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2024-05-05 18:53

1.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 义法”,主张以“ 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 、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 论,强调“ 义理、书卷、 经济 ”,要求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 的" 神气" " 音节 " "字句 "。姚 鼐是 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 以"考据 " "辞章 "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 "义理"。 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 并不都桐 城人 )。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峯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峯、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峯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峯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峯--日观峯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作手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峯--日观峯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地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的壮阔。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峯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羣,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三、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文段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处,是古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峯,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 姚鼐  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2. 《登泰山记》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习,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习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目标项目目标内容
     知识目标○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学法: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教法:
     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6.成果展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习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七、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1、课前认真预习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
     研读课文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创设问题情景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习、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网上学习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3、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4、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 桐城派 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5、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小组汇总交流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习,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习,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成果展示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水平,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反动的。

3.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 义法”,主张以“ 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 、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 论,强调“ 义理、书卷、 经济 ”,要求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 的" 神气" " 音节 " "字句 "。姚 鼐是 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 以"考据 " "辞章 "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 "义理"。 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 并不都桐 城人 )。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作手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地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的壮阔。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三、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文段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处,是古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 姚鼐
        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4. 高二语文《登泰山记》教案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
      【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过景物变化来写泰山顶上的日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⑥作者还写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解说:此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做思考题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
      【自读点拨】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nbs
     p;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木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
     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础知识重难点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平方,少圜("圜"通"圆")
     C.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词性活用
     A.汶水西流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
     B.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C.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形容词作动词)
     ③积累并掌握"当""余""以""及"等一词多义现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如"数十""云一线"在现代汉语中应为"数十""一线云"。
     3.学一点古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3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古迹,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第2段写登山经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东海和群峰为陪衬,表现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等日&
     nbsp;出,着意写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形容风力的强劲,以"足下皆云漫"显示日观亭高耸于云天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日出,内心自然是充满豪情。写日将出,则集中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最初是被白雪覆盖的山峦微微显露出来,接着天际出现了一条"异色"云带,一转眼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一层全是写景之笔,但从"稍见""须臾"这两个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贯注进行观察的情状。写日出,只有两句,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却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写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峰的"绛皓驳色",另有一番妖娆之态,又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若偻"来烘托日观峰凌空&nbs
     p;俯瞰群峰的雄姿。
     5.表现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
     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来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中都可以想见气候的严寒。
     ②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nb
     sp;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③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叙事简练,如从京师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就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都很形象。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明烛天南"中"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
     是()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有的得到阳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头,少有土。
     4.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冬天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A2.C3.B4.略

5. 《登泰山记》高一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恰恰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更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设计就是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设计提要〕 
     本设计根据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段:画图法第二段:导游法第三段:描述法第四、五段:摘要法第六段:讲解法
      〔实施步骤〕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2.在课文疑难处打上记号。
     3.初步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学习第一段 
     每大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第一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详图。
     画完后比一比,哪一组的代表画得最好。
     各组的学生都可以为本组上台的代表提供帮助和参考意见。
     〖说明本段有“阴”“阳”“东”“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词,有“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等表示地点的词,如果能准确画出详细示意图,就说明这一段读懂了,示意图上出现的问题也正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多个示意图一比较,孰好孰差,谁对谁错,也就清楚了,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也就解决了,学习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三、学习第二段 
     每两人一小组,分好工:一人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另一人根据登山路线图写出游览导游词,二人必须紧密配合。
     完成后,每大组抽一个小组上台演示:一人画一人讲(边画边讲)。教师根据情况作些提示或指导,最后讲评。
     〖说明此段是重点段,有叙述有描写,难点较多。画登山路线图着重熟悉作者所经过的地方: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导游词着重解决登山时间、行走距离、登山情况、途中所见,以及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读懂、读通,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四、学习第三段 
     要求学生根据第三段的描写,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日出的情景,分别描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抽2-3人发言,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言作出评论,教师作小结。
     〖说明此段是写得最好、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但作为文言文,今人读来稍嫌简略,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所以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作者笔法的高超,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五、学习第四、五段 
     要求学生从第四段中摘录出表现泰山人文景观的词语;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说明这两段没什么难点,不难读懂,但关系到游人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不能忽视,用摘要法做一个.总结,能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留下较深的印象,。
      六、学习第六段 
     教师介绍“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学成就及其艺术特征和风格,重点介绍本文作者姚鼐。
     〖说明有关作家生平创作及重要文学流派的知识是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七、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色。 
     〖说明本文的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体会得到,不需过多讲解。
      八、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说明可适当补充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练习。

《登泰山记》高一语文教案

6. 高一语文《登泰山记》教学教案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7. 《登泰山记》高二语文教案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     【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峯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过景物变化来写泰山顶上的日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⑥作者还写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解说:此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做思考题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     【自读点拨】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  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木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础知识重难点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平方,少圜("圜"通"圆")  C、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词性活用  A、汶水西流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  B、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C、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形容词作动词)  ③积累并掌握"当""余""以""及"等一词多义现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如"数十""云一线"在现代汉语中应为"数十""一线云"。  3、学一点古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峯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3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古迹,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第2段写登山经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东海和羣峯为陪衬,表现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等日出,着意写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形容风力的强劲,以"足下皆云漫"显示日观亭高耸于云天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日出,内心自然是充满豪情。写日将出,则集中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最初是被白雪覆盖的山峦微微显露出来,接着天际出现了一条"异色"云带,一转眼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一层全是写景之笔,但从"稍见""须臾"这两个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贯注进行观察的情状。写日出,只有两句,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却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写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峯的"绛皓驳色",另有一番妖娆之态,又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若偻"来烘托日观峯凌空俯瞰羣峯的雄姿。  5、表现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  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来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中都可以想见气候的严寒。  ②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③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叙事简练,如从京师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就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都很形象。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明烛天南"中"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有的得到阳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头,少有土。  4、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冬天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A2、C3、B4、略 
   

《登泰山记》高二语文教案

8. 《登泰山记》高二语文教案

    【自读要求】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结合注释通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达到背诵。
     4、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5、积累一点古文化常识。
      【自读程序】 
     1、结合注释①和教师的讲解,了解姚鼐及"桐城派"。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①由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推断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②作者是如何从京城到泰安的?
     ③叙述作者登山的过程。
     ④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⑤文章通过景物变化来写泰山顶上的日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⑥作者还写了泰山的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解说:此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做思考题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
      【自读点拨】 
     1、姚鼐和"桐城派"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39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
     多为书序、碑传之类。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木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基础知识重难点解析
     ①通假字
     A、成五采("采"通"彩")
     B、多平方,少圜("圜"通"圆")
     C、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②词性活用
     A、汶水西流济水东流(名词作状语)
     B、明烛天南(名词作动词)
     C、山多石,少土;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形容词作动词)
     ③积累并掌握"当""余""以""及"等一词多义现象。
     ④文言名量表示法
     文言文中名词与量词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先名词后量词。如"数十""云一线"在现代汉语中应为"数十""一线云"。
     3、学一点古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③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3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古迹,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景色。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第2段写登山经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北京到泰安,二同从山麓到山顶,三是到山顶以后所见到的景物。
     第3段是全文重点中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情景,以云天、东海和群峰为陪衬,表现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等日出,着意写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风扬积雪击面"形容风力的强劲,以"足下皆云漫"显示日观亭高耸于云天之上。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日出,内心自然是充满豪情。写日将出,则集中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最初是被白雪覆盖的山峦微微显露出来,接着天际出现了一条"异色"云带,一转眼又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一层全是写景之笔,但从"稍见""须臾"这两个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全神贯注进行观察的情状。写日出,只有两句,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却是泰山日出的特有景象。最后写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峰的"绛皓驳色",另有一番妖娆之态,又用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若偻"来烘托日观峰凌空俯瞰群峰的雄姿。
     5、表现手法
     ①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
     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和人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来从旁烘托。作者是在严寒中登山的,而文中不着一个"寒"字,但从"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迹"等句中都可以想见气候的严寒。
     ②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本文写景的又一特色。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亮南天,本是一片静景,但作者用拟人化的"负"与用如动词的"烛",将静寂的远景变为一幅视野开阔、气势宏大的动景,让人一洗寒冬游客寥落的孤寂之感,平添阳春盎然之意。汶水河一息不停、徂徕城辞旧迎新,作者"如画"一笔,又将动景绘为一帧静态水墨。"半山居雾若带然"更是化动为静的神妙之笔,缕缕云雾,时聚时离,飘浮不定;作者仅以"带"绘形,"居"字描态,"半山"定位,以静写动,寥寥数语,将画面开阔、气象万千的丽色风光展现给读者,让人怦然心动,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超乎俗众的意境悠然于笔外。
      ③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叙事简练,如从京师到泰安的途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青,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就完整地表现出来了。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都很形象。
      【自读思考】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明烛天南"中"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C、其阴,济水东流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面各句括号内所填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
     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
     3、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B、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泰山的北面,汶水向西流去。
     C、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有的得到阳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D、山多石,少土。
     山上多有石头,少有土。
     4、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冬天泰山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1、A2、C3、B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