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飞行中的旋转导弹架现实中有没有?

2024-05-18 18:04

1. 绝密飞行中的旋转导弹架现实中有没有?

没有,现实中除了轰炸机根本不可能有能够容纳旋转挂架的弹仓,而旋转挂架的选弹功能轰炸机又用不上。而且旋转挂架比普通挂架复杂,可靠性相对低,重量大。现实中一般通过合理排布和多弹仓来安排不同导弹的选择发射问题。

绝密飞行中的旋转导弹架现实中有没有?

2. 旋转导弹制导技术是怎样的

以下是对旋转导弹制导技术的特点、原理、实现方法进行分析;结合了典型的型号,对旋转导弹制导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大概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对于旋转导弹,由于导弹绕其纵轴低速旋转,基于弹体的低通滤波特性,使得可以只通过一个控制通道同时控制导弹的俯仰与偏航两个方向的空间运动,称为旋转单通道控制。

旋转单通道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射程较近、装备量较大的反坦克导弹和便携式防空导弹。
旋转导弹可以采用遥控制导体制,也可以采用寻的制导体制。
在遥控制导体制中,既可以采用指令制导,也可以采用驾束制导;
在寻的制导体制中,既有被红外动寻的,又有激光半主动寻的,还可以有毫米波主动寻的。
旋转导弹控制技术,也从传统的反坦克导弹和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到炮射导弹、末制导炮弹、弹炮一体防空导弹、高速动能导弹和远程多管简易制导火箭等多种制导武器中。

反坦克导弹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其代表型号是前苏联的“赛格”(AT-3),采用目视瞄准、目视跟踪、手动有线指令制导体制。赋旋方式为发动机喷管斜置与尾翼安装角配合,执行机构为摆帽,属于旋转单通道交流控制。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其代表型号是欧洲联合研制的“米兰”、美国的“龙”式。基本都是采用目视瞄准、红外线半自动跟踪、有线指令制导体制(SACLOS),射手只要用光学瞄准具瞄准目标,红外测角仪就会自动测出导弹与目标的偏差,并根据偏差自动形成控制指令,通过导线传给导弹,操纵导弹飞向目标。

在控制执行机构上,“米兰”采用燃气扰流片,“龙”式采用径向排列微型脉冲发动机,都属于推力矢量控制,也都是旋转直流控制。前苏联的“米基斯”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在制导体制上也采用了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但是导弹上没有陀螺仪、电池和高压气瓶,采用冲压式舵机旋转单通道交流控制。由于是旋转导弹,通过弹上红外光源的旋转与测角仪的配合,实时测量导弹的旋转姿态,起到了陀螺仪的作用。“米基斯”的最大特点就是轻便、价廉,但又保持了制导兵器的精度与威力。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作为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的代表,美国的“标枪”采用倾斜稳定、红外焦平面图像制导。俄罗斯的“短号”反坦克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体制,冲压式舵机,旋转单通道交流控制,正面直瞄攻击弹道。英、法、德三国联合研制的中程“崔格特”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体制,旋转弹,卷弧翼赋旋,导弹控制采用直接力控制技术。这种推力矢量控制方法,使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导弹质心,控制非常有效,导弹响应迅速。

3. 美国B2轰炸机的参数

B-2轰炸机细分为三种型号。
  “布洛克1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83型核炸弹和16枚MK84型常规炸弹,巡航速度0. 8马赫,升限19240米,航程11675公里,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则航程超过18500公里;
  “布洛克2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61核炸弹,有携带防空区外对地攻击导弹的能力,还可携带36枚集束炸弹及16枚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制导的炸弹,并具有某些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布洛克30”型,最多能携带80枚MK80炸弹、36枚M117炸弹、80枚MK62炸弹、16枚联合正面攻击炸弹,还可携带8枚防空区外攻击导弹,具有全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武器装备
  两个武器舱可装波音公司的旋转导弹发射架,总共可带16枚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或16枚B61/B83核炸弹、80枚227千克的Mk82炸弹、16枚联合直接攻击武器、16枚908千克的Mk84炸弹、36枚M117燃烧弹、36枚CBU-87/89/97/98集束炸弹等。
  尺寸数据 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翼展52.43米,机翼后掠角33度。
  重量及载荷 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
  性能数据 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米,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20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高-高-高)11667千米,(高-低-高)8149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高-高-高)12223千米,(高-低-高)8334千米
  基本数据
  隐身B—2A轰炸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为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00型涡扇发动机。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公里。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A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更因隐身性能出众,被行家们誉为“本世纪军用航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据报道,B—52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为1000平方米,米格—29为25平方米,B—lB为不足l平方米,而B—2A只有不到0.1平方米,仅仅相当于天空中的一只飞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就使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它。那么,这种隐身之术从何而来呢?

美国B2轰炸机的参数

4. B2轰炸机如何实现转向的?

B-1B是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多用途战略轰炸机。1962年提出研制设想,1969年开始研制。1974年12月原型机首飞,1986年6月开始装备部队。其主要任务有:战略突防轰炸、执行常规轰炸的海上巡逻任务,以及作为巡航导弹载机使用。 

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结构,把机翼与机身作为一个够体来设计,使之无明显的交接线、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增加升力,并减少外部面积,增大内部容积。采用变后掠翼,有利于改善低空和高空飞行性能和起飞着陆性能,并可增加航程。B-1B由B-1A改进而来,最大设计起飞重量由原来的179170千克增加到216365千克,可调式进气道改为固定式,采用了新的发动机和简化的机翼整流罩,加强了起落架,最大平飞速度由M2.2降至M1.25,机翼最大后掠角由67.5度改为59.5度。它还对防御机载电子系统的软件进行了改进。该机采取隐身措施,其雷达反射载面积极小。 

B-2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1989年最确定的采购计划包括1架原型机和132架作战型飞机(其中5架是由原型机改装的)。总费用达600亿美元(1989年币值),平均每架4.5亿。 

建造B—2A轰炸机的最初构想始于1975年。当时,美国国防部所属的“先进计划局”出笼了一个代号为“哈维”的项目,落实到空军,就派生出了XST(实验、隐身、战斗)计划。在这一计划中,将隐身技术运用到飞机上的设想被首次提出。富有研制军用飞机经验的洛克希德公司捷足先登,率先获得了军方的研制合同,并很快拿出两架全尺寸XST样机,初步证明隐身技术在飞机上加以应用具有可行性。 

1977年,“冷战”仍酣。为了能隐秘突入苏联领空,寻找并摧毁苏军的机动型洲际弹道核导弹发射架和纵深内的其它重要战略目标,美国空军提出要制造一种新型战略轰炸机,要求它能够避开对方严密的对空雷达探测网,潜入敌方纵深,以80%的成功率完成任务。为此,空军拟制出了“军刀穿透者”计划,把隐身技术的应用列人了具体议事日程。由于洛克希德公司不久前提交的样机受到好评,空军便将生产F—117A隐身战斗机的合同交给了这家公司。随着隐身战斗机的投产,美国国防部和国会要人也开始接受了“隐身轰炸矾”这一概念,并于1979正式批准了空军提出的研制这种飞机的申请报告。次年,美国空军就研制“先进战略突防飞机(ASPA)”进行了公开招标,诺斯罗普公司提出的方案得到了首肯。随后,美国空军把该机的研制项目正式定名为“先进技术轰炸机(ATB)",—这就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初名称。 

在80年代的最初几年中,B—2的设计经历了几次大的更改。比如,在1984年,就对飞机主翼的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因为空军不仅要求飞机能从高空突人,而且还要能超低空突防,从而带来了提高飞机升力、增强机械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等一系列问题,使飞机的设计历经数年才得以定型。 

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手绘外形彩图,世界为之一震,航空界人士和众多的军用飞机爱好者无不对其独特的外形而啧啧称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轰炸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军事刊物也争相对它加以报道。但此后,B—2再次销声匿迹长达数年。这期间,它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终于推出了第一架B—2A型飞机。 

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在美国空军服役,另外15架也将按计划陆续交付部队使用。 

保密 

B—2是美国的极密武器系统。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以来,再也没有哪一种武器系统像B—2那样被置于如此严密的保护下。 

早在1980年9月,美国空军要求洛克希德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对先进技术隐身轰炸机(ATB)计划,就性能、成本、后勤支援、项目管理与保安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书。洛克希德公司方案的绝密代号为SeniorPeg(老假腿人),诺期罗普公司方案的绝密代号为Senior lce(老钻石)。1981年10月20日诺斯罗普公词获得此项合同,同时将绝密代号改为Senior CJ,这是为了纪念不久前死予癌症的负责隐身飞机的美国空军副部长CJ凯利。主要的转包商有波音公司负责钛合金的飞翼后中段,外机翼,燃油系统,武器发射系统与起落架,为此波音公司雇用了—万名职工。LTV公司负责飞翼中段,铝与钛合金结构及复合材料结构,为此雇用4000人。 

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了推力为84.5千牛(19000磅)的F119—GE—110涡轮风扇发动机。诺期罗普公司的12000名职工负责制造前中段与驾驶舱及总装配。 

1982年4月8日,诺斯罗普公司买厂了洛杉矶郊区的毕柯莱佛拉(Pico Rivera)地区福特汽车公司的—座闲置的厂房、将其改装成无窗户的严格保密的工厂。整个公司处于军队与保安人员的24小时监视之下,而用于B2飞机的保卫措施的计划支出竟高达20亿美元。例如,为了防止前苏联潜艇潜入加利福尼亚海边而用电子技术侦破B—2计划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毕柯莱佛拉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终端装置所在的房间,都采用电磁被也无法穿透的特制金属板包围起来。另外,每台计算机都装有特制的罩套以防未经批准的人员看到讨算机上的信息。千百名关键岗位上的工人必需经过测慌器的测试以防止间谍与吸毒者混入。对高级管理人员要求更严,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计划的全部细节。诺斯罗普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在被批准介入B—2计划之前,有关方面迫使他的加拿大籍夫人改变国籍变成美国公民。为了对毕柯菜佛拉进行更好的保密工作,在别的地区还设立了假公司,用以接受从转包商运来的部件,并在深夜用无标记的卡车转运到毕柯莱佛拉。空军官员一律要换穿便服才能访问毕柯莱佛拉。而在国会中—共只有8名议员知道此事。 

隐身B—2A轰炸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为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00型涡扇发动机。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公里。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A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更因隐身性能出众,被行家们誉为“本世纪军用航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据报道,B—52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为1000平方米,米格—29为25平方米,B—lB为不足l平方米,而B—2A只有不到0.1平方米,仅仅相当于天空中的一只飞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就使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它。那么,这种隐身之术从何而来呢? 

B—2的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形。B—2A的整体外形光滑圆顺,毫无“折皱”,不易反射雷达波。驾驶舱呈圆弧状,照射到这里的雷达波会绕舱体外形“爬行”,而不会被反射回去。密封式玻璃舱罩呈一个斜面,而且所有玻璃在制造时掺有金属粉末,使雷达波无法穿透舱体,造成漫反射。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前缘的包覆物后部,有不规则的蜂巢式空穴,可以吸收雷达波。机翼后半部两个W型,可使来自飞机后方的探测雷达波无法反射回去。而且B—2A无垂直尾翼,这就大大减少了飞机整体的雷达反射截面。机体下方没有设置武器舱或武器桂架,连发动机舱和起落架舱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机翼之下,从而避免了雷达波的反射。B—2飞机的整个机身,除主梁和发动机机舱使用的是钦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雷达波。并且,这些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不是靠铆钉拼合,而是经高压压铸而成。另外,矾翼的前缘还全部包覆上了一层特制的吸波材料(RAM)。位于机翼前部、内装雷达扫瞄天线阵列的两个方形突出部件,也采用了特殊的吸波材料。此外,B—2A的整个机体都喷涂上了特制的吸波油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敌方探测雷达的回波。 

为了隐身的需要,B—2A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被放置到了机翼的上方,呈S状,可让入射进来的探测雷达彼经多次折射后,自然衰减,无法反射回去。发动机的喷嘴则深置于机翼之内,也成蜂巢状,使雷达波能进不能出。此外,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部分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机载系统 

B—2A飞机上有许多先进的机载电子系统,如侦测、导航、瞄准、电子对抗等系统,它们各司其职,功能不凡。就侦测雷达系统而言,它对飞机通常起到“眼睛”的作用。B—2A上使用的是AN/APQ—181型雷达,为休斯公司制造,具有频谱较窄,信号不易被敌截收的优点。这种电子扫瞄式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内有2片雷达天线阵列,特点是不需外加旋转或摇摆式天线,只通过信号阵位的改变和组合,就可对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进行扫瞄。它的工作频率在12—18GHZ,旁波瓣极小,抗电子干扰的能力很强。工作模式共有21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和反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前者主要用于扫瞄陆地地貌,可清晰地获取161公里距离内地表的雷达扫瞄图像,供飞机对地面目标轰炸时使用;后者则主要用于识别和捕捉海上目标,最远有效距离可达128公里。另外,这些工作模式还可让B—2A轰炸机使用地形匹配和地形规避技术,使其能贴地低空突入敌方空域去遂行轰炸任务。 

B—2A上还配有先进的NSS导航系统。该系统内安装有两种导航设备,一种是惯性导航单元,一种是NAS—27型天文导航单元。它们可分别为B—2A提供先进的自动导航和最常用的星座对位导航方式,双重确保飞行安全。 

机上的目标瞄准系统采用的是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它可将选定的目标锁定并放大4倍,极大地方便了机组人员对目标的识别和瞄准,从而大大提高了炸弹的命中精度。据美方透露,借助这种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炸弹击中目标的误差通常小于6米。 

B—2A还带有型号为APQ—50型的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既可为飞机提供雷达预警,又能迅速侦悉敌方雷达所处的方位座标。飞机上的ZSR—62型主动式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快速、主动地对敌进行干扰和压制。 

飞机上还有一些其它电子系统,比如,通信管理系统和驾驶舱内的各种显示系统,它们能够将所有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及图像汇合并显示出来,供机组人员判断处理情况、与地面相关部门联络时使用。两名机组成员的座位前面,各设有4个15.2厘米大小的全彩色多功能显示屏,使情况显示一目了然。 

载弹能力 

B—2A轰炸机能携带16枚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携带80枚MK82型或16枚MK84型普通炸弹或36枚CBU—87型集束炸弹,使用新型的TSSM远程攻击弹药时携弹量为16枚。当使核武器时,可携带16枚B63型核炸弹。此外,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装载核弹头。 

美国空军曾根据海湾战争的实战情况,对B—2A的轰炸能力做过推算。以美军对伊拉克目标执行轰炸任务时常用的“攻击特遣队”为例,它通常由16架携带精确制导炸弹的攻击机、16架护航的战斗机、4架伴随电子干扰机、8架用于压制地面防空炮火的对地攻击机和7架KC—135加油机编成。这49架飞机的轰炸效果,用8架F—117A加上2架KC—135加油机就可达到。如果换用B—2A,从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起飞,无需空中加油,仅要2架飞机、4名机组人员即可。 

未来,随着美军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武器系统逐步装备部队,B—2A飞机可能也将携带这一武器。那时,B—2A只需从远距离上发射这种武器后,就可返航,或执行下一项任务,因为JDAM武器自身带最后的炸机在美国,B—2似乎永远是传媒关注的焦点。曾几何时,记者们对它大肆宣扬,冠之以“终极武器”的美名;近年来又对其口诛笔伐,称之为“昂贵的高技术玩具”。然而,不论是好是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B—2A虽好,但价格不菲。 

1978年,当制造厂商赢得研制B—2的合同时,生产132架飞机的报价是366亿美元。到了1984年,厂家总报价抬至425亿美元,这迫使美国空军不得不减少定购数量。1987年,美国空军决定只购买75架,但仍将要付出350亿美元的款项。 

1993年,当美国国会确定只采购20架B—2A时,空军预付的研制费和厂家的开工制造费已高达444亿美元。如此一来,即使扣除研制费用,每架飞机的造价也合8.4亿美元之巨。1995年,根据最后的合同规定,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B—2A,每架飞机约合6亿美元。即使如此,如果加上研制费用,购买一架B—2A的费用将超过20亿美元! 

使B—2频道诡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维护保养上的困难。几年前,B—2A刚刚装备部队时,养护任务基本上都是由各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的,每飞行小时的维护时间,为132小时。每次飞行任务完成后,高速气流都会对机体表层造成磨损。为了确保飞机的隐身性能不致下降,每次飞行后,技术人员都要用一种类似喷漆的方法对B—2A表层的雷达吸波材料进行整修,而新喷的吸波材料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才能干燥固化。由于缺乏充足的配件和完善的维护设备,B—2A一直无法在海外基地部署,这对于以全球布署作战的美国军队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忍受的缺憾。尽管B—2A装备部队以来,美军曾多次在海外使用武力,但B—2A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 

高昂的造价、复杂的维护和保养使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对之发生兴趣。即使美国,B—2的生产线也已经关闭,为B—2提供配件的4000余家供应商中的90%也已将生产线改作它用;就连装备B—2的美国空军第509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托马斯?戈士林准将也不得不承认:在未来20年内不会再有B—3或B—4。或许30年后,人们才会发现,B—2只是轰炸机发展史上灿烂的一抹余辉。 

装备B-2隐身轰炸机的第1支部队是第509轰炸机联队的第393中队,已经装备了8架第20批的飞机,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 

B-2轰炸机最初是作为核武器运载飞机设计的,其基本的武器是B83和B61核炸弹。最大载弹量为22700kg(50000lb)。也可以挂载近距攻击导弹、GPS辅助制导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联合防区外攻击导弹和MK82等常规炸弹等各种武器。 

作战方式和效能估计 

能进行多目标攻击 

1997年6月12日,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作战试验期间,B-2轰炸机在一次通过中投放了16颗JDAM制导炸弹。16颗炸弹各自瞄准目标群。目标群包括位于2个地区内的8个目标,2颗JDAM炸弹攻击一个目标。 

B-2隐身轰炸机的综合作战效能高,利用自身能隐形的特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通常不需要护航和压制对方防空系统的支援飞机。美国空军估计,若使用非隐身战斗飞机执行由两架B-2轰炸机完成的任务,则需要32架F-16战斗机以及为其护航的16架F-15、若干架压制对方防空系统的EF-111与EA-6B和15架KC-135加油机。 

1999年3月25日北约对南联盟使用B-2进行轰动力装置四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118-GE-110无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4.5千牛。成对地装在武器舱的外侧与机翼结构之间,氯氟硫酸被喷混在尾气中,以消除发动机的目视尾迹。 

主要机载设备休斯公司的AN/APQ-181低可截获性J波段攻击雷达(具有地形跟随着回避等21种使用模态),带GPS辅助功能的瞄准系统,TCN-250塔康系统,VIR-130A自动着陆系统,AN/APR-50雷达告警接收机以及ZSR-63防御辅助设备等。 

武 器两个武器舱可装波音公司的旋转导弹发射架,总共可带16枚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或16枚B61/B83核炸弹、80枚227千克的Mk82炸弹、16枚联合直接攻击武器、16枚908千克的Mk84炸弹、36枚M117燃烧弹、36枚CBU-87/89/97/98集束炸弹等。 

尺寸数据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翼展52.43米,机翼后掠角33度。 

重量及载荷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 

性能数据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千米,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20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高-高-高)11667千米,(高-低-高)8149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高-高-高)12223千米,(高-低-高)8334千米 

B-52是美国空军的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主要用于执行远程常规轰炸和核轰炸任务。1948年10月开始设计,1952年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55年6月生产型B-52B开始装备部队,先后发展了A、B、C、D、E、F、G和H等8型。B-52于1962年10月停产,共生产744架。现在B-52和B-1B、B-2轰炸机一起共同组成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 
1、研发背景 
1954年5月,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武官查尔斯·泰勒观看苏联红场阅兵时,发现苏联数百架神秘的喷气式轰炸机一个编队接一个编队通过红场上空,而护航的米格-17战斗机伴随在轰炸机左右,犹如小蜻蜓。五角大楼立即启动了所有的情报侦察手段,查明那是苏联米亚西舍夫设计局最新设计的米亚-4“野牛”战略轰炸机。美苏之间出现了事实上的“轰炸机差距”。苏联阅兵后不到一周,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决定采取行动,以查明苏联人到底部署了多少架“野牛”。1954年5月8日早7时,美国战略空军第91侦察联队驻英国费尔福德皇家空军基地的一架RB-47E侦察机对苏联基地展开侦察。事后,美国声称RB-47E带回了极有价值的情报,有了这些情报,美国人就有了发展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借口。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作为“野牛”机群的制衡力量迅速出现在美军序列中。但美国人没想到的是,B-52的对手纯粹是子虚乌有,“野牛”确实研制出来了,但数量不多,阅兵式飞越红场时它们不断变换队形,反复飞过红场上空,制造了飞机满天的假象。 
2、研发历程 
实际上,美国陆航部队于1945年就开始实施一项计划,设计第二代战略轰炸机以取代B-36。1946年,陆航进一步对该轰炸机进行需求定义后授予波音公司一份合同,设计这种新型轰炸机。最初的要求是该型机能携载4540公斤炸弹,航程达5000英里,战术作战高度为10675米,巡航速度至少每小时724公里。 
为找到一种新的发动机能满足新型轰炸机的上述速度和航程需求,波音公司自己拿钱展开一项研究,即新型轰炸机能够使用普惠公司正在设计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研究结果促使B-52轰炸机上安装8台喷气式发动机的设计的出现。 
1949年初,波音公司制造了两架原型机XB-52和YB-52,这两架飞机各重177060公斤,主要用来对最初的设计进行改进。 
主要设计重点是飞机和系统复杂性最低,而性能优越。B-52的直通式设计达到这一要求,并且提高系统的效用性和功能的可靠性。1952年,原型机的成功进行了测试,其性能超过了最初的设计要求。 
根据原计划,最初制造出的13架飞机一般是要用来进行测试的,但只有最先制造出的3架B-52A型机用来进行研究工作,而余下10架B-52B型机直接装备现役部队。1955年6月,战略空军司令部接受了第1架B-52,城堡空军基地成为B-52的第一个基地,洛林和韦斯托弗基地也于56年底开始接受B-52。B-52的制造采用了组装生产的方法,这种方法极大提高了B-52武器系统的最终效用。 
二、性能指标 
外形尺寸:重型轰炸机;翼展 56.4米,机长 48.5米,机高 12.4米,机翼面积 371.50平方米;机翼后掠角 35°;主轮距 2.41米,前主轮距 15.48米;武器舱容积 23.53立方米; 
重量及负载:空重832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 219600公斤,可携带约31500公斤各型弹药 
性能数据。最大时速在6313米时为每小时639英里或为0.91马赫。巡航速度为525英里每小时;实用升限15151米。最大燃料航程 14080公里(无空中加油);带4540公斤弹药时作战半径是在4880英里,机组 5人。 



B-52H型机的机组成员分布图 

三、结构特点 
作为美军第一种真正的洲际战略轰炸机,B-52沿袭了B-47成功的气动外形。B-52采用大展弦比后掠上单翼、低平尾、单垂尾、翼下成对吊装8台喷气发动机的布局形式。 
机翼。悬臂式上单翼,大展弦比,平面形状呈梯形,机翼蒙皮是变厚度的,挠性较大。机翼后缘装有富勒襟翼,放下的最大角度为50º。襟翼之间是副翼,位于距翼根15.2米处,后缘有一伺服调整片,每个副翼都可单独地上下操纵。此外,机翼上还有扰流片,可上偏约60º,与副翼共同用于横向操纵。机翼为抗扭盒形结构,左右翼根固定在穿过机身并与之等宽的中央翼段上。机翼前、后大梁根部用大螺栓与机身加强框连接。固定前大梁的机身框。 
机身。B-52采用细长的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侧面平滑,截面呈圆角矩形。前段为气密乘员舱,中段上部为油箱,下部为炸弹舱。后段逐步变细,尾部是炮塔,其上方是增压的射击员舱(在G、H型上取消)。射击员舱与前机身乘员舱有一条通道。机身挠性很大,因此停机时机身两端分别下垂大约25毫米,同时蒙皮出现斜向皱纹,升空后方消失。 
动力装置。B-52翼下装四组八台涡轮喷气发动机,两台发动机间装有防火隔层,每台发动机都装有马鞍形滑油箱。两个外挂点,和两个副油箱外挂点。机头下的两个突起物是红外夜视仪器,用于夜间或恶劣气候条件下低空突防和确定目标。B—52H装8台普惠公司的TF33-P-3/103涡轮风扇发动机,分4组分别吊装于两侧机翼之下,单台推力7650公斤。H型机内装油量为174130升。空中加油受油口在前机身顶部。 
四、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1、主要机载设备 
攻击电子系统: AN/APQ-156战略雷达、AN/ASQ-175控制显示器、AN/AYK-17数字数据显示器、AN/AYQ-10弹道计算机。 
自卫性系统:AN/ALQ-117主动干扰设备、AN/ALQ-122假目标生成器、AN/ALQ-153尾部告警设备、AN/ALQ-155干扰能源管理系统、AN/ALQ-172(V)2电子干扰系统、AN/ALR-20 全景干扰雷达告警接收机、AN/ALR-46数字告警接收机、AN/ALT-32噪音干扰器、12枚AN/ALE-20红外曳光弹、6枚AN/ALE-24泊丝投放器、 
导航系统:AN/ANS-136惯性导航系统、AN/APN-224 雷达高度计、AN/ASN-134航向参考设备、AN/AVQ-22微光电视光电显示系统、 AN/AAQ-6前视红外显示系统。 
通信系统: AN/ARC-210甚高频/超高频通信系统、AN/ARC-310高频无线电通信系统。 



B-52的座舱 



B-52H的雷达导航站 
2、武器装备 
B-52不同型号飞机的尾部装有不同的机枪,G型机装备有AN/ASG-15防御火控系统,控制4挺0.50口径的机枪。H型机使用AN/ASG-21防御火近代系统,控制M61A1型20毫米机炮。 
B-52载弹量非常大,能携带31500公斤各型核弹和常规弹药。核弹有:20枚空射巡航导弹、12枚斯拉姆导弹(外部)、12枚高级巡航导弹(外部)、2枚B53(内部)、8枚B-61(内部)、8枚B-63(内部)。常规弹药:51枚CBU-52(27枚内部、18枚内部)、51枚CBU-58(27枚内部、18枚外部)、51枚CBU-71(27枚内部、18枚内部)、30枚CBU-87(6枚内部,18枚外部)、30枚CBU-89(6枚内部,18枚外部)、30枚CBU-97(6枚内部,18枚外部)、51枚M117、18枚MK20(外部)、51枚MK36、8枚MK41、12枚MK52、8枚MK55、8枚MK56、51 Mk 59、8枚 Mk 60、51枚 Mk 62、8枚 Mk64、8枚 Mk65、51枚MK82、18 枚MK84。精确制导弹药:18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12枚外部)、30枚风力修正弹药布撒器(16枚外部)、8枚AGM-84鱼叉、20枚AGM-86C空射巡航导弹。8枚 AGM-142突眼、18 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12枚AGM-158联合空地防区外武器(JASSM)。 



B-52的各型弹药 

六、装备情况及型号演变 
1、装备情况 
美空军共生产了744架B-52轰炸机,最后1架B-52H型机于1962年10月交付。根据美国和俄罗斯1991年签订的战略武器削减条约,美国空军的B-52C/DE/F/G飞机全部放置在亚利桑那州的戴维斯芒森空军基地的航空航天维修和再生中心。剩下的93架B-52H型机全部配属在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的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第2轰炸机联队和第917联队(后备役)和驻北达科迈诺特空军基地第5轰炸机联队(36架)。 
2、型号演变 
B-52从最初的原型机到现在的H型机历经多次的改进和升级。第一架原型机代号XB-52,1951年11月出厂,1952年10月试飞。YB-52是第二架原型机,近似XB-52于1952年10月试飞。 
B-52A是生产型的原型机,外观上放弃了前两个型号的纵列双座机组布局,采用并列常规布局。生产了3架,1954年8月试飞。机身加长0.915米,改装推力43.1千牛(4400千克)的J57-P-9W发动机,该系列发动机为B-52长期使用。翼上挂两个容量为3780升的副油箱,使总载油量达132000升。飞机最大总重188250千克。起落架机轮可操纵转向,侧风着陆适应能力强。最大速度提高到1045千米/小时。 
NB-52是由B-52A改装的X-15高超音速研究机的母机,由NASA管理,共改装两架。2004年NB-52退出NASA现役机队。 
B-52B是第一种批生产型,由B-52A改进而成,1954年12月首飞。1955年6月开始装备部队,机上乘员8名,共生产50架。改装J57-P-19W发动机,总重190500千克,能执行核轰炸和常规轰炸任务,也能进行照相侦察。MD-9型尾炮塔上有4挺12.7mm的机枪,采用自动雷达跟踪瞄准装置。在弹舱内可挂照相机和电子侦察短舱。 
B-52C是B-52B的改进型,结构相同,但改装J57-P-29发动机。1956年3月试飞,6月装备部队,共生产35架。副油箱的容量加大,每个可装5675升燃油,飞机总重增至204000千克。乘员改为6人。 
B-52D是C的改进型。

5. B-2和F-117谁厉害?

……拜托!! B2是轰炸机 F117是攻击机 怎么比??干的不是一件事!!如果空中格斗,B2肯定不是f117的对手,但如果机场被B2炸了……


F-117“夜鹰”(Nighthawk)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研制的单座亚音速隐身战斗/攻击机,具有很好的雷达、红外和目视隐身能力,主要用于携带激光制导炸弹对目标实施精确攻击。该机的机身是按1975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的轻型隐身战斗机计划而研制的“海弗蓝”(Have Blue)技术验证机,1977年12月“海弗蓝”首飞。1978年美国空军制订了“大趋势”计划,开始研制实用型的F-117A,1981年6月18日预生产型首飞,1982年8月23日开始交付美国空军使用。

该机采用了独特的多面体外形设计,机翼和蝶形尾翼均采用菱形剖面,机身为两端尖削的飞行角锥体,机身框架上覆盖有平板型蒙皮光滑融合过渡,发动机进气道和机身的顶部边缘与机翼前缘平行,尾喷口边缘与机翼后缘平行,整个飞机的外形都是由很多折面组成,并涂有吸波材料,使得雷达反射波集中在水平面的几个波束内,从而达到隐身目的。同时该机还采用了一些降低红外辐射和飞机噪音的措施。

该机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曾一度处于严格保密之下,曾被外界猜测为F-19,直到1988年11月10日,美国军方才开始向外界公布该机的存在,该机共生产了59架,已于1990年交付完毕。1989年12月21日,F-117A参加了美国对巴拿马的军事行动,这是该机首次参加实战。海湾战争中,42架F-117A出动了1300架次,轰炸了战略目标清单中40%的目标,无一损失,表现出色,深受美国空军的赞赏。但在1999年3月28日北约对南联盟空袭中首次被击落过。 
 
  主要机载设备  
  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的可收放的下视红外传感器和激光指示器以及双视场的前视红外传感器,IBM公司的AP-102任务计算机、GEC-马可尼公司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导航接口和自动驾驶计算机系统,霍尼韦尔公司的SPN-GEANS惯性导航系统(自1991年已被H-423/E环形激光陀螺仪取代)和雷达高度表,扩展的数据传输系统和高度/方向参考系统,以及GPS和数字式活动地图等。  
  动力装置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404-GE-F1D2无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48千牛。  
  武器  
  所有的武器都挂在内置的武器舱内,可以携带美国空军战术战斗机的全部武器,基本配置是2枚908千克重的炸弹;BLU-109B低空激光制导炸弹或GBU-10/GBU-27激光制导炸弹,还可装AGM-65“幼畜”空地导弹和AGM-88反幅射导弹,也可以携带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  
  尺寸数据  
  机长:20.08米
机高:3.78米
翼展:13.20米
机翼面积:84.8平方米
展弦比:2.05 
  重量及载荷  
  空重:13381千克
内部武器载荷:2268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3814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1040千米/小时
最大正常使用速度MO.9
作战半径(无空中加油,带2268千克武器)1056千米
限制过载+6g 


B-2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Northrop Grumman)公司研制的战略突防隐形轰炸机,绰号“幽灵”(Spirit)主要任务是利用其优异的隐身性能,从高空或低空寮破敌方的复杂的防空系统,对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或常规轰炸。两架B-2隐性轰炸机的战斗力相当于75架普通非隐形轰炸机。

该机始于1978年研制,1981年10月空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将研制合同授予诺斯罗普公司(波音公司负责制造主要机身机构部件),首架原型机1988年11月出厂,1989年7月开始试飞,1993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1995年完成模拟耐久性试验。该机采用了翼身融合的无尾飞翼构形,从机头至翼尖为成锐角、上下为拱弧形的固定前缘,前缘为直线,机翼后缘成双W形,有四对综合了副翼、升降舵以及襟翼功能的操纵面,与飞机本身的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相配合完成飞行控制。飞机结构大量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以及蜂窝状雷达吸波结构(RAS)、锯齿状雷达散射结构,机体表面还涂有雷达吸波材料(RAM),S形进气道和V形尾喷管位于机体的上部,使其雷达和红外可探测性降到最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积仅为B-52飞机的1/1000。

1999年5月8日该机在参加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空袭中,悍然用三枚制导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人员伤亡和馆舍被毁。包括一架实验机在内,该机共生产了21架。所有的B-2轰炸机都被部署在位于美国中部惠特曼空军基地(Whiteman AFB),隶属空军第509轰炸机中队。
 
  主要机载设备  
  休斯公司的AN/APQ-181低可截获性J波段攻击雷达(具有地形跟随着回避等21种使用模态),带GPS辅助功能的瞄准系统,TCN-250塔康系统,VIR-130A自动着陆系统,AN/APR-50雷达告警接收机以及ZSR-63防御辅助设备等。 
  动力装置  
  四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118-GE-110无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4.5千牛。成对地装在武器舱的外侧与机翼结构之间,氯氟硫酸被喷混在尾气中,以消除发动机的目视尾迹。  
  武器  
  两个武器舱可装波音公司的旋转导弹发射架,总共可带16枚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或16枚B61/B83核炸弹、80枚227千克的Mk82炸弹、16枚联合直接攻击武器、16枚908千克的Mk84炸弹、36枚M117燃烧弹、36枚CBU-87/89/97/98集束炸弹等。  
  尺寸数据  
  机长:21.03米
机高:5.18米
翼展:52.43米
机翼后掠角:33度 
  重量及载荷  
  空重:45360-49900千克
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
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 
  性能数据   
  航速:小于331米/秒(高亚音速)
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5152米
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20千米
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高-高-高)11667千米,(高-低-高)8149千米
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高-高-高)12223千米,(高-低-高)8334千米
造价:11.57亿美元/架

B-2和F-117谁厉害?

6. 导弹如何进行BTT转弯?

很多导弹都能在空中转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7. B-2战略轰炸机各项参数

B-2轰炸机细分为三种型号。   “布洛克1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83型核炸弹和16枚MK84型常规炸弹,巡航速度0. 8马赫,升限19240米,航程11675公里,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则航程超过18500公里;   “布洛克2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61核炸弹,有携带防空区外对地攻击导弹的能力,还可携带36枚集束炸弹及16枚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制导的炸弹,并具有某些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布洛克30”型,最多能携带80枚MK80炸弹、36枚M117炸弹、80枚MK62炸弹、16枚联合正面攻击炸弹,还可携带8枚防空区外攻击导弹,具有全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B-2的双座驾驶舱
[2]武器装备
  两个武器舱可装波音公司的旋转导弹发射架,总共可带16枚AGM-129先进巡航导弹或16枚B61/B83核炸弹、80枚227千克的Mk82炸弹、16枚联合直接攻击武器、16枚908千克的Mk84炸弹、36枚M117燃烧弹、36枚CBU-87/89/97/98集束炸弹等。   尺寸数据   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翼展52.43米,机翼后掠角33度。   重量及载荷   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22680千克,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68433千克。   性能数据   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米,航程(空中加油一次)大于18530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高-高-高)11667千米,(高-低-高)8149千米,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高-高-高)12223千米,(高-低-高)8334千  美军b-2隐形轰炸机
基本数据   隐身B—2A轰炸机乘员两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为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10型无加力涡扇发动机。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231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530公里。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A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更因隐身性能出众,被行家们誉为“本世纪军用航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据报道,B—52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为100平方米,米格—29为25平方米,B—lB为不足l平方米,而B—2A只有不到0.1平方米,仅仅相当于天空中的一只飞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就使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它。那么,这种隐身之术从何而来呢?   B—2的隐身性能首先来自它的外形。B—2A的整体外形光滑圆顺,毫无“折皱”,不易反射雷达波。驾驶舱呈圆弧状,照射到这里的雷达波会绕舱体外形“爬行”,而不会被反射回去。密封式玻璃舱罩呈一个斜面,而且所有玻璃在制造时掺有金属粉末,使雷达波无法穿透舱体,造成漫反射。机翼后掠33度,使从上、下方向入射的雷达波无法反射或折射回雷达所在方向。机翼前缘的包覆物后部,有不规则的蜂巢式空穴,可以吸收雷达波。机翼后半部两个W型,可使来自飞机后方的探测雷达波无法反射回去。而且B—2A无垂直尾翼,这就大大减少了飞机整体的雷达反射截面。机体下方没有设置武器舱或武器挂架,连发动机舱和起落架舱也全部埋入到了平滑的机翼之下,从而避免了雷达波的反射。B—2飞机的整个机身,除主梁和发动机机舱使用的是钛复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纤维和石墨等复合材料构成,不易反射雷达波。并且,这些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不是靠铆钉拼合,而是经高压压铸而成。另外,机翼的前缘还全部包覆上了一层特制的吸波材料(RAM)。位于机翼前部、内装雷达扫瞄天线阵列的两个方形突出部件,也采用了特殊的吸波材料。此外,B—2A的整个机体都喷涂上了特制的吸波油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敌方探测雷达的回波。   为了隐身的需要,B—2A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被放置到了机翼的上方,呈S状,可让入射进来的探测雷达彼经多次折射后,自然衰减,无法反射回去。发动机的喷嘴则深置于机翼之内,也成蜂巢状,使雷达波能进不能出。此外,发动机构件内还装有气流混合器,它能将流经机翼表面的冷空气导入发动机中,持续降低发动机室外层的温度。喷嘴部分呈宽扁状,使人在飞机的后方无法看到喷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喷口温度调节技术,喷嘴部分的红外暴露信号大为减少,飞机的隐身性能大为增强。     AGM-129
机载系统
  主要机载设备:休斯公司的AN/APQ-181低可截获性J波段攻击雷达(具有地形跟随着回避等21种使用模态),带GPS辅助功能的瞄准系统,TCN-250塔康系统,VIR-130A自动着陆系统,AN/APR-50雷达告警接收机以及ZSR-63防御辅助设备等。B—2A飞机上有许多先进的机载电子系统,如侦测、导航、瞄准、电子对抗等系统,它们各司其职,功能不凡。就侦测雷达系统而言,它对飞机通常起到“眼睛”的作用。B—2A上使用的是AN/APQ—181型雷达,为休斯公司制造,具有频谱较窄,信号不易被敌截收的优点。这种电子扫瞄式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内有2片雷达天线阵列,特点是不需外加旋转或摇摆式天线,只通过信号阵位的改变和组合,就可对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进行扫瞄。它的工作频率在12—18GHZ,旁波瓣极小,抗电子干扰的能力很强。工作模式共有21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模式和反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前者主要用于扫瞄陆地地貌,可清晰地获取161公里距离内地表的雷达扫瞄图像,供飞机对地面目标轰炸时使用;后者则主要用于识别和捕捉海上目标,最远有效距离可达128公里。另外,这些工作模式还可让B—2A轰炸机使用地形匹配和地形规避技术,使其能贴地低空突入敌方空域去执行轰炸任务。  美军b-2隐形轰炸机空中加油
B—2A上还配有先进的NSS导航系统。该系统内安装有两种导航设备,一种是惯性导航单元,一种是NAS—27型天文导航单元。它们可分别为B—2A提供先进的自动导航和最常用的星座对位导航方式,双重确保飞行安全。   机上的目标瞄准系统采用的是全球定位辅助瞄准系统,它可将选定的目标锁定并放大4倍,极大地方便了机组人员对目标的识别和瞄准,从而大大提高了炸弹的命中精度。据美方透露,借助这种定位辅助瞄准系统,炸弹击中目标的误差通常小于6米。   B—2A还带有型号为APQ—50型的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既可为飞机提供雷达预警,又能迅速侦悉敌方雷达所处的方位坐标。飞机上的ZSR—62型主动式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快速、主动地对敌进行干扰和压制。   飞机上还有一些其它电子系统,比如,通信管理系统和驾驶舱内的各种显示系统,它们能够将所有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及图像汇合并显示出来,供机组人员判断处理情况、与地面相关部门联络时使用。两名机组成员的座位前面,各设有4个15.2厘米大小的全彩色多功能显示屏,使情况显示一目了然。     机头进气道特写
[3]载弹能力
  B—2A轰炸机能携带16枚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携带80枚MK82型或16枚MK84型普通炸弹或36枚CBU—87型集束炸弹,使用新型的TSSM远程攻击弹药时携弹量为16枚。当使核武器时,可携带16枚B63型核炸弹。此外,AGM—129型巡航导弹也可装载核弹头。   美国空军曾根据海湾战争的实战情况,对B—2A的轰炸能力做过推算。以美军对伊拉克目标执行轰炸任务时常用的“攻击特遣队”为例,它通常由16架携带精确制导炸弹的攻击机、16架护航的战斗机、4架伴随电子干扰机、8架用于压制地面防空炮火的对地攻击机和7架KC—135加油机编成。这49架飞机的轰炸效果,用8架F—117A加上2架KC—135加油机就可达到。如果换用B—2A,从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起飞,无需空中加油,仅要2架飞机、4名机组人员即可。  美军b-2隐形轰炸机
未来,随着美军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武器系统逐步装备部队,B—2A飞机可能也将携带这一武器。那时,B—2A只需从远距离上发射这种武器后,就可返航,或执行下一项任务,因为JDAM武器自身带最后的炸机在美国,B—2似乎永远是传媒关注的焦点。曾几何时,记者们对它大肆宣扬,冠之以“终极武器”的美名;近年来又对其口诛笔伐,称之为“昂贵的高技术玩具”。然而,不论是好是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B—2A虽好,但价格不菲。   1978年,当制造厂商赢得研制B—2的合同时,生产132架飞机的报价是366亿美元。到了1984年,厂家总报价抬至425亿美元,这迫使美国空军不得不减少定购数量。1987年,美国空军决定只购买75架,但仍将要付出350亿美元的款项。   1993年,当美国国会确定只采购20架B—2A时,空军预付的研制费和厂家的开工制造费已高达444亿美元。如此一来,即使扣除研制费用,每架飞机的造价也合8.4亿美元之巨。1995年,根据最后的合同规定,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B—2A,每架飞机约合6亿美元。即使如此,如果加上研制费用,购买一架B—2A的费用将超过20亿美元!   使B—2费用昂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维护保养上的困难。几年前,B—2A刚刚装备部队时,养护任务基本上都是由各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的,每飞行1小时的维护时间为132小时。每次飞行任务完成后,高速气流都会对机体表层造成磨损。为了确保飞机的隐身性能不致下降,每次飞行后,技术人员都要用一种类似喷漆的方法对B—2A表层的雷达吸波材料进行整修,而新喷的吸波材料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才能干燥固化。由于缺乏充足的配件和完善的维护设备,B—2A一直无法在海外基地部署,这对于以全球部署作战的美国军队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忍受的缺憾。尽管B—2A装备部队以来,美军曾多次在海外使用武力,但B—2A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   高昂的造价、复杂的维护和保养使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对之发生兴趣。 即使美国, B—2的生产线也已经关闭,为B—2提供配件的4000余家供应商中的90%也已将生产线改作它用;就连装备B—2的美国空军第509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托马斯·戈士林准将也不得不承认:在未来20年内不会再有B—3或B—4。或许30年后,人们才会发现,B—2只是轰炸机发展史上灿烂的一抹余晖。
动力装置
  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118-GE-100无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5千牛(8620公斤),进气道为S形,V形尾喷管在机翼后缘的上部,这均是为隐身而采取的特殊构形。   成对地装在武器舱的外侧与机翼结构之间,氯氟硫酸被喷混在尾气中,以消除发动机的目视尾迹。
实战表现
  B-2自服役以后参加了三次战争。1999年3月24日,2架B-2从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经过30小时连续飞行、两次空中加油后,向南联盟的目标投放了32枚908公斤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这是B-2轰炸机的首次参加实战。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6架B-2共飞行了45个架次,对南联盟的重要目标投放了65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B-2的飞行出动不到战争中飞机总出动量的1%,投弹量却达到总投弹量的11%。摧毁了近南联盟近33%的目标。  美军b-2隐形轰炸机投弹
在阿富汗战争中,在战争的头3天里,共6架B-2从本土起飞,经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洋,对阿富汗实施空袭后再到迪岛降落,创造了连续作战飞行44小时新纪录,并投掷了9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在伊拉克战争中,B-2型机共出动49架次。其中,27架次以本土怀特曼为起降基地,飞越大西洋航线,实施远程奔袭,飞行时间约35小时。另外22架次是以一个前沿基地为起降基地,对伊拉克的指挥、控制、通信等设施进行了精确的打击。

B-2战略轰炸机各项参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