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2024-05-09 15:02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单元名称:乐趣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是围绕“乐趣”安排了一下五篇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这五篇课文,其中《养花》《古诗二首》和《山中杂记》要求精读,《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要求略读,这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同时蕴含着辛苦之乐、农家之乐、和谐之乐、学习之乐、群居之乐。本单元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乐趣”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中有许多趣事。只有热爱生活,才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自然之乐。 单元学习目标:
     1. 学习生字词,把握课文大意。了解作者不同经历和不同的心理感受对抒发自己情感的作用。并通过作家绘声绘色地描写理解“乐趣”的含义。
     2. 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以突出人物情感。
     3.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乐趣。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 3.鼓励学生在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单元学习安排
      课题:《养花》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写自读笔记,学习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选材的.方法。学习本文语言自然朴素的方法。 3.独立自主学字词。认字3个,写字2个。
     4.理解“计较、奇花异草、置之不理、秉烛夜游”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写自读笔记,学习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选材的方法。 3. 学习本文语言自然朴素的方法。
      三、学习准备: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了解作品,了解文章内容,自学生字词。)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资料。
     柏合学校教学案设计
      课题:《古诗二首》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 
     1.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
     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学习准备: 
     教师:课文的相关写作背景,课堂练习题。 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课题:《山中杂记》 
      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本科生词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
     继续学习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
      二、学习重难点: 
     理解作者平和心态以及从大自然得到的乐趣。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2.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作者由北京申奥成功,想到自己身为10年的体育记者以及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经历,想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奥运、举办权、水花四溅、嘹亮、魅力、拆除、申请”。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爱祖国、热爱体育、热爱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等的优秀品质。对学生进行有关奥运方面的教育,唤起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的含义。
      教学构思: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本文,理解本文的内容,然后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后练习题中句子的意思。然后小组间讨论交流,集体订正。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补充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奥运会和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疑读,确定精读感悟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这是个什么标志?它代表什么意义?这个标志呢?
     2、 2003年7月13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请同学们看图片,萨马兰奇主席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主办国,你们能谈一谈去年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你的心情吗?(请学生回答,说说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全国人民的心情也是这样激动,让我们看看当时全国人民欢乐的场面。
     3、是啊,多少年的追求,多少年的渴望,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感到激动和自豪。作为一名曾亲临奥运赛场,采访过奥运明星的体育记者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4、出示课题。
     二、读悟品味,激发向往奥运的情感:
     1、 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
     溢彩流光:光彩闪烁流动,形容非常好看
     沁透心脾:欣赏美妙的乐曲,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对待
     锱铢必较:在细微的差别中决出高低
     2、同位议议初读感受。
     3、组织交流: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品悟,把握情感内涵。
     1、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的含义,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的?作者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经历,想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作业设计: 
     1、查找有关奥运的资料。
     2、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6、向往奥运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以朗读为主,抒发向往奥运之情,出示奥运资料,学生读后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延伸,激发爱国之情。
     学生学习内容:
     一、读书讨论,感悟体育精神与奥运魅力。
     1、再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向往奥运的什么?
     2、在作者的向往之中,哪一点也是你最向往的?反复阅读相关段落,然后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3、相机播放申奥录像。
     二、交流收集的资料,深入体会作者的感受。
     1、 小组内的同学间互相交流资料。
     2、 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学生阅读。
     3、 再谈谈你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
     4、 小结:是的,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由“东亚病夫”成为体育强国,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中国、北京,能够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奥运圣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三、再读课文,随文积累:
     1、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优美的句子段落。
     四、写写想象作文《2008,我的奥运》
     1、指名说说自己梦想中的奥运会。
     2、谈谈2008年,你会为奥运做些什么?
     3、学生写作文。
      作业设计 
     1、你喜欢哪些奥运明星?选择其中的一位,与班中的体育爱好者就2008奥运会搞一次模拟采访。
     2、收集有关奥运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 
     6、向往奥运
     体育:相对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客观性
     奥林匹克精神:和平、友谊、进步、发展
     向往奥运,好梦成真——北京申奥成功

3.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乐趣
     单元备课:
     本单元以“乐趣”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课外阅读。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到自然之乐。
     《养花》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www.lspjy.com 分站www.fydaxue.com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4.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r0Ez3A3IJhd6hQvtUxYKg
 提取码:40ug“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签署开展建设合作的一项公益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确保这项旨在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的权威性和高品质,诵读库专门成立了由播音界和语文教育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审核委员会,对每篇课文进行质量把关,确保达到国家规范读音及表达标准。    

5. 六年级语文下册所有课文的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1.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2.匆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fl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课件出示: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②《明日歌》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六年级语文下册所有课文的教案

6. 六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设计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课文,其中10篇精读课文,11篇略读课文。第一单元以“人生感悟”为专题,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第二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第三单元以“深深的怀念”的课文的学习为主,本组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第四单元围绕着“外国名篇名著”,学习了本组课文,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第五单元教材围绕着“科学精神”这个主题,安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释;第六单元教材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专题,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除去第六组,本册教材共有五个语文园地,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全册共安排了三次“资料袋”,五次“阅读链接”。
      三、全册教学要求: 
     1、本册要求会写80字。会使用字典和词典,有一定否认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细心观察,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8、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文章的阅读,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清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9、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的培养,浏览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
     10、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用普通话,注意语言美。
     11、习作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3、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4、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5、文言文中古今字义不同时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
     6、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7、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时,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表达方法不同。
     8、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作者融入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9、领悟课文让人感到的地方,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
     10、在经典故事中,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感受人物的栩栩如生。
     11、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1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五、课时安排: 
     一单元 13课时
     二单元 13课时
     三单元 13课时
     四单元 13课时
     五单元 13课时
     六单元 13课时
     古诗词背诵 14课时
     综合复习 13课时
     共105课时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学习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模式,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要不断更新旧知,做永不枯竭的源泉。
     二、上好课,备好课。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备好课,进行创新性教学,有创新意识,不受经验和套路的束缚,不墨守成规,在教学中要独辟蹊径,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思路,选择教学方法。
     三、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抓好学生的习作训练。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力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成长,多读书,充分利用阅读课,结合蓓蕾读书工程的实施计划,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训练学生善于积累,有话可写,方法灵活,新颖,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

7.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夸父精神的可贵,感受神话传说的神奇。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学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师板书)
     2、指名读,正音。
     3、你对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题〈夸父追日〉。
     (对,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手杖虞渊伏身渭河
     瀚海颓然抛出咕嘟
     雄心壮志奉献精神
     追求光明奋勇前行
     (形式:齐读、个别读、领读等)
     3、默读填空。
     神话写了夸父()太阳,()虞渊,
     夸父倒下变成(),他的手杖(),
     目的是()。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感受神话。 
     1、同桌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找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写写感受。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⑴、出示古文《夸父追日》与课文进行对比,感受课文的魅力。
     《海外北经》里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理解其意。)
     ⑵、找一找课文中丰富又夸张、神奇又富有想象的句子。
     如:“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
     “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写夸父为了解渴。
     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
     ⑶、感受夸父精神。
     从夸父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四、复述课文,评价补充。 
     1、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2、各组推选代表和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总结。 
     再读古诗,你想对夸父说什么?
      六、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3、写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课始,以“声”激情诱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与朗朗地读又与有音乐烘托伴奏的朗诵,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带给人的内心体验都是不同的。文章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前的风平浪静与潮来时的惊涛浪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水由远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浑有力的交响乐伴以激情昂然的朗诵,使学生入其境,动其情。
     准备一段由缓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缓渐弱的交响曲。以“舒展缓慢”吻合潮来前的平静;以“欢乐抒情”衬托人们观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壮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气势。
     (二)课中以“像”释疑解惑。
     学生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从目睹这样雄伟壮丽的大潮之景观。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又无类似经历可以借鉴,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象造成困难。因此,需运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创设情境,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从《神州风采》里的“海宁观潮”一片中截取有关片断,按潮来时开始还是风平浪静到有声无“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渐近,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白浪翻滚,如同一道城墙”;更近,犹如“战马飞奔,坦克轰鸣”的顺序组接。录制两遍。第一遍按由远及近,将潮水的“如线”、“横贯江面”、“如墙”、如“万马奔腾”的四个画面各定格6秒,以便使学生有时间看清楚并将实际景象与课文里的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衔接对号”。第二遍不定格,使学生对大潮由远及近的推进变化、发展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三)以“读”促思通文。
     朗读是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检查理解的手段,更是以文悟道的途径。《观潮》从声、形、色三方面描绘赞美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形象鲜明,富于感染力。有感情地诵读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能更好地受到感染。
     读,应求形式多样,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要根据不同段落的学习内容、训练任务、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读法。默读,利于思考;朗读,助于理解;齐读,训练面大;自由读,灵活主动;个别读,“以点带面”便于指导。读,又不能走形式,明确读的目的,提出读的要求,求得读的成效。要以读引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
     这堂课的教学,采用下列读法:
     课始:教师范读激情;课中:自学时默读,理解中自由读,理解后感情朗读;课尾:个别读、齐读相结合。
     (四)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结构力求体现“教为主导、生为主体、学为基础、思为核心、‘道’贯其中”的整体优化结构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做到“三动”和“三个保证”。
     三动:动脑思考;动口读说;动手画批。
     三个保证:在学习的中心阶段,即高潮处,关键处,难点、重点处,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议;保证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保证学生自始至终在课堂上过着愉快的精神生活。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教学重点: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
     突出重点的方法:
     (1)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
     懂得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
     (2)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
     懂得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
     (3)重点理解比喻句。
     引导学生分清本体与喻体,即把什么比作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它们的作用,懂得这样比的真正含义。
     (4)运用电教手段——录像,创造情境,激发情感。放录像—画批—讨论—朗读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将看、想、说、读有机结合。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说”、“读”、“思”互促。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文3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正确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与学法设计 
     一、彩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退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
     二、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
     三、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当时的实景,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二、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一)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三、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一)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调查)
     第二段:(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
     (3)新娘从哪里来?
     (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二)再读课文,深入讨论
     1、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
     (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
     (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子的人家纷外逃。
     (4)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2、联系句子理解“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想象当时邺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3、学生动手划词,结合讲解巫婆、官绅、眼睁睁“等词。
     4、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依据。
     (三)将计就计,惩办巫绅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1)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2)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3)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迫使官绅的骗局。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
     (这个问题,是课文难点所在。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起来。为以后兴修水得,打下坚实基础。)
     3、体会西门豹不说一个“杀”字,不提一个“打”从从容容、惩办巫绅,破除迷信的从政本领。
     4、朗读第十自然段,深究重点词语。
     (1)“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中的“站满”和课文前面的哪些描写不一致?
     (2)“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土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了什么?
     (3)小结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
     (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的三个“不”字读得诚恳些;把“另外……送去”读得正经些;“把……说一声”读得强狠些;把“抱、投、催”几个动词读得坚定有力些。)
     6、指导按提纲复述课文第二段内容。
     (四)讲读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思考:漳河年年闹旱灾,西门豹是怎样解决的?
     3、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板书设计 
     示例一:西门豹→调查摸底→破除迷信↓↓受到爱戴→获得丰收→兴修水利
     示例二:原因首恶者摸清底细调查了解
     受害者漳河情况西门豹破除迷信迎接新娘惩办巫绅惩治巫婆巧妙惩处官绅兴修水利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故事。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精彩的图片,大家想看吗?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这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齐读)
     3、释题:追日(追赶太阳)让生质疑: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章。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波浪线把能解答三个问题的有关语句画下来。
     2、交流画好的句子。(顺便检查画的是否准确,读得是否准确、通顺。随即指导读词“虞渊”“瀚海”“渭河”“颓然”)
     为什么追?——每天夜里,……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为什么?)
     怎么追?——于是夸父拿着手杖……夸父就追到了
     追到了没有?——第三节、第四节有关语句。
     3、能不能用自己简单的话来连起来回答这三个问题?(指导概括主要内容)
      三、品读第一段,感受夸父追日的强大精神之柱。 
     1、夸父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段,划出句子。
     2、交流:
     课件出示:“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⑴指名读。
     ⑵引读:
     师:是呀,夸父对光明是那么的渴望,当夜幕降临,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阳,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师: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⑶同学们,来吧!让我们一起读出夸父的心声,呼出他对光明的渴望?
     生齐读:“我不喜欢……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⑷读着这样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
     课件出示:我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勇敢向往光明)
     四、品读第2~5段。
     过渡:是呀,在字里行间,我们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动了,更被这些神奇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让我们再次随着这些神奇的语言文字走进故事2~5节。
     1、默读2~5节,边读边思考夸父还神在哪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句子一:
     课件出示:“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⑴指名读,夸父“神”在哪里?
     (跑步速度快)
     ⑵抓“一眨眼”“像风似的奔跑”体会夸父速度快:
     爸爸的汽车在告诉公路上行驶,如果以每小时100公里来计算,两千公里得开多少小时。(20小时)
     整整要开20小时,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真神啊!把这份感受读出来吧。
     ⑶还有哪里看出夸父跑得快。
     (像风似的奔跑)
     ⑷此时,所有的感受只在一个“读”,来,一起读出夸父跑步的速度。
     ⑸创设情境:
     夸父,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这么急?
     预设:因为太阳就要落山了。
     3、是呀,因为夸父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个目标:
     课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生齐读)
     4、不知不觉中,一个“神”已深深印在我们心头,夸父还“神”在哪里?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⑴指名读,夸父“神”在哪里?
     ⑵拓展黄河、渭河资料,抓关键词“霎时间”体会夸父之渴。
     ⑶指导读。
     5、是呀,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他不顾疲惫去追赶太阳,那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支撑着他。
     读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
     )的夸父。
     6、夸父还“神”哪里:
     出示:“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塞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⑴指名读,夸父遗憾什么?
     (没有追到太阳、没有把光明留住)
     ⑵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遗憾、对光明的渴望都化作这最后的奋力“一抛”上,这一抛,都抛出了什么?
     (这一抛,抛出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这一抛,还抛出了鲜美的桃子。)
     ⑶引导:孩子们,传说夸父是古代部落的一个首领,这个部落特别奇怪。一年中只有两个月,天上是有太阳,其余的`十个月,人们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所以夸父是那么想把太阳留住。那么这一抛,夸父还想抛出什么?
     (根据生回答板书:希望、光明……)
     ⑷指名读。
     ⑸难怪大地和山河在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连太阳也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送给这位追求光明的勇士。让我们带着满心的敬意读读夸父的最后一瞬间。
     (齐读)
     ⑹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一抛还抛出了什么?
     读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
     )的夸父。
     7、练笔升华:夸父,我想对你说……
     写一两句话,佩服夸父的决心及毅力、还有做事不半途而废的精神;永远秉持着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艰难的精神;追求光和热,契而不舍;“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生命不息,追赶不止;学习上也应该有夸父不断追赶的精神,使自己不断进步。
      五、拓展延伸。 
     1、《夸父追日》这则神话故事出自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海外北经》,想学看看这本书中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吗?
     出示: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读一读,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古文的意思。
     2、以晋代诗人陶渊明称赞夸父的古诗作结: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竟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文5      教材分析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群众发展经济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古代官的形象,赞扬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西门豹通过调查得知邺地贫穷的原因;然后重点写西门豹巧破迷信,最后写西门豹发动人民兴修水利,使庄家年年得到好收成。
      选编该课文的目的: 
     1、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2、使学生从小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学情分析 
     1、本班有48位学生,有6位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有12位学生学习成绩良好,有10位学生学习成绩合格,其余的都很差,有的连写字都还不会。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少,平时不愿交流。平时的作业或测评,及格率几乎不超过60%,将近有10个学生平时成绩在10分上下,甚至有的要从基本的识字、写字开始。为此几乎所有的都得从头来。
     2、形成这样的原因:(1)原任课教师不重视。(2)学生的资质差,有弱智的。(3)学校与家长缺少沟通,使认识上产生距离。
     3、如何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由于学生基础差,不易理解)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的难点是:知道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20xx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20xx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8. 六年级的语文教案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要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1)、首先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结合专题学习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
     (2)、教学时注意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防止人为拔高或离题万里地发挥。
     本册教材大多数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关注人文内涵,体会思想感情,是学习课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是,人文内涵的开掘要适可而止,不可脱离文本,更不可不顾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应当是教学课文的主要依据。本册教材课后题主要体现以下学习要求:
     指导朗读、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