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假银行理财”是怎么骗走客户30亿的

2024-05-06 15:21

1. 大揭秘:“假银行理财”是怎么骗走客户30亿的

受骗的投资人不仅是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高端客户,而且还是该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的成员。按照会员手册,在中国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金融资产日均200万元(含)的贵宾客户为标准会员,金融资产日均500万元(含)的贵宾客户为豪华会员,金融资产日均1000万元(含)的贵宾客户,则是至尊会员。
对于普通人来说,私人银行对于客户财务管理的介入深度是远超想象的。在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可以包办客户的一切生活需求,包括投资、出行、法律服务……在国内,私人银行对客户介入的没有那么深,但是他们对客户也是了若指掌的。
而且,由于长期介入客户投资和财务管理,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会形成亲密的信任关系,尤其是当客户在一个银行投资多年,收益也不错,他对这家银行的戒备心肯定会大大降低。
所以当这家银行的行长说,有一个收益比平时高一倍的理财产品,并且只卖给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同时高尔夫俱乐部里的很多熟人也购买了,绝大多数的客户都会心动。

大揭秘:“假银行理财”是怎么骗走客户30亿的

2. 银行理财是骗局吗?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一定要理性看待,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风险就要看产品类型了。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操作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

3. 银行理财是骗局吗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一定要理性看待,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全的,具体风险就要看产品类型了。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操作管理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

银行理财是骗局吗

4. 银行也不能全信!假理财案层出不穷,你在银行办的业务可靠吗?


5. 银行理财产品骗局

银行理财产品可靠吗

银行理财产品骗局

6. 除了银行理财,你还被哪些骗局坑过钱?

“校园贷是违法的,他们借的钱可以不用还!”这惊天的一声雷出自7月3日的新闻:一群分布在广西、江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各地高校的400多名大学生通过校园贷买手机,并且以校园贷非法的理由誓不还钱。现在这400多名大学生成了被告。
笔者曾在《利率史》的推书文章中细数过借贷双方的血泪史,借钱一方无一不是为高额利息忧愁,如今来了群借了“校园贷”还口口声声说不还的大学生,这事着实新鲜,还有不少不相干的消费者参合进来,算是出了口恶气:这是报了被坑的一箭之仇啊!
高利贷的争议历来吸睛夺目,消费者的不平也不难理解。所谓被坑,就是被商家或者金融平台利用了信息盲点牟利。站在利益方,这种行为被称为“钓愚”。其实不止高利贷,生活中小到一次健身、一次就诊开药,大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服务和房地产泡沫;钓愚主体从投行到政客,从汽车销售到房地产中介,从烟草到酒精,从食品厂到制药商,涵盖了方方面面。
有感于此,我们来扒一扒我们身边的那些大骗局(“钓愚”行为)。
食品是门生意
“奶茶里放糖精好,0脂肪不长胖!”“糖精致癌!”这样的对话还可以在橄榄油VS菜籽油或是关于要不要接受反式脂肪酸的争论里看到,至于食品到底健康与否,作为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消费者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
事实上,从能吃饱开始,人类就一直重复着发现新健康饮食方法,然后被证伪的过程。
所有健康杂志上“对你更好”的饮食方式发展历程大同小异:先由权威科学家或医学家提供值得尊重的基本原理,然后营养学家来背书(有时候是同时发生),接着政府为了全民健康着想,下了诸如“XX宜多吃”或“用吃A代替B”的建议后,媒体传播加上大公司营销沆瀣一气,改造一代人的饮食习惯。
这种论调看上去相当熟悉。
如果消费者碰巧在五六十年代度过或听长辈说过物质匮乏的童年,又在改革开放后品尝过市面上的各种可乐,就一定不会对糖和糖精的拉锯战陌生。
由于六十年代支持糖业生产的政策受到严重批判,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三分之二的糖厂停产,于是廉价的甜味剂糖精便成了吃货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食糖同糖精的甜度比是1:500,也就是说,5000吨糖精涌上市场,就等于向市场推出250万吨食糖,而食糖和糖精的市场价格比却是50:1。
由于成本极低,直到糖业恢复正常的生产,在工业食品中的地位都不可小觑。不过无论是糖精和糖,都经历过健康权威机构的质疑和大众舆论的洗礼。
2015《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就曾指出可口可乐曾向研究人员提供数百万美元,力图减弱含糖饮料和肥胖之间的关联。而同年央视也爆出《大枣太甜需警惕》糖精致癌的消息,一度令糖精的声誉一落千丈,糖又重新变为提倡的“健康食品”只是要控量。诡异的是,2017年,官方再度发表声明:“糖精枣”已成往事,“致癌说”无中生有——给了糖精一张免死金牌,至于其中的商业利益,则被掩盖在各大造谣和辟谣大军的喧嚣之下。
其实研究通常会说食品在某方面有益健康,但人们确信这样的道理:用好的东西取代他们认为坏的东西,然后尽量多吃、有益无害,而这样的偏见让食品公司和资本有机可乘,通过“概念”一路炒高了不少普通食品的价格。
购物狂欢节套路多
从2009年起,天猫推出“双11”购物狂欢节,大抢一波钱的节奏令各大电商眼红,于是京东随后推出了618店庆,苏宁易购、国美、易迅、当当等众多线上线下商家一起加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狂欢。很多人为了折扣熬跟守夜,为了0.01秒的时差而百费周折。
据实时交易数据显示,2017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交易额仅9小时0分04秒正式突破1000亿元,无线交易额占比91%。而2016年天猫双11交易额超过1000亿用时18小时55分36秒。
2018年,根据京东官方数据,从6月1日凌晨0点0分,到6月18日凌晨0点10分,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的累计下单金额已达1275亿元,再创新高。
可是消费者真的捡到了便宜吗?
首先,多数商家都会参与发券、返款红包等活动,可是这样的手段多是为了清理少量库存,甚至还有指定产品已经下架许久;类似的手法还有先涨价后降价,使折后价格实际上就是原价,甚至高于原价只要涨幅大于降幅,中个差价通过暴增的销量大捞一把。
其中还有些更为明显的套路:永远只差1元的满减、永远抢不到的优惠券和永远也用不上的礼券,这些广告充分放大了消费者爱占便宜的弱点,是典型的钓愚行为。商家目的只有一个:利用其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健身俱乐部,中美一个样
热衷于健康生活的消费者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健身卡办了半年,健身房到底去了几次,对得起花的钱吗?
这个问句在欧美也有相当的“历史”。两名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将波士顿地区7500多家健身俱乐部的信息构建了一个数据库。这些健身俱乐部的付费方案有3种:按次计费,通过信用卡按月自动支付固定费用,除非人工取消,和按年计费。
结果显示,大多数顾客会在第一次加入俱乐部时自认为能完美执行健身计划,于是选择按月自动支付,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顾客只能坚持一半,还不算那些一年只去一两次健身房的人,这样的消费更类似于买心理安慰剂。
可惜统计表明,这其中80%的顾客实际上如果选择按次计费的话会更划算。这种选择的后果便是他们平均每年花费1400美元在健身上,但其中600美元纯属浪费。
此外,健身俱乐部往往会设置障碍,让取消自动按月支付变得艰难重重。这种“障碍”有时候是看似不能拒绝的优惠,比如一些有煽动性的累积折扣;有时候又是真的障碍,例如,他们会要求到店取消续约,提供书面申请等。
眼下随着消费升级,无论是出于真实需求还是跟风社会时尚,白领工薪阶层也都纷纷涌向写字楼下的健身房,当然,随之而来的疯狂办卡和会员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毫无疑问,无论中美,健身房都能通过相同手段让所有顾客相信按月支付/办卡要比按次付费更划算。对规划健身的一时激情足以促成冲动消费,至于顾客到底有没有为自己没购买的产品埋单,坚持完成健身计划,那就看造化了。
银行就可信吗?
陆金所又出事了。
当然,陆金所出的事也不止这一桩。
以陆金所新手专享的稳盈安e为例,其名义投资收益率为年化8.4%,且担保本息。可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实质是每个月定期等额返还一部分本息,8.4%的无风险高收益只是针对返还后的余额,也就是说,能够享受到8.4%高收益的资金随着时间越来越少。
这个理财产品看似收益率高,其实毫无实现复利的机会,其真实投资收益率只有4.3%左右。陆金所通过这种巧妙的包装让投资者误以为其收益率很高,这也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投资者的真实案例。
相对于金融公司,银行的信誉要更高,然而还是爆出涉嫌利用不对称信息欺诈客户的行为。
早在2014年,某银行一款“养老金橙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因预期年化收益率宣称为5.7%至6.8%而受到客户热捧。但实际上,该产品并非银行理财产品,而是保险理财产品。
问题出在该银行不仅没有揭示该信息,还默许部分销售人员在推广产品时将其解释为“某银行理财产品”。
另外,还有部分银行机构将理财产品包装成风险低、回报高的银行存款替代品,而掩盖其作为投资产品的风险性;还有部分银行机构利用信息优势制造霸王条款,提出浮动收益产品“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作为银行的管理费用”。
广义而言,不少理财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范踌,而在监管不足的环境下,众多金融机构实际上都参与了“庞氏骗局”的制造——俗语讲,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与“空手套白狼”,利用客户的投资去放高利贷却普遍缺乏专业的风险管控,长此以往,后果不言而喻。
结语
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资讯传播途径多元,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反而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隔行如隔山的地步。高利贷早不是新发明,衣食住行更是老生常谈,可经济社会中的人性还是没有半点进步,个中弱点甚至被商家看得更透。
除上述“钓愚”现象之外,在信用卡、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尖端的医学技术(同行有时候都不一定能理解)等领域都不难发现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欺骗行为,且这些行业大多是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起来之后才有的。技术高明了,骗局也更加高明了,在此之上还有专家权威加持,让人不入坑都难。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欺骗将发生得更多、种类更繁复、手段也越高明,而政府的监管和相关干预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变得必要和重要。

7. 银行有没有理财被骗的

有人的,怎么防范买到“假”理财呢?
  1、上网查询(中国理财网
),核实究竟有没有这个产品。但的确有少数产品会查不到,只要去同一家金融机构的其他网点(最好不要是同一个支行)了解下,基本可确认。
  2、注意产品合同细节。如这条新闻里,不经意提到一个细节,缴款缴的是个人账户,在银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信托和资管有可能),怎么也是产品募集账户,如“某某产品募集账户”之类的。包括产品都会有托管机构,如银行、券商等,稍微打听下,就可以了解是不是假产品。
  3、注意离奇高收益。金融机构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实际收益差别往往很小,如股份制银行的,最近很少能买到6%以上的。如果这时候突然有人和你推荐一个8%的,你就要小心了,一般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警惕起来。

银行有没有理财被骗的

8. 银行有没有理财被骗的

有人的,怎么防范买到“假”理财呢?

  1、上网查询(中国理财网 ),核实究竟有没有这个产品。但的确有少数产品会查不到,只要去同一家金融机构的其他网点(最好不要是同一个支行)了解下,基本可确认。

  2、注意产品合同细节。如这条新闻里,不经意提到一个细节,缴款缴的是个人账户,在银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信托和资管有可能),怎么也是产品募集账户,如“某某产品募集账户”之类的。包括产品都会有托管机构,如银行、券商等,稍微打听下,就可以了解是不是假产品。

  3、注意离奇高收益。金融机构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实际收益差别往往很小,如股份制银行的,最近很少能买到6%以上的。如果这时候突然有人和你推荐一个8%的,你就要小心了,一般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