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024-05-20 02:21

1.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的比例)1999年为1:8.2,2000年为1:6,据联合国统计预测,2030年为1:2.2,即2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另外,国家支付退休金也逐年增加。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国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少子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养老负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能否解决好老年人口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老年人发病率高、生活不能自理的比重高,老年病又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花费大,消耗卫生资源多。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构成极大的负担,医疗保健护理系统首当其冲地迎接了挑战。预计不久的将来,医务人员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及照顾上。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全社会都在为老年事业积极地努力。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 人口老龄化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一)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科技创新遭遇浅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三)劳动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从欧洲发达国家就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四)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到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l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2.5:1。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3.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中国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减少与高速经济增长,共同导致普通劳动力的短缺从而工资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反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相对弱化。这意味着产业结构必须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另一方面,在人均收入刚刚跨入中等偏上水平的发展阶段上,中国在物质资本丰裕程度上尚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也不具有比较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中国未富先老的人口转变特征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不利影响理解为:第一,过早地失去赶超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第二,失去了对仍具有人口红利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第三,尚未获得发达国家所应具有的技术创新优势。因此,无论是面对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中国原有的竞争优势都在减弱,这无疑加剧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冲击。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科技创新遭遇浅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三)劳动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从欧洲发达国家就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四)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到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l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2.5:1。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5.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是计划生育造成的出生人口减少,而负担人口比例上升、人口老龄化会掣肘经济的发展,如劳动人口的减少,社会负担加重,职业构成不合理。 
未富先老是我国区别去西方国家与日本等发达国家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是在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公民生活有强大的社会贮备财富为保证,而我国目前明显不具备这类国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而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需的改变,注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将不具备与印度或东南亚国家的工资优势。所以我国亟需改变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 
说到底,就是我们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增重了。生活条件和饮食营养越来越好,老人死的就越来越晚,老人就越来越多,赡养老人的负担就越来越重。六七十岁的老人伺候八九十岁的老人非常普遍。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6.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与教育不平等对你和你的孩子有什么影响?

7.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越发达,越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因为人均GDP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医疗科技文化卫生水平提高,所以出生率与死亡率低,人们预期寿命变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规模会加大。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一般具有负面作用,因为养老成本加大,会影响消费、储蓄、劳动人口数量与质量及劳动生产率。社会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开支会增加。老龄人口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对低,影响储蓄水平,进而会影响资本积累水平,影响投资水平,不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降低社会经济活力。劳动人口的质量下降,老龄人口学习新技术能力,适应社会变迁,创新能力等不及青壮年人口,尤其会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人口红利”,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不足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一般是由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总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在人口老龄化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较大,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较小,甚至小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的幅度,那里就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的现象。当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大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就会立即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就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表现比较明显,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成为制约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8.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会产生影响吗?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大,呈现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高速发展局面,经济出现人口红利,具备人口优势。近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日益深化。

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不利于经济发展。在人口老龄化的深化情况下,预期寿命提高的理性行为人会增加储蓄,减少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备老年期消费。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养老负担加剧,其收入将向养老支出倾斜,这也意味着向年轻一代投入的教育资源下降。
在储蓄方面,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即处于负储蓄状态的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将降低国民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是,生命周期理论忽略了理性行为人未雨绸缪的储蓄动机,忽视了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可能。第二次人口红利是指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逐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若具备必要的制度条件,也具有人口优势。其制度条件主要为具有积累功能的养老保障需求和制度供给、教育资源的扩大和劳动参与度的扩大。
地产和汽车是我国经济当下辐射力最广的两大行业,两个行业的冷暖影响经济大半壁江山。汽车年产量2800万台,存量2亿台,饱和迹象明显,去年住宅销售1400万套,结婚对数950万。两个大行业在老龄化导致需求趋弱背景下,将面临产能过剩,传导到广大的上游最终削弱总需求。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可能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和储蓄两种途径影响中国经济,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但是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可带来第二次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仍可具备人口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