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和人不承认是阜阳的

2024-05-18 15:43

1. 为什么太和人不承认是阜阳的

颍上就是颍上不是阜阳。
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总面积1987平方公里,耕地12.5万公顷,2021年户籍人口179.43万,常住人口119.8万人,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
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文明县、省平安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并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

位置境域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南临淮河,中跨颍水。以县城为起点,东至江店孜镇蒋郢孜东27.1千米与凤台县接壤;西到六十铺西五十铺大赵庄34.5千米与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阜南县毗邻。
南至淮河13千米与霍邱县、寿县隔河相望;北至陈桥镇毛沟桥29.4千米与利辛县交界。介于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之间,东西长72.5千米,南北宽56.1千米,总面积1987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占阜阳地区总面积的10.9%。县界周长261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颍上县、颍上县人民政府——颍上县情

为什么太和人不承认是阜阳的

2. 安徽阜阳太和有什么啊?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颍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太和特产

  香椿、樱桃、薄荷、黄花菜被称为“太和四宝”。
  太和是“椿城樱乡”,太和椿芽、樱桃明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
  太和贡椿芳香肥嫩,质脆味美,品种多样,有黑油椿、红油椿、春油椿等。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质最佳,谷雨前来摘,腌制后长年不腐,常食可抗肿瘤。早在唐朝,每年谷雨前后,驿者就驮着上等鲜椿芽马不停蹄赶往长安;明万历二年《太和县志》载;“每届春季,各地游人都到太和尝鲜(指椿芽)”;清道光年间,椿芽已远销到东南亚各国。太和贡椿多次被选送参加全国农产品展览。
  太和县是中国樱桃的主要产地,唐宋时期已有名气,著名品种有:大鹰嘴、杏黄桃、黄金桃、金畿桃、银红桃等。其特点为成熟早,果核内无仁、含糖量高。樱桃干色泽鲜红,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味道甘美。
  
  太和盛产薄荷,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薄荷油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油质特佳,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和“清凉世界,左右行情”之美誉。薄荷油、薄荷脑可用于化工、医药、食品行业,远销东南亚各国。 
  太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桔梗生产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

3. 阜阳市太和县怎么样

阜阳市太和县介绍具体如下:
太和县,别名细阳,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古名鹿上、邢丘、廪丘,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市、亳州市之间。全县总面积18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太和县辖30个镇、1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户籍人口178.3万人(2021年)。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三年(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隋(581年—618年)改陈留为颍阳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泰”为“太”,属凤阳府颍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8年12月与界首合并为首太县。1959年4月,撤销首太县,恢复太和县,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96年,阜阳撤地建市,属阜阳市。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
阜阳市太和县气候类型
阜阳在淮河以北,所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因为离淮河很近,所以,具有接近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阜阳市太和县怎么样

4. 阜阳太和是哪里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两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50.3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太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薄荷油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油质特佳,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桔梗生产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太和又是椿城樱乡,太和椿芽、樱桃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地下蕴藏的石油、煤炭、高碘矿泉水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经地矿部、卫生部鉴定,均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太和工业城乡并举,门类齐全。医药、化工、纺织、食品、塑料、建材、机械、造纸、香料、木材加工等是全县工业中的支柱行业。以加工、出口薄荷油、木线条、撕膜绳、中药材、筛网、人畜毛发等产品的一批乡镇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太和商贸活跃,市场繁荣。尼龙绳、木装饰条、薄荷油、中药材、红芋三粉、毛发、筛网等众多的专业市场日益壮大,辐射全国。医药商业与新兴的医药工业相互促进,形成了发展势头强劲的医药经济,成为带动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 
    太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京九铁路、漯阜铁路穿境而过,境内建有7个车站;105国道、308省道和界蚌高速公路在县内纵横交织,颍河黄金大道经过太和40多公里,县城距阜阳4C级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仅37公里,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六纵六横"的道路框架使城区面积扩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万。供电、通信网络覆盖全县,设施先进完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有力的保障。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太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先后被评为全国"一五"、"二五"和"三五"普法先进县,并获得"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行政区划

  太和县辖26个镇、5个乡:城关镇、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官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阮桥镇、双庙镇、胡总乡、赵集乡、郭庙乡、马集乡、二郎乡。

5. 太和距离阜阳


驾车路线:全程约41.0公里
起点:太和县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人民中路行驶420米,直行进入人民南路
2.沿人民南路行驶920米,左转进入沙河中路
3.沿沙河中路行驶850米,右转进入京珠线
4.沿京珠线行驶29.6公里,朝临泉/阜南/颖上/阜阳市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界首路
5.沿界首路行驶4.2公里,直行进入中南大道
6.沿中南大道行驶2.5公里,稍向右转进入阜南路
7.沿阜南路行驶720米,左转进入清河东路
8.沿清河东路行驶1.5公里,调头进入清河东路
9.沿清河东路行驶30米,到达终点
终点:阜阳市

太和距离阜阳

6. 阜阳人和阜阳的历史

 阜阳,地理位置优越,承东接西,呼南应北,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市中心位于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55′之间。阜阳市面积约占安徽省的7%。阜阳市人口约占安徽省的15%,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80平方公里(2009),预计2010年底可达120平方公里,仅次于省会合肥、芜湖、 城市规模卫星图蚌埠位居省内第三。市口960万,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泉河、颍河穿市而过阜阳。这里曾是管仲、鲍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 中国银行阜阳大厦夜景谁雌雄”等千年传唱的诗篇。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在经济学上,阜阳有着三大优势:一是交通优势,大京九铁路纵贯全境,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米”字形铁路枢纽,“井”字形高速公路网,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星罗棋布的淮河水系。全天候的民用机场,加上正在建设的商杭铁路客运专线,共同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在这个立体网内,铁路年发送旅客近900万人,运送货物3000万吨;公路年发送旅客1.7亿人,运送货物1.8亿吨;港口年吞吐量超过450万吨。这些优势,除合肥、 阜阳之夜徐州、郑州外,周边已没有城市企及。阜阳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加之地处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的地理中心,为阜阳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资源优势,是国家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境内煤炭、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三是区位优势,以阜阳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 泉河四大桥&三环路风光尚未发育出一个中心城市,阜阳正处于周边大城市围空区的中心,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具有成为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   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竞争能力,是催化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核心条件。这就要求务必把阜阳城区打造成以工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中心,以要素流动为重心,辐射范围广、凝聚作用大、扩张能力强、竞争能力可持续的皖西北乃至中部地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业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煤电化工基地,使之真正成为中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最佳投资城市和引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

7. 阜阳太和县有多少个镇呀

截至2018年,太和县辖31个镇,1个乡。
1、31个镇:城关镇、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宫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阮桥镇、双庙镇、胡总镇、郭庙镇、二郎镇、马集镇。
2、1个乡:赵集乡。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总面积1867.19 KM²。

扩展资料:
一、清代以前。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三年(前639),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曰“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前253),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郪。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6),封赵王张敖之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封岑彭子岑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以军功封郭亮为新郪侯。汉章帝建初四年(79),徙封殷后宋公于新郪。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581—618)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于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1131—1162)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复置县,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洪武三年(1370),改“泰”为“太”,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1724),改属亳州。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
二、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7年1月,县境北部属鹿亳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5月,恢复太和县。1948年全境解放。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
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8年12月与界首合并为首太县。1959年4月,撤销首太县,恢复太和县,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96年,阜阳撤地建市,属阜阳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和县
太和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阜阳太和县有多少个镇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