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主要内容

2024-05-19 11:21

1.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主要内容

最近两天,我正在快速阅读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谊相同,乐于互助。这种沟通方式又被称为爱的语言。
  
 与非暴力沟通相对的是异化的沟通,包括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非暴力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是关切地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即此时此刻我观察到了什么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例如我对孩子说,大琳,我看到地上有好多你的玩具。
  
 2.感受,即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看到这些玩具掉在地上,我不太高兴。
  
 3.需要,表明是哪些需要导致了上面的感受。因为我希望咋们家里能够保持干净整洁。
  
 4.请求,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而不是含糊不清的要求。例如,你是否愿意将这些玩具收起来或者放在桌子上?
  
 在介绍完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后,作者又提到了如何倾听他人,如何表达愤怒及如何表达感激。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1.停下来,出来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括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求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主要内容

2. 《非暴力沟通》一书的作者是谁?

《非暴力沟通》是2009年1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 。 [1]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一词的中译,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扩展资料: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非暴力沟通

3. 荐书—《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有一位智者站在自己面前,教我应该怎样拨开迷雾,感觉受益匪浅。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讲述了一种沟通方式,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倾听和谈话,最终达到和人事情意相通,和谐相处的目地。我们可以将这种方式用于生活,说不定那些每每让我们跳脚却又束手无策的事情,就可以解决了呢!
  
  
 
  
 
  
 这本书主要引导我们去过一种非暴力生活,去了解这种生活的关键—感恩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书中讲述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包括:(1)留意发生的事情(要点—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2)感受(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和自身的关系);(3)我们自身的需要;(4)请求。
  
  
 
  
 
  
 并且拿了很多日常问题作为例子来说明怎样进行非暴力沟通,比如当我们遇到让自己愤怒不已的事情,应该先停下来,什么都不要做,除了呼吸;再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最后去体会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此外,还有怎么正确地去表达对人或事儿的感激;当孩子跟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某些需要等等。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而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书中有这样有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在心的事实。我觉得《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在告诉我们怎样爱护自己,怎样去更好的生活,我们不仅有能力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也有能力去提升他人的。

荐书—《非暴力沟通》

4. 对《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强烈好奇心

昨天无意中浏览好友的,发现仍没更新,她已经有半个月没更新文章了,之前是一天一更的。又看下第二篇那标题“第三次读《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这是什么书?
  
  
 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这本书主要是从表达自己、倾听他人、人际交往三大方面来讲述我们平时与别人相处的过程的。
  
 凭感觉挑了3点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后,引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强烈好奇心,准备好好读一下。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不管是批评?表扬?生气?高兴?我们都要倾听出对方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这点太有趣了,真是应对了那句话,人际关系中,他人是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在友情、爱情、亲情中,别人来到我们的生命里,就是告诉我们要提升些什么。
  
 2.观察是需要的引子,感受是需要的信号,需要是核心,请求是满足需要的方案。观察、感受、请求都是围绕着需要转的,很透彻。
  
 3.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严格按照非暴力沟通4要素进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经常进行倾听和表达“四要素”的训练,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直指沟通艺术的核心。
  
 百度百科上介绍《非暴力沟通》,英文是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翻译成中文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天性是友善的,暴力的方式是后天习得的。我们所有人有共有的、基本的需要,我们的行为是满足一种或多种需要的策略。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人际交往中,我们通过建立联系,能够理解与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用需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这本书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建立联系,使友爱互助成为现实。
  
 (日更第6天,记录下)

5. 荐书《非暴力沟通》

      前段时间读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真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作者马歇尔博士更让我感动,很多案例哪怕一些很小的故事,当我试着让自己进入并感受那种场景去对话,我能感到这种沟通方式很艰难。他自己也强调,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是需要耐心甚至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因为这是沟通需要回应和互动性,不只是单方面的表达。但他却能保持耐心坚持做这件事几十年,我不能说沟通这件事毫无乐趣可言,谁都有过那种顺畅的沟通,互相被看见被关注被理解的那种畅快。但大多数时候,有些沟通毫无意义而且消耗精力,更不用说那些互相指责恶语相向的沟通,让人们完全无法感受到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连结,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开始我带着批判极度理性地态度阅读这本书,我读到一些非暴力沟通的对话,我甚至觉得这样子沟通可真累啊,谁会这样讲话呢。但是越读到后面,越来越被书中的内容打动,我开始感觉有时候采取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那些让我觉得复杂或者心累的方式,或许只是类似书中提到的比如是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满足等等。而且如果我继续采用旧有的的模式与自己对话与他人沟通,以后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隐患,毕竟我们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幸福。
  
       书最后作者提到他舅舅的故事,他对舅舅一直非常感恩,可是直到发现舅舅病危的才发现一直没有给舅舅表达过感激,每次想要表达他都很抗拒,他觉得舅舅应该知道他对自己来说很重要,怕如果说出来反而会让他尴尬,即使他知道一个事实,当人们听到感激的话即便会感到尴尬,但是还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听到自己的感激,不过他还是很犹豫,觉得语言也不足以表达。不过好在,作者很快醒悟了,他写了这么一段话,是的,尽管语言不足以充分传递我们的心意,但我已经知道,“一件值得做的事,即使我们做的不怎么样也值得去做!” 《非暴力沟通》,翻开书的第一页,上面写着这是一种生命的语言,我想我现在有点懂了。
  
        新年快到了,强烈建议大家读完这本书,一直不怎么表达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做出些行动了,看看你们非暴力沟通的效果怎么样吧!

荐书《非暴力沟通》

6. 解读《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他于2015年逝世,但他的这本《非暴力沟通》一直是全球各大高校沟通类必读书目。卢森堡博士一生都在实践他的非暴力沟通理论,他经常到全球各地做沟通指导,化解在到国家间的谈判,小到夫妻间矛盾的调解,本书正是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
  
         读完这本书后你后发现,工作生活中大多数的矛盾,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粗糙的沟通方式造成的。夫妻吵架,孩子不听话,婆媳矛盾,上下级关系不谐调等等,这些的难题背后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找到并解决这些原因,就会让我们远离冲突,矛盾,多些平静的幸福生活。
  
         本书主要从“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技巧”、“学会倾听”、“正确的表达自己”四大内容来描述什么是“暴力沟通”,以及实现“非暴力沟通”技巧。
  
         一、暴力沟通的四种常见模式: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加所难。
  
         1、道德评判,就是用自己的道德的标准来评判他人。比如说,这人怎么这么差劲,这孩子怎么这么淘气,你怎这么不讲道理,你怎么是这样的人!这些有强烈的主观凑数的话,就是道德评判。
  
       2、进行比较。如果你们过上悲催的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总是跟别人比较,常常会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模式,也会降低我们达成目标的内在动力。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小时候父母总是把自己与别的孩子做比较,因为家长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小孩最是这样的优秀,这样会让小孩很不开心,情绪低落,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痛苦之中。
  
      3、回避责任,常有的表现形式是,“我不得不这样做”“某某让我这样做”用回避责任为自己找理由,这样的沟通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一个人,让人际关系一团糟。也因为我们无法从自身找问题,没有办法取得更大的进步;
  
         4、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示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上司对下属的命令,家长对孩子的唬吓等,这种强人所难的模式会让我们听不到真话,交不到朋友。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去使用暴力呢?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用两种动物来比喻暴力沟通与非暴力沟通。
  
        豺狗是一种极其容易暴躁的动物。它的两眼间距非常窄,这让它只能紧紧盯着无法看到更远的地方,所以它的警惕性非常高,只要其他动物对它有任何挑衅,甚至看它的双眼,它都会第一时间扑上去,强开嘴狂叫;而长颈鹿,则是一种非常优雅的动物,它的脖子很长,能看得到足够远,知道什么是机遇与挑战,常常有能化敌为友的能量。所以思维的与视野是为什么会不自主的使用暴力的原因。如果想获得幸福的人生,就要像长颈鹿学习,用宽广的视野去理解、感受生活,用优雅的言行化解敌意,将一切转变成自己的养分。
  
         二、非暴力沟通模式。
  
          我们知道了暴力沟通的四种模式,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暴力沟通模式。
  
          当我们听到批评、指责时,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是争锋相对还是隐忍不发呢?书中给出了一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那就是:“当我们听到批评的时候,可以先学会观察和感受对方在语言或者身体上的反应出来的需要,并且清楚地想好自己的需要,然后再去进行沟通。
  
         这里的重点放在“需要 ”这两个字上,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就是去观察对和自己的需求上,人们做与不做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这种需要有可能是内在的,也有可能是来源外部,只有充分体察到对方和自己的需要,建立在双赢的观念,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助,达到沟通的目的。而非暴力沟通,就是让我们通过沟通,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寻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
  
        而非暴力沟通要通过四个步骤来实现。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首先,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不加评论地表达观察结果和自己的感受,感受源于需要;接下来,说出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需求之后,表达出自己具体的请求。
  
          三、学会倾听和反馈
  
          在沟通中常常因为没有认真的倾听,理解他人的意思反而把沟通变成暴力沟通,没办法谈下去,我们以为在安慰他人,实际上没有找到他人的需求,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建议,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意味着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不带任何情绪,把全部的注意力用来体会他人。
  
           其中的要领分为三个部分:
  
            1、放下成见。以事论事,不以个人的喜好去理解一件事物,而是关注事件的本身,更关注沟通对方的身后的感受与需求。
  
            2、不带情绪。说话方与接受方都不应该带着情绪去沟通,如果有情绪也是反馈的好时机,当沟通对象有不良情绪时,不要回避和愤怒,而是理解对方情绪产生的原因,再试着给出反馈,这样就可以让双方平和地解决问题。
  
           3、全心体会。当说话者表达感受和需求之后,我们应该及时给出反馈,这样可以彻底、无遗地了解到对方的需求。
  
           四、倾听自己内心的需要。
  
           如果只倾听对方的需求,而不了解自身的需要最终也达不到非暴力沟通。这时候我们也要倾听自己内心 ,停止无意义的自责,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真正的需求,进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倾听情绪低谷
  
          了解了自己的需求的方法,我们还要应对情绪的低谷。因为我们生活总会有起起伏伏,不会一帆风顺,有较的沟通是走出情绪低谷的好办法。寻找内心真实的需求,然后用不同的社会角色与自己对话,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来并实施,情绪的低谷就自然而破。
  
  
          总之,倾听他人的需求,反馈信息,倾听自己内心,平息内心冲突。
  
  
         六、如何面对愤怒。
  
         生活中总会有些事引起我们的愤怒,如何把愤怒变成价值的愤怒?在非暴力的理论给我们一个道理,引发我们情结的根源,并不是取决于他人的行为,而是我们自己的想法,所以引发愤怒的根源,也在于我们看待这件事的方法。怎样做到有价值的愤怒?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通过找到自身的需求,努力完成自身需求来消除愤怒。不要把愤怒用到惩罚别人身上,而是想办法实现自己的需求。因为愤怒的根源在于自己的想法,愤怒的核心是未被满足需求。
  
        这是一本解读沟通的工具书,关心他人,关爱自己,理解他人,宽待自己是沟通的根本。并从书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改变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提升沟通的能力,生活就充满和谐,看世界的角度就更加美好。。

7. 《非暴力沟通》精华解读

这本书分享的三个重点内容:
  
 1.从表面上来看,平等的交流是如何演变成暴力行为的?让交流变成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四点,这四点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从表面上来看,是这四点原因让平等的交流难以实现,也是这四点原因,直接导致了暴力行为;
  
 2.在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暴力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只有改变这种对世界的消极看法,才能真正帮助你摆脱暴力;
  
 3.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利用这四个要素,可以检查你平时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的动机。当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善的信仰,暴力也就在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讲的既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沟通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信仰。许多尝试过非暴力沟通的人,都体会到了非暴力沟通的价值。他们把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写成卡片,每当有可能遇到暴力行为的时候,就看一看卡片,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暴力当中,而是要从平等、尊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非暴力沟通的思想,在很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里都产生了强烈反响。当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非暴力沟通以后,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并非是冷酷无情的,而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和谐。
  
 关于作者
  
 马歇尔·卢森堡,世界顶尖的非暴力沟通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经提出了闻名世界的非暴力沟通理论,并且根据这个理论成立了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
  
 关于本书
  
 本书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被认为是心理学界的又一经典之作。虽然这本书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但书中关于改善个人生活的深层次内涵发人深省。这本书能够闻名世界,正是因为它揭示了人际冲突的本质,其中关于避免暴力沟通的思想,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本书详细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思想,而且还对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做了细致的说明。这些沟通要素揭示了暴力行为的形成原理,也为避免暴力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比如要想让语言变得平和,你需要表达客观事实,而不是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面对自己的内心诉求,你需要去请求他人,而不是“强人所难”。暴力看似无处不在,但只要你懂得如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就能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一切暴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人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如果你改变出发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积极的,你就自然会离暴力因素越来越远,人生也会更加幸福。
  
  
 暴力沟通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时候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就莫名其妙地陷入暴力沟通当中了。
  
 比如你最近接了个项目,时间很赶,每天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结果你的夫人就不高兴了,你一进门,她就瞪着眼睛生气地说:“你还知道回来!天天这么晚回家,家里什么都不管,谁知道你是真加班去了还是跟人喝酒去了!”她这么一说,你也火了,本来就很累了,回家还没喘口气,就被夫人一顿说,于是你们大吵一架,各自生了一肚子气。这样的场景啊,就是典型的暴力沟通。这还是生活中的小事,往大了说,包括很多国际上的争端,也充满了这样的暴力沟通和剧烈的冲突,让民众饱受战争之苦。
  
 总之啊,暴力沟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产生的后果就是会让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人,都非常的不幸福。而这种无处不在的暴力沟通现象,正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缓和美国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紧张关系,卢森堡博士应邀去巴勒斯坦做了一场演讲,当时台下的许多巴勒斯坦人就痛骂卢森堡,让他这样的美国人滚出巴勒斯坦。结果卢森堡博士通过自己的非暴力沟通,不仅稳住了局面,而且在演讲结束后,原本痛骂卢森堡的巴勒斯坦人,竟然邀请他去家中做客。像这样的经典案例,在书里都有详细介绍,这些通过沟通来解决剧烈冲突的经典案例,会让你深深感受到沟通的巨大能量。同时,和其他介绍沟通技巧的书籍相比较,这本书也就显得更加的权威了。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说,从表面上来看,交流是如何演变成暴力行为的?
  
 卢森堡博士看来,有四个原因让我们的日常交流,演变成了暴力行为。这四个原因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道德评判 的意思,有点像是用自己的价值观给别人贴标签。比如说,你上班的时候,每天都要擦办公桌,才会觉得桌子是干净的。可是你的同事小王呢,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一个星期就擦一次,也觉得挺干净了。结果呢,你马上就给小王贴上了“邋遢”和“懒惰”的标签。贴标签就是道德评判。这一刻,你的偏见也就产生了,这种偏见会阻碍你和同事进行平和的交流。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如果是进行平和的交流,应该是和同事说:“小王啊,我发现你一礼拜才擦一次桌子,但是咱们办公室窗户不密封,灰太大,桌子上落灰对你的身体不好。你每天擦一次可能更好。”这样的表达方式,就能够体现出你的关心。但是如果你已经给小王贴上邋遢、懒惰的标签,你可能会说:“小王啊,你也太懒了,桌子这么脏都能坐下去!赶紧擦擦吧!”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发现,正是因为贴标签这样的道德评判,让你原本的关心,变成了责怪。而责怪,其实也就是一种暴力行为。这这么一来,道德评判就把日常交流引向了暴力行为。
  
  进行比较, 一个人总是和别人攀比,始终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别人,当然也就不能和别人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关系不平等,还谈什么交流呢?两个人处于相互攀比的状态,就像两个运动员赛跑一样,只有通过力量上的对抗,才能解决掉攀比的问题。而力量上的对抗,当然也是一种暴力行为。所以,你如果经常觉得自己和谁都难以交流的话,那你就要试着反省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因为,你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回避责任 这一点,则是指我们的表达方式,经常会忽略掉内心的情感根源。你比如说,一个家庭主妇,总是抱怨自己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地伺候小孩,做家务。在孩子面前也抱怨,在丈夫面前也不停地抱怨。这种抱怨就代表着逃避责任。这个妈妈本来也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才去做这些事的。但是呢,一旦把表达方式换成“不得不做”的时候,她就不自觉地忽略掉了自己原本的出发点,仿佛照顾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打扫的不是自己的家一样。当她对孩子说:“妈妈都快累死了,成天给你当牛做马,你还不听话!”你想想这样的语言,对孩子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暴力伤害吗?全职妈妈本来已经非常辛苦,工作的价值也常常被忽略,如果再用这种暴力沟通的方式来交流,更加深了家人之间的矛盾。
  
  强人所难 是怎么让交流变成暴力的呢?很多中国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们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孩子明明一直成绩就不太好,在班里排名倒数,平时大部分学科能考及格就不错了。可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一类的原因,就和孩子说,你将来必须考上清华或者北大!父母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这显然也是一种暴力。
  
 第二部分
  
 让交流变成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四点,这四点分别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从表面上来看,是这四点原因让我们的交流变得难以实现,也是这四点原因,直接导致了暴力行为。但是,只是知道了这种表面上的原因,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沟通的根本问题,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呢?这就要说到我们要分享的第二部分重点内容,在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
  
 你可能会问,《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不是讲沟通技巧的吗?怎么研究起暴力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了呢?这其实就是这本书比其他技巧类的书高明的地方。作者没有把对暴力的研究停留在语言交流的层面,也没有停留在说话技巧上面。在作者看来,暴力可能是无处不在的,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不经意间的表情,都可能会是引发暴力的罪魁祸首。所以,你如果只是简单地掌握了一门说话技巧,那并不能让你的生活有所改变。
  
 换句话说,一个对世界充满恶意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他有时候还会想去报复社会。一个怀着这种仇恨心态的人,在生活中肯定是经常陷入暴力沟通了。比如有人在大街上向他问路,他可能都会防备地冷眼打量着别人,不客气地说“我对这一片不熟”。所以你看,就算他知道了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不要进行道德评判、不要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什么的,只要他一个冷冰冰的眼神,别人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暴力。所以说,当一个人老是陷入暴力冲突当中,问题的关键有可能不在于他说话的方式,而在于他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看法。
  
 先来说说,对自己的看法是怎么引起暴力冲突的。如果你是一个对工作要求比较苛刻的人,无论什么工作都想要做到尽善尽美。有天你要是突然做错一件事,让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钱。就算老板不说你什么,你肯定也会感到非常自责。你可能会对自己说:“我真是个废物,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看这句话里就包含了两个暴力因素。
  
 首先,你说自己是个废物,这就是在进行道德评判,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而你说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可谁又能永远不犯错误呢?所以你的这句责备的话里,还包括着对自己的强人所难。你对自己的看法是冷酷的、苛刻的、非常强硬的,那么不论怎么表达,都会造成一种暴力。你连对自己都这么冷酷,更别提你的下属要是犯了错误,你会给他贴上多少标签了。所以,有时候你的暴力,有可能是来自你对自己的一种看法。
  
 而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怎么引起暴力的呢?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来说,希特勒就是因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问题,才会导致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因为我们知道,希特勒认为这个世界是优胜劣汰的,也就是优秀的民族有资格生存,而劣等的民族就要被淘汰掉。如果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这种优胜劣汰的方式,那你为了生存下去,就肯定会不断去和人比较,然后想办法淘汰掉比你弱的人。比较也好、淘汰别人也好,这些暴力因素,也必然会表现在你的生活当中。
  
 其实,不论是对自己的看法,还是对世界的看法,都可以被看成是你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我们就流传着两种价值取向,性本善和性本恶。在卢森堡博士看来,一切暴力行为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当你认为人的本性是丑陋的、冷酷的,那么你自然会用相对应的暴力方式去应对。这时候你就会陷入暴力当中。而当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积极的,那么你就会用相对应的温柔的方式去应对。你就自然会离暴力因素越来越远。
  
 第三部分
  
 在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我提到了暴力行为在生活中有可能是无处不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去学习一项沟通技巧,并不能真正让你摆脱暴力。而暴力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在于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只有改变这种对世界的消极看法,才能真正帮助你摆脱暴力。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呢?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要分享的第三部分重点内容,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
  
 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必然是你人生经历的结果。比如说,一个从小就被父亲家暴的小孩,长大后,他的价值取向很有可能会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可能会因为憎恨自己的父亲,进而把报复自己的父亲、甚至是报复整个社会当成是人生目标。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报复别人,这就是为仇恨而选择了生活,他的人生就会充满暴力。
  
 但是有时候,一个人就算明明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取向有问题,也很难纠正过来。因为这种人生经历的影响,太过于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彻底改变的。
  
  在本书作者看来,价值取向的转变,很像是佛教里所说的修行。通过修行,来让你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爱的,你是为爱选择生活,而不是为了仇恨选择生活。只有让自己放下过去的心理包袱,才能够摆脱掉仇恨,让生活向着光明的方向发展。 
  
  那既然说改变自己是一种修行,具体又该怎么做呢?针对这一点,卢森堡博士在书里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可以通过这四个要素,来不断提醒自己,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向着有爱的方向发展。 
  
 我们可以先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来理解一下非暴力沟通的这四个要素。
  
 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平时说话时的语言是如何排列的?比如说,你有抽烟的坏习惯,有人就劝你别再抽了,说抽烟对身体没什么好处。你如果回答:“我压力那么大,抽根烟放松一下怎么了?要你来多管闲事!”你可以看到,这句话就是由原因和结果组成的。“我压力那么大”这句话是原因,“抽根烟放松一下”这句话是结果。你平时所有的语言表达,都可以被切分成几个模块。是这些类似原因、结果的模块组合成了你的语言。而通过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逻辑来重新组织语言,就是让你的语言结构不再是随意任性的,而是组合成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语言。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交给你一份非常重要的商业机密文件,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你一定要保管好,结果呢?你刚答应完,扭头就把文件放在公共会议室,出去吃饭去了。等你回来,我可能会非常生气地说:“哎,我给你的这么重要的文件,你怎么就随便放在公共会议室啊?”注意了,这句话是责备别人的,是一种明显的暴力行为。那接下来,让我用非暴力沟通的思维逻辑再来表达一次。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所以我首先观察到的是,你把机密文件放在了公共会议室里;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我的感受是什么呢?肯定是觉得首先这么放文件很不安全,其次我会感到很失望,因为我已经嘱咐过你要好好地保管文件,你也答应过我了,可你却没有放心上;第三个要素“需要”和第四个要素“请求”,指的是我先分辨出我需要什么,然后再向你提出请求。
  
 这样一套思考程序下来,用非暴力沟通语言完整表达的话,就是“我看见刚才给你的重要文件没收起来,放在公共会议室了,这个我就担心不太安全,会议室里人来人往的,让客户看见就不好了。这么重要的文件既然交给你了,以后还是请你注意妥善保存。”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你熟悉了这样的语言结构,你和别人的关系会变得互相尊重、更加平等。不管是和人说话也好,反思自己也好,你都可以用这四个要素来检查自己的思维,看看你的思维是出于积极的价值取向,还是消极的价值取向。不断进行非暴力沟通的修行以后,你会发现,你对这个世界会有了一种性本善的信仰,这种信仰会让你避免暴力,生活在更加有爱。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暴力的根本原因是性本恶的价值取向。而改变自己价值取向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修行。利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可以检查你平时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的动机。当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善的信仰,暴力也就消失了。

《非暴力沟通》精华解读

8. 非暴力沟通全书回顾

2.第一个重点是12章的解决内心冲突。我们的内心经常有两个小人,一个叫欲望,一个叫理智。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一个小人会对我们说,现在做的很快乐,快去做吧。另一个小人会对我们说,做了这件事情迟早会后悔的,于是内心就陷入了冲突。当我们做了后悔的事情时,我们平常会倾向于批判,指责自己,但是这种指责只会消耗我们的情绪,一点用都没有。当别人做了错事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以苛求的态度对人对己,终归纠缠在冲突中不得解脱。而非暴力沟通教会我们心灵也需要环保,而要做到环保就要放弃指责而去关注自己或别人内心真正的需要,也就是用非暴力沟通可以解决内心的冲突。
  
 第二个重点是非暴力沟通除了用于跟正常人的沟通外,还可以用在精神病人的心理治疗上。作者有点否定心理咨询的作用,认为在医学领域为病人诊断是有用的,但这不适用于精神病学。与其浪费时间分析病人属于哪种精神病类型,把病人当做有毛病的个体,不如从人性的角度看待所谓的病人,这些病人往往很孤独无助,这个时候如果还继续把他们当做不正常的人,只会加剧他们的孤独感,精神病人也是可怜人,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倾诉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第三个重点是赞扬的动机一定要基于自己的需要,也就是当别人满足了我们的某个需要的时候,我们才去赞扬别人,这种赞扬的动机是好的,而并非为了控制别人而去赞美。当我们真正感受到别人对我们的价值,再去肯定对方的价值,而肯定对方价值的过程就是赞美。表达感激和赞美的时候,最好不要用简单的谢谢和感谢两字。作者提出了表达感谢的三个步骤,分别是指出对方做的具体的改善我们生活的事情,紧接着说出我们的心情,之后再提出对方满足我们需要的点在哪里。比如看了这本非暴力沟通的书之后,可以这样表达对作者的感激:马歇尔大作家,你书中提到的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表达感激的方式,让我觉得收获满满,特别能上手操作,我觉得在于别人相处方面我比之前更好了,一直觉得我与别人的沟通不畅,总是不得劲,但是你的出现,让我感到自己的沟通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给了我很大的盼头,谢谢您。此外,表达感情一定要及时,因为我们会错过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老人,如果我们内心的感激表达的不及时,对方可能永远不会听到了,对方在世的时候能听到别人表达感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要及时表达感激,不要带着憋着的话抱憾终身,而让你想感激的人一直等到死去都没有听到,这实在太残忍了。
  
 3.回顾本书,可以学以致用的地方有:
  
 一、最最重点的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上,分别是不加评论的观察、表达喜怒哀乐等感受/心情/情绪(感情的颗粒度越小越好)、分析一下是内心什么需求导致了自己的感受、提出具体的请求。这也被叫做非暴力沟通的模式,通过先后四步,我们可以与任何人都通过这样的模式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模式表达自己、倾听别人。这会减少生活中很多冷暴力和热争吵的发生。也会避免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所以这四个要素是沟通领域的伟大发明,这部分可以用在生活中。
  
 二是全文中,作者特别注意比较一些词汇。比如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的区别,观察和评论的区别,想法和感受的区别,导致我们感受的内因和外因的区别,请求与命令的区别,外在动机与内在需求的区别。还注意区分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无视自己的情绪、无视别人的情绪,到最终做情绪的主人。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都能拿来用在生活中,这本书值得看三遍以上,值得当沟通出问题的时候拿出来反复看。
  
 4.在学习技巧上的收获有:
  
 看书可以划分章节去看,不需要一次性看完,每天留出一个小时左右看一点点,积累起来一个月也能读完一本书。
  
 看书的时候要把不理解的地方转变成问题,通过自问自答做任务的方式看一本书比单纯从头到尾看完要有收获。
  
 要多留意书中内容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地方,在选下一本书的时候也会选择一些致用类书籍,看课外书的目的最终还是学以致用,改善目前生活中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看书价值也体现出来了。
  
 好书不厌百回读,我在读到第二遍的时候还是有些东西会忘掉,而且不时常提醒自己就会忘了运用,所以至少看三遍这本书才能掌握70%以上,三遍看完之后也要经常复习巩固,学会提示自己把书本中的内容应用在当下问题中,书可以看的少,但一定要精要用。哪怕一年只看一本书,把这本书用到极致了,也比看很多书记不住要强,看书理解比记忆更重要。读完也不能束之高阁,应该经常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