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内容

2024-05-07 06:47

1. 大班科学活动内容

(一)目标

1. 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 喜欢观察、动手操作和实验,积极寻求答案;

3. 初步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能用比较、分类、测量等简单方法探究事物;

4. 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

5. 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二)教育要求

1. 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2. 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3. 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4. 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5.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形状和数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概念;

6. 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7. 鼓励幼儿用语言和非语言等多种方式来反映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三)指导要点

1.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2. 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3.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大班科学活动内容

2.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的教案

    《下落的物体》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活动准备: 
    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以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
    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
    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
    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
    请幼儿猜一猜:“如果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
    提问:“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麽现象?为什么?”(轻的快,重的慢)
    3.幼儿自由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
    要求:(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
    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
    教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
    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
     (二)、探索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
    请幼儿猜一猜:谁落得快?
    2.幼儿动手试一试
    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三)、探索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 www.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
    (2)猜一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
    2.实验。结论是:同时落地。
    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
    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
     《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 
    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 
    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 
    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
    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绳子的用途》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3.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科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关节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体四肢主要关节及名称,感知关节的运动功能, 并体验运动的快乐。初步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与同伴合作学习,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模仿能力及思维能力。
    3、引发幼儿对人体的好奇心,体验发现和探索问题的乐趣。
     活动背景 
    “有趣的关节”这节活动课是围绕《我们的身体》这一主题活动而生成的。通过平时对孩子们的观察,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喜欢对着镜子做千奇百怪的动作来自娱自乐;音乐响起时,孩子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翩翩起舞;他们在运动时时常会问“人的手臂、腿为什么能动呢?”如何引导幼儿发现人体肩、臂、手、腿和足会动的奥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呢?为此我想到了孩子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有趣的关节”这一以科学为主要领域的综合主题活动。本活动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和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在趣味浓厚的游戏中去发现“关节”、认识“关节”及了解“关节”在人体中的作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 “人体关节”课件、欢快的音乐、《健康歌》
    2、关节会活动的木偶娃娃一个
    3、幼儿操作用具:人体关节图5张,记号笔、印章、小贴画等
    4、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四肢各部位的名称(如肩膀、胳膊、膝盖、手腕等)
    活动过程
     一、创境激情 初步感知 
    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自由舞蹈,活动全身。教师引导幼儿在跳舞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身上会动的地方,并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二、 尝试体验 发现探索 
    1、导入:出示木偶,教师操作让木偶动起来, 鼓励幼儿大胆模仿木偶动作,并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木偶(或自身)什么地方在动?怎么动的?
    2、对比游戏----双手摸
    通过双手摸自己的五官等部位,在对比中让幼儿发现“关节”——引入“关节”这一概念
    3、幼儿通过对自身的充分体验,找一找身上有关节的部位。
     三、 合作交流 强化认知 
    1、幼儿分成五个小组,分发人体关节图,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人体四肢的主要关节处做上记号。
    2、请幼儿演示“人体关节”课件,引导幼儿认识四肢主要关节的名称,让幼儿感知各部位关节的运动方式。
    3、评价小组交流结果。
     四、 情感渗透 深化主题。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实验观察 : 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五、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科学活动

4.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怎么开展

 在实施科学  教育  活动过程中,我们更要做充分的准备,不仅包括物质准备还包括心理准备。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和水之间的关系,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教师:红色的饱和糖水、透明水。
  幼儿:抹布人一块
  第一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
  第二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
  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
  第三次操作:红色的饱和糖水(每组一份)
  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普通的红色水、透明的水(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  魔术  ,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导入,幼儿猜测。
  教师:今天谢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请你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教师实验。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慢慢的将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能不能变成两层?
  二、幼儿尝试探索实验。
  1、试一试。
  教师: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神奇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2、讨论:
  教师:小朋友,你们成功了吗?
  教师:为什么你们没有成功呢?(想一想,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三、出示神秘的添加物“糖”,幼儿再次进行探索。
  1、出示糖。
  教师:因为老师的水里加了一种的东西,而你们的水里没有,是什么呢?(糖)
  教师:老师的水里加了糖,可是你们看到糖了吗?糖去哪了?
    总结  :糖都溶解在了水里,所以我们看不见。
  2、幼儿进行探索实验。
  教师:这一次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材料再来试一试吧!
  3、讨论。
  教师:孩子们,这次你成功了吗?
  @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和大家分享成功的  方法  )
  @没有成功。为什么加了糖还是没有成功?(幼儿讨论)
  总结:放很多很多的糖。
  四、出示红色的饱和糖水。幼儿进行探索。
  1、出示饱和的红色水,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放了很多很多的糖的红色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老师的水很粘稠。
  2、幼儿实验。
  教师:让我们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放很多很多的糖,水变得粘稠的时候再来试一试吧!
  3、讨论。
  (1)教师:这次成功了吗?
  (2)教师:为什么加了糖红色的水会沉下去呢?(幼儿讨论)
  小结: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溶解在水里,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红色的水里放了糖能变成两层。如果放入盐会发生什么
  呢?如果在透明的水里放入糖又会发生什么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吧!最后,自己把桌子收拾干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骨牌的倾倒与路线、排列、间隔有关。
  2、能够通过观察、合作、比较,大胆的进行有目的有规律地探索。
  3、培养幼儿主动积极的  学习态度  ,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张路线图、两张记录表各5份、骨牌若干数量、笔、投影仪、课件、录像、地垫。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木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积木,想玩吗?去玩一玩。
  二、老师演示推多米诺骨牌,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排出8块,轻轻推第一块,你们猜这些积木会怎样?是这样吗?我来试试。你们想玩吗?
  三、幼儿玩多米诺骨牌。
  1、你成功了吗?为什么会倒?你的为什么没有倒?
  2、幼儿再次玩。排成弯的。
  出示两条线,大拐弯和小拐弯。讨论哪种更容易倒。
  四、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1、看图片。
  多米诺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弯的,还可以排成各种图案呢,看。你们能排出  其它  的图案吗?
  2、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交代要求:我们一个人的木块不够,怎么办?怎么合作呢?找好朋友,5个人一组,选一个组长,讨论排成什么图案。最后请他来介绍后并且推倒。
  五、游戏:人体多米诺。
  生活中除了用积木,还可以用  麻将  牌、硬的香烟壳子来玩多米诺。更有趣的是还可以用我们的人体当多米诺骨牌呢。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师和幼儿一起  说说  、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1)做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5)清香空气(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用送点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各种叶子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了解叶子的不同特性及作用。
  3、激发幼儿想象,创编叶子飞舞的动作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4、激发幼儿对植物的热爱,发挥想象来创作美工作品。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叶子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叶子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2、了解不同形状的叶子的不同特性作用。
  3、能用不同形状的叶子进行美书创作。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植物园,收集各种落叶。
  2、录音机、磁带、彩条、大画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小朋友你们喜欢叶子吗?(喜欢)你们想了解叶子的秘密吗?今天我们就和叶子做朋友,一起来认识它,了解它。
  二、观察接触各  种植  物的叶子:(把幼儿分五组,每组摆放一蓝叶子供幼儿自由选择)。
  1、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叶子都一样吗?”给幼儿自由谈论的时间,相互交流、分享  经验  。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叶子的形状像什么?同时让幼儿在白板上用线条画出叶子的轮廓,进一步熟悉叶子的外型。
  3、组织幼儿观察松树和银杏树的叶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用处,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串叶子,做挂饰。每个幼儿拿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固定在彩条上,挂在脖子上。
  三、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教师交代游戏的规则: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可拍手自由动作,去寻找与自己有同形状叶子挂饰的同伴,当音乐停止时,相同叶子挂饰的幼儿要站在一块,可两人一组,也可三人、四人一组,游戏进行2—3次,每次可鼓励幼儿寻找更多的同伴。
  四、创设情境,随音乐的旋律,表现叶子的飞舞:
  1、教师:“一部分树木和植物在秋天时,叶子会伴着秋风渐渐的飘落,你们见过飘落着的树叶吗?那是什么样的?”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模仿被风吹起的落叶。
  2、欣赏音乐幼儿自由表现。
  根据幼儿的能力教师可用语言情境随机启发幼儿表现各种动态的叶子(如:轻轻用手或身体的摆动表现叶子随微风忽忽悠悠的飘落,急速的扭动或打圈表现叶子被大风吹的乱舞,静止的造型表现叶子静静的躺在地上……)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5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明白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这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
  2.教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
  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此刻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气原理。
  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2.教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
  3.教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
  (三)身边捕捉空气,初步感知空气。
  1.教师: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气,你们说一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师: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老师帮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个袋子,都有了吗?此刻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表扬幼儿)3.教师:此刻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的。那么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空气是没有颜色的)4.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来捕捉)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是有没有味道的呢?(对,空气是没有气味的)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气吗?(空气是摸不到的)(四)周围捕捉空气,加强对空气的认知。
  1.教师: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捉空气好不好?试试能不能捉到空气?(带领幼儿到各个地方捉空气,播放背景音乐)2.教师:好,请小朋友把袋子收回来,我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在哪里捉到空气的,自由发言)3.教师:好了,你们刚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气啊?那么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吗?摸得着吗?
  教师总结:原先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的东西,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有什么感觉?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流动的。
  (五)与空气宝宝做游戏。
  1.教师:小朋友们玩过气球吗?(玩过)这天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高兴吗?但是,你们先想一想,怎样让气球变大呢?
  2.教师:如果气球小说明我们吹进去的空气是多还是少呢?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气球。(幼儿操作,个别指导)吹好了以后捏紧你的气球。
  3.教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气球,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多。谁的气球最小,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少。好了,气球宝宝累了,我们让它在边上休息一下。
  (六)保护空气,争做环保小卫士。
  1.教师:此刻老师和小朋友来做一个实验,把你的嘴巴闭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来,我请小朋友来说说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教师小结:因为我们把嘴巴闭上,把鼻子捂起来,空气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里,我们就不能进行呼吸了。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喘但是气来,十分难受,你们说我们人需不需要空气呀?
  2.教师:我们人需要空气,动物呢?花草树木呢?它们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气。如果没有空气会怎样样呢?会无法生存。
  3.教师:我们虽然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呢?是干净的空气还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呢?如果我们吸进了不干净被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对我们的身体就不好,所以小朋友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垃圾能不能乱扔,能不能随地吐痰,爸爸抽烟了,我们就应怎样对他说?我们还能够怎样做呢?我们来看一看别人是怎样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幼儿说一说)他们在做环保小卫士,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干净,我们吸入干净的空气,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身体才会健康。
  4.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环保小卫士啊?好的,那么就到老师那里来排队,我们的环保小卫士立刻就要出发了。环保小卫士出发咯,跟客人老师再见。(播放环保小卫士音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怎么开展相关  文章  :
  ★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怎么进行 
  ★  幼儿园科学活动策划怎么开展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2020最新合集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大全 
  ★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5篇】 
  ★  2020最新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 

5. 如何开展大班科学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他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科学的方法。更确切的说,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近年来,我园对如何开展幼儿科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经尝试和思考,我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    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层次性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幼儿一般发展水平来确定的,它是教师开展幼儿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制订计划的依据。确定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分层次,然后根据目标精心选择、设计可供幼儿探索和操作的内容。这里的分层次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与操作
活动,使个年龄的幼儿各有所获;二是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多中层次的活动材料,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让幼儿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活动;三是同一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多次探索过程中,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幼儿在各方面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例如,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有趣的鸡蛋”系列活动。在小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许多碎海绵、沙子、瓶子等,让幼儿通过操作进行探索:怎样使鸡蛋站起来?幼儿把鸡蛋立在沙子里,彩泥里,瓶口上……成功后,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拍手大笑。到了中班,老师则安排了“分辨生熟鸡蛋”的活动。幼儿通过旋转鸡蛋,发现生熟鸡蛋的转速是不一样的,转得快的是熟蛋;用力摇晃鸡蛋后,放在耳边听会发现,生蛋有声响,熟蛋没有声响。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好奇心、求知欲与愈加增强,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操作,更关注的是发现事物现象的一些“隐秘”。所以,大班开展的是“沉与浮的鸡蛋”,“打不跑的鸡蛋”等游戏。师生共同准备了生鸡蛋、熟鸡蛋、食盐、玻璃瓶、八宝粥空瓶等,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要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需往水中加盐,同时用小棒快速搅拌,加进水中的盐少了不行,多了鸡蛋反而又沉下去。在活动中,教师分层次地制订目标,然后精心设计相关的科学内容,允许幼儿在探索中有失败,有反复,允许 

幼儿模仿,鼓励幼儿创新。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各自的活动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提高,同一年龄的不同幼儿,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中均有所收获,同时,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幼儿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周围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可见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刺激物潜移默化的结果。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鉴于幼儿的这些特点,我认为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

(一)    营造一个优美的户外自然环境

大自然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应尽量利用园内的空间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如:我园在大操场上种有芒果树、柳树等,在活动室走廊上种植迎春花、紫藤;在草坪与户外活动场地周围种植灌树当绿篱,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又具有遮荫隔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幼儿提供了认识自然的教材。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为中、大班的幼儿开辟小菜洼,并根据季节特点选择果实大、生长期短,适合幼儿种植的蔬菜,瓜果进行种植。在课间或餐后经常组织幼儿给农作物浇水,引导
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在这个小空间里,幼儿不再是消极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由于幼儿亲自参加了种植,管理和收获工作,因而开阔了眼界,也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兴趣。另外,我们幼儿园还设置了饲养角,养了兔子、小鸡、鸽子等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能引起幼儿观察和饲养的兴趣,对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积极情感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水和沙是自然的材料,也是幼儿理想的游戏材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设计造型优美的动物形状沙地,幼儿可在沙坑里进行游戏,了解沙的特性,学习堆叠搭建等技能。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活动室的水槽,在区域活动时为幼儿准备铁片、乒乓球、海绵、纸船等材料,让幼儿在玩水游戏中,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获得有关沉与浮的知识经验。

(二)    建立科学实验室,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活动材料

为了让幼儿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探索活动,幼儿园还可开设专供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科学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教师专门为幼儿提供适合各年龄班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的,丰富而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
官共同参与探索活动。例如,我们开展“会变的颜色”的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透明的幻灯胶片,让幼儿涂上各种颜色来代替有色的玻璃片,幼儿用自己制作的红黄绿胶片两两交叠,对着阳光探索颜色的奥秘,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就更喜欢到科学实验室进行探索活动了。
为了使科学实验室始终对幼儿具有吸引力,必须不断更换实验材料或循序渐进的增加材料。例如,在认识“磁铁”活动中,我们先向幼儿提供磁铁、铁丁、木棒、布等物品,这些物品有些能磁化,有些不能,幼儿通过操作,直观感知了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的特性,在幼儿感知磁铁的基本特性后,再提供条形磁铁、马蹄性磁铁,断裂磁铁,让幼儿了解磁铁有两极,磁铁会断裂等知识,为加深幼儿对磁铁的认识,还可制作有关磁铁的玩具,让幼儿对探索磁铁有持久的兴趣。

目前,能够买到适合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的材料很有限,几块磁铁、放大镜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因此变废为宝,自己动手操作材料非常重要。有些废旧材料,经过精心制作和巧妙利用,就能成为幼儿学科学的好材料。例如,用纸、易拉罐制成的风车,瓶子装水成了瓶子琴等,对简单而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幼儿同样具有很高的探索兴趣。

三、    精心指导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促进幼儿
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底个性品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提问、操作、交流三大因素的相互交替。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幼儿学科学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过去,我们往往较多的考虑怎样保持课堂纪律,怎样去教会幼儿,因此,虽然教学活动中的每句话,每个要求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准确,但幼儿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习效率低;现在我们应考虑的是怎样使课堂气氛和谐,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感到宽松,自由,因此,教师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儿探索的活动中,多观察,多给幼儿一些挑战和鼓励,并进行适时的点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方面。幼儿的探索欲望,常常靠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诱发的;例如,幼儿在观察金鱼时,一开始就被金鱼的漂亮外型所吸引,可是,只观察了一会儿,兴趣就消失了,注意力分散了,那怎样使幼儿保持注意力继续观察下去?那就有赖于
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下去“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游泳的?为什么金鱼会游泳呢?”通过这些问题,重新调起幼儿的探索兴趣,是幼儿较全面的观察金鱼。又如,在做小实验“浮与沉”的过程中,幼儿只局限于实践哪些东西是浮,哪些东西是沉的,那怎样使幼儿更深入的理解浮与沉?就得靠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加以支撑,“有什么方法可使沉的东西浮上来,使浮的东西沉下去?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能够继续观察思考,从外部现象到内在本质的探索,能尝试使用多种材料使之浮与沉。
除此之外,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儿理清思路,较为清晰的理解有关的科学概念。如:在“玩磁铁”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用磁铁碰一碰室内的各种物体,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继而,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被磁铁吸住,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幼儿七嘴八舌,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得出了“磁铁能吸住铁或铁制品”的结论;最后,组织幼儿玩“寻宝”的游戏,请幼儿找出纸包中那些东西是铁制的,并请个别幼儿表述操作过程和发现。通过交流,幼儿从粗浅的、表面的、模糊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磁铁能吸住铁”这一概念层面,从而获得了对磁铁性能的认识。

(二)    充分发挥科学活动区的作用

幼儿科学教育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还应充分发挥科学活动区的作用。在
活动室内可以开设活动区“小问号”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如“放大镜、电池、雷达、漏斗及空玻璃瓶、吸管、泡沫等半成品,根据各阶段的活动目标内容,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活动区活动可以是集体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集体教学的继续,如:幼儿在活动区先认识电珠、电线、及电池,为科学活动“电池为什么会亮”做好准备;又如,在开展科学活动“奇妙的光”后,幼儿再用三棱镜折射光,用光照娃娃,作为活动的延伸等。

(三)    关注和支持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由外界情景所导致的或偶然发生的,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它既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发生在学习、游戏时。幼儿对它的兴趣有时胜过正规的科学活动。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激发幼儿科学兴趣的有效手段。当幼儿产生偶发性科学活动时,教师应敏感的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千万
不要以“你们还小,理解不了这么深奥的问题”“我也解释不清楚”等理由放弃教育的时机。如:有一次,我带领幼儿为油菜浇水时,有个孩子发现一只蚯蚓在泥土上爬,问:“老师,泥土是蚯蚓的家吗?”我当时就请孩子自己操作,挖掘几处泥土,让孩子看看泥土是不是蚯蚓的家,孩子在多处的泥土中挖掘,发现了许多蚯蚓,都不约而同的说:“蚯蚓的家在土里。”孩子们兴奋不已,探索兴趣更加强烈。
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事物,不断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激励幼儿不断的探索,思考。反之,则会压制幼儿的求知欲望,错失教育良机。

(四)    注重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与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结合

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很容易被教师接受。而非正规性及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则是一种较自由随意的活动,他们对发展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有较为显著的作用。科学教育这三种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既有各自特殊作用,又可相互补充,相互转换。例如,在一次进行户外活动中,一只蝴蝶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许多幼儿都忍不住抬头看,于是,我临时改变计划,让幼儿看蝴蝶,幼儿问:“为什么蝴蝶会飞?”这一问题难以解释清楚,我就说:“等老师看书,明天再告诉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认识蝴蝶”列入正规性科学教育中,找来了科学标本,翻阅了有关书籍,向幼儿介绍有关蝴蝶的知识,让幼儿初步懂得蝴蝶为什么会飞,把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转换为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加深哟额对有关问题的理解,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另外,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内容可以延伸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继续探索。如:在开展“沉与浮”的科学活动中,在上述的课堂活动后,还可以把“沉与浮”的现象延伸到非正规性活动中(即活动区)继续探索。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引导幼儿探索出更多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教师把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和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幼儿的探索兴趣能更加持久,也更深刻的去理解“沉和浮”。教师必须将三种科学教育形式有机的结合,灵活的开展,才能取得科学教育的最佳效果。
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是形成假设,收集材料,证明或拒绝假设,作出结论的过程。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把孩子引进实际活动,鼓励幼儿观察特殊的活动和具体的事物,动员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然后帮助幼儿分析、归纳出一般结论,最后,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和交流讨论加以检测。总之,教师只有将科学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中,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教育活动的作用。更好的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的协调发展。

如何开展大班科学活动

6. 幼儿大班科学教育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吸管、蜡烛、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小朋友,早上好!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不想看啊!(想)那小眼睛可要仔细看哟!
  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摸,湿了没有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现在,老师再来变个魔术,这是(毛巾),这是(杯子),我们也要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噢!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猜毛巾有没有湿(你说说看……)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毛巾会湿了呢?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说,什么跑进去了?对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你们变了两上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好看)
  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实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红色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诶,我捉了袋空气,你说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用白色的更大的袋子从四周,再用最大的蓝袋子从拐角捉)……我在旁边也捉了一大袋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想)请小朋友从老师这儿每人拿一个袋子,你们都有了吗?(都有了),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得空气又多又快?(你真能干!)现在,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们能看得见袋子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没有颜色)空气是没有颜色的。(同样的方法再来捉)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袋子里面的空气有气味吗?对,空气是没有味道的;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小手能摸到袋子里面的空气吗?空气是摸不着的。我们去到别的地方去捉捉空气,好不好?试试能不能捉到空气呢?(播放背景音乐带幼儿到各个地方去捉空气)。好,请小朋友把袋子放回来。我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是在哪里捉到空气的,自由发言)。好了,你们刚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捉到了空气?那小朋友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吗?能摸到吗?原来,我们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东西,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有什么感觉?再用小嘴巴吹吹空气,又有什么感觉?这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是流动的。
  而且空气也是很好玩的,我们来和空气宝宝玩一玩,好不好呢?我们来用吸管吹杯子里面的水,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当我们轻轻吹和使劲吹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吗?来,从你开始一个一个走过来。……好了请小朋友回来!小朋友,你们玩过气球吗?(玩过)今天,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你们高兴吗?不过,你们先想一想,怎样让气球鼓起来呢?(往气球里面吹空气),怎样让气球吹得大一些呢?如果气球小说明我们吹进去的空气是多还是少呢?请小朋友从老师这儿每人拿一个气球。(小朋友再吹的时候询问个别幼儿)好了,气球宝宝累了,请小朋友把它们回家,小筐是它的家)。哦,空气宝宝这么好玩,我也想和空气宝宝玩一玩。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蜡烛),这是什么呢(打火机),现在我要把它点燃,再来点一根,我要把杯子罩在蜡烛的上面,小朋友想一想蜡烛会怎样,会不会灭?(请你说说……)小朋友仔细看,蜡烛怎么样了啊(熄灭了),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呢?请小朋友到后面来,我们每个小朋友找一杯子,罩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蜡烛烫着手了。好的,请小朋友回来!你们看看这支蜡烛灭了吗?而被杯子罩住的的蜡烛却熄灭了,那刚才你们没有没有注意到蜡烛是怎样熄灭的啊?是慢慢的,还是很快的呢?那我们再来看一次,这一次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噢,蜡烛是慢慢地熄灭了。为什么用杯子罩住蜡烛后,蜡烛就会熄灭了呢?(你说说看……)老师告诉你真正的原因:这是因为杯子把蜡烛罩住,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中能够让蜡烛燃烧的成份用完了,而外面的空气又进不来,所以蜡烛就熄灭了。那你们说说,蜡烛燃烧的时候要不要空气(要),蜡烛燃烧的时候需要空气,我们人要不要空气呢?你们说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把你的嘴巴闭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来。我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呢?因为我们把嘴巴闭上,把鼻子捂起来,空气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里面,我们就不能进行呼吸空气了,所以我们就会感到喘不过气来,非常难受,你们说我们人要不要空气啊。对我们人需要空气,动物也需要空气,花草树木呢?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气,如果没有空气,会怎样呢?就会无法生存。

7. 如何开展大班科学活动

如何开展大班科学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 科学教育就在幼儿身边,教师怎样通过科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活动设计、环境创设的不段改变激发幼儿探索和求知欲望。怎样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与现象。怎样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幼儿对科学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教师怎样充分利用一切生活中的环境和各种条件与社区、学校、家庭等联系,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何开展大班科学活动

8. 为什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整理的为什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梳理和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正确认识,理解它们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喜欢探究,愿意问为什么。
     活动准备: 
    PPT、问题板等。
     活动过程: 
    一、找找“为什么”
    1、(出示图书)孩子们,还记得这本书吗?书名叫《为什么》,里面藏着一些关于动物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书里到底问了哪些为什么,好吗?
    2、说出自己找到的“为什么”(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出示动物,并将问题呈现出来)。把你找到的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二、想想“为什么”
    1、想想、议议“为什么”
    孩子们,在这些问题中,你知道哪个问题的答案,并告诉大家。
    从长颈鹿、大象入手
    (1)从长颈鹿入手:为什么长颈鹿有很长的脖子。(图片验证)
    (2)从大象入手:为什么大象的鼻子那么长?大象有嘴巴,为什么还需要用鼻子来吃树上的香蕉和喝地上的水(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大象脖子短、腿粗短的特点)?
    [体验]如果没有那根长鼻子,大象会面临什么(让孩子们学做没有鼻子的大象,并尝试摘树上的香蕉,从而体会长鼻子对于大象生存的重要性)?
    大象会用这根灵巧的鼻子做什么(鼓励孩子说出大象鼻子的多种用途)?
    [过渡问题]还有谁也像长颈鹿、大象一样,长得很特别,是为了吃到食物、不饿肚子?
    从斑马入手
    (1)为什么斑马身上要有黑白条纹(鼓励孩子大胆说出答案)?
    (2)(邀请孩子们看斑马在草原上生活的照片)黑白色在草原上很明显,怎么能保护自己呢(引导孩子讨论分析)?让孩子谈谈盯着看斑马花纹后的感觉。
    [体验]我们来做狮子吧,草原上烈日当头,在旁边紧盯不舍的狮子目不转睛地看着成群奔跑的斑马群时会发生什么事(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小结及过渡]用皮毛的颜色来保护自己真是聪明的办法,像这样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保护自己的动物还有谁?
    从蜗牛入手
    (1)为什么蜗牛身上要“背”座大房子(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出示图片来完善答案)?
    (2)看来背着走的房子真是个好东西,好东西要拿来跟大家分享,把“房子”送给谁呢?送给狮子、送给长颈鹿(让孩子自由选择动物“背房子”,并尝试考虑合理性)……
    (3)凶猛的狮子不需要房子保护,长颈鹿个子很大也不需要房子保护,为什么唯独蜗牛离不开这坚硬的小壳呢(蜗牛个子小、身体软)?
    (4)还有哪些软体动物也是用背着壳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
    从骆驼入手
    (1)为什么骆驼背上要有驼峰(看视频验证答案)?
    (2)驼峰里面藏了什么?里面的东西能供使用多长时间(鼓励孩子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并回答)?
    2、梳理小结“为什么”的原因
    教师呈现梳理板:边出示六个动物的外形特征,边进行梳理和总结。
    每一种动物都有奇特的外形:有的.有长长的鼻子,有的有长长的脖子,这是为了吃到食物;有的有坚硬的外壳,有的有刺眼的皮毛,有的有威风的鬃毛,这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骆驼有驼峰是为了适应环境吃到食物、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适应自己生活的环境,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
    三、看看“为什么”
    孩子们,《为什么》里还有很多你知道或者还不知道的“为什么”,还有许多你想知道的问题答案,我们回教室再去找找问题、看看答案,好吗?
  为什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了解打喷嚏的原因。
    2.通过观察、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3.了解一些保护鼻子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胡椒粉、五香粉、辣椒粉、香水、咖喱等材料。
     活动过程 
    1.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说一说鼻子为什么会打喷嚏?
    ——你打过喷嚏吗?什么情况下会打喷嚏?
    ——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2.出示准备的教具。
    师:老师这有好多东西,谁来闻一闻?
    ——他们闻过以后怎么了?请他们来说一说。
    ——打完喷嚏后有什么感觉?
    ——请没闻过的幼儿都来闻一闻,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回答后师小结。
    3.出示挂图,和幼儿一起讨论: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呢?
    ——我们闻到哪些味道会打喷嚏?(冷气、尾气、灰尘等)
    ——你觉得哪些时候特别容易打喷嚏?(感冒、过敏等)
    ——如果打喷嚏了你会怎样做?
    4.活动延伸
    ——将准备的教具(辣椒粉等)放到区角让幼儿继续体验打喷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