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认识死亡?

2024-05-18 17:39

1.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认识死亡?

孩子讨论死亡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ZZrgUYgB3QotpJpSpHBrQ
 提取码: c1jm     
要向十一岁的女儿讲解死亡,这实在是件反常的事儿。可做的事儿似乎还有更好的,或者还有更迫切的、不这么难的。然而,谈论死亡,直面死亡而不化小,衡量死亡又不低估,明明白白展现死亡而不躲躲闪闪,这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理解也不是讲解死亡,这样的任务不可能完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应该做的只是领会死亡,或者掌控死亡,以避免惶恐与惧怕。同一个孩子对话,谈论死亡,这可能是紧紧贴近生活,力求逼退沉默和惶恐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认识死亡?

2. 怎样引导孩子面对死亡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hFMkAKRMe5_EUHxp0_zow
 提取码: w43j 

3. 孩子日记中写道要想自杀怎么办

发的当天就有好几个家长找到我,说看了这个消息很虐心。我家孩子也到了青春期,课业本来就压力山大,万一再遇到失恋、校园冲突啥的,会不会也去自杀呀?那我们该怎么办呀?



家长们需要对自杀这件事有些基本的常识性认知,不然一看见此类事件就胡思乱想,对号入座,只能平添焦虑,反而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孩子不可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自杀。无论是一时冲动还是精心策划的自杀,背后都会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看似那个17岁的少年是一时冲动,其实,他的精神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自杀的想法应该已经在内心萦绕好久了,只是之前还没碰到一个足够猛烈的推动力,激发他下定这个决心。



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指责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一个人从未换位思考过,站在自己的生存基础上评判别人,这种思维是很暴力的。青少年自杀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孩子们面临的痛苦,也需要更多人关注。我们看得见的自杀事件,已经够多的了,其实,还有很多孩子,正在采取隐性自杀,我们根本无法察觉。



有个孩子想死,但是又怕家长知道伤心,就整天关着门呆在新装修的屋子里,希望自己甲醛中毒而死。还有个孩子,经常被爸爸毒打,有一次他被打出了很多血,妈妈要给包扎,他坚决不肯,就是希望自己这样流血流死掉算了,这也是一次自杀行为。



通常,孩子自杀的方法因性格而异。胆小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不那么痛苦的自杀方式,例如服药。一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喜欢走到高处向下跳,他们被逼着成为别人眼里的佼佼者,如今撑不住了,就想从象征着高高在上的楼顶,跳下去彻底归零。缺爱的孩子,很多会选择投水,水象征着包容的母爱,投水自尽也是一种回归。内心压抑的孩子,喜欢割腕,把血液释放出去,也解脱了那个压抑痛苦的灵魂。



对于那些高智商的孩子,家长们千万别以为看住了他不去河边、不上楼顶、不给刀片和药片就能阻止他自杀。这些传统方式对他们来说实在太low了,他们会翻墙到英文网站学习最先进的自杀经验和高科技的自杀手段,还能找到俱乐部,和全世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研究自杀。



记住,一个人真的想死,你是拦不住的。只要心没死,就一定有希望。我们的力量一定要放在挽救那颗心上。



家长们也需要知道,当孩子启动了自杀的想法之后,会经历哪些心路历程。



首先,每个孩子从产生自杀念头到付诸行动,都会相隔一个很长的时间距离,绝不会想到既执行。大部分孩子只是想想,就放弃了。那些下定决心去死的,一定是遭遇着长期、持续性的伤害,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挣扎,他们都曾尝试过各种努力,也向外界发出过各种求助的信号,但都无济于事,当噩梦般的伤害一次又一次出现,才会让他彻底的对这个世界绝望的。



有的孩子会直接告诉父母:“我不想活了。”很多孩子会采取暗示性的语言:“活着太累了,真没意思”。还有的孩子,在评价自杀事件的时候会这样说:“我觉得挺好,可以彻底解脱了”“我挺羡慕他的”。

孩子日记中写道要想自杀怎么办

4. 一个人发信息说好想去世已久的父亲该怎么回答?

如果一个人给你发信息说好想去世已久的父亲,你可以这么回复他,逝者已矣,生者奋斗,你父亲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你只有努力让自己过的更好,你的父亲在天堂才会更加安心

5. 怎么引导孩子打招呼?

新春佳节,不管是到别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场所与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导、半强迫的要孩子跟别人打招呼。比较不怕生的孩子,还顺着大人,缅腼的问声好。个性较为内向、敏感的,就抿着嘴、一边往后缩,不说就是不说。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觉得尴尬,觉得自己没把孩子教好,忍不住开始以责备的口吻说着:“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之类的话。
“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赶快说阿姨好呀!”不管是到别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场所与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导、半强迫地要他们手中或怀里的幼儿跟我打招呼。
逼孩子打招呼的害处,看完你就不会做了!!!
比较不怕生的孩子,总还顺着大人,腼腆的轻声说:“阿姨好。”个性较为内向、敏感的,就抿着嘴、边往后缩边打量似的看着我,不说就是不说。站在一旁的大人也尴尬,觉得自己没把孩子教好,忍不住开始以责备的口吻说着:“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之类的话。
每回听见大人这样说孩子,总觉得好不忍心。我曾经是孩子,现在又天天与幼儿相处,深深了解被大人说“没礼貌”的感觉,是一种羞愧,也是一种挫败。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败的是自己做不好,让成人失望。
而这种种感觉,都得同时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大人们“高高在上”,而自己是这么矮小之下,被揪出来。
一、小孩也需要被尊重
我常想,没有任何一个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广众下被揪出来批判,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幼儿)就能承受呢?为什么我们会毫不犹疑的、高高在上的,在众目睽睽下,责备那身高不到大人一半的幼儿呢?或许其中重要关键就是,我们不觉得幼儿有自尊心。我们觉得他们那小小的身躯里,没有太多感觉,没有太多自尊。所以,我们的话不会让孩子受伤。就算受伤,也是一点点罢了。也或许我们这样的自信,相信小小孩就是要以较严厉的话语来教导,正应了那句俗话“棒下出孝子”!
更或许,在我们自己小时候,自尊心也被默视了,所以现在长大了的我们,也看不见幼儿的自尊心?我们看不见那站在巨人丛里的小小孩,对陌生人的畏怯。我们看不见小小孩的罪恶感,因为连他心爱的爸妈(甚至爷爷奶奶)也觉得他不够好,才会在所有大人的注视下数落他。
的确,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教孩子”的责任是尽到了,绝对不会落人口舌。在所有的“目光”下,直接把孩子贴上“没礼貌、太吵、不听话……”的标签,“警惕孩子”的目的达成了,好像离“好孩子”的目标也愈来愈近。但是,羞愧有用吗?以羞愧为手段来教养幼儿,会有什么问题呢?
1、言语暴力带来伤害
在以羞愧为手段,所遇见的第一个现象,是语言的暴力。假如我们的社会体系认为,让一个人羞愧会很快的收到教养功效,那直接面对面的运用“真是没有礼貌、你将来完蛋了、你这样没人会喜欢你、你真麻烦、真丢脸……”的语言,也就理所当然!这类语言,直接攻击个人的自尊,让人觉得渺小、一无是处,所达成的效果就是羞愧。
孩子生活在这类语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期望,所牺牲的,却是孩子自身的尊严。伤害孩子尊严,最大的影响就是孩子觉得不应该正视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伤害孩子的尊严,所带来的长远影响是,他们日后也不会正视他人的想法、情绪和感觉。这样的恶性循环所带来的默视情绪,甚至情绪伤害,将永无止境。
2、忽略孩子与生俱来的“安检雷达”
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记得,婴儿在五个月大前,任谁抱都可以,但在六个月大前后,突然间,除了妈妈(主要照顾者)外,好像看谁都不顺眼,谁抱他,他就扭头大哭。我们通常都以“陌生人焦虑”来形容这个现象。
虽然这个焦虑会在一岁半后逐渐淡化。但随着年纪渐长,在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刹那,他们还是会有直觉的警觉。他们会静静的看着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去观察“这个人安不安全?”“他对我好不好?”
这种“陌生人焦虑”让孩子只接近对他成长有利的人,让自己与那个人产生情感上的连结和依附,并从那个依附里发展安全感。而在幼儿阶段养成的警戒,又何尝不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透过那样的能力,幼儿逐渐学会了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遗憾的,许多成人在引领幼儿接触他第一次遇见的人时,会忽略掉幼儿的“观察”其实是一道“安检”过程。更让孩子担心的是,他还来不及反应,这个陌生人就会靠他很近,摸他的头、拍他的脸。雪上加霜的是,在错愕下,自己心爱的爸妈(主要照顾者)还会责备他“小孩子不能没礼貌、害什么羞嘛、不听话、让爸妈丢脸……”
在这几重因素下,孩子还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重要吗?大人怎么想,小孩也该立即这么想。大人认为要有礼貌、见人就得嘴巴甜地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该立刻这么做。孩子会认为不这样听话,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吗?
3、罪恶感的产生
在幼儿的成长旅程里,他们会碰到一个成长上的难题:罪恶感。它与幼儿“好奇、主动探索”的热情,紧密相连。
当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这锅里有什么?去试探我这样做,他是不是就会这样反应?这种种试探的结果,却也可能打破某样东西,或惹毛了哪个人,与成人的意愿和秩序相悖。于是,孩子会愧疚自己让大人生气,把“自己不好”这样的罪恶感,加诸在自己身上。
同样的道理,当幼儿因为需要时间去观察陌生人,却得不到认可,又听见成人一再说自己无礼,罪恶感也就不得不开始在他的心里扎根了,结果呢?一则可能孩子觉得愤怒,反而不去做;二则可能孩子觉得自己太差劲,就不得已顺从了。不管是反抗不依或暂时顺服,两者都忽略了孩子个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或是产生“自己的感觉是错的”这样的想法。
二、从被尊重中学会有礼貌
那要如何做,才能让幼儿以正向、有尊严的、又有意愿的学会和人打招呼?
首先我们必须带领孩子认识的是:什么是礼貌?“礼貌”不是只有外在形式的执行,重点其实是在感受的交流。所以我们要以“感受性”为中心,来引导幼儿学习礼貌。比如说,以感受,来理解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的感觉(是不好意思、害怕);以感受,来说明友善的向他人问好,那是一种关心,别人会多么开心,而自己也会因为这友善的交流,感到温情。
以友善的感受交流为基础的认知,会自然的带领幼儿学会尊重他人。所以说,最重要的关键,是“尊重”;最有效的办法,是示范和引导。以我在书店看到的场景为例:
有位妈妈手里牵着四岁大的孩子,在书店里遇到好友。两个大人几句寒暄后,妈妈对着孩子说:“小涵,这是王阿姨,她是妈妈的好朋友。”王阿姨在离孩子有一点点距离的地方,蹲下来,对小涵笑一笑说:“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王阿姨等了一下下,接着说:“你的娃娃好可爱。”王阿姨又断断续续地与妈妈和小涵对话,然后在她离开前,她说:“小涵好可爱,小涵再见。”妈妈说:“跟王阿姨说再见,今天很高兴遇见王阿姨。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小涵有点害羞的说再见,然后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在这个成功的打招呼例子里,仔细去分析,你会发现那一来一往间都以感受的交流为中心,所以充满了友善和尊重。
我看到了王阿姨的尊重:她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去观察她,因为她了解孩子会害羞;她先善意的打招呼,主动关心孩子喜欢的东西,因为她明白自己得先伸出友谊的手;她不强迫孩子马上响应,耐心等待孩子的响应,因为她尊重孩子必先观察她的需要。
同样的,我也看到了妈妈的尊重跟智慧:她不强迫孩子要马上打招呼;她先介绍大人给孩子认识,亲身示范如何与人问候;等到孩子安心后,再引导她如何做,并询问孩子的意愿。
那一天离开书店后,我在一家公司的楼下碰见友人。才一见面,他立即对着他那三岁的外甥说:“快叫李阿姨。”静寂一秒后,他催促说:“快叫人,小孩子不能没有礼貌。”而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静静的对着那孩子微笑,慢慢地说:“你好,我是李阿姨。你不认识我,有些害怕,对不对?”我想借由这样的说法,让小孩安心,也提醒那个大人。但无奈的是,那个大人看不见小孩的心情,又继续说着:“怎么这么没有礼貌!”眼看着那嘴巴愈抿愈紧的小孩,心中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心情。
我们都曾经是小孩,现在又天天与幼儿相处,深深了解被大人说没礼貌的感觉,是一种羞愧,也是一种挫败。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败的是自己做不好,让大人失望。而这种种的感觉,都得同时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被揪出来。
没有任何一个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广众下被羞辱,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幼儿)应该承受呢?为什么我们会毫不犹疑的、高高在上的,在众目睽睽下,责备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儿呢?

怎么引导孩子打招呼?

6. 我孩子十六岁了,叛逆期,不顺从他,他说不想活了,心情急,这样的孩子怎样教育,是不是得了病

孩子没有得病,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子的,正在看一起,你说让他往左,他就偏要往右,你说让他往右,他又偏要往左,什么事情,都要和你对着干,这就是青春期的特点。就这一两年的光景,等到18岁,就好了,他就恢复正常了。
因此,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尽量不要和他对着干,能顺从他的尽量顺从他,实在顺从不了的,也要好言相却,和颜悦色,总之不能逼得太急,如果逼得太急他真做出来什么事情,你会后悔一辈子的,他是不管不顾,但你作为家长不能不管不顾,孩子的叛逆期出现这种情况,与你们小时候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6到7岁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教育好,等到青春期的时候你在想教育就来不及了,给你个建议吧,教育专家李玫瑾,他有很多这个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小视频还有一些文章,我建议你在网上搜一下李玫瑾教授,看看他是怎么教育孩子,你也可以跟他互动他会给你出一个很完美的计划。

7. 8~10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引导?

孩子小的时候都把父母看作是巨人,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常常说“我爸爸如何如何——”或者“我妈妈怎样怎样——”。 
一个在外留学的女孩子在自己的厨房里煮开水,一不小心烫伤了手,她不知道做任何处理,却抓起电话打给远隔重洋的妈妈,“妈妈,我该怎么办?”而在几年后,当她自己成为一个小女孩的母亲的时候,她的小女儿受伤的时候,她却迅速的作出了反应,进行了一系列安全而恰当的处理。事后她回忆到,她自然的知道怎么做,虽然没有受过训练。 

是的,父母不是完美的,在我们逐渐长大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认识到父母并不是知识和真理的唯一来源,甚至很多人会推翻父母的权威性。但是,父母一直给了儿童无条件的关注与支持,从父母那里,儿童首先知道世界上有人爱自己,有人支持自己,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接纳自己。对自己的接纳与热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爱自己,那么他还会努力改变自己与发展自己吗?那么他也不会热爱生活,热爱我们这个世界。 
人们对自己的接纳源于父母对其的接纳。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之一,它不仅会树立孩子的信心、自尊心、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决心,而且它本身也使父母具有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所以,请珍惜你成为父母的机会,并且努力的爱你的孩子。 




家长应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不少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 

首先,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造成自己失败的原因,父母亲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问题,教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抓住问题的关键。 

其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了解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就更需要时间来体验挫折,享受成功,进而认识自己。 

家长们除了教孩子正确分析和理解造成挫折的原因外,也要帮孩子做应付困境的心理准备。 

只要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以积极的心态来应付自己周围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会时时充满了阳光,当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总是感到自卑和畏缩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第二,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第三,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 


第四,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 

第五,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第六,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过去常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其实,孩子生下来之后心理状况也如一张白纸一样,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咨询时总是诉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家长的病态心理造成的。 

首先,家长的过分要强、虚荣心过高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最终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长把一个七岁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钢琴、绘画、英语、书法、下棋、作文等等,结果孩子由于过于紧张造成抽动-秽语综合症。还有的孩子在家长的严密监督下仿佛学习考试都是为了家长,平时学习还可以,一到考试就紧张得不得了,失眠、厌食、歇斯底里发作等,有的临近考试竟要放弃。 


第二,家长的过分挑剔、完美主义造成孩子许多心理障碍。例如,家长对孩子写作业要求甚多,孩子写一笔要反复描,擦了写,写了擦,结果动作拖拉,有时考试都写不完,严重的还会造成强迫行为。 
第三,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给孩子。有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家长非常担忧,经常抱怨、烦躁不安、絮絮叨叨,对孩子过分关注,结果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缩、神经质。 
第四,家长对孩子总是否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长总希望孩子要表现得和自己小时候一样好,甚至更好,稍有一点缺点就横加指责,把打骂当成家常便饭。有个5岁的孩子经常发脾气,做事没有长性,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老做不好,挨妈妈说,一天要说三次,没有表扬,所以想发脾气。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容忍孩子有缺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先反省自己的问题,放松一点,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分析和矫正。 
美国人教子十二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 声言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是巨大的。 
7.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10.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12.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家。 
如何对待儿童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随着各种需要的出现,对环境的探索会不断的深入,慢慢的就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任性的行为?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儿童的任性呢? 

这种时候,父母只有两种办法。首先是绝对不能满足儿童的不合理要求,第二是转移儿童的注意力。 

拒绝儿童的要求,可能会引发儿童的一系列行为,如哭闹、打滚,以不做某某应当做的事情相威胁等等,这时候有些父母面对这些招数往往束手无策,可能坚持一会儿就妥协了,最后以孩子的胜利而告终,这是万万不可的。这样通常滋长了孩子的气焰,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使孩子学会了下次还要如法炮制,结果往往后患无穷。孩子会越来越任性。所以呢,父母从一开始其就要坚持住,绝对不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妥协,要把握好自己的立场,千万不能认为,只有这一个孩子,让着它吧! 

拒绝儿童的不合理要求的方式要尽量委婉,尽量给儿童摆事实、讲道理,用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有的家长知道不能答应儿童的不合理要求,但却采用了简单粗暴 的方式来加以拒绝,甚至对儿童体罚,这样也是不合适 的。在儿童哭闹不休的时候,父母可以避开,没有了观众,小孩子哭哭也就累了,这时候要真的避开,可不要躲在门后偷听,一旦儿童发现你在窥视它说不定哭个更起劲了,小孩子还是满聪明的。 

在儿童的不合理要求被拒绝而哭闹的时候,可以采取某些方法来转移它的注意力。比如说些别的事情啊,但是这种转移注意的方式应该是中性的,不应该是一种正强化。 

父母跟孩子说理的技巧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 

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其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帮孩子消除心理压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人奋进向上,完全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人因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目前,不仅是成年人有心理压力,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是他们最重要、最信任的人。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压力呢?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是什么、压力来自何处。所以,父母首先要聆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要专心认真地听孩子说话。只有父母肯把自己的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才能针对问题给孩子以实际的帮助。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有些同学做得不一样而被孤立,比如有的男孩子不愿跟着别人一起逃学、不愿在考试时跟同学一起作弊、不愿偷着学抽烟等等。他们会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被孤立,也会由此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坚持原则,不对的事就一定不能做;要让孩子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让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 要孩子知道,压力人人都会有,父母也常常会有烦恼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说教之嫌,孩子对父母的话也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同时,父母也应该告诉孩子自己是怎样应对困难、克服压力的,给孩子树立一个实际的榜样,以增强孩子的勇气和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尊 这样可以加强孩子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定力,也有助于他们勇敢地面对逆境与挫折。在遇到一些具体事情时,多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把一些适合孩子做的事交给他们,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对一些是非问题的讨论中多让孩子发表意见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办法。孩子有自尊就会有勇气、有胆量,就会有较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这对疏导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好处的。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总是强迫孩子在课后去学这个、学那个,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根据他的兴趣及所长理性地进行选择和培养。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父母能够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便会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孩子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愉快地健康成长。 
当孩子有过错时,不宜在吃饭的时候责备或打骂他,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 

因为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对胃肠的消化功能有影响。当进食时,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胃肠的消化液分泌旺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很好。在人们情绪不好时,大脑皮层对外界环境反应的兴奋性降低,使胃肠分泌的水分液减少,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这样就使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延长,使人没有饥饿感,吃不下饭,即使勉强吃下去,也常感到肚子不舒服。 

另外,也不要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吃饭,边看电视边吃饭,这些都会影响消化,而造成孩子食欲不好,消化不良等。 
孩子懒惰与否,不是取决于遗传因素,而是环境造成的。其中,家长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有的家长,孩子从小到大都如珠似宝,孩子想自己做点什么事情,不是怕它做不好,就是怕弄脏衣服,再不然怕孩子浪费时间。结果等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时才悔之晚矣。 
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应该从儿童很小的时候开始。孩子小时候,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很好奇,总是跃跃欲试,帮大人扫地、洗碗啊什么的,这时候家长只要注意引导就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在儿童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管做的结果如何,也不管事情有多小,家长都要热情的加以鼓励,这样,孩子才会体会出自己动手 的乐趣。 
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劳动中,比如妈妈洗衣服的时候,也要求孩子一起加入,洗红领巾之类,使工作变的有趣一些;同时也趁机教会孩子一些劳动的技能。 
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密切配合老师的活动。儿童特别喜欢模仿,可以适当的在其面前表扬一下其他孩子如何勤劳等等,同时不要忘了告诉他,“只要你愿意,也能和他一样,咱们一起试试吧?”在这方面。老师往往做的很好,很多儿童在幼儿园或学校里都很勤快,在家却什么都不做;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向老师们学习,正确引导孩子,但是提供榜样也要适可而止,不要引起儿童的逆反心理。 
如果要观察四五岁以上的孩子自发性是否发展顺利,父母们应注意一下,孩子是否很愿意与小朋友一块儿玩耍。如果与小朋友玩得既活泼又淘气,那么就可以认为孩子的自发性发育顺利。 
这样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经常会和小伙伴的意见发生冲突,出现吵嘴、打架的事情。这种情况证明孩子有了自我主张,做父母的应当持信任的态度予以关注。孩子们即使是狠狠地打了一架,第二天也会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又在一起玩了。 
在这一点上,孩子显然与大人不同。大人之间要是吵了架,就很难和好了,有时候甚至还会断绝交往。 
当孩子发现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比自己一个人玩更有趣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找出这样那样的方法来解决好冲突。 
如果妈妈在孩子们争吵的时候出场了,会怎么样昵? 
大多数的母亲会仲裁谁对谁错。可是,孩子的吵嘴和打架决不是坏事情,所以,被指定为坏孩子的那一方,心中会留下创伤。 
还有的母亲会各打五十大板,即让双方相互说“对不起”。然而,由于孩子的吵嘴打架并非坏事情,所以这种做法依然会在两个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 
充满活力的孩子会在争吵中学会与朋友相处的方法。争吵,然后和好———经过这样无数次的反复,孩子渐渐地能够理解对方,同时也学会设法让对方理解自己,从而建立起朋友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 
过去,在空地或公园里,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地玩耍的孩子们的身影。没有大人的介入,他们在群体里相互争吵、打架,然后又自己和好。就在这一来一去之中,孩子的交友能力便锻炼出来了。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场所,孩子们很少能够成群结队地玩耍,锻炼交友能力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说起吵嘴、打架,为此而烦恼的家庭还真是不少。兄弟姐妹之间,年纪越是小,年龄越是挨得近,就越容易争吵、打架。不过,这种争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得少起来,所以,只要没有什么危险,父母还是不要干预的好。 

例如,妈妈看见大的孩子打了一下小的孩子,于是,妈妈就说:“是哥哥先动手的吧,哥哥不好。”然后就让大的孩子承认错误。可是这却错了。因为大的孩子出手的时候,正好被妈妈看见了,而在这之前,小的孩子已经踢了哥哥一脚了。这是常有的事情。 
事件是连续发展的,无法只取其中一部分来进行裁判,而且这种裁判的本身也并非正确。如果要裁判的话,必然其中一方要做“坏人”,可是,父母是不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坏人的。 
此外,自发性发展顺利的孩子,会对家务事、特别是烧菜表现出兴趣,很想帮妈妈做事情。这时候,如果不嫌麻烦地给他当帮手的机会,并教他烹调的方法,孩子的技术会逐渐变得好起来,甚至自己一个人也会做简单的菜。 
当孩子能够独自不费劲儿地做出荷包蛋时,他们的自信心将一下子增强起来。可是,当孩子想来做帮手时,却被妈妈拒绝:“别来添乱子了。”这样的话,孩子会失去做家务的兴趣,变得在妈妈想要他帮忙时也不答应了。 
少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心理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有关专家指出: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应注意三方面:第一、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尊重孩子,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第二、注重孩子情感方面的需求;第三、家长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家长应注意不要给孩子“精神虐待”。 
据报道,有调查表明,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等4座城市里:90%以上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几乎100%的家长认为最苦恼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差,而身体好,思想好都排在后面。可见高期待已成为我国未成年子女的父母的重要情绪结。这种情绪结一旦产生,就会容易产生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精神虐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溺爱,也大于打骂体罚。 
而有过“精神虐待”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行为上的障碍,比如自卑、焦虑、自私等心理疾病,难以适应社会。 

精神虐待”有多种表现。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者发现了孩子的思想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便采用警告、恐吓、揭短、讽刺等方式来治服孩子,这极大地束缚孩子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精神。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便常用挖苦的形式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照自己孩子的缺点,这使得自卑这团乌云遮盖了孩子的心灵空间。众多的精神虐待并没有使家长感到满意,继而家长又加大了 “精神虐待”的强度,导致了恶性循环,并且诱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深,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因此,孩子的心理发育应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千万不要给孩子“精神虐待”。 

在幼儿园门口,常有一些家长恼怒但又必须装着笑容哄那些哭闹着不肯入园的小孩。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家淘气、在校胆小怕事、偏食、怕见生人,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这个年纪的孩子人际关系不佳,可能有下列几种因素:一是智力或基本能力有问题,以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意思,或表达不好,怕人嘲笑,于是更胆小;二是因交友受挫,导致害怕与人交往;三是没有交友的动机,不觉得朋友有何好处,觉得自己玩也可以,或纯粹个性内向,不喜欢与小朋友玩。 

就外界因素而言,则存在以下情况:楼房代替了四合院,邻里之间不相往来;老人怕孩子出危险,不让孩子出去玩;保姆代替了父母的劳动,却弥补不了父母的情感,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 

怎样才能帮助小朋友不再“害怕”和他人交往呢? 

在日常生活中,可训练孩子沟通表达的能力。比如以非权威式教养方,让孩个多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让他试着回答“你希望吃什么”之类的问题。 

对小孩子要多鼓励,建立其信心。另一方面,可多问他在学校或幼儿园的情况,让他报告一下同学们的动态,如孩子抱怨某人对他不好时,可反问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同学较好?”“你不喜欢他对你这样,有没有和他说?”让孩子想想该如何确切地表达自我,让别人明白他的情绪和想法;然后和孩子“模拟”一番,在何种情况下该怎么做,怎么说。 

还要经常带小孩出去与人交往,比如周末带小孩到好朋友家过夜,让小孩体味到与人交往的快乐;母亲要尽量自己带孩子,尽管孩子还不会说话,也要多与他交流,多拥抱和爱抚孩子。如果已经出现了人际交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解决,如让孩子在款垫子上浪翻。爬行,用软毛刷刷孩子的身体,让孩子骑着羊角球跳等,严重的,就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下面这项练习是利用各种情绪激烈的状况,来测验母处理手法认知的能力。它也提供你一个练习如何对孩子消极的感受做情绪辅导式的反应。 

在每一个项目里,提供了一人"错"的父母反应。然后要求你在这种情况下,猜测孩子的感受及讨论父母的处理方式。最后,要求你提供一个新的、确认孩子情绪的做法。 

实例:孩子在一家大的百货公司里走失了,而家长十分替他担忧,过了一会儿,一名店员寻获一个明显不安的孩子,并帮他找到父母。 

错的反应:"你这个笨小孩,我为了你都快发疯了。我不会再带你逛公司了。"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式:家长吓坏了,处理的方式是为了孩子安全,同时是为了防止同样的情形发生。 

孩子的感受:恐惧 
对的反应:"你一定是受了极大的惊吓,我也被吓坏了。来吧,让我抱着你一阵子,然后再谈谈发生的事情。" 
1、孩子放学回家后:"我永远不再去那所学校上课!老师在我的朋友面前向我吼叫。" 
错的反应:"你做了什么事才叫老师向你吼叫?" 
讨论家长处理方法: 
孩子感受: 
对的反应: 
2.在浴盆里,你的孩子说:"我恨我的伙伴。我希望他去死。" 
错的反应:"这话太吓人了。在这屋子里,我们是不这样子说话的。你不恨你的伙伴,你是喜欢他的。我不要再听到你这样子说话。"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3.晚餐时,你的孩子说:"哎呀,我讨厌这道菜,我不吃。" 
错的反应:"你有得吃就吃,你还要喜欢它!"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4.你的孩子外出回来说:"我恨那些小孩。他们不跟我玩,他们对我真小气!" 
错的反应:"假使你不是一个胆小鬼,他们会愿意跟你玩耍的。不要小题大做。你要起来反击?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5.你的孩子说:"我希望今晚不是你来陪我,我希望×××来陪我。" 
错的反应:"多么可怕的话!你是个不关心别人的小孩。"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6.你孩子的朋友来访,我孩子说:"我不想跟你一块儿玩这个玩具。你不准玩它!" 
错的反应:"你是个自私的小孩,你应该学习去与别人分享。" 
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 
孩子的感受: 
对的反应: 
答案 
1.讨论家长的处理方式: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有杰出的表现,并且得到老师的喜欢。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引起老师的不满。 
孩子的感受:难受。 
对的反应:"那一定让你很难受" 
2.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他和伙伴和睦相处。 
孩子的感受:愤怒。 
对的反应:"我知道你的伙伴有时候确实让你气愤和烦燥。发生了什么事情?" 
3.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喜欢已准备的食物,同时家长不希望再下厨。 
孩子的感受:厌恶。 
对的反应:"今天的菜似乎不对你的口味。你想吃些什么?" 
4.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可以与其他的小孩愉快相处,同时不要使他或她的感情那么容易被伤害。 
孩子的感受:忧伤。 
对的反应:"那一定伤透你的心,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5.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对父母今晚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有所感激。 
孩子的感受:忧伤。 
对的反应:"我能够了解你确实想念×××,我也想念着×××。" 
6.讨论家长的处理方法:家长希望孩子与访客可以共同分享乐趣,并且表现大方。 
孩子的感受:愤怒。 
对的反应:"有时候要分享一样心爱的玩具是很困难的。让我们把这个玩具收起来,拿别的你愿意与别人一块儿玩的玩具吧。"

8~10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引导?

8. 老公去世两个月了,我不知道怎么过,有时候就想随他去了,可是有想着还有孩子,老人我该怎么活下去

这位朋友,你好!
你今年多大年龄了?
你老公去世了,你心里难过,心理咨询师同情你的遭遇,向你表示慰问。你跟你老公之间伉俪情深,虽然你老公离去了,他在天堂一定是很欣慰的。
你可能还有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上面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你的任务还很繁重。以前可能有一些事情你老公可以帮助你分担,今天你不仅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还要承担起你老公的责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希望你能够尽快走出伤痛,为你的孩子,为你的老人撑起一片天。
白天希望你扮演好一个母亲,一个而媳妇的角色。晚上当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跟你老公说说话,跟他回报一下在他离去的日子里,你的孩子没有受委屈,你的老人健康状况良好。
如果你有什么困惑可以交流。心理咨询师希望你早日走出内心的困惑,快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