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下的“金融茶”

2024-05-19 10:58

1. 喝不下的“金融茶”

我是爱茶之人。在茶场生长,每日饮茶是与生俱来的身体需要。小时候在茶场跟着家里人喝绿茶,随着成长和变迁,慢慢地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黑茶等等种类都一一尝试品味了,也会在旅行中寻觅不同风土所孕育的不同茶味,体验各地的文化与风情。
  
  
 中国的茶文化确是世界翘楚,我们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茶品,还有天南海北的产地,但不论那种茶品和产地,喝茶的目的方式却基本类似,无非是解解渴,休休闲,养养生。在我们南方,更盛行的是喝喝茶,谈谈生意。在北方,人们谈生意可能更习惯于喝点酒,助助兴,但由于酒后容易忘事,也使得有“南方人喜欢喝茶谈事,生意越做越大;北方喜欢喝酒谈事,生意越做越累”之说,因此喝茶谈生意的方式也逐渐受到推崇。
  
  
 最近去拜访一个客户,对方的总工知道我爱喝茶,珍而重之地泡了一份好茶来招待我。这份陈年普洱,茶汤红浓,茶韵丰富,留香甜蜜,让人愉悦,我不禁询问总工哪里觅得的好茶?总工神秘地跟我说,这茶难得啦,是朋友送来试饮的“金融茶”。我差点一口呛到,这“金融茶”是何方宝物?
  
 细细询问之下,这“金融茶”原来是指代了如金融产品的普洱茶。我们喝到的这款茶,在去年7月份曾被炒到最高位110万元/件,最新价格是近90万元/件,而在2017年刚面市时,一件叫价不过3万元,也就是说,3年时间身价“暴涨”30多倍!一袋茶样50克,按整件的身价折算,价值3250元,分出7克冲泡,折合差不多500元/泡,而三年前这泡茶仅值十几元。
  
  
 于是问题来了:十几元一泡的茶,与500元一泡的茶,差距究竟在哪里?
  
 答案是醇厚度有变化,但没有30倍的奇异差距啊!
  
                                          
 追溯起来,似乎很难有人准确说出“金融茶”这一概念出现的具体时间。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大约在2012年前后,由某大品牌茶商开始的经销商期货模式,把作为农产品的普洱茶市场“向前推进了一步”。
  
  
 而这一模式,直到今天都未曾在其他茶类中出现。在这样的模式下,不少急于暴富的小商家,就想出来用“自己卖,自己买”的手法来抬价,并一度被普遍使用,导致普洱“期货单”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于是就被形象地称为“金融茶”。
  
  
 在我们广州的芳村区,全国规模最大、商铺最集中、辐射面最广的茶叶集散地,同时也是国内著名茶品牌的孵化地,现在最新的称谓被改为“茶叶华尔街”。整个片区包括23家茶叶批发市场及8处茶叶经营户集结地,占据全国普洱茶交易量的80%。跟普洱茶云南原产区的鲜叶交易氛围不同,这里是“金融茶”的汇集地,人们除了卖茶、喝茶,最重要的也就是“炒茶”。
  
 在这里,同样演变出了“期货交易”这种独特的模式——只要有货单,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但不做实际交易,等茶叶价格攀升后,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如此循环往复、击鼓传花。商家这种把“金融茶”作为一个道具来进行击鼓传花式的炒作方法,就像十七世纪的荷兰郁金香一样,最终崩盘后将损失转嫁到散户身上。
  
 虽然“金融茶”的规模在几千亿级的茶产业里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却不容小觑,近年茶圈最大新闻都是关于“金融茶”引发的种种纷争,对茶行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部分普洱茶在某些交易场所依然呈现着期货的属性,很多茶还没出品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市场预售价格,等到该款茶正式上市之时,其开盘价格有可能高于预售价格,也有可能低于预售价格,对于参与投资普洱茶“期货”的人来讲,已经背离了正常经销、消费需求。
  
 普洱茶在没有被喝掉之前,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一直在工作,茶的品质是一直在变化。确实,20年前买的那饼普洱茶与保存到今天的这饼普洱茶,已是两个不同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茶的品质更好、价值更高了,并因存世的数量更少,所以价格自然推高。这相当于消费者以物有所值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新产品,这从本质上应该是与金融、特别是金融操作是毫无相关的。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喝一杯茶,让我们以单纯的初心,品味平淡无奇的树叶,远离一切虚幻泡沫,回归最自然的本相吧。

喝不下的“金融茶”

2. 茶叶金融卷土重来:贪婪的人,早已跳进资本挖好的大坑

   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也不是用来投资的。  
     然而,   总有人沉迷在普洱茶升值暴富的美梦里,无法自拔。   
          - 01 -    
       收藏普洱茶,能升值?    
     一个茶老板找到老杨,说:  
     我有个茶叶项目,咱们一起投资赚钱。  
     老杨听见   茶叶投资  四个字,心里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 
        茶老板介绍,他在投资一款很有名的名山茶,全国限量,厂家已经保证,茶叶买入之后,   每年有12%的收益。   
     而且,不用担心以后茶叶卖不出去,厂家还保证:收藏时间到期后,就算卖不出去,   厂家会回收。   完全不用担心砸在自己手里。  
     茶老板还拍着胸脯保证,厂家之所以敢保证回收,是因为茶叶是从几万款茶叶中脱颖而出的限量版中的名山限量版,   完全具备升值潜力。   
        老杨见茶老板信心满满地介绍升值的茶叶,忍不住好奇地问:哪一家茶企呀?  
     听茶老板介绍,原来是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茶企。  
     听到这里,难免心头一凛,本想提醒一句:   没有几十年底蕴,居然敢利用名山古树强行上金融属性,小心玩成传X。   
     然而,想到茶老板要靠投资茶叶发家致富,实话肯定不爱听,只能对茶老板说:不好意思,穷,囊中羞涩,玩不起。  
        脑回路清奇的茶老板居然半开玩笑地说:我是卖掉车投资这个茶呀,有发财的机会,你也投点,   明年厂家回收,钱就回来了。   
     卖车投资某个厂家的限量版普洱茶,这操作,吓得老杨瑟瑟发抖。  
     茶老板依旧滔滔不绝地游说:名山限量版,跟88青,大白菜一样的投资,低价买入,几百万一件的时候,抓住机会变现。太赚了,存钱不如存茶呀。  
     老杨一脸无奈地憋出一句:   我这种普通小市民都看得见的“机会”,您觉得是真正的机会?   
        茶老板又继续画饼,大谈他的一个朋友已经赚了几十万了,他这才打算投资的。  
     老杨只能奉劝一句:   厂家加价12%回收,它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跑到天上送馅饼?你图人家高息,人家还图你的本呢。   
     眼看游说不成,还反被告诫,茶老板板着脸,很不愉快地走了。颇有一番,我吃过的盐都比你吃过的米多,轮得到你来提醒我的意思。  
     遗憾的是:   被水淹的,多是会游泳的。投资搞得倾家荡产的,多是觉得自己很会投资的。   
          - 02 -    
       茶叶投资的套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金融茶刚消停不久。又有人搞名山限量版的升值 游戏 ,还保证稳赚不赔,   换汤不换药地走金融茶的路线。   
     金融茶的出现,凭的是几十年茶厂底蕴积累起来的上百万的庞大受众,再加上人为制造稀缺,才有了金融茶。不是哪一家茶企都有能力玩金融茶的。   先天发育不足,强行上技能,承诺回报,只怕会走上比金融茶更歪的路。   
     然而,自古只见新人笑,何时听闻旧人哭。茶叶投资的路上,总有人悔恨上车太晚。  
        投资炒作的套路都是一样的:   庄家做局,散户接盘。   
     宣传某一款普洱茶的稀缺价值,并把稀缺性放大为升值能力。然后,用资本拉升茶价。  
     刚进入的投机商看着价格上涨,纷纷拍手叫好。巴不得一天发十个圈,宣传:茶价又涨了,昨天赚了几万,今天又赚了几十万。  
     总之,千方百计让吃瓜群众心生羡慕,   羡慕之余,一定会有新人进入这个 游戏 里,参与炒作。   
        新进入的吃瓜群众看着价格猛涨,也纷纷发圈,今天又赚了多少。吸引更多的人进来,于是,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而狂欢的群众,还觉得:只要自己下面还有人接盘,自己就稳赚不赔。  
      殊不知,价格涨得最猛的时候,吃瓜群众彻底狂欢的时候,正是顶部的庄家打算抛货收割的时候。   庄家,早在天价茶的价格到达顶峰之前,就套现跑了。  
        一旦庄家和大投机商变现跑了,没有了大资本的支撑,参与炒作的人都慌了。  
     心一慌,有茶的担心砸在自己手里,果断抛货。没有拿到茶的,担心自己交了钱,却没有货。   这样,顺其自然地上家抛给下家,一层抛给一层。   
     率先抛货的,通常能大赚一笔,安全离场。等到最后入场的散客也想抛货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后面空无一人,已经没有人接盘了。  
     最终,几百万一件的茶叶,捂在了自己的手里。   要说不是财富吧,毕竟是自己花几百万买进来的。要说值几百万吧,又没有人要,无法变现。   
        在投机者和做茶叶升值生意的人眼里,茶叶就是能升值,就是值得投资。   但扪心自问,茶,日常生活里的饮料,真的值几百万一件?   
     资本看上茶的时候,几百万的价格,是资本炒作产生的溢价。如果有人愿意花几百万买这一件茶叶,这件茶叶就值几百万。  
     如果有几百万的人看不上这件茶,或者看上的人没有几百万。那么,茶,真的只是一件茶。  
     悲哀的是:   天价狂欢里,大多数人参与其中。玩到最后,竟不知道是谁把自己套牢。   
          - 03 -    
       投机者的狂欢    
     茶叶投资,本质上:  
      是资本利用越陈越香、有升值潜力的共识,开启的一场场赌徒的狂欢。   
     在理想情况下,茶叶,当然可以作为投资的媒介。低价买进来,在合适的时候出手,说是投资也没错。   也的确有少数人通过这样的投资发家致富。   
        但是,问题的本质是:  
     所谓的茶叶投资,并不能和实体一样创造财富。   只能把一个人手中的钱,以茶为媒介,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   
     你赢的是他输的,他输的,可能是别处赢来的,可能是他自己的积蓄。  
     通过一层层的输送,最后,财富从散客的手里,流到了金字塔顶端,庄家的手里。   这也是为什么保证了每年多少的收益,却不自己躲着玩,而要拉你入伙,一起发财的原因。   
        茶叶投资不能创造财富,只能玩财富转移。  
      庄家一定要赚,大投机商也要赚,散户也想赚。那么,谁亏呢?   
     你没交钱之前,你是大爷,比王大爷的广东分大爷还大爷。但是,当你的钱交到别人手里,意味着主动权在别人手里。  
     别人给你画个饼,怎么就信了呢?  
        玩茶叶投资梦想发财的人,  
     纵然看见金融茶的前车之鉴,看见有人玩金融茶玩得倾家荡产,依然会选择茶叶投资。  
     抱着侥幸心理,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一个。相信自己可以不赚最后一个铜板,能适可而止,适时收手。  
      巧的是,当年玩金融茶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自古赌徒,有几人能心平气静地离开赌桌。  
     看着自己的真金白银倒贴进去的时候,只有不甘。于是,压上所有的宝,玩一把更大的,想把亏的一次性赢回来。结果,只会亏更多。  
     正如装睡的人叫不醒,   明眼人都知道的事,却偏偏有当局者迷。   想着靠投资茶叶暴富的人,对风险也会视而不见。赌徒玩茶叶投资这事,止不住。  
     但普通茶客,千万别碰所谓的茶叶投资,捧一杯茶,看着别人表演,也是不错的风景。  
          写在最后: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  
     幸运的是,有茶这一杯饮料。  
     不似白开水那么寡淡,也不像酒精那么浓烈,还有些许 健康 的属性,用来休闲 娱乐 ,刚刚好。  
        令人着迷的,是茶的风味,  
      六大茶类独领风骚,鲜爽如绿茶,高香如鸭屎。但品饮普洱之后,其它茶叶,均是过客。   
     一盏普洱,不仅令人着迷的兰花香。品饮之后,生津如泉涌,口感稠滑如天鹅绒般质感,饮后回甘绵绵,韵味无穷。简直就是装在茶杯里的云南风土。  
         茶,不仅滋味迷人,还有精神属性。   有人以茶隐喻人生,有人用茶休闲 娱乐 ,更有人把茶喝成了生活的惬意。  
     太阳初升时,在阳台之上,晒着太阳,沏一壶茶,点亮整日的精神。夕阳西下时,看着落日余晖,回忆往昔,捧一杯茶,也是无比的惬意。  
     于喧嚣城市,捧一壶茶,可静心,不负奋斗的中年。待到老来,回到青烟故土,与茶相伴。一个院子一壶茶,便是心灵的归处。  
      茶的美,在于所有与茶相约的日子,都被爱茶的人装点成诗。   
        终究,一杯茶,有人用来品饮,有人用来投资,二者泾渭分明。  
      把茶叶玩成投资,梦想发财的人,永远无法静下心来,体验一盏茶里,那细微的美妙。而真正爱茶、喝茶的茶客,也绝不会去趟投资升值那趟浑水。   
     这注定了茶叶投资升值,只是少数人的 游戏 、少数茶老板的 游戏 。  
        喝茶的茶客,喝好自己的茶,看着他们狂欢即可。  
     看他平地起高楼,看他开门宴宾客。  
     看他楼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