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频繁更名为哪般?

2024-05-09 14:02

1. 上市公司频繁更名为哪般?

人们常用“老字号”形容一家企业的历史、声誉、地位、影响、文化等。企业如果被冠以“老字号”,都会感到十分荣幸,会十分珍惜这一荣誉,并倍加努力把“老字号”越做越响。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不会轻易更名的,尤其是已经有了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企业,更不会随便把企业名称改了。然而近年来,资本市场更改名称却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据报道,仅去年以来,就已经有超过200家公司简称变更。神州易桥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证券简称将由“神州易桥”变更为“顺利办”。为何改成这样一个有点儿怪异的名称?原来,该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顾问咨询、人力资本、金融保险、无形资产四大类”,因为有顾问咨询等,于是就改成“顺利办”。改后的名字让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怎么看怎么别扭,但为了吸引眼球,该公司还是不顾一切地改了。

由此想到另一个企业改名的案例:为了沾P2P的“光”,多伦股份将名字改成“匹凸匹”。当时多伦股份与P2P并没有任何关联,面对投资者的质疑,该公司表示有做P2P业务的打算。改名以后,除了刚刚改名时因为炒作出现两个涨停之外,新的名称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多少好处,相反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原实际控制人鲜言也因为不规范行为被证监会处以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重罚。去年7月,为摆脱因不当更名对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该公司由“匹凸匹”改为岩石股份,但到底如此更名能否让企业摆脱不利影响,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名称是一家企业的无形资产,用得越长,做得越久,注入的文化越多,名称的含金量就越高,不到万不得已,企业不应轻易变更自己的名称。一旦名称被变更,就极容易让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疏远,就容易让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毁损、商誉贬值。真正成熟的企业,一定会十分珍惜自己的名称,甚至把名称当作无价之宝。有些企业在被其他企业收购后,仍然提出要保留原来的名称,原因也在于此。
为什么有的企业不顾一切要变更名称,并把变更名称作为吸引眼球的一种手段?几乎可以断言,凡是不停更改名称的企业,没有一家企业是真正做得好的。只有做得不好的企业,才会变更名称。那些做得好的企业,就算企业业务范围有了较大的扩充、业务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也不会随意做出变更名称的决策。他们可以选择新注册一家企业,把新业务放到新企业当中,但不会把已经具有很高地位、很大影响、很有无形资产价值的名称变更掉。

从多家变更名称的上市公司的情况看,多数都是近年来新成立的公司,或者长期以来做得不好、名声也不好且多次被处罚过的公司。但就算变更了名称,如果换汤不换药,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假如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实际控制人有决心把企业做好,又何必在乎名称是否变更呢?把修改名称当作企业“转运”的目标,与撞大运没有多大区别,只能说明企业没有底气,也没有信心做好。
为规范上市公司变更名称行为,上交所与深交所先后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和《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今后上市公司变更名称需要按照规范进行。需要防范的是,有些公司借进入某些领域或行业之名,要求变更企业名称,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从事与变更后的名称没有任何关联的业务。对这样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名称变更方面给予更加严厉的监管,即便更名了,只要没有按照变更时承诺的业务去发展,就应当勒令其把名字改回去,并以此来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上这些公司的当,不要被这些公司变更名称所蒙蔽。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上市公司频繁更名为哪般?

2. 匹凸匹的介绍

2015年5月10日晚间,多伦股份抛出一份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的公告,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2015年公司出资人民币500万元购置“p2p”域名。

3. 匹凸匹是什么意思?

多伦股份表示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业务转型的需要,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分析人士认为,公司此番更名和更改业务范围,颇有点“空中楼阁”的味道,所谓“匹凸匹”的新名字更像是试图搭上当前最为热门的“互联网+”的热潮,不排除吸引资金关注甚至炒作的的意图。

匹凸匹是什么意思?

4. 匹凸匹(中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15年7月,公司名称由“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变更为“匹凸匹(中国)有限公司”。

5.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任性更名的策略?

进入7月份以来,有多达12家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其中,澳洋科技改名澳洋健康,贵糖股份更名粤桂股份,神州易桥变更为顺利办等。实际上,去年以来已经有超过200家公司变更简称。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更名似乎大有“蔚然”成风之感。

据WIND数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就一直在不断增加,1998年当年沪深两市更名的公司为67家,到了1999年,两市改名的公司已达到100家。而到了2015年,更名企业扩大到了216家,2016年更是达到了242家。2017年虽有所减少,但也达到了214家,2018年至今,已经有多达149家公司更名了。
数据进一步显示,深沪两市已经有超过40只个股自上市以来更名次数超过5次。其中,阳煤化工更名15次,中航高科更名13次,西部资源、浪莎股份、神州数码等更名12次。
即便是业务变化、经营范围和地点变更,一个企业也不至于如此频繁地更名。从更名企业的情况来看,大致有四种特点:一是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逐渐落后,通过不断更名来吸引眼球;二是业绩不佳,特别是ST公司更名数量多又频繁;三是喜欢“蹭热点”,看到什么热就通过更名来赶时髦;四是投资类上市公司,原本就没有固定的产业和产品,通过并购等方式生存,并购一家较好的企业,就有可能更换一个名称。
公司名称是一家企业的无形资产,有着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价值。一般情况下,公司是不会轻易将名称变更掉的。尤其是已经有了一定地位和影响的公司,不仅不会轻易更名,而且会为名称注入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挖掘越来越多的文化价值。

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上市公司热衷于更名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跟风市场热点。不难发现,凡是更名的企业,除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企业之外,大多与热点有关。部分公司跟着网络热点在频繁更名吸引眼球,最典型的莫过于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冲着当时火热的P2P概念而去。
其次,为了“更”掉坏名声。在更名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受到过各种处罚和处理的。为了摆脱负面影响,他们选择通过更名来试图消除影响,恢复市场对其信心。
最后,为了融资需要。有些企业为了融资需要,就通过收购更名的方式。通过并购、资产收购等趁机跟风,推动了上市公司更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更名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好运”。
上交所公司监管部徐明磊表示,越喜欢改名字的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概率越大。如果确实是因为重大资产重组、卖壳等原因,更名倒也很正常。但是,更多的上市公司在更名以后,主营业务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譬如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后,连续两年都是亏损。原实际控制人鲜言也因为不规范行为被证监会处以终身禁入证券市场重罚,这种完全靠吸引眼球的更名方式,显然是对企业没有任何好处的。
上市公司任性更名,也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伤害,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也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与关注。上交所与深交所先后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和《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上市公司变更名称也需要按照规范进行,类似于“匹凸匹”这样的名称,可能不好使了。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上市公司任性的更名之风并没有刹住。实际上,上市公司指望通过更名带来“好运”,而非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所以,监管层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更名行为,防止借更名进行炒作。广大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切不要让名称变更蒙蔽双眼。
来源:新京报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任性更名的策略?

6. 人们常说的匹凸匹是什么意思

一、P2P(peer-to-peer),当下流行的是指P2P理财,或叫P2P金融。
二、P2P金融,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其以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方可以是无抵押贷款或是有抵押贷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或者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财模式。
三、目前,市场P2P理财公司众多,产品各不差异,收益率也不一样,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能理性的、谨慎的选择一款适合自己产品。同时,在选择P2P公司时一定要多走动,多调查,选择有正规资质,规模较大,信誉好的公司进行办理业务,这样可以保障投资者资金的安全。

7. 为什么证监会开出罚金高达34.7亿元的发单?

证监会开"史上最大罚单"

2017年3月30日中国证监会30日公布对“多伦股份”操纵案的处罚决定书,依法对鲜言作出“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罚金高达34.7亿元。截至目前,这是证监会开出的“史上最大罚单”。与此同时,鲜言也被“红牌”罚下,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统计显示,2016年证监会全年的罚没金额为42.83亿元。相比之下,这张“史上最大罚单”金额之高,亮明了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乱象重拳出击的决心。
处罚决定书认定,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6月12日期间,鲜言通过采用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信息优势连续买卖,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之间交易、虚假申报等方式操纵“多伦股份”股价。同时,鲜言也未按规定报告、公告其持股变动信息。
天价罚单的理由是什么

鲜言的巨额处罚,主要因于涉嫌市场操纵,而这也是当前一些资本玩家的主要玩法,对此应予以严处,以遏制市场操纵多发势头。
据媒体报道,将匹凸匹和ST慧球轮番玩弄于股掌的“资本玩家”鲜言,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买了单。2月24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拟对慧球科技信披违法等8宗案件做出行政处罚,其中,慧球科技实控人鲜言被罚没34.7亿元,开出中国证券史上最大罚单,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据介绍,鲜言等对抗调查意识强,即使调查组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开展工作时,被调查对象仍采取软对抗手段,拒绝在相关证据上盖章确认等。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查明鲜言的违法事实中,包括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鲜言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交易,操纵“多伦股份”(“匹凸匹”)价格。
天价罚单的启示

而证监会拟处以的34.7058亿元罚没款,也创下A股纪录,接近证监会全年的罚没款。按《证券法》,对信披违法违规处罚金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对操纵市场,则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鲜言可能遭到的巨额处罚,主要因于涉嫌市场操纵。
回顾“多伦股份”(“匹凸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的股价表现,在鲜言入主后股价基本单向上升,尤其是2015年5月中旬,多伦股份宣布更名为“匹凸匹”,号称转型互联网金融,股价连续多日涨停。结合证监会目前的查处结果,当时匹凸匹股价之所以暴涨,或借助于鲜言的股价操纵。
这个案例或许有不少启示。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发布高送转、并购等题材,股价随即连续涨停板,其中不排除大股东或实控人通过所控制上市公司信披渠道、炮制利好,再伴以股价操纵手段,从中攫取不法差价利益。这也是当前一些资本玩家的主要玩法,对此应予以严处,以遏制市场操纵多发势头。

为什么证监会开出罚金高达34.7亿元的发单?

8. 广州市匹凸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立码付有哪些优势?我想了解一下?

网络传消的一种,建议别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