪法第56条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从目前我国各个税种的法律层次来看,我国税种大多是通过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由立法机关来立法,立法的层次很低。
  1.2 税收经济调控的功能比较薄弱 我国现行的税务体制仍然是以1994年税制改革为主要思路的,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宏观调控中,我国的税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当前,我国的增值税税种还有比较大的欠缺,尤其是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并没有做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1.3 工薪阶层个税负担较重 税收制度是国家的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工薪阶层是最主要的纳税源,但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所得税率,并且个税起点比较低,这样就造成了工薪阶层成为个税负担偏重的群体,他们所缴纳的个税偏高;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者反倒享受着多源扣除优势,相对缴税较少,偷税漏税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工薪阶层就成为个税的征税主体。个税的调解作用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1.4 民生保障较少 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年增长幅度很快,但是广大民生却得不到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在医疗保障方面,很大一部分人存在着看病贵,看病难,有病看不起,或者可以说根本就病不起,人民的健康没有一点保证。另外,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我国贫富差距很大,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税收在社会保障 和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2 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路
  2.1 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2.1.1 实施税费改革,增加财政收入 我国现行财政收入体系中,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同时并存,并且预算外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我国的财政收入体系是不规范的,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另外我国的收费收入缺乏严格约束,既有税收,又有收费,并且还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导致腐败行为严重滋生和蔓延,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应及时清理政府各部门各种名目的基金和预算外收费项目,统一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同时将所有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和基金取消;将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项目纳入税收管理,归入现行税种或重新设计税种。
  2.1.2 政府增加科研基金的预算和投入 当前我国政府应对科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财政预算向科技开发倾斜,保证科研基金的需求,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需从两方面着手:①增加预算内投入。采用逐年决定的办法,增加预算内投入;在不影响国家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压缩一些不合理行政开支,把节约的资金用于科研预算。②把财政部门管理的一些周转金,向科研方面倾斜。
  2.1.3 增加研究开发补贴 现欧美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政府补贴基金,用于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补贴,以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我国目前主要有政府补助:财政贴息、研究开发补贴、政策性补贴。应增加研究开发补贴或者单独从财政支出中分出一项政府补贴基金,来分担风险投资的风险,刺激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技术改革的积极性。
  2.1.4 制定国家采购政策 政府公共采购规模是庞大的,它的需求量严重刺激新的高科技产业的产生,就会促进企业搞技术开发。为了保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政府采购政策形成法律,成为经常化、制度化的政策,从而确定政府采购的名单和办法。
  2.2 促进企业财税制度的创新
  2.2.1 财政支持 目前,我国企业所承担的政策性经营债务很多,国家财政应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逐一进行解决。另外,政府还应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增大对技术创新补贴的力度。政府应该设立一套技术创新融资机制:以企业资金投入为基础、技术创新基金为扩充、银行贷款为后盾,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2.2.2 税收扶持 将税收应该是政府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政府可以制定各式各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负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2.3 促进人力资源投资的财税制度创新
  2.3.1 增加财政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推动着我国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必须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及时制定新的财政政策,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财政投资力度,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2.3.2 开征教育税,保证教育的稳定支出 教育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外提供的是公共物品,受益范围却是全民的,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形式来补偿其生产成本。开征教育税很有必要,既可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又可以确保国家财政对教育的稳定投资。
  2.3.3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保障体系中,税收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应该完善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税收法律,增强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的税收力度,实现税收优惠向具体的项目和环节转变,并且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的优惠力度。
  2.4 完善环境税收体系,构建环境友好社会 环境税的征收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它拓宽了税收的调节领域,体现了税收的公平性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因此开征环境税,完善环境税收体系,建立起一系列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是目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2.4.1 改排污收费为征税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就是排污费,但由于缺乏强制性和规范性,征管效率和排污费用的使用效率很低,根本起不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需要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措施,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利用税收手段来控制环境的污染。
  2.4.2 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是矿产资源和盐类,征税范围狭窄,应当适时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严重短缺的水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对污染程度不同的资源实行差别税率,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完善资源税的计税依据。
  2.4.3 设立独立性环境税新方案 由于我国缺少环境税制的制定和征收经验,因此应先于容易征管的对象入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既要考虑从理论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实践中的可行性。

7. 我国税制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主要是:(1)名义税率过高,不得不进行较多的税收优惠,导致税负不公平;(2)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个人所得税制度没有真正发挥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税制,即分项定率、分项扣除、分项征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这种征收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分项征收不能将纳税人的各项所得综合计算征收,难以体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基本原则;对不同收入来源采取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方法,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来逃避税收;减免税项目过多,减免税政策不规范、不完善,实际执行中漏洞大,难以监管等;(4)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难以体现税制透明的原则。

我国税制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8.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运行现状如何,请举例说明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2016年5月1日零点,温州商人陈生在北京民族饭店开具了中国餐饮住宿业首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天,征收了66年的营业税告别中国税收舞台。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

5年来,一场更宏大的税制改革层层深入、效应叠加,始终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

——税收法定进程加快,依法治税与法治中国建设一脉相承。至2020年9月中旬,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立法税种已达11个。

——实施结构性减税,增值税改革通过降税率、扩范围、调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和经济治理。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增值税税率“四档并三档”、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完善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在实现以制造业为主的大规模减税的同时,一个更加公正、简明、高效的增值税制度逐渐成型。

——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税制改革嵌入社会治理。

“十三五”期间,我国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跨出实质性步伐。2018年10月1日,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税率表;2019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增加住房、教育、医疗、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2020年,圆满完成了个税改革后首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通过税制改革理顺政企、央地收入分配格局。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按照50∶50分成,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李万甫认为,这与以前中央与地方按照75∶25分成相比,更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哦❤️【摘要】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运行现状如何,请举例说明【提问】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2016年5月1日零点,温州商人陈生在北京民族饭店开具了中国餐饮住宿业首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天,征收了66年的营业税告别中国税收舞台。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

5年来,一场更宏大的税制改革层层深入、效应叠加,始终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

——税收法定进程加快,依法治税与法治中国建设一脉相承。至2020年9月中旬,我国现行18个税种中,立法税种已达11个。

——实施结构性减税,增值税改革通过降税率、扩范围、调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和经济治理。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增值税税率“四档并三档”、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完善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在实现以制造业为主的大规模减税的同时,一个更加公正、简明、高效的增值税制度逐渐成型。

——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税制改革嵌入社会治理。

“十三五”期间,我国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跨出实质性步伐。2018年10月1日,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税率表;2019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增加住房、教育、医疗、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2020年,圆满完成了个税改革后首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通过税制改革理顺政企、央地收入分配格局。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按照50∶50分成,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李万甫认为,这与以前中央与地方按照75∶25分成相比,更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哦❤️【回答】
新时代税制改革的意义如何?【提问】
强化国际税收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意见》提出,要强化国际税收合作。未来,通过“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形式的不断创新,将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便利,聚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回答】
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改革趋势是什么?【提问】
为更好的改善现有的税收制度。全面的去发展社会经济。【回答】
好的,谢谢老师![开心]【提问】
客气了亲 ☺️☺️希望您那边可以帮忙给个赞,后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