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家乡的桥

2024-05-17 09:56

1. 作文:家乡的桥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镇江,在我家乡的西侧和扬州西侧,横空架起了一座大桥,那就是润扬大桥。
  润扬大桥,如同蛟龙,横跨长江南北,衔接镇江扬州两地。润扬大桥由悬索桥和斜拉桥结合而成,跨江长度7.3公里,总长35.66公里。长桥卧波,刚柔相济。不仅如此,他四时的风光,比起它的构造,是更有的说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古人的诗为我们生动的描绘了润扬大桥春天的景象。春日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点也不夸张,夏日里,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秋天的润扬大桥,荷花已经没有夏日里那么明艳,但依旧有其他桥不能比的风光。深吸一口气,可以闻到淡淡的桂香,菊香还有果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时已经冬天了,冬天的大桥,不显得肃杀,反倒给我静谧,祥和的感觉。
     四时的润扬,不同的风光。如果你愿意来看看,我很乐意做导游。

作文:家乡的桥

2. 求作文:家乡的桥

都是粗心惹的祸 



粗心,每个人都有一点,我就是个挺粗心的小女孩。就拿二年级期末考试来说吧! 

那年期末考试,我自以为我完成的很顺利,没有认真检查,哪知老天爷“发怒了”:老师给我改卷的时侯发现我的“富”字少了一横,成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字,使我本该得的两分付之东流了。本来能得100分的,却只得了98分,真是太可惜了,我伤心极了,过路的老师也摇摇头说:“太可惜了!”这时我的心像打翻了“四味瓶”一样,酸苦麻辣都有,唯独没有“甜”,可这又能怪谁呢?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因一个小数点发生的悲剧》,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因为忽略了一个小数点使降落伞失灵而牺牲了,临死前,科学家对人们说:“这是一场因小数点发生的悲剧,大家千万不能粗心,有时你们忽略小事会引起轰天动地的大事来!” 

是啊!如果你们不细心,小事也会变成大事;只要细心,就永远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都是好奇惹的祸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因好奇而做了傻事,惹出祸来。下面我就告诉大家一件令我难忘的事,它也是由好奇心才引出的……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妈妈在床上睡觉,我在书房做作业。这时,妈妈叫我去烧一下开水,我极不情愿地走向厨房间,刚想把水放进电水壶,突然,我想到了以前烧开水时是先把水放进去,再插上电源,我想:先插上电源,再从出水口倒水进去会怎么样呢?在好奇心的“领导”下,我这样做了,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它会带给我一种“压力”。因为,我放进了一定的水后,便打开盖子看,啊!一根红通通的管子呈现在我面前,我呆了几秒钟后,想到了水,于是,立刻把水倒进去。可是,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只听“啪”的一声,一颗红色的物体掉落在地砖上,还有一些差点砸中了我眼睛,我想也不敢想这是什么,马上下意识的把水倒入壶中,然后,立即拔断了电源,这下,那根发红的管子才慢慢暗了下来,等一切都恢复平静后,我仔细把电水壶里面看了一遍,才发现那根管子已经碎了…… 

我心一沉,想:完了,今晚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还是赶紧认个错,也许还有“希望”。我心情沉重,脚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开步伐,我吞吞吐吐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我…把电水壶里面的那根管子弄碎了……”,妈妈望着我问:“什么,你把电水壶的那根管子弄碎了?”“是的。”我说。妈妈深思了一会儿,说:“这次先原谅你,不过下次小心点,具体原因我跟爸爸商量一下,你先去做作业。”我心一沉,想:啊,让我碰上了“现代张飞”,这可怎么办呢?……接下来的事想都不敢想。 

夕阳西下,随着汽车发动机停息的声音,我的心跳逐渐加速,随着开门的声音,我的脸上出现了一颗颗豆大的冷汗。妈妈叫住了爸爸,他们一起走进房间,关上了房门,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想偷听他们在说什么,可是什么也听见,我叽咕道:“哼,连你这扇门也跟我作对,平时没什么瞧出你隔音性能这么好,是不是见我今天闯了祸,也来嘲笑我?”这时,门开了,我吓了一大跳,只见爸爸走出来,随着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爸爸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妈妈已经跟我说了,看你做错了事情敢勇于承认,这次先原谅你,下次,不能再做这样相似的事,因为这电水壶是通电的,如果一不小心碰到电该怎么办,如果那根管子爆出来的碎物砸中了你的眼睛该怎么办?”这时,我提起的心也如释重负地掉放了下来。我想了一会儿,终于体会到了我们的父母打我们、骂我们,教育我们其实是为我们好,他们这样做其实是爱在心头——狠在面皮。而任由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父母是一点都不关心我们的。不过我虽然没挨打,但还少不了受一顿唠叨。妈妈还罚我专门就这件事写一篇600字的作文呢! 
唉!好奇心,你可害苦了我啊! 

都匙虚荣惹的祸 
我保存着一份不平常的考卷,这份考卷记载着我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每当我看到它,心就象被蜜蜂蜇了一样难受。 
都是虚荣惹的祸 
我保存着一份不平常的考卷,这份考卷记载着我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每当我看到它,心就象被蜜蜂蜇了一样难受。 
那是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一个同学借给我一本《中华传奇》,我很快就被小说里的情节迷住了,就连上课也在回味着那扣人心弦的营救红巾军的武打画面。几天之后,老师突然宣布这天下午要考数学,我一下子惊呆了,没吃午饭,就赶紧拿起数学书啃了起来,可是临时抱佛脚又有多大作用呢? 
下午第一节课铃声终于响了,本来很悦耳的铃声,这时听起来却象丧钟一般刺耳。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老师发卷,接到考卷后,我迅速扫视了一遍,还好后半部分是计算题不太难,得一分算一分,我拿起笔唰唰地做了起来,没有多大功夫就做完了。可是前地部分的好几道题我望着是那样陌生,好半天,我才写了几个可怜巴巴的字,还不知道蒙对了没有,我的大脑完全凝固,只好干瞪眼,这才应了那句老话: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蒙。我无意中瞥了一眼右边的同桌,他正在沉着应战。我突然发现他的卷子的左半部分完全暴露在我的视线之内,这真是天赐良机!我刚要抄,理智突然对我说:“不,你不能盗窃别人的劳动果实……”虚荣又对我说:“没关系,要是得了100分多光荣啊!”理智与虚荣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虚荣占了上风。就这一次,以后决不再抄。对!就这样,我答完了,很快交上了考卷。 
卷子发下来后,我发现自己得了全班最高分98分。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苦涩。于是,我鼓起勇气拿着卷子来到老师面前,把自己作弊的情况做了坦白。面对老师赞许的目光,压在我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份特殊的考卷,我要永远珍藏在身边,让它时刻告诫我:“知识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回答者: shanexing | 六级 | 2011-3-6 13:38 | 检举 
           在美国科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一个人,将他催眠,他竟能说出自己的前生的情况和今生死时的模样 
(2)我的一个朋友就这么不幸死去。 
她有一次在家无聊地用自己家电话拨通自己家电话,很多次后终于拨通了,她听到一个空洞洞的声音,好象一个回音谷并且还有水滴的声音。第二天她失踪了,三天后警察在一个回音谷的潭水边找到了我朋友的尸体。 
(3)有一次晚上我十二点和朋友吃完饭一起回家,经过一个有坟墓的地方,朋友很害怕。结果第二天早上他精神时常,常常说这么几句话:坟墓有人爬出来。他们在笑。他们在流血。 
(4)我家有一个晚上停电,结果找来找去就只有白色蜡烛了,点在床头后照照镜子睡觉,可是那天觉得胸闷,喘不上气,翻来覆去好象被什么东西压着,照找镜子后发现我正背着我奶奶的包!我明明没背上去的! 

整个湖都变成红色的了(那是血),从湖里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女孩的脚,硬把她拉进湖中,随后,人们在离那片森林100公里远的地方找到了女孩的尸体还有衣服,只是她的头不见了,人们打开她的背包,吓坏了,包里就是她的头,她的表情十分痛苦,发现她的那些人把她的尸体丢弃在了那片森林,然后就离开了,从此,那片森林就再也没人敢去...... 
如果你看了此帖,请立即回贴,并点击“菩萨保佑”,然后将此贴在别吧转发3份,如果不发的话,那只手会在你洗澡时伸出来,你会和那个女孩是同样下场!要相信,一切是真的

3. 家乡的桥 作文。

最早留在记忆中的桥都是一些小桥。

  家乡也应该算是水乡吧,很多水沟缠缠绕绕着小村,自然桥也就多了。

  家乡的水沟都不宽,也就十来米吧,架在沟上的桥都很简陋,往往就是下面两个桥墩,上面几块长长的宽石板,而这些石板排列并不紧密,两块石板中间一般会有很大的空隙。但这样的桥还算稳固,虽说没有桥栏,但因为沟都很窄,水又不是很深,站在桥上看桥下的水流并不觉得害怕。这样的石桥在小时候的家乡已称得上是象样的桥了,都架在家乡通向外面的重要的路上,要承受着人走车轧牲畜踏。虽说这石板桥看起来很粗糙,却能历时间的风雨,小村中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桥建于什么时候,关于这些桥的故事也多是一些不小心从桥上失足的传闻。这桥的悠久历史虽然从没有人提起,现在回想起来却可以揣摸,因为那些桥面厚厚的石板都已磨损得厉害,本来该是方形的条石楞角都已消失,成了圆润的了,它们也就成了石桥历史的象形文字,那两块条石间不窄的孔隙就是因为日久天长的雨雪侵蚀吧!

  在一些乡间小路上,把水沟的两岸连在一起的则是用木桩和树枝搭起来的小桥。这些桥都是临时搭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财力,但也很难持久。一般就是村民觉得有些小路走到沟边断开很是不便,到对岸要么涉水,要么去绕很远的路。如果是夏天涉水还行,其它季节涉水会很不舒服,况且如果负重的话,涉水更为艰难;去绕行,路就会太远,因为沟一般都很长,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一些村民自发组织在一起,跟村里说好,砍上一些树枝,粗壮的做了桥桩,细些的铺成桥面。桥面的树枝铺得很厚,铺好后再在上面垫上更厚的一层土,踩实,小桥就架成了。人走在这小桥上,稳稳的,很是方便,再也不必涉水,再也不必绕远,对这临时小桥心会生出喜爱,对架桥人也生出感激。只是这小桥的材料过于单薄,或许就是很偶然的一辆牛车从小桥上走过,小桥就会有些变形。如果一场大雨,这小桥上的泥土会被雨水带走,小桥露出它的骨架,雨过后,某个勤快的村民会重新给小桥补上肌肤。但小桥的生命还是过于短暂,可能一年过后,它已经只剩一些痕迹,再也不能担负曾经的使命。

  而在一些更少人行走的羊肠小路上,还偶尔会在水沟边看到一座独木桥。一根木头孤零零地躺在水面上,每日看着身下的水流,静候着有人从自己身上攀过。独木桥总让人心生恐惧,走在这桥上总会心惊胆颤,两腿发软,但为了不涉水,为了不绕远,也只能冒险。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走独木桥时,吓得手脚并用,连滚带爬,走过桥时,已全身是汗。虽说只是独木成桥,一样担负了桥的使命,让路途变短,只是现在这样的桥已销声匿迹,再也看不见了

家乡的桥 作文。

4. 家乡的桥 作文

家乡的水沟都不宽,也就十来米吧,架在沟上的桥都很简陋,往往就是下面两个桥墩,上面几块长长的宽石板,而这些石板排列并不紧密,两块石板中间一般会有很大的空隙。但这样的桥还算稳固,虽说没有桥栏,但因为沟都很窄,水又不是很深,站在桥上看桥下的水流并不觉得害怕。这样的石桥在小时候的家乡已称得上是象样的桥了,都架在家乡通向外面的重要的路上,要承受着人走车轧牲畜踏。虽说这石板桥看起来很粗糙,却能历时间的风雨,小村中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桥建于什么时候,关于这些桥的故事也多是一些不小心从桥上失足的传闻。这桥的悠久历史虽然从没有人提起,现在回想起来却可以揣摸,因为那些桥面厚厚的石板都已磨损得厉害,本来该是方形的条石楞角都已消失,成了圆润的了,它们也就成了石桥历史的象形文字,那两块条石间不窄的孔隙就是因为日久天长的雨雪侵蚀吧!

  在一些乡间小路上,把水沟的两岸连在一起的则是用木桩和树枝搭起来的小桥。这些桥都是临时搭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人力财力,但也很难持久。一般就是村民觉得有些小路走到沟边断开很是不便,到对岸要么涉水,要么去绕很远的路。如果是夏天涉水还行,其它季节涉水会很不舒服,况且如果负重的话,涉水更为艰难;去绕行,路就会太远,因为沟一般都很长,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于是一些村民自发组织在一起,跟村里说好,砍上一些树枝,粗壮的做了桥桩,细些的铺成桥面。桥面的树枝铺得很厚,铺好后再在上面垫上更厚的一层土,踩实,小桥就架成了。人走在这小桥上,稳稳的,很是方便,再也不必涉水,再也不必绕远,对这临时小桥心会生出喜爱,对架桥人也生出感激。只是这小桥的材料过于单薄,或许就是很偶然的一辆牛车从小桥上走过,小桥就会有些变形。如果一场大雨,这小桥上的泥土会被雨水带走,小桥露出它的骨架,雨过后,某个勤快的村民会重新给小桥补上肌肤。但小桥的生命还是过于短暂,可能一年过后,它已经只剩一些痕迹,再也不能担负曾经的使命。

  而在一些更少人行走的羊肠小路上,还偶尔会在水沟边看到一座独木桥。一根木头孤零零地躺在水面上,每日看着身下的水流,静候着有人从自己身上攀过。独木桥总让人心生恐惧,走在这桥上总会心惊胆颤,两腿发软,但为了不涉水,为了不绕远,也只能冒险。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走独木桥时,吓得手脚并用,连滚带爬,走过桥时,已全身是汗。虽说只是独木成桥,一样担负了桥的使命,让路途变短,只是现在这样的桥已销声匿迹,再也看不见

5. 家乡的桥作文

桥

       在我们家乡有两座桥,都是架在水沟上的,因为我一岁就到城里来了,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暑假回老家,才知道在我的家乡里有两座桥,虽然城里人的眼里,这两座桥不怎么样,带示意我们农村人得眼里已经很好了,所以给大家介绍介绍,它们分别是:石桥、木板桥。   在我们的家乡的水沟都不宽,也就十来米吧,架在沟上的桥都很简陋,往往就是下面两个桥墩,上面几块长长的宽石板,而这些石板排列并不紧密,两块石板中间一般会有很大的空隙。但这样的桥还算稳固,虽说没有桥栏,但因为沟都很窄,水又不是很深,站在桥上看桥下的水流并不觉得害怕。这样的石桥在小时候的家乡已称得上是象样的桥了,都架在家乡通向外面的重要的路上。虽说这石板桥看起来很粗糙,却能历时间的风雨,小村中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桥建于什么时候,关于这些桥的故事也多是一些不小心从桥上失足的传闻。这桥的悠久历史虽然从没有人提起,现在回想起来却可以揣摸,因为那些桥面厚厚的石板都已磨损得厉害,本来该是方形的条石楞角都已消失,成了圆润的了,我想那两块条石间不窄的孔隙就是因为日久天长的雨雪侵蚀吧!木板桥在一道更窄的水沟上,才不过3米,这时你一定会想,可以用石头搭成一座桥呀!虽然这座水沟很窄,但是它很深,石头一放到水上就沉下去了,所以村里的人造不板桥的时候用四根木棍插到沟的对岸,然后再把木板桥订到上面,就成了一座桥。这就是我们农村的两座桥。
574字

家乡的桥作文

6. 家乡桥的作文

口技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课 文 评 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会:适逢,正赶上〕宾客大宴,于厅事〔厅事:大厅,客厅〕之东北角,施〔施:设置,安放〕八尺屏障〔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而已。众宾团坐〔团坐:围绕而坐〕。少顷〔少顷:一会儿〕,但闻〔闻:听见〕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同“座”。〕 ,无敢哗者。 


这一段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渲染和铺垫。 

一个“善”字统领全篇。四个“一”字,列数道具,以道具的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写“抚尺一下”所形成的肃静而紧张的气氛。一个“满”字,一个“无”字,点明人人如此。八个字既衬托了表演者的口技之“善”,表现宾客对这位名噪京城者的向往之情,表明他那令人叹服的艺术魅力,又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创造了静谧的氛围,是下文写精彩表演的烘托和伏笔。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其夫呓〔呓(yì)语:说梦话〕语。既而〔既而:不久〕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抚:抚摸,安慰〕儿乳〔乳:喂奶〕,儿含乳啼,妇拍而呜〔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之。又一大儿醒,絮絮〔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一时:同一时候〕齐发,众妙毕备〔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毕,全、都。〕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微笑,默叹〔默叹:默默地赞叹〕,以为妙绝。 


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一个高潮。 

点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之后。“犬吠”,既是一家人由睡而醒的缘由,又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以致一切都听得十分清楚,连“欠伸”“呓语”之声都能听见。 

一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唯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未几〔未几:不多久〕,夫齁〔齁(hōu):打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倾侧〔倾侧:翻倒倾斜〕,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稍稍正坐。 

写口技表演者摹仿四口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这一段既是四口人被吵醒而喧闹的余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两个“渐”字,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一个“止”字,说明妇人和小儿也由醒到睡。一个“微”字,突出深夜寂静的氛围,给人一种轻且慢的声感。以上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 

二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俄而:一会儿〕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间(jiàn):夹杂〕力拉崩倒〔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凡所应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无所不有。虽〔虽: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摹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名:说出〕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奋袖出臂:扬起袖子,露出手臂。奋,扬起、举起。〕,两股〔股:大腿〕战战〔战战:哆嗦的样子〕,几〔几(jī):几乎,差点儿〕欲先走。 

写口技表演者摹仿一场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二个高潮,也是全文的高潮。 

以上三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把表演的技艺和表演的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三个“大呼”、五个“百千”,表现由屋内起火到火势向外蔓延,再到救火的过程;“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失火的声音之复杂、逼真。以上写声音突然大起,并且越来越大,越来越杂乱,表现火势的猛烈蔓延,救火人的紧张慌乱,再现了火场的紧急气氛。说明口技表演以假乱真,犹如失火现场一样。 

三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对宾客的神态、动作形容尽致。“先走”两字,写出宾客以假为真,惊慌欲逃的神态。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这一段与首段呼应。 

“一人……”以重复开头作为文章结尾,照应首段,再次突出道具的简单,以反衬口技表演的繁杂、热闹,表明口技艺人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若改为“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同样是首尾照应,但它只表明演出的结束,起不到余音绕梁的作用。 

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它既可以作为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及表演即将开始的情况。“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绍口技表演者。“宾客大宴”,说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由来:既是“大宴”,必有此盛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出表演地点,说明它是一个临时舞台,地方不大。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演;又将道具一一列出,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静而紧张的气氛。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张本,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场表演主要有两个场景:一是一个四口之家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二段),摹拟一家人深夜里被惊醒的情形。表演从“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这声音能不受干扰地从远方传来,使人产生夜深人寂的感觉。这样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由远而近地移向犬吠的地方,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接着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象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摹拟妇人的“惊觉欠伸”,妇人听到犬吠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摹拟丈夫的“呓语”,画面逐渐清晰。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不止”。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了深夜的静谧。这样的生活情景在当时一般家庭中是寻常可见的,从中可看出口技表演者设计的精心。 

第二层(第三段),写这家人再次入睡。先摹拟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在缓慢推移的感觉。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和“盆器倾侧”的声音,表示夜已更深,一家人已睡熟,又以妇人朦胧中对老鼠示警的咳嗽声做反衬,加重静谧的气氛。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转入基本静止状态,为下面即将摹拟的一场大火灾做铺垫。 

第三层(第四段)摹拟一场突然而至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面。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摹拟这个四口之家遭到意外变故时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气氛急遽变化。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惊恐万状的心理,又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使表演达到高潮。至此,听众已感到置身于“火海”之中,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出众表演的确是用“口”演出来的。文章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正面描写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是本文另一特点。文中抓住了口技表演中的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绘听众的神态、动作,表现听众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交代口技表演场面,写出道具极其简单,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只是从一张嘴里发出,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之“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只做正面描写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文字简练贴切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全文所记之事奇妙纷杂,却只用了三百多字。其中对口技表演的描摹尤为精妙,写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大动,写声响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由少到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不仅层次井然、严谨有序,而且错综复杂,高潮迭起,变化多姿,把口技表演之“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用“欠伸”“呓语”写声音之近;用“大啼”“大呼”写声音之大,用“渐拍渐止”“微闻”写声音之小;用“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写声音之多,用“但闻”写声音之少;同时发出的各种声音,是在罗列各种声响之后,用“齐发”“毕备”“齐作”等词语加以概括,还用“中间”“又夹”等词语来说明多种声响同时发生的情况。为了说明声音发生的先后,使用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既准确又变化多端。例如,“少顷”用于听众入座到开演之间,除表示时间不长外,还有等了一会儿的意思。“既而”表示承接上一声响之后的短暂时间。“当是时”表示正在那个时间。“一时”表示同一时间。“忽”和“忽然”都表示意外情况突然发生的时间,而“忽”又显得更突然些。用词的变化多样,说明作者善于根据所反映的事物的特点和文章的需要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内容。 

●关 于 练 习 

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设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主体部分,体会文中声响描写的精妙,对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获得丰富的感性印象。我们让学生根据提示填写描摹声响的语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口技艺人的艺术构思,从而真正进入口技艺人所设计的“规定情景”之中,所以填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各种声音所表现的情景,并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这道题和熟悉首尾两段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夫声起……妇梦中咳嗽。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 

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无所不有。 

二、体会课文的写作技巧,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说说这些描述起什么作用。 

2.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艺人的演技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侧面描写手法的作用。指导学生答题时不要孤立地讲侧面描写。例如写表演,除了要写到表演者和表演内容,往往还会自然地写到欣赏表演的人的反应,而后者就是在运用侧面描写。又如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除了使结构保持完整而外,也具有侧面烘托、强调意图的作用。侧面描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应有所了解,但关键在于自觉、恰当地运用。 

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样写,从侧面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技艺的高超。 

开头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极言道具之简,意在为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做烘托、对比。结尾重现道具,则在证实、强调刚才的一切声响都是从一张嘴中发出的,从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较多,到一定阶段需要加以整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的用法,获得牢固的记忆。这道题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整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整理方式。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这些句子中的划线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今意义不同的,如“会”(正好赶上、恰巧、正好)、“但”(只)、“闻”(听见)、“少”(稍微)、“虽”(即使)、“走”(跑);二是古今用法不同的,如“宴”(举行宴会)、“乳”(喂奶)、“名”(说出)在课文中都用作动词,现在都用作名词。对这些容易理解错的词,应提醒学生注意。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巧。 宴:举行宴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仅。 闻:听见。 

3.妇抚儿乳 

乳:喂奶。 

4.宾客意少舒 

稍:稍微。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6.几欲先走 

走:跑。 

五、△本文和我们学过的《绝唱》都有精彩的音响描写,揣摩两文中的有关语句,试写一段描摹音响的文字。 

●教 学 建 议 

一、引导学生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的表现手法。 

二、背诵课文,要理清文章脉络,注意首段与末段相照应的结构特点,以及中间三段记述的内容、顺序和层次。要抓住难点,着重背诵中间三段,注意:1.其中有两条叙事线索——艺人所摹拟的各种声响和听众的反应;2.“少顷”“既而”“当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于是”“忽然”等词语,具有承接作用,可作为背诵的词语线索。可让学生先复述课文,然后背诵下来。 

三、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想象,关键是抓住口技艺人的艺术构思,提出若干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口技艺人用“犬吠声”开场?“深巷”中的“犬吠声”有什么特点?“遥闻”表现了怎样的听觉效果?它与下句“妇人惊觉欠伸”有什么关系?这样提问的目的是把学生引入口技表演的“规定情景”中来,使之对文章的内容和情味有深切的体会。 

●有 关 资 料 

一、译文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把身子稍稍坐正了一些。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着:“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二、作者简介 

林嗣环,生卒年月不详,约清世祖顺治末前后在世,福建晋江人,号铁崖。顺治进士。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 

三、关于本文的场面描写 

《口技》一文,在场面描写上,尤其对热闹场面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细腻,颇具特色。 

首先,大凡要写好一个场面,尤其是热闹场面,先要有一个全面的鸟瞰图。 

《口技》一文的第一部分(第一段)是写表演前的准备和全场的情况的。而在这段文字的开头,就有一幅“鸟瞰图”似的场面描写。文章开头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落笔扣题,总写一笔,点出了地点(“京中”)和人物(“善口技者”)。接着就点明表演的场合“会宾客大宴”。作者在此着墨寥寥,未加铺陈,但是,却从总体着眼,概括地写出了全场总的气氛和景象。作者将一幅热闹的生活画面鲜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除了全面的鸟瞰图似的描写外,作者又摄取了有典型性的特写近镜头。 

如在“会宾客大宴”描写之后,紧接着就写了“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无敢哗者”这一场面。作者至此使用了工笔的画法,把那种在场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合(“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人物(“口技人坐屏障中”及“众宾团坐”)、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表演效果(“少顷……无敢哗者”),都作了细腻的、真实生动的刻画和描绘。 

总之,用全场鸟瞰笔法,写出了总的气氛;而近镜头的特写,则将人物、道具、口技效果具体真实地显现出来。而在场面描写中鸟瞰和特写是经常结合在一起而又是交叉使用的。它不可舍此而就彼,亦不可舍彼而就此。 

再有,《口技》一文对场面的描写,尤其是对热闹场面的描写,除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外,还写得错综复杂,变化多姿。 

如在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中,是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反应的。这段文字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如: 

表演的顺序:首写表演前的情况;次写表演者的表演;末写表演的结束,再现表演者和道具。 

表演的过程: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束。 

场景的交代:①设置屏障的场地;②在表演进行中有:一家四口人在室内活动的场面,在救火时喧闹纷乱的场面;③表演完毕后场景的再现。 

对口技本身的描绘:如以声响而言,它是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物及人,由小及大,由少及多,由微弱而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由一家而涉及乡邻。各声并出,纷至沓来,直至万籁俱发,莫名其端时,真使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写听众的反应:开始“抚尺一下”之后是静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在表演进行中,写一家四口人的活动时,始则写其“满坐宾客无不伸颈,……”,继则写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在救火的场面中,则写其“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最后表演完毕,“撤屏视之”,仍是简单的道具。 

宾客惊叹的神态,可想而知。 

作者的赞语:由“众妙毕备”“以为妙绝”,到“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在写出其精妙的表演和观众的反应之后,又加上作者的赞语,更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以上所有这些,无不写得有头有尾,眉目清晰,层次井然,严谨有序。同时在这中间,作者又根据表现口技表演的需要,从听众的角度,按照表演的先后顺序,把其他各个方面穿插其间,交替照应,糅合熔铸,连缀编织,把一个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场面又描绘得错综复杂、变化多姿。如在第二部分中: 

第二段写一家四口人的声音,“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形成文章第一次高潮时,作者却把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听众,引出“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八字,把全神贯注、赞赏陶醉的听众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三段写一家人复睡入梦,恢复安静的情景时,有鼠声、盆器翻倾的响声和梦中的咳嗽声,却以动见静,衬托出静夜的特征。这是前面高潮的余波,一起一落,又增波澜。 

第四段写一个紧张救火的场面时,文章起得突然,犹如平地风波,打破了宁静状态,由卧室引向火场,将两个场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文章的高潮。把一个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千言万语、千呼万唤、千钧一发、千难万险、千差万别、千真万确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热闹极了! 

如此行文的错综复杂,跌宕不已,就使得文章波澜迭起,摇曳多姿。 

还有,它既要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又要反映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前者如描写了以一家四口人在卧室内的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后者又反映了在救火场面中的斗争生活,从而展现了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并刻画了众多人物的音容情态。 

至于文章的结尾,则与开头相呼应,起落分明。表演结束,场景再现,文亦戛然而止,煞得干脆有力。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这种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为之喝彩叫绝! 

总之,场面的描写是要有所选择的,是应有其明确目的的。而在文艺作品中,场面的描写是用来显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思想的。《口技》一文中的场面描写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李志勇,《〈口技〉的场面描写》,《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关于本文的结构和语言 

《口技》是一篇好课文,因为一则浅易,二则有故事性……文章在写法方面也有不少优点,……以下分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对于优点的看法。 

一是结构方面,想分作四项说。(1)记事有条理。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顺着众宾的所闻写来,使读者能有亲历的感觉。记叙文以时间先后为序,不是什么特点,但对初学来说却值得重视,因为,如果处理得好,比如说,妥善安排,繁简得当,就容易条理清楚,有水到渠成之妙。(2)行文有波澜。记事,以时间先后为序,也不能像钟摆那样,均匀而无变化。无变化,就会死气沉沉,引人入睡。解救之一法是内容有轻重,有缓急,也就是有波澜。以音乐比方,《口技》所记之事,是旋律一步比一步紧,声音一步比一步高,火起之后,记事的波澜到了最高峰,真是千态万状,尽来眼底,大有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势。“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以下是波澜渐低的写法,却也有作用,比喻的说法是用绿叶来衬托红花,为的是使花显得更红艳。(3)还有所谓

7. 家乡的桥作文

说起我的家乡官林,它虽不是名镇,但那里也有迷人的景色

     春天的家乡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鸟鸣了,那是小鸟正在唱着春天的歌儿呢!下过一阵雨后,在我家乡的田园里,万物生辉,美极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家乡的小溪显得更加清澈,微波荡漾,泛着金色的光.春天的家乡显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夏天的家乡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清晨,蜜蜂忙着采蜜.午后,知了在树上长鸣.夜晚,蟋蟀在草丛高歌.家乡有片池塘,荷花开得正旺,蜻蜓满天飞,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家乡的孩子们在荷花池里尽情地享受欢乐:游泳,摸鱼,捉虾,采藕.

     秋天的家乡穿着金红色的庄严的晚礼服.家乡的田野里,到处是金红的果子.大街两旁的树叶,萧萧地落下,发出"簌簌''的响声.家乡的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冬天的家乡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在家乡小镇的街道上到处是雪,电线杆上也结了冰.下雪了,雪像柳絮一样,像芦花一样飘落下来,美极了.雪停了,村子的屋顶上,篱笆上,木棚上,到处都覆盖着一层雪.这真是一幅美丽的雪景.

     家乡的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特点.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多么美丽的风景,但是,在我眼里,我的家乡的景色永远是最美丽的!赞同31| 评论

家乡的桥作文

8. 家乡的桥的作文应该怎样写

我爱家乡的桥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有一座美丽、雄伟的桥,正因为这座桥在我们这里很出名,所以我家乡的地名叫作“普安桥”。
这次暑假,妈妈还特地带着我和弟弟去参观了这座桥。
听妈妈讲,这座桥在1975年建起的,这一天也刚好是妈妈的出生年月,所以,妈妈格外喜欢这座桥。也因为这样,我也把这座桥叫做“母亲桥”。
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来到了桥的附近,终于见到了这座雄伟的桥。放眼望去,一条宽阔的大江进入我们的眼帘,蔚蓝的江水缓缓东去;阳光洒满大地,波光粼粼;凉爽的江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这儿的江水可不像长江的水那么浊,它碧清透绿,清澈见底,色像翡翠。江边的水草摇摇摆摆,好像在显示它们那优美的舞姿;江中正游着一群嬉戏的鸭子,瞧它们那滑稽的样子,可真逗!岸上有几头黄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在桥的两旁有许多民房,勤劳的人们在幸福地生活着……啊!多么美的景象啊,我完全陶醉在这幅美丽得到风景画当中。
远看普安桥,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气势不凡。它有3个大墩在江中矗立着,墩子上各有4个大拱门。桥有4层楼高。墩子和拱门倒映在水中,非常美观。
近看普安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桥长100多米,宽有10多米。是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桥梁。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人流穿梭而过,十分繁忙,十分热闹。桥上也有着正方形的小墩子,我数了一下,共有96个。每两个墩子之间有两米的围栏,图案是棱形的,很精致。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已经停留了一下午。我向远处眺望,一轮红日渐渐地坠落下来,美丽的晚霞映照在江面,也给雄伟的桥涂上了一层炫耀的光彩……
家乡的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磨砺,现在也有些破旧,但不管风吹雨打,它依然矗立江中,为了两岸的人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家乡的普安桥真美呀,我爱家乡的桥,我爱家乡的“母亲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