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

2024-05-19 18:47

1.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

755年(唐朝天宝十四载)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反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
关于“安史之乱”的具体细节,大多数人未必非常了解,但“马嵬兵变”,杨贵妃、杨国忠兄妹二人一个被逼自尽,一个遭乱军杀死,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后世不少人认为,唐玄宗荒于政事,沉溺酒色才是造成“安史之乱”爆发的真正原因,结果却让杨家兄妹去背这个祸国殃民的大黑锅,实在难以令人心服口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安史之乱”中被杀的杨贵妃、杨国忠到底冤不冤?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她原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唐玄宗看到自己这个儿媳妇长得实在是好看,让人难以自制,于是就强行从自己儿子手中将美人夺走。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实在是太有伤风化。不过在当时,却算不上什么大事。因为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唐朝前几位皇帝都没有少干。
唐玄宗把杨贵妃夺到手后,对她的宠爱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有人因此将唐玄宗荒于政事、沉溺酒色与杨贵妃联系到一起,这其实真的是冤枉了杨贵妃。因为早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唐玄宗就已经没有了早年那种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奢靡之风在整个大唐帝国肆意蔓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在得到唐玄宗的万千宠爱后,自然也要将皇恩惠及自己家人,杨国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受重用。
大多数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非黑即白,所以后世在提到杨国忠的时候,总是将其形容成是一个靠溜须拍马、裙带关系上位的卑鄙小人。不过,唐玄宗在后期虽然沉溺于酒色,但却不是糊涂蛋。他之所以会重用杨国忠,除了杨贵妃这一层关系外,杨国忠本身的能力才是关键。
历史上的杨国忠是一位理财高手。当时的唐朝家大业大,开支也大。多亏了杨国忠辗转腾挪,才不至于让国库捉襟见肘。“安史之乱”爆发后,军费开支巨大,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杨国忠派人去售卖度牒(出家僧尼的凭证),以此来增加国库收入。连度牒这点“蚊子肉”都被杨国忠算计进去了,可见他为大唐帝国理财,也算是费尽了心思。

按照上文所述,杨贵妃、杨国忠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好像很冤,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杨家兄妹二人死的一点都不冤。
唐玄宗早年废掉了自己原配妻子王氏的皇后名分,此后没有再立皇后。因此,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她实际上就是后宫的一把手,地位相当于皇后。然而,杨贵妃从来没有表现出“母仪天下”的风度。相反,她在生活用度上都追求极致的奢华,比如她喜欢吃荔枝,所以每逢荔枝季节,宫中都要派飞骑以最快速度将新鲜荔枝从南方送入长安,每颗荔枝的成本比黄金还要贵重,“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如果说唐玄宗之前的志得意满、荒于政事和杨贵妃无关的话。那他在执政后期愈发穷奢极欲、醉生梦死,就和杨贵妃脱不了干系了。

至于杨国忠,那就更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第一责任人。唐玄宗中期权臣李林甫为了削弱朝廷中那些世家大族的实力,在边关重镇的军官人选上,一律提拔非汉人出任节度使,比如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任了宰相之职。他认为这些李林甫时期提拔上来的节度使个个都难以掌控,于是打算将他们逐一排挤出去。安禄山与杨国忠素来不合,杨国忠就经常在唐玄宗身边说安禄山迟早会造反。唐玄宗虽然对安禄山很信任,但还是多次派人去试探他的忠诚。安禄山知道长此以往,自己必然将遭受噩运,于是他铤而走险,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安禄山的叛军虽锋芒毕露,但在攻至潼关的时候,却被天险所阻隔,无法更进一步。与此同时,由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唐军在河北大破叛军,进展十分顺利。这种局面只要不被轻易打破,安禄山和他的叛军很快就会自乱阵脚,毕竟他的对手是整个大唐帝国,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足以碾压叛军。可在此关键时刻,杨国忠却向唐玄宗进谗言说镇守潼关的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唐玄宗采纳了杨国忠的建议,逼迫哥舒翰率军出关迎敌。结果唐军主力在灵宝遭叛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安禄山趁势攻入长安。
一场原本一年之内就能平定的叛乱,却因杨国忠的谗言而导致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唐玄宗带着满朝文武出逃,当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时,愤怒的唐军将士发动兵谏,当场砍死了杨国忠,并逼迫杨贵妃自尽。从杨家兄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来看,两人死的一点都不冤。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

2.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杨家兄妹死的冤不冤?

总的来说,杨家兄妹死的也并不冤枉,因为他们几个为国家的腐败的确也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两个:第一是当朝统治者的腐败不堪,导致国家过得都很混乱。第二个原因就是安禄山自己就很有野心,他不会安于做个下属,他也想做皇上。综合下来,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杨家兄妹其实死的也不是很冤枉吧!杨国忠受到妹妹的推荐成为国家宰相,手握重权,在朝堂上为非作歹,跟着自己的官员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惩罚,不跟着自己的官员即使做了好事儿功劳也会被抢占。杨贵妃就是不说了,在后宫那是独一份的宠爱,为了吃荔枝都能使用国家的公务员来运输,一天累死好几匹千里马。


不过,这些也离不开唐玄宗的纵容,毕竟李隆基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唐玄宗自己到晚年就开始贪图享乐,要知道,杨玉环可是他的儿媳妇呀!他也能下得去嘴。而且有了杨玉环以后,嘴上喊着是真爱,却也和杨玉环的亲姐妹们搅和在一起,这是有多不挑剔!可见,说是杨玉环勾引他也有些偏颇,是唐玄宗自己选择享受人生,开始放纵自己。


要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话,那安禄山就是不想当皇上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安禄山曾经为了在唐玄宗那儿留下个好印象,居然喊杨玉环干娘,要知道杨玉环比安禄山都小好不好!这样的狠人,肯定不会甘愿做别人的奴才,所以他造反是肯定的,只要让安禄山觉得有一点胜利的机会,他就肯定会站起来反抗。所以,安史之乱不完全是杨家兄妹的错,这是好几个原因结合起来造成的。

3.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杨家兄妹死的冤不冤?

不冤。历史的动乱总是需要有人承担的,虽说杨国忠、杨贵妃背黑锅了,但他们并不是一点干系都没有。杨国忠、杨贵妃,一个乱世奸臣,一个乱世女子,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他们两个人确确实实做了很多错误的事,不应该被称作是被冤枉的。
 
杨贵妃做的最大的错事,大概就是提升了自家哥哥的官职。仗着杨贵妃的宠爱,杨国忠肆无忌惮的贪污受贿,扰乱官场。更过分的是,杨国忠当时所担任的,并不是一般的职位,而是当朝宰相。就这样,手中全是越来越大的杨国忠,肆无忌惮的拉拢朝廷官员,掌握朝廷权势,把当时一些有名的贤臣忠臣不屈服于他的,杀害或者流放了。
 
虽然说,锅是杨家兄妹背的,两个人也死的并不冤枉。毕竟两个人是确实为国家的腐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据说当时杨玉环被生生活埋,棺材里醒来的她,把整个棺材板都扒拉出来了一道道深深地血痕。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成了安史之乱的救赎者,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去帝王的尊严,权势,地位。
 
虽然说杨家兄妹死的并不冤枉,但他们并不是整个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安史之乱是由于几个原因累积在一起,导致了最终的爆发。其实是和国家的日益腐败,唐太宗的自我堕落也离不开干系。历史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我们想知道的,其实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杨家兄妹死的冤不冤?

4. 在安史之乱中背黑锅的杨贵妃和杨国忠,真的死的冤吗?

755年(唐朝天宝十四载)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反唐,“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就此拉开序幕。
关于“安史之乱”的具体细节,大多数人未必非常了解,但“马嵬兵变”,杨贵妃、杨国忠兄妹二人一个被逼自尽,一个遭乱军杀死,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后世不少人认为,唐玄宗荒于政事,沉溺酒色才是造成“安史之乱”爆发的真正原因,结果却让杨家兄妹去背这个祸国殃民的大黑锅,实在难以令人心服口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安史之乱”中被杀的杨贵妃、杨国忠到底冤不冤?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她原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唐玄宗看到自己这个儿媳妇长得实在是好看,让人难以自制,于是就强行从自己儿子手中将美人夺走。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实在是太有伤风化。不过在当时,却算不上什么大事。因为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唐朝前几位皇帝都没有少干。
唐玄宗把杨贵妃夺到手后,对她的宠爱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有人因此将唐玄宗荒于政事、沉溺酒色与杨贵妃联系到一起,这其实真的是冤枉了杨贵妃。因为早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唐玄宗就已经没有了早年那种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奢靡之风在整个大唐帝国肆意蔓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在得到唐玄宗的万千宠爱后,自然也要将皇恩惠及自己家人,杨国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受重用。
大多数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非黑即白,所以后世在提到杨国忠的时候,总是将其形容成是一个靠溜须拍马、裙带关系上位的卑鄙小人。不过,唐玄宗在后期虽然沉溺于酒色,但却不是糊涂蛋。他之所以会重用杨国忠,除了杨贵妃这一层关系外,杨国忠本身的能力才是关键。
历史上的杨国忠是一位理财高手。当时的唐朝家大业大,开支也大。多亏了杨国忠辗转腾挪,才不至于让国库捉襟见肘。“安史之乱”爆发后,军费开支巨大,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杨国忠派人去售卖度牒(出家僧尼的凭证),以此来增加国库收入。连度牒这点“蚊子肉”都被杨国忠算计进去了,可见他为大唐帝国理财,也算是费尽了心思。

按照上文所述,杨贵妃、杨国忠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好像很冤,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杨家兄妹二人死的一点都不冤。
唐玄宗早年废掉了自己原配妻子王氏的皇后名分,此后没有再立皇后。因此,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她实际上就是后宫的一把手,地位相当于皇后。然而,杨贵妃从来没有表现出“母仪天下”的风度。相反,她在生活用度上都追求极致的奢华,比如她喜欢吃荔枝,所以每逢荔枝季节,宫中都要派飞骑以最快速度将新鲜荔枝从南方送入长安,每颗荔枝的成本比黄金还要贵重,“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如果说唐玄宗之前的志得意满、荒于政事和杨贵妃无关的话。那他在执政后期愈发穷奢极欲、醉生梦死,就和杨贵妃脱不了干系了。

至于杨国忠,那就更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第一责任人。唐玄宗中期权臣李林甫为了削弱朝廷中那些世家大族的实力,在边关重镇的军官人选上,一律提拔非汉人出任节度使,比如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任了宰相之职。他认为这些李林甫时期提拔上来的节度使个个都难以掌控,于是打算将他们逐一排挤出去。安禄山与杨国忠素来不合,杨国忠就经常在唐玄宗身边说安禄山迟早会造反。唐玄宗虽然对安禄山很信任,但还是多次派人去试探他的忠诚。安禄山知道长此以往,自己必然将遭受噩运,于是他铤而走险,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安禄山的叛军虽锋芒毕露,但在攻至潼关的时候,却被天险所阻隔,无法更进一步。与此同时,由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唐军在河北大破叛军,进展十分顺利。这种局面只要不被轻易打破,安禄山和他的叛军很快就会自乱阵脚,毕竟他的对手是整个大唐帝国,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足以碾压叛军。可在此关键时刻,杨国忠却向唐玄宗进谗言说镇守潼关的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唐玄宗采纳了杨国忠的建议,逼迫哥舒翰率军出关迎敌。结果唐军主力在灵宝遭叛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安禄山趁势攻入长安。
一场原本一年之内就能平定的叛乱,却因杨国忠的谗言而导致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唐玄宗带着满朝文武出逃,当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时,愤怒的唐军将士发动兵谏,当场砍死了杨国忠,并逼迫杨贵妃自尽。从杨家兄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来看,两人死的一点都不冤。

5. 安史之乱为何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杨家兄妹死的冤不冤?

杨家兄妹死得不冤,虽然唐朝江山衰败,他们不是主要原因,却也有一部分责任的。杨国忠为稳固自己的地位排除异己,滥用权力,间接害了唐朝江山。但直接原因是唐玄宗自己懒于政事,沉迷于酒色。

唐玄宗得到杨玉环之后,就对她十分宠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写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但其实唐玄宗并不是得到杨玉环后才开始荒废朝政的,其实在杨贵妃入宫之前,奢靡的风气就已经在唐朝宫中肆意蔓延。


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喜欢杨玉环,爱屋及乌,就开始重用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为了削弱京城宗族的权力,就开始提拔非汉人出任节度使,比如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人。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当上了宰相。他认为这些李林甫提拔的节度使都不是他自己的人,于是杨国忠打算把这些人排挤出朝廷。安禄山与杨国忠一直都不是很合拍,杨国忠非常不喜欢安禄山,于是杨国忠就常常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心怀二心,想要造反。

唐玄宗就开始怀疑安禄山,就很多次派人去试探安禄山,看他到底有没有二心。安禄山知道唐玄宗在试探他以后,觉得这样下去,唐玄宗肯定会灭了自己,于是他就开始造反,“安史之乱”就此开始。
最后,杨家兄妹被赐死在马嵬坡,唐朝也不再想以前那样繁荣,大唐盛世不复存焉。

安史之乱为何要让杨贵妃、杨国忠背黑锅?杨家兄妹死的冤不冤?

6. 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为什么安史之乱的后果要让杨贵妃和杨国忠背黑锅?

其实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在 唐玄宗统治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佞人物李林甫,担任宰相长达十九年。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已,培植党羽,“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所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杨贵妃和杨国忠成为了一切后果的承担者。


另一方面,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的象征和道德的象征,是极尽完美的,是不允许有任何错误的,皇帝就是是上帝之子,一切错误不在他,所以错误只能由旁边的人承担,而皇帝永远只能是被误导的。而就算杨贵妃和杨国忠他们不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但杨国忠确实要背锅,毕竟安禄山的清君侧的对象就是杨国忠,虽然这是安禄山找的一个借口,本身他自己就有那个野心,不过杨国忠死了也不冤,毕竟他确实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还有就是世人们都认为安史之乱的起点就是因为唐玄宗太过于宠爱杨贵妃,以至于不理朝政,所以才会引起安史之乱,人们也都会把罪名安到杨贵妃身上。因为大家认为唐玄宗不理朝政,害得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都是杨贵妃害的,而杨国忠在杨贵妃得宠后一直高升,蛮横无理目中无人。

7. “安史之乱”的黑锅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来背呢?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到763年间,由胡人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因此被称为“安史之乱”。而关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有很多,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人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归结到杨贵妃身上。说就是因为杨贵妃的出现,才把唐玄宗弄的鬼迷心窍,整天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最后终于爆发叛乱。
当然了,秉持这样说法的人,也是有一定证据的,什么证据呢?就是后来的马嵬兵变,也就是说唐玄宗在出逃时,他的属下极力要求唐玄宗将杨玉环处死,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杨玉环就是所谓的红颜祸水。最后唐玄宗也不得不遵从大家的意见。但其实,这只能算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一小部分原因,虽说也存在,但是并不是主要的。
那么,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安史之乱
其实答案就四个字——“对抗贵族”。
我们知道,唐朝的建立和强盛,是因为它秉持着两种统治逻辑,一种是“草原逻辑”,一种便是“中原逻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元帝国”。开创贞观之治的太宗李世民就是属于都知晓并且都能运用这两种统治逻辑的人,所以自然他所构建的帝国就是属于一个典型的“二元帝国”。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太宗李世民在当时除了有“皇帝”的称呼以外,还有“天可汗”的称呼,也就是说,太宗统治中原这一边所用的称号的是“皇帝”,但是在草原那一边就是“天可汗”。并且太宗还能巧妙的运用这两种统治逻辑,所以唐朝的发展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要共同掌控这两种逻辑的话,那么对统治者的实力要求就很高,这种要求不仅是要有很强的政治能力,还要有更大的勇气和魄力。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肌肉”、有血性。但是显然玄宗不仅不具备太宗那样的战争经验,也没有草原英雄的那种杰出人格。

唐朝版图
除此之外,在武则天上台之后所实行的迁都,实际上已经暗示着大唐帝国将要摒弃草原逻辑了。对于武则天来说,因为自己不是老李家真正的继承皇帝,所以上台之后自然会受到贵族们的打压,所以索性就迁都洛阳,远离关陇军事贵族,从而在新都城中培育自己的势力来和关陇军事贵族来对抗。
而玄宗跟武则天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在长安当的皇帝。他为了和豪族形成对抗,所以就得需要找各种没有政治根基的人来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因为这些人比较好控制,对皇权的扩张有好处。那么,什么人没有政治根基呢?
简单——胡人。
在玄宗时期,大唐帝国北部边境一共设置了四个节度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大军区,军区嘛,那当然有军队,所以一般来说就会有四个司令。而安禄山一个人就管着三个,相当于是三个军区的总司令,这样一来,玄宗不就是将大唐帝国的命脉全交到他手里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安禄山统治着三个大军区就等于是掌握唐帝国的命脉了呢?

大唐帝国定都长安,远离游牧民族与农耕的过渡地带,皇帝就越来越欠缺治理草原所需要的知识。所以到了高宗时期,突厥就已经是脱离了大唐帝国的统治,再次形成了独立的帝国。而在这种情况下,玄宗还将帝国的命脉交给胡人,这难道不是等着出事吗?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可以得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唐玄宗想要加强皇权统治,对抗关陇贵族,重用胡人将领引起的。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些原因,就比如说有经济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民族问题等的内部矛盾等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但是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我们在上文说到的,主要还是皇权和关陇贵族对抗的原因。所以,杨贵妃是不是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呢?
安史之乱既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同时也正是安史之乱,很大程度上给江南经济带来了繁荣的机会。

“安史之乱”的黑锅为什么要让杨贵妃来背呢?

8. 安史之乱和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吗?

早年的李隆基还真的是挺不错的,他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帝王的宝座。那是公元712年,年仅27岁的成了大唐第九任CEO,那正是一个干事的年纪,早期的李隆基确实殚精竭虑,任人唯贤,经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彪炳千秋的“开元盛世”。


一般比较优秀的人确实也有骄傲的资本,在开创了“开元盛世”之后,李隆基骄傲了。不可否认李隆基确实有能力,他治理国家与享乐都没有耽误,但是前期虽然他也有享乐主义,但是并没有耽误他指点江山,随着他年纪的增长,越发的躺在温柔乡里不能自拔了。
杨玉环可以说是一个影响李隆基一生的女人,她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却被李隆基看上了,随后被李隆基封为贵妃。李隆基自此被充满熟韵的杨贵妃深深的吸引,“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自此李隆基沉浸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无法自拔。


两人笙歌宴饮,配合的相得益彰,如果没有之后的“安史之乱”,也许李隆基会独宠杨贵妃一辈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俩人本来过着富丽堂皇,恩恩爱爱的小日子,却被一件事打了个稀碎,杨贵妃还因此结束了卿卿性命。


“安史之乱”的锅应该背在谁的身上
“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有直接关系,很有可能是这么分析的。当时杨贵妃虽然并没有专权,也没有干政,她貌似很单纯的享受着李隆基的怜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杨国忠却因此受到了重用,外戚专权已然形成,这事能说和杨玉环没有半毛钱关系吗?也许如果不是杨贵妃,也有可能会发生不同形式的叛乱,但是那只停留在猜想之上,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安史之乱”的锅,完全背在杨贵妃的身上那肯定是不合适的。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本身是和唐朝当时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官场政治腐败;李隆基沉浸在杨玉环的温柔乡中,丝毫没有暴风雨来临前的危机之感,他重用李林甫。李林甫没有将精力全部放在治理国家上,将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了结党营私上面,安禄山就是这样被他扶持起来的。外戚专权,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停的搞来搞去,最终激怒了安禄山;李林甫去世之后,由于杨玉环受宠,杨国忠也被委以重任。安禄山手中权势很大,于是杨国忠总会有意无意的排挤安禄山,并且还几次污蔑他想叛乱;均田制与府兵制的瓦解;这两项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之后的祸患。尤其是府兵制,由当时的义务服兵役改成了募兵制,因此士兵对于自己长官的认可度有着极大的提升。安禄山作为游牧民族将领在管理游牧士兵时,有着天然的优势,有了强大的军队支持,造起反来就得心应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