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从华为离职后,华为的哪些东西是你最留恋的?

2024-05-06 02:20

1. 假如从华为离职后,华为的哪些东西是你最留恋的?

 用华为已经离职的员工的离职感言来回复一下,大家也看看真正的华为员工留恋的是什么,简单总结一下,用几个字表达:收入、技术、经验、文化、氛围、荣誉、福利、朋友等等。。。
     【华为离职员工A】2017年9月15日考勤截止,不能免俗,刷贴留个念。    08特招,9年, !*级, 44+岁。在华为经历中国区-》海外-》预备队三个阶段,一路走来虽有不如意,但总体上公司给的物质回报不错,来一回华为, 值! 
   在华为搞明白了什么是狼性文化, 什么叫一言堂, 公司不像公司,像战场! 得!老子不想当兵打仗,拜拜了您了! 
   华为不是家, 早晚得回家! 个人最后这段时间公司一番折腾,熬不住了, 回家吧, 什么未来的将军啦, 战略转型啦, 战地日记啦, 梁山广啦, 孔令闲啦, 一概与我无关啦! 
   奉劝大家身体是自己的,奋斗的同时不要忽视锻炼身体! 
   祝继续在公司奋斗的各位升级,加薪,配股, 分红/年终奖大大的有!
   【 华为离职员工B 】 国际惯例,5069天,12月31日考勤截止,发帖留恋!      不管怎样,在即将离开的时刻能回忆到都是点点滴滴地感动,感谢曾经对我宽容和照顾的领导们!感谢曾经帮助和支持我的同事们!抱歉,未能鼓起勇气与各位当面一 一道别。
   感谢所遇到的每位温暖善良的人!
   感恩所有的遇见!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儿都能成!
   祝福公司业务持续向上,越来越好!
   【 华为离职员工C 】国际惯例,走得必须漂亮!     老员工,8年土著,不多说了,感谢华为给我的第一份工作,收入和成长。
   离职原因,成长越来越少,除了钱,貌似没太多可留恋的东西……
   祝公司越来越好,希望有一天大家能高效工作,快乐生活,不再炮火和打仗,安心搞建设。
   火车头也要走了,出去继续努力!
   【 华为离职员工D 】别了,HW    华为7年,今天考勤截止!7年时间不长也不短,生命中除了华为,还有很多重要而美好的事情要去做。对公司表示感谢,感谢公司提供的工作平台,也感谢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工作。虽然公司很多地方被大家吐槽,偶尔也会对公司各项政策表示无语和无奈,但是华为确实是个强大的公司。今天最后一天,没有不舍,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可能就是自己的7年青春吧。最后祝公司蒸蒸日上,祝大家升职加薪,奖金多多!
   【 华为离职员工E 】3973天,江湖再见!     现在的心情繁乱,想写些什么,却又提笔情怯,只好发一首昨晚酒醉时乱改的古词,表达我的情绪吧。 
   离别在即,宿酒微醺,分外伤感。菊厂十载奋斗,留恋处,往事如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挚友,加班通宵,交付值守难相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惯例时!今宵酒醒何处?环保园,春色已满。好好做人,应是良辰好景相望。吾必有千种风情,再与故人说。 
   兄弟们记得喊我喝酒: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从很多离职华为员工和骨干那里了解到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1.较稳定可观的收入;
   华为对员工的薪酬相对确实不错,特别是干了3-5年以上,业绩优秀的员工会明显感觉到薪酬的客观:工资、奖金、分红,基本都是可以拿到的,特别是奖金和分红,不像很多公司画个饼很难吃到,5年以上老员工这三部分比例基本各1/3,如果驻海外还会有驻外部长和艰苦补助等,平均薪酬综合50-100万是一般员工的水平,老员工中位数应该在60-70万之间,对于基层主管到中层主管应该在100-300万之间,高层主管300-1000万之间,这里差别主要是股票分红!如果离职(不管是否主动离职)N+1补偿和股票回购(考虑增值),加班补偿等离职动不动一些老员工还能拿个100-300万!如果是领导可能更多!所以,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2.成熟高效的制度和流程;
   华为内部的各种工作流程和制度非常成熟,只要从头到尾做过一个项目,就对流程和制度非常得心应手了!比如,研发的IPD流程,销售的LTC流程,每个环节和很多部门都环环相扣,相关部门的会议和评审决策都镶嵌到了流程之中,避免项目的交付、商务、财务和合规等风险。这个对于运作较大项目作用十分关键!
   3.对客户注重细节,但战术上又不拘泥于细节的文化氛围;
   华为把以客户为中心贯穿到整个业务流程之中,要求员工对客户的任何细节需求都要做出回应,为客户做好服务,有客户投诉也是要求第一时间解决,但是在拓展和维系客户方面也不会拘泥于细节,提倡把客户做成自己的朋友,建立可信任的商业友谊!
   4.完整和健全的培训制度;
   华为的培训是很健全的,有华为大学专门负责培训,各个业务部门也会有专门的赋能培训,第一非常看重对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第二非常看重项目的复制能力和产品的学习能力,这其中公司的培训往往是引导性质的,关键还得靠自己自学,对自学的要求也很高,因为要学的太多了,这也是华为为什么坚持招聘985、211头部大学毕业的应届生的原因!
   5.高效向上的团队配合!
   团队氛围和团队协作这点最重要,这是华为制胜的最大法宝!华为非常看重团队协作,讲究“群狼”精神,一些大的项目一经立项发文,一线项目经理就有了“呼唤炮火”的权利,项目组的支撑者和关键负责人一般都是相关产品线和业务线的领导,确保能够把资源调动到一线攻克堡垒!同时,团队内部各成员也是战斗力很强,个人上进心和成功的欲望很强,合作起来很顺畅!
   总之,华为这个平台确实不错,离开后很多人都觉得去别的公司靠个人很难出大的成绩,在很多企业有时研发、营销、售前、销售、服务各个岗位全力配合太难了!或许是因为薪酬、因为制度流程、因为文化氛围、因为培训等原因才导致了最后团队协作不到位的原因吧!
   
   有幸在华为有过一段短暂的工作经历,虽然当时去意十分坚决,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现在回想起来,越发觉得我司有两点很值得留恋。
   1.  钱 
   第一年年底入职,第二年年底离职,可以说本人是完美避开了华为那传说中极具吸引力的年终奖(内行人应该都知道华为一般每年4月发放年终奖,5月到账),更不用提股票了(当时入职时说满1年才具备股票分红的资格)。
   不过即便如此,离职有n+1补偿,再算上绩效工资,周末的加班费,一年的收入也足够秒杀同行业的其他公司了,比我的上一家公司大方太多了。
   工作中也遇到过不少华为出来的朋友和同事,其中降薪出来的不在少数,虽然多少对华为的狼性会有些抱怨,但是只要谈到钱,个个都是满怀崇敬,绝无怨言。
   2. 培训 
   刚入职时的大队培训,如今依然记忆犹新。
   试用期的导师帮带制度,导师定期制定培训计划,我们定期总结汇报,部门内也有针对性的培训,感觉每天都很充实,每天都在成长。
   试用期转正,写PPT,准备答辩,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光。
   公司内部有极其丰富的培训资源,平时除了开会和PPT,最多的就是培训,而且各个领域都大门敞开,身边的大牛也无处不在,只要你有心,不愁没东西学。
    结语 
   以上这两样,极其珍贵,无论是在去华为之前,还是在离开华为之后,在这两方面都是再也无法企及了。
   所以身在华为的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哈!
   
   
   从华为离职后,最不习惯的是登不了W3,尤其是上不了心声社区。
   菊厂信息安全管的严,电脑平时不敢登外面的网站,看w3主页的公司发文等同于看华为版的新闻联播,看心声的贴子等同于休闲 娱乐 ,曾经办事处的事情上了心声热搜,全国各地的熟人来问内幕,八卦的很。
   离职后以游客身份上心声看了看,想看的都看不到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羡慕能在华为工作的人儿,作为一个不是华为员工的职场老鸟,就大胆猜测一下哪些值得留恋的。
   第一个:狼性文化   华为的狼性文化是出了名的,从华为离职,多少会带有一点之前的习惯,假如重新换了一份软绵绵的工作,肯定会怀念之前在华为企业文化的氛围。
   第二个:老大任正非   长期在华为的企业文化熏陶下,再加上任老大老是请客吃饭,相信你离职后是非常想念你的老大的。
   第三个:朋友和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兄弟   这年头,谁没几个好闺蜜,好基友,好同事的,之前在一起闯荡江湖的时候,推杯换盏,谈天说地,快意人生。离职后,少不了会怀念之前的潇洒生活。尤其是年龄越大,越会想的多。
   第四个:华为的食堂   据说,华为的食堂非常的不错,相信有一部分的吃货是离职后是非常想念华为的食堂的 美食 的。
   以上几个是重点留恋对象,其实还会有很多,这个取决于个人的喜好了。比如有的人觉得公司的马桶比家里蹲着舒服,这在离职后也会让人想念的,真的是应验那句话, 只有当离开或者失去时,才会觉得人和事物的美好所在。 
    我是爱销售的小朱记,一个职场老鸟,每天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感兴趣的话,请关注! 
     华为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上市却在世界500强中排名49位的民营企业公司。能够在华为中工作也是一件非常难忘和自豪的事情。如果在华为中离职,最留恋的肯定是一起奋斗过的日子。  
   一个一个说
    1、 收益。 
   华为收益主要是工资、奖金和股票。高收益是毋庸置疑的,华为对待员工还是很乐意给钱的,至少在工资上面从来不会打折扣,这也许是华为能够吸引大量优秀人才的原因之一。你在华为能够拿高薪,在其他公司却不一定有这么多。而且入职期间,奖金不只是年终奖,还有项目奖等。工资薪酬是根据岗位来设定,并设定了13级到23级,每一级设A、B、C三个层次,不同级别的基础工资大概相差4000元至5000元之间。如应届本科硕士入职通常是13级,博士是14级,社招需要看工作年限及所需岗位的重要性,普遍在15级至19级,18级起便属于管理层。目前,华为17万员工中,基干、中干及以上干部约1万人。
   如上图,华为不同职级的员工基础岗位薪资标准,14级的时候年薪基本上就30w+了,随着级别的升高,不同职级的收益差距更大。不同级别和城市会乘以相应的系数。随着职级的升高,年终奖和股票分红占据更大的份额,18级以上的员工年薪基本上就在百万以上了,去年华为豪掷20亿分发给2W连续性相关的研发人员,华为一年发放的工资和奖金股票分红就要700亿!
   华为收入的大头在于股票分红,每年华为利润的大部分都会以分红和升值形式返还给员工。一般来华为2年后才有股票,不过现在针对15级以下员工已经不发股票了,改为发TUP,类似于股票,不要用钱买,但只有5年有效期,每股分钱是一样的。
    2、 危机意识、大局观念 
   华为多年来高度重视基础创新和基础研究,坚持每年将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鸿蒙备胎充分体现了华为的危机意识。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也都灌输着这一观念,项目上出现问题,要及时想到解决方法,如果A计划不成功,就得执行B计划,时刻要绷紧神经,每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出现会有何种解决方法,到了相应的环节也要盯紧流程,及时解决问题,不影响总目标。一旦由于非主观原因导致项目目标调整,也会通过其他的方法和手段,改进设计或者产品性能调整等多部门协调协商进行成本损失最低,又最接近原始目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华为,作为基层工程师,团队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协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努力,少有勾心斗角,基本上可以踏踏实实的干实事。奋斗精神、目标导向、高执行力都是他们的代名词。
    3、 文化 
   华为的“土狼文化”、奋斗精神,坚持不断学习和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强调集体凝聚力。在新员工刚入职时就开展各种入职培训,宣讲企业文化,渲染力十足,尤其是对于应届生而言,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带来了什么习惯,就很容易保持一种什么习惯,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宣讲,对他们来说记忆深刻,对任总的神化和入职的使命感、自豪感让他们热血澎湃的想要奉献青春,甚至于,对家属都有渲染的地方,每年都会给每个华为员工家里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华为的部分员工,讲述的都是华为人、华为事,家属看的都很激动,感召力非常强。
     4、 华为的拉通对齐 
   从espace的电话会议,电子流,welink等工作模式极大的方便了交流,节约了交流成本和时间。比如,出差或者出差延期等,线上领导审核通过就可以,回来报销自己做好报销单,放在柜子里就有人取,完全不用自己费心。项目上出现问题,电话会议及时沟通,组内所有人都在,能及时解决问题,没有出现问题的也可以以此警惕,学到经验。hi社区,专家,质量文化,意识。
     
    5、舒适的办公环境 
   各种IT环境,设备,可以甩外面一大截,一大截,从espace的电话会议,到会议室设备,到今年的700一套的键盘鼠标,到随便配双屏,到各种社区,各种支撑的文员,电子流,welink等。
   其实,自去年5月华为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以来,华为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压,不只是华为遭受美国的“围堵”,“现在的打压已经不限于对华为、中兴了,已然扩展到AI的独角兽、芯片公司、三大运营商、BAT、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发表言论称,“中美博弈下, 科技 领域‘首当其冲’,但最坏的时候可能还没到。”现在中国到了一个需要各个领域共创共享共赢的阶段了,需要健全产业链及供应链体系,打造良好的生态体系。
     增加点题外话,在华为如何生存  如何让领导支持你呢?你必须先支持领导。记住,永远不要和领导过不去,我本科学生会时曾犯过这个错误,明白了没有领导的支持,很难做成事。华为的领导都不差钱,没有必要送礼;华为的领导由于严格的绩效导向都压力很大,最需要的是得力的干将;华为的中基层领导都是普通人,你真心帮助他,他也会通情达理的帮助你。如果领导对你的态度不太好,说明你还做的不太好。你觉得领导对你有成见,可能你对他也已经有成见了。领导的风格各不相同,你要主动适应。说到底,欲取之,先予之。如何把工作做好呢?新人都要被安排做相对枯燥的例行工作的,但只重复的完成例行工作是不行的。必须要在例行工作中熟能生巧、提高效率,才能挤出时间来解决例外的问题,例外的工作通常是比较有趣的。做事还必须主动、全力以赴、不要局限于本职。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超出领导的想象,为此加班是值得的;如果让领导反复修改几次才过关,也许你最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一样的,但印象分绝对差很多。还要坚持学习。如果努力了还不能一次做好,说明能力有差距,要有自知之明,努力学习提高。别学那些工作中用不上的,那是学校中干的事。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学习有助于改进工作和生活的东西,学以致用。
   
   华为的食堂   
   心无旁骛的工作环境是最值得我留恋的。
   所有人都在为了一个目标奋斗,没有作秀的没有内斗的没有拖后腿的。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自从从华为出走到了事业单位,落差超级大哦。不是说工资,环境没有了,平台没有了,自己就什么都不是了。
   简单的工作氛围、优秀的同事、像同学一样的同事关系、艰苦奋斗的经历、环球 旅游 一样的海外出差工作经历、丰厚的收入。
   虽然看着比较假,但是我确实比较怀念比较单纯的研发同事们。华为的研发,真的是和学校差不多,不会有太多杂事在里面。

假如从华为离职后,华为的哪些东西是你最留恋的?

2. 你为什么会从华为离职?能说出来具体原因吗?

首先要说的是,从华为辞职跟从其他公司辞职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不要因为华为离职就大惊小怪,主要就是在这家公司干得开不开心!
个人抗压能力不足华为实施的是末位淘汰制度,每个季度都要考核一次,末尾的要淘汰!这无形中就给很多人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现在的刚刚走出校园的青年人,所以当你打算入职华为的时候,首先要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

岗位竞争压力大能在华为上班的可谓都是顶尖级的人才!至少在国内都是顶尖的人才!当你认为自己很优秀,在同行业里拥有绝对优势!可进了华为后你会发现,和其他同事相比,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落差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所谓尖子碰尖子就不尖了!就是这个道理!
个人和家庭原因都知道华为的竞争压力大,一般到了40左右的人,不论是身体还是学识可能都无法和年轻一代相比,尤其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华为!在战场上厮杀久了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时间一长就想著换个相对轻松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调节一下自我的身体,另一方面还可以把重心多放在家庭上!

华为以高工资著称,但是你如果承受不了高强度工作,你就会可能考虑离职本人经常跟华为员工打交道,以运营商售后支撑人员为例,基本7×24小时待命,随时等待客户召唤,经常周末拉个视讯会那是家常便饭,可以说基本没有多少个人生活,除了在工作就是去工作的路上,对家人的照顾那更是痴人说梦。曾经在外企工作的同学跳去华为没待多久受不了就离职了,所以如果不是特别缺钱,有多少人需要这么拼命,把几乎所有时间精力卖给公司?所以仔细去研究,发现大部分华为人都是农村出身的,有很大的经济压力,然后又能吃苦,可以胜任高强度工作。

华为现在如日中天,但是你如果适应不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你就会考虑离职华为的狼性文化家喻户晓,通过几十年的打拼,现在华为在通信行业基本独步天下。但这种文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很多新入员工刚开始还可以勉强撑著,反正也是一个人人把青春献给华为,一个吃饱全家不饿,但是结婚后有了家庭,再继续像一匹饿狼一样到处的奔波打战,你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你的老婆能否吃得消?你的家庭是否有足够人手支撑你的狼性,所以很多人干了几年后离职回老家找个钱少点的但是可以离家近,不用随时拎箱子上战场。

华为虽然足够优秀,但是你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你就会考虑离职!华为在IT领域的确足够优秀,也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但是对于你个人来说,它未必是你最好的选择,对于家里条件优越,父母都是非富即贵,除非确实热爱这份工作,否则有多少人能够熬得住!通过应届生大学生就业最受欢迎的就业单位排行榜中,华为也不是排名最靠前的,所以对于非常优秀的人才,其实选择非常多,华为如果干得不开心,又有其他更合适的地方抛来橄榄枝,那就可能会离职。
综上所述,为什么从华为离职,这其实原因有很多,也很正常,归根结底还是未满足你的核心需求!

3. 你为什么会从华为离职?

我校招进华为5年,在华为当了半年的项目负责人,拿过lte总裁奖提名。在我混得最好的时候离开华为,去外企了。刚出来半年。
  
 出来的原因:
  
 1.我进去的半年就想离职了,当时压力过大直街失眠了,我坚持了5年,我自己是没想到,我当项目负责人时,当时一个新员工,浙大硕士发现自己掉头发了。所以内心里不认可华为文化,为什么留下来,奖金高,很实在的问题,很多家境贫寒的大学生也是如此。
  
 2.在部门5年,学不到东西了,上升呢,部门非常稳定,肉眼可见的没机会。华为是螺丝钉文化,非常精细的部门分工,你换个部门可能你的经验全部没用,但是行业兴衰都是有时间的,我们部门火了那么多年,开始走下坡路了。
  
 3.见过太多残酷的事啦:有一个10年的老员工,被部门淘汰了,扎扎实实干过的。还有一个技术骨干,技术能力强,但是不喜欢扯皮,因为升了一级,pk不过管理岗位,被淘汰了。这种都是技术强,好好干活的人呀。最后一个,我们部门的火车头,部门建立的时候就在了,几乎每年都是a,级别很高,但是最后,他被派到海外去了,不去的话,就得走人,三十五岁的时候,去海外,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几年,最 搞笑 的是一个技术骨干去做营销了。
  
 4.身体消耗太大,里面一年,外面两年,里面白发,秃顶的人不少,我还见过一个妹子都白发了,因为在公司待得比较久。我自己有点神经衰落。
  
 5.没有时间学习,程序员行业发展太快,不学习很快会被淘汰,华为那么忙哪有时间学习。
  
 6.我去外企不是去养老,是去养伤充电。
  
 2006年进华为(坐标上海),2015年出华为(坐标波兰华沙),离开时39岁。
  
 
  
  
 熟悉华为的人,都知道,工作越久,收入越高,在华为工作9年,并且是外派到海外,总的来说,收入不错。离职,也就意味着割掉了丰厚的收入,迎接自己的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
  
 
  
  
 离职的原因有很多,总结如下
  
 
  
  
 离开这么多年,不过还是要感谢华为,也深感荣幸,曾经是它的一员!
  
 说一说我朋友的故事。
  
 他毕业后进入华为技术岗位,压力巨大,每天加班,而且评分压力巨大,刚进去的时候其实是打了退堂鼓的。但是没有办法,还是咬着牙开始干。
  
 因为他们项目的原因,每天都需要加班,大概会加班到晚上11点左右,每周上6天班。当然都是有补贴的。
  
 累是真的,崩溃是真的,中间数次跟我们说快坚持不住了,收获巨大也是真的。
  
 大部分校招生进华为的原因,一个是极好的平台锻炼能力,一个是不错的薪资待遇,还有一个是将来的跳板镀金光环。
  
 所以在华为苦干3年后,他跳去了别的企业。
  
 员工付出青春和汗水,华为给予平台和跳板,其实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不仅是华为这种瞩目的公司,离职这种正常的人员流动,发生在每天每个公司。
  
 关注前程无忧,收获职场干货,陪你走过求职路。
  
 本人华为二进宫,第一次从美国世界五百强公司跳到华为,各种不适应,一年就离职了,主要原因还是华为不允许你在家所在地上班,偏要把人都搞到深圳去。从华为出来后回到另外一家美国世界五百强公司,工资级别都涨了一大截,但是却发现外企的生活虽然很Balance,但是发现每个人都只是一颗螺丝钉,没有机会干些大事,成就感跟华为没法比。所以后来选择回华为,只要你肯干,就会有足够的回报。但是华为二进宫真的很难(如果你没法证明你从华为出来后比在华为混的更好,你是没有机会回去的),我足足等了三年,才从独立顾问转为华为正式员工。所以我劝各位准备从华为离职的兄弟们要慎重考虑啊。
  
 身为华为人,以亲身体会谈谈身边同事离职的原因吧。
  
 虽然华为高薪,但是每年依然会有人进来,有人出去,综合分析,离职的有以下几类。
   01内部淘汰  
 公司内部每年绩效有5% 10%的C,C虽然不是强制淘汰,但是基本意味着未来3年的加薪和配股为0,得C基本是会走人的。
  
 看似得C比例很大,实际上如果有下面几类原因离职的,会优先他们绩效打C。
   02追求安稳  
 部分同事在华为辛苦几年,出于后续职业规划和稳定工作,会选择去国企,公务员等稳定工作方式。
  
 催生这种选择一般两个方面,一是工作加班强度大,心生倦意。二是面临中年危机感,提前打算。
   03 工作不如意,换个公司  
 有时候,工作方式与团队领导不合,不满意当前工作氛围等,会让优秀的人愿意离开。用马云的话就是心累了。
  
 这里面再细分的话,有很多情况了,例如不认同企业文化,才华得不到合理使用,不适应工作流程等
  
 其实针对这种情况,大部分人会优先选择内部调动,换个部门不失为一种选择。华为内部人才市场调动机制很完善,只要绩效不是糟糕,是很容易找到新部门的。
   04更高的选择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找到更理想更高工资的企业,也会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我遇到的不多,但是有。
  
 听过有其他部门人出去创业的,去阿里腾讯获得很高的定级。祝福他们。
  
 至于我自己,还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走的理由。
  
   
  
 华为,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为了高收入拼命想挤进来,里面的人被一分一秒折磨而考虑着离开。
  
   
  
 任正非给你那么多分红股份,你以为是谁都可以拿吗?
  
   无尽的流程,无尽的汇报  
 走不完的流程,做不完的汇报,这其实是大公司的通病。流程是把双刃剑,方便了管理,却让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举个例子,要在代码中新增个资源(消息号、命令字等),别人公司的程序猿哥哥只要一分钟就搞定了;在华为,先准备申请材料,再提交申请,再等无数人审批,再等发布资源。这一套下来,三四天过去了……如果你发现申请的不够或者有误,需要补充,不好意思,请重来。
  
 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流程,其他的流程多不胜数。也就是这些流程,时刻在消磨着程序猿们的干劲。
   生活?不存在的。  
 有句话概括的不错,在华为就是用自己2倍的时间,换取1.6倍的收入。而很多人很多时候,投入的远不止2倍。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就算在休假,不管在哪个时间段,哪怕是下半夜或凌晨,都会经常接到公司电话。想要自己的生活?呵呵,不存在的。“忍、狠、滚”,这是华为内部信奉的三字经。要不就狠,要不就忍,狠不下也忍不了,请滚。
   紧绷的神经,如履薄冰的日子  
 我所在的部门是固定网络,产品很老很成熟,现网产品使用量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爆高,一点点差错都不能有。因为现网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引起连锁追责反应。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年度绩效拿C,年终奖泡汤,白干。
  
 对于程序猿来说,以高质量要求自己其实是件好事,对个人有好处。只是,如果心理抗压能力不好,请慎重选择入职。
   办公室政治  
 如果你以为所有程序猿的工作氛围都是那么单纯,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在华为,13、14级一起评定绩效,15、16级一起评定绩效,这个绩效机制导致了同事之间的竞争关系。A、B、B+、C绩效都是有固定比例的,你拿了好绩效,那我拿好绩效的概率就低。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抢表现、邀功、拉关系的大有人在。如果你是个安静的程序猿,只想安静的写代码,如果你拿不出自己的亮点,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干了几年后,别人职位级别都在往上走,而你还在最底层敲代码,最终被取代。
  
 当然,华为也有其不错的地方。只要你有能力并且会来事儿,你将前途无量。另外,华为内部平台很大,当前职位不想干了,可以考虑在内部转岗……
  
 大浪淘沙,向留下来一直在坚持奋斗的英雄们致敬!
  
 1.没年假
  
 2.没个人时间
  
 3.不人性化,喜欢打鸡血搞运动,非理性,善忽悠人,恶性竞争
  
 4.技术水平低,也不重视技术,ppt文化,跪舔领导现象严重
  
 5.低效,劳动密集型
    
 
  
  
 我以前在华为时,身边的同事来来走走,离职率的确不低,一方面是华为本身每年有一定的人考评被打了不胜任(C),另一方面一些朋友的确是因为自身和公司的各种原因离开了华为。我自己过了几年也离开了华为,所以我来聊聊这个问题。
  
   
  
 我自己的离职原因是因为自己想要更好的发展空间。华为其实是螺丝钉文化,每个华为员工都是一个螺丝钉,员工都类似于流水线上的工人,员工的发展实际上受到流程的限制比较大,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我就去了别的地方。
  
 
  
  
 当然,我在华为的那个时间,华为的体制比现在僵化的多,目前据说华为的体制和流程正在变革,一些岗位的员工已经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过我离开华为时也没有抱怨,毕竟华为教会我很多,我还是很感恩的。
  
   
  
 我同事离开华为基本上不外乎两个原因:公司的原因和个人的原因。
  
 
  
  
  员工的考评比较差,是员工从华为离职的主要公司原因 。华为内部有一C惨三年的说法,也就是一旦考评不胜任,除非未来的你非常出色,基本上在华为的前途就毁了,所以一些同事的确因为考评而离职。
  
 
  
  
 因为公司原因离职,还包括 考评一直不是太好,公司不续签;或者是考评没达到预期、待遇倒挂,加薪核年奖觉得被黑了,自己觉得不公平所以离职 等等。需要知道华为是一个大公司,大公司就像一个小 社会 ,一样存在很多问题,一样有江湖,存在形形色色的不满也非常正常。
  
   
  
 还有很多员工是因为自己的原因离职的。例如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去IT企业高就,就比如腾讯、阿里发展会更好,所以因为更好的发展离职了,其实我也是这种情况。
  
 
  
  
 因为自己的原因离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太累了或者财务自由了。很多同事工作太累了,所以辞职做了公务员、去了国有企事业单位,甚至一些女孩子干脆回答全职带小朋友。还有一些同事如果觉得自己赚够了钱,身体又大不如前,也会辞职去做一些轻松的工作。
  
   
  
 所以我们看到,华为虽然给员工的待遇不错,但是还是有很多员工离职。员工离职的原因不外乎是钱、事业、身体,华为的员工也一样,有时候待遇真不是一切。
  
 华为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公司,是我国的骄傲,员工素质非常高,服务和技术也是很过硬,排队机、防火墙、网络设备秒杀所有其他品牌。能出国门和世界竞争的除了华为还有谁?腾讯阿里?但在华为工作如果还没准备好玩命的话,只有离职或者被开除两种可能,首先工作基本不让在家乡,而且加班是必须的不管是研发还是一线工程师,哪怕你已出色的完成了手头的所有工作,如果不加班,会被评C,另外几乎所有晚上的时间均是开会或者培训、内部考试。其次基本上压力会很大,因为是乙方,所以需要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很多项目和工程,干技术类工作大家知道难免有一些割接或升级失败,而如果影响业务了受到甲方投诉,后果相当严重。如果去海外,很大几率分配到第三世界国家,传染病、 社会 秩序、父母家庭..等等压力不言而喻。这是我接触过华为人的基本状态。你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
  
 作为一个过来人,想当初也是踌躇满志来的华为,然而仅仅呆了一年多,就从华为离职了,身边很多人也会觉得不解,可当时在我心里的确是有明确答案的,并非一时冲动,离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出于个人职业规划上的考虑。   
 和前面有的答友的观点不同,我觉得在华为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特别是专业技术方面,至少在我所从事的领域内,华为在国内还是处于绝对领先的,我所在团队的技术氛围也十分浓厚,但与此同时,我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是一个热衷于技术的人,做项目时,我会更关注结果,以及风险预判和评估,而对于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却始终没有太大兴趣,于是决定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但又深知在华为这艘庞大的航空母舰里,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所以才毅然决定离职,去另一个平台以求更好的发展。
  
   
  
  
    其次,是很多答友都提到的螺丝钉文化。   
 螺丝钉文化并不是华为特有,是一种大公司病,但是身边很多从大厂过来的同事还是觉得华为尤为明显。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华为的工作内容要求精而深,而非浅而泛,与外面大多数的中小规模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华为有很强的培训机制,能在极短时间内把一位应届毕业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螺丝钉”,再配备完善的流程体系,除非是技术大牛或者高级管理者,否则几乎没有谁是无法替代的。因此,虽然华为收入高,但其实绝大多数人的上升空间都极其有限,而且危机四伏,对于公司而言,个人价值根本微不足道。
  
 
    
  
  
    最后,是由于长期无休止的加班,导致的人脉资源匮乏。   
 华为的精英,在公司里风光无限,可是走出了华为,除了钱多,在其他方面如人脉资源也许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在这里提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下:一份工作的好或者坏,究竟应该怎么去评判?同学聚会时大家聊起自己的工作,似乎都是以收入的高低来比较的,然而钱难道就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么?我不否认自己曾经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也丝毫不否认,钱多就是我当时选择去华为的主要原因。但是,当亲戚来我所在的城市看病,我却找不到任何有利资源时,又或者在华为看到身边的同事,虽拿着百万高薪,却同样在为孩子上学而烦恼时,心里开始有了个很大的疑问。
  
   
  
  
 华为是座围城,外面的人争先恐后要进来,里面的人却由于各种羁绊而出不去。个人建议,辞职还是要谨慎,不要以为外面的世界就一定很精彩,华为二进宫的人也大有人在,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公司又能给予你什么,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简而言之,合适最重要。

你为什么会从华为离职?

4. 华为离职员工一般会在哪里再就业

  华为离职员工一般可以去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和自己工作很相似的公司工作。
  一、华为从事的是手机的生产以及无线路由器的生产工作,作为在华为离职的员工,相信会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一般在找工作的时候,要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及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自己的能力才会得到一定的发挥和施展。

5. 我为什么从华为离职?

华为工资高却留不住员工?离职的员工说出原因,网友:厉害了华为

我为什么从华为离职?

6. 我为什么从华为离职?

华为工资高却留不住员工?离职的员工说出原因,网友:厉害了华为

7. 离开华为的人

   
    人的流动反映着行业趋势与公司变化,从操作系统、智能 汽车 到云服务,华为人事变动频繁的地方正是其肯綮之处,也是观察一家公司的关键切口。 
    撰文|蓝洞商业 郭朝飞 
   任正非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华为的干部政策贯彻「宰相必取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他所谓的干部,主要是指管理者,华为员工主要分为干部、专家与职员三类。也就是说,在华为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尤其要从业务一线选任提拔。
   同时,任正非倡导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做决策,通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与磨练,华为积累了一大批人才。然而,华为也跟很多 科技 互联网大厂一样,有人心向往之,有人选择离去。
   5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有「鸿蒙之父」之称的王成录从华为离职,这一消息得到了华为方面的确认。
   王成录可谓是老华为人,他在华为24年,主导了华为鸿蒙系统的开发,曾担任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离开前的对外职务是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总裁。
   虽然华为以硬件起家,但是软件对华为越来越重要。
   2021年9月,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的一个座谈会上承认,「未来软件将吞噬一切,说明未来信息 社会 的数字化基础架构核心是软件。
   在王成录之前,2022年1月,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菁离职,在职期间其推出华为自动驾驶系统方案ADS。离开华为前,苏菁因在公开场合的相关自动驾驶言论被免职。
   除了苏菁,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蔡建永,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创始人、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陈奇等人亦先后离职。
   当然,有人进就有人出,人才在行业内流通极其正常,尤其是那些新兴的细分领域与行业,自动驾驶与造车就很典型。任正非也说,要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只要他足够优秀,愿拿着「手术刀」来参加我们「杀猪」的战斗。」
   事实上,从华为也走出了不少创业者,比如华米 科技 创始人黄汪、创梦天地创始人陈湘宇、UCloud创始人季昕华、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等。
   腾股创投在《华为创业英雄榜》中分析,与腾讯系、阿里系创业者不同,华为系创业者通常低调、内敛、务实,深耕于某一垂直领域。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离开华为的人,也将华为基因带到了更多行业企业。
   王成录1998年加入华为,被外界知晓更多是其进入消费者BG之后。
   那是2015年,华为消费者BG的CEO余承东给王成录打来电话,邀请他到消费者业务负责终端软件的相关研发工作,这让王成录「既兴奋又忐忑」。
   王成录曾撰文回忆,其兴奋在于,他进入华为即开始做软件相关工作,在他看来完成大规模工业化软件研发,就好像是以虚拟世界的0和1为建筑材料,设计建造一座宏伟的殿堂。但他也有点心虚,此前虽然也做软件研发,但主要是电信设备软件,这与手机操作系统完全不同,比如标准化程度不同,面向的群体也不一样,一个是B端,一个C端。
   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大浪淘沙,最后只剩下安卓与苹果的iOS,其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王成录也并非计算机科班出身,他大学专业是金属基复合材料。进入华为,一开始在无线产品线的无线核心网部门,后来成了核心网产品线总裁、中央软件院总裁。
      王成录靠自学补齐短板。他自知自己的专业与华为所在的通讯行业关系不大,甚至很多专业术语都没有接触过。
   他在与CSDN创始人&董事长、极客帮创投创始合伙人蒋涛的一次对话中提到,「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晚上看书看到12点多,填补通信的知识,并通过读协议、看全系统的代码来不断提升自己。不到一年,我就对整个通信系统非常了解了。」
   或许正是这种学习能力与突破的精神被余承东所看中,王成录成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而他证明自己的关键一步是,解决安卓系统下的手机卡顿问题。
   王成录在《让软件成为华为手机的硬实力》这篇文章中,将之描述为「在飞行中换引擎」,拿出了5大「药方」,其中人工智能是核心,对应用侧智能分析,判断应用的资源需求特征;对硬件资源侧,感知CPU、内存、IO(Input/Output)、存储等资源状态,通过AI算法实现应用需求与硬件资源的最佳匹配,并及时合理地整理和回收空闲资源,解决硬件资源协同和APP占用空间过度膨胀的问题。
   王成录更大的心结在于,想做一个操作系统。他还在华为中央软件院时,就有这个想法,只是当时所在部门条件不足,还不成熟。2016年5月,鸿蒙正式立项,王成录要做一个多设备协同的分布式IoT操作系统。
   当时余承东认为,技术方向很好,但实现难度太大,特别是软总线的挑战太大了。
   实质性变化出现在2018年年初。王成录在与《晚点 LatePost》的对话中说,当时任正非想仔细了解消费者BG各部门都做了什么,因为增长太快,其担心有很大风险或问题,所以让各个业务进行业务汇报。王成录利用这个机会,汇报了做操作系统的想法,获得了任正非的认可。
   「我说,任总,将来能不能把咱们的系统装载到各种设备上。他说好啊,鼓励你们装到车里,装到电视里。」王成录回忆。
   此后,鸿蒙走上快车道,2019年8月,鸿蒙系统正式对外亮相,在华为智慧屏上投入使用;第二年,发布可用于手机的HarmonyOS 2,并推出手机开发者Beta版本;2021年6月,鸿蒙操作系统开始在华为手机推广应用。
   此前,按照华为的目标,2021年鸿蒙达到3亿部的装机量,市场占有率将超过16%,这是一条生死线,意味着鸿蒙生态基本成功。4月28日,余承东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搭载鸿蒙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出货量超过2.4亿台,鸿蒙生态设备发货量同期超过1.5亿台。
   不过,外界对于鸿蒙一直都有质疑,认为其是安卓的一个套壳。
   王成录曾回应称,「一件事大家不理解太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做操作系统这么复杂和挑战的事。」
   对于王成录的新去处,也与华为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多方消息显示,王成录将加入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深圳国资委下属企业,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控股全资的哈勃 科技 创业投资等投资,而中软国际与华为也多有合作。
   手机业务承压, 汽车 成为一个新的发力方向,华为反复对外传递信息,不会直接下场造车,只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第二年与消费者BG整合。
   4月26日,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在2022华为分析师大会上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继续解释,「华为是不造车的,我们的定位就是智能车部件的供应商,我们要做的就是集聚我们的ICT能力,基于几个关键的解决方案,去帮助车企包括传统车企也包括造车新势力,帮助他们造好车。同时,我们也充分地去开放我们过去这么多年形成的面向消费者的渠道,能够帮助有意愿跟我们合作的车企卖好车。」
   基于此定位,华为打造相关系统,比如智能电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与 汽车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此外,也与整车制造合作,比如与北汽极狐、阿维塔、广汽、小康赛力斯等发布相关车型。
     采访过苏菁的类星频道评价其思维敏捷、语速极快、对自动驾驶有非常前瞻的视野,并极度自信,不吝于分享对业内其他企业的看法——在讲完后会非常职业地补充一句:这是我个人看法,不代表公司立场。
   如无意外,苏菁完全有机会得到进一步重用。然而,2021年7月,他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的一些发言和观点,终是改变了自己的轨迹。
      苏菁提到特斯拉,说近几年特斯拉事故率还是挺高的,而且从「杀」第一个人到最近「杀」的人,事故类型非常像。
   「这个地方我用「杀人」这个词,大家听起来可能是严重的。但实际上大家如果想一想,机器进入人类 社会 ,跟人类共生,是一定会造成事故率的,讲难听点就叫「杀人」。只是说我们要把它的事故概率降到尽量低,从概率上来讲,它就是一件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此外,苏菁还认为L5(完全自动驾驶)级别的自动驾驶永远不可能达到,这主要是因为L5级别自动驾驶的定义,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全天候覆盖应对所有场景,没有一位人类司机能做到,在相当的时间内机器也是无法做到的。自动驾驶领域厂商在实验环境已经可以实现L4(高度自动驾驶)级别,但是下放到用户使用,目前还只能接近L3(有条件的自动驾驶)级别。
   很快,苏菁就被免去职务,据说任免文件是由任正非签批署名。
   华为方面称,苏菁在参加外部活动谈及自动驾驶技术与安全时,针对特斯拉发表了不当言论。苏菁已就其个人不当言论进行了深刻检讨,但鉴于其言论造成的不良影响,华为决定免去苏菁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苏菁将去战略预备队接受训战和分配。
   离职前,曾有消息称苏菁可能加入蔚来,后来又有传闻,苏菁可能带领团队加入大众,担任大众在中国设立的自动驾驶公司CTO,显然这些都被现实否定。
   不过,华为 汽车 业务正处于调整与发展期,近几年离职的高管也不在少数。
   比如担任过华为西欧企业业务部部长、华为 汽车 业务副总裁的何利扬2021年年初去了小鹏 汽车 ,最近又离开小鹏;2011年11月,陈奇加入吉利旗下的纯电品牌极氪,任自动驾驶副总裁;今年4月,蔡建永加入宁德时代,负责CTC电池底盘一体化业务。
   留下的一道难题是,兼任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 CEO的余承东,是否能再次上演智能手机般的逆袭故事?
     今年3月,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前总裁蔡英华加入阿里云,任全球销售总裁;此外,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几度传出离职的消息,据雷峰网报道,其将继续留在阿里。
   蔡英华与任庚曾经都是华为人,如今一同效力于阿里云。
      《天下网商》认为,在行业人士看来,蔡英华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是建立生态体系的能力,其在销售及行业生态耕耘多年,有深厚的根基和口碑,此前为华为拿到了不少政企订单;二是对行业解决方案的建设,此前在华为提出的「懂行」策略,让华为与行业贴近,姿态上受到了行业ISV的欢迎。
   相比蔡英华,任庚更早离开华为,也更早进入阿里。即便如此,任庚还是把「华为风」刮到了阿里。
   据数智前线描述,任庚到任后,风格与阿里云有较大差别,中国区被员工戏称为「阿里云华为中国区」。任庚在阿里云实行强KPI,比如季度考核、末位淘汰,这导致销售员工淘汰率较高,被认为是行业内最严苛的考核。
   目前,云计算竞争处于胶着状态。
   2021年,华为对云业务反复调整,1月,先是让余承东兼任云与计算BG总裁。不到三个月,云与计算BG被裁撤,云业务部门独立为云BU,成为一级业务部门。虽然云部门等级降低,但在人员方面却是罕见的高配。余承东为华为云CEO,张平安为总裁,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兼任云业务董事长。5月再次发生人事变化,余承东被张平安替代。
   一开始,华为计划把计算、存储与云放在一起发展,因此成立云与计算BG,与消费者、运营商、企业业务并列为四大BG。但进入市场,发现互相冲突、打架,又将云与计算进行拆分。即便如此,仍有冲突。于是,华为把云原生相关的全部放到云BU,公有云建立独立的销售队伍。
   去年,徐直军承认,「我们内部冲突的过程、转型的过程,从卖产品、卖license,到卖云,是很痛苦的。唯一可喜的是华为云活下来了,还在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4月的2022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给出一组数据:华为云聚合了3万多家合作伙伴,围绕华为云做应用开发的开发者有260多万,华为云市场上上架的应用超过6000多个。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华为在云业务里面现在还处在努力爬坡的阶段。相比起全球的、甚至是国内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来说,不管是从市场的份额、云服务商的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我们都还需要缩小差距。」胡厚昆坦陈。
   目前,华为云提出新的经营战略,即「一切皆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与经验即服务。腾讯云也提出进行销售改革,希望从过去很多低质量、转包项目的模式,转为基于腾讯自研产品为主导、 健康 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人的流动反映着行业趋势与公司变化,从操作系统、智能 汽车 到云服务,华为人事变动频繁的地方正是其肯綮之处,也是观察一家公司的关键切口。

离开华为的人

8. 四年前从华为离职的同学告诉我,他对华为的观感

 企业离职员工与老东家的关系处理,是每个公司人事行政部门都很头疼的问题。
   老死不相往来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相互拆台,甚至对簿公堂都不在少数。前段时间和同学聊起他的老东家——华为,他对华为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华为的管理也全是赞扬,对华为的培养也是充满感激。
     
      同学在华为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在北美做技术服务,通过几年的技术和资本积累,准备自己创业了,才从华为离开。
   “在17年的时候年薪有多少了?都说华为的技术人员工资高。”
   “税后七十多万吧”
   “工作强度很高吧?”
   “还行,一般情况下都不算太忙,主要是在投标的时候会比较辛苦。和创业相比,华为的工作还是很轻松的[捂脸]”
   “我们以前是每月10号发工资,后来有一段时间公司经营困难,改成25号发工资了。现在经营状况好转了,老板也没有提前发工资的意思。华为是几号发工资?”
   “ 15号。十五号发的是当月的工资,相当于提前支付你半个月的工资 [得意]”
   “从华为离职还挺可惜的吧,华为会劝退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员工,如果是被劝退的话就有补偿了!”
   “自己提出离职也有N+1的补偿[耶]”
     
       总结 :当我们通过调岗调薪逼迫员工主动离职,以节约补偿金的时候;当我们通过各种成本核算克扣销售员提成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给员工培训是浪费工作时间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希望员工是富有战斗力的狼,希望员工懂得感恩,希望员工离职后还能念着公司的好。只能说:您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