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定的个人经历

2024-05-09 17:13

1. 杨怀定的个人经历

1994年,沈阳财经学院聘请他做金融学教授,每个月给他160元工资,他高兴又自信地接受了聘请(但这160元工资他又委托学院捐赠给了希望工程)--该把自己来自实践和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了。第一次讲课是在沈阳一个大剧院里,课未开始,小贩们就炒起票来,一张20元的门票炒到80元。他问小贩:为什么这么贵?小贩们严肃地说:大名鼎鼎的杨百万来讲课,一字千金啊!再说,票子很少啊!他们哪里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杨百万!杨百万的事迹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开后,外国通讯社中的很多记者都采访了他,其中就有美国VOA、日本NHK和英国BBC等的报道;他们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住处报道一个传奇人物,他们从容不迫儿看到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的希望。1998年,中央电视台为了宣传改革开放而制作的大型连续剧改革开放二十年二十人又以浓彩重墨报道了他的事迹。2000年10月,正在北京大学光华学院进行交流,并为研究生上金融市场学、为本科生上证券投资学的我,向光华学院提议请杨怀定在北大作报告,同学们十分振奋。当杨怀定出现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最大的101教室时,这里的走廊上、窗台上都坐满了人,上海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都派人来现场采访。面对着这中国最高学府的最优秀学子的欢迎的眼神,杨百万激动地向大家回忆了自己从下岗工人到百万富翁的成长历程。当天晚上,他在未名湖畔、北大国际交流中心下榻;夜不能眠,想到自己由于文化大革命想读书都不成,今天却来到北大讲学,他深深地感到了蔡元培校条留下的兼容并包的教学精神的巨大魅力,更深深地感到了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巨大魅力。他实在是太忙了,一年到底不停地奔波于北京、烟台、青岛、汕头……,在全国进行讲学,但他心里却是快乐的--他希望能将自己的金融知识传播给予全国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干部。他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人类即将进入的21世纪的高科技时代,金融意识必须强化起来;金融业与工业、农业不同,它不是必须经历一个资金+生产+销售=新资金的过程,而是一个从资金-新资金的过程,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民金融意识强,那里的金融业发达,那时的人民就一定富得快--就是21世纪,进入WTO前中国市场经济的新一课!

杨怀定的个人经历

2. 杨怀定的特殊经历

 置于死地而后生--没退路了,怎么办?干个体户,他想过,但却又不甘心。他想读书想学习,文化大革命十年使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多么想挣一笔钱,第一,将他从40岁辞职到60岁退休这20年的工资挣回来;第二,将他60岁退休到以后和妻子度晚年、照顾儿子的钱挣回来;第三,将他读大学、买书的钱挣回来。但干个体户,能挣回来吗?他不敢相信。于是,他钻进了最有名的上海图书馆,去念报纸,看看报上有什么致富信息。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他的2万余元也在一天天地减少--毕竟是坐吃山空啊!但他还是坚持天天去看报、学习。突然有一天,他眼前一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的一个讲话赫然映入眼帘: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地内的公民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国库券可以由死钱变活钱了,可以流通了!他立即想到了很多很多……在南京路邮局买下了当天的《人民日报》之后,他又兴冲冲地跑到上海一家大银行的金融研究所,一位西装笔挺、戴眼镜的研究员接待了他。当杨怀定问他什么时候真正可以买卖国库券时,研究员怔住了,不行!买卖国库券是非法的!杨百万笑了,心想:别看您西装革履的,却原来是位不读书不看报的。他显得很老实地从口袋里拿出《人民日报》,研究员一看又怔住了,啊!我们还没接到红头文件呢!杨怀定于是托他打听:什么时候可以买卖,全国哪些城市可以买卖。研究员十分客气谦虚地答应了。几天后,杨怀定就弄明白了,全国有6个城市可以买卖,除上海外,最近的是安徽合肥市。怎样才能用最快的时间知道那儿的国库券价格呢?老杨又去查《安徽日报》(他多次讲:我的事业是从看报纸开始,报纸里边有黄金!),他发现,在上海100元面值的国库券卖102--103元(因为已过了一段时间了),而《安徽日报》上介绍合肥的同种国库券只卖100元(说明当地人民急于兑现,等活钱用)。杨百万眼睛一亮,心里豁然开朗。当天,他和妻子商议后,从银行里取出了全部存款2万元,并又从亲友处借了9万元。第二天,老杨换上一身旧衣服,夹着一个旧黑包,买了张夜班去合肥的火车票,一坐就是13个小时,赶到合肥去买国库券。当时,合肥市工商银行接到上级通知,不得不买进10.65万元的国库券,正发愁这笔死钱怎么用活。杨怀定一来,就说:全买下。女业务员一听吓一跳,赶紧请了银行经理。经理说:我们有10万元,不是1万元,你听清楚啦?杨怀定笑了,将10捆1万元一扎的钱放到了桌上,说:点钱吧。这样一来,银行乐了,《安徽日报》的记者也赶来采访了。杨怀定只是讲了一通国券利息高的一般道理,并请他们继续按国家规定收购国债券;然后留下一句以后我还会来的就走了。次日,他又一宿不歇地赶到上海去卖掉。辛辛苦苦第一次易地买卖国库券竟挣了1060元,而这才来回两天时间。这在上海工人人均收入200--300元的年头,可不是个小数字,杨怀定和妻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杨怀定休息了一天,又穿上旧衣服,挎起了旧皮包,再次坐夜车赶到合肥……坐夜班车多累啊,有一次打盹,他的钱箱被一伙小偷提走了,幸亏邻座叫醒了他,他追了几节车厢,才找回来--小偷说对不起,我们提错了。这一追把杨怀定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小偷们知道包里边有9万元,非死死地抢走不可。他说:如果钱追不回来,我也就不是今天的我了。人生平时不起眼的某一个成功的事件,或失败的事件都可能大大改变人的一生。”从此以后他晚上坐车再也不敢打盹了。这一来他的身体也就更累了,可是杨怀定心里却是温暖的、亮亮堂堂的,因为他知道他正在艰苦而又明明白白地奔向一个大金矿啊!就这样,杨怀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默默无闻来回于上海与合肥之间,说心里话,他从此对铁路、对安徽都有了感情。正是通过这种理智的异地证券交易,通过这种钱生钱的特殊的长途跋涉,杨怀定皮包里的货币不久就以6--7位数计算了。但是有了钱,杨怀定心里还是不安,这么做合法吗?起先,他怕秘密泄露出去,只敢悄悄地干,但后来,他发现国库券买卖的市场非常大,就是有10--20个杨怀定也不会影响两地的价格。于是,他主不怕泄露地去求教于律师事务所。专门研究经济法的律师听了一怔,说:异地交易国库券?没听说过,待我们研究一下再回答你。研究的结果,完全合法。律师们说,国家和地方政府,一般总以为是当地买卖,但细细一想,两地买卖亦完全正当、合法,而且这还有利于全国性国债市场的形成。说实在的,今天中国的股票市场、国库券市场如此四通八达,遍及全国400多个城市,其渊源,其实质,和杨怀定当时辛辛苦苦地带着钱奔波于两省市间是完全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真成了中国第一个异地证券交易的勇敢的吃螃蟹者--功劳大大的! 杨怀定仍是心里不定,他想到了国家,想到了交税。我这么赚钱,该向国家交税啊!可是查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却没有关于国库券交易要征税的规定。他仍不放心,又怯生生地来到上海市税务局,找到领导同志。领导同志问:您是来补税的吗?不,我是来问问题的。您做什么工作啊?一般都得交税的。但我做的事是买卖国库券,税法上没讲要交税。领导同志先是一怔,继而又惊喜地说:你是杨怀定吧?早听说你买卖国库券发了财。他们赶快打开《税法》一一细查,果然,没提这事。杨怀定问:是不是上边忘了?好,我们请示一下上级再答复您。几天后,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回电:为了促进国库券发行、流通,方便群众,国库券买卖不征税。杨怀定知道后,这才完全定了心。上海市税务局的有关领导很高兴,专门在《新闻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民的纳税意识》的文章表扬他,说:正当不少人千方百计地逃税、漏税的时候,一位不必纳税的同志,却主动来请示税务局,是否要交税,这位同志--就是杨怀定。从此,杨怀定的大名就在上海的干部、群众传开了。人们纷纷猜测他有多少钱,有的估计有几十万,有的估计有上百万,于是都称呼他杨百万--和成都市帐子大王的名字一模一样。杨怀定听到后乐了,他觉得这名字挺响亮的,既然这样,那就叫杨百万吧。于是,他在自己的名片上也公然印上这个名字。久而久之,人们反倒把他的真名都给忘了。杨百万从此开始变得引入注目起来,但他真正的更高速度的发财,还是从1989年7月14他买股票开始的。当时,鉴于1988年开始的宏观经济中的治理整顿已取得了成效,而市场上的不少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卖不出去,出现了不少工厂停工,工人拿70%工资在家下岗,市场疲软的情况--这意味着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太少了--国家决定再资进行宏观调控:放松银根,将银行的贷款利率降下来--中央电视台一天三次不停地播送这条消息,这就是说:国家在告诉人民,现在你们不必将全部钱存银行了,该去买东西啦,该去搞投资啦。杨百万看着电视,心里想开了:银行利率下降了,流向社会的钱就会多起来,物价就会上涨,钱就会贬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保值呢?他想了很久,猛然心里一动,银行利率降了,说明国家鼓励居民这段时间多消费,从而不也就是鼓励工厂多生产商品、多投资吗?这么一来,股票--这种投资证券,不也就会涨了吗?想了一宿,次日早上,他和妻子一商量,说干就干了起来。上午九点不到,他就来到上海惟一的两间门面的静安证券门市部。不少人一见他,就围了上来,老杨,多日不见了,今天卖什么?国库券吗?他笑而不答,排起了队。营业开始,轮到他时,营业员见是杨百万以为他又要买卖国库券了。不料,杨百万一语惊人:现在还有多少种股票,多少数量待售的?这一下,门市部轰动了。杨百万听到回答后说:按它们的卖出价计算,我全要了。他买了面值100元的真空电子股票2000股(相当于现在的20万股)就走了。也不知是杨百万的举动提醒了人们,还是杨百万看得准,过了不多日子,股票就只有委托买进,而没有卖出的了;半年以后,股市开始猛涨,一下子就摆脱了在100多点徘徊2年多的历史,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涨阶段。--看,100元的真空电子涨到2200元,50元的飞乐音响涨到400、600元……这一样,杨百万可真发了! 但是潮涨总有潮落时,当股市猛涨,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地炒延中、炒二纺机时,当上证指数达到1400点时,杨百万看到了乐极生悲,股市炒得太高的危险性,不久,就悄悄地抛掉股票又买回了国库券。1992年5月,股市终于从高往下走了。同年11月,上海股市经过五个多月台票的连续下行,指数从1400点跌到了392点。有人整天悲悲戚戚;有人则因想不开而自尽了;一批很沉得住气的干部,也被跌怕了。他们派代表到专门研究股市的研究所去请教,几位青年股市分析家告诉他们,大概要跌到200点呢。这批干部听了面如土色--还要跌一半啊--回去后便纷纷壮士割腕了。说来也真惨,1400点不抛,900点不抛,392点了,股价跌去3/5了,损失75%了,倒来抛了。--这也正应了那句股谚:股市无专家。但是股价狂跌到人人都绝望的时候,往往也就光明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市证交所、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直至国务院领导都亲自出面,召开上市公司座谈会,希望新上市公司能够拿出1/10的以股票募集的资金来托一下市,并要求股份制公司千方百计搞好内部管理,提高效益,给股民较多的汇报……国务院领导一再表示,希望上海股市要稳定……此时,杨百万也正在关注着、思考着这一切,他不是神,他是人,虽然他无法估计股市会跌到多少点,但是他意识到已经跌得很低了,至少离底部已经不远了。 杨百万是很有悟性的,他的智商很高,又懂得体贴人,懂得人的心理,他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国务院、上海市领导、深圳市领导的关心、努力下,在各大券商及上市公司的配合下,也许是在杨百万的带动下,上海财政证券公司及一批勇敢的人在股市黑暗之际,大胆地用自己的钱大笔大笔地买进股票。11月,氯碱股上市,5.4元的溢价竟跌到4.9元,绩优股联农竟跌到7.2元,……氯碱公司及深圳来的股民与上海股民一起奋不顾身地大胆吃进廉价股票……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严寒之后是春天--就在杨怀定买进轻工机械的一周后,上海、深圳股市在经历了五个多月的下跌后开始上涨了,上海股市像是报复性地以一天50点、100点井喷式的速度迅速上冲,一浪一浪地上涨,轻工机械七天后涨到9元多,并且一涨就涨了三个月----杨百万的收入又翻了个倍!!杨百万平时非常注意学习,爱看报,看书。有了钱,干什么?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买书,订报。他不仅买股市操作的书,买国库券交易的书,而用最多时还订了大大小小118份报纸,他说:我的事业,就是从报纸开始的。我曾经问他:118份报纸怎么来得及看?我从来不看花边新闻,只看经济要闻--看,这就是辩证法,凡事要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钱,他买了五套房子,这儿住住,那儿住住,因为找他的记者、朋友太多,而他则想安静地学习。时间是宝贵的,为了赶时间,他买了辆夏利小汽车。他致富不忘他人,当听说一位叫罗淑珍的妇女因受丈夫虐待而致残,濒临绝境时,即给她捐款,请了终身保姆。对此,《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法制报》都作了报道。

3. 杨怀定的发展旅程

 近日,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坐在自家大户室里,追忆其股海沉浮二十年传奇。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已从上海铁合金厂辞职的工人杨怀定,斗胆取出自己国库券投资收益中的一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百股真空电子,赚到了股市第一桶金。二十年来,杨怀定的名号杨百万,名扬海外,如今他有千万人民币在股市,坦言自己就是小平所说的先富起来的人。他曾是中国股市的一个传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在股市呼风唤雨的超级大户,甚至因此获得了中国第一股民的称号。他就是人称杨百万的杨怀定。他以第一批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为直接受益者。可以说,杨百万的传奇折射着中国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杨百万的幸福生活一间并不大的办公室,桌上并排放着三台台式电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屏幕上闪烁着沪深股市的实时行情,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清楚地显示着买入或者卖出的标识。杨怀定的公司和工作室,在上海城区北部一幢住宅楼里。每个交易日,他就在这里上班,凭借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寻找股指起落中的投资机会。杨怀定的家,是同一个住宅小区一套面积达250平方米的商品房。下班后步行几分钟,杨怀定就可以回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杨怀定说,如果没有证券市场,我不可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20年前,38岁的杨怀定还在上海铁合金厂工作,每天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守着工厂的仓库。不过,骨子里的不甘平淡注定让杨怀定放弃那种安稳的生活。揣着两万元积蓄,他辞去公职开始了平民证券投资者的生涯。从倒卖国库券,到每天进出上百万元资金成为当年股市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让杨怀定完成了角色转换,也成就了一段关于杨百万的传奇。20年中,中国股市从蹒跚学步到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杨怀定则从中心舞台渐渐退出,成了数以亿计中国股民中的一员。不过,作为中国股市培养的草根英雄,杨怀定并没有淡出公众的视线。节假日,他常常受邀到各地演讲,现场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位知名经济学家。他和儿子一起开发的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软件,有着不少拥趸。学历不高的他还出版了五本专著,其中《要做股市赢家》甚至获评2007年最佳商业图书。对于我来说,炒股已经不是一种生存需要,不是职业。年近花甲的杨怀定说,他至今仍没有退休的打算,因为他已经将股市投资作为一生的事业。 股市,永远没有毕业生在《要做股市赢家》一书的序言中,杨怀定写道: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20年间,杨怀定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孜孜不倦地苦读,尝尽了酸甜苦辣。这让他面对火热时多了一份冷静,面对低迷时多了一份淡然。2006年下半年开始,A股经历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大牛市。2007年9月,上证综指攀上5000点以上的高位。当许多投资者憧憬着8000点甚至万点大关时,杨百万却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股市风险加大,又到克服贪婪时。他说绩优股群体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泡沫,告诫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不要盲目理解所谓绩优股的投资价值,而进入价值投机的怪圈。就在他发出警告后的第20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在双双攀上历史高位后,走出了一波罕见的持续深幅振荡调整。而当沪深股市出现累计超过七成的巨大跌幅之后,杨怀定又在今年10月末再度作出大胆判断:大盘已进入底部区域。基于这种判断,他在市场人气极度涣散的背景下高调入市,买入了多只大盘蓝筹股。无论是一年前的见顶,还是如今的筑底,杨怀定对大势的判断都换来了许多股民的嘲笑,甚至是骗子的骂名。对此,他一笑置之。 20年中,我从为了挣钱而进入股市的投机者,成了一个理智的投资者。杨百万说,作为股市的实践者、推动者、受益者,现在,我愿意怀着对改革开放的感恩之心,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维护者。和中国股市一起成熟对于年轻的中国股市而言,杨百万是一个典范,更是一个标本。他的传奇,折射着新中国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20年,中国股市从当年的老八股,发展成为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600家、投资者开户总数过亿的新兴市场,不仅为企业发展募集了巨额资金,更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20年,许许多多的普通百姓投身股市,以投资者的身份见证、参与并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对于这支规模庞大的散户队伍来说,股市是他们观察宏观经济走势的窗口,是他们检验智慧和眼光的舞台,甚至还是一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起落落的股市造就过诱人的财富神话,也让许多人体验了切肤之痛。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与股市一起成长,他们为市场规模的日渐扩大、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叫好,面对股市依然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他们担忧,也会愤怒。20年里牛熊转换,当年股市里许多和杨百万一样的风云人物或翻身落马,或悄然消失,而杨怀定,仍然活跃在股市的风口浪尖中。证券市场看大势赚大钱,看小势赚小钱,看错势要赔钱。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一定会稀里糊涂地赔钱。炒股要有平常心,涨时不贪婪,跌时不恐惧。做散户的,要用心,要理智,不要做'傻户'。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这些平民化的格言,成为杨怀定20年投资生涯的经典。投资者永远是不成熟的。不经过几轮熊市的洗礼,他们不会领略到股市投资的真谛。杨怀定说,他希望和充满潜力的中国股市一起成长,和数以亿计的中国股民一起成熟。

杨怀定的发展旅程

4. 杨怀的介绍

杨怀(1897-1938),字绍卿,綦江扶欢人。抗日战争时期的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后来在夺回战略要地戴埠的军事行动中与日军发生冲突,壮烈牺牲。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0师180旅359团团长。

5. 杨怀的介绍

杨怀(?-212),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属下,白水都督,后被刘备所杀。

杨怀的介绍

6. 杨怀中的介绍

1,男,回族,1934年出生,甘肃靖远人。研究员,中共党员。1954年7 月甘肃靖远师范中师毕业,1954年8月参加工作,1958年于陕西师大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随后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教处(后来的文化厅)、宁夏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文化研究工作;1981年调入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所,任所长。现为宁夏社科院名誉院长、宁夏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宁夏高级专家联合会副会长、《回族研究》主编。学术代表作有《回族史论稿》、《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与余振贵合编)、《回族人物志》(元、明、清、近代四卷)副主编。发表论文近百篇。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回族通》的研究撰述;是2005年下半年启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项目《中国回族百科全书》副总编。

7. 杨定的介绍

人物简介杨定,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1962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后师从我国昆虫分类学家杨集昆教授及日本昆虫分类学家永富昭(A. Nagatomi)教授,分别于1985年及1994年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

杨定的介绍

8. 杨定的介绍

杨定(1913—1943),原名杨志雄,男,上海市南汇县老港乡日新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杨定以教书为掩护,坚持从事地下工作。杨定在酷刑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随后被日军带至余姚县城,杀害于石人山。时年30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