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现在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吗

2024-05-23 22:32

1. 我国银行业现在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吗

分业经营。
金融业按照分业管制的程度不同,分业经营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分业经营是指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分离,金融机构不能经营非金融业务,也不能对非金融机构持股。
第二层次的分业经营是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只能经营各自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一个子行业中的金融机构不能经营其它两个子行业的业务。
第三个层次的分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比如在银行业内部,经营长、短期银行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分离,经营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分离;在证券业内部,经营证券承销业务、证券交易业务、证券经纪业务和证券做市商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分离;在保险业内部,经营财产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分离等。

我国银行业现在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吗

2. 如何理解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什么?进行金融监管的原因何在?

您好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摘要】
如何理解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什么?进行金融监管的原因何在?【提问】
您好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回答】
亲,金融监管的核心目的是引导资金进入需要支持的产业和企业,配合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和制造业升级。其一,限制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如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约束,防止银行监管套利。其二,防止资金流向违反宏观调控政策的领域(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及“两高一剩”等行业)。如加强对表外业务监管,对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投向进行严格约束。【回答】
亲,金融监管的原因,理论基础:1、高负债引起金融监管需求;2、资产与负债业务两方信息不对称;3、道德风险;4、负外部性引起(金融机构债权债务关系、行业性质相同、信息不充分);5、市场失灵(由信息不对称、盲目投资、金融市场高度垄断引起);6、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宏观经济效应;7、法律的不完备。【回答】

3. 什么是金融监管,并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您好,关于金融监管的内容以及必要性,请看下面的分析。金融监管是什么金融监管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作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金融监管可以分成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金融监督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的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列的活动。进—步而言,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据金融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的活动进行规范、限制、管理与监督的总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关系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5、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6、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防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7、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8、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什么是金融监管,并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4. 金融监管的原因是什么?

1.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看,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源于一般管制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现实经济运作中,由于存在垄断,价格粘性,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负效应等情况,竞争有效发挥作用的各种条件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导致经常性的市场失效。因此,完全的自由放任并不能使市场运行实现规范合理和效率最优,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从市场外部通过法令,政策和各种措施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惊醒必要的管制,以弥补市场缺陷。
2.金融业得特殊性。
(1)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
(2)金融业的内在风险。
(3)金融业的公共性。
(4)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

5. 我国金融行业监管体系是什么?处于中心地位的监管人是谁?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单一型管理,这也是大部分国家的体制。所谓的单一型管理其实就是金融市场的管辖权集中于一个部门手里,法律上规定是中央银行,在我国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所以居于中心地位的也是央行。
但是实际上和历史上我国的央行跟财政部都直接对总理负责,以前央行更是财政部的下设机构,虽然现在强调独立性,但是还是不够。比较纯正的单一型是苏格兰银行。美国类型的是双线多头,就是地方跟中央共管(如美联储设很多个区),多个机构共管。德国是双线单头。

我国金融行业监管体系是什么?处于中心地位的监管人是谁?

6. 什么是金融监管,并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的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列的活动。进—步而言,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据金融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的活动进行规范、限制、管理与监督的总称。其主要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基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因素,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审慎监督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的总和。(周恒山,2004)①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其在市场上的所有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史福厚,2004)②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国家通过金融主管机关依据法规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实施监督与管理,以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业务的公平竞争,最终形成良好的金融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席雅峰,2005)③第四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的代理机构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理。(罗晶、颜克高,2006)④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监管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应该是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具体监管目标各国有所差异,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促成建立—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史福厚,2004)⑧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的目的有二:一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保护存款人及投资者的利益。(马德功,2006)⑨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收益最大化,而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7. 什么是金融监管,并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您好,关于金融监管的内容以及必要性,请看下面的分析。金融监管是什么金融监管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作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金融监管可以分成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金融监督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的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列的活动。进—步而言,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依据金融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的活动进行规范、限制、管理与监督的总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关系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5、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6、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防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7、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8、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什么是金融监管,并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8. 为什么说分业经营是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

  金融的分业或混业,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也是金融分业制度能够产生的原因,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究竟是采用分业制度还是混业制度,只是一种特定经济情况下的利弊权衡,这种权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我们现在所执行的分业制度,应该说是与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些现实条件分不开的。  (一)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分业经营制度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分业制度的出发点和优势所在,中国证券市场仅仅发展了十年时间,市场始终处于不成熟状态,而二级市场几年来动辄百分之几百的年换手率和年振幅,显示市场投机气氛浓厚,整体风险较大,因此,防范风险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经验表明,金融风险往往有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迅速传染的倾向,从切断金融风险传播链条的角度出发,分业经营所设置的金融防火墙仍是迄今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  (二)法律环境滞后  与金融业同时起步的中国金融法治建设一样处于不成熟期,虽然以《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为代表的金融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建成,但它们共同具有的粗线条的特点要求一系列的配套法规加以落实,而目前的这些配套法规在完备性和立法质量上还亟待提高。在立法滞后的同时,中国的司法效率低下已是不争事实,司法效率低下直接制约中国金融业所处的整体法律环境。  法制环境是风险控制最重要的制度保证,美国之所以能够在60多年后重拾混业经营的政策,与其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在金融立法领域几十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美两国在金融法律环境上的差距,正是两种金融业模式选择的重要原因。  (三)监管能力不足  中国的金融监管采用分别监管制,银行、保险、证券各有其监管机关,如果实现混业制度,中国现有的监管能力将受到考验。各监管机构间权利和职责的划分、监管任务的协调、监管信息的共享等问题都难有一个妥善的保证。因此,从监管效率的角度出发,也需要给监管机构一个适应混业经营制度的时间。而且,即便是在实行综合监管制度的英国、日本和韩国,其综合监管机构的运作效果也有待实践的检验。  (四)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脆弱。  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混业经营同样要求各金融业务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不但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一套保证不同业务独立运作的机构、人员、管理和监督制度。我国的金融机构或刚刚完成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或刚刚实现创业初期的规模扩张,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还不完善,加之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国内金融企业的内控机制整体上处于弱势状态,这直接制约了混业经营制度的实施。  (五)专业化分工  虽然混业经营最终也能通过市场选择完成金融业的分工,但分业制度在专业化方面的功效无疑更直接,这一点对需要从无到有发展证券市场的中国尤为重要。如果由银行兼营证券业务,银行出于安全、成本等的考虑,有坚持既有业务的倾向,同时业务多元化必然导致资源分散,使得银行在证券业务上的投入可能不如专业证券公司那样多,这对发展后起的证券市场无疑具有消极影响。分业经营使得国内的金融机构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专注于某一项业务的发展,对促进国内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专业化提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