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奖基金会5月27日在香港公布了2014年度“邵逸夫奖”获奖名单,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丹尼尔?爱森斯

2024-05-17 05:12

1. 邵逸夫奖基金会5月27日在香港公布了2014年度“邵逸夫奖”获奖名单,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丹尼尔?爱森斯

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香港有182家银行,八成以上是境外银行,全球100家最大银行中的85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因此科学家们到香港看到“中国银行”“查打银行”等众多银行.故选:A.

邵逸夫奖基金会5月27日在香港公布了2014年度“邵逸夫奖”获奖名单,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丹尼尔?爱森斯

2. 邵逸夫奖基金会5月27日在香港公布了2014年度“邵逸夫奖”获奖名单,来自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丹尼尔?爱森斯

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香港有182家银行,八成以上是境外银行,全球100家最大银行中的85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因此科学家们到香港看到“中国银行”“查打银行”等众多银行.故选:A.

3. 邵逸夫基金会的邵逸夫奖

奖章邵逸夫奖于2002年11月成立,并由“邵氏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及执行。邵逸夫奖为国际性奖项,得奖人应仍从事有关的学术领域,在学术研究、科学研究及应用上有突破性的成果,或对文化艺术有杰出贡献,或在其它领域有卓越之成就。评选原则主要考虑候选人之专业贡献能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素,丰富人类精神文明。邵逸夫奖现设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和数学科学奖,每项奖金一百万美元。提名及评审程序于每年九月开始,翌年夏天宣布颁奖典礼并于同年秋季颁奖。

邵逸夫基金会的邵逸夫奖

4. 2002年11月15日,媲美“诺贝尔奖”的国际性奖项“邵逸夫奖”在香港宣布成立,该奖项的设立者是(  )

    邵逸夫奖由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邵逸夫爵士于2002年11月创立.故选:B.   

5. 邵逸夫奖的历届得主

数学奖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陈省身  美籍华人  2005年  安德鲁·维尔斯  美国  2006年  吴文俊、大卫·曼福德  中国、美国  2007年  罗伯特·朗兰兹、理察·泰勒  美国、美国  2008年  弗拉基米尔·阿诺德、路德维希·费迪夫  俄罗斯、俄罗斯  2009年  西蒙·唐纳森、克利福·陶布斯  英国、美国  2010年  辛康·布尔甘  美国  2011年  德梅特里奥斯·克里斯托多罗、理查德·哈密顿  瑞士、美国  2012年  马克西姆·康采维奇  法国  2013年大卫·多诺霍 美国2014年乔治·卢斯蒂格 美国天文学奖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詹姆斯皮·布尔斯  美国  2005年  杰弗里·马西、米歇尔·麦耶  美国、瑞士  2006年  索尔·普密特、亚当·利斯、布莱·施米兹  美国、美国、澳大利亚  2007年  彼得·高里  美国  2008年  赖因哈德·根策尔  德国  2009年  徐遐生  美籍华人  2010年  查尔斯·班尼特、莱曼·佩治、戴维·斯佩  美国、美国、美国  2011年  恩里科·科斯塔、杰拉尔德·菲什曼  意大利、美国  2012年  大卫·朱维特、刘丽杏  美国、美国  2013年史蒂芬·拜尔巴斯、约翰·霍利 英国、美国2014年丹尼尔·爱森斯坦、肖恩·科尔、约翰·皮考克 美国、英国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简悦威、史丹利·科恩、赫伯特·布瓦耶、理查·多尔  美籍华人、美国、美国、英国  2005年  迈克尔·贝里奇爵士  英国  2006年  王晓东  美籍华人  2007年  罗伯特·尼科威  美国  2008年  伊恩·威尔穆特、基思·坎贝尔、山中真也  英国、英国、日本  2009年  道格拉斯·高尔曼、杰弗里·弗理德曼  美国、美国  2010年  戴维·朱利雅斯  美国  2011年  ·霍夫曼、华莱士、鲁斯兰·麦哲托夫、比尤特勒  法国、美国、美国、美国  2012年  弗朗兹-乌尔里奇·哈特尔、阿瑟.霍里奇  德国、美国  2013年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迈克尔·杨 美国、美国、美国2014年森和俊、彼德·瓦尔特 日本、美国

邵逸夫奖的历届得主

6. 邵逸夫奖的相关信息

与诺贝尔奖据“邵逸夫奖”成立仪式上宣布,该奖设立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与“诺贝尔奖”所设立的3个科学奖项并不重复。数学与天文学都是基础科学,诺贝尔奖没有此两项奖显然是有缺陷的。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社会科学、经济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21世纪数学的地位更重要。天文学既是最古老的,又是极年轻的,21世纪将是探索宇宙的黄金时代。“邵逸夫奖”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范畴更广阔,要为新世纪的人类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更高的生活素质。“邵逸夫奖”是弥补“诺贝尔奖”的不足,两者关系是并驾齐驱、相得益彰。有人认为,诺贝尔奖是西方的,因而获奖者欧美人士居多;而邵逸夫奖是东方的,获奖者将以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及海外华人为主。这不仅是极大的误解,而且这种想法也很幼稚。国际科学界普遍认为,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审是公平公正的,比如日本科学家也是东方人,他们的新发现新创造一样也能获奖,并无歧视。“邵逸夫奖”筹委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汝万在成立仪式上明确宣布,该奖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旨要。”

7. 2002年11月15日,媲美“诺贝尔奖”的国际性奖项“邵逸夫奖”在香港宣布成立,该奖项的设立者是(  )A

邵逸夫奖由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邵逸夫爵士于2002年11月创立.故选:B.

2002年11月15日,媲美“诺贝尔奖”的国际性奖项“邵逸夫奖”在香港宣布成立,该奖项的设立者是(  )A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