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58)

2024-05-17 07:36

1.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58)

第五章 家国天下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第三节 心系桑梓(下) 
  
 陈氏宗祠的落成庆典,最高兴的还是陈伟的父亲,他不顾年近90高龄,和陈伟一起从九江回到老家参加祭祖活动。
  
 在返回九江的途中,还在车上不停地说:“祠堂建好了,几代人的恩怨也化解了,上湾和下湾终于是一家人了。”
  
 在修建祠堂的过程中,多次到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质量的陈伟,发现祠堂前面的上塘和下塘的四周有不少塌坡的地方,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当时就有了修整水塘的念头。只是两个水塘的边坡太长,要全面整修好的话,不仅工程量很大,还需要一大笔资金。好在当时也有一个有利条件,国家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可以找政府要到一部分资金。
  
 早年开房地产公司不愿到银行货款,当初办学校从不找政府要一分钱的陈伟,这次为了改善家乡的居住环境,第一次跑机关、托人情、找关系,从市政府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申请到了一笔维修经费,然后自己又出了一笔钱,把两个水塘的边坡全部用水泥浇筑好。在靠近路边的地方做了台阶,方便村民打水和洗东西。在水塘修整好后,陈伟又买来桂花树栽在水塘的四周,美化村里的环境,每年开春,他都要买些鲫鱼和草鱼放养在水塘里,到年底的时候,捕捞起来免费分给村民过年。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陈伟对家里的住房从来没有过高的要求,能住就行。老家的祠堂建好后,他想在老家建一栋房子,便把4个子女叫到一起开家庭会议,会议的议题就两个:一是在老家建一栋房子,房子不能建太小,除了他们两位老人有1间房外,4个子女每人都要有1间房;二是确定房子动工兴建的时间。当时子女们对在老家建房没有异议,但他们都反对房子建这么大,提议建一个小一点的房子,如果两位老人回到老家,能住就行。陈伟听子女们这么个态度,当时就不高兴了,“你们几个人就是嫌房子建大了要多花钱,但这个钱也不用你们操心,全部由我自己来出。”子女们见父亲这么一说,内心不禁一阵苦笑,他们都清楚父亲这是出杀手锏了,他们除了支持也只有支持。他们家里的会议是典型的民主集中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但最后都是父亲说了算。以至于他们猜想,父亲在单位开会时会不会也是这样,如果是这个作风,单位的员工一定会送给他一顶“独裁者”的高帽。由于陈伟平时对老家的事情没少帮忙,他家建房子时,乡亲都主动来帮忙。在农村建房子,像这种来帮忙的乡亲是不要工钱的,但在房子建好后,陈伟硬是把工钱送给前来做事的人,并且给了比当时工价还要高的工钱。陈伟做人做事就是这样,他自己可以吃亏,但绝不会亏待人家。
  
 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但陈伟自始至终关心着家乡的建设,早年在湖口县委工作的时候,大多数的乡村还没有通电,陈伟利用工作便利条件,找到县供电局帮忙把电送到了陈凤信村,使得当时的陈凤信村是湖口县第一个用上高压电的乡村。后来到市里工作了,只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他都会想方设法争取政府资源,帮助家乡建设。近几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陈伟要求每个子女都要为老家争取一个扶贫项目,帮助家乡的贫困家庭早日脱贫。陈伟是出了名的孝子,他的孝心不仅是对父母,对老家的叔伯们同样是关爱有加。
  
 2012年重阳节,陈伟早早让小儿子陈星安排好车子,联系好景点,把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都接到九江来玩。那天,年过70的陈伟就像一个敬业的导游,带着乡亲们参观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和九江周边的旅游景点,晚上还找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酒店宴请他们,让家乡的老人们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
  
 陈伟是个非常念旧的人,每次回老家都要带些东西去看一个小时候的玩伴。那是一个曾经和他一起读过私塾的孤寡老人,由于家里是地主成份,他父母去世后,就一个人生活,没有结婚也没有后代。2019年的冬天,陈伟去看望他时,见他穿的棉衣很破旧,家里又没有取暖的东西,便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皮袍脱了下来帮他穿上。离开时,陈伟硬是塞给他200元钱,要他保重身体。然而,让陈伟没想到的是,就在那天晚上,这个儿时的伙伴孤独地走了。听到老人去世消息时,陈伟坐在沙发上默不作声,很久没有说一句话。陈伟还在2019年的时候,拿出1万多元钱帮村里建了一个老年活动中心,让农村的老年人也能享受像城市老人一样的娱乐活动。2020年,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已经从空军疗养院搬到了九园路,由于这次是与人合作办学,学校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陈伟很少去学校,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过上了普通老人一样的退休生活。但闲不住的陈伟还在张罗着一件事,他想把老校区里面的路灯拆下来,安装到老家门口那两个大水塘的周围,让乡亲们也能体验到城市那种波光绚丽的夜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多年前,诗人艾青道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如今,“落叶归根”与“故土难离”仍然是人们对故乡的依恋,陈伟觉得乡情不能仅仅存在于诗篇之中,而应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要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尽一份心,出一分力。
  
 “树高千尺,不忘根本。无论生命长短,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做人都不能忘本。”陈伟说这些年为家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觉得很开心很满足,也让他更加明白对人生、对社会、对家乡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因为,在陈伟的心中,永远不改的是乡音,永远不变的是乡情。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58)

2.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的办学人生⑨

第一章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第三节 结缘名山(中) 
  
 摆在陈伟面前的石钟山修复工程,到了“万事具备,只欠资金”的这一步,既然县里没有钱,他只好自己找门路解决。陈伟找到南京石化厂当领导的朋友,软泡硬磨借来了80万元的启动资金,石钟山修复工程才得以开工建设。
  
 工程施工了,县里到省里要钱的底气也足了。春节都守在工地上的陈伟在正月初三的那天接到了一个任务,县里要他当天赶到庐山去找省领导汇报石钟山修复工程的进展情况,当然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找机会向省里要钱。当时担任江西省委秘书长兼省革委会外事办公室主任的许勤,还有省财政局、建设局、外事办等单位负责人正在庐山开会。陈伟赶到庐山时,快到下午5点了。许勤在宾馆的房间听了陈伟的汇报后,并没有当场表态,而是让陈伟跟他一起去吃晚饭。
  
 许勤是辽宁人,有着北方人特有的豪爽。那个时候并不像现在有“八项规定”,碰到公务接待主客双方主要是把酒喝好。陈伟给许勤敬酒时,许勤却端起酒杯说,只要陈伟给在坐的省财政、建设、外事三位负责人每人敬一杯酒,就给修复石钟山的资金。陈伟二话没说,一口气喝了3大杯,每一杯都有3两多,等于一下子喝了1斤高度白酒。不过许勤说话算数,不仅让省财政给了300万,还额外给了一辆小车。当时,湖口流传着陈伟一杯酒换来一百万的故事。有了省里的支持,石钟山的修复工程便有了资金保障。
  
 在施工期间,已经担任副省长的许勤几乎每个月都要到石钟山看一次,他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非常满意,对负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陈伟更是青睐有加。在主体修复工程全部完工时,只剩下最后的一条登山路要修,许勤在现场听了陈伟的汇报后说:“这条路我就不过问了,由你做主,你说怎么修就怎么修。”这无疑是对陈伟工作能力的极大肯定和对陈伟本人的极大信任。
  
  
 正是在修复石钟山的过程中,陈伟养成了胆大、心细、坚韧、进取的性格,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从不对已知或未知的困难有任何畏惧,而是增加了破解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个性格,贯穿了他以后的人生。
  
 1979年,中国迎来了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变,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古老的神州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这一年的5月,石钟山修复工程全部完成。许勤副省长特意从南昌赶到湖口参加竣工典礼。典礼结束后,许勤把陈伟叫到身边,问他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想法。陈伟看到许勤问话时的神态,基本猜到了许勤的意思,他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平静地说,自己也没有什么想法,组织上不管安排他做什么工作,他都会努力去做好。
  
 许勤见陈伟这么个态度,便很明确地告诉陈伟,他想把陈伟调到省外事办公室工作,要是陈伟愿意的话,他就安排人着手办理工作调动的事,如果陈伟还有其它想法,或者想换个地方工作,也可以直接去找他。
  
 陈伟回家后,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家里人,父亲说这是大好事,希望陈伟到省外事办去工作,母亲则认为南昌离家太远,又人生地不熟的,并不赞成陈伟去省城工作,但她也不想陈伟失去这么好的机会,便帮着陈伟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找许勤副省长,能不能把他调到九江工作,毕竟九江离湖口比较近,如果陈伟能调到九江工作,她还是支持的。陈伟觉得母亲说的很有道理,便到南昌找许勤副省长说了自己的想法。让陈伟没想到的是,许勤竟当着陈伟的面给九江的市委书记打电话,说陈伟这个人如果你们九江不用起来,他就要把人调到南昌去。在许勤的亲自过问下,1979年10月,陈伟被提拔到庐山旅游公司当主任。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雄伟的庐山斜落而俯视万里长江,正面则影映千顷鄱湖,江环潮绕,岚影波茫。自从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文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1500多位诗人登临庐山,创作了2万多首诗词,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不形象描绘了庐山的风景和人文,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1889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开发牯岭别墅后,庐山开始成为达官贵人的避暑胜地,民国时期,庐山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三次庐山会议,从而使庐山成为闻名中外的文化政治名山和旅游度假胜地。
  
 陈伟到庐山工作时,庐山正在拍摄电影《庐山恋》。1980年7月12日,《庐山恋》在庐山电影院首次放映,随着电影在全国各地的上映,庐山在国内一时名声大振,就连国外的驻华大使对庐山也是心驰神往。这一年的冬天,30多个派驻中国的外国大使与大使夫人要到庐山过圣诞节,外交部要求江西省外事办做好接待工作。陈伟接到市外事办公室的通知时,他正在湖口过周末。陈伟放下电话,立马从湖口赶到九江,与九江外事办主任一起陪省外事办的王彪处长到庐山做前期准备工作。
  
 在上山的途中,由于路上结冰,车子打滑差点翻下了山,幸好被路边的一棵大树挡住,才没有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那时还没有手机,无法和山上山下取得联系,陈伟他们几个人只好抛下撞坏了的车子,迎着寒冷的山风,踩着湿滑的路面,心有余悸地一起走上庐山。晚餐是陈伟安排的,他们纷纷举杯庆祝逃过了一劫,几个人都喝得天旋地转。陈伟记不清自己是怎样回到房间的,但他还是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后来,再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陈伟的妻子方菊荣有点夸张地说,那天晚上陈伟肯定喝了不少酒,因为她从电话中似乎就能闻到一股酒味。
  
 人们常说,外交无小事。更何况这次来庐山的是3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哪怕在接待中出现一点小失误,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庐山形象和国家声誉的事故。因此,大使们在庐山的住宿、饮食、游玩都要提前制订周密的方案,并且这些方案必须经过外交部领导审定后才能实施。

3.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49)

第四章 天道酬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第四节 功成名就(下) 
  
 2002年6月,全国人大原常委、江西省委原副书记许勤,在九江市委副书记胡绍生,九江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赵仁生等领导陪同下视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
  
 许勤参观了学校后,高兴地说:“赣北电子工业学校适应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办得很好,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起到了为公办教育拾遗补缺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程。”许勤还肯定了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培养中等层次专业人才。二是招收对象绝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三是学生既懂理论又会实践。四是专业对口,学生可按“订单”就业。并强调指出赣电的这种办校模式值得在全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推广。
  
 2005年3月,九江市委副书记项兆伦,在市教委主任欧阳春陪同下视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他满怀希望地对陈伟董事长说:“希望你们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做大、做强、做优”。
  
 2006年4月,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奇兰来校考察时,对赣电花园式的校区尤为欣赏并给予高度评价。
  
 面对各级领导的赞许和肯定,面对花团锦簇的各种荣誉和光环,陈伟并没有满足与陶醉。他深知成就一番事业实属不易,学校还有不足,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他的蓝图中,就是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把赣北电子工业学校、江西庐山职业技能培训学院、江西庐山技工学校,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教育集团,让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成人成才。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创办以来,先后为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技能型人才,也为3万多个贫困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使赣电真正成为了一所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民办中职学校。
  
 20年书香翰墨,春风化雨,培育了无数职业精英;20年薪火相传,踏石留印,赢得了满园桃李芬芳。
  
 20度春华秋实,凝聚着赣电人的激情与心血;20载峥嵘岁月,见证了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传奇。
  
 20年来,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蓬勃崛起,在激烈的竞争中砥砺前行。学校的创办者陈伟董事长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改革优秀人物”“全国优秀教育管理者”“中华杰出教育人物”“中华爱国功德人物”“九江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九江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学校也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全国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示范学校”“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江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西省资助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劳务输出基地”“江西省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国家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站”“九江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九江市优秀民办学校”“江西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赣电因此散发出希望的光芒,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心驰神往。
  
 赣北电子工业学校能够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必定有它成功的奥秘。其实,陈伟只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以自己敢为人先的勇气再加上外部的有利条件,才让赣电取得了成功。赣电创办之初,学校董事会4名成员中,有3人曾在县处级干部岗位上任职,并且都已退休,但他们都是闲不住的人,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中一位老校长写了这样一首诗:“年过六旬志未酬,扬鞭奋蹄不言休。冬去春来百花艳,再搏一阵乐无忧。”倒是十分贴切地道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
  
 从政府机关“下海”创办九江第一家大型民营房地产公司,再到从事中职教育20多年。这对陈伟的身份,很容易做出一个界定:公务员、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当然这三者之间有一个时间的分界:1993年之前,陈伟的标签是公务员;1993年至1997年,陈伟的标签是企业家;1997年之后,陈伟的标签又加了一张:教育工作者。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陈伟,在办学过程中也对民办中职教育进行了深刻思考,在回顾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峥嵘岁月时,他感慨地说:“现代民办教育,当时谁也没做过,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去探索。”同时陈伟认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民办教育眼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区域性发展不平衡,民办教育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的应有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对发展民办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有待深化。”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成功经验,是陈伟在学校2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积累的,他本人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个成功背后的每一次选择与付出,所以他也很清楚其中的艰难。
  
 对于陈伟的办学情怀以及在民办教育中所取得的成就,人们从心底表达了对他的敬重和敬意!除了陈忠教授为陈伟书写的“成就伟业”横幅之外,九江一位年过80的老书法家,也以“陈伟”二字作了这样一幅“藏头联”书赠给陈伟,“陈古论今惊四座,伟怀豪气压三江”。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49)

4.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59)

第五章 家国天下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第四节 平凡至伟(上) 
  
 如果仅是简单来看陈伟“上学、工作、开公司、办学校”的人生履历,他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了一些平凡的事,虽然他上学时成绩拔尖,工作中能力出众,开公司积累了不少财富,办学校培养了众多人才,但也只能说明他这个人比较优秀。然而,当你深入了解到:他的父母节衣缩食供他上学;参加工作后一家8口人生活清贫;退休前开房地产公司赚到了近千万的养老钱;退休后却散尽家财投身办学20多年,就不难看出陈伟不仅是贫苦出身,而且是用身家性命在办学,尤其在这个浮躁拜金的世界里,陈伟的行为无疑能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他用行动诠释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真谛,只要心存大爱,奉献社会,平凡的人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事也可以成就伟大。
  
 也许人生的安排就是这样,具有热情奔放和爱好挑战的陈伟,在生命的旅途中正好遇上社会几经变革的年代,命运的最终安排是要他完成办学的这个社会责任,圆满地扮演这个社会角色。如果时光退回到20多年前,并且给陈伟更多的选择,陈伟说他仍然会选择办学校。只不过,他也承认在中国选择投资民办学校,无异于夹缝中求生存,虽然也能创造财富,但让人一点都不轻松。
  
 办学确实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却也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社会责任。陈伟从上世纪90年代办学的跌宕起伏中走过来,其中的感受,只有他自己体会得到。
  
 2017年结束,2018年来临的时候,跨进82岁年轮的陈伟经历了人生中两件难忘的事情:一件是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创办20年;另一件便是部队确定要提前收回学校的租地。一喜一忧,也让陈伟思考了很多很多。他不是一个爱往后看的人,很少沉寂下来回想,但那一段时间,他开始回头想了很多事情,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仕途商旅,回想赣北电子工业学校20多年的狂飙突进,这份成就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成功的范围,而是一种属于社会的共同欢欣,当这种欢欣与个人的成功联系在一起,陈伟感觉被赋予了一份沉甸甸的价值,这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向实现,又是两者的成功叠加。
  
 当初办学时,陈伟也只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并没有想过要办一所规模这么大的学校,但学校的发展推着他往前走。从五七二七厂子弟学校到国棉二厂的宾馆,再到空军疗养院,校舍的每一次变迁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些脑海里的回忆有时在现实生活里很容易变成温暖的怀想。陈伟是一个从旧社会成长起来和在新时代历练过的人,办学几乎成为他退休之后生活和工作的全部,他本能地希望把学校一直办下去,这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对自己和社会负责任的积极态度,然而,现实的改变,让他面临一次更加艰难的选择。与2015年市政府打算开发空军疗养院这块地皮所不同的是,2018年这次是部队清理财产要提前终止合同收回学校用地,已经没有回转的可能。
  
 俗话说:船小好掉头。前两次学校搬迁,只需要陈伟的一个决定,大家齐心协力就可以顺利进行,但现在学校和当年相比,不管从规模还是资产都不可同日而语,面对在校学生近2000名,教职员工近300名,固定及流动资产近亿元的一所中职巨舰,想要更换校舍或者重建学校谈何容易?
  
 然而,再大的难题也要去面对去解决,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陈伟具备了直面困难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信心。当年在仓前下放改造时,他就是凭着吃苦耐劳的毅力,度过了那段灰暗的时光;后来修复石钟山时,他硬是找到南京的朋友帮忙解决了启动资金;在庐山旅游公司时,他通过开拓性的工作圆满完成了接待外国驻华大使的任务;担任政府招待所所长时,他自筹资金完成了白鹿宾馆的升级改造;他冒着风险接手了金城房地产公司,顶着压力保质保量建好了安置房;尤其是办学的过程中,他更是要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一路走来,陈伟不知道遇到过多少麻烦,解决了多少困难。其实,在2015年政府想征用学校那块地皮搞开发时,陈伟就已经考虑过学校搬迁的事。在一次家庭会议上,陈伟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是买一块地重新建一所学校;二是租一个地方做校舍;三是找人合作办学。
  
 “如果是在10年前,还可以考虑新建学校的可行性,现在你都80岁了,再去做这么大的工程,精力也不允许了。”对于建一所新学校,陈铭当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最好是找人合作办学,没必要让自己这么累了。”无论是身边的子女还是周围的朋友,大都是这个想法。他们希望这个时候的陈伟有点事情做,但也只是希望他做点事情打发打发时间,如果还要来真的,他们觉得实在没有必要。这一次,陈伟也基本听进了子女们的意见,放弃了建新校区的想法,但他还是想租一个合适的地方继续把学校办下去,至于与人合作办学,那是最后的选择。校舍搬迁的事对学校的教职员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陈伟只好一边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加强教学管理,一边寻找合适的场地用于办学。
  
 这段时间,陈伟几乎忙得两头打转,不是在办公室约人谈话,就是到外面看场地,他在日记本上记满了日程安排:
  
  3月12日上午,找吴校长谈事。 
  
  3月12日下午,约梅校长在“流金岁月”见面。 
  
  3月13日上午,在学校会议室召开招生碰头会。 
  
  3月13日下午,和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志龙到赤湖工业园看办学场地。 
  
  3月14日上午,约驾校考试中心黄老板洽谈。 
  
  3月14日下午,找美庐奶业陈总谈合作办学。 
  
  3月15日上午,到九园路看办校场地。3月15日下午,同职业中专谈合作办学事宜。 
  
  3月16日上午,和杨书记约好在庐山新城谈办校场地事宜。 
  
 ……
  
 稍微总结一下就能看得出来,这段时间的陈伟确实很忙,他在办公室里坐着的时间屈指可数,事情也是千头万绪,而且在这些密集的安排中,更多的是在寻找办校场地。
  
 早在2000年的时候,陈伟也曾跑遍九江市区和郊区找合适的办校场地,但这次时间更紧迫也更为被动,他看了10多个老学校和闲置工厂,都不是很理想。这次,宋志龙帮忙联系的一家厂房,他去看过几次,建筑规模和周边环境都还可以,那是一座没有装修和使用过的厂区,只是建好了主体框架。陈伟估算了一下,大概需要1千万左右进行改造,前期投入比较高,主要是工期需要1年左右,时间上有点吃紧。陈伟和子女们商量时,大家都是持反对意见,觉得投资不小,风险太大。其实,子女们反对的根本原因还是希望陈伟能找人合作办学,而不是把自己的资金和精力都放在办学上,只是怕陈伟不高兴,没有明说出来。

5.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34)

第三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第三节 与人为善(下) 
  
 在日常生活中,陈伟也是一个广结善缘的人。他热情好客、出手大方、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但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时任九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志龙曾说,陈伟对谁都好,对谁都相信,他总认为别人也和他是一样的,结果碰到不讲信誉的人,往往就会让他很失望。
  
 九江学院陈忠教授是陈伟的初中同学,他和陈伟联系得比较多,还经常到赣电给学生讲座。
  
 陈忠教授对陈伟的评价是,他这个人做事很周全,做人从来不失礼数,如果同学和朋友之间有什么好歹的事,他都会主动牵头去办理。特别是陈伟开公司、办学校之后,有朋友到九江玩基本都是他安排吃饭。陈忠教授说,这不单是陈伟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原因,关键是他对人有一颗忠诚火热的心。
  
 这也许是因为陈伟的性格使然,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旧社会的贫穷成为他最深刻的记忆。所以陈伟在很小的时候,就品尝了生活的辛酸苦辣,因此他特别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愿意付出一份真情与实意。
  
 陈伟当年在流泗工作的时候,就留下一个“合磨连心”的故事。那时候他被当成“当权派”打倒,下放到一个特别贫困的乡村进行劳动改造。他下放的那个村子姓朱的人比较多,每天他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一天下大雨,大家没有出去做事都在家里休息,闲着没事的陈伟便到一个平时与他谈得来的村民朱大哥家里串门。朱大哥看到冒雨前来的陈伟,赶紧把他请进屋,拿条毛巾给他擦湿淋淋的头发。朱大哥的妻子搬一把椅子放在堂前,一边用袖子抹掉椅子上的灰尘,一边说:“陈书记,快请坐。”
  
 陈伟便与朱大哥坐在堂前边聊天边抽烟,朱大哥住的房子是一栋一进两重的农家老屋,他兄弟两家住在一起,一家住一边。朱大哥的弟弟看到陈伟和哥哥在堂前聊天,便与陈伟打了一声招呼,就进了自己家一直没有出来。过了一会儿,朱大哥的弟媳泡了一碗茶给陈伟端了过来,但也没与朱大哥说话。陈伟觉得有点不正常,发现这兄弟两家可能有矛盾,但也不好唐突地问他们。
  
 这时,陈伟看到上堂屋和下堂屋各有一片石磨,一般来说,两片石磨应该合在一起不会分开的,所以农村有一句俗话叫做“磨不离芯,称不离砣。”他好奇地问,“朱大哥,你家里的石磨怎么没合在一起?”朱大哥看了一眼石磨,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叹了一口气,脸色也有点难看了。陈伟当时什么都明白了,故意站起身来说:“我力气比较大,现在就帮你把石磨合在一起吧。”朱大哥慌忙把陈伟按在椅子上说:“陈书记坐下喝茶吧,这事哪能麻烦你呢,等哪天天晴了,我自己来弄。”
  
 陈伟递了一支烟给朱大哥,自己也点上一支,他吸了一口烟,看着朱大哥的眼睛说:“朱大哥,我现在就冒昧地问你一句,你们兄弟俩是不是有什么矛盾?”到了这份上,朱大哥也就直说了:“哎,让陈书记见笑了,还不是他们女人之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弄得我们兄弟都生分了。”
  
 原来有一次,两家都要磨豆腐,为了谁先谁后妯娌之间吵了起来,结果两家谁也没磨成,还把石磨分成一家一片,就是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结果造成了兄弟两家很深的矛盾。
  
 陈伟知道事情的缘由后,便想趁热打铁把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给化解了。他把朱大哥兄弟和媳妇都叫到堂前坐在一起,给两边做工作,给他们讲“宽窄巷”和义门陈的故事。陈伟特别对他们讲了义门陈奉旨分家的故事,当年陈家族长把一口做饭的大铁锅打碎,迁往各地的每一个家族都带上一块碎铁片,作为家族的信物。当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陈家后人,记住他们曾经是共一口锅吃饭的一家人,现在就算是分家了,他们也永远都是一家人。
  
 陈伟说:“我们义门陈当年分家,把一口大铁锅打碎,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团聚,现在你们兄弟俩把石磨分开,又是为了什么?你们说,这又是何苦呢?”毕竟是亲兄弟,两家本来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了一点小事闹得互相不说话,两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都觉得别扭,只是谁也拉不下面子主动和好,就这么一直僵着。现在被陈伟这么一劝解,兄弟两家人正好借驴下坡,双方顿时化解了矛盾,当场就把曾经分离的两片石磨盘合到了一起,两家人也和好如初。
  
 那天朱家兄弟说什么也要留陈伟在家里吃饭,平时像仇人似的一对妯娌更是高兴地一起到厨房做饭了,朱大哥把留着准备过年的谷酒拿了出来,兄弟两家人一起陪陈伟无比开心地吃了一顿团圆饭。陈伟就是这么热心的一个人,做什么事都会为别人着想,在他的心性里,原谅别人即是善意,自己退让就是宽容,与人不争才是智慧。
  
 对别人的事陈伟可以不厌其烦地帮忙化解,而他自己的事情却绝不去麻烦别人。有一年冬天的晚上,外面正下着大雪,由于陈伟第二天要去省城办事,他在学校开会安排一些寒假的工作,到了晚上11点多会才开完,然后他让司机送他回家。当时八里湖正在大搞建设,道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从学校出来没多远,车子就在半路上陷入泥泞中走不动了。当时,路上没有一辆车路过,更找不到一个人来帮忙,司机想要陈伟打电话给学校,叫几位老师过来帮忙推车,但陈伟说太晚了不能耽误人家休息,免得影响老师第二天上课。他打算自己下来推车,司机说什么也不让陈伟做这事,一是他年纪大了,万一推车时有个闪失,伤到了怎么办?再说路上满是积雪和泥泞,结果弄得一身脏车子却没有推出来,人弄得难受不说,还会把时间给耽误了。由于陈伟不会开车,让司机来推车也行不通,两人一时没有了主意,但总这么耗着也不行。最后,陈伟还是决定自己来推车,两人弄了半天,总算把车子开出了坑洼地,这时陈伟身上和脸上都沾满了泥泞,但他一点都不在乎,还兴奋地说:“我说我可以做到吧,别看我年纪大了,可力气还不小,想当年我还是湖口中学的体育冠军呢。”
  
 对人宽厚,对己严苛。陈伟一直在用心经营着自己与人为善的人生,默默地书写着一个个关于奉献与关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也充满着苦涩与辛酸,温暖和收获。然而,正是在陈伟的付出中,很多事因他而柳暗花明,很多人因他而绝处逢生。无论是小恩小惠,还是大灾大难,陈伟都会从容坚定地伸出关爱之手。在陈伟的内心世界里,他的善意就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外出求学的孩子得到亲情的荫庇,他的爱心就像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们见到世界的美丽。
  
 20年的坚守,20年的执着,20年的奉献,陈伟就是秉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理念,为赣电的发展而善待他人。他的友善不是说在嘴上,而是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之中,因为真正的与人为善是平时的点点滴滴:一句深情的问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次贴心的交流、一顿可口的饭菜,都会给这个社会注入一滴和谐的血液。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往往是在为自己铺路。在工作上,陈伟的与人为善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是海中航行时不灭的灯塔。在生活中,陈伟的与人为善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温暖的心空。在学校里,陈伟的与人为善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可以给赣电的学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34)

6.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60)

第五章 家国天下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第四节 平凡至伟(中) 
  
 一直帮陈伟寻找办学场地的宋志龙这时候也很矛盾,他一方面觉得自己应该支持陈伟,同时也答应陈铭他们帮忙劝说陈伟放弃自己全力办学的想法。毕竟,陈伟对他的意见还是能听进去的。
  
 宋志龙这些年经常到企业调研,没少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也了解那些企业家的想法和追求,但没有一个人办企业是和陈伟这样不计成本不考虑赚钱的,虽然陈伟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有做事不图利但为“名”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陈伟这个人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宋志龙既能理解陈伟的想法,也很尊崇陈伟的行为,因此,两人结识之后的这20多年来,他基本上都是无条件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陈伟把学校办大做强,不过这次他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并不支持陈伟还像以前那样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办学,他认为陈伟如果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九江这么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所民办学校办得如此艰难,值得大家深思!”宋志龙一直认为对于民办教育,社会和政府同样应该加大扶持力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于政策的变化,而让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承受这么大的责任与压力。
  
 由于迟迟找不到理想的办校场所,再加上子女的反对和朋友的劝说,陈伟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选择了与人合作办学,从办学的一线退到了二线。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也从八里湖畔的老校区,搬到了九园路的新校区,开启了新的旅程。
  
 从一个旁观者的眼光看来,陈伟的经商与办学有点巧合和幸运的成份,他适逢那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年代,适逢那样一个不破不立的年代,适逢那样一个百业待兴的年代。
  
 在九江这个他长期生活与工作的城市,陈伟通过经营房地产挣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便开始了他无比精彩的办学之旅。陈伟曾经是一个旧社会贫困农家的孩子,当每天清晨到村外捡一篮子牛粪才去上学的时候,他的愿望只是想念好书,将来能够走出农门;他也曾经是一个国家基层干部,当“文革”被下放到最困难的村子劳动改造的时候,他的情绪曾经低落到了极点,但朴素的信念支撑着他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他还曾经走上了让人羡慕的处级领导岗位,但浮华的表面总是掩盖不住内心的躁动,他似乎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直到他到了广州。广州当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这里,他的思想改变了,他的眼界也彻底打开了。
  
 岁月就像一条河,不由分说向前奔腾而去。陈伟历经80多年的岁月沧桑,世事流转,他依然像一个勇士般直面生活和事业带给自己的各种挑战。而我们能在表面看到的,只是他呈现给我们的一个老骥伏枥的前行身影,一个实现自身价值与回报社会的美好梦想。
  
 陈伟投身办学的行为和所取得的成就,让不少人感慨,觉得他在退休之后还能做成这样的事业而不可思议。但陈伟显然不爱听这个,他认为实在没有必要拿他的年龄说事,而且在他的观点里,一个人做成一件事,与他是什么年龄关系并不大。当然让人感动的是因为陈伟这20多年办学的不容易,但在陈伟看来,正是这20年来的办学,真正改变了他的心态,改变了他的退休生活,让他充满了快乐与满足。至于其他的,比如成就,比如赞誉,他固然看重,却始终比不上帮助贫困学子上学和就业有意义,也不如一份静止如水的心境来得有价值。
  
 2019年,是陈伟和方菊荣结婚60周年,被称为“钻石婚”的纪念年份。这简直是一份人生的奖赏,60年的婚姻,几乎就像一个前世之梦。一个甲子的相伴相随,陈伟和方菊荣共同经历了社会和个人的各种变迁,共同面对过各种困境。特别是陈伟接手金城房地产公司与办学之后,他们两人已经不仅是夫妻,更是一对战友。陈伟在前方冲锋,方菊荣在后面收场,尽管方菊荣偶尔会对陈伟的选择抱怨两句,但该理解的还要理解,该支持的还是支持。几十年来,他们两人就是这么过来的,对于两个一直都在工作的老人来说,平常家庭的老人那种无所事事优哉游哉的生活状态是不可能有的。
  
 在赣北电子工业学校新校区,学校给陈伟安排了整栋办公楼里装修最好的办公室,这不仅是学校董事会给陈伟最好的礼遇,更是对老董事长陈伟最大的尊重。毕竟,作为学校创始人的陈伟,已经成为了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形象代言人,成为了学校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
  
 从老校区到新校区,人们对陈伟的称呼也从“董事长”变成了“老董事长”,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陈伟和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关系悄然改变,前者是“陈伟的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后者则是“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陈伟”,但在这种变化中,陈伟已经成功地从前线转到了幕后。
  
 如今,陈伟只是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一名股东,他再也不用把整个学校扛在自己的肩上负重前行。40多年的机关工作和20多年的办学生涯,可以说,陈伟一直在不断地寻求改变,实际上也是在不断给自己增加负累,但他似乎乐此不疲,他的人生似乎也总是处于巅峰状态。然而,充满斗志、永不言败的陈伟,退下来后就开始觉得自己的体力和精力都有点不济了。直到这时,他才有“已经老了”的感觉,他已经84岁了,到了真正的耄耋之年,他和老伴方菊荣经过这些年的打拼,都感觉到有些累了。现在,他和老伴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退休,可以在舒适的家里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
  
 对于什么是幸福生活,陈伟也有自己的理解,幸福就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微笑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微笑地给自己一份轻松的心情,微笑地坚持着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就是幸福。尊重珍惜生命,心中常怀感恩,朴素简单的活着,就是幸福。
  
 陈伟曾认真分析过自己的性格,他认定自己是个不安定的人,他需要的是个性的张扬,是天马行空地行走甚至奔跑。也许他根本就是个不爱安逸的人,对于学习、工作、创业,他几乎就是一台永动机。年少的时候,陈伟的心里就有一个更广更宽的世界,他注定不会在一个地方有太久的停留。他还认定自己不是个贪财的人,认为财富与幸福和快乐并不成正比。从终极目标上讲,人们羡慕的是快乐和幸福的人,而不是绝对有钱的人。在上世纪90年代,陈伟作为曾经拥有过千万资产的富人,他对自己的财富选择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处理方式。只有在回报社会的行为中,陈伟觉得自己的存在感才最强烈。这也是陈伟与众不同的地方。

7.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的办学人生(11)

第一章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第四节:仕途商海(上) 
  
 在庐山旅游公司任职期间,陈伟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陪客人去看电影《庐山恋》,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庐山,欣赏身边无比熟悉的风景,还有男女主人翁穿着性感游泳衣的画面以及那个让人面红耳赤的接吻镜头,特别是曾经是敌人的国共两党高级将领结成亲家的情节,让陈伟心中有种不一样的感观。
  
 不知是看的次数太多的缘故,还是自己喜爱思考的原因,陈伟预感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经济上的变化,还会是观念上的巨变。上世纪80年代初,庐山还没有多少前来旅游的游客,庐山旅游公司的工作主要是接待上面来山疗养的高层领导和重要客人。陈伟当时在庐山算是一个单身汉,工作不忙或者下班回家后,他就看一些有关庐山历史和现行政策方面的书籍,思考庐山面对更多的游客时怎样做好服务。他觉得,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庐山将会成为人们的旅游目的地。
  
 陈伟的这个判断无疑是准确且具有前瞻性的,在改革开放后,庐山每年游客量都在快速增长,旅游收入也是连年上升。
  
 就在国内外的旅客都会慕名而来的时候,陈伟却考虑要离开庐山了。由于几个孩子都已上学,陈伟在庐山工作既顾不上家里,也管不了孩子们的学习,但要把一家人接到庐山上生活既不方便,也不现实。因此,陈伟想调到九江市内工作。
  
 有一次,陈伟下山到市里开会,他趁机找市里领导谈了家里的实际情况,请求调到山下工作。市里领导对陈伟还比较熟悉,对他的工作能力也很认可,便很痛快地答应了陈伟提出的请求。由于陈伟具有旅游管理和接待方面的工作经验,1982年4月,陈伟如愿以偿调到九江外事办公室工作,同时担任市政府招待所所长。
  
 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这一年的暑假,陈伟便把家人从湖口接到九江。从此,陈伟也结束了3年的单身生活,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1983年九江地市合并,陈伟被任命为九江市政府副秘书长。当时的市政府招待所位于市区内最繁华的大中路,旁边有不少店面,每天的人流量也很大。陈伟住的地方离招待所并不太远,碰到天气好,工作又不忙的时候,他喜欢走路上下班。
  
 有一次,他经过一个照相馆时,看到照相馆的老板正在玻璃窗上贴一些放大的照片,当时的照相馆一般不会花钱做广告牌,只是把一些自己认为拍得好的照片放大,然后贴在临街的玻璃窗上来招徕顾客。陈伟发现玻璃上贴的全是黑白照,没有一张彩色照片,便主动同老板打招呼,问他的照相馆怎么不拍彩照。照相馆的老板每天都要接触不少人,见陈伟仪表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市民,便热情和陈伟聊了起来,并告诉陈伟没有拍彩照的原因。其实,照相馆的老板也一直想买一台彩色照相机,来拓展彩照业务,但冲洗彩色照片的机器太贵了,以他当时的经济实力根本买不起,就连九江也没有冲洗彩照的设备,如果拍了彩照还要到南昌或者武汉去冲洗,这样成本就很高,拍摄彩照的价格自然就比较贵,能消费得起的市民并不多。陈伟若有所思地问老板:“假如你去买一台彩照冲印设备,这样拍彩照的成本就可以降下来了,是不是就能赚到钱了?”老板笑着对陈伟说:“这钱哪有这么容易赚啊,就算我买来了彩照冲印设备,首先这个地方就小了,需要换一个更大的店面,这就涉及到店面租金和设备成本的问题,还有毕竟拍彩照比拍黑白照片要贵很多,市民能不能接受得了也是一个大问题。总之,想要投资搞彩照业务,风险还是蛮大的。”
  
 在回家的路上,陈伟边走边思考照相馆老板的话,他在想能不能利用招待所大门口的接待室,开一家彩色照片照相馆。如果由招待所来投资经营,首先可以省下店面租金,只需要负担设备的投入,和其它人相比,这就有了很大的成本优势,至于人们因为价格高而放弃拍彩照的风险,他并不担心。陈伟在庐山上接待过不少国内外的客人,看到他们用的大多是彩色照相机,还有电影《庐山恋》中女主人把不小心闯入画面中的男主人拍下来的那个情节,让陈伟印象特别深刻。看到女主人使用的照相机,陈伟当时就特别羡慕国外的技术,在国内普遍用海鸥照相机拍摄黑白照的时候,国外已经普遍用上拍完照直接就可以洗出彩色照片的照相机了。
  
 陈伟始终相信,国外的那些高科技早晚会在国内应用,像彩色拍照同样会在国内普及,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引导人们提前消费。没过多久,一家名叫“乐乐彩照中心”的照相馆,在市政府招待所的大门口开张营业了。
  
 没想到彩照中心的生意特别好,每天都有不少人来照相和冲洗彩色照片。“乐乐彩照中心”能在九江一炮打响,陈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只有掌握商机,才能先人一步,选择投资项目就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陈伟就是那个掌握了先机的人,所以他经营的“乐乐彩照中心”在第一年就赚到了60万元。在当时,这可算是一笔巨款了,一个小小的照相馆一年能赚这么多钱,就连陈伟自己都没有想到,市领导更是高兴得对他一阵猛夸:“陈所长你是真有两下子,这个每年都要政府补贴的招待所到了你手上,竟然还能给市里赚钱了,没想到一间空置的接待室被你随便一弄就有这么大的价值,什么时候你把招待所也改造一下,那我们政府就发财了。”
  
 市领导夸奖陈伟的话绝对是真的,但后面说改造招待所那是开玩笑的话,这个陈伟听得出来,只是他偏要把领导的玩笑当真话来听。
  
 陈伟本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平淡的人,以他做事不按常规出牌的风格,就算市领导不说那句玩笑话,他迟早都会对招待所进行改造,现在只不过让他提前出手了。市政府招待所原本只是一栋9层高的简易楼房,设施很普通,接待能力差。对招待所进行升级改造,主要是提升招待所的规模和档次。陈伟很快就拿出了改造方案,他找到市领导很详细地汇报了自己的思路。他想把招待所改造成一座13层楼高带电梯的现代化宾馆,要让宾馆成为九江市内的标志性建筑,就连宾馆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叫“白鹿宾馆”。
  
 市领导听陈伟这么一说,首先肯定了陈伟的想法很好,不仅大胆还特别有创意,还兴致勃勃地和陈伟一起讨论改造中的一些细节。市领导的这个态度,让陈伟也摸不清那次领导说的到底是真心话还是玩笑话,就在陈伟猜摸领导的意图时,领导最后还是说出了那句陈伟最不想听到的话:“改造方案很好,我没有意见,但是改造经费你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陈伟在市领导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目光中,很平静地离开了。
  
 当年修复石钟山时,县领导要他想办法解决资金,他还能从心里埋怨几句,但现在市领导让他想办法解决经费,他只能怪自己多事,谁让他自己挖坑自己跳呢。就算市里不给钱也动摇不了陈伟改造招待所的决心,当然,陈伟的这种决心并不是盲目的,他向市领导汇报方案时,也只是想市领导能够支持他去做这件事,根本就没有真的打算让市里出这笔钱。在他心里早就有一本帐,彩照中心赚的那笔钱可以作为启动资金,后面的资金就找银行用招待所进行抵押货款。甚至连怎样还贷款他都想好了,在招待所改造期间,先用彩照中心赚的钱还银行的利息,等招待所改造好投入营业之后赚到的钱,再来还银行的本金。
  
 招待所的改造工程按照陈伟的计划有序推进,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改造完成。陈伟像变魔术一样把原本低矮简陋的市政府招待所,改造成市内的标志性建筑。当时的白鹿宾馆是九江市城区内楼层最高、设施最好、名气最大的现代化高级宾馆。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的办学人生(11)

8. 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和他的办学人生(18)

第二章 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老子》 
  
  
  第二节 学以致用(中) 
  
 如果说学校设立的专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就业的领域,那么教学的质量无疑能提升学生就业的成功率。作为赣北电子工业学校校长的陈伟非常注重学校的教学质量,他在学校董事会上提出了一个观点: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赣电在不违反国家教育政策的前提下,要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他强调电子、机械、旅游等主导专业要提高层次,服装与设计、幼师、电脑文秘等新开专业要突出特色,微机专业要不断完善。学校所有的专业都要适应市场、适应社会,要不断探索新路,最终以提高动手能力,保证学生充分就业为目的,这也是检验学校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陈伟还多次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各行各业都大量需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掌握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根据这一市场需要,重点培养爱岗爱业、吃苦耐劳、放得下架子、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学校采取“一砍、二压、三改、四增”的办法来实现这一目标。“砍”即砍掉与市场要求不相符的课程;“压”即压缩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改”即将一些文化课改为就业成才、德育教育课程;“增”即增设技能达标培训课和地方语言课。赣电非常重视来自毕业学生、任课教师、就业单位和媒体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归类整理后反馈到教研部门,作为教改的参数修正和充实专业课的内容,因为教学内容符不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企业最有发言权。
  
 学校在大量收集信息的同时,先后邀请广东佰世康国际有限公司电子联盟秘书长宋志军、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陈志胜等教育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指导教改,通过他们提出的具体建议,来保证学校教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学内容更能贴近市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赣电在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吸收学校以往教改的经验教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是明确教改的方向和基本原则,保证教改的连续性。学校通过多年的探索,将培养学生定位在“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工人”这一目标上,并按照这一目标来实施教改,明确规定教改必须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向实践倾斜的方针。二是在课程设置上,贯彻“以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以够用为基本原则”的指导思想,做到文化课要牢靠,强调打好基础,专业基础课要留有发展空间,必须储备后劲。三是在教材上,学校每年在暑假期间组织教研组认真筛选,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进行二度开发,突出讲基础,讲重点,讲适用,以加强就业的针对性。四是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上,将原来文化课与专业课各占50%调整为各占40%和60%,到了2002年的时候,又进一步调整到30%和70%,即文化课占总课时的30%,专业课占总课时的70%,在这70%的课时中,课时安排向动手能力倾斜。
  
 在后面的教改实践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这个指导思想并不断充实完善,全面体现赣电“学以致用”的办学特点。在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与封闭式式管理相辅相成的是开放式教学。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生产第一线最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学校结合实际,提高教学效率,将关联密切的专业课程合并,比如学习数控加工必须掌握机械加工知识,并将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两个专业合二为一。与此同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要求,将同一课程授课深度、广度进行区分。比如机械、汽车、计算机都开设了《机械制图》课,授课时,根据不同专业要求,作适当删减。此外,赣电非常重视教材选用与开发,大力开发校本教材。文化课教材以国规教材为主,统一到省教育厅高新图书发行公司征订。专业课教材,则由专业教学骨干教师组织部分教师自编。学校成功编写了《电工基础》《机械测量》《数控加工》、《工程教学》《车工工艺学》《铣工工艺学》《线切割加工技术》等校本教材。这些教材的使用,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容易接受,并且适应了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教学效果明显,其中相当一部分教材还被其它学校采用。
  
 赣电严格遵守“严、改、创”的原则,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把传统的班课改为分组教学,把用人要求和技能融入课程中。在改革课时比例的基础上,陈伟还对“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创新为“先实践,后理论”。这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把原来的理论课时缩减了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比如原先机械制图需要上10节课,调整后只需要上6节课,特别是那些汽修等专业课程,通过先上实践课程,再上理论课后,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极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赣电还在招生、教学、就业上启动“12345”星级服务工程:“1”是把握一个重点,专业成绩,操行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安置就业。“2”是坚持两条原则,毕业生必须具备双证上岗、五证就业。“3”是对实习、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服务,使得不少学生在跟踪服务下重新获得就业或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4”是采取“双向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强化终身学习及团体精神等”4个就业观的意识。“5”是建立在招生就业办指导下的“招生就业指导、就业成才教育、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基地跟踪服务以及实习组内原有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自治”等5个服务中心。
  
 在办学过程中,陈伟还要求学校建立“赣电人才”特殊档案,不仅将学生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技术成绩进行翔实记录,同时将德育、智育成绩记录入档,尽量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综合素质量化的依据,大大提高了推荐工作的信任度。比如1997级毕业生程永忠同学,原来在学习期间是班长,德、智、体全面发展,进厂工作时就被聘用为车间生产线班长。
  
 赣电在教学上的成功,并不能让陈伟停止改革的步伐,他几乎就是一台永动机,不管是思维还是精力。在学校进行教改的同时,他对学校的办学形式进行了改革,提出赣电的办学形式要长短结合,来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贫困山区,他们大多都经历了中考的落榜,都想在赣电能够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实现从农村通往城市的梦想。
  
 但在学校招生的过程中,陈伟发现了一个情况,不少学生在学习时间的选择上有不同想法,一部分想读长班拿文凭,还有一部分只想通过3至6个月的短训提前就业。陈伟觉得既然有生源基础,学校完全可以开发学生短期培训项目。2001年10月,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了“江西省庐山职业技能培训学院”,与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实行“两块牌子办学,一套人马办公”。
  
  
 为了解决短训学生的就业问题,2003年江西省庐山职业技能培训学院申请并被批准成为“江西省劳务输出基地”,2004年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为“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这一年的8月,学院还与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成人教育学校合作成立了分院,将短训的触角从省内伸到了省外。
  
  
 2007年10月,为了落实大量农村青年通过培训实现就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协调城乡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赣电与九江市扶贫办合作启动了对全市134个贫困村的贫困家庭子女,进行“零缴费上学,零距离就业”的短期培训。短训项目的开发和启动,使学校形成了长班和短训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补充,不仅满足了企业和学生两个层面的需求,也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解决了生源短缺的矛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