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代的货币制度?

2024-05-06 15:24

1. 元明代的货币制度?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元明代的货币制度?

2. 明清货币


3. 清代发行的货币有哪些?

清代印刷的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多为木版或铜版印刷,与宋、元、明代时相仿。票面呈竖方形,尺幅较大,虽为两色或三色套印,但色彩单调,印刷技术并不复杂。民间多能仿制。当时的官府既要防止民间伪造,又无技术措施,只好在票面上加盖官府印鉴,用以保证信誉和增强可靠性。清代朝廷设立了印刷局,为了掌握先进的印钞技术,不惜重金从国外聘请技师到印刷局工作,这无疑是对我国印刷业界的一大贡献,开创了我国古代印钞技术史上的新时代。
清代朝廷在1853年正式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这两张钞票,一为官票,也称银票;一为大清宝钞,均由中国钱币学会收藏,这样的票和钞在浙江省博物馆钱币陈列厅里也有摆放。
官票是用白色苔笺纸、高丽纸制造,靛蓝色刷印,外为龙火纹花样,内部正中以汉、满文标明币名,形制基本一致。
宝钞铸铜为版,靛蓝色印刷,纸张原似水印,因急于发行而改用白色山西双抄毛头纸。两种纸币都有多种计量品种,但官票以银两为单位而宝钞则以制钱为单位。
发行时尽管朝廷规定“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在使用时,即朝廷各种支出和税收中搭收一半银票。但因为各地不认真执行,甚至有外商在民间低价收购充抵关税,使钞票迅速贬值成为朝廷累赘,至1862年就停用了。
尽管官票、宝钞行使10年遂告寿终正寝,但当时人们时常将它们合称为“钞票”,这一词却一直沿用至现在,只是如今人们说的钞票其意义已完全不同于清代的宝钞、官票。
那时货币发行与财政混为一体直属封建君主,如今则由银行发行。那时商品经济不发达,信用不高,加之印刷技术停滞,使纸币防伪较差,影响了官票和宝钞的信誉。
而现在我们手中持有的纸币作为一种信用货币,除了有很高的信誉度和防伪技术,较金属货币轻巧的优点外,还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调节和融通资金,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大清宝钞

清代发行的货币有哪些?

4. 清代有几类货币?

明代建成的钱庄,在清代继续发展。清代以银两为主,兼用制钱,清代晚期加上银元、铜元和纸币,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五大类货币之间及其本身就有多种成色、版别、折价、鉴定、公估、兑换行情及地区差价等的计算行用。

5.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明太祖洪武八年开始制造,称“大明宝钞”,同时也在铸造了不少铜钱,大明所有的钱币统称“通宝”,当时交易金额大的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保值,交易金额数量小用钞钱(钱和钞因为制作工艺和通货膨胀容易贬值)。

“通宝”意为通行宝货,“通宝”是中国旧时钱币的一种名称。起于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的“开元通宝”。以后历代都曾沿用,“通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南唐的“唐国通宝”、宋代的“太平通宝”、元代的“至正通宝”、明代的“大明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等。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侯称帝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监国朱以海在江浙铸大明,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造弘光,隆武帝朱聿键据福州铸隆武,永历帝朱由榔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时铸大顺通宝。

那么明朝的货比价值多少呢,根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谈》、清代康熙年《明史》、《儒林外史》等可以衡量一天一钱,一月3两,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相当于人民币660.8元,那么一钱相当于66元人民币。

不同帝王在位时,合法的货比都是用当代帝王称号的通宝,不同帝王利用这种强制使用帝王称号的通宝实现对经济的控制明,朝通宝应为更换朝代,在民间可以根据铜币的成色来换当时帝王称号的通宝。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6. 明朝时期使用的货币都有哪些?

明朝使用的货币分为两种,一种是铜钱银子这样的固体的货币,另外一种是纸质的货币,明朝初期的时候发现过纸质的货币。那时候一度是以纸质货币为主,不允许使用其他货币,但后来逐渐恢复了两种货币并存的制度。 
从前是普通百姓使用最为频繁的,因为铜钱本身价值比较低,铜钱之上就是白银银子,那就是大额钞票了吧,就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100块钱起码是100块钱,因为白银的价值是比较高的铜钱,普通百姓使用比较多,像买一些日常的用品,买一些吃食,那可能就会用到铜钱。有没有这东西量很大,价值也不高,但一般来说贵重的物品还有富裕的家庭,所使用的都是银子。
明朝初期的时候推行过纸质的货币,这些纸质的货币就和我们现在的钞票有些类似,但这个东西因为保管起来不好弄。虽然说装在兜里面很容易,但它容易出现破损之类的这很麻烦,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就比较结实了,因为我们是用的现代技术现代技术跟明朝的技术,那肯定不一样啊,那时候涉及到防伪的问题,涉及到网管的问题虽然携带起来方便了。但真正完整的保存下去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初期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就逐渐允许白银铜钱和纸币共存。
明朝的这些货币和历史上很多其他朝代的货币都有类似类似的地方,就是使用铜钱白银这些,但是使用纸质的钞票,这确实比较少见的,因为到明清时期纸质的钞票就比较常见了,但像唐朝乃至之前的朝代,说使用纸质的货币的时候并不多。到宋朝的时候才第1次出现了,纸质的类似于存折一样的东西叫做交子至此,之前还基本上没什么。

7. 中国货币史的明清货币

 清代铜钱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铸行小平钱。清代铜钱中以咸丰钱最为复杂,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之分,面值不同,钱局不同。清朝民间商务大数用银,小钱用钱,钱、银并行。清初一百年以银锭为主币,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茶、瓷器等,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中国流行。到清道光年间,从签不平等《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中国本国还没银元。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同时出现机制铜元,又称“铜板”。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中国货币史的明清货币

8. 清朝货币有几种?

清朝货币有很多种,数字大小不同样式也不一样。在清朝的时候每个皇帝所有发行的货币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到了现代以后用纸币表示金钱的大小,才会方便了所有人进行交易。尤其是在现在,更是有数字货币来代表,就比如说五帝钱,就是代表着五代不同的皇帝所发行的货币。

在清朝的时候,实施的货币种类是很多的,如果按照铸造材质分为:银子、纸币、银元、铜板、铜钱五种。当然还有其他分类,这里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看相关资料。

不过说起货币的话,我觉得现在的货币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的,尤其是在有了智能手机之后。现在的人出门只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世界,不像以前的时候用银子来结账的话,如果大量白银就会显得非常沉重,不便于携带,还有丢失的风险,因为当时那个年代是有土匪的,也就是所谓的绿林好汉,有些人是真的劫富济贫,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主要为了自己,而这些白银在运输的途中就有很大的风险被土匪劫走。

哪像是现在,科技的提高代表着武器技术的提升,为钱财的安全更是上了一层保险,就像是现在的运钞车,都是有武警的协同的,而且是真枪实弹,就是为了防止有哪个头铁的憨憨想要劫运钞车。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要有那种不好的想法,要不然等待你的不是枪子就是牢房。
古代货币流通就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了,就像是清朝,清朝的货币种类繁多且版式不统一,尤其是各省也可以铸造只限于本地流通的铜币。当然了,真金白银还是最流通的资源,没有之一。哪怕是现在黄金的价格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