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的影响

2024-05-04 00:07

1. 心理账户的影响

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在上面的问题中,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就是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抛售之前是账面上的亏损,而抛售之后是一个实际的亏损,客观上讲,这两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在心理上人们却把它们划上了严格的界限。从账面亏损到实际亏损,后者在心理账户中感觉更加“真实”,也就更加让人痛苦,所以这两个账户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人们并不能从心理上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当原来的账面亏损不小心成了实际亏损之后,那个股票的账面亏损账户在心里就以最终亏损的状态关闭了,人们一般不能把账户再往回拨,也就是从实际亏损账户再回拨到账面亏损账户。心理账户的存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消费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心理账户的影响

2. 你的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你投资的?

当你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你会作何选择?
情况1:如果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出,票价是100元,需要去现场买。但当你到达剧场门口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丢了一张价值100元的交通卡,你是否会继续买票看演出?
情况2:如果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出,而且已经花了100元买好了票。但在你到达剧场门口的时候,却发现门票丢了。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须再花100元,你是否会买票?
曾经有人就以上两种情况做了实验,后来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中,选择继续买票看演出的人较多。而在第二种情况中,选择不会买票看演出的人较多。
从绝对值角度看,丢交通卡和丢门票同样是损失100元,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选择?这其实是受到了“心理账户”的影响。
什么是“心理账户”?
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这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将钱进行区分,比如收入方面就是,薪资、工作奖金、投资收入、偶然所得等,而在支出方面,也会有房租/房贷、基本生活支出、娱乐支出等的区分。有了区分后,我们自然会做出不同的决定。
以文章开头那两种情况为例,丢交通卡属于交通支出方面,和买门票看演出不是一回事,因此很多人会选择继续看演出。但门票丢了就不同了,相当于是自己的“演出账户”中出现的损失,再买一张就可能意味着该账户的超支,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演出。
显然,“心理账户”会对每个人平时的消费支出产生影响,同时,它也会对个人投资产生影响。
“心理账户”与投资
很多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往往会区别对待账面损失和实际损失。
当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后,连续下跌,账面上就会出现亏损,但实际账户仅在抛售后才会有亏损出现,所以我们往往会更愿意继续持有而非“割肉”;而所买的股票出现盈利时,我们也易将盈利资金和原有资金类别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盈利再投资时对于前者的谨慎度也往往低于后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愿止盈的原因。
事实上,无论出现损失还是盈利,是否要继续投资主要取决于该股票的价值。但因为投资者预先设立了“心理账户”,因此很有可能将他们带入上述的负面影响中。
如果要减少“心理账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投资者尽可能地分散投资,如果只投单一的股票、基金等,会加深负面影响。
同时,投资者还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和习惯有个正确的认识。如果一看到亏损就焦虑甚至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只希望账户中的资金越来越多,那就需要投资更为稳健的产品,才能尽可能避免“心理账户”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投资最主要看的还是长期的收益,以整体和长远的眼光来对待投资才能持续获得收益。
>

3. 心理账户对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投资方法和传统金融理论假设的有很大差别。即使资产组合理论的奠基者马克维茨也在一次采访中承认,在他自己的生活理财过程中并不遵循资产组合理论,而是像很多投资者一样,采用堆积木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他在自己退休金的安排上,仍选用了50%债券和50%股票的组合。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位于不同心理账户的资金投资的目标也不相同。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在一个人的头脑中,会把实际上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划分不同的价值。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但在心理账户里则不一样。心理账户让我们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显然,实际生活中投资者不同的心理账户以及对应的多重目标和风险容忍度与传统金融学假设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具有统一的、单一的收益和风险目标相悖。
  因而我们在投资过程中采用目标盯住的多重投资策略满足心理账户现象。首先,根据投资组合的多重最终用途决定多重投资目标,然后基于这些投资目标和相应风险特征,最后确定适合的多重投资策略和标的。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两三年之后孩子上学的资金,这笔资金有明确的用途和时间限制,教育在父母的心中很重要。这笔资金的投资会非常谨慎,资金安全第一。可投资的标的物必须和这个风险特征相匹配,可以是两三年之后到期的国债或高等级债券。对于预备的治病应急资金,这种资金随时要用且必不可少,资金安全性要求很高。投资的标的物可以选择随时可以赎回的货币基金。对于原有的基金投资或每个月多余的闲钱,可以选择收益更高的股票或偏股型基金。这样就把这个投资者原有的教育备用金、应急备用金和闲钱,分别根据资金用途的和其风险特征,按多重投资策略组成了一个投资组合。这个组合的收益会比原来简单的组合的收益率高,也考虑了心理账户现象,妻子被说服的可能性也更大些。

心理账户对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 心理账户的概念发展

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首次提出“PsychicAccounting(心理账户)”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应(sunkcosteffect)”的影响。萨勒认为:人们在消费行为中之所以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卡尼曼教授等提出的“前景理论”,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推测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的“心理账户系(PsychicAccountingsystem)。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这种对金钱分门别类的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价过程。1981年,丹尼尔·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在对“演出实验”的分析中使用“Psychological Account(心理账户)”概念,表明消费者在决策时根据不同的决策任务形成相应的心理账户。卡尼曼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1984年,卡尼曼教授和特韦尔斯基教授认为“心理账户”概念用“mental account”表达更贴切。卡尼曼认为: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实际上就是对多种选择结果进行估价的过程。究竟如何估价,最简单也最基本的估价方式就是把选择结果进行获益与损失(得失)的评价。因此,他提出了“值函数”假设和“决策权重”函数来解释人们内在的得失评价机制。1985年,萨勒教授发表《心理账户与消费者行为选择》一文,正式提出“心理账户”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账户现象,以及心理账户如何导致个体违背最简单的经济规律。萨勒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在作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萨勒列举了4个典型现象阐明心理账户对传统经济规律的违背,并提出了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特征。1996年Tversky提出,心理账户是一种认知幻觉,这种认知幻觉影响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使投资者们失去对价格的理性关注,从而产生非理性投资行为[5]。Kivetz(1999)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根据财富的来源不同进行编码和归类的心理过程,在这一编码和分类过程中“重要性-非重要性”是人们考虑的一个维度。有学者从行为的角度对“心理账户”进行定义,认为心理账户是个人或家庭用来管理、评估和记录经济活动的一套认知操作系统,这套认知操作系统导致一系列非理性的“心理账户”决策误区。1999年,萨勒发表《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一文,这是对近20年“心理账户”研究的一个总结。在文章中,萨勒认为:心理账户的三个部分最受关注,首先是对于决策结果的感知以及决策结果的制定及评价,心理账户系统提供了决策前后的损失——获益分析;第二个部分涉及特定账户的分类活动,资金根据来源和支出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住房、食物等),消费有时要受制于明确或不明确的特定账户的预算;第三个部分涉及账户评估频率和选择框架,账户可以是以每天、每周或每年的频率进行权衡,时间限定可宽可窄。因此,“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

5. 心理账户对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投资方法和传统金融理论假设的有很大差别。即使资产组合理论的奠基者马克维茨也在一次采访中承认,在他自己的生活理财过程中并不遵循资产组合理论,而是像很多投资者一样,采用堆积木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他在自己退休金的安排上,仍选用了50%债券和50%股票的组合。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位于不同心理账户的资金投资的目标也不相同。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在一个人的头脑中,会把实际上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划分不同的价值。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但在心理账户里则不一样。心理账户让我们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显然,实际生活中投资者不同的心理账户以及对应的多重目标和风险容忍度与传统金融学假设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具有统一的、单一的收益和风险目标相悖。
  因而我们在投资过程中采用目标盯住的多重投资策略满足心理账户现象。首先,根据投资组合的多重最终用途决定多重投资目标,然后基于这些投资目标和相应风险特征,最后确定适合的多重投资策略和标的。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两三年之后孩子上学的资金,这笔资金有明确的用途和时间限制,教育在父母的心中很重要。这笔资金的投资会非常谨慎,资金安全第一。可投资的标的物必须和这个风险特征相匹配,可以是两三年之后到期的国债或高等级债券。对于预备的治病应急资金,这种资金随时要用且必不可少,资金安全性要求很高。投资的标的物可以选择随时可以赎回的货币基金。对于原有的基金投资或每个月多余的闲钱,可以选择收益更高的股票或偏股型基金。这样就把这个投资者原有的教育备用金、应急备用金和闲钱,分别根据资金用途的和其风险特征,按多重投资策略组成了一个投资组合。这个组合的收益会比原来简单的组合的收益率高,也考虑了心理账户现象,妻子被说服的可能性也更大些。

心理账户对投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 心理账户为什么很重要呢?


7. 什么是心理账户?

一位老翁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挣来钱,我就把遗产留给你。”
但儿子是一个懒汉,从来不干活,于是向母亲要点钱,骗父亲说是自己挣的。老人说:“这钱不是你挣的。”说着随手就把它丢进了火炉。儿子十分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
第二次,他又向母亲要了更多的钱交给父亲,可是父亲仍然看也不看,顺手丢进了火炉。儿子有些心疼,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膀。
到第三次,儿子知道靠母亲的钱已经混不过去了,只好真的去干活,他给人家扛木头,吃了许多苦头,才挣来几个铜板。可是老人又把铜钱丢到火里去了。
这一下,儿子真急了,硬是伸手从火里把铜钱抢了出来。老人笑着说:“这回我相信了。只有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你才会这样心疼。”
故事很简单,但是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对金钱的认知角度。同样100元,是辛苦挣来的,还是别人给的或者彩票赢来的,或者路上捡来的,对于消费来说,应该是一样的。可是事实却不然。正由于这种非理性的作用。在人们的眼里,钱和钱也是不一样的。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崭新的20元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元?”
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
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只手举起来。这位演说家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
再也没有人举手。这时演说家微笑着说:“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它都没贬值,依旧值20元。”
这位演说家只说对了一半,从物质层面上来看,钞票的价值似乎没有变,但是它在人们的心理上已经一钱不值了。其实这两方面都统一地包含在这张钞票之中,并不是对立。因此,我们在讨论任何一笔钱的时候,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
芝加哥大学教授萨勒说:“由于对金钱的来源、保存地点和如何使用的认识不同,对金钱支配方式也会大不相同。”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起来舍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被花掉了。这证明了人在金钱面前是非理性的,是很主观的,钱并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虽说同样是100元,但在消费者的脑袋里,分别为不同来路的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芝加哥大学萨勒教授所提出的“心理账户”的概念。
假如今天晚上。我们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我们马上要出发的时候,却发现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此时,我们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
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会去昕。
可是如果情况变动一下,假设我们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票子,就在我们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把票子弄丢了。如果我们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票,试想,此时我们是否还会去听?
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掉的是电话卡还音乐会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没有道理丢了电话卡后仍旧去听音乐会,而丢失了票子之后就不去听了。
原因就在于,在人们的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票子都被归入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由此可见,金钱已经变成了数字本身的物理符号,变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感受。
因此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心理账户现象,可以在很多情况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方说,一个政府现在想通过减少税收的方法刺激消费,它可以有两种做法:一个是减税,直接降低税收水平;另外一种是退税,就是在一段时间后返还纳税人一部分税金。
从金钱数额来看,减收5%的税和返还5%的税是一样的,但是在刺激消费上的作用却大不一样。人们觉得减收的那部分税金是自己本来该得的,是自己挣来的,所以增加消费的动力并不大;但是退还的税金对人们来说就可能如同一笔意外之财,刺激人们增加更多的消费。显然,对政府来说,退税政策比减税政策,达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正是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我们经常会飞快地花光从某些途径得来的钱,比方说礼金、奖金甚至彩票得到的百万大奖,而过分地看重诸如定期存款、基金或者是为退休准备的保险,采取过于保守的投资策略。
因此,经济学家告诫我们:要有效地避免心理账户带来的影响。就要学会“把一块钱永远只当一块钱”,对各种来源的钱一视同仁。不论是辛苦挣来的还是其他途径得来的,不管是工资、稿酬、礼金、储蓄,就连彩票奖金或者什么意外的“飞来横财”也不例外。
若是能把所有的钱都根据用途分门别类地归入不同的账户,在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因来源不同而区别对待的想法,一般也就不会出现挪用的情况。这些账户区分越清晰,执行越严格,我们就越不会没有节制地或冲动地乱花钱。

什么是心理账户?

8. 什么是心理账户?

平时日常交往中,所积累的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在你需要时,这些对你有好感的人愿意给予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