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芬兰教育》阅读分享

2024-05-13 20:28

1. 《这就是芬兰教育》阅读分享

本书是中芬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钱文丹的著作。全书一方面从一线教学现场的视角,对芬兰教育进行了详实的记述,通俗易懂,很适合大家来阅读,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芬兰教育进行了解读,从时间跨度上对芬兰教育改革之路进行了分析,也引起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思考。中国教育可以学习芬兰经验吗?这也是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一开始读这本书,我就看到了“芬兰悖论”。学校花很少的时间在学习上,学生的成绩却名列前茅,教师教的少,学生却学得多,学校没有考核和评比,教师和学生的自由性却很高,这种“少即是多”的悖论现象,引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与国内的教育相比,学生作业考试压的喘不过气来,厌学型情绪高涨;考评、职称、检查、培训,占据了老师大量时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的痛苦,教师缺少幸福感。芬兰教育是如何达到事半功倍的呢?让我急于想了解芬兰教育的样貌。
  
 芬兰的幼儿园只做三件事,吃、睡、玩。没有课程,只有启蒙。启蒙教育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历史、社会、艺术美育、道德、宗教。幼儿园有在校和在家两种选择。有公立和私立幼儿园,也有家庭日托和开放式幼儿园相结合。
  
 芬兰有公办的学前班,一年期,跟小学在一起,是免费必修的。主要的任务是做好幼小衔接。我认为这个方式非常的好,也正是我国目前幼小衔接所缺少的。
  
        芬兰的小学教育内容为全科,包括:芬兰语英语,数学,宗教,环境,音乐,手工等。采取混龄学习,课本不是必需品。学习时间由学习效果来决定,可以是三年或者五年,实行差异化教学。学生大多来自多个国家,但在芬兰教育中坚持母语第一,尊重多元。
  
        芬兰中学的教育知识学习之外,还体现了如是为生活而教。如家庭经济课,就包括做饭、家务和家庭理财,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
  
        职业规划教育是学芬兰教育的一大特色,他们从小学开始就进行职业的渗透,就配有职业规划师,培养学习兴趣,做决定的能力以及职业的启蒙,在中学开始设置职业和创业素养的必修课,重在自我认知,职业体验和未来职业的规划。到了高中,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发展方向了。
  
       芬兰有良好的阅读生态,阅读量居全球第一。婴儿把书当做玩具,可以撕、咬、玩耍,从婴儿时期,国家配送婴儿书,家庭引导、学校指导,让芬兰人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中央、地方、流动图书馆构成的密集图书馆网络系统,让芬兰人有了随时随处阅读的可能。阅读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了人的生活必备。
  
        芬兰的教育均衡公平,不管你是农村还是城市,享有大致相同的的教育资源;主张全纳教育,不管学生资质如何,都可以在同一个班级上课。不管是芬兰本地学生还是移民,都同样享受免费的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芬兰确实是教育的理想国,从社会、学校、家长多层面形成良好教育生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是非常难得的。做为一名教师,对“少即是多”有更大的兴趣,在双减政策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升教师素养,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实践的,因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基石,让我们一起努力,教育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这就是芬兰教育》阅读分享

2. 《芬兰教育现场》读书笔记

    
                                          
    《芬兰教育现场》,作者蒂莫西——一位外国小学班主任老师,他在引言中的描述大概能让我们产生共鸣:“做班主任的第一年,我迅速地滑到崩溃的边缘。每天早上6:30到校,晚上离开的时候通常还带着一堆教师导读材料。不去学校的时候,我努力不去想工作的事,但是根本做不到。早上起来吃早饭的时候,我就一头扎进我的教案里,晚上躺在床上还会被各种念头缠绕,脑子里出现的都是我做错的地方。通常一个晚上我会醒四五次。有时候,一起床就会焦虑,以致跑到卫生间呕吐起来。……入职以前,我曾经踌躇满志,信心满满,感觉一定会热爱我的工作,但十月份到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得不承认,我痛恨这份工作。它没有带给我任何的欢乐,却带给了我相反的东西。”
  
         读到这儿,不禁感叹这位仁兄的承受能力如此之差,如果让他在这些本职工作之余再加上每天各种app答题、各种打卡……大概就没时间感受自己的感受了。
  
  
         幸运的是,蒂莫西有一位芬兰太太,他的太太一直努力说服他相信有另外一种做老师的方式——不是活着而是生活着。可他认为太太所描述的芬兰教师的所谓“生活”就像是瞎扯:在芬兰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每小时有15分钟的课间休息,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利用这段休息时间到教师休息室喝杯咖啡,和同事聊聊天或者翻阅杂志。
  
  
         蒂莫西在经历了几近崩溃的几年之后,这一切从他们一家搬到赫尔辛基开始改变。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了一所学校,校长通过Skype面试之后决定给他这个职位。于是,蒂莫西就这样踏上了为期两年的芬兰教育之旅,从芬兰学校内部去了解芬兰教育体系。
  
       有教无类的学校:芬兰孩子7岁进入综合学校上学。芬兰综合学校的目标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一个平衡、全面且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学校课程对所有学科保持同等重视,这样能够为所有孩子们培养他们各个方面的个性和天赋提供机会。大多数学生都在混合班,没有因为他们的能力或社会阶层而被划分在不同的班级或学校。“有教无类”的精神已经成为教师和家长的思维方式达40年之久。
  
  
       在我国,学校差异仍然是显著的,虽然均衡发展、公平教育正在强力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教育的水平和机会并不均等,各种“贵族学校”层出不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固化社会阶层的推手;学校的课程也仍然存在“主科”“副科”或“大科”“小科”的区别,学生对学科或某个领域的重视程度往往受学科教师权威的影响而不是出于个人兴趣。
  
     专业的教师:芬兰人已经意识到训练良好的教师是保证多元化教学课堂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将教师教育从专科转至研究型学院。从业教师必须拥有研究型硕士学位。芬兰持续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成就了一支强大的、值得信任的教师队伍和学校,反过来又进一步巩固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
  
  
       我们知道,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叫做“中师”的群体支撑了整个中国基础教育,他们学历虽然不高,但成长经历、选拔方式决定了这是一个优秀的群体,在那个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他们的学历其实已经高于社会上大多数行业了,各地中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但在本科学历泛滥的当下,高校趋利的办学惯性中,当年的师范学校已经没落成各种”学院“,录取分数线决定了未来可能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学生起点相对要低得多。如今,教师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促使年轻人主动加入进来,大多是迫不得已寻求一份工作而已。大部分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们没有足够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课程等必要的专业素质,“先天不足”限制了他们对工作的掌控能力和对自身成长的期待,如果后天没有专业的“自觉”,则注定内交外困浑噩度日。
  
         简约的空间:蒂莫西在赫尔辛基任教期间,一次陪同一个家乡参观团时,家乡同行对教室、走廊墙上极少的布置表示质疑。芬兰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少就是多”,无论是家居还是学校环境创设,尽量简约才是目的。芬兰学生、老师身上特有的安宁,作者相信原因之一在于创造极简生活空间能帮助人们减少压迫感。研究人员发现一个过度装饰的教室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学生在那些视觉化冲击较强的环境里比较容易分神,他们在高度装饰的教室里学到的东西比除去装饰的教室里要少。
  
  
       虽然影响学生学习的很多因素不是教师能控制的,但教室环境的创设是老师们很容易产生作用的方面。比如,展示高质量的作业或作品,让学生为自己的出色的学习成果感到骄傲。而为应付任务而做的张贴,学生们只会从中得到相反的信息,慢慢地,他们不太会在意墙上到底贴了些什么。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能够彰显学校特色。记得一次与上海一位资深老校长交流时我曾经好奇地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您的学校特色是什么?”这位老校长却摆摆手说:“一个学校的特色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才能慢慢形成一种文化。我们学校才建校19年,还没有形成特色。”我不禁汗颜,我们的学校初建时,特色是在建校时就要敲定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任何一所学校初建时总要有一个最初的顶层设计。但是,无论建校十年、五年、三年甚至更短,都在紧赶慢赶地申报特色学校,总让人感觉少了些从容、多了些急功近利。特色学校建设必须要做的功课之一是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美其名曰建设学校文化,这些铺满墙面的东西,除了参观的时候被人拍照,平时有多少教育的功能?有几个老师或学生会驻足欣赏或思考?不得而知。
  
  
       可喜的是,我们很多可爱的老班们把自己班级的墙壁当成“自留地”,精心管理,负责任地使用,班级集体荣誉、能让学生感到自豪的小练笔、书画作品、给自己定的小目标、读书成果等成为引领学生向上向善的航标,把教室的墙壁变成学生心目中神圣的、令人向往的圣地。
  
       安静的校园:蒂莫西最初在校园里看到了难以置信的安静场面——老师和孩子都出奇地放松、不着急,就是这样一个平和的氛围,校长仍然把“安静的校园环境”放到首位。这和蒂莫西印象中的自己国家的学校一直把“营造生机勃勃的校园”或者“提高学习成绩”、“做基于项目的教学”作为目标截然不同。而在芬兰,“学习需要友善、平和的氛围,以及安静、平和的情绪”被写进了2016年教育大纲,学生经常在独立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保持安静直到完成工作。一系列研究也表明,儿童在有背景噪声时,辨识相似单词、学习新单词以及阅读能力都会很差。
  
  
         蒂莫西接受这种“安静”的理念,并尝试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总结了一系列让孩子们“保持平和、营造安静环境”的方案:
  
  
         第一,师生共同协商绘制要点图。开学第一周,和学生一起制定规章制度,共同起草教室手册,以问答的形式在一张大纸上绘制要点图。下面是一个要点图的举例:
  
  
         宁静的教室:
  
  
         看上去是什么样的?学生A:“它不是混乱的,而是有秩序的。”
  
  
         听起来是什么样的?学生B:“它是安静的。”
  
  
         感觉是什么样的?学生C:“是舒服的。”
  
  
       学生对长篇大论的规则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蒂莫西在和学生商讨确定了长长的规则清单之后,再和学生继续讨论、整理,使其缩减为三条规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简洁明确的规则更容易被记住。接下来就是共同遵守。
  
  
       第二,制作噪声测量仪。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噪声测量仪,挂在教室显著的位置上,学生根据仪器反馈了解自己做到了什么程度,即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作为老师,总是忍不住去管理教室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学习自我管理,而更加依赖教师的干预。
  
  
       第三,力求平衡。课堂上,总是会有一些时间,一部分学生需要独立安静的学习,一部分学生需要讨论或合作,这时候可以将学生分开,一些学生安静地在自己的书桌前做功课,另外需要讨论、交流合作的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指定的角落进行,控制自己的音量不要打破教室里的宁静。
  
  
       和大人一样,孩子的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同样需要安静、有序的环境,但让这些精力充沛的孩子们安静着实困难,所以我们的校园总是感觉热闹有余、安静不足。秉持“每个人都是氛围的制造者”的观点,蒂莫西与学生共同商讨规则的做法值得借鉴,讨论的过程也是明确规则的过程,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问答,其实学生已经明确了要遵守的规则,然后将长长的规则清单凝练成简洁的几个词语,方便学生自我提醒和互相监督。
  
  
       制定规则达成共识之后,通过噪声测量仪,学生获得即时反馈,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量才是合适的,这样的做法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另外,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正念练习也是营造平和的课堂学习环境的有效做法。
  
         “不幸的”蒂莫西在芬兰的学校入乡随俗,不仅真正找到了职业幸福感,也在诸多方面有所收获:如何在自己的班级培养联结在一起的归属感?如何帮助学生发展自主性?如何通过改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让自己摆脱”稀缺型思维模式“、接纳”丰盛型思维模式“,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又常感困惑的问题,在《芬兰教育现场》这本书中都可以获得具体而有效的做法。因为,作者蒂莫西曾经是一位和我们一样疲惫的一线教师。
  
  
       与其说环境的改变让蒂莫西有了充满成就感的职业体验,不如说心态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让他从崩溃的边缘获得自我拯救。我们大多数人身处体制内,受制于环境,但仍然可以守住自己的本心,追求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3. 【读后感】芬兰教育

[【读后感】芬兰教育]
			



【读后感】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芬兰,一个北极圈的小国,透过《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给我的是深深的感动,【读后感】芬兰教育。
在这里,芬兰的教育体制真心把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精心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从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鼓励每个孩子鼓起学习的无尽动力,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而把每个人都视为有着平凡的喜怒哀乐的人,然后从根本的人性上去寻思如何陪伴孩子们健康,正常的走完成长中的教育。


在1897年,距离今天100多年前,英国作家崔迪在《行过芬兰》一书里,就如此写过:“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途似锦!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她的教育制度!”她的语言式的观点,在今天果真应验了。一个缺乏自然资源、人口稀少、强邻环伺的小国,就因为有很深的自知之明,也知道唯一能建构起国家未来的,只有人力资源---这就仰仗教育。因此,在17世纪的芬兰典章中就定下规范,凡是即将结婚的夫妻,都必须要会识字,因为教会希望年轻一代都能阅读《圣经》。。。

芬兰国会的提何能博士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们这么小的国家,必须一起肩并肩作战,我们无法去区分彼此,区分贫富贵贱。也就是这样,唯有人人都有好教育,我们的国家才会有世世代代的人才,整个民族的前途,才会有希望。”正像芬兰的一线老师常常说的一样:我们这样的小国,不能容许社会上出现学习落差与失衡!在芬兰,没有所谓的后进班,只有引导班。对于资质稍显落后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从实务上去鼓励。因为他们比较坐不住,学习进度和别的学生不同,所以,特意设计一些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的模式,并且和孩子们一起规划课程内容,从他们感兴趣的去着手,安排学生到各个商家去实习,然后再运用实务所学的经验来学习,并从中讨论生活中的各项课题,读后感《【读后感】芬兰教育》。这是希望为他们创造出更多喜欢上学的原因,让他们更有意愿,并充满期盼来学校。听到这样至深的关怀,能不让人心生踏实与温暖吗?在芬兰,没有人放弃“后进生”,不但教育体制不放弃,更期望学生自己不放弃。只要学校和学生共同找出一种激励学习动力的生路,或许,这个过程比一般学生要漫长而曲折,但生命终究会自

己寻觅到出口,只要给予它适当的机会和平等对待的诚意。这也正是芬兰教育的精髓所在-----不让一人落后!芬兰的教育者,是以切实,恳切,诚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位大学校长斩钉截铁的说:“我们未来的挑战之一,还是专注于如何减少中辍生的比例,因为百分之五到十五的比重,对芬兰这样的小国,实在是太高了。我们承担不起这样的人力资源耗损。我们的社会不能容许这样的学习不平衡!”

从独立之初的内战到“二战”,让芬兰人相信了社会和族群不能自我隔离,只有充分落实教育与生活上的平等精神,才会得以生存和长期发展。就是这么执著于这个道理,才长期在全国各地各校,对于需要特殊教育辅导的学习缓慢学生,投入不间断的关心和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在这个北欧国家扎扎实实地付诸实践。


人生究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还只是百米冲刺?
 
要想“赢在起跑线上,那就跑不成马拉松,因为需要调整步伐、调匀呼吸、自我激励的长程赛跑,不能只看重起跑点。。。在芬兰,孩子满7岁方可入学。因为他们认为,7岁的孩子,就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相交成熟,适合开始小学学习。但如果孩子尚未准备好,会特设开启班或是预备班,此种也是有深意的。芬兰的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及早在各方面多加观察觉到需要特别协助的孩子们,并配合他们的特别请况设计出适合他们发展学习能力的课程,即使是多了一两年时间,但日后整体教育所需要再为这些孩子付出的额外辅导与附加倾注的资源,就会相对降低。如果,身为父母,置身这样的社会,会是怎样的踏实与幸福啊!







							
		  〔【读后感】芬兰教育〕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读后感】芬兰教育

4. 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亲历芬兰教育读后感范文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用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对芬兰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主要给我以下几点启示:
  
   一、信息化
  
   书中介绍,芬兰学生都在网上进行考试,上课也要用电脑查找资料,这让我惊叹芬兰教育的信息化程度之高。看完书后,我在手机上看到《广州日报》的一则新闻——“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视力尤其堪忧,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广州大部分儿童、青少年也在遭遇近视困扰······市教育局牵头起草了《广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为了防止近视要限制电脑的使用。这跟芬兰学生天天接触电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我个人觉得学生近视的原因其实跟使用平板电脑关系不大,不然芬兰学生的近视率应该比我们高才对。反而信息化这是时代潮流,我们应该积极接受,如果学生能在网上做作业、考试,这将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不少简单的题目可以依靠电脑完成批阅。
  
   我自己工作的学校也有平板班,学生上课可以使用平板电脑,但我个人觉得自己对平板对信息化的利用还是不到位的。可能根源在于自己对学生的不信任,不相信学生能借助平板电脑作出什么创意,课上所谓让学生借助平板查资料,不过是让学生从网络中找出某个问题的标准答案罢了,课上还不断警惕着学生有没有用平板做别的无关的事情。如何做到像芬兰的老师一样信任学生,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修炼。
  
   二、共享文具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喜欢芬兰的课室布置,像作者说的一样,就像家一般。如果课室像家一样,如果厌学的学生就会少很多吧。可惜受限于当前的课室空间——课桌几乎已经把课室填满,作为班主任也很难做出太多改变——比如增加沙发等温馨的物品。但我觉得芬兰课室里面提供文具的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我的学生天天上课前就在找文具,数学课找圆规,语文课发现没有作文本用完了,物理课上没有架子夹试卷,美术课发现没有白纸。如果文具变成公共的,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尤其是美术这类课程,为了上课每个学生都要买刻刀、白纸、水彩笔、水桶等各种东西,每周上完两节课这些东西就不用了,变成公共用品,可以节省不少开支,体现环保的理念,也方便收纳。
  
   三、跨学科合作
  
   我感觉我们各学科的老师更多是竞争关系——竞争学生的时间,总希望学生多学点自己科目的知识,多花时间做自己科目的作业,只要学生自己科目学好了,自己的`学科是最重要的,才不管他其它科目怎么样。但细想一下,学生进入社会后,遇到的问题难道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就能解决吗?芬兰教育中的跨学科现象教学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各科老师也应该改变心态,学会跟其他科目的老师合作。
  
   四、学生合作学习
  
   今天我们的课堂基本都会有小组探究的环节,倡导学生合作学习。但我觉得自己设计的合作环节其实是假合作。小组讨论的材料其实一个人也能看完,也能解决,而且合作学习时间最多只有7分钟,学生还没分完工,时间就到了。所以课堂的合作更多其实是组里的优生或者是组长做完了全部的任务。我觉得芬兰的小组合作才比较合理,任务足够有挑战性,而且时间也比较充裕,可以用几节课完成。如何把这种形式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这值得我们探究。
  
   五、学校与社区相联系
  
   我觉得芬兰这方面真的做得很好,没有围墙,直接融入到社区里,社区成员与学校互动频繁。而我们最多只是请某些优秀学生家长来学校讲讲话,或者让社区民警来学校普法,学生对社区的了解还是很少的,在社区生活多年,也不知道当地的历史。其实与社区联系,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助于加深他们的家国情怀。可惜我们对社区并不信任,对家长不够信任,总担心社区成员或者家长会给学校挑刺,会宣传学校的负面消息。
  
   从某个角度讲,这些问题都是信任问题——老师与老师之间互不信任,老师与学生之间互不信任,学校与社区之间互不信任,我们把大量精力用在防范对方,监督对方上了,而忽略了合作,那么这种不信任从何而来,为何芬兰就能做到互相信任呢?这也是我看书后的最大的疑问。

5. 上最好的教育,我们能从芬兰学到什么·等

去芬兰之前,我雄心勃勃地准备揭开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的秘密。
各种国际排名一再验证,这个北欧小国,却摘下了教育超级大国的桂冠。最权威的是经合组织(OECD)每隔三年发布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2000年以来,在对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岁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三项能力的评估中,芬兰每次都名列前茅。
为了找到卓越教育的秘诀,我准备挑选那些“最好的学校”。我去询问芬兰驻华大使馆科学与教育参赞米卡(Mika Tirronen),请他推荐位列芬兰中学排行榜上的前几位。没想到米卡说,芬兰的学校都是公立的,设施均等,也没有成绩排名,并不存在所谓的NO.1。我将信将疑,又去找芬兰教育系统的朋友打听,他们也和米卡同样的说法,并且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数据——芬兰学校之间的成绩差距极小,所谓的“好学校”与“差学校”的成绩只相差5%。也就是说,不论一个孩子是在赫尔辛基的中心还是偏远的拉普兰,他所接受的教育始终是均衡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比在PISA评比中名列榜首更加令人震撼的成就,尤其是联想到我们这两年所做的“全球中学考察”系列报道:第一站是英国,我们探访了10所最负盛名的公学(Public School),它们堪称600年的英国教育活化石,在历史大宅和黑色燕尾服里践行着一整套绅士养成法则,被传统塑造,也塑造着传统;第二站是美国,选取了美国东部地区排名最高的近10所私立高中,那里是新一代精英的培养高地,拥有上千英亩的校园、全球性的视野和经历、更博雅和多元的教育目标。尽管这些教育成就让人目眩,但有一个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那就是这些学校都是教育双轨制下的顶尖私立学校,属于占据金字塔尖百分之几的精英教育。如果我们离开这个被阶层、财富和成绩隔离的“理想国”,进入英国和美国的公立中学,就会面对巨大落差。事实上,无论是呈现在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的英国公立学校面貌,还是我们曾去拜访的纽约北布朗克斯公立高中周边的安全问题,都令人忧心忡忡。
那么,芬兰是怎么做到既卓越又平等的呢?其中的秘诀并非一目了然。我一开始想当然地认为,这背后一定来自高福利社会的巨额投入。但据统计,芬兰纳税人的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略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支出,更低于美国的7.6%。那是芬兰教师的收入更高?事实上,他们比美国同行的收入要低约20%。或者他们的孩子学习时间更长,成绩竞争更激烈?其实不然,芬兰儿童从7岁开始上小学,比一般的国家都要迟;一、二年级学生每天不超过5节课,三至九年级不得超过7节,每上45分钟的课就自由休息15分钟;学校很少考试,几乎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成绩不进行公开排行,教师和学校也没有与成绩挂钩的激励机制。
事实上,芬兰教育优越性的答案,就隐藏在它的差异性中,在它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教育改革运动”的背道而驰之中。仍在席卷全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目标借鉴了商业管理模式,例如测验责任制、以成绩为基础的薪资,以及基于数据的管理。波士顿大学林奇学院教授安迪·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认为,美国在过去20年中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奉行这种激素式的教育改革,包括小布什政府的“有教无类计划”、奥巴马的“奔向顶峰计划”,充斥着自上而下的干预、市场机制的评价,经营不善的学校纷纷倒闭,新兴学校广泛设置,但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如今,这些政策带着更强悍的决心与力道,换汤不换药地继续执行。
芬兰则反其道而行之,它的教育体系不依赖标准化课程、高风险学生测验等对学生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成绩责任制度,而认为学生的内在动力才是促使教育系统巨大转变的必要条件。可以说,芬兰经验更关注平等与合作,而不是抉择与竞争。
目前担任哈佛教育学院客座教授的芬兰教育专家帕思·萨尔伯格(Pasi Sahlberg)曾主导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他认为,芬兰教育的独特性根植于芬兰社会价值观中,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是一种公共利益,如基本人权一般受到宪法保障。因此,芬兰没有公立与私立的二元教育体系,芬兰的教育都由国家出资,也不会让教师薪资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平等,是上世纪60年代开启的芬兰教育改革的基石。

上最好的教育,我们能从芬兰学到什么·等

6. 芬兰教育的观后感

人生究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还是一场只在乎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芬兰教育一心想的,是不让一个孩子落后,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最适当的位置,拥有完整丰富的人生,而且她做到了。

芬兰教育体制真心把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拉拔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鼓励养成学习动力,从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勤与整齐划一,而将人人视为有着喜怒哀乐的平凡人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正常地走完成长中的教育。如此而已。

我最羡慕芬兰老师的,不是他们优渥的待遇,不是他们全球最少的课时,最长的假期,不是他们几乎不用批改作业,更没有一些形式的官方文件要上交。而是整个社会给予老师的充分尊重和信任。

他们的学校从不给老师做无谓的评比和评分,教育机构的官员们的回答是:“我们的老师,都是一样好!”芬兰人还会反问:“请问,对老师作评比的意义何在?”

当然,我们也讲信任和尊重,但是似乎停留在举旗帜,喊口号阶段。而中国的怪现象是,口号喊得越响亮的,问题就越严重。于是,社会不信任教育部门,教育局不信任校长,校长不信任老师,老师不信任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不信任老师。所以,一级一级下来,设计了无数的条条框框,来进行管理。然后,揪住一点小错,就无限放大,喋喋不休。比如现在的安全问题,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学生如果假期游泳,出现了人身危险,班主任要为此负责。外来人员闯入校园,和班上学生发生冲突,班主任要为此负责。这些规定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为了安全问题,我们已经取消了春游,秋游,取消了大部分的校外活动,那再接下去,是不是要把我们的高中生放到保温箱里才觉得安全?

同样的,芬兰的教育也给了孩子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浮于言语上的,而是扎扎实实的落实于行动中的。他们的教育参事在一次演讲中说:“赋予自由,就是责任的开始。”

芬兰的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时间,上了中学之后,没有固定的教室。信任起于自我管理。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类似“警察和囚犯”的管制。

【摘要】
芬兰教育的观后感【提问】
人生究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还是一场只在乎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芬兰教育一心想的,是不让一个孩子落后,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最适当的位置,拥有完整丰富的人生,而且她做到了。

芬兰教育体制真心把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拉拔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鼓励养成学习动力,从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勤与整齐划一,而将人人视为有着喜怒哀乐的平凡人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正常地走完成长中的教育。如此而已。

我最羡慕芬兰老师的,不是他们优渥的待遇,不是他们全球最少的课时,最长的假期,不是他们几乎不用批改作业,更没有一些形式的官方文件要上交。而是整个社会给予老师的充分尊重和信任。

他们的学校从不给老师做无谓的评比和评分,教育机构的官员们的回答是:“我们的老师,都是一样好!”芬兰人还会反问:“请问,对老师作评比的意义何在?”

当然,我们也讲信任和尊重,但是似乎停留在举旗帜,喊口号阶段。而中国的怪现象是,口号喊得越响亮的,问题就越严重。于是,社会不信任教育部门,教育局不信任校长,校长不信任老师,老师不信任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不信任老师。所以,一级一级下来,设计了无数的条条框框,来进行管理。然后,揪住一点小错,就无限放大,喋喋不休。比如现在的安全问题,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学生如果假期游泳,出现了人身危险,班主任要为此负责。外来人员闯入校园,和班上学生发生冲突,班主任要为此负责。这些规定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为了安全问题,我们已经取消了春游,秋游,取消了大部分的校外活动,那再接下去,是不是要把我们的高中生放到保温箱里才觉得安全?

同样的,芬兰的教育也给了孩子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浮于言语上的,而是扎扎实实的落实于行动中的。他们的教育参事在一次演讲中说:“赋予自由,就是责任的开始。”

芬兰的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时间,上了中学之后,没有固定的教室。信任起于自我管理。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存在类似“警察和囚犯”的管制。

【回答】
芬兰的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他们不强调“精英”,教育体系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希望落实相对的平等,以此为教育施政最基本的考量。毕竟,天才与精英是真正的少数。并且,他们为社会小众和弱势群体倾注更多的教育资源,对智力不足,身体残障,移民的孩子,都保障相对公平的手教育权利,将他们努力转化为社会安定发展的中坚力量的一部分。

我们的教育,大概是人口众多的关系,充满着紧张的竞争,是多数人争取少数的良好教育资源的过程。因为这样的背景,学校也仿佛变成了优胜劣汰的冷血丛林,对于暂时没有跟上大部队的同学,我们只是过分强调他个人的努力,而没有能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他们寻找出自己的兴趣和出路。甚至有时还会不自觉地冷嘲热讽,让他们在中途就自我放弃。

“有教无类”,“众生平等”已经变成了苍白无力的口号。

“不抛弃,不放弃”。在教育的途中,坚持永远比放弃艰难。我希望我能带着三班的所有同学在接下去的九个月里,无论风雨,共同前行。【回答】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有用的话,记得给个赞哦【回答】
太感谢您了,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祝您生活愉快,平安健康每一天【回答】

7. 看全球教育第一的芬兰,有怎样的阅读环境?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58本,而英国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美国伊利诺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儿童的6倍。孩提时代薄弱的阅读习惯,会导致成年国民巨大的阅读量差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学校和家长早已形成的共识,而如何去培养却成为了教育的盲区。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小学阅读教育?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孩子的阅读培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和理念。我想我们应该不断向外探求,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具,有没有可以给老师和家长赋能的理念。
接下来,我们将与你分享不同国家、不一样的阅读教育理念与方法,一样的是我们对小学阅读的认同和期望。
本期,我们来聊聊芬兰的阅读教育。
芬兰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家,芬兰最好的建筑、最好的设计都是学校和图书馆,芬兰人均年阅读量400多本书,而且芬兰孩子的阅读能力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常居世界之冠。
一、孩子的第一本书是政府赠送的
在芬兰,从每一个孩子一出生,就会收到政府的大礼包,就是鼎鼎有名的Finner Baby Box,包括一些婴儿服装及其他的必需品,其中还赠送一本童书及一笔可用于书店、美术馆消费的儿童福利金。也就是说,孩子的第一本书是政府赠送的。
他们希望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能在父母的吟诵中感受语言的奥秘,让孩子从小把书当成玩具一样,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就像犹太人在孩子出生后不久,父母把蜂蜜倒在《圣经》上,让孩子去舔,让孩子从小明白知识是甜的。
也许孩子还不懂每一个字的含义,但是已经习惯书在身边的感觉。
二、芬兰是图书馆的国度
统计显示,芬兰是全球图书馆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80%的公民使用图书馆服务,约40%的芬兰公民每个月会光顾图书馆两次,每年人均借阅18本书,图书馆内平均每本书每年被借阅2.5次。
在芬兰图书馆,你会感觉比在家里看书还要舒服;在图书馆的儿童区,你可以尽情玩耍阅读,每周他们也有固定的故事时间,横七竖八的孩子趴着听故事。
芬兰法律规定,每个城镇都必须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即使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也配备了流动巴士图书馆,他们在沿途停靠,你可以在随时借阅,而且不仅可以借阅到图书,还有一系列的杂志、报纸和影像。也就是说即使你住在地广人稀的乡野,没有图书馆,你也可以与书籍零距离接触。
如果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无法来到图书馆,那就让图书馆去到他们身边。
三、每个芬兰人都是孩子阅读的典范
我们一直都倡导全民阅读,在芬兰这个图书馆的国度,他们的全民阅读又是怎样的呢?
“每天10点半睡觉,5点半起床,起床后半个小时读书”,芬兰人坚持“三个半”的作息时间,读书就已经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在公园里,地铁上,咖啡馆里,你可以随处可见读书的人,一本书就好像是一个世界。
无需拘于环境,无需顾及场所,书是沉默寡言的芬兰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是他们通往渊博知识的媒介,每个芬兰人都是孩子阅读的典范。
四、家庭环境是最好的熏陶
在家里,每个家庭在装修时,都会在家里打造一面书墙,让孩子不管在图书馆还是家里,都可以拥有丰富的藏书,可以随手可得,有书可读。
在保证孩子有书可读的基础上,芬兰父母会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判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他们认为,成人总是用自己的经验看世界,孩子是用想象看世界。
在孩子睡前的半小时,父母会给孩子讲故事,几乎雷打不动,这一点,对父母的素质要求很高,据统计,芬兰有42%的人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学校的阅读时光是自由的
在芬兰小学,一群小学生,可以不限场合、不限姿势、不限书目,随意阅读。他们可以趴在地上,躺着地上阅读,你可能会不习惯,但是在芬兰,这是很正常的。
小学低段的学生一周有两节自由阅读课,学生可以在教室、走道、图书馆、角落,任何他们想待的地方看书。如此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在自由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又能够随时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这就是芬兰阅读课的最大特色——鼓励孩子在自由互动场景中享受阅读。
教育第一的芬兰,大到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城镇的图书馆,到全民阅读的读书氛围,小到鼓励阅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的自由场景,孩子在环境的熏陶之下,定会拥有更好的明天。
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度从来不是孤立产生和发生的。
通过芬兰,你也许能看到一点点不同。通过一个点,慢慢连成线、构成面、形成体。
未来,我们的阅读将不止于读,不止于课本,不止于小学。

看全球教育第一的芬兰,有怎样的阅读环境?

8. 读书笔记:《芬兰阅读为什么这么好

《芬兰阅读为什么这么好?》



无意间在网上发现了这本书,通过检视阅读,知道这是一个在北欧生活10年的中国人写北欧人生活的一本书,目录中有一章写着“学习是贯穿他们一生的事”。芬兰属于北欧五国之一,而在此前的阅读中得知芬兰阅读一直是排在世界第一的,他们的孩子一岁多就送到托儿所了,但是七岁以前是不允许教阅读的,那么是什么让芬兰的阅读教育做的如此好?我想实实在在的生活可以给予最好的答案,于是买下了这本书,并一口气读完。
芬兰的阅读教育为什么做的如此好?
第一,全民读书的风尚。
“装修时,家里面打造书墙。”“芬兰,并不大的国家,却有近千个公公图书馆以及流动图书馆,分布于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是最好的参照,在北欧,大大小小林立于每个城市的此“三馆”极大的满足了好书之人。”由此可见,不论是家里还是图书馆里,丰富的且随手可得的藏书让孩子们有书可读。
“每天10点半睡觉,5点半起床,起床后半个小时读书。这“三个半”的作息时间成为他们的习惯。”“每天睡前半小时,父母为孩子讲故事。”“咖啡馆里随处可见读书的人,一本书,一杯咖啡,就是一个独自的世界。”“书以及从书中获得的渊博知识是他们最好的交往媒介。”“书简直成了沉默寡言的芬兰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见缝插针的阅读率性而惬意,不拘于环境,不拘于场所,阅读已经成为北欧人信手拈来的一个习惯。”也就是说从家庭到社会全民都是孩子阅读的榜样和模范。
而这样的阅读还不是学校的学习,不是为了加薪、为了升职、为自己充电而必须要学会的专业技术书,是校外的自由自主阅读。内容上,天文、地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以及感人至深、引发人生思考的各种小说等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我想正是这样的阅读既增长智慧更让孩子善于思考,自然而然的也就促进了学校教育。
第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先说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全免费。这样说可能你不认为有多好,我们这不是很快也要实现高中教育免费了吗?但是“在你任何年龄段,只要你职业需要,只要你想学习了,都可以随时申报科目重回大学学习。而且这种学习不是夜大,是实实在在的通过长短不一的学习时间拿成绩和学位的那种。免学费,国家还提供生活费。”从这点上来说,我就觉得真的很牛了,这种在任何你需要的时候,国家免费为你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我认为这真的可以说是国家提供给人民最好的福利了,他们做到了。
此外,“政府把最好的都给了教育,宫殿般的房子不是给了学校就是给了幼儿园”。芬兰有句流行的话“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所以,作者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如此重视教育。”
家庭教育方面,”妈妈的地位被提高的史无前例的高度,他们认为一位母亲的家庭教育高度,直接决定了下一代整个社会的高度。而为了弥补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育儿教养中的缺失,于是提出并实行了“爸爸育儿假”这一孩子养育制度。他们认为孩子生下来不仅属于一个家庭,也属于整个社会,是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财富和支柱。”这是真的在重视家庭教育并切切实实的实践家庭教育。
政府对教育的这种重视,也让全民都重视教育,重视学习。在孩子年幼时,父母能够用爱心和耐心来陪伴、教育孩子成长。一个人小时候能得到亲情的抚育和滋养,能够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探索、热爱。到了学知识,学技术时候,也可以真正的沉下心来学习自己喜欢、感兴趣的知识,于是潜能得以开发,于是工作成了自己的乐趣,理所当然的,职业的倦怠感没有了,创造力就出来了。
国家重视教育,而教育出来的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又反过来组成整个社会,滋养回报社会,就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有这样的大环境,有这样的教育体制,芬兰的教育为什么会不好呢?阅读怎么可能不好呢?

那么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如此的高福利?政府提供了所有的教育、医疗消费,钱从哪里来?
第一,高税收。为了均贫富,所以收税很高,收入越高纳税越高,他们可以说是一个个靠税收支撑的高福利国家。而这样的的体制使得中产阶级成为这个社会最庞大也最稳定的中坚力量。但是当这些高税收都以教育、医疗的形式,以宝宝金、妈妈金,80%的带薪育儿假的形式再回到老百姓身上的时候,老百姓怎么可能会反对这样的税收制度呢?当老百姓不用为生计发愁,即使不工作也能生活,甚至还能生活的较好时,当然能够沉下心来学习,能够敢于以兴趣为前提去找工作。而教育一定是慢的艺术,当人们慢下来的时候,也就能够真正发现、品味生活中的美的时候了。
第二,国家政策。这里以挪威为例,挪威政府通过国家调控把开采石油所得的收益全部转变成流动的金融资产,以石油基金的形式进行储存和管理。看到这里,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真的很叹服这些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胸怀。
所以他们有大把的钱可以不用担心孩子受不到好的教育,他们不担心自己生病。所以他们可以每周工作四天半,周五即使上班也是边喝咖啡边聊天,计划周末的度假行程。他们可以10点才开商店门,下午6点就关门,而周末也一律不营业。而又正是这样休息制度、营业制度,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人们可以更好的经营、陪伴自己的家人、孩子。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无形中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