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2024-05-09 21:22

1. 《曾国藩家书》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曾国藩家书》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应有尽有。诵之悟之﹐大有裨益。人生丰富﹑性格复杂﹑毁誉参半﹑争议不休。然千封家书﹐足见其殷切之情。今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向读者展示这本蒋介石终生苦心研究的书的魅力所在。【摘要】
《曾国藩家书》大概写了什么内容【提问】
《曾国藩家书》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应有尽有。诵之悟之﹐大有裨益。人生丰富﹑性格复杂﹑毁誉参半﹑争议不休。然千封家书﹐足见其殷切之情。今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向读者展示这本蒋介石终生苦心研究的书的魅力所在。【回答】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亲亲可以得到您的赞吗?【回答】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回答】

《曾国藩家书》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2. 《曾国藩家书》都写了些什么

    
                                          
     2018年年底,我把《曾国藩家书》这本书看完,它也是我去年看书计划的最后一本书。看完后,一直想写一个读后感。可是,自己一直不敢下笔,一个是因为时间关系,一个是因为思路问题,所以拖到现在。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翰,号涤生,谥文正。晚清第一中兴大臣,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他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最高峰,其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最高谥号。
  
     《曾国藩家书》这本书,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人读过这本书。每一个人读后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或感悟。
  
      这本书简单来说就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看似这么稀松平常的家书里面,却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信中的内容,时至今日读来,很多见解都让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升起佩服之情。
  
     书信的内容,大多数是曾国藩写给他弟弟们的,其余部分是写给他父母、叔父、儿子的。
                                          
     整本书看完后,我都会被曾公的恒心所震撼。“男今年以来,无日不看书,虽万事丛忙,亦不废正业。”;“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他不仅读书有恒心,做事也有恒心。在给九弟的信中这样写到“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他不仅这样教育弟弟,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他所说过的话。曾公真是一个有大恒心,大毅力之人。
  
     在修身养性方面,他多次劝诫弟弟要戒“傲惰”二字。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在读书方面,除了一个“恒”字,还有“专、耐”二字。信中有这样几段话,“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经史则专主义理。”;“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在信中,还能处处感受到他对家族绵延昌盛,家运不断,不为一世繁华的殷切期望。所以他在信中多次提到兄弟间要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后代一定要勤俭持家,戒骄戒奢戒惰。信中这样写到:“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谦,离不得个骄字。”;“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由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等等。
  
     在信中,还能看到他长远的目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盛时常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这是多远的目光,多大的气魄啊!真是看得远,行得长,拿得起,放得下。正是因为他不贪恋权贵,看得长远,才能功成身退,留的一世英名。
  
     《曾国藩家书》这本书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每次阅读总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样的书值得一生反复阅读,不断体会。自己在读后的体会还不深,也没有完全领悟。它里面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以后,每隔一年就要翻阅一次,学习里面读书、做人、做事、治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 《曾国藩的家书》是曾国藩写的吗?

《曾国藩家书》涵盖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多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后人们借鉴学习。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曾国藩的家书其实有一大部分都是写给慈禧太后看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曾国藩的家书》是曾国藩写的吗?

4. 关于《曾国藩家书》那些事

听武汉一位在线上的讲课复盘,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其一生奉行 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作用极大、很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其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
  
  
 中国民间有云:“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或者是“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可见,曾国藩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之大。
  
  
 相信这则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当然曾国藩老师本不是天资聪颖的人,却很有恒心毅力,勤勉好学。后来考中进士,踏上仕途。
  
 关于曾国藩的智慧,是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评价应该是最经典的。
  
  
 《曾国藩家书》内容众多,有关于修身的,齐家的,治学的,为官的,带军打仗等等,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享:
  
 第一关于 修身养性 
  
 致诸弟(咸丰元年十月二十八日)
  
 牢骚太甚必多抑塞
  
 吾尝见朋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致诸弟(咸丰十一年三月初四日)
  
 致澄弟(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
  
 养生五事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惩忿,即余匾中所谓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也。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年,余亦学行七年矣。饭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弟从前劳苦太久,年近五十,愿将此五事立志行之,并劝沅弟与诸子侄行之。三致祥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第二关于 勤敬治家 
  
  
 禀父母(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和睦兄弟为第一
  
 男接信时,又喜又惧。喜者,喜弟志气勃勃不可遏也;惧者,惧男再拂弟意,将伤和气矣。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男深知此理,故禀堂上各位大人俯从男等兄弟之请。男之意实以和睦兄弟为第一。
  
 致诸弟(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孝友家风实可贵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
  
 致诸弟(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
  
 兴家在“勤敬”二字
  
 初三日接上谕廷寄,余得赏三品顶戴,现具折谢恩。寄谕并折寄回。余居母丧,并未在家守制,清夜自思,局鍀不安。若仗皇上天威,江面渐次肃清,即当奏明回籍,事父祭母,稍尽人子之心。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祭品礼仪必洁必诚,于叔父处敬爱兼至,无稍隔阂。兄弟姒娣总不可有半点不和之气。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一代疏懒,二代淫泆,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致澄弟(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
  
  曾氏治家八字诀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者,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
  
 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此言虽涉谐谑,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弟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风趣也。弟以为然否?顺问近好。
  
  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 
  
 最后关于 恒心为学 
  
  
 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为学譬如熬肉
  
 蕙西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
  
 致诸弟(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学问以有恒为主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致澄弟沅弟(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
  
 养生六事和为学四事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
  
 又曾以为学四事勖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
  
 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亦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两弟如以为然,望常以此教诫子侄为要。
  
  
 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射足以习威仪强筋力,子弟宜多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又曾以为学四事勖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
  
 这是《曾国藩传》(萧一山)
  
 
                                          
 这是《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希望对大家有用!

5. 《曾国藩家书》主要讲的是什么,怎样读懂他

《曾国藩家书》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读懂它,需要反复阅读,仔细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深意,它记述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从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后人研究曾国藩思想的宝贵资料。

扩展资料:
《曾国潘家书》简介: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曾国潘家书》创作背景:
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曾国藩家书自时起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
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曾国潘家书

《曾国藩家书》主要讲的是什么,怎样读懂他

6. 曾国藩家书的介绍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7. 曾国藩家书主要是说什么的?

《曾国藩家书》:欲成大事,“明强”为本,这两个字蕴含着大智慧

曾国藩家书主要是说什么的?

8. 曾国藩家书的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书》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曾国藩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因而石达开说“曾国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华蘅芳等都在其左右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