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2024-05-09 09:32

1. 如何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风险的主要应对主体,加之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每个方面,所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无论是一般的员工还是领导阶层,都应当树立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从行为上保持严谨作风,坚持谨慎细致原则。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有坚实的财务基础知识,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有职业的敏感度,在任何时期都能及时的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再次,要专业人员在平时的工作细节里,把财务风险意识渗透进去,让企业的其他员工也培养出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企业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该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做好风险预警和监控管理,落实财务风险防范职责,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报表的分析,积极利用会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专业的事务所来给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供有利的建议。其次,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3、 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决策是否准确对财务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失败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法建立模型,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在选择可行性方案时,切不可主观判断。例如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要依据建立的模型准确计算各投资方案的回收期、净现值及投资报酬率等指标,综合评价计算结果,结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方案。严格按照科学程序作出决策可以把失误降到最低,从而减少因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目的就是对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其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议,使得预警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客观的预测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优秀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筹资,在企业将要出现财务危机时能够事先告知企业管理人员,以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危机的存在,纠正错误,防患于未然,使企业财务处于安全的状态。当企业出现不可逆转的财务危机时,预警系统也能够分析出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 
5、确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化解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所形成的资金来源和留用未分配利润提供的资金。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企业应选择以下投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融资,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属于企业自有资金,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资金能力和信誉水平,自有资金越充足,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其次是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6、建立健全企业岗位责任制 
  这是有效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更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企业财产的安全、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的有效手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科学的设置企业风险管理岗位,针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有专业人员执行,做到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的原则,各岗位之间相互牵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如何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2. 如何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摘要:通过对财务风险的成因、特征和财务分析方法等几方面的阐述,来说明企业。 1 财务风险的成因 1.1 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往往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有些运动变化规则与不规则性,季节变化产生商品销售的“淡季”和“旺季”,自然灾害对企业运营的破坏性影响,最终都要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 1.2 社会因素的影响 企业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都有可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 1.3 市场因素的影响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市场的高度变化都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强。 1.4 内部因素的影响 在企业内部,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和加快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日益复杂多样化和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风险。 2 财务风险的特征 2.1 客观性 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取决于形成财务风险来源的客观性。产生和诱发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源于社会经济背景、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活动及其资金运动规律的复杂性,市场经济参与主体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只有通过无数次观察、比较、分析和积累总结,才能发现和揭示财务风险的内在运行规律。 2.2 不确定性 财务活动本身具有连续性和复杂性,而作为财务活动的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又有局限性,由此必然导致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一是财务风险内涵的肯定性和外延的偶然性;二是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难以计算性;三财务风险后果的潜在性。 2.3 相对性 财务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一定条件发生转化,或者加强或者削弱。财务风险与收益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2.4 收益性 风险不同于危险,风险同时还孕育着收益的可能。收益与风险的配比性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2.5 复杂性 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复杂的;有经营者与经营者以外原因;有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原因;有自然原与社会原因;有直接与间接原因等。 3 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3.1 定性分析方法 ①专家会议法:专家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通过讨论与辩论,取长补短,去异求同,而做出正确的结论。②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间的相互交流,引起“思维共鸣”,形成宏观的智能结构,进行创造性思维,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③特尔菲法:特尔菲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直观预测方法。 3.2 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通过一系列指标的计算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分析财务风险。是管理与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主要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经营杠杆是指由于企业存在着固定成本而出现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衡量经营杠杆作用大小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首先,经营杠杆系数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其次,经营杠杆系数随着销售量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②财务杠杆是指由于企业举债经营存在着固定利息费用,从而出现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衡量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是财务杠杆系数。负债是财务杠杆产生的根源。③总杠杆,以上两种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衡量总杠杆作用大小的指标是总杠杆系数,它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 3.3 层次分析法 它是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来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度比率;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指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企业赚取的利润越多,偿债能力就越强。 4 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可以规避的财务风险只是面临财务风险中的较小部分,对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影响不大。风险减轻是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就不可避免,任何补救措施只能起到消极的减损作用,且一直成本较高。同样,风险融资也是事后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较高。风险防范主要有以下办法: 4.1 财务风险转移 ①控制性风险转移:转移会引起风险及损失活动,即将可能遭受损失的财务及有关活动转移出去。这种随所有权转移而实现的转嫁属于风险控制型转移,是转移风险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风险的转移和流动,来改善资产的质量,进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②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即将标的物面临的财务损失转嫁给保险人承担。保险转移是经济单位或个人,以缴纳保险为条件,将自己可能遭受的风险成本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成本的方法.由于保险转移是以保险费为条件的,因此转移之前就发生了风险处理成本,所以,考虑保险转移时,应充分考虑保险转移的成本问题。 4.2 财务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法是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如资金回收风险中的结算资金回收风险;预付、出借资金回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为了确保快速收回应收账款;维持公司利润和销售的最大化;维持和客户的关系;提高公司的形象,应收账款能否顺利收回以及收回的金额和时间,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 4.3 财务风险缓冲 企业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为风险较大的长期负债建立偿还基金,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如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等来降低和缓冲财务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对企业的盈亏与否、经营状况如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 这种客观存在决定了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只能尽量充分的而不能完全的认识和避免;财务风险贯穿与企业的财务系统,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而财务系统受许多不确定因素淡淡的影响,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目前,我国企业对财务风险评价并没有高度重视,防范意识较差,所以如何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

3. 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如何防范财务风险

4. 如何抓好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

答,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是说,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对财务风险做出恰当的处理。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如工业企业按一定规定和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商业企业可提取商品削价准备金,这是弥补风险损失的一种有效方法。(2)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3)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4)注重投资决策问题。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例如,对固定资产投资,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又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再如,企业资金流动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确切地说流动性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以保持良好资产流动性。按照以上方法做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5、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6、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言,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如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拮据成本。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来看:(1)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2)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3)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首先,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那么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也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不及时,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业经营利润,削弱了企业活力。其次,因负债率升高,财务风险加大,在财务杠杆作用下自有资金收益率下降,企业承受能力降低,偿还能力减弱。一旦企业出现坏账,产品积压,那么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因而,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

5.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 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 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企业财务风险 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必须了解风险的起因,才能做 到有的放矢,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1 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 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 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 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利 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 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而中国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 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 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1.2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企业与内 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 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 保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造成应收款 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 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筹资综合成本高,造成负债比重加大, 财务风险增高。
1.3 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更能充 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 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 系统的高效运行。而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 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 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1.4 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
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 富。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 ,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 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2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 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2.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预警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预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 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 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 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 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 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 、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1.2 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 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发展潜 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 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 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 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 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 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 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 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 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 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 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 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 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 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 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 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 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 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
当然,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否则即使最 先进的预警系统也得不到正常的运转。由于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规模等存在差异,企业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2.2 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程度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 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 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 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 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 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 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 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 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 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 业为0.7左右。
2.3 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 险防御机制。①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②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 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③可以在选择理 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 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④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 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2.4 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 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 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 ,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 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要使 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 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领导人员应加强 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摈弃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等主观决策习好,降低财务决策风险 。
2.5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 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 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 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 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 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 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2.6 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 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 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 权、利相统一。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从这几方面入手做好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6.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 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 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企业财务风险 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必须了解风险的起因,才能做 到有的放矢,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1 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 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 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 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利 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 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而中国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 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 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1.2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企业与内 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 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 保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造成应收款 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 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筹资综合成本高,造成负债比重加大, 财务风险增高。
1.3 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更能充 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 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 系统的高效运行。而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 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 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1.4 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
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 富。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 ,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 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2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 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2.1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预警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 ,企业财务风险的识预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1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 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 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 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 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 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 、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1.2 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 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发展潜 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从资产获利 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对偿债能力,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 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 率时,借款越多,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上述资产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二指标是企业财务评价的二大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 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对企业发展潜力方面选择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殖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 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 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然而,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 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 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 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计算如下:
(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 长期投资)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 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 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 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 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 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 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 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
当然,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否则即使最 先进的预警系统也得不到正常的运转。由于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规模等存在差异,企业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2.2 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程度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 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 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 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 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 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 展途径。从大量负债经营实例,不难得出几点教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投资,没有进 行事前周密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是造成失误的原因,虽然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同时企业偿债能 力强弱是对负债经营最敏感的指标,只从偿债能力看,负债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但未必合理,如企业借款利率小于利润率。企业应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不同产业的负 债经营合理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是:第一产业为0.2左右,第二产业为0.5左右,第三产 业为0.7左右。
2.3 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 险防御机制。①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②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 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③可以在选择理 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 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④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 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2.4 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 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 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 ,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 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要使 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 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领导人员应加强 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摈弃经验决策、“拍脑门”决策等主观决策习好,降低财务决策风险 。
2.5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 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 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 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 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 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 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2.6 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 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 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 权、利相统一。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从这几方面入手做好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7. 如何有效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规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因而,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是说,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对财务风险做出恰当的处理。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如工业企业按一定规定和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商业企业可提取商品削价准备金,这是弥补风险损失的一种有效方法。(2)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3)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4)注重投资决策问题。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例如,对固定资产投资,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又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再如,企业资金流动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确切地说流动性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以保持良好资产流动性。按照以上方法做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5、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6、建立财务“预防”机制,正确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言,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如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拮据成本。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机制,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从三个方面来看:(1)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2)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3)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首先,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那么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也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不及时,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业经营利润,削弱了企业活力。其次,因负债率升高,财务风险加大,在财务杠杆作用下自有资金收益率下降,企业承受能力降低,偿还能力减弱。一旦企业出现坏账,产品积压,那么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危机。因而,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制度时,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在做好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分配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分散风险可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分散投资的原因是风险投资所经受的风险性极高,只有多项目多领域的投资才能减少风险系数。一般来说,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险,证券投资组合可以分散有价证券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当然,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也越大。对外投资多元化可在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性投资的风险。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当然,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可以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定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式。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企业也可以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还可以选择最佳资本结构,使企业风险最小而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化。企业筹措资金时,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发展的不同时期,既充分考虑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场状况,又要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选择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与长期负债比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本段引入中国培训网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有效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8. 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1、目标控制与程序控制相接合。
  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是可以确定的,因此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采取目标控制应是可行的。程序控制强调依据完善的控制程序,通过严密的过程管理,以减少执行的随意性。
  2、实行预算约束,细化目标落实责任。
  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目标的细化,财务风险的管理所要控制的就是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的偏离。作为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财务预算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确立了明确目标和任务,也为生产经营控制和业绩评价提供了依据和尺度。另外,实行预算管理通过预算责任中心的界定,使企业的预算得到执行及控制。
  3、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依照企业目标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密切相关,从财务角度上讲,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时,应考虑制度对业务的影响。首先,在设定制度时要考虑企业业务的特点,注意风险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其次,在风险管理上,应尽可能适应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在规避财务风险的同时,有效支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再次,根据企业工作流和实物流,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预防风险,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辨别机制。
  4、注重采用各种技术方法防范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从技术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它企业。在投资建造固定资产时,企业可以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将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等。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降低债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也可建立风险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