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主要作品和资料

2024-05-17 20:24

1. 老舍的主要作品和资料

【著作书目】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1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课文]

  《母鸡》 《我的母亲》 《养花》 《我们家的猫》 《济南的冬天》 《骆驼祥子——祥子买车》 《草原》 《北京的春节》 《林海》
老舍(1899年~1966年),京派代表,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老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笔名有“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青、鸿来、予、舍、非我等笔名。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一生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纳粹法西斯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老舍的主要作品和资料

2. 关于老舍(一个作者)的资料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扩展资料:
老舍的文艺影响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明形象的基础。
这对我国的话剧事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所继承并沿用至今。
在创作题材的角度看老舍的文艺影响,从老舍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和《赵子曰》就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
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的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再到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柳家大院》等中短篇小说,他最有特点和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舍

3. 老舍作者的原名叫什么?他有那些作品?

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个人作品:

1、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2、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
3、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
4、诗歌作品:《鬼曲》、《成渝路上》、《剑北篇》    。
主要都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扩展资料:
1、创作题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以公民的生活为基础。他擅长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他特别善于描绘在新的历史潮流的影响下,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中浸透了封建父权制概念的保守和落后的中下层公民。诱惑,犹豫和孤独的矛盾心理,以及前进和后退的荒谬行为。
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2、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优雅和流行的味道是共存的。老舍说:“没有语言艺术大师不在群众中,没有这样的大师能记录人们的语言而不是处理它。”因此,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北京精致的白话。他的作品语言的“俗”是基于仔细的思考和研究。
他的“白”使读者容易理解但非常深刻。使用流行和简单的词语来反映时代和生活,这是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领域。可以说“水是芙蓉,自然雕刻。”另一方面,老舍用语言去除了自然形态的粗糙和随意性,并制作金色,使现代北京口语简洁精致,如同瓷器雕刻。
3、文学思想
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
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骆驼祥子

老舍作者的原名叫什么?他有那些作品?

4. 老舍是谁写的《老舍》的作者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

扩展资料:
作品风格: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

5. 《老舍》的作者是谁?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正红旗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猫》、《母鸡》,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阳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断魂枪》。其中《猫》《母鸡》、《养花》﹑《北京的春节》等被选入课本。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人生经历 

老舍的老年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九岁得宗月大师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 
工作经历
  曾任小学校长(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路小学)、中学教员(北京市第一中学)、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任教5年。 
笔名来历 

老舍
  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新春、前景美好之意。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有“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他的笔名。
 
看看我给的参考资料就可以了,希望喜欢

《老舍》的作者是谁?

6. 老舍的作者简介


7. 作家老舍的原名叫什么?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拓展资料: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作家老舍的原名叫什么?

8. 关于老舍的所有资料 (包括姓名以及被誉为什么和他的代表作品)

老舍(shě),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终年67岁。他1948年唱过黄梅戏,受到严凤英的表扬。
老舍一生共写了计800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自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之后,陆续发表的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他的作品中有大量被选入教育课本,如《济南的冬天》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2课。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文学概论讲义》《小坡的生日》《猫城记》 《离婚》《老舍幽默诗文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老牛破车》《三团一》《火车集》《残雾》《文博士》《张自忠》《大地龙蛇》《剑北篇》《归去来兮》《国家至上》《谁先到了重庆》《桃李春风》《贫血集》《火葬》《东海巴山集》《微神集》《月牙儿》《方珍珠》《老舍选集》《春华秋实》《老舍短篇小说》《福星集》《上任》《正红旗下》(中途被迫停笔)《我这一辈子》等。散文有《一些印象》《非正式的公园》《趵突泉的欣赏》《抬头见喜》《还想着它》《宗月大师》《北京的春节》《考而不死是为神》等。huajv话剧《茶馆》《龙须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