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降低风险?

2024-05-16 15:54

1. 商业银行如何降低风险?

降低风险就是需要做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 ( Risk Management )的定义为,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可分成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他们有信贷方面的风险,比如说潜在的坏账;他们还要面临流动性的风险,这会涉及到资产和债务的不匹配;另外他们还要应对操作的风险,如虚假个人消费贷款、关联企业骗贷、票据诈骗等等。 
  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到银行内的程序和流程,同时也涉及到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对于机构来说,处理操作风险应该有适当的针对操作风险的政策,首先要确定这些政策,同时要把这些政策告知整个银行的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考虑几个方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治理结构,必须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向谁汇报。在一个典型的银行案例中,应有一个单独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还有不同业务部门负责日常业务的管理,即有两个报告机制,有关日常运作,向这种业务部门经理汇报;而有关信用方面,必须向有关信用经理汇报。在银行涉及的信息当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获得信息的人和信息在不同层面的细节。比如董事会所需要的是一个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样信息交给所有的人。另外,信息应当是具有灵活度的,还需要有灵活收集信息的方法。 
  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银监会已于05年12月31日颁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制度,系统的提出了对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的控制办法。 
  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一)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1.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 
  1.1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 
  1.2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60%。 
  1.3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 
  2.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类指标。 
  2.1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应高于4%。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一个二级指标;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 
  2.2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个二级指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0%。 
  2.3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 
  3.市场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 
  3.1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20%。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险价值法和基本点现值法)计量外汇风险。 
  3.2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 
  4.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二)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1.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两个二级指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类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与正常类贷款之比,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 
  2.不良贷款迁徙率包括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之比,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 
  (三)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 
  1.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1%。 
  2.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3.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4%;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8%。 
  核心指标的设置实质是将风险量化的方法,同时通过持续监测,衡量哪些做法是可行的,而哪些是不可行的,从而逐渐减少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风险量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计量和跟踪,必须要知道如何对数据进行量化,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大多数欧洲和美国的银行,目前都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这些信息要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收集,而且必须量化。第二阶段是评估的阶段。当银行量化有关信息之后,要对它进行衡量,因此在第二阶段需要很多相关技术的开发。银行可以建立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并从数据中拟合风险损失的分布,通过设置一个置信区间,比如95%,银行就可以计算出风险损失,也就可以为其分配资本了。为风险分配资本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当银行遭受某种灾难性损失的时候不至于瘫痪,甚至于倒闭。而到了第三阶段,就是向各个管理层提供数据,以让他们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组织与制度流程设置、风险监测以及风险分配预测资本能够对银行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支持银行健康持续的发展。

商业银行如何降低风险?

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处理所持有的国债,一般有两种方式:
1、持有到期,获得5%的收益;2、在到期前转卖
国债一般都是固定利率的,如果利率会升到10%,这也只是预期利率,如果国债预期利率上升,通常情况就是市场预期利率走低,市场预期利率与国债预期利率成反比走向。
至于怎么处置,你可以核算一下,持有到期或者按目前的市场利率,二者收益熟高熟低即可

3. 如何防范利率风险

问题一:怎样避免利率风险  s recalibrated to the audio 
  
   问题二:怎么应对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的对策 
  利率风险同时给个人和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机遇存在于如果市场利率下降,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会随之上升,这样个人或公司就能从中得到收益,而另一方面,挑战存在于必须将潜在的资本收益与可能多的资本损失相平衡,或者说市场利率上升从而减少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 
  这里介绍几种规避利率风险的方法。第一:尽量持有付息间隔较短的债券,避免持有零息债券,尽量保证持有的债券多期支付息票收益。还有就是尽量持有短期的金融工具,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短期金融工具与期限较长的金融工具相比,资本损失的风险较低。 
  但是关于第二种方法有三个问题,一:如果收益曲线向上倾斜,付息间隔较长的金融工具更容易提供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付息间隔随到期期限的延长而增加。到期期限越长,当收益曲线为正常形状时,它的利息收益率越高。如果这时候仅持有到期期限较短的金融工具的会导致收益的降低。二:处于不停买卖状态的短期金融工具的成本会变得非常的高。完成这些活动需要花费投资者许多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花去投资者许多直接成本。并且,不停地买卖到期期限短的金融工具会承担很大的再投资风险。三:支持有短期金融工具的投资者损失了可以从投资组合分散化中得到的好处 
  第二:采用对冲的策略也就是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利率风险,市场利率与汇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只有达到两个关键条件才能对冲投资组合风险一个是要有应付各种情况的足够的灵活性,另一个就是快速处理必要交易的能力。 
  
   问题三:银行防范利率风险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和什么??  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2.2.1 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是对资金管理体制进行创阀,改变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实行的“... 
  
   问题四:如何防范债券利率风险 10分 债揣利率风险防范方法: 
  分散投资购买不同期限不同品种以及不同行业的发行主体发行的债券可以有效防范利率再投资风险 
  
   问题五:如何运用远期利率协议防范利率风险?  远期利率协议从字面上就可以猜到大部分的意思了。双方为了避免在将来的利率发生波动的风险造成的损失,而签定的在未来利率波动上进行投机的目的而约定的一 份协议。远期利率协议是在一固定利率下的远期对远期贷款,只是没有发生实际的贷款支付。 远期利率协议是希望调整各自面临的利率风险的双方之间的一种协议或约定。其中一方被定义为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另一方被定义为卖方。卖方答应名义上借给买 方一定数额的钱。这里,买卖和卖方与谁提供这类服务(银行)无关,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借款者和贷款者 买方可能有实际的借款需要,如此他购买FRA就是为了套期保值的需要。当然,买方也可以没有实际的借款安排,购买FRA只是对利率的变动进行投机。卖方则 是希望把贷款或投资利率固定下来的名义的贷款人,FRA是对其利率下将的一种保护。利率上升,卖方将受损失,要对买方支付现金。 
  卖方还可以是因利率上升受 损失的实际投机者,他只是对利率下将进行投机的投机者。 
  1.这笔名义上的贷款是指特定币种且特定数额,在未来特定的日期才能提取,并将持续一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这笔名义上的贷款将有固定的利率,该利率早在 远期利率协议签订日双方就确定下来了。在FRA中,虽然没有实际的借贷款发生,但是买卖双方在未来某以协定的时间内仍然需要参照市场利率和协议利率对整个 合约进行结算。结算额是协议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的金额。 
  2.在一份标准的利率协议中: (1)买方名义上答应去借款; (2)卖方名义上答应去贷款; (3)有特定数额的名义上的本金; (4)以某一币种标价; (5)固定的利率; (6)有特定的期限; (7)在未来某一双方约定的日期开始执行。 
  3.买方的意图:买方是一个名义上的借款人,他的借款不受利率上升的影响,当然若市场利率下降了,他还必须按既定的利率支付。买方可能是真的借款者,当然 买方也可能是利用远期利率协议的投机者。 
  4.卖方的意图:卖方也是名义上的贷款者,他将贷款或投资的利率也固定下来。因此卖方受到了利率下降的保护,当然利率上升时他也必须按既定的利率贷出。卖 方可能是担心将来会遭受利率下降而带来损失的投资者,也可能是没有真正头寸只希望从利率下降中获利的投机者。 
  5.远期利率协议交易之所以是名义上的,是因为它本身并不发生实际借贷行为,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尽管协议的一方或双方有借款或投资的实际行为,但 这必须要分别做出安排。远期利率协议只能避开利率波动的风险,这种保护是以支付现金交割额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个交割额是远期利率协议中规定的利率与协议到 期日市场利率之差。 
  6.例子: 假定某公司预期在未来三个月内将借款100万元,时间为6个月。为简单起见,我们假定借款者将能以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 Rates,伦敦银行业间协定利率)的水平筹措的资金,现在的LIBOR是6%左右。借款者担心未来三个月内市场利率会上升。若借款者什么也不做,3个月 内可能在借款时付出较高的利率。 为了避免遭受这种利率风险,在今天借款者就可以购买一份远期利率协议,期限6个月,时间自现在开始3个月内有效,简称3×9远期利率协议。这时一家银行可 能对这样的协议以6.25%的利率报价,从而使借款者以6.25%的利率将借款成本锁定。 现在假定市场利率在3个月后上升到7%。假若没有远期郸率协议,借款者将不得不以市场利率借款,即7%借款。借款6个月后,他不得不多支付3750美元 〖1000000美元×(7%-6.25%)=1000000美元×0.0075......>> 
  
   问题六:银行如何应对风险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导致了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过程已经完成,经营行为市场化成分加重,行政化色彩退却,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国际金融危机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和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均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经营风险问题并且尽快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明晰、尚未形成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及经济制度转轨的成本转嫁,导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认识上也存在很大偏差。 
  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我们首先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其它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在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再次,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调整:(1)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3)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要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使用内部评级法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重要技术。 
  对具体风险的管理上,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信贷资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占比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差息可能变小,但仍是收益最高的项目,是银行资金运用的主渠道。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前审查等事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作好:(1)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利用定量方法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不仅可以提高资产业务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据资产的不同风险类别制定不同的资产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减低信用风险,而且可以提高银行利润,通过产品差异化扩大市场份额。(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如落实贷后问责制、审贷分离等措施。(3)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尽快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4)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5)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利用贷款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来达到提前收回债券和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实现风险组合管理。 
  二、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1、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主要是对资金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变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 
  
   问题七:什么是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有:浮动利率存单、期货、利率选择权、利率交换、利率上限。 
  利率风险是银行的主要金融风险之一,由于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利率变动更加难以预测,银行日常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控制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对自身的存款结构进行管理,以及运用一些新的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或设法从风险种受益。 
  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风险也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经过长期发展己经比较成熟,然而长期以来的利率管制造成了中国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不敏感,对利率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利率风险管理比较落后。因此,商业银行如何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有效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成为了商业银行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下面高顿网校将为大家介绍下金融工具! 
  浮动利率存单 
  浮动利率存单是指利息按货币市场上某一时间相同的期限放款或票据的利率为基数年,再加上一个预先确定的浮动幅度而计算支付利息的一种存单。以浮动利率定期存单筹措资金,银行可以利用利率的期限结构得到好处。 
  期货 
  期货是包含金融工具或未来交割实物商品销售(一般在商品交易所进行)的金融合约。期货合约对一种指数或商品在未来某一日期的价值。期货是一种跨越时间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通过签订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同意按指定的时间、价格与其他交易条件,交收指定数量的现货。通常期货集中在期货交易所进行买卖,但亦有部分期货合约可透过柜台交易进行买卖。期货是一种衍生性金融商品,按现货标的物之种类,期货可分为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两大类。 
  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以一定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将该本金产生的以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与对方的以另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相交换,交换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没有实质本金的互换。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 
  利率上限 
  上限是国家允许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高的成数。因国家规定了一个基准利率,每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央行给定的基准利率上下浮动的,上下限就是这个利率浮动的范围。比如基准利率是5.58%,上限是允许调高10%,那就是6.138%,即5.58%×(1+10%)。 
  利率上限是指客户同银行达成一项协议,指定某一种市场参考利率,同时确定一个利率上限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利率上限的卖出方向买入方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市场参考利率高于协定的利率上限水平,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利率高于利率上限的差额部分;如果市场参考利率低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上限水平,则卖方无任何支付义务。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 
  
   问题八:什么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指什么?  利率风险是什么?利率风险是什么意思?利率风险是指利率的变动导致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发生变动的风险。债券是一种法定的契约,大多数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浮动利率债券与保值债券例外),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使债券持有者的资本遭受损失。因此,投资者购买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固定票面利率的债券价格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值下降,反之则债券价格上升。这是由于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固定票面利率的债券原票面利率较低,因此现金流量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从而导致债券价值下降。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固定票面利率就相对上升,带来的现金流量就显得比较有吸引力,因此债券价值上升。对投资者来说,以某种投资金额购买债券,当市场利率变动时,其投资的债券价值也会变动,造成不确定的风险。此种利率风险是属于市场风险,也即市场利率变动造成债券市场价格不确定的风险。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则债券价格>面额,这时债券就是溢价债券。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债券价格<面额,这时债券就是折价债券。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债券价格=面额,这时债券就是平价债券。 债券价格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程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到期期限:到期日越长,利率风险越高。 2、票面利率:票面利率越低(表示存续期间长,回收期较长),利率风险越高,零息债券利率风险最高。 3、是否存在隐含选择权:如可赎回债券,价格不会超过赎回价格,所以价格就比较确定。 4、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越低,利率风险越大。债券价格与到期收益率的关系为一凸度,因此到期收益率下跌时价格上升的幅度与到期收益率上升时价格下跌的幅度并不相同。 这里特别要讲到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的风险。因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定期重设,所以债券的价格会随接近面额风险变小。 利率风险的衡量单位有两种: 1、价格变动百分比:当利率变动1%时,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价格金额变动:当利率变动1%时,债券价格金额绝对数值的变动。 对利率风险,可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分散债券的期限,长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资可以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如若利率下降,则长期债券就能保持高收益。总之,一句老话: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问题九:如何分析银行的利率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看,政策性风险远大于其他风险。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策性因素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影响权重较大。由于目前我国利率管理权限集中在国务院,人民银行只是授权代管机关。因此,国务院往往从宏观角度考虑利率的升降,这种政策导向在1996年以来的8次降息中体现较为充分。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目前贷款利率仍处于较低点,而1994-1996年储蓄存款高速增长存入的定期存款从2000年后进入兑付高峰,高付息率造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这种利率风险往往是政策性的,商业银行只能是被动接受。二是受社会信用环境及国家诚信制度不完善的影响,部分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这些企业常以下浮10%的优惠利率作为融资的附加条件,给银行收益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三是存贷款业务占商业银行总资产权重较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业务结构过度集中在存、贷款等利息类业务中,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金融产品创新在业务结构中占比过低,使商业银行在利率调整中承受了直接损失。 
  当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非均衡性也会使商业银行遭受资金缺口风险,一是在总量上,资产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出现存差或借差缺口过大,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承受风险;二是在期限结构上,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如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贷款,当利率上升时,负债成本加重,资产收益下降;三是在利率结构上,同期限的存、贷款间没有合理利差,如为竞争优质客户,贷款利率无原则下浮,甚至亏损经营。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分析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净资产价值带来的潜在影响。国际清算银行的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利率风险由两方面因素构成: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利率变化使固定利率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业务形成损失的可能性;收益风险是指借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化不同步造成收益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工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下面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这四类利率风险的现状: 
  1.重新定价风险 
  所谓重新定价风险是指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到期日的不同或者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的风险。在分析这类利率风险时,须对可能受到利率波动影响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加以分析,即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进行分析。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缺口越大,银行所承担的重新定价风险也越大。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为正缺口,当利率下降时商业银行有利率风险;反之为负缺口,当利率上升时有利率风险。 
  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自1996年5月以来,央行已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我国存贷款利率8年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4年开始,宏观经济的开始局部过热,物价从紧缩状态走向膨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将步入升息周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在经历连续降息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降息预期,因此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一直处于不匹配状况,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为负且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长期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种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缺口状态将在利率上升时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净利息收入损失。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资产负债成熟期的结构错配。资产负债的成熟期主要由其回流期决定,回流期指该项资产负债的本金最终回流的时间,在没有任何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只有在回流期后才得以重新定价,在此之前,利......>> 
  
   问题十: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  大时代投资王瞬  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照风险形成的原因,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造成的风险和投资者自身内因造成的风险。  所谓系统性风险,是指因为股市整体价值高估所带来的整体下跌的投资损失风险,以及由那些能够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等。  系统性风险的特点是:对整个股票市场或绝大多数股票普遍产生不利影响。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后果带有普遍性,其主要特征是几乎所有的股票均下跌,投资者往往要遭受很大的损失。正是由于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消除,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的,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1、政策风险。 *** 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公司利润、投资收益的变化;证券交易政策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证券的价格。而一些看似无关的政策变化,比如对于私人购房的政策,也可能影响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因此,经济政策、法规出台或调整,对证券市场会有一定影响,如果这种影响较大时,会引起市场整体的较 *** 动。  2、利率风险。市场价格的变化随时受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提高时,会对股市资金供求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3、购买力风险。由于物价的上涨,同样金额的资金,未必能买到过去同样的商品。这种物价的变化导致了资金实际购买力的不确定性,称为购买力风险,或通货膨胀风险。在证券市场上,由于投资证券的回报是以货币的形式来支付的,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投资的实际收益下降,也存在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  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证券投资活动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风险,是由证券价格的涨落直接引起的。当市场整体价值高估时,市场风险将加大。  对于投资者来说,系统性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防范,但可以通过控制资金投入比例等方式,减弱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对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警惕。当整体行情出现较大升幅,成交量屡屡创出天量,股市中赚钱效应普及,市场人气鼎沸,投资者踊跃入市,股民对风险意识逐渐淡漠时,往往是系统性风险将要出现的征兆。从投资价值分析,当市场整体价值有高估趋势的时候,投资者切不可放松对系统性风险的警惕。  其次是注意控制资金投入比例。股市行情的运行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可以根据行情发展的阶段来不断调整资金投入比例。由于目前的股市升幅较大,从有效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投资者不宜采用重仓操作的方式,至于全进全出的满仓操作更加不合时宜。这一时期需要将资金投入比例控制在可承受风险的范围内。仓位较重的投资者可以有选择地抛出一些股票,减轻仓位,或者将部分投资资金用于相对较安全的投资中,如申购新股等。  最后是做好止赢或止损的准备。投资者无法预测什么时候会出现系统性风险,尤其在行情快速上升的时期。如果提前卖出手中的股票,往往意味着投资者无法享受“疯狂”行情的拉升机会。这时,投资者可以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继续持股,但随时做好止赢或止损的准备,一旦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投资者可以果断斩仓卖出,从而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何防范利率风险

4.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国内现状

亲您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国内现状如下,在贷款市场,随着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加大以LPR为基准的贷款定价应用,央行政策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传导的机制得到有效疏通。伴随LPR报价行的动态调整以及报价质量的逐步提高,LPR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效率也逐步提高。但是,LPR改革不是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终点,待条件成熟后仍需过渡到新的完全市场化基准利率。在存款市场,近两年,LPR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效果持续凸显。2021年6月,在利率自律机制的统一部署下,商业银行推进了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基准上下浮动”改为“基准加减点”,进一步理顺了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推动实施了存款利率挂钩LPR和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属性。在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我国在组织结构上已与成熟市场较为接近,形成的国债收益率、DR、SHIBOR等利率也已基本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受市场割裂、投资者结构单一、交易期限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跨期限的利率传导仍存在障碍,跨市场的资金流动也存在阻隔。货币市场的主要问题则是稳定性不足,市场利率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摘要】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国内现状【提问】
亲您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国内现状如下,在贷款市场,随着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加大以LPR为基准的贷款定价应用,央行政策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传导的机制得到有效疏通。伴随LPR报价行的动态调整以及报价质量的逐步提高,LPR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效率也逐步提高。但是,LPR改革不是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终点,待条件成熟后仍需过渡到新的完全市场化基准利率。在存款市场,近两年,LPR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效果持续凸显。2021年6月,在利率自律机制的统一部署下,商业银行推进了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基准上下浮动”改为“基准加减点”,进一步理顺了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推动实施了存款利率挂钩LPR和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属性。在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我国在组织结构上已与成熟市场较为接近,形成的国债收益率、DR、SHIBOR等利率也已基本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受市场割裂、投资者结构单一、交易期限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跨期限的利率传导仍存在障碍,跨市场的资金流动也存在阻隔。货币市场的主要问题则是稳定性不足,市场利率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回答】
总体来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市场利率波动对净利息收入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呈扩大化趋势,净息差持续收窄。根据安永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分别为2.23%、2.15%、2.06%,分别收窄8BPS、9BPS。同时,净利润增速也低于资产扩张增速,ROA、ROE等核心指标呈下降趋势,“以量补价”的特征较为明显。具体来看,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分类,利率风险主要包括重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等四类。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为重定价风险和基差风险,但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定价风险和基差风险出现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也日益突出。【回答】
随着存款平均期限的拉长,商业银行负债端付息水平将呈上升趋势,贷款平均期限的缩短则会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水平,存贷利差将持续收窄。此外,边际上的“短贷长存”变化也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端重定价期限缩短、负债端重定价期限拉长,从而使得正的重定价缺口持续扩大。根据缺口理论,在利率下行期,正的重定价缺口将使得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大,不利于净利息收入增长。【回答】

5.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价值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价值是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以有效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稳健、安全和健康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心][鲜花][开心][大红花][大红花]【摘要】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价值【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价值是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以有效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稳健、安全和健康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心][鲜花][开心][大红花][大红花]【回答】
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利率风险常常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成熟期差异,也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利率调整幅度差异。在80年代,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重点是利率变动对银行利差的影响。9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资产的多样化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利率风险管理的任务转向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及资本净值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利率风险管理应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以从容地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到来,以免在利率市场化到来的初期因自身准备不足仓促上阵而陷于被动地位。【回答】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价值

6. 降低银行利率有什么后果?

一)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 
由于现在股市红火,外面的热钱过多,容易形成泡沫经济,我国中央银行也在不断提高利率.就存款准备金率在今年一年内就提了七次之多. 
(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一直人们的消费欲望. 
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 
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 
(三)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 
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绿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7. 怎么应对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的对策

利率风险同时给个人和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机遇存在于如果市场利率下降,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会随之上升,这样个人或公司就能从中得到收益,而另一方面,挑战存在于必须将潜在的资本收益与可能多的资本损失相平衡,或者说市场利率上升从而减少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

这里介绍几种规避利率风险的方法。第一:尽量持有付息间隔较短的债券,避免持有零息债券,尽量保证持有的债券多期支付息票收益。还有就是尽量持有短期的金融工具,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短期金融工具与期限较长的金融工具相比,资本损失的风险较低。

但是关于第二种方法有三个问题,一:如果收益曲线向上倾斜,付息间隔较长的金融工具更容易提供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付息间隔随到期期限的延长而增加。到期期限越长,当收益曲线为正常形状时,它的利息收益率越高。如果这时候仅持有到期期限较短的金融工具的会导致收益的降低。二:处于不停买卖状态的短期金融工具的成本会变得非常的高。完成这些活动需要花费投资者许多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花去投资者许多直接成本。并且,不停地买卖到期期限短的金融工具会承担很大的再投资风险。三:支持有短期金融工具的投资者损失了可以从投资组合分散化中得到的好处

第二:采用对冲的策略也就是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利率风险,市场利率与汇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只有达到两个关键条件才能对冲投资组合风险一个是要有应付各种情况的足够的灵活性,另一个就是快速处理必要交易的能力。

怎么应对利率风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