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和“利他”到底是什么?

2024-05-17 06:11

1. “自利”和“利他”到底是什么?

原创:晓雅(澳大利亚首席华语心灵导师)
真正的富足,总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就算再有钱,如果他不快乐,我们也会觉得这算不上真正的富有;一个人即使拥有最漂亮的妻子,但是如果他不快乐,我们也不觉得他是真正的成功。
所有外在的追求,无论是物质还是感情,终其目的,不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内心感到快乐吗?而人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让自己快乐。
但我们都误以为让自己快乐是自私的,让别人快乐才是正事。殊不知,自己不快乐,怎么可能让别人快乐呢?即使2500年前开悟的佛陀,也教导我们“自利利他”。自利是在利他之前的。
这并不是简单的顺序排序,而是这世间的真理。不自利,是不可能利他的。先自利再利他,并不是自私,而是极大的智慧。
多奉献、多付出,当然是好的。为别人的付出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可是大多数人每天做的并不是付出,而是牺牲。
 
付出和牺牲是完全不同的,付出和牺牲做的事情是类似的,但内心的感受却是完全相反的。
当我们付出时,是满心欢喜的。付出应该是像热恋时的感觉,你喜欢上了一个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能够让她/他开心。
你会想尽办法,为她/他创造浪漫、制造惊喜。你会在大太阳下走一下午,只为给她/他准备一份礼物。当你看到她/他收到礼物时的欢喜,你比她/他还要高兴。你会觉得这种感觉太美妙了,你会赞扬自己,棒棒的,做得好!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要求你,都是你自动自觉、心甘情愿的,你是为了爱而做的。也因为自己的付出,收获了爱的感觉和美好。这便是付出。
但是牺牲却是另一回事了。牺牲是为了另一个人,违背自己的意愿,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强迫自己、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
我们很多人,一直都习惯性地牺牲自我,却错误地认为自己在付出真爱。时间久了,便觉得付出是不好的,因为似乎付出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殊不知,我们所做的根本就不是付出。因为做任何事情,但凡处于被迫和无奈,那么从一开始便是缺乏爱的。这样的付出充满副负能量的,对方也感受不到好意,所以不可能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很多妈妈抱怨,为什么一直为孩子付出付出,孩子却那样叛逆不懂事?为什么一直为爸妈考虑,爸妈却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一直为家庭付出,老公却并不感恩?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情况,不妨停下来,好好重新思考一下,自己过去一直做的,到底是付出还是牺牲?
如果你一直在牺牲,那你一定是个不快乐的人。因为你太忽略自己的感受了,你的心思和能量一直都放在别人身上,一直委屈自己。怎能不抱怨?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直都有选择的权利。你的动机是好的,行为却并不智慧。对于外面那些爱你的人来说,你的快乐也是他们深层次最大的心愿。
如果你可以好好关照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健康开心起来,你对他人所做的,便可以从牺牲转变为付出。那个时候,你的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爱和能量。你甚至无需多做什么,大家都会喜欢和你亲近。
如何好好关照自己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你对别人的美好祝愿,先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
 
每天督促孩子吃得健康时,不如先让自己每天吃得营养;
每天督促父母出去散心时,不如先给自己放个小假,出去喝杯咖啡、看看书;
给老公熨烫衣服之余,也要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偶尔换个发型、化个美美的妆;
男人赚钱养家之余,也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买个好用的剃须刀或是精致的领带... ...
当我们愿意开始,花点心思、宠爱自己,我们的内在会感受到爱,获得满足,会由内而外生出一份开心。这份开心,会给你带来自信和微笑,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正能量。
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能量去爱我们所爱之人。不再牺牲,而是真心付出。你所爱的人,会欢喜于你的开心,并感恩你的付出。
相信我,未来的你,一定会感激今天改变的你。加油!
晓雅于澳洲 
晓雅心灵工作室出品,点击量突破百万的原创心灵平台
需要专业情感一对一咨询,请添加微信:xiaoyaxinling001

“自利”和“利他”到底是什么?

2. 先自利还是先利他?自利和利他可以同时存在吗?为什么


3. 什么是自利利他

自利利他
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自利利他大意是说:(一)修行布施,能得到善名福报,是自利;能使众生心得到满足,教化他调伏吝啬自私的习气,是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过失,常处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严于律己,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生活安定而不受到惩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身心安乐,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四)修行精进,能得世间与出世间的上妙善法、克服烦恼的方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能不受众恶侵扰而心常喜悦,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慧障,此为自利;能恩威并重,教化众生,调伏其恶行,引起向善,此为利他。
出处
《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什么是自利利他

4.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念,须令与此相合。若与合者,扩充令其圆满;若不合 者,断除令其净尽。然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如来所说了生死法无量无边,唯净土一 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未由。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
  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萨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已。《与心愿居士书》
  2、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
  观来书,可谓发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有语病。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二者当以不分亲疏为是。然利他正一愿而已,自利则必须竭尽心力。则自利一边,何可以谈,而妄学大菩萨身份也。《复胡宅梵居士书》
   
  3、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 置度外,流入杨子拔毛不肖利人之弊。故必须二法相辅而行,但专主于自利一边。二林之语,亦不可误会。误会则得罪二林不小。二林之意,乃专主自利,非并随分 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全废也。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 有六度万行故。自末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 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人当自谅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 朋友,下而妻子、奴仆,皆以此为导,将谓非自利乎?一灯只一灯, 一灯传百千万亿灯,于此一灯,了无所损。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岂待问人方了知乎。《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5. 自利才能利他?


自利才能利他?

6. 自利利他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自利驱动着我们生存下去,但也不能自私自利没有利他,要学会去分享,这样才能长久。
这句话出自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而稻盛和夫也以身作则的让人们看到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的智慧。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一直都是稻盛和夫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句话,稻盛和夫是想时刻提醒自身,做人绝对不可以自私自利,一定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舍己为人的胸怀,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扩展资料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稻盛和夫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稻盛和夫痛惜战后的日本以选择聪明才辩型的人做领导为潮流,忽略了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导致政界、商界丑闻频发。建议领导者的选拔标准是德要高于才,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稻盛和夫指出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7. 在利他中实现利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倒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保护了我自己。”
  
 这个故事,很生动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在利他中实现利己”。
  
 001自利
  
 自利是人的本性,自利则生,没有自立,人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驱动力。
  
 002利他
  
 利他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成功之道,在于利他之心,没有利他人生和事业就会失去平衡,并最终导致失败。
  
 003利己的本性有两个极端。
  
 一个是极端利己,一个是完全利他。完全利他在物质社会中是不可能长久存续下去的,而极端利己则往往会因为在重复博弈中,遭到别人的报复,而躲也不是得不偿失。
  
 004选择。
  
 最佳的选择是介于这二者之间,就是利他中实现利己。
  
 005利他之心
  
 利他是一种智慧,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咱们红缨教育集团一上市,几位股东都成了亿万富翁,财富从天而降,这些都:“基于利他之心的经营”。
  
 006利他,是财富之源。
  
 我们帮助幼儿园多创造10块钱价值,我们主张只与园方分享2块,这是最重要的利他。
  
 007吃亏是福。
  
 如果你吃亏了,不抱怨你的朋友,憋着忍着,难得糊涂,明明知道,但不点破,找你合作的人更多,这是人生最高境界。
  
 008先利他。
  
 你敢于跳出利己这个怪圈,发出利他声音的时候,很快成为那颗耀眼的星星,所有的资源机会都向你倾斜和开放。
  
 009利他已成财富之源
  
 这种利他,并不是损己利他,而是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010财富,从利他开始
  
 利他之心,是打开“智慧的宝库”大门的钥匙。

在利他中实现利己

8. 先利己后利他

那日读了 吹箫的人 的一篇文章,其中他提到了,对于五年级女儿一次任性行为后的反思,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利他行为。
  
 当时读了他的反思,我心里立刻对于那个十岁女儿产生一丝怜悯。如果想向作者所说,希望女儿换礼物时候,不要想到自己,而忽略别人的感受。我怎么觉得特别委屈呢?
  
 于是我在思考这是什么原因。于是我站在孩子角度想,既然换礼物,就是再决定我有自己的选择权利,当然要换我最喜欢的那个,明明我就是想要我喜欢的,干嘛先要考虑别人是否愿意?我只想要我喜欢的,又没有伤害到别人,又为什么说我就不利他了?
  
 要是想让人家满意,那就直接别给我选择的权力好了,我自然会努力想办法得到我想要的。
  
  
 如果大人希望我做一个不能有自己愿望,遇事总是先紧着别人,自己永远得到那个被挑拣后的东西,那以后是不是就形成了定时势?没有人再考虑我的愿望和感受,永远都会谦让给别人,那么我这辈子还能用对未来,有所期待吗?这样无感的人生是你们大人想让我有的吗?
  
 于是我在评论区留下这样的痕迹:
  
 也许是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做人唯唯诺诺之人。比如工作中,让大家挑一些任务或者东西,如果有我心仪已久的,我一定会不管不顾的大声说出来 。因为我感兴趣的东西,做起来自己得心应手,还在于即然选择了,自然心中已有思路与想法,这样的工作给一个胸有成竹之人来做, 是不是效率效果都会明显呢?
  
 如果反之,给了我没有把握的工作,我一是心中没底,二是自己没有如愿自然会带了怨气,您说我的工作能做好吗?(请允许我心理也住着个小哪吒。)
  
 倘若无感的事务,那我自然会等待分配。心理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分我什么我着重思考什么,尽力做好什么就够了。
  
 所以再拿来过去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话来绑架一个人,就是对一个人自身意愿的绞杀。那是不道德的。时代不同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价值体现的意愿,也有自我个性张扬的欲望与权利。
  
 所以我主张,先利己,己顺了,自然才有余去利他。当然利己前提是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
  
 于是又想到了昨日简友 金兰冬生 的一文。火同志那场可歌可泣的婚外恋就不给我认可。于是也留言:
  
 这里的老火这种利己行为,是在伤害了无辜人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被我所唾弃 。 
  
 对于利他反正我是做不来把自己牺牲了换他人幸福的伟大壮举。我只能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以援手。
  
  朋友们又怎么看这个利他行为呢?如果您有不同见解,希望下方留言,一起探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