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的宰相或辅佐者分别是谁?

2024-05-18 22:12

1. 春秋五霸的宰相或辅佐者分别是谁?

1.齐桓公---管仲、鲍叔牙 2.晋文公---狐偃、赵衰、司空季子、魏武子、先轸 3.宋襄公---公子目夷(不过宋襄公没扎听目夷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被楚国打败了,所以我觉得宋襄公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霸主了哈。) 4.秦穆公---百里奚、蹇叔(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是当时秦国的大将,带领军队在淆山打败晋国。) 5.楚庄王---孙叔敖 6.吴王阖闾---伍子胥 孙武 7.越王勾践---文种 范蠡

春秋五霸的宰相或辅佐者分别是谁?

2. 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曾用谁为宰相

管仲( ?-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管仲的传记,载於《史记·管晏列传》。

3. 管仲辅佐谁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家。年轻时家境贫穷,早年经商,后来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君位时,管仲当时曾支持公子纠。在小白取得君位后,并未仇视他,反而对他加以重用。

管仲开始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的制度,设立各级军事组织,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颁布实行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国内形势稳定的情况下,管仲提出“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达到建立霸权的目的。
  
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史称“九会诸侯,以匡天下”,齐国逐步成为天下诸侯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管仲因功被齐桓公尊为仲父。公元前645年,管仲身患重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齐桓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其安葬在今临淄牛山北麓。

管仲为后世留有一本巨著《管子》,其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主张法治,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其根本在于是否能以法治国。除此以外,管仲的思想中还有很多可贵之处,比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以“顺民心为本”等,对后代影响很大。

管仲辅佐谁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4. 是谁推荐管仲当宰相

是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
鲍叔牙荐管仲:齐国内乱, 管仲和鲍叔牙分道扬镳,各为其主,成了敌对的好友, 鲍叔牙拥立公子小白登上君位,小白要抓管仲以解射钩之恨,鲍叔牙对小白建议如想成就大业, 管仲不可缺少。 
后小白采纳鲍叔牙的建议, 拜管仲为相,鲍叔牙举贤不避亲, 小白用贤不避敌,齐国的霸业由此奠基,管鲍之交称为千古美谈。

扩展资料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管仲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
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管仲

5. 是谁推荐管仲当宰相

是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
拓展资料一、鲍叔牙介绍
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二、辅齐称霸
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年正月,鲍叔牙领兵侵入鲁境。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莱芜苗山镇)。由于干时之战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不堪一击,结果大败。
为雪长勺之战之耻,鲍叔牙提议与宋国一起攻打鲁国,同年六月,齐军、宋军深入到郎地驻扎。公子偃说:“宋国军队纪律涣散,是能够打败的。宋军一败,齐军必定退回。请攻击宋军。”庄公不答应。公子偃私自带兵从城西门偷偷出去,让兵马披上虎皮先进攻宋军。庄公闻知,只好率大军跟随公子偃出战,在乘丘将宋国军队打得大败。鲍叔牙带领齐国军队撤回。
齐桓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64年),齐国攻打山戎,鲍叔牙随军。次年六月,伐山戎胜利

是谁推荐管仲当宰相

6. 是谁推荐管仲当宰相

鲍叔牙

鲍叔牙(约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4年) 姒姓,鲍氏,亦称“鲍叔”、“鲍子”,是鲍敬叔的儿子。汉族,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代齐国大夫,管仲的好朋友。早期管仲贫困,鲍叔牙时常接济他。后来管仲侍奉齐襄公的儿子公子纠,鲍叔牙侍奉公子纠的弟弟公子小白。齐国内乱,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小白返国继承君位之后,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车运送回国。鲍叔牙推荐管仲当上了宰相,被时人誉为“管鲍之交”、“鲍子遗风”。鲍叔牙举荐管仲  从前,齐国有一对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公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王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7. 谁推荐管仲做宰相

鲍叔牙,管仲因为错保公子纠而得罪于齐桓公,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保管仲,并被任命为齐国宰相。

拓展资料:鲍叔牙早年辅助 公子小白(即后来的 齐桓公),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 管仲为相。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 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 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
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谁推荐管仲做宰相

8. 是谁推荐的管仲当宰相

鲍叔牙,管仲因为错保公子纠而得罪于齐桓公,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保管仲,并被任命为齐国宰相。

拓展资料:鲍叔牙早年辅助 公子小白(即后来的 齐桓公),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 管仲为相。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 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 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
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