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的科研项目

2024-05-14 00:27

1. 胡萍的科研项目

1. 柔性连续抽油杆表面防护技术研究,湖北省科委项目,2002-20032. 陶瓷改性螺杆抽油泵应用与化学复合驱工况研究,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基金项目,2004-20063.微型汽车转向器球头销座塑料材料研究,湖北省科委项目,1996-19974. 红蓼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6-20085. 高温润滑包体结构形态及其功能控制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6. XP-PVC塑料止水带配方工艺研究,1993-19947. 水轮发电机镶嵌轴承套用固体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2007

胡萍的科研项目

2. 胡萍的研究领域

1. 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2. 精细化工工艺3. 高分子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界面化学

3. 胡玲的科研成果

1 如何体现《综合英语》课的“综合”功能, 《外语教学》, 2002 年第五期2. 听说法与社会交际法之比较及其应用,《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年第三期3. 论课堂应对中教师话语对 ESL 学习者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 2003 , Vol.54.   Development of oral fluency: A study on pause and self-repair of   Chinese English-major students , 《跨文化研究论坛》,王秀珍、杜青钢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 月5. Long   pause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speech production, 《 Interlinguistica 》(西班牙语言学期刊), 2007年 4 月6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实用教程》,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0 万字(负责编写 7 万字)。7. 《基础口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独著。8. 功能主义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主体间性分析 — 兼评《绝句》的两个英译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年第二期。9. 《新思维基础英语》(第四册),外文出版社, 2012 年。10. 孤舟一系故园心 知音彩虹耀译界 第2期。 《东方翻译》,2013年11 .《陈宏谋与中国 18 世纪知识分子精英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年,译著,任副主编,承担 10 万字的翻译部分及部分译文的审校。12. 译人已乘黄鹤去 师长风范永流长 《东方翻译》,2013年第6期。13. 爱丽丝·门罗作品在中国译介出版思考 《中国出版》,2014年9月。14. 在百变之中求不变:翻译研究的新趋势 Translation Quarterly,   2015年5月。 国际会议宣读论文 :课堂应对中教师话语对 ESL 学习者的影响, 2009年7月,中国语用学国际会议参与项目“ 21 世纪商务英语发展走向——课程体系研究”, 0 . 8 万元, 2001 至 2004 年,武汉大学科研处,项目编号20013007 ;获奖情况:2002 年获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2004 、 2008 年院优秀本科生导师奖2007 年论文 Long pause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speech production 获武汉大学社科部科研奖励

胡玲的科研成果

4. 胡晓芳的科研成果

文章:2011.10,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bout China's public rental housing project ,EI核心2011,“后现代公共行政:凸显行政公共性的话语途径”,《华东经济管理》第3期2009,“公共性的知识图景:一个文献评述”,《华东经济管理》第12期2008,“法政时代的中国斜向府际关系探究”,《黑龙江社会科学》第2期著作:2012,《政治行政分合视阈中的行政公共性——基于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流派演进维度的考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待出版)。

5. 胡娟的科研成果

主持、参与校学生工作课题《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高等学校学生资助体系优化研究》并顺利结题;在《江汉论坛》上公开发表《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等学术论文。

胡娟的科研成果

6. 胡飞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0多篇被SCI、EI收录,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多项;项目组两项科研成果通过国防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拥有IBM P6-550小型机、SUN图像工作站、24通道1GHz高速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进口)、16通道250MHz高速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进口)、16通道8mm综合孔径辐射计阵列试验系统(国内首台套)、24通道1.4GHz综合孔径辐射计阵列试验系统、12通道8mm焦平面试验系统(仿制乌克兰同型系统)、1.4GHz—3mm系列双通道辐射计(进口)、大屏幕显示系统、大容量磁盘阵列数据存储系统、IBM高性能计算服务器、3mm和8mm无源毫米波成像系统等试验设备。 拥有自主开发的高性能全链路信号级仿真软件一套。 拥有网络分析仪、频谱仪、信号源、噪声源、数字存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试验仪器。

7. 胡黎娜的科研成果

 1、《播音主持艺术发声》,编著,2006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2、《播音主持艺术发声》再版,被纳入教育部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2011年1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3、《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高考指导》,主编,2011年1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4、《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用书》,参编,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5、《主持人技艺训练教程》,参编,2003年8月,武汉大学出版社 1.《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样态浅析》发表于《当代电视》2012.42.《建构主义的“协作学习”理论在播音发声教学中的分析与实践》《教育与理论与实践》2012.33.《播音发声的学习方法浅议》发表于《山西师大学报》2011.14.《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问题分析》发表于《现代传播》2011.65.《高职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发表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6.《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承上”语言》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7.《播音发声教学多元化途径浅探》发表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2009.88.《如何在表达中彰显个性》发表于《山东视听》2006.69.《标准语对现代人的影响》发表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10.《表达中彰显个性》发表于《山东视听》2006.611.《标准语对现代人的影响》发表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12.《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口语表达》发表于《新闻采编》2005.413.《放映效果的审美追求》发表于《影视技术》2004.1014.《有声语言基础训练诸要素之间的比较与分析》发表于《现代传播》2003.815.《播音主持专业备考建议》发表于《山西教育》2010.1;16.《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切勿“画蛇添足”》发表于《山西教育》2009.317.《“艺”考并非“易”考》发表于《山西教育》2008.318.《给播音主持专业考生的几点建议》发表于《山西晚报》2007.2 1、《山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负责人,省哲社课题2、《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职高专《播音发声》课程改革研究》,课题负责人,部级课题3、《新的媒体环境中高职高专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改革探索》,(第一参与人),部级课题 “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品种、卫生部医学CAI课件(中药学) 配音(解说20多万字),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全国发行)

胡黎娜的科研成果

8. 胡东芳的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作类:主编“教育新批评丛书”( 9 本),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 - 2001 年版。( 1 )《困惑及其超越——解读创新教育》( 2 )《谁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与反思》( 3 )《教育:包袱抑或钱袋——聚焦教育产业》( 4 )《咋办民办?――中国民办教育忧思录》( 5 )《追问“ 3 + X ”》( 6 )《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 7 )《盘点学校——解开学校管理的症结》( 8 )《上大学,离我们有多远?——审视高校扩招》( 9 )《走进天才——重审英才教育》主编“教育新观察”丛书( 5 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 )《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 2 )《教育童话——另类眼光看教育》( 3 )《让教育唤发生命的价值——审视教育中的“罪”与“罚”》( 4 )《与学校对簿公堂——校园官司启示录》( 5 )《困惑与超越——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二)论文类:1 .《教师形象:从“公仆”到“专家”——创新教学呼唤教师专业化》,载《教育发展研究》 2001 年第 11 期。2 .《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年第 11 期。3 .《课程政策的价值研究》,载《教育科学》 2002 年第 1 期。4 .《课程政策:一个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载《集美大学教育学报》 2001 年第 3 期。5 .《论课程政策的系统分析框架》,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 年第 3 期。6 .《论加强课程权力表达能力的必要性》,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年第 4 期。7 .《从国际比较的观点看课程政策的变化趋势——兼论我国课程改革的政策取向》,载《教育发展研究》 2002 年第 5 期。8 .《课程政策:问题与思路》,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年第 6 期。9 .《新中国课程政策的历史回顾与理论思考》,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年第 4 期。10 .《论“课程共有”——对中国特色课程政策模式的探索》,载《教育研究》 2002 年第 8 期。11 .《从“两极”到“共有”——论课程政策制定的思维转型》,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年第 11 期。12 .《论课程政策的价值基础》,载《教育发展研究》 2002 年第 10 期。13 .《课程政策制定的基础性条件分析》,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 年第 4 期。14 .《从利益的对立到利益的和谐――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年第 6 期。15 .《课程共有:一种新的课程政策价值观》,载《当代教育论坛》 2004 年第 4 期。16 .《课程共有:一种新的课程权力分配方式》,载《当代教育科学》 2004 年第 6 期。17 .《论创新教育的思想超越》,载《当代教育论坛》 2002 年第 11 期。18 .《对话与倾听》,载《成才导报》 2002 年 10 月 16 日。19 .《学会倾听:当代教师新素质》,载《成才导报》 2003 年 1 月 15 日。20 .《追求“共同遭遇者”的教师新形象》,载《成才导报》 2003 年 4 月 23 日。21 .《用“心”教育――新课程呼唤有“心”的教师》,载《课程与教学》 2003 年第 1 期。22 .《走进对话: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与使命》,载《课程与教学》 2003 年第 3 期。23 .《对话教学:基本流程与操作策略》,载《课程与教学》 2003 年第 4 期。24 .《当代中国高考政策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完善策略》,载《教育发展研究》 2004 年第 4 期。25 .《你是一个怎样的校长》,载《中国教育报》 2004 年 2 月 17 日。26 .《学校管理的 26 个字母》,载《中国教育报》 2004 年 3 月 9 日。27 .《如何认清自己的管理风格――对校长日常话语的分析》,载《中国教育报》 2004 年 3 月 16 日。28 .《如何构建中国的教师誓词――“美国教育者誓词”给我们的启示》,载《中国教育报》 2004 年 3 月 30 日。29 .《中国的好校长与美国的好校长》,载《中国教育报》 2004 年 4 月 6 日。30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中国和美国评价标准的比较》,载《中国教育报》 2004 年 4 月 13 日。31.《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中国好教师与美国好教师的比较》,载《中国教育报》 2004 年 4 月 27 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