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论文

2024-05-19 17:01

1. 写:“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论文

首先要讲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之后介绍盈余管理的理论知识,定义,动机,表现形式等。还有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研究的程度,研究的结论,论文的创新点,(如果有的话)论文的不足,今后的研究方向

写:“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论文

2. 上市公司被ST处理是怎么回事

沪深证券交易所2006年10月9日起一次性调整有关A股股票的证券简称。其中,1014家G公司取消“G”标记,恢复股改方案实施前的股票简称;其余276家未进行股改或已进行股改但尚未实施的公司,其简称前被冠以“S”标记,以提示投资者。 

*ST 是企业亏损满三年的股票,如果在规定期限不能扭亏,就有退市的风险还有,虽然不满三年,但财务状况恶劣的也可以是*ST,总之就是有退市风险的股票。 

沪深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由于“特别处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缩写是“ST”),因此这些股票就简称为ST股。

3. 我国上市公司中ST公司典型案例,写论文用

加我,回答你!

我国上市公司中ST公司典型案例,写论文用

4.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方式?

一、企业为什么进行盈余管理:
1、资本市场需要
       由于会计信息被广泛地应用来进行股票估价,盈余信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因而促使管理当局操纵盈利以试图影响短期股价业绩。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显示出一个稳定增长的每股盈利额,以此刺激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抬高股票价格,从而在急需追加资本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股票发行的气氛。另外,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资扩股及发行债券资格,避免ST、PT等,企业也会有较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如蒋义宏教授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案例研究后认为,上市公司财务包装的利益动机主要有三点: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为获得配股资格;为避免连续3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有经验研究表明,我国存在明显的10%现象,即在ROE10%这一临界点和损益临界点左右时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强烈。
2、契约原因
       会计数据是被用来监控和规范公司与其他众多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契约。报酬契约用来协调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动力,贷款契约是用来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贷款人利益为代价而使股东获益的行为。这些契约产生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因为对报酬委员会和信贷者而言,要识别(undo)盈余管理的代价甚大,这体现了实证会计中的分红计划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分红计划假设的含义是指,“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实施分红计划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更有可能把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因为现在的报酬计划有较大部分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如果报酬委员会使用某一特定公式制定红利计划而不参照会计程序的变动对红利做出调整,则红利的存在会驱使管理人员通过程序变动在某些年份提高盈利,而在其他年份降低盈利。至于是提高还是降低,取决于实际盈利是低于目标、介于目标与上限之间,还是高于上限。债务契约假设(又叫负债权益比率假设)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愈高,企业的经理人员便愈有可能选择将报告盈利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的会计程序”。企业与债权人往往签定有契约对企业进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对分发股利的限制、对增加债务的限制、对营运资本的保持等,而负债权益比率是考核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管理当局为了能获取贷款,在其财务报告数字接近限制性条款时,便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使负债权益比率等在限定的范围内。
3、政治成本动机或称管制动机
      其理论依据在于政治成本假设。所谓政治成本假设,也叫规模假设,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这是由于大企业的政治成本高于小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承担的政治成本要素之一,企业规模愈大,所得税税率往往愈高,即使税率不变,高盈利企业的税基高也要交更多的税。因此,为避免高额所得税,管理人员有进行盈余管理降低本期盈利的动机。此外,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都会诱使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以降低政治成本,避免制裁,寻求政府的帮助或保护。如Jones发现美国国内企业为了减少国外同行的竞争,取得进口救济(importrelief),往往在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进口救济调查时通过盈余管理低报利润,以显示受到了进口的伤害。在我国,一些盈利企业为了少交税,更是不择手段地低报利润。

二、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
(1)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变更。前文已述,根据分红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管理人员有选用增加当期盈利的会计程序的动机;根据规模假设,则有选用减少当期报告盈利的会计程序的动机。对于一份报告如何同时满足三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权衡。一般说来,若某企业存在以盈利为基础的分红计划或其负债权益比率较高,则更有可能选用高报盈利的会计程序;企业规模越大则越有可能选用低报盈利的会计程序。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虚报利润,往往选择那些可提高当期盈余的方法。会计方法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
(2)通过改变交易时间来调节利润。指通过提前确认营业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来提高当期盈余;或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如随着计算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IBM将发出商品作为销售,以支撑日益下滑的收入。
(3)改变应计项目的金额,如乱提乱摊费用、利用或有事项、一次冲销大量重组费用等来调节利润。
(4)虚构交易或虚增资产。如在年底虚构未发生的销售、退货交易,利用资产评估虚增资产等。
(5)利用关联方交易。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交易以实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为了达到取得配股资格,避免被ST、PT、摘牌下市,实现预定的盈利指标,以及其他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每到年末,关联交易便大大增加。
(6)利用资产重组,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

5. 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的相关会计处理的趋势分析

【摘要】我国新《存货》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等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会随之产生。因此,有必要对新准则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探讨。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中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合并会计报表和金融工具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或重新制订。这些新的具体办法的实施必将对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盈余管理的手段也必将推陈出新。因此有必要对新的条件下将要产生的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研究、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
  一、《存货》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存货》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所谓后进先出法是指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参考的是最近购入原材料的价格;而先进先出法则是参考最早购入原材料的价格。当购入存货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前期和后期有涨有跌时,采用不同的存货流转假设会对会计利润产生影响。当存货价格呈现下跌趋势时,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增加会计利润,从而多交纳企业所得税;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减少会计利润,从而少交纳企业所得税;当存货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时会减少会计利润,少交纳企业所得税,而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则会增加会计利润,多交纳企业所得税。在存货的整个使用期限内,无论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对会计利润的影响总额都是确定不变的,对纳税影响也是确定不变的,只是利润和所得税额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有不同的分布。
  所以说,无论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其本质上体现的都是对未来存货价格趋势的预测。《存货》准则采用先进先出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更多的原因是假设存货价格会上升,这样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会增加而多交企业所得税,同时先进先出法也符合一般企业存货的实际流转情况。
  将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量限制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中,可以增加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二)《存货》准则第十九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利用这样的规定可进行盈余管理。
  由于企业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只有存货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因此,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去掉结转入本年利润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外,余下的就是企业转回的存货减值损失。具体数字可以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减掉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用公式可以表达为:
  RLAI=LAI-ILAI
  其中:LAI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借方发生额,ILAI为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RLAI为转回的存货减值损失。
  为了验证上市公司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以建立净利润(NT)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RLAI)的一元回归模型。模型如下:NT=a+b×RLAI
  其中: a为回归模型的截距; b为回归系数。
  在取得统计数据后可对回归系数b进行假设检验。比如假设显著性水平α=0.05,当检验统计量t>tα/2时,就可以有95%的把握断定回归系数b显著地不等于0,相关关系是显著的。也即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之间是显著相关的,这样就可以判断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进行了盈余管理。
  进行这个假设检验还要注意b的符号问题。
  当b>0时,说明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之间是正相关的。即存货减值损失转回的越多,净利润越大,这样的盈余管理手段是显而易见的。
  当b<0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这说明存货减值损失转回越大,净利润反而越小了,有可能是企业利用存货减值损失转回掩盖了巨额亏损,这需要结合对其他因素的分析来确定,可以构造二元回归模型或更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再进行回归系数的检验,从而揭示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和手段。但要注意,回归模型中并不是“元”越多越好,并且要进行方程的F检验,只有方程通过F检验才能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验证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的关系还可用相关系数。设相关系数为r,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知r的公式如下:
  式中x、 y分别为自变量和因变量,r取值在-1-1之间。在进行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的相关性检验时,可假设x为存货减值损失转回,y为净利润,或者反过来也一样,在相关系数计算中可不必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当r趋向1时,表明净利润和存货减值损失转回高度正相关,说明企业利用了存货减值损失转回来增大利润,进行了明显的盈余管理;当r趋向-1时表明存货减值损失转回和净利润负相关,说明企业有可能进行了更复杂的盈余管理,比如利用存货减值损失转回掩盖了巨额亏损; 趋向0时表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由于新会计准则在2007年开始实行,至本会计年度结束只能取得一年的数据,因此利用这样的模型还不能进行同一家公司的纵向检验,只能进行上市公司的横向检验。
  二、《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资产减值值准备》准则第十六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现以固定资产为例进行说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内,无论是减值损失的计提还是折旧的计提对利润的影响都是确定的,但是损失和费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是不同的,因此会影响不同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产生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在新准则的规定范围内,企业可能通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来降低某一会计年度利润甚至出现巨额亏损,由于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并且在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内要重新调整折旧的计提数额,在随后的年度内折旧额将大幅度减少,利润将大幅度增加。这种可能对亏损公司特别有利。举例来说,假如有一家公司在2005年亏损,预计在2006年也将亏损,按照我国的有关证券法规规定,这样的公司将被冠以ST,如果2007年继续亏损,将被摘牌。为避免被摘牌的噩运,在2006年中企业可计提巨额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在2006年出现巨额亏损。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相应的折旧也减少,2007年及随后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的利润将大幅度上升,这样就有可能实现盈利,避免被摘牌的噩运。所以说,新准则的实施有可能促进了盈余管理现象的产生。
  验证这样的盈余管理是否存在,在固定资产总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考察几个年度内折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来推测。构造如下模型:
  R=D/A
  其中: R是比率,D 是年折旧额,A是固定资产总额。
  用R的变化可以发现同一公司在不同年份中折旧的变化,也可以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分组后,用R考察不同公司在同一年度内折旧的变化,也可以考察同一组内的样本公司在不同年度内折旧的变化。如此一来,则可以更好地揭示盈余管理是否存在以及盈余管理的程度。这样的分析要结合其他数据来进行,如固定资产原值和减值准备计提的证据等等。
  具体检验时可以根据净资产收益率(ROA)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组,如分为-10%<ROA<0%,0%<ROA<10%,ROA>10%等组,对各组内、各组间的样本进行检验;也可以按行业对样本进行分组,如钢铁、纺织和金融等等。分组标志还可以是资产规模、地域和审计报告类型等等。
  新准则的实施对盈余管理必将产生新的影响,盈余管理的手段也必将层出不穷。本文只是对可能利用新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部分现象进行了预测,未知的盈余管理手段还可能存在。新准则不断深入地实施和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一定会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更新颖的研究素材和研究领域,这有待于研究人员去探索和发现,而这样的研究也一定会为我国证券法规的建设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的相关会计处理的趋势分析

6. 会计学毕业论文格式,想问下一般需要多少字,老师说要20页以上

  这方面的论文在一方网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师帮忙指导的。相对于网上很多个人和小机构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一方网王老师咨询的,非常专业的说

  这里还有些资料,你看看


  随着证券市场在经济中的日益成熟及作用日益显著,上市公司提供的对外财务报告成为投资人、政府及其他监管者等利益关系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上市公司为了更好地吸引投资者,达到融资的目的,特别是一些面临亏损或者是已经连续亏损的企业,开始了盈余管理行为。这样不仅降低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可靠性,而且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债务重组作为上市公司扭亏的常用手段之一,在2006年的新债务重组准则下颁布的契机下,ST公司是否运用了该手段实现了扭亏为盈?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债务重组准则与ST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ST公司的监管以及基于盈余管理的债务重组准则做出了评价和建议,从而有助于完善的市场监管和会计准则,进而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动因、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点。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本章对盈余管理和债务重组两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综述。盈余管理方面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的分类总结、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理论界对盈余管理的出发点不同,其定义也不同。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在企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有意识地把账面盈余拉向所期望的水平的一种行为”。债务重组方面主要对国内外对债务重组内容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经济学、会计学方面的债务重组内容研究,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三章,相关法律法规及理论。本章分别从规章制度及相关理论两方面对本文的三大关键词“ST公司”、“盈余管理”和“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对目前的ST制度、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以及债务准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说明,为本文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第四章,债务重组与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本章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经营业绩和营业外收入等指标的实证分析,印证了理论研究的内容,并得到了初步结论:ST公司利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第五章,结论及建议。本章对理论和实证研究下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的上市监管制度及债务重组准则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还有不懂的地方,你上一方网自己看吧~


  目录
  第一章绪论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综述
  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方式
  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的理论研究综述
  债务重组的实证研究综述
  第三章相关法律法规及理论
  ST制度
  ST制度的出台
  退市制度的出台
  "*ST"的出现
  与盈余管理相关的理论和盈余管理方式
  与盈余管理相关的理论
  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
  债务重组准则
  国外债务重组准则
  国内债务重组准则
  第四章实证分析
  研究假设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指标选取
  模型建立
  实证分析结果
  描述性分析
  回归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结论
  结论描述
  建议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对ST公司的建议
  明确债务重组的定义


  最好先拟提纲,再写论文,你参考下这个吧,当时一方的王老师给我,直接就通过了,呵呵,老师拿我的当别人的范文了

7. 盈余管理和盈余公积的关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盈余管理是近年来会计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 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度。 同时, 企业管理当局在此准则中又获得了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又更多的介入会计具体事项的处理, 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测手段和方法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测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因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进行研究,对可能出现的特殊 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和规范,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上市公司管理层通常会出于各种动机利用会计准则的可借用空间进行盈余 管理,如避免操纵市场、提高经营者的报酬、降低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以及合理避 税等。 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为了有效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 的作用, 保护投资者等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则力图通过持续的制定和完善会 计准则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使上市公司的报表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 性和可靠性。 虽然每一次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都力求压缩甚至消除操纵会计信 息的空间,但现实情况却复杂的多。这是因为,一方面,会计准则通常只能对事 物进行原则性规范,而无法穷尽企业经营中的具体情形,因此,为了更好的反映

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会计准则必须允许企业管理层进行适当的职业判断,而会 计职业判断的存在,决定了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会计 准则的目标使得准则制定机构在选择更好地反映企业事务的规则时, 也在一定程 度上不可避免的给企业管理层提供了自由裁量的空间。事实上,会计准则始终是 在与盈余管理行为的持续博弈中南不断向前发展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006 年 2 月 15 日, 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包括 1 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在 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在金融工具、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公允价值等 方面都有较大改变,还将准则规范的内容进行了扩充,新准则涵盖了包括金融、 石油等诸多行业,并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年金等多项业务做出了具体规定。新 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过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趋同的目标, 对于促进我国经 济发展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准则的实行对上市公司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却一直普遍 存在。新准则旨在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例如,新准则规 定, 对一些容易变现的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在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 的今天, 公允价值计量确实能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但同时也为上市公司管 理层操纵利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使公司达到配股资格、避免 ST 或者实现当年巨亏,频 频进行利润操纵。在新准则实施以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 大多是直接违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利润操纵,新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盈余 管理的手段技巧性更强,大多是在 新准则规定的空白区域或者利用新准则的漏 洞实现利润操纵。 上市公的盈余管理行为极大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严重打 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造成了资本市场体系的信用危机,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 司财务信息的信任程度,促进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 对于盈余管理的涵义, 综合来看, 会计学界认为盈余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盈余管理通常是指 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且或个人谋取利益,而通过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实际行动,使 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性行为。 这些行为既包含合法的操控性 行为,如公司管理当局凭借会计 in 西的不对称,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原则允许范 围内, 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进行职业判断而导致的账面 盈余的变动: 企业依法重组其经营活动或交易以达到即期或持续影响企业盈余的 行为等,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操纵行为,如有意识的“过度”或“不当”使用 会计选择或职业判断来影响账面盈余:有意编造、虚构交易来调整账面盈余的行 为等。狭义的盈余管理仅仅指非法的或者欺诈性的盈余操纵行为。 关 于 盈 余 管 理 的 涵 义 , 学 术 界 一 直 没 有 定 论 。 美 国 会 计 学 家 Willian K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时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 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Healy 和 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安排来改变财务报告,以 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据位基础的合约的结 果。

以上定义的共同点是, 都认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目的是自身 利益最大化,手段是选择性行为。笔者认为,这里的选择性行为主要指在会计准 则范围内的调整,是合理合法地利用企业可改变的事项来实现自身经营目标。 盈余管理: 一种基于会计准则的利益操作经济行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 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是财政部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而对旧准则进行系统修正的新版本。盈余管理历来存在,它是一种基于会计准则 而进行利益操作的经济行为, 从盈余管理的动因来看,是由于企业代理人为追求 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违背委托人利益的行为。盈余管理对于企业来讲,具有利 弊双重性。从积极方面考虑,盈余管理可以促成企业契约的达成,合理的盈余管 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契约成本, 引导代理人对企业预期或突发事件做出合理 的反应,从而保护企业委托人的根本利益。相反,如果企业不给予代理人任何盈 余管理的权利,契约的完备性和固定性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企业需要另 外采用过高的成本来稳定代理人,加大了契约的实现难度,因此盈余管理对于企 业存在有利的一面。 而从盈余管理消极方面考虑,由于盈余管理从一开始就违反 了新准则中的可靠性和风险性两个原则, 盈余管理所生成的财务报表信息不具备 完全可靠性。 企业投资人一般都依据财务报表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不可靠的财 务报表信息导致企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同时也造成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 失。 2.2 盈余管理的利弊 2.2.1 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 (1)激励管理人员 允许适度的盈余管理的存在对企业管理人员有激励的作用。由于大部分企 业管理人员在报仇计划与企业盈余挂钩, 管理人员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和职位发 展, 通过盈余管理, 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企业盈余水平和企业股价的会计 政策, 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得以实现。 也就是说, 赋予管理人员一定的盈余调整空间,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经 营效率。 (2)实现经营目标 盈余管理的实施由于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 因为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 情况下,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盈余管理知识该表了企业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 的分布, 并不改变企业盈余总额。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的经济交易 和事项,赋予管理人员一定的盈余调整空间,有利于提高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 稳定企业的经营。 而且当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时, 其经营目标也不相同。 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所处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盈余管理措施,保证经 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3)降低违约风险 盈余管理的上市有助于降低企业违约风险。债权人在给企业提供贷款时,为 了减少代理成本和风险, 保证到期收回本息,往往会在债务合同中订立一系列保 护性限制条款, 如对一些重要财务比率的限制、发放股利的限制及对外投资的限 制等。根据有效契约论,盈余管理的存在,能够克服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如 在企业财务报告数字违反或将要违反契约规定的限制性条款时, 管理人员通过盈 余管理控制财务比率和数据出去限制性条款范围内,从而降低违约风险。 (4)稳定股票价格 通过盈余管理措施有助于保持企业股票价格稳定。 稳定的股价不仅有利于企

业长远发展, 而且能避免投资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若一个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企 业,由于某些不可控风险向资本市场传递了不良信号,就会造成股价下跌,给企 业和投资者都带来巨大损失。 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深度的盈余管理,将经营业绩维 持在适当的水平上,向投资者传递经营稳定的信号,从而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 的信心,维护企业形象。 2.2.2 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就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误导投 资者,影响资源有效配置。过度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驻澳表现子一下几个方面; (1) 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 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时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企业 管理人员处于不同的动机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调节企业盈余, 会直接影响会计 信息的缺人和计量, 导致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一致,从而降 低会计信息可靠性。 (2) 影响资源有效配置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使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一致, 即会计信息失真。 这种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向投资者传递错误的信号,误导投资 者的经济决策,使其无法做出最佳选择,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整 个社会的效率降低。 (3) 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可能会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但并不利 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财务报告使用者通过阅读财务报告能够识别出一些盈余管理 形式。 而一旦其识别出企业存在对其不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就会对企业的整个财 务报告产生质疑, 进而对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失去信心,使企业自资本市场上处于 被动局面,预期的经济目标也难以实现。 2.3 盈余管理的前提 2.3.1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 首先, 会计准则是准则制定者与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而每个企业的情况千 差万别,所面临的经济情况也各不相同。为了尽可能满足各方的经济利益,保证 不同主体方均能接受这个结果, 减少准则制定和执行中的阻力,会计准则只能对 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做出规定, 而对一些具体经济业务处理的方法则留给企业自己 选择,以便企业能够对变化的环境和不可预见的事件及时做出灵活反应。所以, 会计准则不可能也不必要事无巨细对企业可能面临的会计事项一一做出规范。 其次, 会计准则与实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常落后于 会计实务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企业涉及的许多经济交易和事项,在会计准 则中都找不到相关规定,会计准则和制度指导作用的时滞性会使会计实务由于 “无法可依”而有很大的弹性。 2.3.2 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是指不同的经济主体对信息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 就证券市场 而言,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人(债权人、股东、潜在投资者等外部 信息使用者) ,不可能时时刻刻对代理人(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为了 实现自己的目标, 避免管理层的偷懒行为,信息使用者会以会计盈余为依据与管 理者签订报酬契约。 但是管理层比外部信息使用者掌握更多的企业的信息,如果 认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发现其盈余管理行为或者管理当局掌握了外部利益相

关者根本无法掌握的信息, 以致盈余管理不会被外界识破,盈余管理行为便会发 生。即管理者在提供会计盈余信息时,会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进行掩盖或修饰, 只向外界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会产生管理层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逆向选择, 即管理层知道自己 的情况, 而信息使用者却不知道。在我国由于股票的发行上市需要耗费高额的发 行、承销、中介费用等,导致资金充裕、经营良好的公司不愿意上市,而那些急 于上市的公司许多都是经营业绩不理想、缺乏资金的公司。为了满足严格的上市 条件, 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所需的资金,这些公司便会采用各种方式对利润进行 包装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而投资者只能根据公开的信息做出投资判断,他们对 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不了解。 这种逆向选择的结果导致资金流 向经营不佳的公司,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 2.4 盈余管理的内在动机 盈余管理动机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价值最大化, 所采取各种 盈余管理手段有其内在原因。 2.4.1 资本市场动机 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们广泛地应用会计信息对公司股票价值进行评估, 这刺 激管理当局通过操纵盈余以影响股票短期价格表现。 资本市场以方面为企业筹资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企业间为获得资本而进行的竞争。企业管 理当局有时会迫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进行盈余管理、粉饰企业的财务报告。当 前,我国资本市场更多的是发挥了融资的功能,企业取得了上市资格,就可以获 得巨大利益。 为符合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一些制度性规定,上市公司在对外公布财 务报告时, 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调节会计信息。 如根据 《首发管理办法》 的规定, 发行人发行股票并上市要求其最近 3 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 当企业自身不 符合要求而想取得上市资格时,就会通过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进行调节。因此, 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 资本市场动机在上市公司中就具体表现为上市动机、配股 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等。 2.4.2 契约动机 (1)管理报酬契约动机 在存在分红计划的企业, 管理人员有英语管理的动机现在的报酬计划大部分 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 一定程度上当期所实现的会计盈余而非企业的价值决定 了经理人员的报酬。 在会计盈余与所得报酬挂钩的情况下,企业的经理人员会通 过对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盈余朝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变动。 至于调高还是调低 盈余, 则取决于实际实现的收益与目标收益之间的管理。 在管理人员变动的时候, 管理人员也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管理者在快要退休之前很可能会选择会计收益最 大化的会计政策,以增加其奖金。对于业绩不好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则有可能 通过调高盈余以防止或推迟被解雇。 (2)债务契约动机 企业融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依赖于商业银行。目前,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在企业与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时,为了保 护自己的利益, 限制导致企业价值减少的投资和融资决策,防止企业管理人员损 害债权人的利益, 债权人会规定许多限制条件,在债务契约中规定一些具体的财 务指标。 无疑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成为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参考指标,债 务契约条款限制主要包括股利和分配、营运资本的保持、兼并活动、对外投资、 资产处置以及增加债务等, 并且企业一旦违约就需要付出很大的违约成本。所以

当企业的会计指标已经违反或者即将违反合同规定时, 企业就会对会计报表数字 进行盈余管理,以减少违约带来的损失。 2.4.3 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成本直接影响企业在财富转移竞争中的胜负, 因此企业所有者想尽办法 取得更多的财富转入而不是转出。 部分企业如战略型生产企业和垄断型公用事业 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 因为其经营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会受到政 府的强大压力, 他们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当这些企业 获得高额利润时, 政府就会采取措施降低其获利能力, 为了避免高额的政治成本, 管理者就有动机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粉饰来对付管制。另外,一些希望寻 求政府帮助和保护的公司也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某种要求。 2.5 盈余管理的外在原因 2.5.1 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股权结构中存在着“一股独 大”和“内部人控股”现象,股权高度集中,弱化了多元产权下股东对经营者的 约束,控股股东和经理层在实质上把持上市公司,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董事会有名无实、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履行其 职能, 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严重制约着上市公司的发展,也为其盈余管理提供 了土壤。 2.5.2 上市公司的外部审计失败 外部审计对上市公司规范盈余管理行为起到客观约束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成为外部审计 的实际委托人, 进而决定了注册会计师聘用报酬等事项。在现有的监督环境和制 裁机制下, 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审计过程中他们 往往会迁就被审计单位。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交易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甚 至与上市公司合谋几乎成为他们的一种理性选择, 否则就会面临不被聘用或解除 业务约定的威胁。在我国, 企业管理层为了顺利实现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而频繁更 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时常发生。根据有关资料,我国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 所的频率要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并且上市公司无法给出合理的更换理由,哪 些独立性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业务量也开始呈下降趋势。此外,我国注册会 计师执业规范体系不完善, 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都使得企业管 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恃无恐。 2.5.3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尽管新会计准则制度对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但其局限性和缺陷 也是很值得关注的。 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一般性,适用于所有企业或者 某一类企业, 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会计人员的主观 判断,使得管理层可以通过选取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调节利润, 进行盈余管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确定的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越来越多, 且情况越来越复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修订与会计实物之间存在着时滞性, 管理层通过利用会计制度的空白或缺陷,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计准则和 会计制度自身的局性限和缺陷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第三章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3.1 会计准则概述 3.1.1 会计准则的产生

会计准则是为实现会计目标,进行会计工作所要你管遵循的规范。现在意义 上的会计准则产生于美国。2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这 种企业组织形式诞生了, 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于当时 灭有统一的会计处理规定, 管理当局可以利用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按照自己的意 志控制报表内容和形式, 及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危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社会公众迫切要求政府部门制定一套完善的会计处理规定, 以规范企业会计 处理,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计准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3.1.2 会计准则的性质 国内外学者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日数规范论和经济后 果论。第一,技术规范论。其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性规范手段,是一 种客观的约束机制。 这种观点认为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约束管理当局 会计选择的自由度,能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第二,经济后果论。经济后果即财 务报告对利益相关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决 定会计信息的生成,引导出不同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着利益相关人的利益。 可以看出, 技术规范论强调准则制定者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准则推广实施 的过程:而经济后果论强调准则实施的影响,忽视了准则的构建。因此,合理有 效地将两种观点结合,会计准则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2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3.2.1 公允价值的变化 新基本准则第九章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主要应用在金融资产、投 资向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方面。公 允价值计量, 即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 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资产和负债。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能够较好地反 映企业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 但基于我国国情,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是持审慎 态度。 3.2.2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 在新会计准则中,存货的计价方式只有三种,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 别计价法, 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被取消了。这使得上市公司无法滥用存 货计价方式的转变来操控利润,从而缩小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3.2.3 企业合并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规定,必须以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 以双方商榷的形式确定公允价值。只以规定使得企业更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减 小了通过合并重组达到利润一夜之间转负为正的可能性。 3.2.4 债务重组的变化。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 新准则增加了三点变动使得债务重组更为谨慎,如缩小 可以债务重组的企业范围等。但另一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允价值的客 观性和准确性值得怀疑:一直存在的债务重组为了避税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等。 3.2.5 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 在新会计准则中, 判断合并范围的依据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只要 母公司控制范围内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范围内, 即使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负。 这一规定使得上市公司无法通过调节子公司的投资比例来粉饰自己的业绩, 即盈 余管理的空间缩小。 3.2.6 开发费用的变化。 在新会计准则里, 研究和开发这两个过程被分开看待,其支出也分别被计入

不同的会计项。但在实际操作中,研究和开发两阶段的分界线难以判断。因此, 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通过对着两阶段的主观划分调节当期收入, 从而对业绩和盈余 进行操控。 3.3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会计准则是规范财务会计信息生产和传输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标准, 是技术属 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 会计准则制定方通过其推行的规范框架,为企业管理当局 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低廉且可信的财务报告模式, 企业管理局籍此向企业外的利 益关系人报告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等信息。而会计报告对企业经营进行业绩 优劣显示, 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利益关系人的有效决策。为使会计准则 规范下的会计报告以可靠的方式有效地描绘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更加促进 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利益, 会计准则制定者必定对会计信息的 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平衡。而这个平衡过程是主观的认识和评价过程。 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及会计报告使用者决策利益的影响也将成为会计准则 制定者在准则建设过程中不可遗失的“砝码” 。会计准则虽能制约盈余管理,但 盈余管理行为能够通过弹性地运用会计准则来操纵 会计数据,并没有公然违反 会计准则, 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合法性。即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漏洞和相关选择 权的利用,使其成为了反会计准则牵制的高手。由此,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 约与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反牵制形成了周而复始的循环圈。具体而言,选择不 同的会计方法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影响企业各方利益相关人的决策行为, 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 这使得企业管理局有可能选择对其有利的会计选择和判断 进行盈余管理。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准则的选择、判断空间,进行不当盈 余管理并且导致资本市场出现危机, 那么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就不得不重新审视现 有的会计准则, 进而开始新一轮的宏观会计政策选择,提高会计信息市场信息质 量。 由此可见,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既是制约与反制约的管理,也有利用与反利 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国家从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社 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出发,与企业之间达成一种“协议” 。而企业管理当 局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时常会做出破坏“协议” ,操纵盈 余的行为,因此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形成博弈关系。

盈余管理和盈余公积的关系

8.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的方式

一、企业为什么进行盈余管理:
1、资本市场需要
       由于会计信息被广泛地应用来进行股票估价,盈余信息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因而促使管理当局操纵盈利以试图影响短期股价业绩。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显示出一个稳定增长的每股盈利额,以此刺激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抬高股票价格,从而在急需追加资本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股票发行的气氛。另外,为了获得上市、配股、增资扩股及发行债券资格,避免ST、PT等,企业也会有较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如蒋义宏教授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案例研究后认为,上市公司财务包装的利益动机主要有三点: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为获得配股资格;为避免连续3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有经验研究表明,我国存在明显的10%现象,即在ROE10%这一临界点和损益临界点左右时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强烈。
2、契约原因
       会计数据是被用来监控和规范公司与其他众多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契约。报酬契约用来协调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动力,贷款契约是用来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贷款人利益为代价而使股东获益的行为。这些契约产生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因为对报酬委员会和信贷者而言,要识别(undo)盈余管理的代价甚大,这体现了实证会计中的分红计划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分红计划假设的含义是指,“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实施分红计划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更有可能把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因为现在的报酬计划有较大部分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如果报酬委员会使用某一特定公式制定红利计划而不参照会计程序的变动对红利做出调整,则红利的存在会驱使管理人员通过程序变动在某些年份提高盈利,而在其他年份降低盈利。至于是提高还是降低,取决于实际盈利是低于目标、介于目标与上限之间,还是高于上限。债务契约假设(又叫负债权益比率假设)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愈高,企业的经理人员便愈有可能选择将报告盈利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的会计程序”。企业与债权人往往签定有契约对企业进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对分发股利的限制、对增加债务的限制、对营运资本的保持等,而负债权益比率是考核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管理当局为了能获取贷款,在其财务报告数字接近限制性条款时,便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使负债权益比率等在限定的范围内。
3、政治成本动机或称管制动机
      其理论依据在于政治成本假设。所谓政治成本假设,也叫规模假设,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人员就愈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这是由于大企业的政治成本高于小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所承担的政治成本要素之一,企业规模愈大,所得税税率往往愈高,即使税率不变,高盈利企业的税基高也要交更多的税。因此,为避免高额所得税,管理人员有进行盈余管理降低本期盈利的动机。此外,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都会诱使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以降低政治成本,避免制裁,寻求政府的帮助或保护。如Jones发现美国国内企业为了减少国外同行的竞争,取得进口救济(importrelief),往往在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进口救济调查时通过盈余管理低报利润,以显示受到了进口的伤害。在我国,一些盈利企业为了少交税,更是不择手段地低报利润。


二、 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
(1)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变更。前文已述,根据分红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管理人员有选用增加当期盈利的会计程序的动机;根据规模假设,则有选用减少当期报告盈利的会计程序的动机。对于一份报告如何同时满足三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权衡。一般说来,若某企业存在以盈利为基础的分红计划或其负债权益比率较高,则更有可能选用高报盈利的会计程序;企业规模越大则越有可能选用低报盈利的会计程序。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虚报利润,往往选择那些可提高当期盈余的方法。会计方法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
(2)通过改变交易时间来调节利润。指通过提前确认营业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来提高当期盈余;或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如随着计算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IBM将发出商品作为销售,以支撑日益下滑的收入。
(3)改变应计项目的金额,如乱提乱摊费用、利用或有事项、一次冲销大量重组费用等来调节利润。
(4)虚构交易或虚增资产。如在年底虚构未发生的销售、退货交易,利用资产评估虚增资产等。
(5)利用关联方交易。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交易以实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为了达到取得配股资格,避免被ST、PT、摘牌下市,实现预定的盈利指标,以及其他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每到年末,关联交易便大大增加。
(6)利用资产重组,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