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的妻子

2024-05-17 10:16

1. 作家余华的妻子

余华的妻子叫陈虹,也是个作家


  1985年26岁
  3月,与当时的海盐县文化馆文秘干部潘银春女士结婚。
  1987年28岁
  2月,余华赴北京鲁迅文学院参加文学讲习班的学习。7月结束,返回海盐。
  1988年29岁
  9月,余华进入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创作研究生班学习,期间与莫言、刘毅然等同学。
  鲁迅文学院读书期间,余华开始广泛接触包括马尔克斯、福克纳、胡安·鲁尔福等大量现代作家的经典作品,并陆续创作了一大批先锋式的中短篇小说。
  1991年32岁
  8月,与潘银春女士离婚。
  1992年33岁
  与作家班同学陈虹女士结婚。余华认为,妻子陈虹对自己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1993年34岁
  8月27日,儿子余海果出生。

作家余华的妻子

2. 作家余华的简历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山东高唐。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
1973年小学毕业。
1977年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现居浙江杭州。
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2004年10月,余华因心脏早博,被迫休息了一个多月。《兄弟》上下两册基本消耗了作家两年的时间。
2004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同名电影。
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08年凭借作品《兄弟》,获得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3. 余华是什么派的作家?

余华是纪实和情感派的作家。
余华是一位前后时期风格有很大变化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突破传统模式,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创作方面推陈出新,无论是最初的创作思想、创作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有独特风格,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余华是1983年开始写作,中国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

余华的特点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他的内心是想要不断超越自我的。无论是自己的创作思想上还是作品内涵方面,他的作品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这使余华在当代作家中像一颗新星脱颖而出,也使文学研究工作者呈现出对其作品态度褒贬不一的态度。

余华是什么派的作家?

4. 余华是什么派的作家?

先锋派作家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
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该书因极端现实主义的写作,曾在中国引起争议。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社超级畅销奖;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

5. 余华:什么是一个作家的看法

余华:
已经有十五年的写作历史,我知道这并不长久,我要说的是写作会改变一个 
人,尤其是擅长虚构叙述的人。作家长时期的写作,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软弱、胆 
小和犹豫不决;那些被认为应该克服的缺点在我这里常常是应有尽有,而人们颂扬 
的刚毅、果断和英勇无畏则只能在我虚构的笔下出现。思维的训练将我一步一步地 
推到了深深的怀疑之中,从而使我逐渐地失去理性的能力,使我的思想变得害羞和 
不敢说话;而另一方面的能力却是茁壮成长,我能够准确地知道一粒纽扣掉到地上 
时的声响和它滚动的姿态,而且对我来说,它比死去一位总统重要得多。 

最后,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作家的看法。为此,我想继续谈一谈博尔赫斯,在 
他那篇迷人的故事《永生》里,有一个“流利自如地说几种语言;说法语时很快转 
换成英语,又转成叫人捉摸不透的萨洛尼卡的西班牙语和奥门的葡萄牙语”的人, 
这个干瘦憔悴的人在这个世上已经生活了很多个世纪。在很多个世纪之前,他在沙 
漠里历经艰辛,找到了一条使人超越死亡的秘密河流,和岸边的永生者的城市(其 
实是穴居人的废墟)。 

博尔赫斯在小说里这样写:“我一连好几天没有找到水,毒辣的太阳,干渴和 
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这个句子为什么令人赞叹,就是因为在“干 
渴”的后面,博尔赫斯告诉我们还有更可怕的“对干渴的恐惧”。 

我相信这就是一个作家的看法。

余华:什么是一个作家的看法

6. 余华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1]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2]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3]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4]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山东高唐。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1] 
1973年小学毕业。[1] 
1977年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现居浙江杭州。[5] 

余华 (5张)

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6] 
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2004年10月,余华因心脏早博,被迫休息了一个多月。《兄弟》上下两册基本消耗了作家两年的时间。
2004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同名电影。[7-8] 
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9] 
2008年凭借作品《兄弟》,获得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10-11]

7. 有人知道余华这个作家吗?

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AcoqIMo3P_oz_bGzgE_bA
 提取码: e2ba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当代作家。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 。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 [3]  。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有人知道余华这个作家吗?

8. 我为什么觉得余华是伟大的作家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认为的伟大作家,一切全凭借经验获得。
余华的书,我读《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四种。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他的结构,语言,或者他的独特性。而恰恰是他俯视众人的姿态,那种姿态里不但没有常见的做作,自以为是的教导,恰恰相反,他的悲悯,对任何人的悲悯,震撼着我。
余华以一种罕见的姿态进入小说中。他平静而敏感;悲悯而绝望;体察入微又游离在外。他注视着他小说中的众生,他的痛感,他的悲悯,甚至一直延续到了被评论家广泛诟病的《兄弟》里。
人生如此绝望。每个人都是小人物,艰难地行走在他们的时间和空间里。
我们划分群落,因为斗争才是这个可怜群落的常见规则。
所以,我经常能看到被游街示众的“小偷”;被“放入烤箱的小狗”“登报示众的肉弹”“道德利剑穿心的示范者”“万众瞩目下无隐私者”……。他们的情感体验不能被感同身受。往往被一个群体的行动,或者语言暴力践踏而死。
每当我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我总能想起余华。想起余华笔下那些值得悲悯的灵魂。那些灵魂并无高低贵贱,也无过错正确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