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第23章 第24章

2024-05-17 21:28

1. 《反脆弱》第23章 第24章

第23章切身利害:反脆弱性和牺牲他人的可选择性
  
  
 第24章 给职业戴上伦理光环
  
 #思考:
  
 1、将脆弱性进⾏转移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有些人或群体利用不对称性和可选择性,把脆弱性的事物转移到别人身上。比如,职业经理人,如果这家公司不是他自己的,即便错误的策略把公司带向损失或关闭,职业经理人也不会有损失,他已经拿到了高额的工资,但企业的员工却会损失工资甚至工作。这种脆弱性由职业经理人转移到了企业和企业员工身上。再比如基金经理,如果他自己没有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这支基金的损失也不会由他承担,这种脆弱性由基金经理转移到了投资人身上。
  
 2、如何识别出脆弱性转移?——不要登上没有司机的飞机。不要听从那些只说不做的人的建议,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是问他,你做了什么?比如,问基金经理,你自己购买了哪些股票?问一个建筑设计师,你住在哪个建筑里?问一个医生,如果你得了这种病,你会怎么治疗?
  
 3、对你的启发是什么?——识别脆弱性转移,不轻易听信“砖家”的建议。
  
 4、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愚蠢的人总是力图赢得辩论,而聪明人则寻求获利。辩论失利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千万不要把你的敌人逼到死路上。

《反脆弱》第23章 第24章

2. 《反脆弱》第五章

第五卷:非线性
   
  
 为什么脆弱性一般都是非线性的,而不是线性的?答案是我看到瓷杯时感悟到的。这与生存概率的结构相关:对于一个尚未受到损害的事物(或存活的生物)而言,一块巨石产生的伤害要远大于1000 块小石子,即一件罕见的严重事件的影响将远超过较小冲击的累积影响。
  
   如果脆弱性源于线性,那么我们可以马上看到结果,因为它造成的后果不是物体损坏就是人死亡,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就是:脆弱的事物往往当前是完好无缺,但其受制于非线性影响,而且极端或罕见事件因为大力(或高速)所造成的冲击比微小(或低速)所造成的冲击要少见。
  
   对于脆弱的物体而言,温和冲击的累积效应低于等量的单一严重冲击所造成的单一影响。
  
   对于反脆弱性物体来说,在一定限度内,冲击越强,带来的益处越大(相应的,伤害也更小)。
  
   如果你从一个给定变化中获得的利大于弊,那么你由此绘制的曲线就是凸性的;反之,就是凹性的。
  
       
  
   出行成本在高速公路上汽车数量的波动性面前是脆弱的,它不那么依赖平均数。每增加一辆汽车,都会使交通时间增加很多。
  
   当一个人别无选择,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而且是不计成本地采取行动时,忍痛行为就发生了。忍痛会因规模加大而恶化。规模大的东西,面对某些错误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可怕的忍痛情绪下。随着规模进一步增大,其代价会非线性地增加。
  
   尽管我们在商学院都学过“规模经济”的概念,但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规模却会让你受伤害;在艰难的情况下,规模大并非好事。
  
   项目规模增加将带来不良后果,而且项目延误导致的成本在总预算中的占比会增高。但这里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重要的是项目各部分的规模,而不是整个项目——有些项目可以进行分割,有些项目却不行。
  
       
  
   瓶颈是所有忍痛效应的源头。
  
   “规划谬论”的心理学家很少真正认识到,这从本质上说并非一种心理问题,或人为错误的问题;而是项目的非线性结构所造成的问题。正如时间不能为负,为期 3 个月的项目不能在零时间或负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在从左到右的时间轴上错误会作用于右端,而不是左端。如果不确定性是线性的,那么我们将看到一些项目会提前很多就能完成(就像我们有时会到得很早,有时会很晚)。但事 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祖先所用的更贴近大自然的机制——调节集中效应。现代人到商店常常会购买相同的商品,比如说金枪鱼、咖啡或茶、大米、意大利干酪、解百纳葡萄酒、橄榄油,以及其他在我们看来不容易替代的商品。由于现代人所固有的习惯、文化传染的黏性,以及工厂生产的僵化,导致我们过度使用某些特定的商品。这种集中化消费是有害的。比方说,过度消费金枪鱼可能会伤害到其他动物,扰乱生态系统,并导致物种的灭绝。不仅这种危害会呈非线性上升,而且一旦发生资源短缺,会导致价格不成比例地飙升。
  
       
  
   全球化促进了集中化趋势的蔓延,就好像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只有狭窄出口的巨大房间,所有人都争相涌向同一个出口,导致伤害加剧。
  
       
  
   当我意识到脆弱性直接源于非线性和凸性效应,以及凸性是可衡量的,我都会兴奋不已。检测伤害是否加剧的技术适用于任何需要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决策的情况,以及风险管理。虽然在医学和技术上这是最有趣的部分,但最急需的却是经济领域。
  
 脆弱公司的经营杠杆也一样。营业额增加 10%带来的利润增加额,低于营业额下降10%带来的利润减少额。
  
   我本来要买 1000手某只股票,结果 第二天发现,我买了 2000 手某只股票。如果股价上涨,那么会有可观的利润。否则,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从长远来看这些错误是中性的,因为它们会对你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们增加了变数,但不影响你的总体头寸走势。它们不能被片面地认定为好或者坏。而且由于规模不大,这些错误仍可以控制——你进行了很多的小型交易,因此错误也都很小。通常情况下,到了年底,这些错误用业内 人士的话说就是被“冲销掉了”。
  
 但是,我们建立的大多数东西却不是这样的,而且错误是和脆弱性事物相关,结果产生负凸性效应。这一类错误都有一个单向的结果,也就是负的结果。比如航班往往会延迟到达,而非提前到达;战争往往会变得更糟,而不是变得更好。由于这种差错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是伤害而不是益处,因此,上述片面性会导致我们低估随机性及其带来的危害。即使从长远来看,随机性来源的变化在某个方向上与另一个方向上一样多,但它带来的危害将远远超过收益。
  
       
  
   我将解释下面的非线性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数——也就是一阶效应——根本不重要。这是进入炼金石讨论之前的第一步。
  
       
  
   炼金师主要致力于通过嬗变法将金属变成黄金,从而创造价值。炼金术的重要力量来自于炼金石,许多人为之着迷,包括阿尔伯特·马格纳斯、艾萨克·牛顿、罗杰·培根等学者和一些并非学者的伟大思想家,比如帕拉塞尔苏斯等。
  
       
  
  
  
  以下注意事项能使我们了解:
  
  
  
  (a)混为一谈问题(误将石油价格上涨归结为地缘政治,或者误将赢钱的赌博归功于良好的预测,而不是收益和可选择性的凸性效应)的严重程度。
  
  (b)为什么任何具有可选择性的事物都具有长期优势——以及如何来衡量它。
  
  
  
  (c)以上两点合并:混为一谈和可选择性。
  
  
  
  反脆弱性的隐性利益在于,你犯的错可以多于随机性错误,但最后仍有出色业绩。这里少不了可选择性的力量——变量的函数是凸性的,所以你可以在犯错的情况下仍有不错的收益——不确定性越高越好。
  
       
  
 如果你拥有有利的不对称性,或正凸性(选择权是特例),从长远来看,你会做得相当不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表现优于平均数。不确定性越强,可选择性的作用越大,你的表现就越好。这个属性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
  
       
  
  
  
   
  
   
  
   

3. 《反脆弱》-第三章、第四章

作者说生物体都是有反脆弱性的,而机械体是没有反脆弱性的。机械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消磨之后,它就会消亡,而生物体通过自身的修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壮。
  
 当一个人脆弱的时候,他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
  
 我在想人们一直寻找的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一旦自己稳定了,就不用再努力了,进步了,那么脆弱性也会接踵而来。所以想一想,稳定给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那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变化自己,从错误中学习。书中说到泰坦尼克号失去了很多生命,但是却换来整个世界对于大型船体的改进。
  
 作者对失败者的特征的描述是,失败者往往犯错后不内省,不探究,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
  
 复盘反思也是增强自己反脆弱性的工具。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国藩也是通过写日记每天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
  
 锤子科技罗永浩是我们的榜样。锤子科技受到经营危机,罗永浩不得不向银行及合伙人借钱,总共贷款加起来达到6个亿。如果是一般的人面对着这样巨款肯定会倒下,但是罗永浩生命不停,奋斗不止。罗永浩的反脆弱性体现在他的变化,他不在死推锤子科技,而是转向了当下比较火的直播带货,由于积攒的人气比较旺,他成为了带货一哥,第1次便创下了三个小时达到1.71的战绩。所以他才达到了三年就能够还清6个亿的债务。个人觉得并不是学他这种非要赚多少钱,而是要学习他适应这种社会的变化,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改变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反脆弱》-第三章、第四章

4. 《反脆弱》第九章

反脆弱第九章这几句话透露出尼罗对生命的真谛的思考答案。
  
 现代人的普遍觉得个人的成功标志是拥有财富,拥有社会地位,过着精致生活,这些在尼罗人生却有另一方面的看法。
  
 与钱财对比,博学和拥有社会地位更重要。拥有财富不一定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博学而又拥有社会地位大体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博学具有反脆弱性,拥有博学,能更好地应对未来,面对未来的随机性更加从容。
  
 适度的才是最好的。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从我们拥有的事物到我们吃的东西多少才健康,这个道理都非常适用,很少人却忽略了有这个观念。
  
 过度的精致生活带来复杂化。女孩子尤其喜欢精致的生活,甚至到了极点。我有一个朋友,她特别喜欢鞋子,这个夏天她买了近100多双凉拖,她说她看到喜欢的现在忍不住都要买下,每天花费在换衣服搭配鞋子长达两个小时。
  
 她过着精致生活,每次出门都必须打扮都特别时尚,她老公对她每天要出门花费大量时间在选择搭配什么鞋子的行为感到非常头疼,而她也有这种感觉,前段时间我刚收到她寄来的三双新鞋子,面对这三双新鞋子,我都感觉每天出门选择鞋子都比以往来得纠结了。
  
 适度的拥有反而将生活的快乐更加简单。
  
 关于财富的思考,我觉得去学习去践行,做定投自己的大脑,更能让我们走向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比任何投资来得靠谱!
  
 投资自己是让自己赢在未来的基础,也是人类最简单而靠谱的投资行为。
  
 投资自己的大脑,投资自己的健康,投资自己的感情......
  
 我们可以用时间注意力来投资的东西太大了……
  
 生活是充满阳光与美好的。

5. 《反脆弱》第五章

21天阅读打卡
  
 时间:2.28
  
 进度:19/21
  
 阅读者:微笑向暖
  
 阅读书籍:《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阅读章节:第5章 露天市场与办公楼
  
 【R摘抄】
  
 1.这就是 生活中的核心错觉 ,即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
  
  
 >>  事实上,表面上看上去很稳定的其实很脆弱;而给人以脆弱假象的其实却很强大,甚至具有反脆弱性。 
  
  
 2. 列宁在苏黎世
  
  
 >> 自下而上的变动
  
  
 >> 事实上,“小”汇总起来(也就是小单元的集合)比“大”更具反脆弱性—事实上,大的东西注定要分崩离析
  
  
 当随机性以及一些小的经常性的政治混乱分散在为数众多的小单元里,我们得到的第一种类型,也就是和缓的平均斯坦。当随机性集中起来,我们则看到第二种类型,也就是诡谲的极端斯坦。 
  
 2.远离极端斯坦
  
  
 >> 图5–1
  
  
 
                                          
 >> 图B显示了急转直下式的变动,或者说从“黑天鹅”到“黑天鹅”
  
  
 >> 人类对比了平稳而控制流程或过度干扰,导致系统从平均斯坦转变为极端斯坦。
  
  
 >> 图5–1 说明了反脆弱性系统在被剥夺了自然变动(主要归咎于天真的干预)后,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 
  
  
 >> 我们从一个充满可控波动性的稳定系统(平均斯坦),接近统计意义上“钟形曲线”(属于高斯或正态分布一类),切换到一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跳跃方式运动,被称为“长尾”的系统。
  
  
 >> 第一个系统(图A)虽有波动,起起伏伏,但不会沉没。第二个系统(图B)没有显著波动,但却因偶发的动荡而急速沉没。从长远来看,第二个系统将更为动荡,波幅惊人。如果我们限制第一个系统,我们往往会得到第二个结果。
  
  
 >> 由于上述特性,任何拘泥于计划、不善变通的事情必然失败——鼓吹规划有助于企业发展简直是胡说八道:事实上,这个世界太随机、太不可预测了,怎么可能基于未来的波动性来制定政策。生存取决于适应性和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3.重大的“火鸡”问题
  
  
 
                                          
 >> 图5–2 一只火鸡在使用过去的“证据”进行“严格”的未来预测,而无视感恩节的来临
  
  
 >> 从火鸡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有害性错误的根源:将证明有(危害)的证据较匮乏视为有证据证明不存在危害。
  
 >> 因为它是由大量独立而相互竞争的小单元构成的,这些小单元靠一己之力并不足以危及整个系统,或使其从一个状态进入另一个状态。随机性被分散而不是被集中在一起。
  
  
 “火鸡式”问题:一个从顶部施压来压制波动性的流程会迷惑他人
  
 【I感悟】
  
  
 1.到目前为止,在乔治25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只有一天是一笔生意都没做成。由于收入的起伏性很大,乔治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哥哥的工作稳定,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乔治的工作其实更稳定一些。
  
 这就是生活中的核心错觉,即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
  
 【A行动】
  
  
 【Q金句】

《反脆弱》第五章

6. 《反脆弱》第七章

第七卷: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伦理
  
  
   
  
  
  
   现在让我们谈谈道德问题。由于不透明性和新发现的复杂性,人们可以隐藏风险、伤害他人,同时却可以逍遥法外。医源性损伤往往带来滞后和无形的后果。我们很难看到其中的因果关系,因而也很难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只有切身利害才能真正缓和脆弱性。近3700 年前,《汉谟拉比法典》 就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在近代却越来越多地遭到抛弃,因为我们染上了新事物狂热症,摈弃了对古代简单解决方案的欣赏。现在,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一解决方案为何可以 历久弥新。
  
   另一个三元结构:一类人不付任何成?,但能从其他人身上获益;一类人既不从别人那里受益,也不伤害他人;最后一类人则愿意为了别人而受到伤害、做出牺牲。
  
   当我们?到幸福是根据经济或其他微不足道的物?条件来定义时,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你可以想象,每次?到有人宣扬与英雄主义毫无关系的“中产阶层价值观”时,我就觉得极其厌烦。得益于全球化和互联网,这个所谓的“中产阶层价值观”已经传递到了英国航空能够轻松抵达的任何一个地区,原?被高贵的阶层所深恶痛绝的东西如今却被大肆推崇:
  
   技术助长了怯懦......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社会之所以变得脆弱,是因为存在一些没有骨气的政治家、一些害怕民意的逃避者,以及只会编故事的记者,这些人导致了爆炸性赤字和代理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只因为他们希望粉饰短期内的业绩。
  
       
  
   很多人坚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与邪恶作斗争,但这并没有让他们看上去像英雄;他们甚至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忘恩负义——而更亲善媒体的伪英雄,却在社会上受到热捧,殊不知,这类人是不可能流芳百世的。
  
       
  
   我从这种古老的文化中学到的就是气度的概念(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一个术语),一种庄严感,这后来被基督教中叫作“谦逊”的价值观所取代。在罗马语中没有对应的词;在阿拉伯语中,它被称为不妄自菲薄。如果你勇于承担风险,有尊严地面对自己的命运,那么你做什么都不会贬低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你不承担风险,那么你做什么都不会使自己伟大。如果你承担风险,那么,那些不承担风险的人带给你的侮辱只不过如同牲畜的吠叫:你不可能因为狗朝着你狂吠而感觉受到了侮辱。
  
       
  
   《汉谟拉比法典》距今已有 3800年的历史了,却认识到有必要重建脆弱性的对称性,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如果一个建筑师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倒塌了,并导致屋主死亡,那么造房子的建筑师应被处死。如果导致屋主的儿子死亡,那么建筑师的儿子应该偿命。如果造成屋主的奴隶死亡,那么建筑师应该赔偿屋主一个同等价值的奴隶。这个法典的整体思想是,建筑师对房屋的情况要比安全检查人员了解得更多,尤其是在地基存在看不见的问题方面——所以,最佳的风险管理规则就是让建筑师自己控制风险,因为,如果房子在建好后倒塌,那么地基是隐藏风险的最佳地点。汉谟拉比和他的顾问们非常了解小概率风险的特征。
  
       
  
   该法典的目的不是进行回溯性惩罚,而是从一开始就设定反诱因,防止一个人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伤害到别人,从而挽救他人的生命。每一个决策者都应该“在游戏中投注”,如果依赖他的信息或意见的人可能受到伤害的话(不要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促成入侵伊拉克恶行的人自己却毫发无损)。此外,任何进行预测或经济分析的人都应该拿出东西作为赌注,因为别人的利益有赖于这些预测的准确性(再说一遍,应该责成预测的人承担风险;因为对我们来说,这比其他任何形式的人造污染都更有害)。
  
       
  
   我们需要把创业者和风险承担者置于金字塔的顶端,而不管他们“失败”与否,除非他们在承担个人风险时还将他人置于风险之中;学者、空谈者和政客则都应该被置于金字塔的底端。但问题是,现在社会做的事正好相反,赋予空谈者免费的选择权。
  
       
  
   不承担风险就不要发表意见,当然,没有人在承担风险时不期望有回报。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你只是信口雌黄,言行不一,不承担受到损失的风险,不在游戏中下注,不拿自己的任何利益冒险,那么就是极不道德的。如果你表达你的意见可能伤害到别人(依赖于这些意见的人),但你自己却不承担任何责任。这公平吗? 
  
   在过去,负起责任的人才享有特权——除了少数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服务于封建领主,或在某些情况下,为国家效力。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封建领主,那么遇到事情你就是第一个赴死的。想要打仗,那你得先上战场。乔治·华盛顿也亲自上战场,不像罗纳德·里根和小布什,他们只会一边玩游戏,一边谋划如何威胁他人的生命。即使是拿破仑也要亲自承担风险,他现身战场的威慑力相当于增派一支
  
       25000 人的军队。丘吉尔也表现出令人赞叹的战斗勇气。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为各自的信仰而战: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你必须冒的风险。
  
   雷蒙·阿隆的生活平淡无奇:尽管他有先知般的洞见,但他生活得像一个税务会计师,而他的敌人,比方说,让‐保罗·萨特却过着奢华的生活,尽管每次预测几乎都会 出错,甚至还以一种极其懦弱的方式容忍了德军的占领。懦弱的萨特看上去风度翩翩、令人着迷,而 且他的书一直流传至今(请不要称他为伏尔泰学派,他根?不是伏尔泰学派的一员)。
  
   我一看到脆弱推手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深感厌恶,正是他那篇颇有影响力的报纸专栏文章煽动引发了伊拉克战争,而他并未因此付出任何代价。
  
       一个有论点的作家可以比连环杀人犯伤害的人更多。我用他来举例,是因为这个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他在一个复杂系统内推广了对医源性损伤的误解。他提出了“地球是平的”这一理念,却没意识到,全球化带来了脆弱性,导致了更多的极端事件,而且需要大量的冗余来确保有效的运行。入侵伊拉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结果的可预测性是非常低的,所以从认识论上说,入侵伊拉克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大自然和我们祖先的系统都是建立在惩罚措施之上的:任何人都没有永恒的免费选择权。许多事情会有明显效应的社会也是一样。
  
       
  
   言语很危险:事后预测者总是在事情发生后对其进行解释——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空谈——让自己看上去总是比预测者聪明。那些骄傲、夸夸其谈的舆论制造者将最终赢得辩论,因为他们是写文章的人,而由于阅读他们写的文章而陷入麻烦的愚蠢的人,以后还会再次阅读这些文章以寻求未来的指导,然后再次惹上麻烦。
  
       
  
   过去是流动性的,充斥着选择偏见和不断修正的记忆。愚蠢的人有一个核心特征,那就是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他们之所以容易上当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局限。由于脆弱推手有选择权,所以他们个人具有反脆弱性,波动通常对他们有利:波动性越强,他们越显得聪明。 
  
   一个人究竟是不是愚蠢的人,只要看看实际记录和行动就知道了。行动是对称性的,不允许过滤式选择,因此消除了免费选择权。通过人们自己的投资来判断其决策。你会发现,很多人声称已经预测到了金融体系的崩溃,但其投资组合中却不乏金融公司。
  
       
  
   美国的实力在于承担风险并庇护冒险者(正确的冒险,比如高失败率的泰勒斯式冒险,具有长期可选择性的冒险)。
  
       
  
   斯蒂格利茨综合征 = (可能出发点是善意的)脆弱推手 + 事后过滤式选择 
  
   人们拥有惩罚豁免权带来的问题是,他们能以过滤式选择的方式从他们过去许多自相矛盾的言论中挑选一种,最终说服自己,相信自己才智过人,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上大放厥词的嘉宾。
  
    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案其实正是解决斯蒂格利茨综合征的良策,这个方案就是: 
  
  
  
  不要询问任何人的意见、预测或建议。只要问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就行。 
  
  
  
   捷尔德·盖格瑞泽公布了哈里·马科维茨的一个更为严重的绝缘问题。后者开创了所谓的“投资组合选择”法,并因此获得瑞典中央银行奖(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像默顿和斯蒂格利茨等其他脆弱推手一样。我有一段时间称它为骗人的噱头,因为它除了学术认可外不具备任何效用,只会招致灾难。当然,脆弱推手马科维茨教授并未将他的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投资组合,他不得不依赖更成熟的(更易于实施的)出租车司机所用的方法,与曼德布罗特和我提议的方法更接近。
  
       
  
   千万不要听信一个从来不放弃自己财富或者从不践行他希望别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的“左翼”人士。法国人所说的“鱼子酱式左派”,或者是被盎格鲁‐撒克逊人称为香槟式社会主义者的人就是那些崇尚社会主义,有时甚至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或一些倡导节俭的政治制度,但却公开过着奢靡生活的人。他们往往靠继承下来的丰厚财产过活,从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矛盾之处——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正是他们希望别人避免的。
  
       
  
   只有真正相信的人,才能避免最终自相矛盾,并且陷入事后预测的错误。
  
  
  
   
  
  
  
   波动性有利于经理人,因为他们获得了结果的积极面——收益。我想说的是(唉,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他们注定能从波动性中获益,而且波动性越强,越有利于这种不对称性。因此,他们是反脆弱性的。
  
       
  
  
  
  要了解反脆弱性是如何转移的,我们可以看两种情境,在这两种情境下,股市波动的平均水平不变,但路径不同。
  
  
  
  路径 1:股市上涨了 50%,然后回跌,抵消了之前的所有收益。 
  
  路径 2:股市保持横盘。 
  
  很明显,在路径 1的情况下,波动比较大,对经理人来说更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兑现他们的股票期权。因此,股市走势越陡,越有利于经理人。社会群体——这里指退休人士——则只能获得结果的另一面——损失,因为他们的资金都流入了银行及银行家的口袋。
  
  
  
  
  
   有人建议执行“收回条款”,以此作为一项补救措施,也就是在发生后续失败的情况下,责令当事人偿还过去获得的奖金。具体操作如下:经理人不能立即兑现他们的奖金,他们只能在3~5 年之后, 在不造成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兑现。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经理人仍享有净收益,没有净损失。任何时候,他们自己的净财产都没有受到威胁。因此,该系统仍然包?很大程度的可选择性和脆弱性的 转移。
  
  
  
   
  
  
  
   在《国富论》第四卷,亚当·斯密对只赋予某些人利益但不令其承担损失的想法,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并对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表示了质疑(现代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他没有领悟到反脆弱性转移的概念,但已经很接近了。而且他(差不多)觉察到了将企业交予别人打理,相当于飞机上缺少飞行员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缺陷:
  
       怎么促使经理人在管理他人的钱财而非自己的钱财时,尽心尽力呢?相信公司的董事都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你却不能指望这些董事像私营合伙制公司中的创始人监控自己的合作伙伴那样,以一种焦虑与警惕的心态监控职业经理人。
  
  
  
   
  
  
  
    无论是在“资本主义”体制,还是你希望的任何经济体制下,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将三元结构中最左栏的人数保持在最低水平。没有人意识到苏联体制的中心问题是,它把每个负责经济生活的人都置于极其脆弱的左栏。
  
       
  
  
  
   
  
  
  
   商业世界的问题在于,它只能通过加法(肯定法),而不是减法(否定法)来运转除了毒品之外,小公司和手工业者卖给我们的往往是健康食品,那些似乎是自然的和我们自发性需要的东西(制造者对他们的产品都抱有问心无愧的自豪);大型公司(包括制药巨头)可能做的却是批发医源性损伤的生意,赚走我们的钱,还给我们带来伤害,可由于有一大帮说客,它们劫持了这个国家的舆论。此外,任何需要营销的东西似乎都带有副作用。你当然需要广告公司来说服人们相信,可乐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招还真的很管用。
  
       
  
   罗翰·席尔瓦曾提到,史蒂夫·乔布斯甚至希望苹果产品的内部构造看起来也和外表一样美观,虽然这部分客户看不见。只有真正的手工业者才会这样做——有自尊的木匠会觉得内外做工不同的橱柜简直就是赝品。
  
       
  
   常常自吹自擂的人多令人反感。那么公司呢?我们为什么不反感那些宣传自己有多么伟大的公司?这种冒犯我们感官的行为,往往分为 3 个层级: 第一级,轻度冒犯:公司无耻地进行自我宣传,如英国航空飞机上的那个家伙,这只会伤害它们自己。第二级,更严重的冒犯:公司试图给自己戴上最荣耀的光环,隐藏起它们产品的缺陷——仍然没什么害处,因为我们往往能预期到这一点,并仍然依赖于其他用户的意见。第三级,更严重的冒犯:
  
       公司试图利用我们的认知偏见和我们的无意识联想为它们卖的产品营造出一种假象,这是非常隐蔽的。
  
       比如说,它呈现出一位牛仔在夕阳下悠闲地抽着香烟的充满诗意的画面,迫使你将特定产品与一些浪漫时刻联系起来,其实从逻辑上讲,这两者根?没有可能联系到一起。你寻求的是一个浪漫时刻,而你得到的却是癌症。
  
   一个公司没有自然伦理,它只服从于资产负债表。问题是,它的唯一使命是符合证券分析师的标准,而后者本身也多为江湖骗子。所有这些缺陷都是缺乏切身利害的结果(无论是文化,还是生物系统)——这种不对称性会损人利己。 
  
    只有荣誉感才能促进商业的发展。任何商业都是如此。
  
   下一步,我们将看看另一种形式的可选择性:人们如何以过滤式选择法挑选某些道德规范来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或者他们如何利用公职来满足个人的贪欲。 
  
   人经过一个阶段的知识灌输后,便可以迅速成为一种职业的奴隶,甚至他对任何问题的观点都变得以利己为目的,从而对集体来说不再可靠。这是希腊人对专业人士有意见的原因所在。
  
   我脱口而出:“这不是很不道德吗?”我得到的回应是“这是完全合法的”,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更罪恶的话,“我们的员工中有很多曾经是监管官员”。这意味着(1)合法的就是道德的,(2)前监管官员比普通公民更有优势。
  
   进一步想想吧:法律规定越复杂,社会网络越官僚,就有越多深谙系统漏洞和缺陷的主管官员从中受益,因为他的主管优势将是其专业知识的凸性函数。这是一种特权,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获得的不对称性。
  
       
  
   你总是可以找到一个论点或合乎道德的理由在事后捍卫你的观点。这种观点非常靠不住,为了避免过滤式选择,你应该在行动之前,而不是行动之后提出合乎道德的准则。
  
       
  
   如果某人有一个观点,比如说银行系统非常脆弱,应该会崩溃,我希望他能根据他的观点进行投资,这样,在他的听众受损时,他也会受损——这就像一个表明他不是信口雌黄的信用凭证。但如果是有关集体福利的一般性陈述,则无须这样的投资。这就是否定法。
  
       
  
   我想要的只是消除可选择性,消除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反脆弱性的行为。这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否定法。其余的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我们需要回顾历史来寻找解决方案。历史非常清楚责任分散的问题,古人认为随大流做恶事,以及为迎合众人作伪证都是无可置疑的罪行。
  
       
  
   一切宗教律法都可以归结为一条黄金法则的细化、应用和诠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汉谟拉比法典》背后的逻辑。
  
       
  
   教育,从塑造性格和个性、获取真正知识的意义上说,是喜欢无序的;贴标签式的教育和教育者则对无序深恶痛绝。有些事情会因为错误而失败,有些则不会。一些理论会土崩瓦解,而其他理论则不会。创新恰恰是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东西;而有的人还会坐等不确定性,并用它作为原料,就像我们的猎人祖先。
  
       
  
   多亏了凸性或加速和高阶效应,我们才可以识别出什么东西喜欢波动性,因为凸性是偏好无序的反应。由于能够识别凸性,我们才建立了抗“黑天鹅”系统。了解了伤害的凸性与大自然自由探索的逻辑,我们就可以就哪方面我们面对着不透明性,我们可能会犯哪些错误等做出决定。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被窃取的凸性和可选择性。
  
       
  
   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
  
       
  
  
  
   
  
   
  
   
  
   
  
   
  
   
  
   
  
   
  
   
  
   
  
   

7. 反脆弱第一章

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一、什么是反脆弱
  
  
 用大白话说:所谓“脆弱”,是怕折腾。所谓“反脆弱”,不仅不怕折腾——而且越折腾我就越强大,我越喜欢折腾。
  
 1.脆弱性的对立面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这就是反脆弱性,它是脆弱性的对立面。
  
 反脆弱性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复原力”、“强韧性”。比如:钢铁很硬就不是反脆弱性,因为在受到外力的冲击下,它只能维持原样,并不能变得更硬。雪球就具有反脆弱性,雪球在雪地上下滑中会越变越大。所以,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是在冲击面前变得更好,例如生物体的进化,社会转型期经过激烈冲击并成长扩张的文化,还有政治制度、革命、技术创新、创新企业;又如,抗生素的作用下,大部分细菌死亡,剩下的细菌具备了耐药性,这也可以视为反脆弱性。
  
 2.反脆弱性可以带来更好决策。
  
 反脆弱性与随机性、不确定性、某些错误结伴而生。如果不愿意接受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错误,就只能与反脆弱性失之交臂。比如,金融市场波动起伏,投资者可以从中获益;疾病让人做好免疫工作,以改善健康。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商业、政治、医学的环境中(未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地方,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不透明性或者不完全理解性占主导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反脆弱性的机制来做出非预测性决策。
  
 脆弱性可以衡量,但风险无法衡量,人们无法算出重要的罕见事物的风险,也无法预测其何时会发生,“但事物对波动性所致危害的敏感性是可观察的,这比对造成危害的事件进行预测更容易。”
  
 在各领域的应用中,都可以采用一个简单测试来检测反脆弱性和脆弱性:“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
  
  
  
 3.拒绝反脆弱将变得更糟 
  
  
 反脆弱性是所有幸存下来的自然和复杂系统的特征,一切自下而上的事物在适量的压力和混乱下反而能够蓬勃发展,如果剥离波动性、随机性和压力源,反倒会发生伤害。经济调控者一直通过压制随机性和波动性来迫使经济遵循周期规律,与之类似的还有健康、教育等其他方面的管理,“正如极为焦虑、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那些试图帮助我们的人往往会对我们造成最大的伤害”。
  
 4.运用反脆弱的伦理原则: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利。
  
  
 “社会最大的脆弱性制造者和最大的危机制造者,正是那些置身事外、不承担后果的人。一些人从波动性、变化和混乱中实现有利结果(或获得收益),而将他人暴露于损失或伤害的不利因素下。”
  
 以别人的脆弱为代价,而获得自己的反脆弱性的行为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在当代,金融、贸易、公共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制度、规则日益复杂,“危及他人的重大风险”很容易被隐瞒,也不受问责制的约束。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些银行家,即是最典型的例子。
  
 5.精准预测、回溯解释为什么是站不住脚的?
  
 人们总是在不断改进模型、理论或表述方式,分析历史,希望把握对未来的理解。“黑天鹅”事件就这样绑架了人的思维。
  
 “现实生活远比我们记忆中的生活更加错综复杂——我们的头脑倾向于将历史以更平稳和更线性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导致我们低估了随机性。”相应的历史分析也必然成为背离现实逻辑的教条总结。
  
 更大的危害在于,因为低估了现实及其随机性特征,当我们再次看到、遇到随机性时,就会心生畏惧并反应过度。人们会为了避免这样的恐惧,设计出规避风险、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反而会导致更多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
  
 “复杂系统内部充满着难以觉察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反应。”人造的复杂系统往往只能得其形,而难以再现这些相互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反应,因而会触发、引发失控及连锁反应。现代社会的脆弱性就在于,方方面面人为因素大量增加,人的生活方式逐渐远离了先祖和自然的模式,社会运转依赖于人为的设计复杂性,这使得发生“黑天鹅”事件的概率提高、单起事件的冲击性增强。人们却以为这叫做社会“进步”。
  
  精准预测、回溯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罕见事件的发生概率根本不可计算。
  
 6.坚持以大自然为师
  
 “得益于反脆弱性,大自然是管理罕见事件的最好专家,也是管理‘黑天鹅’事件的高手,经几十亿年演变进化到现在。”
  
 大自然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应对冲击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而非逃避)随机事件、不可预测的冲击、压力和波动,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
  
  
  
 生活中的例子一:人体喜欢折腾。
  
 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就是反脆弱的。这其实是一种进化带来的本能。我们周围环境随时可能变化,所以人的身体中其实有一些冗余度,也可以说是人的潜能,平时不用,一旦遇到险恶环境就能发挥作用。
  
 1.断食。比如,平时养尊处优,偶尔饥寒交迫一次,体内的冗余就会发生作用,比如说储备了多时的脂肪这时候就能燃烧掉一些。据说,在换季时,人断时24小时不仅不会损伤身体,还会在大脑里产生一种叫年轻素的物质,以修复脑细胞。所以,人体作为一个有机体,对某一部分你给它一点小刺激,小压力,只要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它都能够恢复过来并且变得更强。
  
  
 2.健身。适当做些高强度的活动挑战身体极限,就能让身体慢慢升高极限,越练越强。那么根据这个反脆弱的原理,日复一日采用同样的健身套路就是不好的。因为人体能快速适应新局面,一旦身体已经适应了这个套路和强度,就没有什么新的潜力可挖了。这也是为什么健身减肥都是初期效果最好,可是很快就能达到一个不再进步的平台区。
  
 所以应该不断变换花样。这个项目进入平台期,那就赶紧换个项目让身体继续进步。这跟学习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学个什么东西最好时刻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而不要停留在“舒适区”。
  
 所以不论你是学习知识还是健身养生,主动拥抱不确定性,时刻挑战自我去应对新局面,才是符合“天道”——也就是进化论—— 的做法。
  
 3.学习。从学习和创新的角度,主动增加一些不确定性——读几本自己领域之外的书、了解一个和自己业务无关的业务,还容易带来惊喜。从做事的角度,不确定性可以帮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随机的输入可能会暴露一个软件意想不到的bug,使我们找到平常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例子二:万维刚老师儿子摔伤康复
  
 三年前的一天,万老师正在工作的时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说他儿子从滑梯上掉下来,把胳膊给摔断了。万老师就赶紧跑到医院去,一路上担心,不知道胳膊摔得多严重。
  
 到医院一看,情况确实很严重,右手前臂两根骨头都折了,整个胳膊变形。但是万老师儿子表现很坚强,也没哭。万老师和他夫人都有点被吓着了,但是医生护士的神情很轻松,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小孩的恢复能力很强,过几个月就会好。
  
 结果过了几个月,确实是恢复了。后来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万老师问医生,这个受过伤的胳膊,将来会不会使不上劲,比如打球会不会有困难?医生说,受过伤的右臂不但不会有困难,而且会比左臂更强壮!骨折过的地方再长好,会长得比以前更粗壮更结实一些。
  
 事实证明万老师儿子的确恢复得很好这个道理,就是反脆弱。
  
 例子三:轻易获得的东西降低人的反脆弱性。
  
 自动驾驶飞机大大降低飞行难度,让飞行员的工作变得舒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经常督促航空业对自动驾驶的运用程度。此举让飞行员得注意力和技能都退化了,事故发生率增加。空管局不得已取消这一举措。
  
 本章得到:凡杀不死我的,必让我更强大。若把你杀死呢?那一切都玩完。所以,任何的反脆弱性都有边界,搞清边界,坚决避免让系统受到灾难性的损伤。

反脆弱第一章

8. 《反脆弱》-第五章第六章

书举了一个高级雇员和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他们两个人到底谁的脆弱性强,谁的抗风险能力强?
  
 雇员的收入几乎没有随机性,它是稳定的清晰的,但非常的脆弱。这种收入经受不住打击,随时就有可能变成0。
  
 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它是波动性的。能够经受得住非常大的冲击。如果有一个月没有获得收入,那他就可以另谋出路了。
  
 所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进到了一家公司之后,却让自己陷入到了一个脆弱性的境地,个人觉得雇员要随时随刻保持危机感和压力。
  
 文章还介绍了一个思想试验,叫布里丹之驴。一头驴站在食物和水的中间,他既想喝水又想吃东西,最后这个驴会饿死。拯救这头驴的方式就是随机性,随机的推他一把,他就能活下来。
  
 乔丹的第2次复出,他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通过突破来得分,而是通过背身单打和跳投来得分,时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球场环境。高尔夫球巨星老虎伍兹,他在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之后决定更换自己的击球方式。这些人都是在波动性中获益,而不是让自己固定在某一个系统中。
  
 学习本章让我意识到不能活成“火鸡”,等待农场主养活自己,等到复活节的那天才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已经晚了。跳出这个圈子,做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