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编制意义

2024-05-16 12:09

1.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编制意义

第一,编制“中关村指数”是监测中关村发展状态和趋势,把握中关村发展特征和规律的要求。第二,科学编制“中关村指数”,及时向全国科技园区展示中关村创新发展中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也有助于其他园区学习借鉴。第三,编制“中关村指数”是提升全社会对中关村的认识、增进全社会对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我国高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了解的有效方式。第四,编制与发布“中关村指数”,有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关村的创新能力,引导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集聚。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编制意义

2.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改版

2005年1月,北京市统计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首次发布“中关村指数”,2005-2007年进行了三年多的编制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原指数指标体系较为简单,自2008年起,受中关村管委会委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对“中关村指数”进行改版设计和编制研究。经过几年的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新的“中关村指数”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选取最能体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涵和特征、最能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的核心指标,构建了较为全面反映和深入刻画中关村创新、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框架体系。经中关村管委会同意,改版后的“中关村指数”于2012年9月13日面向社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指数”借鉴了美国硅谷指数的编制思想和方法,结合中关村的实际,形成独特、开放式的指标体系,包括创新创业企业、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环境、国际化、中关村300强和上市公司100强等6个一级指标,涵盖20个二级指标以及122个三级指标。 201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对中关村指数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首次对中关村指数进行合成,为监测示范区批复以来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总体走势,追溯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前的时点,以2008年为基期,基期数值设定为100,根据每年实际发展数据测算并合成综合指数。“中关村指数2013”在借鉴硅谷指数编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首次进行了“中关村综合指数”的合成,并纳入了相关“即时性指标”及时反映中关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关村指数2013”的指标体系在2012年的基础上变更为创新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中关村指数2014”延续“中关村指数2013”指标体系,确定为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六大类指标。

3. 中关村指数的介绍

中关村指数(Zhong Guancun Index);2005年01月14日,北京市统计局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中关村指数,从2004初开始试算。中关村指数是由北京市统计局编制的,其主要目的是综合描述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总体评价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中关村指数由五个分类指数构成,即:经济增长指数、经济效益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各分类指数均由3个指标构成,共计15个指标。

中关村指数的介绍

4.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2013”发布情况

2013年9月12日,在“2013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3家研究机构共同编制的“中关村指数2013”连续第二年对外发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廖国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等多位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技术管理办公室、中关村示范区及十六个分园的代表共计100余人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中关村指数论坛2013”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会上,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在致辞中对“中关村指数”的研究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中关村指数2013”指标体系和分析报告很好的把握住了高新区发展的核心定位,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对高新区提出的要求,对解决目前我国一些高新区发展中“重经济产出、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廖国华在致辞中表示,开展中关村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工作十分必要;“中关村指数”的编制,既可以为政府部门全面审视园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工具和视野,也能为全社会了解和认识中关村提供新的窗口;由第三方机构来编制“中关村指数”,能够更加客观和理性地反映中关村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他希望,我院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独立智库的价值和作用,敢于直面中关村存在的问题,为中关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研究员随后简要介绍了指数的调整和编制情况,公布了“中关村指数2013”综合指数的测算结果,并从六个维度刻画了中关村近几年的创新发展情况。一是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高端要素加速聚集,中关村日益成为海内外科技人才实现梦想的热土。二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丰硕,国家自主创新的源头地位更加突出。三是产业规模和人均效益持续攀升,产业高端引领优势明显,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升级的中坚力量。四是潜力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五是对外辐射模式日趋多元化,跨区域引擎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六是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日益增强,成为我国科技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科技日报、新华网、北京电视台、凤凰网、千龙网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对“中关村指数2013”的发布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北京电视台就“中关村指数2013”发布情况对赵弘研究员进行采访

5.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2012”发布情况

2012年9月13日,在“2012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次面向社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指数201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为指数发布发来贺信。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志宏,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发布会。来自中关村示范区及各分园区、基地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发布会。“中关村指数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在贺信中说,“中关村指数”的研究、编制和发布,是中关村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事,为社会各界全面了解中关村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志宏在讲话中对“中关村指数”给予充分肯定。他提出,“中关村指数”指标选取符合中关村特色,对全国其它高新区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对“中关村指数”发布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关村指数”为管理部门全面审视示范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野,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关村在先行先试探索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特点,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找准差距、把握趋势,推动示范区的长足发展。会上,“中关村指数”项目组组长、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研究员介绍了中关村指数的研究编制情况。“中关村指数2012”主要从六个方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情况,一是创新创业企业高度集聚,中关村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强劲。二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辐射带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对首都和全国创新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四是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1+6”先行先试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五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投资和并购逆势而上。六是“TOP300”、“ZGC100”领跑园区,成为支撑中关村发展的中流砥柱。赵弘表示,课题组经过研究,中关村未来应该在创造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整合空间资源、扩大辐射效应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寻求着力点。CCTV13新闻直播间报道“中关村指数”发布内容《中关村指数2012》发布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CCTV13、CCTV2、北京电视台、中国经济导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人民网等电视台、报纸杂志及各大网站纷纷报道。“中关村指数2012”的发布提升了全社会对中关村的认识、增进了全社会对中关村为代表的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了解。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2012”发布情况

6.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2014”发布情况

2014年9月25日,在“201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3家研究机构共同编制的“中关村指数2014”连续第三年对外发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张志宏,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廖国华,中关村发展集团王明兰副总经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研究员等多位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市统计局、中关村示范区及十六个分园的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本次发布会。“中关村指数2014”编制工作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完成,旨在通过指数形式来度量、刻画、把握中关村最新发展情况和未来走势,同时也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关村提供平台和窗口。“中关村指数2014”确定创新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作为6个一级指标,具体包括14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从多个方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最新态势。张志宏主任在讲话中对“中关村指数”的研究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中关村指数2014”指标体系和分析报告很好的把握住了高新区发展的核心定位,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高新区提出的要求,对推动我国高新区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张志宏主任在“中关村指数2014”发布会上致辞廖国华副主任认为开展中关村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工作十分必要。当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聚焦城市战略定位、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转变,这些给中关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更加需要加强对园区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中关村指数”的编制,既可以为中关村管委会全面审视示范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视野,也能为全社会了解和认识中关村提供新的平台和窗口。他提出,希望研究机构充分发挥独立智库的价值和作用,更多更好地为中关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廖国华副主任在“中关村指数2014”发布会上致辞赵弘研究员简要介绍了指数的编制情况,公布了“中关村指数2014”的测算结果,并从六个一级指标维度刻画了中关村最新发展情况。一是高端要素聚集态势明显,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三是经济规模与效益持续提升,加速推动首都经济转型升级;四是潜力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五是对外辐射效率显著提高,对津冀地区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六是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日益增强,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  赵弘研究员发布“中关村指数2014”此外,赵弘研究员在分析中关村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关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孕育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全球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大机遇。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深刻、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市确立“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工作总基调的大背景下,中关村应当继续坚持高标准、大尺度、深层次,以全球视野、国家战略高度和区域发展大局角度来谋划和推动示范区的创新发展,重点围绕打造全球一流创新创业环境、实现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提升中关村在世界创新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等四个方面发力,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