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再提“强区放权”破解土地和住房供需失衡难题

2024-05-06 23:57

1. 深圳再提“强区放权”破解土地和住房供需失衡难题

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热土,土地短缺却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尤其是居住用地的供应极少,导致深圳房价近年来居高不下。  
2020年6月开始,深圳市政府将进一步对土地供应进行“强区放权”,除规定的7种土地之外,其余土地的供应都下放给区政府审批,深圳在规划国土机制改革上又进一步,也是深圳行政管理放权之路的深化。  
随着土地供应权力进一步下放到各区,在深圳房价上涨之际,土地供应有望加大,也势必对深圳楼市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楼市供需矛盾或将得到一定缓解。  
土地供应权逐步下放  
继去年3月深圳棚改“强区放权”实施后,深圳将再对土地供应“强区放权”。  
最新一期深圳《市政府公报》近日发布《市政府关于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职权调整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6月1日起,除7种情形外,其余土地供应方案都将下放至区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负责审批,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每半年将各区政府审批情况汇总后报市政府。  
上述7种情形包括,部分居住用地、作价出资用地、市投市建项目用地等。  
而下放的土地供应权则包括之前的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方式出让的居住用地,新增了农用地转用实施方案审批权(除国家和省级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用),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的审批权、探矿权人与采矿权人之间勘查作业区范围和矿区范围争议的裁决等职权,都将下放到区政府行使。  
同时,对于区政府批后监管的职权方面,明确新增了建设用地开工竣工管理事项。  
这也是继去年3月深圳对棚户区改造职权进行调整后,时隔一年再度“强区放权”,而深圳有关土地供应的放权之路,要从五年前说起。  
2015年8月,原深圳市市长许勤签发深圳市政府第279号令——《关于在罗湖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的决定》,拉开了全市“强区放权”的大幕。  
这个试点主要内容是城市更新领域“放权”,将涉及城市更新工作的事权进行梳理后,除因法律规定等原因确实无法下放的审批事项外,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下放至区行使,无法下放的审批事项则利用绿色通道加快审批。  
同时,市土地管理部门将涉及城市更新的各基础数据信息向区里开放。  
2016年12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施行城市更新工作改革的决定》发布,旨在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领域“强区放权”。至此,缘起于罗湖区的城市更新机制改革在深圳市其他区域得到推广。  
城市更新的审批权下放后,大大加快了这个领域工作的进展。深圳合一城市更新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17日,已列入城市更新计划项目873个,已通过城市更新专规批复项目501个,按数量规划通过率57.39%,按规模规划通过率55.9%,实施主体确认公示项目401个,按数量计划实施率45.93%,按规模计划实施率33.12%。  
2018年,深圳开始对棚户区改造的相关职权进行调整,思路同样是强区放权。而这次,又将农用地等职权下放了。  
从城市更新,到棚改、农用地转用,深圳一步步扩大强区放权的范围和力度,深圳正成为国家简政放权行政体系改革的一个观察样本。  
化解楼市困局?  
深圳的土地供应简政放权,既有现代政府管理和治理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也有加大土地供应的意图。  
疫情趋缓后,深圳楼市先后爆出新房天价“喝茶费”,二手房挂牌价虚高、房抵经营贷流入楼市等一系列市场乱象,与全国市场的冷清相比,深圳楼市经历了一波热炒。  
虽然政府用一系列短期政策,如暂停违规开发商网签、强制高价二手房源下架、惩治违规中介等,止住了市场炒作的趋势,但深圳楼市最根本的问题,供需不平衡仍未解决。  
深圳公开出让的居住性土地仍然备受追捧,开发商不惜高价拿地。就在5月15日,深圳龙光地产豪掷115.97亿元拿下前海一居住用地,预估可售楼面价为8.74万/平方米,将泰禾2015年摘得的宝安区尖岗山地块(7.99万/平方米)挤下,成为深圳最新、也是近几年全国罕见的高价地。  
因此,深圳增加土地供应颇为必要。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表示,要从供需关系来看待这个文件的出台。深圳楼市动辄上涨,本质还是潜在的市场需求很强,包括自住、投资需求都很大,而深圳本身的土地和房源比较紧缺,二者失衡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则认为,此时深圳这一放权政策出台,是市场大势决定的。深圳长期以来房地产供需结构失衡,公共产品、住房等都很缺失,利用这一政策加大土地供应,可以缓解过去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土地需求,放开土地出让权,有利于搞活土地市场,促进房地产较快较稳发展。  
4月底,深圳市住建局局长张学凡公开表示,将加大供应,从供给侧方面应对深圳楼市面临的问题。  
深圳市政府2018年提出,至2035年供应170万套住房,并明确其中商品房占四成,公共住房占六成。  
5月8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发布文件,2020年全市计划供应建设用地1200公顷,其中计划供应居住用地293.2公顷,约占2035年计划总量的25%,其新增供应则达到129.2公顷,同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这份文件还确定了11种住房用地供应渠道,在原有的新供应建设用地、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土地整备项目建设外,新增原农村集体未完善征(转)地补偿手续空地、历史遗留未完善出让手续用地等7种供应渠道。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新增的住房供应渠道,也与本次的土地供应放权可以对应,都是简化审批、加快供应的举措。  
在加大供应的同时,政府平抑房价的意图也很明显。在今年新出让的居住用地中,普遍限制了未来销售价格。3月3日,深圳居住用地年内首拍,出让3宗可出售的人才住房用地。其中,宝安尖岗山地块由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以最高限价21.17亿元价格竞得。3月中旬,另有三宗居住用地出让,均限定了销售均价和最高售价。最新的前海高价地也是如此,限价10.7万元/平方米。

深圳再提“强区放权”破解土地和住房供需失衡难题

2. 深圳再提“强区放权” 破解土地和住房供需失衡难题

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热土,土地短缺却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尤其是居住用地的供应极少,导致深圳房价近年来居高不下。
2020年6月开始,深圳市政府将进一步对土地供应进行“强区放权”,除规定的7种土地之外,其余土地的供应都下放给区政府审批,深圳在规划国土机制改革上又进一步,也是深圳行政管理放权之路的深化。
随着土地供应权力进一步下放到各区,在深圳房价上涨之际,土地供应有望加大,也势必对深圳楼市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楼市供需矛盾或将得到一定缓解。
土地供应权逐步下放
继去年3月深圳棚改“强区放权”实施后,深圳将再对土地供应“强区放权”。
最新一期深圳《市政府公报》近日发布《市政府关于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职权调整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6月1日起,除7种情形外,其余土地供应方案都将下放至区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负责审批,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每半年将各区政府审批情况汇总后报市政府。
上述7种情形包括,部分居住用地、作价出资用地、市投市建项目用地等。
而下放的土地供应权则包括之前的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方式出让的居住用地,新增了农用地转用实施方案审批权(除国家和省级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用),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的审批权、探矿权人与采矿权人之间勘查作业区范围和矿区范围争议的裁决等职权,都将下放到区政府行使。
同时,对于区政府批后监管的职权方面,明确新增了建设用地开工竣工管理事项。
这也是继去年3月深圳对棚户区改造职权进行调整后,时隔一年再度“强区放权”,而深圳有关土地供应的放权之路,要从五年前说起。
2015年8月,原深圳市市长许勤签发深圳市政府第279号令——《关于在罗湖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的决定》,拉开了全市“强区放权”的大幕。
这个试点主要内容是城市更新领域“放权”,将涉及城市更新工作的事权进行梳理后,除因法律规定等原因确实无法下放的审批事项外,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下放至区行使,无法下放的审批事项则利用绿色通道加快审批。
同时,市土地管理部门将涉及城市更新的各基础数据信息向区里开放。
2016年12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施行城市更新工作改革的决定》发布,旨在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领域“强区放权”。至此,缘起于罗湖区的城市更新机制改革在深圳市其他区域得到推广。
城市更新的审批权下放后,大大加快了这个领域工作的进展。深圳合一城市更新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17日,已列入城市更新计划项目873个,已通过城市更新专规批复项目501个,按数量规划通过率57.39%,按规模规划通过率55.9%,实施主体确认公示项目401个,按数量计划实施率45.93%,按规模计划实施率33.12%。
2018年,深圳开始对棚户区改造的相关职权进行调整,思路同样是强区放权。而这次,又将农用地等职权下放了。
从城市更新,到棚改、农用地转用,深圳一步步扩大强区放权的范围和力度,深圳正成为国家简政放权行政体系改革的一个观察样本。
化解楼市困局?
深圳的土地供应简政放权,既有现代政府管理和治理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也有加大土地供应的意图。
疫情趋缓后,深圳楼市先后爆出新房天价“喝茶费”,二手房挂牌价虚高、房抵经营贷流入楼市等一系列市场乱象,与全国市场的冷清相比,深圳楼市经历了一波热炒。
虽然政府用一系列短期政策,如暂停违规开发商网签、强制高价二手房源下架、惩治违规中介等,止住了市场炒作的趋势,但深圳楼市最根本的问题,供需不平衡仍未解决。
深圳公开出让的居住性土地仍然备受追捧,开发商不惜高价拿地。就在5月15日,深圳龙光地产豪掷115.97亿元拿下前海一居住用地,预估可售楼面价为8.74万/平方米,将泰禾2015年摘得的宝安区尖岗山地块(7.99万/平方米)挤下,成为深圳最新、也是近几年全国罕见的高价地。
因此,深圳增加土地供应颇为必要。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表示,要从供需关系来看待这个文件的出台。深圳楼市动辄上涨,本质还是潜在的市场需求很强,包括自住、投资需求都很大,而深圳本身的土地和房源比较紧缺,二者失衡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则认为,此时深圳这一放权政策出台,是市场大势决定的。深圳长期以来房地产供需结构失衡,公共产品、住房等都很缺失,利用这一政策加大土地供应,可以缓解过去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土地需求,放开土地出让权,有利于搞活土地市场,促进房地产较快较稳发展。
4月底,深圳市住建局局长张学凡公开表示,将加大供应,从供给侧方面应对深圳楼市面临的问题。
深圳市政府2018年提出,至2035年供应170万套住房,并明确其中商品房占四成,公共住房占六成。
5月8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发布文件,2020年全市计划供应建设用地1200公顷,其中计划供应居住用地293.2公顷,约占2035年计划总量的25%,其新增供应则达到129.2公顷,同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这份文件还确定了11种住房用地供应渠道,在原有的新供应建设用地、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土地整备项目建设外,新增原农村集体未完善征(转)地补偿手续空地、历史遗留未完善出让手续用地等7种供应渠道。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新增的住房供应渠道,也与本次的土地供应放权可以对应,都是简化审批、加快供应的举措。
在加大供应的同时,政府平抑房价的意图也很明显。在今年新出让的居住用地中,普遍限制了未来销售价格。3月3日,深圳居住用地年内首拍,出让3宗可出售的人才住房用地。其中,宝安尖岗山地块由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以最高限价21.17亿元价格竞得。3月中旬,另有三宗居住用地出让,均限定了销售均价和最高售价。最新的前海高价地也是如此,限价10.7万元/平方米。

3. 请问深圳的房地产的几个问题

做如下准备即可:
1、选择甲方乙方
      初入行,乙方往往比甲方学到的更多,但乙方比甲方更辛苦;

2、选择公司
      可搜索中国房地产十强,如万科、金地、招商、保利等;中国房地产代理商十强,这个不用我教吧,如:易居、世联、中原、伟业等
      备课:不打无准备的仗。背诵目标公司的背景——历程、荣誉、领导、文化、项目、企业发展战略,越多越好,最好能找到熟悉该公司的人(例如上届毕业的校友前辈),深入了解。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挖掘个人价值,与企业保持统一方向发展个人职业规划道路。

3、选择地段
     不同地段房屋均价不同,但又因项目定位而不同——别墅和高层价格不同,利润提成亦不同;但地段也会决定项目定位——如别墅区别墅多,中心区高层多;同时开发商战略不同——有走量的卖得快赚的少,有走利润的卖得慢赚得多,初入行最好选择走量的产品,否则零业绩很快被炒。

4、选择方式
      投简历一定要针对企业文化定制。面试要体现激情、睿智,发言要逻辑严谨,答问要提前模拟,做到各类问题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祝你成功!

请问深圳的房地产的几个问题

4. 深圳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购地资金来源核查,这对房地产行业有何影响?

引言:以前感觉现在年轻人买房越来越来越大,房价的不断加深,可是却没有相对应的工资得以支撑。这一次深圳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购地资金来源核查,相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年轻人的压力。因为很多人买房子只是为了炒房价,而不是为了居住。这样的核查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免炒房价事情的发生。

一、房住不炒。以前一直都在纠结,为什么看着盖的有那么多的房子却买到手里来之后却发现那么的贵。自己的工资根本都支撑不起,或者说贷款的话也需要还贷很多年。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为了让房价变高,为了从中间获得更高的利益,选择去炒房价。这个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而对于那些有钱人或者是静脉的企业来说,这一些钱只会让他们赚取更多的利益。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深圳方面才开始加强对于资金来源的核查。

二、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小编觉得如果说这样一直坚持着做,那么对于房价来说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或者说不增长。也能够给很多的年轻人或者是买房人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毕竟这么久过去了,从来都没有看到过房价下跌的情况,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竞买企业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不仅如此,也会让很多的房子都有人可住。盖的房子有很多,但是真正居住进去的人并没有那么多。

三、希望能够快速实施。如果说仅买企业购买房的话,那么要承诺为自有资金,并且要提供相应的证明,通过银行流水等证明资料进行完整的论证。希望这样的规定抓紧时间实施,并且能够一直坚持。相信不管是对于房地产行业还是对于人民群众,都是会有所好处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房地产肯定是没有以前赚的那么多,但是从长远看还是以盈利为主。

5. 深圳严堵小产权、回迁房炒作,“控制房价倒逼式上涨局面”

针对近日网络流传的《关于加强对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查处的通知》,8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实了该文件的真实性。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文件属实,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共同印发。
据悉,《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深圳市规划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秩序管理,加大打击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行为的力度,抑制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投机炒作。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指出,这意味着,除了小产权房不能买卖外,炒房客想“钻限购的空子”,炒作回迁房、安置房的漏洞也被堵住了。
《通知》指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不得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材料加盖公章或者出具相关证明。各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加强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确认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物业权利人行为的监管。
此外,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不得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行为提供公证或者见证服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的公证或者见证服务的监管,对违法违规提供公证和见证服务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是对于原村集体私下里为违法建筑交易背书的行为进行打击,并从源头上界定和控制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初始权利人,从源头打击在城市更新拆迁补偿方案出台前,布局投资小产权房的市场行为。
此次《通知》明确提出防范城市更新过程中回迁房炒作,要求城市更新项目纳入更新单元计划前,各区政府应按规定组织开展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物业权利人核实工作;对未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且尚未确认实施主体的更新项目,由各区政府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组织补充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防范城市更新过程中回迁房炒作。
同时,城市更新市场主体与未经核实确认的物业权利人签订的搬迁补偿协议不予备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将拆迁补偿权利人严格界定在违法建筑初始权利人的范围之内。并通过界定工作前置,即纳入更新单元计划前,就推进界定工作,由区政府推进界定工作,增加投资炒作不确定性的预期。对于前期在拆迁补偿和回迁阶段确立的新的物业权利人,但初始材料并未认定的,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打击,投资资金可能会损失,但这是其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从源头建立防止回迁小产权房炒作的长效机制。
防止安置房炒作方面,《通知》指出,土地整备项目在区政府审批实施方案前应开展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物业权利人核实工作;对已完成实施方案审批的土地整备项目,由各区政府在《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组织补充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防范土地整备过程中安置房炒作。
按照规定,除本通知发布前已公示的补偿安置协议外,与未经核实确认的物业权利人签订的补偿安置协议不予备案。
李宇嘉指出,土地整备项目对于拆迁补偿权利人的界定工作节奏,也开始前置。总之,深圳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开始进入高频率的打补丁、补漏洞。政策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在堵住商品房市场投资炒作的同时,将城市更新市场的漏洞也同步堵住,从源头上降低城市更新的成本,控制房价倒逼式上涨的局面。

深圳严堵小产权、回迁房炒作,“控制房价倒逼式上涨局面”

6. 深圳严堵小产权、回迁房炒作,“控制房价倒逼式上涨局面”

针对近日网络流传的《关于加强对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查处的通知》,8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确实了该文件的真实性。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文件属实,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共同印发。
据悉,《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深圳市规划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秩序管理,加大打击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行为的力度,抑制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投机炒作。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指出,这意味着,除了小产权房不能买卖外,炒房客想“钻限购的空子”,炒作回迁房、安置房的漏洞也被堵住了。
《通知》指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不得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材料加盖公章或者出具相关证明。各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加强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确认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物业权利人行为的监管。
此外,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不得为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交易行为提供公证或者见证服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的公证或者见证服务的监管,对违法违规提供公证和见证服务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是对于原村集体私下里为违法建筑交易背书的行为进行打击,并从源头上界定和控制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初始权利人,从源头打击在城市更新拆迁补偿方案出台前,布局投资小产权房的市场行为。
此次《通知》明确提出防范城市更新过程中回迁房炒作,要求城市更新项目纳入更新单元计划前,各区政府应按规定组织开展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物业权利人核实工作;对未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且尚未确认实施主体的更新项目,由各区政府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组织补充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防范城市更新过程中回迁房炒作。
同时,城市更新市场主体与未经核实确认的物业权利人签订的搬迁补偿协议不予备案。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将拆迁补偿权利人严格界定在违法建筑初始权利人的范围之内。并通过界定工作前置,即纳入更新单元计划前,就推进界定工作,由区政府推进界定工作,增加投资炒作不确定性的预期。对于前期在拆迁补偿和回迁阶段确立的新的物业权利人,但初始材料并未认定的,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打击,投资资金可能会损失,但这是其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从源头建立防止回迁小产权房炒作的长效机制。
防止安置房炒作方面,《通知》指出,土地整备项目在区政府审批实施方案前应开展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物业权利人核实工作;对已完成实施方案审批的土地整备项目,由各区政府在《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组织补充开展物业权利人核实,防范土地整备过程中安置房炒作。
按照规定,除本通知发布前已公示的补偿安置协议外,与未经核实确认的物业权利人签订的补偿安置协议不予备案。
李宇嘉指出,土地整备项目对于拆迁补偿权利人的界定工作节奏,也开始前置。总之,深圳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开始进入高频率的打补丁、补漏洞。政策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在堵住商品房市场投资炒作的同时,将城市更新市场的漏洞也同步堵住,从源头上降低城市更新的成本,控制房价倒逼式上涨的局面。

7. 深圳楼市调控再升级,这会对购房者带来哪些影响?

深圳出台的调控新政可以说是给深圳的楼市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随着政策的出台,也给深圳的购房者和业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政策的严谨性来看,政策对于购房者的弊还是要大一些,对卖房者来说还算友好。
深圳调控政策的第一条就是增加了购房的门槛:购房门槛的增加让本就买房难的购房者买房更加遥遥无期了。同时原本在今年就能够买房的购房者需要再拖几年买房,成本和压力将大大增加。

政策的第二条是差异化的信贷政策。这个政策对于购房者而言就是一句话:刚需低成本低压力,投资者高成本玩不了杠杆。这也是对于购房者的一个利空。毕竟深圳房价那么高,贷款买房才是硬道理。
政策的第三条是延长了二手房交易的增值税收取时间。让原本房产证到手两年后就减免的增值税延长到了5年。这一条看上去是卖房者的利空。毕竟售房的税费成本增加了。但是深圳的楼市确实是个奇葩。房东主动权在握,只要新房供给不足,最终房东多掏的5.6%的增值税还是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至于其他政策都是中规中矩,都是对过往政策的补充和延伸。所以从深圳的楼市新政我们不难看出,新政策总体对于购房者的影响更大一些,而对于卖房者而言其实变化并不大。
其实深圳搞这么大动静调控的意思也都是想要改变购房者的预期,所以政策也是针对购房者出的。但是前期的影响过去之后,未来能够真正对深圳楼市变化起到作用的还是深圳新房的新增速度。

以上便是对于买房者所构成的一系列影响,总体来讲是不容乐观的,至于后续的结果我们便拭目以待吧。

深圳楼市调控再升级,这会对购房者带来哪些影响?

8. 土地供应失衡致房价上涨?深圳回应并未厚此薄彼!

南都讯 记者孙雅茜 
5月8日,深圳一连发布两项重磅土地政策。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深圳市落实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用地供应的暂行规定》(下简称《暂行规定》)、《深圳市2020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下简称《供应计划》)新闻通气会上,记者获悉,2020年度全市计划供应建设用地1200公顷,其中深汕特别合作区182公顷。按用地性质分,计划供应居住用地较2019年增加近一倍,达293.2公顷(其中新供应129.2公顷);计划供应产业用地不少于198公顷,民生设施用地601.8公顷,商服用地107公顷。
会上,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发利用处处长金良富在回答媒体“深圳是否存在土地供应结构失衡,导致居住用地偏低,房价上涨,市场供不应求”的相关问题时表示,无论是居住用地还是产业用地,深圳在土地供应方面没有厚此薄彼,网络传言与用地供应实际不相符。
同时,会上还发布了《暂行规定》,在深圳“二次房改”提出拓展住房用地相关的纲领性政策的基础上,在供应渠道、住房类型、审批流程等方面就政策落地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明确政府负责统筹引导各类住房用地供应,并主要建设出租型公共住房;企业等市场主体可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出售型公共住房,并确定了十一种住房用地供应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暂行规定》第一次明确提出需要建设的公共住房类型应综合考虑周边的人口结构、产业特征及住房需求等因素。高等院校、大型科研机构及产业集聚园区周边以建设人才住房为主,轨道交通站点等交通便利地区以建设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