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部都会区,再造一个香港

2024-05-16 03:13

1. 香港北部都会区,再造一个香港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月初发表了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其中“北部都会区”的规划部分引起了很多关注。
  
 所谓“北部都会区”,原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以《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香港2030+》)为基础,并参考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予香港的支持,把《香港2030+》中的北部经济带扩展及整全为总面积达 30,000公顷的北部都会区。
  
 北部都会区将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以创科产业为经济引擎的都会区,与维港都会区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并可借着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加强香港与深圳合作,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简单概括一下重点:
  
 (1)一个20年时间的项目,300平方公里
  
 (2)范围涵盖整个新界北部(包括天水围、元朗、北区的已发展地区,以及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新田/落马洲、新界北市镇等)
  
 (3)250万人居住,92万个住宅单位,约65个工作职位(含约15个创科产业职位)
  
 (4)双城三圈空间格局: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新界北核心商务区)、港深紧密互动圈(新田科技城)、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5)5条新铁路项目(包括至前海的港深跨境铁路)
  
 (6)双城三圈: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新田科技城)、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有专家指,香港过往在城市规划上一直是“中环思维” ,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香港岛及九龙只占香港土地11%,但却容纳了48%的居住人口,北部地区有大部分土地闲置。
  
 以至于这个香港唯一与内地直接接壤的区域,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香港这边是荒郊野外,深圳那边是高楼林立。
  
 北部都会区的愿景就是,希望将来形成哑铃型的双中心格局,南部是维港都会区的金融中心,北部是北部都会区科技中心。
  
 林郑特首在发表会上说,“这是首份由香港特区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及纲领”。
  
 归纳起来,港府提出北部都会区的原因,大致是三个:
  
 (1)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尤其是利用其中鼓励香港深圳融合发展的政策红利,全面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去
  
 (2)利用该地块与深圳前海潜力地区毗邻的地缘优势
  
 (3)利用未开发的土地缓解香港当下严重的土地房屋问题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香港这边是荒郊野外,深圳那边是高楼林立
                                          
 但,事实上,类似北部都会区的计划,港府在十数年前已经提出过。
  
 港府在1998年就首次提出在新界东北建立新市镇项目,并在2007年将之正式列入“香港十大基建工程”,但由于部分人的抗议,最终计划搁置。
  
 这次北部都会区的设想,舆论普遍给予了正面积极的反应,但可能还需要审慎乐观。
  
 这设想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个规划需要的时间非常长,不是需要20年时间,而是至少需要20年时间。
  
 如果考虑香港从规划到决策到评估审核到执行都涉及到繁琐的程序,而港府在香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过往的基建工程上都发生过较大的延误问题,因此,北部都会区的建成可能真的需要至少20年时间。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关于5条新增地铁路线,预期2022年才能完成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之后再开展第二阶段的走线研究。
  
 不过,林郑在施政报告中也表示会在下届增设副司长领导和推进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等重大规划的发展,同时也表示会推动修改法例加快规划的落实。
  
 总体而言,规划很好,但最后还是看规划能否真正执行,以及执行的力度和速度。

香港北部都会区,再造一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