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

2024-05-16 22:46

1. 浅谈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

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但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单方的利己行不通,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于是产生了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因此说:“利他是利己的最高级。” 
心理学角度而言,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为:
1、利他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的根据是利己的普遍性。
2、利他是人与社会最根本关系中的最高行为准则。
3、利他是商品经济原则的人性基础。
4、利他是实现利己的行为过程。
5、利他是利己行为方式的最高级次。


利己行为的方式
1、最低级是“损人不利己”
2、低级是“损人利己”这种人属百姓所言的“坏人”;
3、中级是“不损人而利己”这种人属人中的“老实人”;
4、高级是“利人又利己”这种人总是在谋求双赢互利,属人中的“精明者”;
5、最高级是“先利人后利己”这种人的利己似乎不为人所感觉,在交往关系中习惯为别人考虑,并有一定的牺牲精神。

浅谈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

2. “利他”与“利己”

利他和利己,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格。
  
 前者工作的可能累一点,在物质上会吃亏,在利益上不占便宜。但心不累,活得光明磊落。
  
 后者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发出牢骚和抱怨,但在分配利益的时候一定会找到利于自己,最占便宜的做法。心会累一点,因为常常要斤斤计较。
  
 利他的人,通常会比较粗线条。吃点亏也不太吭声,不代表他傻,因为只是不屑于去为一些小事计较,人在做天在看。命运也总是会给他们一些补偿。例如我们从小就读的神话故事 ,神笔马良乐于助人所以会得到一只神奇的画笔,画出心中所想。牛朗忠厚善良才会感动天上的织女,成就一段姻缘佳话。不看神话,在现实中,利他的人如果能遇到智慧的领导就不会吃亏,知人善用,团队需要这些人。
  
 利己的人会比较聪明,经常会理直气壮,根本就无法辩解,因为他总是能为自己找到种种的借口开脱。在分配利益的时候又会无比的积极,擅于钻研找到自己的强项。
  
 武汉疫情的这场考验,美与丑、善与恶  ,都在疫情的这场照妖镜下全部显露。利他的人逆行而上,将生死置之度外。去拯救灾难,去挽救国家。幸好有开明之士发出声音,不要欺负老实人。
  
 利己的人早早的收拾行囊,逃离他乡,不顾别人的安危。自古以来这样的人比比皆是,08年汶川地震的范跑跑,同样也用这样的行为证明自己。我自己有什么错?难道我的命不是命吗?他的话让人无法反驳。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宝贝。保命要紧,是人之常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范跑跑依然快乐的活着,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考上北京大学。试想一下,如果你有孩子 ,你愿意把她交给他吗?如果要和他交朋友,能深交吗?不能。因为在关键的时候他会甩掉你。这样的人性经不住生死考验。
  
 记得前两天看了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还有一句古文读来颇有意义,看看自己是谁。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多才少者为君子,德少才多者为小人德才均无者为愚人———司马光。

3. 浅谈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

利己与利他显然是一对矛盾。想通二者的关系,理解他们在最高层次的统一与同一,就成为根本性的大观念。 
 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它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但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单方的利己行不通,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于是产生了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要要懂得这句话:“利他是利己的最高级。” 
 1.利他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的根据是利己的普遍性。
 2.利他是人与社会最根本关系中的最高行为准则。
 3.利他是商品经济原则的人性基础。
 4.利他是实现利己的行为过程。
 5利他是利己行为方式的最高级次。

人的利己行为的方式可以归纳为5个等级。
 ①最低级是“损人不利己”
 ②低级是“损人利己”这种人属百姓所言的“坏人”;
 ③中级是“不损人而利己”这种人属人中的“老实人”;
 ④高级是“利人又利己”这种人总是在谋求双赢互利,属人中的“精明者”;
 ⑤最高级是“先利人后利己”这种人的利己似乎不为人所感觉,在交往关系中习惯为他人考虑,并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把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看作自己的责任,并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的自然回报,是长远、稳定的精神与物质利益的获得者,属人中的“高尚者”。这5种人的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差别仅仅是行为方式的不同,结果则大相径庭:前两种行为方式,决定了他们总是事与愿违,最终丧失生存的权利;中间一种行为方式是洁身自好,注定难成大事;后两种行为方式,必然是能有所作为的。

浅谈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

4. 如何面对利己与利他?

为自己,即利己;为他人,即利他。这是十分简单明了的一对矛盾。我们无时不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不庸讳言,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利己性。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想通过怀疑建立起哲学系统,最后承认:“我思,故我在。”他从哲学方面证明自己最实在。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只有自己最能感受,也最清楚。因此,讲人生,讲社会,都不得不由自己出发,甚至以自己为中心。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于各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这段话的意思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总是从他特有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一切。他对社会的看法,尽管受到他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是鲜明地打着个人的印记。不管你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他人(如民族、团体和家庭)之中的“我”。同时,每个人也实实在在生活在他人之中,自己的生存、发展、利益、幸福都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因此,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矛盾冲突。正因为如此,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一是绝对肯定利己,否定利他。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自己的发展依靠自己个人的理性、天赋以及个人奋斗去实现;认为个人服从社会就是损害个人的利益,就是不人道。在这种利己主义原则主导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他人”,“点着别人的房子煮自己的一个鸡蛋”便成了损人利己者的真实写照。具体表现,如:为了发家致富,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甚至偷摸扒窃,谋财害命;为了自己升官,不惜打击、诽谤、陷害他人;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砸公家的东西,或拆他人的台:我不行,你也甭想行等等。这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行为,都是可恶的不道德的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
二是绝对否定利己,肯定利他。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曾出现了对社会利益的绝对肯定和对个人利益的绝对否定的思潮。利己与利他被置于水火不容的地位。推行“一大二公”,都吃公共食堂,不能有自己的“家”;不能有自己的“自留地”,更不要说私有财产;人们无休止地“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要求人们盲目地服从他人的利益,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结果自然会扼杀个人性,阻碍社会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利己与利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又是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就蕴含着利己与利他的合理性。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靠一技之长“利他”,进而“利己”,从中得到报酬,两厢情愿,各得其所,何乐不为?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金元动乱年代,颠沛流离,十口之家,就靠他给人撰写碑文墓志赚钱养家糊口。
他在《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中写道:
并州一别三千里,
沧海横流二十年。
休道不蒙稽古力,
几家儿女得安全?
他尽其所能,撰文取钱,当然觉得理直气壮。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在利他的前提下利己,用中国古代墨子的观点来看,应该是合乎道德的。《墨子·兼爱》云:“兼相爱,交相利。”“为彼,犹为己。”意思是说,人在交往中应该互爱、互助、互惠、互利;为他人,也为自己。
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点看,这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比尔·盖茨开发微机软件之初,仅仅是为了开创自己事业,实现其发财致富之梦,没料到他所开发的微软利国、利民、利天下,以致推动了世界“电脑革命”。他在大赚其钱的基础上,也为世界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谓既利己又利他。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热衷于慈善事业。他所捐建的以“逸夫”命名的学校、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已遍布全国不少的省、市、县。他在关心、资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谓既利他又利己。
在现实生活中,利己又利他,利他又利己的人可以说“芸芸众生”,而要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确属难能可贵,但也不乏其人。如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离开优越、安全的生活环境,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到硝烟弥漫的中国,为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印度修女德雷莎,平时布衣疏食,帮助穷人,把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金又都用于慈善事业,被誉为“穷人的圣者”。他们的“利他”行为并不完全是为了“利己”,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这正是他们道德境界的高尚之处,也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片面地强调利已是行不通的;片面地强调利他,也是不合时宜的。利人亦可利己,利己而不损人,这是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

5. 利他就是利己

第二个100天,继续加油
  
  
 day2/100
  
 书名:自私的基因
  
 页数:374-479
  
 作者认为自然界的动物没有纯粹的利他行为,一切利他行为的本质都是利己的获益大于付出,最终是保住自己的基因,使得自己的基因能够留存并遗传下去。
  
 也就是说,一切的“与人方便”,最终都是为了“与己方便”。
  
 我们姑且不说这种利他行为的初心有多自私,这其中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利他确实是自然界双赢的选择。
  
 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一份子,应该也逃脱不了这种自然界的选择。
  
 因此,不要用狭隘的眼光看待利他的行为,这并不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比如分享自己做事的经验,看似耗费精力,其实也是帮助自己梳理思路,总结经验,同时也练习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吸引同频的伙伴。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与君共勉。

利他就是利己

6. 利他与利己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问另一个“我”:“你知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吗?”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利己主义者都是表象的、模糊的,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两种有区别的本质,总共是四种本质,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有本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种本质?”
  
  
 “对,从表象看,利他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他人’和‘他人→自己’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自己’和‘自己→他人’这两种;从本质看,利他主义包含的是‘他人’和‘自己→他人’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的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这两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价值导向里只有‘他人’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否定了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导致情感的压抑,从而使得价值导向由‘他人’变为‘他人→自己’,也就变为了表面上是利他,实则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里的情感需求问题,这种现象在社会里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
  
  
 “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但不会有情感压抑的情况”
  
  
 “可以说有,但是其本质是‘自己→他人’,当自己没有需求,且也不否定自己的存在,这种‘自己→他人’的价值导向看起来就成为了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他人’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了‘自己→他人’的表象,是表象,不是本质”
  
  
 “那‘他人→自己’就不能变为‘他人’了吗?”
  
  
 “可以,但是跟前面一样,只有‘他人’的这种价值导向也是‘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的表象,一个人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是此‘他人→自己’非彼‘他人→自己’,这个‘他人→自己’跟前面那个‘他人→自己’又不一样了,这个价值导向的‘他人→自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自己本身是没有属于自身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他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个‘他人→自己’是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不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而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人→自己’则不同,其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由不同的本质变换过来,其本质意义也是不同的”
  
  
 “那‘自己→他人’也存在这样的两种本质意义吗?”
  
  
 “存在,由‘自己’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就认为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然后才轮到别人;由‘他人’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可能会再回到‘他人’,这取决于这个人在‘他人’这种价值导向呆了多久,呆得越久,就越难保持住‘自己→他人’,一旦保持住了,就能够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来回流动了,所以其实‘自己→他人’是有两种表象的,一种表象就是‘自己’,是利己的,另一个表象就是‘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导向究竟是‘自己’还是是‘自己→他人’。”
  
  
 “那‘自己’这个价值导向是怎样的呢?”
  
  
 “这个价值导向无视了别人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价值导向往往也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制约,所以这种价值导向也容易发展为‘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一种比‘自己’更为扭曲的价值导向,因为这个的利他都是为了利己;也有‘自己’发展为‘他人’的,这相当于从一种极端转换为了另一种极端,从无视他人情感变换为了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可能就会再由‘他人’发展为‘他人→自己’,通过要求他人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空洞,然而情感空洞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真正补上的,这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导向变动,往往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实可以看到;当然,‘自己’也可能变换为‘自己→他人’,然后再变为‘他人→自己’,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那‘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价值导向往往跟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是这种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的死对头就是由‘他人’发展出来的‘他人→自己’,这也就是所谓代沟的形成原因,要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潜意识,但是相较于过去来说,确实好些了,刚迈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这些,因为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与成长阶段,还没有去意识到潜意识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意识的慢慢改变自上而下地影响,但是在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的意识。语言文字就相当于是DNA,教育就相当于是在用DNA创造生命,DNA没有编造好,生命也就会变得畸形、或者夭折,溺爱易让人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否定、无视生命其自身的需求,容易让人形成‘他人’这种价值导向,也易受到生命的反抗而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如果不被允许有自身的需求、连为什么受苦的原因都得不到,那么其肯定会去想‘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多半是处于在了彻底绝望状态当中。社会潜意识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嗯……这四种本质……总的来说……就是,价值导向最终都会指向‘他人→自己’,而不同的前身,也就会造成这种价值导向有不同的本质意义,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就是单纯地帮助别人,由‘他人’变换过来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问题,由‘自己’变换过来的可能是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可能是只是为了自己”
  
  
 “嗯嗯,对,这里还有一种价值导向,‘(自己)→他人’,就是无我境界,但是这个‘无我’跟我以前说的那个‘无我’是不一样的,以前我说的那个‘无我’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无我’是人的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他人’不同的点就是,其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并视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成‘他人→自己’这样的价值导向。反正到最后,人的价值导向都是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反复转换,这便是价值导向的流动性。切记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导向变换为了‘他人’或‘自己’,这两种都犯了思想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定了自己或他人的存在,讨好型人格和放纵型人格便是这样,价值导向通常都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指导着行为,不易被察觉,所以也不易改变,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好复杂(-᷅_-᷄)”
  
  
 “利己与利他就像一阴一阳,会相互转化,也能够和谐共处,纯阳相当于是‘他人’,阳中少阴相当于是‘他人→自己’,纯阴相当于是‘自己’,阴中少阳相当于是‘自己→他人’,阴阳调和相当于是在‘他人→自己’与‘自己→他人’之间来回流动。每个人一出生、一开始其实都是从‘自己’走向‘自己→他人’的,‘自己→他人’便是人开始社会化真正的起点,而后天的经历可能会让人从‘自己→他人’走向‘他人’,再走向‘他人→自己’,然后一直在‘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自我是被压抑着的;也有可能从‘自己→他人’开始倒着走,倒着走基本上就会让自己徘徊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之间,自我是在流失着的;阴阳调和便是进入了太极中间那条线,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流动着,使自我保持着动态稳定”
  
  
 “太极图……”

7. 利己与利他

一、真正的利他主义
  
  
 一个关于亚伯拉·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故事。一天,当乘坐一辆马车时,林肯和以为旅伴辩论我们正在考虑的问题:助人真的是利他的么?林肯认为助人总是源于利己,然而另一个人的观点是,真正的利他主义是存在的。忽然,两人被一阵试图从一条小河中救出小猪的母猪的叫声打断。林肯让马车停下,跳出车外,跑向小河,把小猪们就到岸边的安全地带。当他回来,他的同伴说:“那么现在,亚伯,你能解释自私在这段小插曲中起了什么作用么?”“天啊!这正是自私的本质。如果我把那只痛苦的老母猪留在哪里不管,我的心思整天都不会安宁。我做这些是为了自己能够心安理得,你不明白吗?”
  
 一些帮助行为明显是利己的(为了获得回报或避免惩罚),一些是隐蔽利己的(为了获得内在回报或减轻痛苦,林肯的故事就属此列),那是否存在纯粹为了他人福利的利他主义呢?
  
 在越南战争中,63名战士因在战火中用身体掩护战友获得荣誉勋章。他们大多在严密组织的格斗队里,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退缩的耻辱或自我牺牲的最终回报。然而,还是有某些东西驱使他们做出了那样的舍身为人的举动。
  
 二、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
  
 1、获得回报,避免惩罚
  
 社会交换:
  
 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与接受者同样受益。有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会经济学”指引,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内部回报:
  
 帮助行为的收益包括自我的内部回报。
  
 当成年人处于内疚、悲伤或其他消极情景时,帮助行为有利于抵消不良的感受。
  
 但有例外,有一种消极情绪是愤怒,不可能产生同情和帮助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沉浸在死亡或分离的痛苦的人,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而这种心境抑制了别人的付出。
  
 快乐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
  
 社会规范:
  
 互惠规范:对于那些帮助我的人必须予以回报促使人产生帮助行为。
  
 社会责任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利于产生帮助行为。但如果我们把别人的需要归因为他们个人的选择而不是不可控的因素时,公平的观念并不要求我们去帮助别人。
  
 2、进化心理学
  
 然而,基因的自私性却预示我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来行事:那就是亲缘保护和互惠。
  
 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进化支持父母为孩子做出自我牺牲。
  
 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
  
 三、我们何时会帮助
  
 1、旁观者数量
  
 注意:
  
 脑子里想着其他事情未注意外界事物的人是不大会注意到一个路边受伤的女孩的。
  
 解释:
  
 若你呆在一个满是浓烟的屋子里,即使担忧,你也不会愿意表现得很紧张从而使自己丢脸。你通常会看其他人的反应,他们看起来很平静,你就会认为一切正常继续工作。另一个人也发现了浓烟,但看到你很平静,就同样不做声了。上述错误被称为透明错觉。指高估他人了解我们内心状态能力的倾向。
  
 同样有趣的是,群体的被动性还影响了其成员对事件的解释。是什么导致了烟雾呢?“蒸汽管的问题“”空调设备泄露“但没人说”着火了”。
  
 所以生活中经常遇到两难局面给我们是否提供帮助带来困惑——窗外的尖叫是否只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有人遇袭呼救?有人睡在街上,是因其吸毒过量还是真的有疾病?
  
 确定责任:
  
 当紧急情境非常清晰的时候,处于群体的人比独处的人愿意帮助的可能性至少一点点;但是当情境模糊时,处于群体的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远远小于独处的人。
  
 在各大城市,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太多而产生的“同情疲劳”和“感观超载”,也能限制人们提供帮助。
  
 2、当别人也在帮助时
  
 亲社会的榜样能带动利他行为。
  
 3、时间压力
  
 匆匆忙忙中,人们没要留意周围的事情,没有空暇注意到有需要帮助的人。
  
 参考文献: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

利己与利他

8. 利己与利他

我认为凡是健康、良性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生、彼此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正如追求纯粹的“利他”意义不大一样,只在乎纯粹的“利己”也注定不会长久。它们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不起时间的捶打与考验。
  
 我的人生三大目标:做好自己的教育事业;管理好家庭资产做好投资;做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每一项都是利他与利己双向并行。没有那么崇高,总想着别人,但也不可能只考虑自己,毕竟自我价值总是在社会中,他人处才能体现得最为明显。
  
 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在更多的事情上做到小事不在意,大事不随意。想得清楚时就直接做,想不清楚时就想想和自己的三个目标有无联系。有,做好它;无,付之一笑。
  
 除非极少情况,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轻易放弃选择的权利,清楚为何而选,清楚选择结果,想必会更舒服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