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的原因的?

2024-05-19 06:26

1.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的原因的?

楼主你好,其实当代西方经济学就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是30年代的西方国家经济大萧条、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效力失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基于这样背景,凯恩斯对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有自己的解释。 凯恩斯根据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 而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可将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因此,对于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 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 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都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了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应该就这些了,希望对楼主有用,呵呵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的原因的?

2. ? 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这一理论对

凯恩斯,于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中对大萧条进行了剖析,重点分析了总需求,认为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有效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量会出现递减的趋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即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随着投资额的增加而递减的;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即人们为了交易需求、投资需求等偏好在手中保持一部分现金财富。具体来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人们对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使得银行利息率的调节作用降低,致使投资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要解决经济危机中的失业问题,就必须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总需求,即国家采用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兴办公共工程和转移支付等)调节和刺激总需求,以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实现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认为自发支出的下降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后来的经济学者对凯恩斯的这些论述做了实证研究。20世纪40年代初,汉森和威尔逊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研究。特敏(Temin,1976)在其研究中基本同意凯恩斯关于自发支出下降引发了大萧条,但是他在对比分析了1920-1921、1929-1930、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后,对凯恩斯主义的投资不足是引发大萧条的原因提出了质疑。虽然消费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入的下降,但是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股票市场崩溃不仅使人们手中的财富缩水,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预期。罗默(Romer,1990,1993)研究了大萧条,他认为大萧条的原因是一系列冲击引发了总需求的下降,同时他认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其减少了对耐用消费品的支付。总之,很多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支持了凯恩斯提出的总需求的剧烈下降是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 
  凯恩斯主义者对大萧条原因的解释也遇到了其他经济学家的质疑。除了下面将要评述的货币主义对其的批评外,在这里笔者将介绍莱维,巴特拉(Ravi Baiza)的观念。巴拉特在其著作《1990年大萧条》中指出,1929年富裕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国民财富的36.3%,出现了财富的迅速集中。他认为财富的集中,财富分配的不均等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即衰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财富的集中度。财富集中度越高,财富分配越不均匀,衰退也会越严重。

3. 29年至33年的经济大萧条用凯恩斯三大假设怎样解释

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与投资:

首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所谓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的比重。此项比重递减,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增加不会比收入增加得快一些。人们把收入中的更大比例作为财富存起来。因此,人们越富裕,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由于人们的消费跟不上收入的增长,就会有一部分产品卖不出去,社会生产无法保持平衡。

其次,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新增一个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新增利润。因此开始投资时,总是投资于资本回报比较高的项目,随后的投资,其回报率相对降低,以此往下,预期投资的汇报率就会下降。并且,投资者的心理很容易对未来产生悲观情绪,这也会使投资者趋于消极,使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这样一来,投资需求不足,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平衡。

第三,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持有现金爱好。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是因为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为了应付日常开支,人们需要保留部分现金在手上;2.谨慎动机。为了应急,防止意外,人们也会留有部分现金;3.投机动机。即人们为了寻求更大的效益,也需要留有部分现金,以备随时可以调用。

在凯恩斯的逻辑里,资本主义发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生产过剩,爆发危机。

按照凯恩斯的分析,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使宏观经济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无法得到平衡,其结果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要解决经济危机,就需要政府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抵消三大心理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29年至33年的经济大萧条用凯恩斯三大假设怎样解释

4. 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其实当代西方经济学就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是30年代的西方国家经济大萧条、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效力失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基于这样背景,凯恩斯对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有自己的解释。 凯恩斯根据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 而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可将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因此,对于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 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 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都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了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5. 20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

     A         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B项和D项主张“自由放任”;C项是大危机时期德国法西斯的经济政策;A项指出节俭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反面证明了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    

20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

6. 20世纪70年代时,美国面对"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是怎么失灵的?

滞胀滞胀,所谓滞就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则是指通货膨胀。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经济增长面临停滞时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或者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搭
配进行刺激,就是往市场里面注入流动性以带动经济发展走出停滞的局面。

但是,由于还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这本身就说明经济是过热的,如果再注入流动性最后必然会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膨胀必然会危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固凯恩斯主义就失灵了。

7. 根据凯恩斯理论,一国经济衰退根本原因有哪些

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政府应该采取刺激需求的政策来抑制经济衰退。
具体的方法,比较典型的就是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通过提高政府财政支出,刺激需求的增加。
用ISLM模型来分析的话。就是扩大政府财政支出,会让IS曲线外移,从而让生产总量Y增加,同时也会增加利率R。这种前提下,总需求AD曲线也会外移,刺激总需求的增加。

根据凯恩斯理论,一国经济衰退根本原因有哪些

8. 凯恩斯学说成为西方经济正统的原因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一书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其中的重要思想和观点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框架: (1)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2)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3)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4)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5)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6)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凯恩斯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的贡献是极大的。《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背离了传统的古典经济理论,创立了自己独立的新经济理论体系。,《通论》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理论上引发一场“革命”,而且也表现在分析方法上开创了宏观总量分析,还在政策主张方面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阶段。凯恩斯的理论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凯恩斯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为追随者所补充和发展,形成凯恩斯主义,并取代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而居正统地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