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的经济影响

2024-05-17 01:47

1. 美国经济的经济影响

缺钱的时代,吸引资金是重中之重 。很多人希望美国推出QE3,这是遥远的希望,就像驴子鼻子上挂着的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美国正在全方位打造本国经济,以增强对全球企业与资金的吸引力。手段包括攻击,包括增强自身吸引力,包括改变经济模式。攻击他国的手段包括制造贸易壁垒,监管全球金融机构,监管全球主要公司。贸易壁垒、补贴取消,已经让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集体陷入破产边缘,风一吹就倒。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其中江西赛维和尚德电力破产的可能性最大,两家龙头企业如此,其他企业的命运可想而知。 产能过剩是一方面,美国的双反与欧洲取消补贴,对中国出口主导的多晶硅行业是釜底抽薪。政府在大型多晶硅企业身上绑上两条资金缆绳,面对低迷的市场无济于事。贸易摩擦增加,壁垒上升使企业隐形成本增加。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回归本土。《华尔街日报》报道。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教授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调查的美国企业中,有14%的企业明确打算将部分制造业务搬迁回国。这些企业的规模各不相同,年销售额低至2,000万美元左右,高至250亿美元以上,大多数超过10亿美元,企业对 “回岸”策略产生浓厚兴趣,他们愿意回到本土寻求安全保障。美国加强了对全球金融机构的监管。欧债危机打击了惟一可与美国抗衡的全球流通货币。伦敦同业间拆借利率被报价行操纵的丑闻,美国、英国、瑞士等国联合调查,让全球投资者不寒而栗,欧洲的金融税收、打压对冲基金以及金融丑闻,已让欧洲成为资金的流出地。8月6号,英国《泰晤士报》称,石油巨头壳牌的财务总监亨利日前承认,虽然公司被迫保留部分资金来应付在欧洲的业务运作,但公司已将150亿美元的现金转移至美债及美国银行存款等非欧元资产。而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新调查报告,在向欧洲银行提供贷款的美国金融机构中,已有超过半数的银行决定继续收紧信贷标准。在接受调查的22家为欧洲银行提供贷款的美国银行中,一家银行表示,第二季度起大幅收紧了对欧洲银行的信贷标准;另外13家银行表示,二季度在某种程度上针对欧洲银行实施了贷款控制。据西班牙对外银行与桑坦德银行2012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当季两家银行存款额均环比下降1%,其中跨国公司与投资银行存款却大量流失。至于经营业绩尚可的渣打银行,由于涉嫌为伊朗政府洗钱长达十年,金融高达2500亿美元,罚款是金额的一成,相当于该行的8年赢利,汇丰则被指控监管不力。如此一来,欧洲金融的两大杀手锏,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英国金融城,遭受沉重打击。这样的打击还将随时而来。需要注意的是,渣打与汇丰是香港持牌银行,对港币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新兴市场经济体已无还手之力。或者经济紧缩,或者通胀处于高位,却不得不降息,所谓的金砖四国逐渐退去金色,而还原出砖头的本色。巴西、印度等国的货币兑美元处于历史低位。路透社报道,俄罗斯经济部副部长Andrei Klepach8月6日表示,俄罗斯政府可能要将2012年净资本外流预估上调一倍,到500亿美元,市场分析师预计外流资金高达650亿美元。俄罗斯资金外流为805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2008、2009年,俄罗斯资金外流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出现双向波动,流出增加。国家外管局表示,第二季资本和金融项目由第一季的顺差561亿美元转为逆差714亿,上半年出现203亿美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含净误差与遗漏)。虽然常规项目资金来往正常,但大规模的资金外流以投资等方式出现。美国成为吸纳货币的海绵。7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5月份美国国际资本净流入高达1017亿美元,4月份则为净流出82亿美元。指数也反应了这一点,新兴股市指数从2010年初以来几乎是持平,而同期间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则上涨了25%。西方投资者继续投资新兴市场的债券等,但以硬通货币计价,进行短期投资,以获得最大收益。通过企业回流、吸引资金、打压其他货币等方式,美国不缺钱,缺的只是经济恢复景气的时间。美国当然不会希望其他重要经济体崩盘,但他们可以借助这一波全球债务危机,恢复美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绝对话语权。在此期间,日元、瑞郎兑美元维持强势,但日本早失去了与美国抗衡的能力,瑞士从无争霸金融的野心,加之存款保密制度被撕毁,瑞士金融业在美国掌心。美国是块资金海绵,没有必要推出QE3。除非欧元区崩盘,否则美国可以大声叫嚷着,为欧元鼓劲,而自己不必掏出真金白银。

美国经济的经济影响

2. 分析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美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GDP总量从二战后一直稳居第一,上世纪70年代其经济总量一度达到世界总量的2/3。现在美国的发展速度比不上发展中的国家,但其老大的位子,短期内也是不可撼动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绝对的优势,打个比方来说,美国对于全世界就好比中国政府对老百姓,美国现在就是各国的政府,全世界都要用美元作为流通工具,老百姓都要用人民币作为流通工具,这两者是一样的。政府在非常时期(这个非常时期大家可以充分的想象一下,可以回顾一下历史这在就不明说了)会大量的发行钞票,结果货币信用降低,恶性通货膨胀发生,进而导致政府财政吃紧,加速发钞。
现在美国就是明摆着掠夺世界各国的财富,第一直接贬值各国的货币储备,第二拿着美元到世界各地投资。
可以预见布雷顿森利体系正处在加速崩溃的过程中(在此我大胆且不负责任的预测一下,石油在十年内将有破500美元的机会)

3. 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是金融机构、家庭消费借贷率都太高,而且没有得到很好监管。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因长期坚持严格的金融监管,保持了金融稳定。

  要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我们的基本想法就是一定要回到基本面上去。比如说,我们对公司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银行业改革开放,对于大的"敞口"更加注重监控,以及资产的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中国对外开放已经30年了,我们很多时候意识到,我们的"老师"做的不见得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必须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现在发生的金融危机是全球性危机,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这需要国际合作。从这场金融动荡一开始,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就以友好和坦诚的方式向有关国家监管机构提供了信息。“此外,世界的实体经济肯定会受到来自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包括美国、整个亚洲、欧盟都会受到影响,不过影响的程度如何就取决于我们这种"快餐"和"精心烹调"之间的平衡,7000亿美元的救市肯定会带来信心,但是如果只是靠着一揽子的救市计划是不够的,有时候在享受快餐的同时,中国这种精心慢慢地烹调的食品会带来很好的享受。

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4. 美国经济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也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自2006年底起,每年两届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轮流在中美两国举行。到今年6月份,已是第四届。在民间,中国的投资者,已经开始习惯用全局的眼光去洞悉股市的行情波动,去年发生在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更成为中国民众热议的话题。

人们关注美国经济,实际上是看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次级债危机如同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正在引发一场波及全球的财富退潮。具体到中国经济而言,美国经济波动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近日,记者走访了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以及著名财经评论员侯宁先生。

“美国打喷嚏,中国就感冒”

《环球人物》:对于现阶段中美经济的关系,曾有人用“美国打喷嚏,中国就感冒”来形容,那么您认为美国经济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赵锡军:首先,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政策的变化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比如,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都将通过影响中国出口行业,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次,目前比较明显的,就是美元贬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美元贬值后,一些以美元计价的原材料价格将大幅上升,无疑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成为推动中国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美国市场出现疲软后,全球很多投资者都将手中的美元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而中国良好的经济环境,成为国际投资者青睐的对象,于是,大量热钱涌入中国,给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侯宁:中美两国经济已经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对中国影响最直接的,是中美贸易和中国对外投资,间接冲击的是中国银行业和股市。但由于中美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来往最多,所以,中国外贸对美国经济的依赖也最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发现,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最大地体现在两国贸易上。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中国对外进出口额大幅下降,中国境内的大量制造型企业也面临破产。当然,离开了“中国制造”,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也遭受空前困扰。中美贸易往来事关两国经济发展、企业生存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慎重对待。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则更具体地说明了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的影响。

《环球人物》:能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为例,具体谈一谈吗?

赵锡军:可以从贸易、投资两方面来看。从贸易角度上看,次级债危机通过影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进而影响到消费市场,造成需求下降,这会波及到中国的出口行业。出口企业销量减少后,利润下降,就业减少,最终必然造成中国经济下降。在投资方面,次级债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进而导致中国在美国投资的资产以及外汇储备大量缩水,使我国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蒙受资产性损失。还有一点不能忽视,次级债危机导致美元资产缩水后,很多投资者会把资金投入到投资回报率更高的中国,影响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

《环球人物》:那您认为,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是越来越大了呢?

侯宁:我们不妨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改革开放后,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经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解放思想阶段。在1990年前,美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属于观念博弈型。计划经济导致的经济困境使我们意识到它的不足,这便有了股份制改造的探索;第二,市场试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证券市场的诞生,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说完全照搬了美国经济,但至少其影响力远大于中国的自我摸索;第三,市场和政府管制博弈阶段。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为起点。在这一阶段,美国经济不仅从发展模式和虚拟经济领域,而且在外贸等实体经济领域,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中国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但也发现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挑战和不足。至此,中国虽然仍受美国经济影响,但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股市能间接影响中国股市

《环球人物》: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之间会相互影响吗?

赵锡军:两国股市之间确实呈同向变化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投资者同时在中美两国投资。如果股市行情不景气,他们可能同时在两个市场收回投资,于是便加剧了两个市场的不景气状况。同理,如果两个市场行情都很好,他们可能会同时在两个市场追加投资。

另外,国内很多企业通过H股在香港上市,吸引了很多投资,包括美国投资者。美国市场的变化会通过香港,传递到中国。目前,这种影响越来越密切了。

尽管两国股市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这种相互影响,不能够在数量上明确界定。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美国股市上涨1%,中国就上涨1%,美国股市下跌1%,中国就将下跌1%。

侯宁:我曾断言“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早在股市之外”,意思是说中国股市的发展除了受制于内因之外,一定时期内,美国等国际股市、汇市、油市的涨跌也已经能严重影响中国股市。近期美国股市大跌,直接压制了中国股市的反弹空间;而美国原油期货暴涨,则通过影响中国经济基本面而间接施压于中国股市。这就是中国投资者不得不密切关注美国股市、油市和汇市的原因。

《环球人物》:目前,国内对于“国际资本不断流入中国是福是祸”,这一问题争议不断,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赵锡军:国际资本分为短期资本和长期资本。长期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收了大量的国际资本,这对我们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当短期资本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带来经济波动。

短期资本也就是游资,他们进入中国只为寻找一些短平快的投机项目,赚了钱就会撤出去,造成资本的大进大出。资本大进的时候,为某些行业带来泡沫;资本大出的时候,则会造成这些行业的萎缩等等。因此,要避免国际游资的大进大出,引导国际资本平稳进出。

全球性衰退,中国很难“独善其身”

《环球人物》:当前,美国以及全球的经济普遍都不景气,中国该如何应对?

赵锡军:在目前全球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全球经济衰退,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就中美两国而言,美国消费水平降低后,就会影响到中国出口市场。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想办法让我们的企业扩大出口市场,把在美国市场上减少的出口在其他市场上补回来。另外,当我们一种商品卖不出去之后,我们可以改为其他商品,也就是改变我们的贸易结构。通过这两个办法,降低美国经济不景气为中国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并非只是依赖于出口,而是来源于出口、投资和消费三个方面,所以,我们要协调好三方面的比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侯宁: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以及中国国内通胀等因素,“中国制造”的集中地“珠三角”和“长三角”正日渐萧条,“中国制造”的出口逐渐减少;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不再那么廉价。在目前美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为了缩减成本,美国可能会把制造业中心、进口中心向越南、印度等地区转移。这对一些中国企业而言,便意味着停工和工人失业。我们必须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度过这场危机,才不至于在美国经济衰退的时候最终出现“美国衰退、中国埋单”的局面。

《环球人物》:前不久,索罗斯在《金融市场新典范》一书中指出,虽然全球经济不会发生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但可能出现极其漫长的全球性衰退。您认为未来中美经济的走势会怎样?

赵锡军:未来两三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进入经济发展比较艰难的时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慢;另一方面是通胀压力比较大。美国前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不超过1.5%,但是价格上升则达到4%。这说明,美国经济出现了负增长,对所有的美国老百姓来讲都是收入减少,花的钱却更多了。

中国则不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上半年达到了10.4%。但是我们也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上半年CPI达到了7.9%,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减去物价上涨速度后是一个正数,这表明我们的经济是增长的。这与美国的经济负增长是不一样的,我们面临的情况是高增长高通胀。

侯宁:美国这次因次级债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是二战以来最深刻的一次,美国每个家庭平均欠债额已经超过了14万美元。所以,次级债危机可以说是对美国透支型生活哲学的一次“清算”。可以预见,美国经济未来两三年内都将处于低迷状态。当然,对中国经济而言,也面临历史性转型的问题。能否利用自身现有优势,借美国经济衰退之际化险为夷,也是有机遇、有挑战的一道新难题。但在此之前,我想有一点是我们必须做的,即不要存侥幸心理,一定要树立忧患意识,把困难摆足想够,而不是一味地希望“独善其身”。(

5. 美元对于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宣布降息对美经济有何作用 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美元对于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6. 美国的经济衰退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就会引起世界对美元的信任危机,而一个国家的货币是体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标准之一。如果美元发生了信任危机,那么使用美元的国家就会减少,那么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随着下降,那么美国的国债就会很难还清了。

美国的经济衰退后,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国内的资本市场会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会影响到美国的就业问题,进而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那么经济危机就不单单是只影响美国了,就连世界也会受到影响。

美元是世界上通用范围最广的货币,所以在全世界的银行中都有大量的储备,如果发生了美元的贬值,那么国际上以美元标价的商品的价格就会疯涨。那个时候离爆发通货膨胀就不远了,跟着就会造成全球的经济动荡。就单单从目前的稀有能源——石油来看, 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对石油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美元的价值下降,那么购买石油的价格就会非常高了。

就以目前的美国国债情况来看, 估计离经济崩溃也不是很远了。如果美国想要缓解这个危机,那么美国就只有增加货币的流通量,通过一些技术性的违约来放缓压力。但这个违约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说是“盗取”世界的财产,如果美国这么做了,那么美元的价值就会变得不稳定,一旦发生危机,就会更加的严重。

7. 什么是美国新经济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何

美国新经济是以商业周期淡化为特征的经济。90年代以来,美国的商业周期仍存在,经济运行有扩张期和收缩期,衰退还会发生。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经济 ,其关键成因是信息革命 。

美国的“新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远远超出战后美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期限, 成为战后美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人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重组”,美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仍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 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降至3O后, 至今未见反弹,1998年仅为1%.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来的2%,1997年第4季度,该指数仅增长了1.5%,全年则为1.8%,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一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90年代却增长缓慢,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由于克林顿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亿美元逐步减少到1996年的1168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国实际联邦财政赤字仅为226亿美元.1998年2月,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平衡方案,力争到1999年消除联邦财政赤字,而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实现了728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什么是美国新经济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何

8. 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素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状况普遍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中国,无疑将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引擎。因此,目前全球对中国经济前景也感到越来越乐观。

近期,美媒报道就曾指出,中国“十四五”规划预计将围绕技术创新、经济自力更生和清洁环境等多个重要问题展开,而在新蓝图的指引下,如果中国经济能坚持近些年来的发展轨迹,预计未来10年内将赶超美国。

不过,按照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的预测,中国赶超的步伐可能还将进一步加速。


周三(10月28日)最新报道显示,在2020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林毅夫表示 ,由于具备3大优势,2030年前中国经济仍有每年增长8%的潜力。而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在正常年份中国也将保持6%左右的增速,比其他国家的增速高3%。

林毅夫称,中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其一,中国在传统产业具有“后来者”的优势;其二,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和万物互联等新产业上具有“半道超车”的优势;其三,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

他认为,只要中国能充分利用好这3方面的优势,那么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未来中国经济仍能保持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林毅夫首次做出这一预测。早在去年11月,中国新闻网就曾报道称,林毅夫认为在2030年中国经济具备每年8%的增长潜力。而在受到疫情的冲击后,他仍未改变这一预测,可见其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仍未改变。


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呢?事实上,虽然美国仍面临着疫情的困扰,但是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今年三季度美国GDP将暴涨30%,美国经济实力可见一斑。因此,未来10年中国经济是否真的能赶超美国,目前仍是未知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