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

2024-05-04 00:04

1.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

初中知识礼包大合集    
 https://pan.baidu.com/s/1rh77Ba8LYKKmB9rWcvlr0Q
?pwd=74vp 提取码: 74vp    
初中知识礼包大合集|初中语文知识合集大礼包|初中英语知识合集大礼包|初中数学知识合集大礼包|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命题老师最爱的32个陷阱.pdf|初中数学辅助线助记忆口诀.pdf|初中数学初中数学解题十大秘诀.pdf|初中数学必须掌握的28个数学重点以及60个易错点.pdf|初中数学3大高分值版块得分技巧.pdf|初中数学146条几何公式定理.pdf|关注家长请注意,获取更多更全面学习资料.jpg|初中英语 短语集锦,拿走不谢.pdf|初中英语 16种英语时态总结.pdf|初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pdf|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00个常考意象、典故汇总.pdf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

2.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科学知识点多,重点知识比重大,而且很分散。所以我整理了初中科学知识点,大家可以为以后查漏补缺做准备,供大家参考。
     
   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3. 初中科学考点知识整理

初中科学考点知识整理
  一、常见的化学反应:
  (一)氧化性、还原性和可燃性。
  1、
氧化反应
  (1)含义:物质与_______(填"氧"或"氧气")发生的反应。
  (2)氧气在氧化反应中具有
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还原反应
  (1)含氧化合物中的________被夺取的反应。
  (2)碳、氢气与一氧化碳等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在该反应中碳、氢气与一氧化碳具有
___________(填"氧化性"与"还原性")。
  (3)分别写出碳、氢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科学考点知识整理

4. 初中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
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 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从35℃~42℃。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
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哟接触到大量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符号t;克,符号g;毫克,符号mg。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1吨=1000千克    I千克=1000克=106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了解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  指针  托盘  横梁  横梁标尺  游码  珐码  底座  平衡螺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六、时间的测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来计时。现在人们常用钟、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单位符号是s 。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时间的基本换算关系是:
    I天=24小时    l小时=60分钟=3600秒
    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的是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

七、科学探究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第二章 观察生物

	走进这一章,你就轻轻推开了生物世界的大门,首先你将会认识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熟悉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明确它们的类别;其次通过对生物微观世界的了解,你将逐渐建立生物个体的结构层次概念;最后让我们再放眼生物的整个生活环境,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即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

二、常见的动物

    1、动物的分类。
    根据有无分节的脊惟,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分别可称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
	
	2、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
	
	
	
	
	
	
	
	

	
	
	3、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约有100多万种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它可分为四个纲,分别是昆虫纲(典型动物一蜜蜂、蝴蝶),甲壳纲(典型动物一虾、蟹),蛛形纲(典型动物一蜘蛛、蝎子,多足纲(典型动物一蜈蚣、马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足都分节,并且拥有外骨骼。
    
	4、昆虫的特征。
	要判断它是否是昆虫,就要知道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5、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形态和结构可分类如下。
	
	
	
	





三、常见的植物
    
	1、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的植物共可分为五大类,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它们的特征如下。
	
	
	
	
	
	
	
	
	2、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
	被子植物的花可按性别分为单性花、两性花和杂性花三类。单性花是指缺少雄蕊或雌蕊的花,或是雌雄蕊其中之一退化无效的花(如冬瓜等)。两性花指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如桃花等)。杂性花指单性花和两性花同生于一株或同种的不同植株上(如山菊外围的舌状花是单性花,内围的筒状花是两性花)。其中单性花中缺少雌蕊或雄蕊退化的花一般不能结成果实(如南瓜、西瓜等的雄花),而两性花和杂性花则可以通过昆虫和风的媒介完成传粉过程结成果实。花在传粉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由花粉管中的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一个卵细胞结合而成,发育成胚。

四、细胞
    
	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                        
	细胞壁: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含细胞液。
    
	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
	(1)植物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这两种细胞器;
   (2)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成为细胞质和外界环境之间唯一的屏障。

五、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2、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四个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1)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2)从侧面观察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4)调焦::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清晰为止。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步骤如下。
    (1)把洋葱鳞片切成大小约0.5厘米见方的小块;
    (2)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
    (3)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度夹角,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4)在盖玻片一侧力口1一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进行染色;
    (5)用显微镜观察,绘图。

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2)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加,通过细胞分化实现细胞种类的增加;
    (3)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
    (4)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系统。所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
    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
    
	2、动物皮肤结构层次性的体现。
    动物的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主要有上皮组织构成;
    (2)真皮内有许多血管,还有汗腺、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及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接受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外界刺激,主要有神经组织构成。而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另外,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3)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
    
	3、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
	(1)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覆盖在植物体的表面,起保护作用;
	(2)输导组织—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分布在茎、叶脉等处,担负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3)营养组织—细胞壁薄,细胞间质多,分布广泛,具有吸收、贮藏等多种功能;
	(4)机械组织—细胞壁加厚,分布在茎、叶柄、叶脉等处,对植物器官起巩固和支持;
	(5)分生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具有持续分裂能力。
    每一种组织郡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行使一种主要的生理功能,但各种组织又是相互依赖、密切配合的。

    4、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可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口腔内有牙齿,在舌的搅拌作用帮助下,将食物弄碎,混合了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后,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消化成麦芽糖。
    胃能贮存食物,也能消化食物。胃壁上的胃腺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还能通过蠕动起到一定的物理消化作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分别从胆总管和胰管进入小肠,小肠肠壁上的肠腺还能分泌肠液,通过小肠的蠕动,多种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将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消化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和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物质透过小肠壁进入毛细血管。
    因此消化系统的三大主要功能是:首先,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分子;然后,这些分子被吸收到血液中并被带到全身各处;最后,废弃物通过肛门被排出体外。

七、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
    生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适应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水性、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这些方式有利于捕食、逃避天敌、寻找配偶等等。获得有利的生存条件,从而使种族得以不断繁衍。
	而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同种与异种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包括寄生、竞争、捕食等,无论哪一种生物的灭绝或增加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严重的还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所以人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20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千米,极半径为6356.76干米,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恼40075千米和39941千米。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2、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都是圆,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众多的经线和纬线如何区分?人们采取了给经线和纬线标定度数的方法,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经线的特点	几条重要的经线	纬线的特点	几条重要的纬线
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3)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半球。	1)0o经线(本初子午线),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2)西经20o和东经160o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180o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1)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
3)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点。	1)0o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南北回归线(23o26'),是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3)南、北极圈(66o34')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问、图例。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大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乘以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l/10000的比例尺放大l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乘以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

5. 初一科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初一科学知识点归纳如下:
1、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2、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3、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4、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5、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仰视导致:偏小,俯视导致:偏大。

初一科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6. 初一到初三科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自尊自信
  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教材13-16页)
  (1)重要性:
  ①P13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②P16试着运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去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成
  ③……这是每个成功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④P16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
  (2)如何做?
  ①P13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
  ②P14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努力发现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③P15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通常有:……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
  2.我自信 我能行(教材16-19页)
  (1)自信心的含义。P17
  自信心是在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
  (2)为什么要树立自信心?
  ①P16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并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
  ②P17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
  (3)如何树立自信心?
  ①P17自信是多次成功的积累,一个人感受的成功体验越多,对自己就越充满信心。
  ②P17要把握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走向成功。
  ③P17超越自卑。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消极情感。克服自卑最为简单的办法是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④P20树立自信心,还要勤奋努力。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3.做人从知耻开始
  (1)为什么要有羞耻之心?
  ①P24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②P25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
  ③P26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具有普通的实际意义
  ④P26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意义……并从中吸取动力的民族,才是伟大的民族。
  (2)怎样培养羞耻感?
  ①P24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学会做人,从知耻开。
  ②P25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
  ③P26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
  ④P26毋忘国耻,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业而奋发学习(这点学生写在书上)
  4.我们的姓名和名誉P32(自主看书)
  第二单元  善于交往
  5.我最尊重的人(教材43-44页)
  P44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
  6.学会尊重别人(教材46-50页)
  (1)P46 尊重他人的前提是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2)怎样正确对待差异?P49
  ①家境有贫富差异……决不能歧视。
  ②智力差异……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
  ③父母职务、工作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④身体差异,人群中总会有一些人生得瘦小……更不能欺负他们
  (2)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①P49我们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就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不尊重他人的理由。
  ②P49我们要平等尊重他人,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
  ③P50从点滴做起。对人有礼貌,是平等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现,
  ④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7.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材63-65页)
  (1)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①P63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
  ②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而心胸狭小者,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③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
  8.交往有度 纯化友谊
  (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①P73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七彩阳光②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意志也更为坚强。
  (2)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
  ①P7落落大方  掌握分寸②P75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③P75我们更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
  9.相互尊重  促进交往
  (1)为什么应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P90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惯都具有独特性……丰富性。
  (2)怎样相互尊重彼此习俗,促进交往?
  ①P90入乡随俗,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一概排斥、一无所知
  ②P91我们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必须掌握文明社会普遍认可和适用的基本礼仪和礼节。
  ③P92我们要和不同民族、国家人民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友好往来
  ④P93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模仿,全盘照搬,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原则,明晰是非,坚决抵制。
  第三单元 学会学习
  10.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材99-103页)
  P99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P99为什么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P99
  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P103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得歧视任何人的受教育的要求。
  11.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教材103-105页)
  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对国家、对人民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P103
  (1)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P103知识链接
  (2)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104
  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义务教育的含义 P104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民族应尽的义务。
  (4)怎样正确履行义务?P105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学会探究(教材111-113页)
  (1)P111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2)怎样学会探究?
  第一,善于发现问题P111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
  第二,尝试解决问题P113我们只有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才能解决问题,取得成功。
  (3)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7. 初中科学考点知识整理(要答案)

考点1   细胞了解: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理解: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应用:运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考点2   生态系统了解: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根据简单的检索表,识别分类的方法;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理解: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环境的生物,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结合某一具体生态系统,概述其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结合实例,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应用: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考点3   植物的新陈代谢了解:对照图指认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知道缺失氮、磷、钾、铁等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描述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知道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农业生产中的新陈代谢原理;知道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描述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描述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反应过程;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理解:通过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应用:根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概括生物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考点4   人体的新陈代谢了解: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描述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描述人体ABO血型系统与输血;描述人体内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理解: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考点5   生命活动的调节了解: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描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知道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理解: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考点6   生殖与发育了解: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产中的应用;识别花的结构;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描述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列举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应用: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考点7   遗传与进化了解: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列举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列举优生的重要性;知道遗传物质的作用;描述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列举基因的作用;列举生物进化现象;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考点8   人体保健了解:知道健康的概念;识别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描述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描述引起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列举常见的遗传病。应用:结合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树立平衡膳食的观点;结合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考点9   健康与环境了解:结合传染病的特点,列举常见的传染病;描述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知道环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列举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 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知道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知道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考点2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类了解: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描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辨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理解: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组成的分类方法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辨认常见的化合物。考点3   元素和化学式了解: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列举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理解: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 O、 C、 N、 S、 Si、 Na、 Fe、 Cu、Cl、 Ca、 Ag、 Al、 I、 K、 P );会查阅元素符号;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会查元素的化合价;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应用: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考点4   水了解: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能电解、水与氧化物反应等);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知道水污染;列举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知道水体的分类;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理解: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应用: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的意识。考点5   空气了解: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举例说明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列举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描述大气中臭氧层的作用;列举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列举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理解: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说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说明温室效应的成因;关注温室效应的利弊。考点6   单质和化合物了解:描述单质的概念;描述典型金属(镁、铁)和非金属(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描述化合物的概念;描述氧化物的概念;描述常见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水、二氧化硫等);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知道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列举对经济生活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机合成材料;知道“白色污染”。理解:区别单质和化合物;辨认常见的化合物。考点7   常见的化学反应了解:知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辨认具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知道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举例说明缓慢氧化现象;列举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列举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描述常用的灭火方法及原理;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措施;知道防范常见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如一氧化碳、甲醇、苯、甲醛、尼古丁、二恶英、毒品等);举例说明氧化反应;举例说明还原反应。理解: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能根据它们的燃烧产物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考点8   化学方程式了解:描述催化剂的概念;知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描述质量守恒定律;描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理解: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常见的现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考点9   常见的酸了解:列举常见的酸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常见的酸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描述强酸的使用注意事项。理解:概述酸的共性,并说明原因;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考点10  常见的碱了解:列举常见的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常见的碱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描述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理解:概述碱的共性,并说明原因。考点11  金属和盐了解:列举金属和非金属主要性质差异(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列举金属腐蚀的条件;列举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列举新金属材料;知道合金的概念;列举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描述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描述纯碱的主要性质及用途;描述碳酸钙的主要性质。理解:区别金属与非金属;概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考点12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了解: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理解:说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说明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考点13  溶液了解:知道溶液的组成;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描述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理解: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会查阅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说明溶液的特点;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应用:应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的计算。考点14  物质的密度了解: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应用:应用ρ=m/v进行简单的计算。考点15  物质状态的变化了解:识别熔化和凝固;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知道沸腾的概念;描述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知道沸点的含义。理解:绘制晶体熔化图线。考点16  运动和速度了解:描述参照物的概念;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知道速度的单位。理解: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应用: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考点17  力的初步知识了解:知道力的单位;知道重力的方向;列举弹力的概念;描述力的三要素;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概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解释力的作用效果;说明重力的概念;说明摩擦力的概念;说明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方法;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概述惯性的概念;能用惯性解释有关常见现象。应用:会应用公式G=mg进行有关的计算;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考点18  压强了解:描述压强的概念;辨认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描述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深度的定性关系;描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理解:能直接用压强公式或公式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解释有关的现象。考点19  浮力了解:知道浮力的概念;描述阿基米德原理。理解:能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应用:通过力学发展史的典型事例领悟科学精神。考点20  简单机械了解: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举例说明人体中的杠杆;辨认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知道滑轮组的特点(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理解: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图示;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会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应用:能使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考点21  功和功率了解:识别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描述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的定性关系;描述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举高高度的定性关系;描述弹性势能大小跟弹性形变的定性关系;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描述机械能守恒定律;知道功的单位;知道功率的单位。理解: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释简单的现象;理解功的概念;解释做功伴随能的转化(或转移);说明功率的概念;从能的传递和转化来说明功率。应用:应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应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考点22  内能了解:描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理解:说明人体能量来源及其转化;说明生物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考点23  波的初步知识了解:列举波的存在;描述波的简单知识;知道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知道太阳光的组成;感知电磁波的存在;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举例说明超声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知道我国古代在光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例说明电磁波在传递信息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电视、移动电话、同步卫星通信、激光通信、网络等的进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点24  光的反射与平面镜了解: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描述光的反射定律;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能使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考点25  光的折射与凸透镜了解: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描述光的折射规律;知道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理解:能使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应用: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人眼球的成像作用;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考点26  电路了解:识别电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号;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辨认通路、开路和短路;辨认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描述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识别电流表;描述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单位;识别电压表;描述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辨认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描述电阻大小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知道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原因。理解:能根据具体要求绘制简单的电路图(不超过两个用电器);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使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能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考点27  欧姆定律理解: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说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绘制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概述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概述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应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不超过两个电阻的电路);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考点28  电功和电功率了解:知道电功的单位;列举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知道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用电功来量度;知道电功率的单位;举例说明额定功率的概念;能从说明书或铭牌上识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理解:概述电功的概念;能根据电能表读数的变化估算消耗的电能;概述电功率的概念;说明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会绘制实验的电路图;能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用:应用电功的公式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应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考点29  简单的磁现象了解:知道磁性的概念;描述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能根据磁感线识别磁体的极性;描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的分布规律;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及磁场的分布规律通电螺线管;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举例说明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列举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列举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理解:绘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绘制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说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根据具体要求绘制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考点30  电能的应用了解:列举常用电器(如电灯、电扇、电热器、电吹风、电饭煲等);描述家庭电路的组成;举例说明安全用电的常识。理解:会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应用: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考点31  能和能源了解:列举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知道能源的分类;列举各类能源的特点;举例说明太阳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知道裂变和链式反应;知道聚变和热核反应;知道放射性及其应用;知道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来工作的;列举重要的矿物能源(天然气、石油、煤);描述重要的矿物能源的成因;描述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知道能源的利用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提高效率和节能的关系;知道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社会问题;知道能源合理利用和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应用: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树立提高效率的意识;通过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发现史的学习,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第三部分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考点1   四季星空了解:描述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根据具体的月相说出农历的大致日期;知道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设置的。考点2   太阳系与星际航行了解:描述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的大小、温度、外部大气组成);描述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状况、环形山);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太阳黑子、日珥);列举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描述太阳系的总体构成;识别九大行星;描述彗星的构成,知道哈雷慧星;知道人类探访月球的历程;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考点3   银河系和宇宙了解:描述银河系的构成、大小;描述银河系的形状(正面观和侧面观);知道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知道超新星爆发;知道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知道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应用: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考点4   地球了解:知道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列举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知道经线、纬线;知道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理解:学会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考点5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了解: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描述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原因;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理解: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解释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应用: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考点6   土壤了解:列举土壤是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等构成,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识别不同的土壤类型,说出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感知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知道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知道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列举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考点7   天气和气候了解: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列举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描述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描述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列举寒潮、台风和洪水等主要的气象灾害;列举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抗灾的措施。理解:查阅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部分  综合问题 考点1   科学实验技能        考点2   科学实验设计      考点3   开放性专题          考点4   信息类专题          考点5   图表类专题        考点6   联系实际专题考点7   科学探究专题        考点8   综合性专题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该部分要渗透到各个考点之中,在选取例题和训练题时给予重视)了解:知道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汽车尾气、粉尘、可吸入颗粒物);知道水体污染与防治(富营养化、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知道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的措施(如水旱灾、风灾、地震、虫灾、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其意义;知道生态农业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作用;列举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举例说明传统材料(钢铁、铜、铝、水泥、橡胶、陶瓷、塑料等)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新型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知道空间资源开发和空间环境保护的概况。理解:关注本地区资源的特性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关注现代通信技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注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注航天器技术(例如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关注空间技术对改善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作用。

初中科学考点知识整理(要答案)

8. 初三科学基础知识

白色固体:AgCl、CaCO3、BaSO4、BaCO3
蓝色固体:CuSO4*5H2O晶体、Cu(OH)2 蓝色絮状沉淀
蓝色溶液:CuSO4溶液
浅绿色溶液:FeCl2
红色固体:Cu、Fe(OH)2 红褐色沉淀
红色溶液:K2MnO4溶液
黄色固体:S
黄色溶液:FeCl3
黑色固体:MnO2、CuO