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认知三部曲

2024-05-05 06:16

1. 傅盛:认知三部曲

怎么才能让一家公司更快地成长?一个人怎么才能从一群人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为什么碌碌无为的人是大多数。视而不见,只会失去升级的可能性。只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态,一个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长,实现跨越。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
  
  
 人和人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执行很重要,但执行本质是为了实践认知。
  
  
 真正的认知需要通过行动展现,行动一旦缺失,认知容易陷入误区。
  
  
 自我否定,就是假设自己无知,是自我认知升级的唯一路径。不做痛苦的自我否定,认知上不了一个新台阶。即使正确信息摆在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这基本是区别英雄和凡人唯一的机会了。
  
  
 认知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误区:以为自己认为很重要和真的认为很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不行动的认知,就是伪认知。炫耀自己知道,有什么用?一个浪潮打过来,认知就没了,如同没有。真正的认知,必须知行结合。
  
 不行动,是最糟糕的。行动,才有可能证伪。坐而论道,没有意义。
  
 想法要立刻转为行动。坚信大趋势,坚信这家公司的各种认知决定。不要简单的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业领头人。他们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强,他们的认知不是现阶段的你所能赶得上的。不理解,就执行,在执行中理解。
  
 这是我们特别容易陷入的一种状态:以自我为中心,不向外看。面对新事物,很多人甚至连尝试和对外沟通的欲望都没有。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
  
 强调一点:认知理解与聪明度无关。只有从认知角度,而不从聪明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所在行业,你才会有更多不一样的认知,才能看到更多别人看不到以及顽固不愿去理解的机会。
  
 
  
 越是处在绝路的团队,越是往外看得多。
  
 活在当下,恐惧时,想想错了又如何?多错才有机会对。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思维训练。当你面对一些事情,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想完你会发现,最坏结果与你内心的恐惧,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恐惧就是恐惧本身。不肯尝试的本质是不敢面对所谓失败。但,这个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其实绝大部分失败是没有后果的。
  
 只会陷入死循环:认知不统一,事情推不动。推不动的本质是大家没有建立对这件事重要性的认知。看不见也罢,顽固拒绝也罢,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认知。
  
 我才能那么坚决做Clean Master。没人知道APP全球化怎么做,好多单词也不认识,没做过商业。当时几乎对所谓国际化,对美国市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做了All in Clean Master的决定。就因为有那样的认知。
  
 因为我就信一点——360单点撬动一个行业的事情,在我面前真真切切发生过,而我就是亲历者。
  
 所谓成长,就来自于认知。
  
 行业里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史玉柱。最惨时,欠了一屁股债,什么都没有。靠一个脑白金,重新崛起。因为他在整个营销上的认知水平,领先了一个时代。即便失去所有财富,甚至所有队伍,就凭他对营销的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无人可望其项背的。只要他活着,随时可翻身。
  
 
  
  
 绝境当中,他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资源,而是认知。
  
 
  
  
 想想腾讯这些年的发展。3Q大战前,腾讯讲花瓣策略——我的花朵上长出很多花瓣,每个花瓣都能干掉你。这种态势,使得腾讯在每个领域都不得不与当时各个领域最先进的认知打,非常困难;3Q大战后,腾讯的策略改为生态链。第一个投资的就是猎豹,接着又投了一批公司。
                                          
 见招拆招,啥热做啥,啥熟悉做啥
  
 但它有一个大前提叫——有判断力。没有判断力,搞错了目标,路径切不进去,资源就调不动。而这种判断力的本质,就是认知。
  
 
  
 这个时代,管理不是执行管理,不是组织结构管理,而是你比别人更理解一件事情。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认知管理。
  
 领导力的核心不是所谓的高情商,而是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宏观层面,领导者要构建对行业的认知体系;那么微观层面,执行操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更聪明的工作?怎样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格局。什么是中层?什么是创始人?两者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迷恋具体情况,我在努力工作;一个是高低结合,我既能努力工作,又能不断花时间去反思,去判断,去拿到认知。而且清楚知道,低的目的是高。即我的每一个执行,本质上又在建立我的认知。
  
  
 所谓认知体系,是在脑海里有完整的认知框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脑海要有一些抽象的框架图。比如简单、差异化、跨界、大趋势,还有时代热点等等。脑海里不断要有这样的框架。看到一个点,就拿这个框架去套。
  
 怎么建立这种框架呢?首先,对市场和产品的深入了解是认知体系的基础。用产品,抓细节,像用户一样思考问题。其次,真的要去和市场上吃过猪肉的人多聊天。看看别人在干什么,这很重要。其三,切忌以听报告的方式建立认知。有些领导,派两个实习生做个调查报告,看一眼,得出一个结论。非常要命。本质上是用实习生的认知取代团队认知。
  
 一个领导者的本质就是做正确的决定。只要你拿到足够的信息,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执行将容易十倍,矛盾也会迎刃而解。有一句话叫主将无能累死三军。执行很难的本质是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
  
  
 核心是转换思维,培养做判断的能力。而不是勤勉工作的能力。勤勉工作只是基础。假设一下,如果只花一半时间,事情能不能做得更好?顺着这个方向想,很多事情就会不断要求去划分优先级。
  
 反问下自己: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构建格局上花了多少时间?信息输入花了多少时间?关键人身上花了多少时间?是不是偶尔想到了,去思考一下,还是变成一种工作习惯?
  
  
 首先,管理一个人,解决一大片。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状况,搞一堆人,这个要照顾,那个要照顾。团队初创时,可扁平化。但越往后,越成熟的业务,越要找一个堪以重用的人。重用到什么程度?为了这一个人,能把整个团队重构掉。
  
 要简化对人的管理,找到关键人。在关键人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把足够的认知传递给这个关键人,让他做一群人的决定。切忌多人平行站位的职责不清。多人负责,容易变成每个人都不满意。给一个人足够授权,职责清晰,简化管理,即便没有达到预期,更换人时他也更容易接受。
  
 
  
 其次就是简化目标。不要给一个人多目标。领导最大的职责是帮员工找到一个简单的目标。这就考验领导,能否构建纵深的行业认知体系,找出那个关键目标,帮助团队简化目标,建立一个正确统一的目标认知。团队目标越简单,越明确,越容易达成一致。
  
 好领导,首先是打胜仗。开战之前,就要有七分胜算。这七分胜,就靠认知。打的就是认知之仗。看上去千军万马在打,本质是两个将领脑海里的战争格局。胜负基本已定。
  
  
 如果20年前,想个网址导航,还有可能成为hao123。几个人在屋子里攒出一个聊天APP,还有机会是QQ,逆向一个Dos3.0,写个WPS,一不小心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
  
 但这个时代真的过去了。移动互联网的APP,不稀缺了,越来越少的APP可异军突起了。APP呈现越来越强的头部效应。而头部的那些大佬们,已经总结了一整套如何面对单点突破的小对手。尽管你精干灵活,但他们会用生态、用流量、用更强大的研发力量碾压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以前互联网不被重视,具备互联网技能和认知的人有限,所以你做了,别人要么看不起,要么做不来。而今天,“互联网就是金矿”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相关从业者,浩浩荡荡。这好像一碗好吃的牛肉面,如果利润很高,如果能做出来的人已经一大片,就更不要提那些巨头们了。
  
 怎么办?你必须结合趋势,结合整个战略思考,把所有东西累加进去。容易打的仗,已经打完了。要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构建自己的行业格局认知。在看上去繁杂纷扰的信息中,不断深度思考,加大自己的认知优势,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到不为人知的机会,趁着大家还不够懂,突然发起战役,全力以赴。
  
 你心中要不断问这个问题——在这个行业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才是下一个趋势?这样,你才有机会,才能判断,这个点对不对。否则,可能消耗了很多人,把什么都投进去,但不形成持续爆发增长。因为它不是大趋势下的点。本质就不该做。
  
 我们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去思考对手,去观察现象。在获取大量信息后,不断在脑海里做思维推演,去判断。
  
  
 
  
  
 高是什么?你的格局,大风口。破局就是找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二者缺一不可。
  
 战略,就是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逼迫自我的思考。真正的超越机会,不是来自于在工作时间上把对手逼死,而是在认知深度上先把自己逼疯。
  
 同时我也要补充一点:战略是在这个路线图下的势能的累加,不能累加势能的,再有效果的执行,本质都是增加成本。
  
 这就慢慢理解了杰克·韦尔奇说的“数一数二法则”。因为不数一数二,长期没有竞争力,还耗费精力。就不是一个累加势能的点。
                                          
 思考认知,本质是在思考“一种思维”。认知思维所具有的超越性,不可想象。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这个王,某种维度看,就是认知。
  
                                          
 有的人,凭着一股喜欢,叶公好龙。比如我面试一些技术人员,让他们讲讲对AlphaGO的原理,十有八九,答不上来。有人说,AlphaGO就是运算能力更强,能算出更多步数。
  
 听懂这个答案是错的人,说明不是叶公好龙。关于AlphaGO技术解析的文章遍网都是,不需数学知识就能看懂。
  
 信息挖掘的核心,就是广度和深度兼得。我们常常遇到的广度问题是——对很多新的现象和机会视而不见;而遇到的深度问题则是——对当下处境和形势看不透。
  
 然而,即使认为自己很有深度,也可能会出现盲区。这里的盲区主要有两类:
  
 先说第一类盲区,看不起-自傲。99%的人都可能有这样的心态,一开始就抗拒信息的输入。
  
 有一天,我跟一位同事讨论游戏,告诉他要学习王者荣耀。他反驳道,我不是王者荣耀。我说你玩了吗?一个做游戏的人,不玩王者荣耀,不要跟我谈了。当然,或许你比它牛,但你都不了解它,不愿去接触它,何谈超越?
  
 我说过,现象即规律。看到一个现象,如果没有惶恐感,就会错过一堆现象。一个现象背后必然有大规律,而这个大规律背后,肯定还有别的现象根本不在你的视野。
  
 我们有时候看到现象,就跟当年乾隆看到西方人送的钟表一样。认为这都是奇淫技巧,全然不知钟表背后隐藏的现代物理学规律。
  
 表面看,你错过了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现象,本质上有可能错过了一个重要规律或对一个机会的认知。
  
 第二类信息挖掘的盲区叫“接受不了-自卑”。有时候,一些同事工作没啥进展,当我跟他们聊时,本来就有情绪,聊完情绪更大了。甚至来一句:你不了解我。我想说的是,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实际是一个人进入到了自我保护和自卑的状态。于是非常难以接受外面的信息,尤其负面信息。
  
 这一点,我们必须警醒。
  
 我曾经跟腾讯一位高管交流,他说,
  
 人的成长,就是一种自我抗衡。如果你能在信息输入与挖掘的过程中,把自傲与自卑对抗掉,获取信息的维度一定会好很多。
  
 我们怎样才能克服以上两类盲区,真正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真知灼见呢?我认为需要两种能力:
  
 人不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心态高一定会导致信息获取遭遇巨大问题。尤其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我们不仅需要趴在地上看对手,更要趴在地上看世界。 因为只有趴在地上时,你才能发现对手真的很强大。 
  
 其实应该反过来。
  
 当我们学习时,应该趴在地上,每个人都挺高大,像小学生一样对别人保持崇敬和倾听;而遇到困难时,应该站得更高一点,虽然困难很多,但心态要乐观。
  
 第二,倾听是一种能力。我经常观察一些人, 喜欢打断别人的人,往往容易在学习状态上出问题。 
  
 有时候,几个人一起聊天,有的人突然打断,急于提问或强调自己,别人的叙述就断了。
  
 有一句万能理由是:只要对了,我就听。其实也是一种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的问题在于,拿过去的经验作信息筛选,往往漏掉可能改变自己的很多新信息。你要假定,自己可能错,多去听一听,才有机会纠正。
                                          
 信息挖掘,是构建认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些对行业变化非常敏锐的人,对关键点的信息挖掘能力,一定比常人技高一筹。
  
 比如,人们进行学习与认知活动时,大脑中的电信号就会激活神经元。当人们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发生可塑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代表了我们思考的过程,或可理解为一种思维训练的模式。
  
 随着接受外部信息更多,你会学习更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出现“创造性破坏”,不仅产生功能性改变,大脑认知结构也会重塑。而这些变化,正是学习的结果。本质上,思维模式就是如此被训练出来的。它一定不是天生长成。
  
 此外,思维模式的训练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叫自我挑战。即不断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自我互搏。这个过程跟AlphaGO算法模型训练中的左右互搏原理一样。
  
 然而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只会作自我增强。一旦有了想法,每天都很激动,觉得要改变世界了。自我信任大过于自我质疑。
  
 你要把自己的内在和外在,与事情本身结合起来。直面痛苦和真相,才能让反思真正产生效用。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的自我博弈。
  
 人的内心,本质只会自我加强。想了一个点,会顺着这个点继续想,于是越想越觉得自己好。尤其当自傲和自卑心态作祟时,就更难挑战自我了。
  
 所以,我们要把思维模式的训练,由刻意为之,逐渐变成一种习惯。
  
 而精进本身,就是认知现实能力的不断升级。即通过大量信息的不断输入,反复的思维模式训练,不断自我博弈与挑战,克服自傲与自卑心态,使其认知结构在广度与深度上充分扩展,形成一套更高维度的、完整的认知框架,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傅盛:认知三部曲

2. 如何看待傅盛的《认知三部曲》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一: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认识到自己是谁,能干什么,做自己了解并且符合趋势轨道的事情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二: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

信息、人、时间
信息的输入来自己于个人积累,从业务中、读书中、交流中
人要自己有格局,有超越一群人的思维模式和眼光,选好一个人,才能管好一群人
时间,即只关注核心的战略管理,放弃无效管理时间
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足够清晰的行业认知,不再追求单点突破,走出去观察对手,反思成长和未来

3. 傅盛《认知三部曲》

傅盛在微博上给人的印象是隔三差五的跑个马拉松,闲的不像个上市公司的CEO。看到他的《认知三部曲》三篇文章,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可以这么“闲”了。
  
  
  傅盛在文章里说了啥? 
  
 三部曲描述认知与个人成长,公司战略,公司管理的关系
  
 大多数人做事情大概的路线无非如下:
  
 认识环境-总结规律-价值判断-突破情绪-行动。
  
 傅盛的文章涉及到前面的“认识环境-总结规律”,认为“人和人做大的差别是认知”,95%“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法感知环境的变化,也更不能看出环境变化后的本质规律;由此带来的行动也不会有好结果。
                                          
 傅盛认为管理最重要的是:认知管理。我理解他的意思是:领导主要的能力是决策能力,而这是建立在自我的认知管理上。认知的管理,要“在脑海里有完整的认知框架”,“看到 ,一个点,就用这个去套”;“大的认知体系构建之后,具体问题是否有具体方法论作支撑”,具体方法包括问“如果花的时间少一半,事情能否做得更好”,得出管理的本质“增加判断的量”,“分清事物优先级”。认知改变执行,执行中建立认知。
  
 在认识环境上,傅盛的信息原有:分析对手;定期遍访行业,与业内人士聊:招聘行业内的人,作为投资人与创业者沟通。
  
 对于战略,傅盛认为,战略预测背后的是“格局观”,思考的框架和对行业本质的认识。现象,规律,机遇。战略有关注差异性,以及"大格局下的累加”。
  
  我的思考 
  
 其实要说,傅盛所说的观点,很多或多或少在不同的书籍上看过。他的可贵之处,去认证实践,然后总结出这些有自己体验的思想和经验。
  
 对我的启发是:
  
 1,更加确认了我最近意识到的“以事实和逻辑”为基础总体原则。
  
 2,确认了我过去的尝试的做事情的框架方法的可行性“框架,方法,实践,更正”。
  
  关于认知的思考 
  
 受过基本哲学启蒙的人,基本上不会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至少会是傅盛说的地二类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提高自己认知无非就是动态更新;实践后,自我审视,寻求变化和自我提升,再去实践检验。傅盛比较厉害的是,具备这样的能力,去不断的更新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完成角色的转变。当别人都在加班拼命是,他在键身,在思考,从肉体和精神上提升自己。
  
 我个人的体会是,要对生活有足够的感知能力,在自我的认识里,要有成长的意识,不断的反思和学习,去深刻对自己和环境的认知能力。

傅盛《认知三部曲》

4. 傅盛《认知三部曲》

《认知三部曲之一:成长就是认知升级》分享了认知迭代的本质,就是捅破那层窗户纸;
  
  
 《认知三部曲之二: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分享了一个领导如何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并从信息、时间、人的三个维度,剖析了管理之道;
  
 《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分享了大格局的认知下,升级战略打法,积累势能,寻找新的突破口。
  
 我曾经讲过管理三段论:目标、路径、资源。
  
 找到一个目标,想清楚路径,再投入资源。
  
 但它有一个大前提——有判断力。
  
 没有判断力,搞错了目标,路径切不进去,资源就调不动。
  
 而这种判断力的本质,就是认知。
  
 这个时代,管理不是执行管理,不是组织结构管理,而是你比别人更理解一件事情。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种认知管理。
  
 领导力的核心不是所谓的高情商,而是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体系,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在这个大的认知体系下,管理又可被细化为“信息、时间、人”三个维度:怎样利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决定,怎样通过抓关键让“时间”更高效,怎样运用简化管理“人”。
  
 我总结了“一体两翼”和“三个管理维度”,逐步解答以上问题。
  
 1.一体:构建领导者的认知体系
  
 一个优秀的领导,必须在核心点上拥有覆盖队伍的认知体系。一个人的认知要大于一个队伍,大于一群人。这样的领导,才有真正存在的价值。
  
 我跟腾讯总裁刘炽平交流,他说互联网特别像一部武侠史,一群人打不过一个武林高手。你堆再多的人,不如来一个武艺出众的人。本质上,就是这个人,在这个点上的认知体系,超越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一年半前,我见过百度的人,我跟他们说,「今日头条」就是移动上的搜索。他们不以为然,说百度有「今日头条」不具备的即时搜索,「今日头条」离了很远。一直到去年五月,百度才上了信息流。这就是两家产品在认知上的差距。
  
 领导者在核心点上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认知体系覆盖所有人,才值得成为一个领导,才得以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够带领整个队伍走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如果认知错了,即使每天鸡飞狗跳,也做不成真正有效的管理。绩效和期望只是配合手段,核心是必须有这样的认知体系。
  
 所谓认知体系,是在脑海里有完整的认知框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脑海要有一些抽象的框架图,比如简单、差异化、跨界、大趋势,还有时代热点等等。脑海里不断要有这样的框架,看到一个点,就拿这个框架去套。
  
 怎么建立这种框架呢?
  
 首先,对市场和产品的深入了解是认知体系的基础。用产品,抓细节,像用户一样思考问题;
  
 其次,真的要去和市场上吃过猪肉的人多聊天。看看别人在干什么,这很重要;
  
 其三,切忌以听报告的方式建立认知。有些领导,派两个实习生做个调查报告,看一眼,得出一个结论,非常要命。本质上是用实习生的认知取代团队认知。
  
 就像Snap CEO说,Snapchat不是聊天工具,而是改变新一代美国年轻人的沟通方式。现在它把chat去掉了,不再简单做熟人关系,而是围绕摄像头建立内容,这就与Facebook非常不一样了。
  
 Snap让Facebook头疼,不是源于钱更多,或队伍更强,而是源于对社交的认知不一样。今天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谁建立正确认知,谁就脱颖而出。
  
 2.两翼:认知管理的两剂良药
  
 大的认知体系构建之后,具体问题是否有具体方法论作支撑。
  
 比如,事情太多管不过来怎么办?做了那么多总被老板批怎么办?做得辛苦不出绩效怎么办?
  
 对此,我开了两剂良药:
  
 解药一:学会逆向思考,如果花的时间少一半,事情能否做得更好
  
 记得有段时间,我非常忙,各种会议满天飞,效率很低。
  
 我当时就想,难道当年乔布斯会比我更忙吗?归根到底还是我的管理方法不对。于是我不停追问自己,如果我现在让工作时间少一半,能不能做得更好?
  
 当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忙的根源其实就在于自己认为太多事情都很重要。
  
 怎么让管理变得更有效率?本质是减少真正所谓管理的量,增加判断的量。增加帮团队在关键点做决定和梳理目标的量。
  
 核心是转换思维,培养做判断的能力。而不是勤勉工作的能力。勤勉工作只是基础。假设一下,如果只花一半时间,事情能不能做得更好?顺着这个方向想,很多事情就会不断要求去划分优先级。
  
 解药二:战略的略是忽略,不敢忽略,本质是分不清优先级
  
 绝大部分人觉得战略的重心是“战”,其实是“忽略”,“忽略”就是能放弃什么。
  
 不敢忽略,本质就是分不清优先级。怎么去建立优先级?
  
 分清优先级的前提是认知清晰。
  
 你脑海里有一个格局,叫大趋势。要知道什么是更重要的,找到最关键的点,牢牢不放。不是最关键的点,学会妥协和让步。
  
 有时候,我们思维会有盲点。原因在于:视野不够宽,反思不够频。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格局。
  
 什么是中层?什么是创始人?两者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迷恋具体情况,我在努力工作;一个是高低结合,我既能努力工作,又能不断花时间去反思,去判断,去拿到认知。而且清楚知道,低的目的是高。即我的每一个执行,本质上又在建立我的认知。
  
 3.三个管理维度:信息、时间、人
  
 宏观层面,领导者要构建对行业的认知体系。
  
 那么微观层面,执行操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更聪明的工作?怎样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
  
 我从信息、时间、人三个维度剖析管理方法。
  
 先说信息维度。
  
 人的本质就是一个CPU。运算能力再强,没有足够的数据输入也不会有产出。有足够大的信息输入,足够高的反思频度,你才会有足够的信息输出,也才会产生格局,做出正确判断。
  
 搜集信息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持自身现状,而是为了进一步成长获得新能力,使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
  
 信息怎么输入?
  
 第一,深入分析对手。花时间加大信息搜集,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定期遍访行业。了解对手,否则会失去行业认知;
  
 第三,不断招聘行业里的人。他们不仅是来工作的,也会带来行业里的认知。
  
 一个领导者的本质就是做正确的决定。
  
 只要你拿到足够的信息,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执行将容易十倍,矛盾也会迎刃而解。有一句话叫“主将无能累死三军”,执行很难的本质,是没有做出正确的决定。
  
 再来说时间维度。
  
 管理上最重要的资源就是领导人时间,时间的分配,表明了一个领导者对实际情况的优先级判断。
  
 我们经常自认为一件事情很重要,回头一看,根本没花足够时间,没放足够人力,没放足够资源。时间都去哪儿了?
  
 反问下自己:
  
 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构建格局上花了多少时间?信息输入花了多少时间?关键人身上花了多少时间?是不是偶尔想到了,去思考一下,还是变成一种工作习惯?
  
 猎豹最早能杀出来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我们当时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展会,跟各种人聊,建立了对国际App市场的认知。
  
 我作为CEO亲自站台,亲自扛资料,住很远的酒店,转地铁转三次,走路还得十几分钟,听起来都很辛苦。但一有展会,我就会带人去,而且经常是规模性的。看上去花了这么多时间,但实际上建立了认知,找到了简单的切入点。
  
 于是,整个公司的工作都变得简单了,反而为其他事务节约了时间。
  
 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经常有同事问我,你天天管公司,介绍新文章,还玩无人机和王者荣耀,时间怎么用的?
  
 其实很简单。我每天都会想:有哪几个关键的会,关键的人,关键点是什么。
  
 讲完信息和时间,回到人的维度。
  
 一句话:学会通过管一个人达到管一片人的目的。
  
 首先,管理一个人,解决一大片。
  
 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状况,搞一堆人,这个要照顾,那个要照顾。团队初创时,可扁平化。但越往后,越成熟的业务,越要找一个堪以重用的人。重用到什么程度?为了这一个人,能把整个团队重构掉。
  
 要简化对人的管理,找到关键人。
  
 在关键人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把足够的认知传递给这个关键人,让他做一群人的决定。切忌多人平行站位的职责不清。多人负责,容易变成每个人都不满意。给一个人足够授权,职责清晰,简化管理,即便没有达到预期,更换人时他也更容易接受。
  
 其次就是简化目标。
  
 不要给一个人多目标,领导最大的职责是帮员工找到一个简单的目标。这就考验领导,能否构建纵深的行业认知体系,找出那个关键目标,帮助团队简化目标,建立一个正确统一的目标认知。团队目标越简单,越明确,越容易达成一致。
  
 现在我做管理,就简化成“定目标”和“找关键人”。目标要简单清晰,人要能挺身而出,超出预期,一战就要解决问题。
  
 好领导,首先是打胜仗。开战之前,就要有七分胜算。这七分胜,就靠认知。打的就是认知之仗。看上去千军万马在打,本质是两个将领脑海里的战争格局。胜负基本已定。
  
 先胜后战,胜算就在认知。
  
 管理如是。
  
 认知三部曲之三: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一家公司CEO该如何做战略》。应该说,上市以来,我花在战略思考的时间不少。伴随猎豹前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
  
 我曾经说过战略三部曲是:预测-破局点-All in。
  
 破局的单点,被很多人讨论,但预测这件事给忽略了。然而,预测背后就是格局观,怎么理解?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纯粹靠一个单点爆发,已经很难了。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互联网是一片蛮荒之地,需求稀缺,人才也稀缺。只要你投身这个行业,随便找个单点开始深耕。只要你还算努力和坚韧,运气也不太差,就有机会做家不错的公司。
  
 所以,那个时候不需要预测,需要的就是干干干!
  
 于是,我们都觉得自己很牛,以为世界就是这样。我们以为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加班加班再加班,逼疯自己,逼死对手,战争就结束了,却没有意识到——
  
 我们站在互联网这个正确的格局和风口上,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而我们正是那群幸运的猪。
  
 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不连续的。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今天,互联网已经是一个传统行业。风停了,放眼望去,到处是血海竞争,乌压压一片创业大军。
  
 勤奋依然很重要,但聪明的勤奋才是关键。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想清楚,行业里的大风在哪里,并做出预测。
  
 因此,你的脑海里必须有一个对于这个行业越来越清晰的认知格局脑图。哪里已经是过度竞争?哪里刚兴起却没人察觉?三四线城市网民的不同在哪?互联网与哪个行业,以哪种形式的结合会有机会等等。
  
 我们需要在这样的大格局下,在过去积累的认知红利之上,重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制定战略的新打法,去更大的空间,寻找新的破局点和机会。
  
 1.战略认知=格局思考
  
 过去,我讲过一句话,叫“现象即规律”。
  
 现在,我把它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叫“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所有单点都是大趋势下的必然。”
  
 一个现象,它发生的时候,一定有大趋势支撑它。没有孤立的单点,本质都是大趋势下的单点的必然。
  
 以前,我们就站在肥沃的土地上,不用深入思考就可有所作为。今天,挤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思考某个现象为什么突然生机勃勃,它背后反应的规律是什么,怎么利用这个规律帮助自己找到下一个肥沃的土壤,就变得非常关键了。
  
 我曾经一度认为:美国人强调Think Different很有情怀,后来才发现,本质不是情怀,而是为了减少竞争成本。
  
 因为美国创业者们比我们更早进入血海竞争阶段,“勤奋+努力+不要命”已经很难产生质的差别了,才逼迫他们用“更勤奋的思考”来避免高成本的竞争,从而降低失败概率。
  
 创业必须讲究方法论,必须讲究不同情形下的不同方法。
  
 今天互联网的竞争格局,远远不是十年前的样子。我们必须Think Different,而Think Different的前提,就是要有行业格局认知,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下做判断。
  
 所谓战略,就是在这样的格局认知下,找到破局点,制定路线图,投入资源。如果不去建立这样的认知,公司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2.战略认知的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见招拆招,啥热做啥,啥熟悉做啥。
  
 这是懒惰思考,不愿意认知升级的表现。结果就是越做越多,越做越累,越做越委屈。
  
 我拿自己做例子。
  
 一年多前,我跟几个高管反思,猎豹今天是不是做挺多的?我们在过去野蛮生长中,不断强调快速执行,做热点,认为只要做好这个点就会有机会。没有拿整个大趋势,或者叫大格局下的战略,做一个大方向下的可串联的点。
  
 但事实上,整个互联网的竞争加剧比我们想象中来得快。如果每个单点,不是在一个大格局下的累加,以致每个单点都会遇到对手强大的竞争,很难长大。
  
 我们老说战略的懒惰,就这个意思。看到一个机会,扑上去。看到另一个机会,再扑上去。看上去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回头一看,各种方向上布满了各种产品,彼此不能借力,也没办法真正在单点上聚焦。
  
 第二个误区是:做产品的方法论依然停留在5年前,认为抓一个简单功能热点就颠覆格局。
  
 我经常在微博上收到各种私信,说他有个点子,要颠覆腾讯,颠覆阿里,问要不要见他?
  
 我基本不回,为什么?
  
 因为我不觉得存在这样的点。如果20年前,想个网址导航,还有可能成为hao123;几个人在屋子里攒出一个聊天App,还有机会是QQ;逆向一个Dos3.0,写个WPS,一不小心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
  
 但这个时代真的过去了。
  
 移动互联网的App,不稀缺了,越来越少的App可异军突起了。App呈现越来越强的头部效应。而头部的那些大佬们,已经总结了一整套如何面对单点突破的小对手。尽管你精干灵活,但他们会用生态、用流量、用更强大的研发力量碾压你。
  
 只把一个单点做到极致就能创造奇迹的时代,真的过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归根到底,还是以前互联网不被重视,具备互联网技能和认知的人有限,所以你做了,别人要么看不起,要么做不来。
  
 而今天,“互联网就是金矿”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互联网相关从业者,浩浩荡荡。这好像一碗好吃的牛肉面,如果利润很高,如果能做出来的人已经一大片,就更不要提那些巨头们了。怎么办?
  
 你必须结合趋势,结合整个战略思考,把所有东西累加进去。
  
 容易打的仗,已经打完了,要花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构建自己的行业格局认知。在看上去繁杂纷扰的信息中,不断深度思考,加大自己的认知优势,然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到不为人知的机会,趁着大家还不够懂,突然发起战役,全力以赴。
  
 这就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构建这样一种格局思考的能力?
  
 3.举个例子:回顾几个破局点
  
 先拿我自己做例子,回顾几个破局点的思考路径:
  
 怎么产生Clean Master这一个点?
  
 我当时觉得,中国互联网APP水平还是不错的。拉了一个技术同事到美国开会,请了一个挺牛的人介绍安卓。
  
 讲完后,我的同事说,这人水平一般。我想,这位同事虽然狂了点,但说得很中肯。而这位牛人,已经是一家60人硅谷创业公司的CTO。我们做了一些动效给他,他还很疑惑怎么做到的。我发现,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技术代差。
  
 于是,我开始思考,中国App能否走出去?最后我作出了一个大趋势的判断——中国App已经领先全球了,我们已具备这样的基础。
  
 这个判断做出以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包括猎豹上市后,该干什么?
  
 当时我的判断是,移动互联网颠覆格局的机会基本过去了,要想找到猎豹十倍增长的机会,必须从未来着手。
  
 所以那时,我跑硅谷,跑以色列,去世界各地看创业团队。在国内搞傅盛战队,办紫牛基金,只投非纯粹互联网的早期创业项目,想知道年轻创业者在干什么,互联网跨界到底怎么发生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尤其深度学习,开始在很多创业方向中都有体现。它把很多过去跨行业的算法统一了起来,并且效果上有了质的飞跃,这让我非常着迷。
  
 而机器人又是个工具,和猎豹过去做的事情不谋而合。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这就有机会去定义。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去定义机器人的交互是怎样的,人的感受是怎样的?我觉得这个特别吸引我,也符合我的特质。与此同时,能把基于深度学习产生的视觉、听觉技术革命,与机器人产业结合起来,更是今天很少人意识到的巨大机会。
  
 这个行业认知建立以后,执行也就变得简单了。
  
 去年年初,我开始下大力气组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团队。在整个行业暴热,开启人才大战的前夜,我们组建了一支精壮的国际化队伍,还全力以赴研发了产品。很快大家就会看到我们即将发布的AI产品,多少也算领先了业界一步。
  
 回想当初,我说自己要倾家荡产做机器人,很多人还认为我只是蹭个热点,搞个宣传。但把真实情况串起来后,你会发现,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花了足够时间认真思考的。
  
 如同上文所述,这个单点,它不是偶然,而是我整体思路的必然。
  
 所以,一个点不是孤立存在的。你的脑海里有没有一个大格局?这个大格局是什么?这很重要。
  
 4.回到根本:怎样做战略?
  
 首先,脑海要有大格局。大格局就是对这个行业深入的、清晰的认知。
  
 你心中要不断问这个问题——
  
 在这个行业里,什么才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才是下一个趋势?
  
 这样,你才有机会,才能判断这个点对不对。否则,可能消耗了很多人,把什么都投进去,但不形成持续爆发增长。因为它不是大趋势下的点,本质就不该做。
  
 我们需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行业,去思考对手,去观察现象。在获取大量信息后,不断在脑海里做思维推演,去判断。
  
 当然,这些格局认知里,至少你要想到一些关键词,比如全球化、视频、品牌、AI、争夺时长和红利结束等等。
  
 整个行业的大格局,没必要从零开始做认知判断,一些看上去很热门的趋势,选择相信,再去分析背后的规律。
  
 其次,养成格局和破局结合的思维习惯。
  
 高是什么?你的格局,大风口。破局就是找到与众不同的那个点,二者缺一不可。
  
 过去,我们太强调那个单点的重要性了。
  
 大部分人的思维习惯,停留在游击战。有个好想法,做起来。就像游击队,看到有头猪,就抢一把。对手在哪,他们在怎么做?这个领域的趋势会怎样?这个点领先者是不是稍微抄袭下就一样了?基本都不知道,也不去了解。只在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恨不得明天就赶紧实现。
  
 今天,做一个互联网产品就像做一辆汽车。如果你只有对某个功能(比如汽车安全)的好想法,而不去认真思考资金,工厂,产业链,上下游,品牌定位,对手策略,消费者习惯迁移等因素,你认为你有机会超越宝马、奥迪、奔驰吗?
  
 战略,就是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逼迫自我的思考。真正的超越机会,不是来自于在工作时间上把对手逼死,而是在认知深度上先把自己逼疯。
  
 互联网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形势下,做战略的关键点,就在于不断加深自己的认知,找到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那个秘密。
  
 而且,这个秘密所能孕育的机会,要足够大;离现有领先者的区域,要足够远;核心是你能否具备超出对手的、对行业的、与众不同的认知。
  
 基于这个格局认知,为自己撕开一道突破口。
  
 简单一句话概括——
  
 经过充分思考和认真研究后,制定清晰目标以及持续推进的路线图,这应该就是战略的全貌。
  
 同时我也要补充一点:战略是在这个路线图下的势能的累加,不能累加势能的,再有效果的执行,本质都是增加成本。
  
 这就慢慢理解了杰克·韦尔奇说的“数一数二法则”。因为不数一数二,长期没有竞争力,还耗费精力,就不是一个累加势能的点。
  
 如今,猎豹的新Slogan——Make The World Smarter,目标就是要围绕AI方向做累加。
  
 猎豹的路线非常清楚,那就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累加,以6亿月度活跃用户数据为基础,用技术和产品的突进,完成我们整个目标。对目标没有持续、有效累加的事情,都没有意义。
  
 猎豹要做的,是将人工智能跟传统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相结合,产品创新上不断发力,真正做出一些赶超BAT的AI产品。
  
 回到战略,它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战略就是一个杠杆。它让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放大几倍,几十倍。一旦远离这个杠杆,就变成小公司创业模式。关键是,这种创业模式,又比不过真正的创业公司。
  
 猎豹走到今天,重新回到创业,置身于一处——
  
 于大格局之下,寻找新的破局点。
  
 战略如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